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近年来,在我军参与的多次国际维和行动,以及联合国授权的军舰护航任务,对我军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树立我军国际形象意义非凡。在这些国际行动当中,我军官兵军纪法纪严明,充分体现出我军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和能力。这便是我国军法文化自觉、自信的最佳典范。另外,在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急能力和法律保障的显著成效,均可勾画出我军法治建设进程的蓝图,充分发挥出军事法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1加强军事法律文化的教育宣传力度,保证坚实群众基础

十一届四中全会的军队代表唐国庆曾在报告中提出:“要依法审理涉军案件,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并建议在增强官兵自身依法维权能力的同时,提高部队的法律服务质量;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建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网络;同时,进一步完善军地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如此建议措施一方面能够切实保证官兵设法问题的解决,温暖军人军属的心,另一方面能够彰显以人为本的军队法制工作理念,为军法文化达到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近年来,我军对军队律师制度的建设愈加重视起来,在军队院校以及地方大学扩充大量人才,为军队律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军队律师制度的完善对解决部队设法问题和加强军队法治意识都获得很大成效。通过军队律师的工作实践,不但能够反映出最真实、最贴近官兵实际情况的法律问题,还能通过对官兵设法问题的有效解决,传播军事法律文化,培养官兵的法律信仰。军队律师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任务就是在各个基层部队开展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活动。以授课、案例、问卷、聊天等形式展开对基层官兵的普法教育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官兵逐渐对法律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加深官兵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培植当代军人的法律信仰,是法律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伟大的法学家卢梭曾作出对法律信仰最好的概括,即“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心里。”

关于军人的法律信仰,是军人遵守法律的上乘境界,反映为军人对法律坚信和诚服的态度,也是军人对具体法律规范和社会应有秩序的双重信仰。军人法律信仰被称作是信息化条件下增强我军战斗力的新型催化剂,以及我军在贯彻依法治军方针过程中力求构建的精神共同体。当前,军事法文化的建设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军革的条件下,我军法律文化的教育传播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教育宣传。军事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应是紧紧围绕广大官兵以及整个部队建设展开的。我军的广大官兵乃是军事法律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基础,培养官兵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实现官兵对军事法律的理性认同,是军事法律文化建设的中心,也是实现依法治军的关键点。着力对军法文化主体深层次的文化启蒙和教育引导,使整个军事法律体系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认知上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并使军事个体将军法置于绝对权威地位。

除此之外,应同时在地方加强军法文化传播,加大教育宣传的范围,促使军地共同配合,建设和发展军事法律文化。军事主体的感情认同,是军事法律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军事法律,应该作为在特殊时期“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并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得以延续的产物。军事法律文化是一个包含了军事法律思想、军事法律行为以及其实践各个领域的多方面进程,培养军人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理念是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宣传的至高追求。当然,军事法律文化的传播是一项长久、系统的事务,且在细节上纷繁琐碎,内容也时常需要顺应时代、环境变化,方式和途径也要灵活变通,才能符合军事法律文化发展的大方向,推进国防和军队的整体建设。

2深入军事法律文化理论研究、精神研究,促进军事法律科学化发展

理论支撑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根基,军事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应顺应且符合军事实践的发展,重视其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更透彻、更深层次地把握军事法律文化的发展规律,以推动现代军法文化的建设。军事法律文化本身应是一个较为“纯粹”的理性范畴。军事法律文化概念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正是要用它来描述和揭示历史积淀的军事法观念在现实军事法律制度面前的作用力,以及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对现存制度的改良去重塑那些古老的观念。

2.1军事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应注重平衡权利义务关系之间的冲突军法从严是传统军事法文化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一直被继承至今,是向来被人所熟知的军事法律原则。但是,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以军事义务为本位的逻辑起点作为调整军事法律关系的宗旨。军法从严的原则本身是不存在异议的,而对权利义务的平衡理念,是指要在保证军法从严的基础上,注重对军事主体的权利,也就是军人个人权利的维护。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中所述“军事主体”即权利主体的概念是以个人而非群体为归宿的,即便是群体权利的行使,也要以维护个人权利为优先考量;其二,法律应在立法中先赋予个人权利并加以保障,再以此条件作为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因为义务是基于相应的权利而产生的;第三,要提供能使权利得以实现的平台,也就是说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主体只受制于法律所明确规定的限制,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利内容不予干涉,并应给予尊重和保护;与此同时,对义务的设定也必须予以明确。义务的承担和权利的享有是相对应的关系,没有绝对的权利亦没有绝对的义务。绝对的义务是对权利的侵犯,更不得将模糊的义务强加于人。对义务的承担和履行应在法律中得到明确体现和限制,而不是毫无定数。“穿着军服的公民”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军人角色的经典定义。既然作为公民,就该享有其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的同等权利,并不应享受区别于普通公民的特权。当为了国防和军事利益的需要,要求其履行特殊义务时,必定是以军人将自己的一部分公民权利让渡为前提的。由此,作为补偿,当军人权利受到侵犯时,为保护军人的合法权利,就应予以救济,并受到司法的保障。军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是体现军事法律文化价值判断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军法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之一。当然,随着军事法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对军人权利保护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当中也不断体现出来,这是军事法律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功绩。

2.2注重法律精神的把握,要以民主、公正的法治精神为内容,推进军事法律文化的建设民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立的制度,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作为我国法治化建设内核的民主法治,其体制上和思想上的民主观念是现代军事法律文化建设的精神依靠。民主的实现意味着在形式上的一律平等,换言之,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程序规范以保障民主集中制的公正体现。民主、公正的法治精神是现代军事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实现与我军法治建设民主化的前景紧密相关。只有将此精神落实到我军法治建设的立法、守法、执法的各个环节当中,才能使军事法律为广大官兵所信赖和支持,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才能更具生命力。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一、听、说结合,提高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总是音感先行的,以听、说入手是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上我用英语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津津乐道。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述课文,值日生报告,背诵小诗文,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等方面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有效训练,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就反复播放课文,让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止,或用问答方式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复述全文,直到不加提示,学生也能独立复述的程度。我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各种各样的英语听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将好的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互相帮助,一同提高。这样长期地坚持听、说训练,学生会说得越来越流畅,读得越来越准确,语言能力也提高了。

二、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对掌握及应用英语是无益的。不但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英语有负担。习得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习得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语言的同时,语言能力已有所提高。我在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同时,通过大量使用手势或动作及实物展示,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句子、对话、课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语言,从而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个对“杨利伟”——这一学生崇拜的中国英雄的采访练习,一下子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与“英雄”交流,当他们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进行采访或是向英雄表达敬仰之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热情、自信的孩子。小小的一次练习使学生们消除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并能主动、大胆的发言,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学生主动接触英语,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当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熟练地用英语与他人沟通时,语言能力也在无意识中提高。

三、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机会的多少,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和课后为学生创造的语言情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设置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入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在演示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报告、讲英文小故事、对话表演及课文中的片段表演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胆量。随着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越来越熟练,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在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同时,通过相互的交流,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大大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

2.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在教室里用,更重要的是能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然而如何将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场所,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一节关于Shopping的课中,我就将教室里的讲桌假设为柜台,学生们的文具为商品,由学生来做售货员和顾客,来操练CanIhelpyou?Whanwhuldyoulike?Howmuchisit?Isthatall?等购物用语,不仅让学生过了表演瘾,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也让英语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经常用教室里的桌椅、黑板及准备的小道具来设计看病、借东西、问路等情境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趣味性强,难度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3.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使创设情境更真实化。我用Powerpoint设计的动物园,栩栩如生的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断飞入的句子,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媒体技术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习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多媒体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看录像、听录音进行对话问答,通过听觉、视觉直接接受所学内容,进入英语的思维过程,加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大课堂容量和练习密度,达到最佳效果。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新目标)第七单元Howmucharethesepants?教学时,我利用幻灯片把服装、鞋帽、水果等一些商品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直接地看到这些东西,并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购物对话,轮换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如:

A: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

B:Yes,please,Iwantasweater/skirt/……

A:Whatcolordoyouwant?

B:Blue/Black/White/……

A:Hereyouare.

B:Howmuchisit?

A:Tendollars.

B:I''''lltakeit.Thankyou.

A:You''''rewelcome.

直观教学,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外语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所

学生在学得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并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一、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是维系民族认同和社群存在的生命线,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地方性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这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我国西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在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关于天地起源、生命起源及其本民族历史变迁等方面独特的知识体系,并对之进行了包含自身价值观的文化解读,进而演化出宗教、道德、禁忌、村规民约等等的规约体系,有效地塑造着每个成员的观念与行为,保障了族群内部的秩序。尽管由于历史变迁导致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但是,被当地民族视为行之有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通过强烈的认同感与风俗习惯积淀并传承了下来,通过代际传承,持续地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最终凝聚成反映民族性格的民族精神。少数民族社会以部落为基础,部落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形成了血缘、族缘和地缘交织重叠的村落结构,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这种文化传承一方面强调以孝为先,尊老爱幼,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强调个体服从族群。《玛木待依》(意为《教育训世经》)是彝族文学名著,它对彝人的家庭、家支的尊卑秩序以及各种道德伦理要求做了详细的记载。它提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主张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坚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称颂诚实忠厚,反对虚伪轻浮等等。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重诚信和重农牧的传统,重视善良、互助、谦虚、勤俭、坚韧等价值观,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价值观。

二是审美观的育人功能。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体现本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的审美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如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等。每一种艺术的发展都源于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中,民族的心理和情感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个艺术家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艺术家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必然要通过艺术实践表现出来,表现为艺术的民族情感。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大学生通过领略和鉴赏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感悟到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更能够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蒙古族歌舞的审美教育功能。古老的蒙古族宴歌《六十个美》,唱出了六十个美好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老师的教诲、谦虚的美德、英雄的荣誉、崇高的事业、万民的安乐、天下的太平。”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通过纯美的音乐去感悟美,体会蒙古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审美境界,进而在不经意间领悟到少数民族朴素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这种美育功效源自少数民族艺术内在的感染力、体现了人的本性,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替代的。

地区性民族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民族文化的长处,让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国家乃至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为例,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这里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他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瑰宝。

二、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应坚持的原则,除了一般性原则之外,根据教学的经验应突出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适宜性原则。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和谐性原则。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5.综合性原则。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地方文化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6.时代性原则。即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反映各地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面貌,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及时补充反映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实践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一)“统一理论教材”与“鲜活地方文本”相结合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全国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些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这些教材偏重于抽象的理论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即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偏重于全国的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对于地方性的经验摄入不多,缺乏适应地方院校的“鲜活文本”。

(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田野考察

组织高校大学生到民族文化博物馆、古代盐运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海龙屯遗址、“沙滩文化”世家文化遗迹、浙大西迁旧址、汉三贤、清三儒、诗乡、茶文化等文化实景中进行现场考察,实地感受这些不同文化形态的人文精神内涵。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相关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结合学术前沿,根据学生的志趣和自身条件,开展民族文化、精英文化、世家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把调查法、访谈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方法系统,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贵州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本地不产盐,需要从周边特别是四川运盐,加上当地山多路少,食盐运输特别困难,千年以来,穿梭于川黔古道的盐巴客,挑战大自然,用他们的血汗,历尽艰辛,运盐入黔。其中蕴含的坚毅、忍耐、顽强,是当代人追逐梦想所需要的人文精神。

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地方的典型性。诸如文化、抗战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盐运文化等丰富的地方文化形式,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为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视野。

参考文献:

[1]陈高昂.基于社会制度课程资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42-143.

[2]苏静.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63-65.

[3]李向东.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误区[J].继续教育研究,2015,03:132-133.

[4]罗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为例[J].学理论,2015,11:109-111.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您好!

我是医院保安部保安队队长马。稳重但不缺乏热情,锐意进取又能与人和睦相处,这是年轻的我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医院的不断发展状大,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我于年进入顺迈医院工作至今已经一年多,在此期间,我很荣幸的得到领导的帮助与扶持,能够从保安升至保安队队长这个职位。在担任队长期间,我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大家和-谐相处。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让我们的工作更好的完成。

现在,领导们又给了我们竞争当部长的机会,我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我正时刻准备着。

我认为,身为一个部长首先要具备以下的素质——自信·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一个人只有在自信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是我们本身就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人生职场生涯的必备能力;而文化素养却是应该不断的提升的,我没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我却有一颗不断求知进取的心,人没有天生就什么都会的,只有在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下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我是从底层干起的,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各种工作业务。我认为我从根本上具备了身为部长的基本素质,因此,怀着诚挚的心情,特向领导递交此材料,希望领导能够考虑我的申请。

如果医院领导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升职要求,也请您放心,我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用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会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如果领导给我这次机会,我深信,我的努力+您的信任=明天的成就。

以后我会用更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同医院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自2011年2月担任小区保安队长一职以来,在部门经理和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高标准严要求紧紧围绕公司的总体部署带领全体保安人员全力做好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任职至今未发生一件安全事故,保安队伍稳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良好。下面我就将任职期内的工作情况及未来的工作计划向公司领导做一个汇报

一、保安工作也许不是我一生的追求,但是现在我既然选择了保安这个行业,我就会尽职尽责做好,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这一年里公司领导让我在保安班长的岗位上锻炼,为了使我适应保安管理工作公司领导经常帮助和鼓励我,为做好班长工作我认真学习保安、消防等专业知识,实事求是的做好每一件事,在实践中我敢想敢管,发现员工中存在对工作不够尽职的现象敢于批评指正,在履行保安班长职责的同时,还不断充实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多学习一些关于消防、监控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的保安管理中,由于自己年轻心直口快,方法又不多可能挫伤了一些人的积极性,那段时间里自己也感到相当无奈。公司在实行管理层竞聘上岗后,领导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让我担任保安队长一职,在做班长的工作中经历的事情也多了,看得多了,也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同时还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我在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以不变应万变,在保安队长的岗位上工作,精神也很紧张,深感责任重大,平时就有许多琐事尤其是节假日、夜里、领导不在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事情发生。这就要很强的责任心。

二、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 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学习,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要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带领队伍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保安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业人员要求也高,要求准军事化管理,怎样才能把这十几名不同情况的年轻人为我所用、来发挥他们的光和人呢?这是个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任职之时为了能尽快熟悉岗位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利用各种学习方式,全面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的学习及专业知识的提升。

2、 在小区从事保安工作一年以来,我深知其中的责任感有多重,而事故的隐患不是随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正因为如此,身为一名基层安保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一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建立健全部门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措施及管理手段,稳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部门员工多为九零后并且大多是第一次参加工作,自我约束力差,理解能力不强,工作执行力低,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为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我坚决从源头抓起,不厌其烦的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每天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和培训,同时根据人员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队伍确保稳定。员工的作风纪律、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持续无事故的良好态势。

4、 加大值班和巡逻检查力度,在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对重点部位、敏感部位安排专人多转、多听、多看发现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到位,及时处理,把一些不安定因素和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加强值班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加强巡逻检查密度,保安人员24小时巡逻检查园区四周死角。

5、 层层布置、层层落实、在开展工作之前把工作布置后主抓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争取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6、 对员工加强管理,对每个队员严格考核,为提高保安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多讲、多做工作,让每一名队员知道保安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使队员从根本上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并对员工提出严格要求,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配合经理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绩效考核,有功必赏、有过必惩,进一步提高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7、 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关心爱护队员,了解队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信任、工作上教导、生活上体贴。

8、 不断提高队员的业务技能,要有计划的组织队员学习训练,检查督促队员管好、用好安保器材和消防器材,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9、 加强园区内消防安全和车辆管理工作,确保园内消防通道畅通,车辆有序停放。

10、 坚持查岗查哨制度,掌握人员在岗情况,做好考勤工作和保安人员调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大事件及时上报。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76-01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趣“激”学。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我出示算式“6+7=”,结果,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这样,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疑“激”学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例如:我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开始,我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置“疑”,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另外,在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善于设“疑”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好老师。

三、以“信”激学。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的了,因此,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中设计一组适合各种能力水平的练习题。上课时照顾一下差生,给他们提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在他们回答出后,给予表扬,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成功。同时,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后产生强烈的不满足感,稳定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不断进取。

四、以爱“激”学。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 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了我们的明天,行动起来吧!

(上接第158页)通过在贵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娃娃抓起,逐步培养孩子们的文化主人意识,打牢民族根基,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使民族民间文化借助教育的薪火世代相传,让中华特色文化一路高歌,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杜再江《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全国书写“贵州样本”》(《贵州民族报》2012(12)07)

[2] 杨 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问题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3] 王成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中国职工教育》2013(08))

[4] 詹中志 赵 岩《文化的生命在校园跃动》----贵州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纪实(《中国民族教育》2008(11))

[5]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规模成效应全国独创》(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9(12)22)

[6] 谢 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现状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9(3))

[7] 《校园应成为“非遗”传承主渠道》(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8-06-24 )

[8] 王新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纪实(《经济日报》2009(10)8)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累犯;罪数;罪过;单位累犯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04-02

一、我国关于累犯成立条件的基本规定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将累犯时间间隔从旧刑法规定的3年扩大到5年。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又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理念,将刑法第65条但书部分补充为“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理论上一般认为,累犯的成立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罪数条件。行为人多次犯罪是成立累犯的必要条件。二是罪过条件。乃对累犯前罪和后罪主观罪过的考量。三是刑度条件。是对累犯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的要求。四是时间条件。后罪时间起点的设定直接关乎累犯范围的界定。

二、累犯成立条件的理论争议

(一)罪数条件的争议

对于累犯的罪数条件,理论界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两犯说”,认为两次犯罪即成立累犯。受刑事古典学派影响,视人为普遍具有理性之人,一次犯罪后,理性应使其尽力避免再次犯罪。若再犯,将使普通人难以接受,应加大其应受谴责性[1]。若因行为人实施一次犯罪就认定其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未免太苛责;若将次数定为三次以上,则次数过多,既不必要,也不适当[2]。二是“三犯说”认为三次犯罪才成立累犯。相比两犯,此类累犯应受的谴责性和人身的危险性较大。我国刑法没有就行为人三次以上犯罪等情节作出规定。尽管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是酌定量刑情节,但相对于法定情节来说,它在司法实践中使用起来,既需谨慎,力度又十分有限[3]。三是“阶层说”,主张根据犯罪次数的不同而确定累犯等级。累犯次数越多的犯罪分子,其人身危险性越大,从而应实施相应更重的刑罚。犯罪次数的阶层化可体现刑罚个别化的要求,使多次犯罪者罚当其罪,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刑罚目的的实现[4]。

(二)罪过条件的争议

学界的分歧集中在过失犯罪是否构成累犯之上,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

肯定说认为,过失犯罪可以成立累犯。不少过失犯罪存在“复合过错”,即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有过失心态,但对引起危害结果的行为本身却持有故意心态。如刑法中的丢失枪支不报告罪、重大飞行事故罪等。此类犯罪同样表现了行为人无视法规,甚至是对其的主动挑战。从实现刑法对保护社会、保障人权的机能来看,若行为人在其行为受到刑法制裁后仍旧选择刑法禁止的该行为,则明显体现了他对刑法的轻视,从严惩罚具有此类人格特点的犯罪人符合刑法机能的要求。而此类人格特点不仅存在于数罪都是故意的情况之中[5],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

否定说认为,累犯制度设置的初衷在于前罪之刑罚在量上尚不能防止犯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再次犯罪;落脚点在于给犯罪人之后罪以更重的惩罚,以打击其过大的人身危险性[6]。若犯罪人的前后罪均为故意犯罪,则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对于后罪从重处罚,体现了刑法的惩罚性。虽不排除过失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但其人身危险性是很小甚至是没有的[7]。

(三)主体条件的争议

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以“但书”的形式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排除在累犯之外。据此,我国刑法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无疑还有主体条件。其实,累犯主体的适格性是累犯制度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对此,刑法学界已有探讨。争论焦点在于未成年人累犯问题和单位累犯问题。多数人赞同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争议在于适用哪种立法类型:明确规定累犯的“前罪”不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还是明确规定某一年龄段的人不构成累犯[8]。

对于单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存在三种观点。肯定说认为,单位犯罪亦可成立累犯,量刑应更为科学合理,以打击和预防其再次犯罪。否定说认为,刑法并未规定单位累犯,缺乏立法依据。折中说认为,我国刑法以前后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为累犯成立的刑度条件,在主体上排除了单位累犯的可能性。但单位累犯等特殊规定又表明单位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成为累犯的主体。故刑法原则上不承认单位累犯,有特殊规定除外[9]。

三、完善我国累犯制度的设想

上述诸多争议表明,我国累犯制度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将累犯的成立条件作为突破口,修改相关的内容,以完善累犯制度。

(一)关于累犯成立的罪数条件

应以三次犯罪作为累犯成立的罪次条件,并设立“再犯”概念,与三次犯罪的累犯加以区分。首先,设立累犯最直接的目的是加大对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两次犯罪在数量上并不足以表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已符合累犯构成所需的程度,一概认定所有两次犯罪的犯罪分子人身危险性大有失公平。再者,相比起现行刑法的“两犯”的累犯制度,将再犯(两次犯罪)从累犯之中分离,对“两犯”和“三犯及以上的犯罪”施以不同刑罚,刑罚适用更灵活有效,层次分明。第三,在我国汉语言文字的含义和法律文化上,“再”和“累”是有区别的。“累”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被解释为“多次、连续”。“三”在文言文中是虚数,也表示“多”的意思。所以,“累”和“三”有含义上的重合。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印证了这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将“多次犯罪”解释为三次以上。①由此,“累”表示数字上的大于等于三次,“再”表示数字上的两次。于是“再犯”从“累犯”中分离就不难解释了。

(二)关于累犯成立的罪过条件

应借鉴日本等国的做法,扩大累犯的罪过条件范围,将过失犯罪归入累犯成立的条件中。从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上考量,设立过失累犯有其必要性。认为过失犯罪人具有的人身危险性很小甚至没有,②并不科学。事实上,在某些场合,过失犯罪的危害后果可能远远大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对法益的侵害完全不亚于故意犯罪。当然,并非无论何种形式的过失任意组合一概推定犯罪人成立累犯:应排除行为人在无认识状态下犯罪这一情形。无认识的过失,可以理解为我国刑法中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应当预见的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相对于有认识的过失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并不存在违反刑法的规范要求,在前后罪中都不能推定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认识的过失犯罪的累犯和故意犯罪的累犯,在主观上无视刑法规范,客观上具有相当的人身危险性。故只有过于自信的过失与故意这两种罪过条件的组合模式才可成立累犯。

(三)关于累犯成立的主体条件

刑法修正案(八)将未成年人犯罪排除在累犯之外,体现了对累犯制度和未成年人刑事保护制度的协调。笔者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一概不应认定为累犯的“前罪”。这样方符合保护未成年犯的立法目的。刑法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排除在累犯制度之外,是因为考虑到未成年人处于懵懂、叛逆、冲动的时期,心智尚未成熟,欠缺足够的自控力和判断力,其犯罪行为不宜全部归结于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在其未成年之前所犯的罪行,不宜与成年后的一概而论。

单位犯罪因其处罚方式的特殊性,即犯罪单位只能适用罚金刑,而不满足累犯关于刑度条件的规定,因而单位累犯制度的正当性遭到质疑,单位累犯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单位的再次犯罪,不论是其社会危害性,还是应受惩罚性都不亚于自然人的再次犯罪,理应科处与累犯相适应的刑罚;之所以存在单位犯罪不能构成累犯的质疑,主要受制于累犯刑度条件的规定。因此,为了有效地对单位累犯问题进行规制,有必要将单位累犯进行与单位犯罪相适应的、有单位犯罪特色的立法化。笔者认为,可以在累犯的整体框架下,增补单位累犯的规定,以完善我国的累犯制度。

综上所述,笔者大胆地对我国将来的累犯制度进行如下的初步的法条构建设想:以前至少两次犯罪而受刑法处罚的,且至少一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以前至少两次犯罪而受刑法处罚的,且至少一次被判处30万元以上罚金③的单位,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30万元以上罚金之罪的,是单位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但是无认识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参考文献:

[1]李永升,陈伟.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一般累犯制度之比较[C]//李希慧,刘宪权.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罚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99.

[2]贾宇,舒洪水。累犯制度研究[C]//李希慧,刘宪权。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1卷:刑罚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17-27.

[3]颜九红.论我国累犯形式政策的重构[C]//李希慧,刘宪权.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罚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2.

[4]梁华仁,陈清浦.累犯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与立法完善[C]//李希慧,刘宪权.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罚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5.

[5]王志远.也论过失累犯[C]//李希慧,刘宪权.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罚制度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3-124.

[6]赵秉志.刑法总论问题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38-339.

[7]公培华.刑罚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211.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以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开拓者和实践探索者领导了近代农村教育实验运动,并被传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梁漱溟的农村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构成了近代中国农村教育的核心主体——教师行为模式塑造的基本范式。而近代农村教育中关于农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当前关于农村教育的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一脉相承。因此,通过追溯近代农村教育先进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探讨现代乡村教师的素质塑造较有必要。

一、近代农村教育特征探析

1.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虽然教育家的侧重点迥异,但他们均怀着救世的情怀到农村从事教育改革运动,以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民族振兴。

例如陶行知带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生活教育情怀,投身农村,推行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理念的乡村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农家学生。又如梁漱溟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道德教养问题,认为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因此,将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以突出个体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可见,他们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爱国情怀,闪烁着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2.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

近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较为混乱,而农村教育管理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但教育家并没有照搬西方现成的经验模式,而是依靠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摸索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规律,形成融合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中国农村社会实践的模式,强调“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反对因袭陈法。

在实验之前,教育家对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以掌握当地的历史、风俗、生活状况、物产和人口等方面的情况,再因地制宜地制订实验计划或进行跟踪、溯源式的研究。

例如晏阳初将导致农村教育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愚、贫、弱、私”,提出有针对性地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等四大教育,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农村社会的科教农一体化发展。又如梁漱溟认为,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农村文化开始积累,以构建中国文化,而文化重建又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才能有效实施。因而,梁漱溟主张采取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方法改造农村的文化秩序,以实现民族再造。再如陶行知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教育条件,在农村创建晓庄学校,并在实践中为其制定了三个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3.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

农村传统的文化资源和天然的生活环境为农村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家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使其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有了较深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构建符合农村生活和自然需求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家根据农村的具体特征和农民的诉求,设置了相应的动物选种、家庭工艺、合作社和农产市场等应用型课程,培养了一批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基层行家里手,使农民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另外,在教育资源的选取方面,他们始终注意妥善处理传统文化与市场诉求的关系。

例如陶行知提出两个理念。一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二是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生活教育即终身教育,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教育。又如1931年3月,梁漱溟等人开始筹办山东省乡村建设活动,在一年的合作运动中,共成立了六种合作社,即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林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信用庄仓合作社和购买合作社。再如晏阳初充分挖掘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文化资源,利用秧歌、鼓词和民间文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建造剧场、剧团,让农民参与编演。

近代农村教育采用传统生活化的教育资源,融合生活教育、人文教育和价值教育,力求探寻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符合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实践与改革需求。

4.完满的教育目的

近代农村教育既是一部教育发展史,又是一部农村社会改造史,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运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从内容方面看,农村教育涵盖了卫生、道德、礼仪、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教育内容,把自然与社会融入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形成农村教育的系统工程。例如梁漱溟在20世纪30年代所实施的农村教育的全部过程可概括为: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社会与个人结合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教育及农村建设之教育是“政教合一”的教育。

从个体方面看,农村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人格完善的人,即“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职业”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整个的人”。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持有农村教育改革理论的教育家对农村教育的本质进行哲学反思。由于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拥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并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因此近代农村教育实践具备应有的灵性和指导意义。此外,近代农村教育不仅立足救国,更立足救人,既追求完满的教育目标,又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因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当代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1.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理念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蕴含教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需要投入较多的情感和精力,秉持心中的善念。农村教师应以近代知识分子为榜样,视教育为己任,将农村教育融入生活,用一生的心血实践教育梦想,寻求自身的存在方式和人生价值。首先,农村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寻求教师人生的自觉领悟,祛除农村教师保守封闭、机械服从的行为方式。其次,立足农村教学实践,依托农村悠久的传统、自然的生活资源以转变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催生教育智慧,探求教育本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自身生活质量。最后,农村教师要把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真理的执着追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减少教育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2.具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改革意识

近代农村教育家认识到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因而决定传承愚公移山的精神,秉持“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努力致力于农村教育改革。这体现了责任感、时代感和改革意识。这种积极改革的精神值得我国当前的农村教师借鉴与传承。由于路径依赖、农村封闭的环境及教师自身条件不足等原因,客观上剥夺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的创新权,导致农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出现态度不明朗、角色定位不明确和职责模糊等现象。因而,我们要意识到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调适过程,要实现与农村管理领域相适应的善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改革。为了使农村教育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改革意识,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首先,处理好个体诉求与教育行政改革的关系。农村教师长期在基层教学,贴近学生,接近生活,其本身又在改革之列,理应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因而,农村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探求农村的教育诉求,从等待行政改革转向前瞻行政改革,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互动。其次,处理好思想观念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农村教师要时刻关注外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实现思想观念和外在环境变化的互通与互融。这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农村教师要有理性的批判思维,有自我教育的意识,树立教育自;其二,农村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让改革思想伴随教育和个体生存方式的不断发展。

3.传承历史文化的教育观念

近代知识分子在农村教育实践中,利用农村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等作为教育资源,同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与现实结合,发起颇具特色的农村教育运动,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精神家园。当代农村文化在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中已出现支离破碎的迹象,许多农村学生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农村文化根基又不牢固,只能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的真空中。因此,农村教育要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传承和创造厚重的农村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意味着农村教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历史文化与教育的相互影响。此外,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在实践中达到教育目的,自觉学习历史文化,扎根农村生活,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4.培养行动研究型教育者

“行动研究型教育”,即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外在表现,是正在阐述教育人生的实践活动,展现的是一种积极干预的人生状态,来源于对教育的信仰和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它要求具有行动研究素养的教育者首先应自觉促成自身成长,把良知、责任感、理性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教育家运用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对农村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从社会实践到调查报告再到行动方案,体现了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履行了行动研究型教育者的职责,符合当代所倡导的科学教育思想。农村教师要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者”应具备三种能力。首先,教育意识全面觉醒。拥有对教育学的独到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并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性与权威性束缚,从而获得对教育真谛的悟知。其次,批判反思的能力。即秉持独立的人格,保持探究的精神,对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包括课堂设计、重难点、举例、师生关系及教学理念与方法等)进行整体性反思和理性批判,对于教育问题具备专业的敏感性和足够的判断力,能够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提出实质性的质疑。最后,兼收并蓄的能力。农村教育要从自我思维、定式思维和书本思维中解脱出来,吸收、融合各种新思想、新生活,把城市文化与具体农村教育实践相结合,与农村需求相结合,形成行动研究习惯。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政治学科理论本身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笃“信”、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知情统一、知行统一,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创造、学会求知、学会审美。要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主要应在以下两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丰富教材的人文内容,挖掘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个性为前提,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从内容上重视生命意识教育,重视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了解学生的性情特征,做学生情商的培育者、开发者,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和学生信心、志向的激励者。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初一年级的心理健康内容有《扬起自信的风帆》、《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情绪的主人》等。初二年级的珍爱生命教育有《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等,初三年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内容,另外,《法律常识》、《政治生活》等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民主从本质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可见,初中政治教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这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共同富裕、关注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质上就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教材中理性化的一面,而忽略教材情感化的一面,要充分挖掘出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加以加深强化。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初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别多,每年各地都有不少因心理问题引发学生自杀的报道。初中思想品德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初一进行,就是因为初一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心理、生理的变化,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一的教材中重点强调了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3,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初中生虽然心理上、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情感特别丰富,情绪也极不稳定。随着初中生情感内容的社会性特点的增强,情感体验也日渐深刻,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渴望友谊、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民族自豪感等。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也不够关心。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道德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要使情感教育变成现实,教师必须先进行情感化的修炼: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类文学作品,多听一些动人的故事,多唱一唱美妙的歌曲,让自己的情商逐步提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将社会中的一些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情感的感染力,重视政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设计,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道德的升华,最终达到心灵震撼的效果。

4,重视立志教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在年轻时就立下的宏伟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民族奋斗了一生。我们的学生能否在初中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看他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能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去拼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通过立志教育来进行。立志教育与政治课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初中政治教材告诉我们要容纳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这是立志的前提。书本中的法律常识和国情教育告诉我们,理想务必与国情相结合,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把政治教材和立志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以生为本的要求,但要突出立志教育,只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名人传记让学生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穿插一些科学家、政治家、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等的先进事迹,还要多引用名人名言,这些既是教学活动的素材,也是立志教育的主体内容。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实现教学方式人文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还要求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是对学生人性的压制和摧残,而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是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前提,也是生命课堂的必需。因此,教师必须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创设真实、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艺术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可采用对话法、讨论法、辩论法、调查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

1,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前5分钟,一种是专用一节课。第一种情况一般由一位学生轮流承担,每堂课先进行时事播报再进行评论。后一种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评述。时事评述可促使学生主动关心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2,动手创编课本小品

现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联系课本创编课本小品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表演的机会。作为学生,应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在参与中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高尚道德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来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