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1篇

桃沟乡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以迎接3月10号现场会为目标,进一步统一认识、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抓好镇区及魏渡口美丽乡村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美丽乡村各项未完成工作进展情况

桃沟乡是在2017年进行的美丽乡村自主建设,截止到目前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如公共服务中心、公厕、广场、沟塘清淤等,现主要任务是挖掘特色文化、完善硬化、亮化、美化等各项主体工程。主要项目有:1.美丽乡村入乡(村)标识牌,因乡标识牌位置未统一,暂未开工。负责人承诺1.30号之前完工。2.美丽乡村魏渡口村西墙头未拆,因所属人均在宁波,联系不便,村长承诺1.22号之前一定解决。3.水塘周围护坡、绿化、人行道,负责人表示护坡的资金未到,无法施工。关于绿化,原始设计图纸上的树已栽好,但因新增绿化,所以未完工。关于人行道,因是新增项目,设计图纸未定,所以未开工。施工方表示准备工作做好后,20天即可完成此项工作。4.空地整平与小栅栏,空地整平涉及到村民口的堆土和宅基地不平问题,因施工单位协调组织不力未完工,其承诺15天左右可完成。小栅栏正在走招标程序,1.22号之前完成招标。5.服务中心广场的停车场、土地硬化、绿化因工程量增加且有变更,图纸未出,无法施工。乡政府正在督促施工方尽快完成。6.大舞台的公厕整体框架已完成,预计一个月后可投入使用。文化墙与背景墙的外饰面正在筹备中,天气允许后即可开工。7.七孔桥变更为三孔桥,负责人正在筹备中,即日即可开工。8.村内改厕,施工方表示22号之前可以完成50户,共160户。9.三清四拆五治理前期工作已经结束,但针对死角死面清理还不彻底,后期会进一步加强治理。10.路牙石已招标完成,因对方一直搁置,若继续拖,我乡打算顺延到第二家投标方。11.污水处理站,基础已经做好,正在埋罐,预计1.30号之前完成。12.道路拓宽工程,工程有所变更且资金未到,乡政府正在积极协助施工方解决,使其尽快开工。13.小果园位置有所变更,且前几日温度较低不适合栽种,温度允许后即可开工。针对以上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我乡定会积极协助施工方在要求时限内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美丽乡村建设。

(二)建成区进展情况

建成区主要包括乡政府大院以及主要街道,现大院内土地已经整平,文化墙主体框架已完工,围墙已盖好。主要街道的门头店正在施工,污水管网建设已基本完工,乱搭乱建乱挂通过前期治理已得到明显改善。污水处理站正在施工,地上一体化设备到后,一周即可完成。公厕暂未开工,因主体变更,施工方组织不力导致落后。

二、相关建议

为了更好的完成建成区与美丽乡村建设,现遇到三处需要我们埇桥区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一是沿302省道有一些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需要拆除,相关村民要求得到补偿后才能被拆除。二是乡政府向北与302省道接轨的桃花大道需进行2km路面整修。三是桃花大道两侧房屋需进行涂白,面积共24500平方米。,因乡政府能力有限,我建议埇桥区政府能够为我们提供相关帮助。

三、主要针对措施

一是强化监管。在项目建设上落实本乡主体责任、保障部门帮扶责任;在工程监管上落实润邦公司、华骑公司、成都交大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和乡政府等“四方”监管责任,确保建设类项目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多方协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落实”的原则,明确乡政府与相应负责人责任分工,做到各司其责,相互协作,互相监督,合力推进。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对用自行配制的蛇药为病人治病性质的剖析

1、中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材指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中药饮片是指经由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分配或制剂。中成药指由中药材按必然治病准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包罗:(1)用中药传统制造办法制造的各类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2)用现代制药办法制造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3)专作治病的药酒。蛇药从方式上来看,曾经打磨成粉,是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是契合中成药的界说的;从本质来看,该蛇药是由二十几味中草药依照必然治病准则配方制成,这个配方准则是农人依据所谓“家传秘方”自行确定的。该蛇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其性质是中成药。依据《药品治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则,国度对中成药施行同意文号治理,即出产中成药必需经国度同意。依据《药品治理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则,应经同意而没有同意出产的,应按假药论处,所以该蛇药本质是一种假药。该农人的行为组成了配制、发卖假药。

2、从该农人为病人治病的现实来剖析。依据《村庄大夫从业治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则,村庄大夫经注册获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活力构从事预防、保健和普通医疗效劳。未经注册获得村庄大夫执业证书的,不得执业。不合法行医包罗两个要素,即行医人未经注册获得执业证书;行医人未经村卫生医疗机构聘用从事执业运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合法行医的五种景遇的分析,该农人为别人医治蛇病的景遇属于未获得村庄大夫执业证书,从事村庄医疗运动。其行为属于不合法行医。

综上所述,该案一方面是属于配制、发卖假药;另一方面属于不合法行医。总的来说,该案的性质是以自行配制蛇药为伎俩不合法行医。

二、发生此类现实的缘由及风险

1、缘由。一是为蛇所伤的大都为农人,配制蛇药者也多为农人,邻近的身份和相邻的地区关系使为蛇伤的农人对配制蛇药者有一种自然的信赖关系,然后发生了发卖市场和利润可图的空间。二是配制蛇药者大都具有必然的用药经历和行医经历,其配制的蛇药也能够具有必然疗效。三是因为蛇出没的工夫和时节有关,然后使该病具有很强的时节性,农人之间邻近的地区关系使被蛇伤者能实时找到当地救治,具有必然积极意义。四是乡村医疗卫生的前提比拟粗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获得基本处理。

2、风险。实际生涯中,以配制的蛇药给人治病、以配制的中草药给人治病、以配制的药酒给人治病等景象毫不仅仅是单个的,而是具有遍及性。起首应该从维护人的生命平安的角度看法蛇药的风险性。国度制订的药品规范,其配方和功用主治均有科学根据,必需经由严厉的药理、毒理和忌讳、不良反响实验后方可制订。蛇药,是在理论的根底上配制而成。这种没有经由科学定性定量实行的药品,其医治效果能否能发扬到最好结果无法掌握;其治病后果最终如何也无法猜测。所以,蛇药等中草药制剂的存在组成了严峻的药品平安隐患。尤其是在食物、药品平安情势日益严肃的今日,应该惹起人们尤其是监管者高度注重。其次应该从政治的高度来看法蛇药的风险性。农人克己蛇药存在严峻平安隐患,当这种隐患形成伤人、死人等严峻事情时,对社会不变组成极大的要挟,必然水平影响了调和社会的历程。三是应该从树立责任型当局的角度来看法蛇药的风险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药品平安监督工作的告诉》([2007]18号)明白了药品平安当地当局负总责和部分各司其职、协作共同的要求。无论蛇药在监管上存在盲点、疑点、难点,蛇药能否属于中成药,然则这种配制而成的蛇药一定属于药品无疑。由于以这种配制蛇药为伎俩不合法行医形成的药害变乱,监管部分是应该承当责任的。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作为监管部分,要预防能够发作的药害事情。

三、增强对蛇药等中草药制剂监管的建议

1、增强组织指导,高度注重蛇药等中草药制剂的平安隐患。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药品平安监督工作的告诉([2007]18号)》文件精力,建议当地当局成立以分担指导为组长的“药品平安指导小组”,专门担任药品平安,按期评价和剖析当地区药品平安情况,针对首要问题和单薄环节,研讨接纳响应办法。而蛇药等中草药制剂的监管可以作为指导小组下设做事机构的主要性任务。建议其成员单元由药监部分、卫生部分、工商部分、公安部分构成。药监部分是担任药品平安的常设性机构,药品平安以药监部分为主,担任按期评价和剖析当地区药品平安情况,针对首要问题和单薄环节,研讨接纳响应办法。在管理蛇药等中草药制剂平安问题上,直接担任蛇药摊点的管理。药监部分的优势是推进了乡村药品两网建立,在当地乡镇延聘了协管员和信息员,信息灵通,组织协调便利;药监部分的劣势是,在乡镇没有本人的延长机构,详细法律难以统筹。综合对上述以配制蛇药为伎俩不合法行医性质的剖析,其监视治理部分首要有药监部分、卫生部分;由于该种行为还触及到《营业执照》的治理,所以工商部分也是主管部分。在乡镇,蛇药等中草药制剂平安的综合管理任务,应由当地当局负总责;相关部分各负其责。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工作思路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环境维护优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增强“两个抓手”环保模范乡村创立;十二五”规划启动)力求“两个效应”全市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环保工作地位明显上升)围绕“两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枯竭乡村转型)强化“两个坚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工作目标

确保环保创模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确保新一轮总量减排有良好开端;确保环境监管更加富有效果;确保队伍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五个“确保”

三)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生态文明。强化市环境维护委员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议事协调检查督办职责,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环境维护责任;严格考核并通报去年度环保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制订今年环保考核目标和考核实施细则,与各地、各有关部门签订年度环保工作责任状,将今年环保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实施方法和“绿色信贷”强化企业上市融资、评先创优等环保审核;完成我市创建环保模范乡村总体规划及其相关的十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对照环保模范乡村规范,进一步细化环保模范乡村创建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积极争取启动实施一批环境治理和绿色创建工程,为申请省级验收做好准备。

二是强化规划落实。并积极组织实施;切实掌握省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长湖维护治理和利用规划、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契机,统筹全市工业、农业、城镇生活污染防治;积极协助筹建新城区生活污水处置厂、潜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置厂、江汉盐化工业园污水处置厂;继续开展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措施调研,探索污染防治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三是加强环境监管。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建设,密切跟踪新的减排工程建设,并加强减排支撑项目储藏。同时,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环保后督察,完全根除“十五小”新五小”等重污染企业,巩固近年来环保工作效果;建立健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完善市污染源监控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推进排污权交易;强化环境监管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现场环境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察档案,督促各排污企业建设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并正常运转,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认真落实排污费征收体制改革,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为“十二五”减排工作奠定基础。

四是强化环境准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和资源枯竭乡村转型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加大督办协调力度,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工作;依法否决新建“两高一资”项目,督促开发区、工业园区严格落实环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与市金融部门的衔接,建立健全“绿色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督办检查力度,实行项目建设跟踪管理,督促当年新投产项目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进一步以环境维护优化经济发展,

五是强化环境执法。规范工作顺序;继续落实“12369环保热线值班制度和环境信息员制度,建立完善环境案件处置部门联动机制,疏通渠道,强化环境和应急工作责任追究;结合潜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制订贯彻落实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规范实施方法,充分发挥局案件审议委员会职能,推进环境维护行政执法水平。

六是强化项目支撑。紧密结合“清洁家园行动”加强与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组织实施“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完成熊口镇郭湾村、熊口管理区东大垸分场、王场镇红桥村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继续组织污染防治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组织生态村镇创建申报工作,进一步探索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模式,推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4篇

通过对市多年来开展“双进双建”活动的研究,在深入乡村和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未来的“双进双建”活动,必须与富民项目、惠民项目结合起来,即,把文化“种”在村屯富裕农民;把文化“种”在社区惠及市民。建设新农村,建设新本溪,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民为本。只有得到群众的喜爱和参与,“双进双建”才能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因此,探索“双进双建”富民惠民项目的载体,对于“双进双建”活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的价值。

文化进村屯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早在2007年,针对村屯文化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城乡共建”、“文化下乡”和专项资金投入等措施,引导文化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村屯文化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双进双建”活动历经七年之久,村屯文化设施和文化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

乡村文化硬件设施发生了巨变。已经建成了9个高标准的乡镇文化中心,具有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以及广播电视站、图书销售等文化服务功能。免费为农村配备了40余套电影放映机,为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广播电视普及方面,4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新建文化广场86处、文化活动室99个,全市已有214个村建有文化图书室,新配置电视、电脑及影碟机等设备644台,捐赠图书14万册,农村文化设施设备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乡村文化积累了雄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多样。例如,本溪县先后举办了“元宵节秧歌大赛及焰火晚会”、“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欢乐在农家《全县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全县农民篮球赛”、“本溪县图书节”、“本溪县农民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清河城镇和清河城村分别被授予省文化先进乡镇和省文化先进村,特别是清河城村的赵铁范农家大院远近闻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院文化”。再如,铁刹山村的农民画家群;东营坊洋湖沟的“画家村”,加之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色,那里已经成为渤海大学、鲁迅美院等十多所艺术院校的美术写生采风基地。南芬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了“重大节日有喜庆活动、日常生活有娱乐活动”的喜人局面。

发挥了文化服务乡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调研中发现,桓仁龙江工艺品公司、鑫艺宏大工艺品公司、辽宁王朝五女山冰酒酒庄、普乐堡镇的松花石和木雕工艺品厂,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东营坊画家村、铁刹山村农民画家基地、铁刹山道教文化产业园、天龙洞满族民俗村、庙后山远古文化遗址、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雍艺堂剪纸工作室等文化产业设施和文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辽砚、木雕、铁艺、草编、剪纸和版画等民间工艺产品,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为县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主角

为什么提出“种”文化在村屯?文化进村屯,一个“送”字,就足以表明乡村文化活动的经费主要靠上级投入和多方集资化缘,这种全部依赖外援活动经费的方式,必然会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

一个“送”字,也反应出农民没有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农民不仅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而且拥有参与文化活动与文化创造的权利。只有尊重农民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才能够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把文化进村屯的着力点逐步转向抓繁荣文化产上,着力于乡村文化与富民项目结合上。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还能够享受到乡村文化繁荣的成果,必然会成为乡村文化活动最有力的支持者。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乡村文化活动缺少固定的活动经费,导致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内力不足。第二,乡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乡村虽然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但利用率较低。调研中发现,有的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利用,极大制约了乡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发展。第三,农村文化活动单调,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受经费、人员素质、农村生产季节性强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往往过于简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第四,缺乏文化娱乐专业编创人员。“送文化”与“请文化”搞活动的方式,不仅是文化活动的成本加大,而且文化活动也因此没有条件做到经常化。文化活动的开展,题材新颖是吸引群众观赏和参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创作编排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编创人员,不得不出资外聘人员进行指导,不仅增加了文化活动的成本,也会失去了持续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保障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因此,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对文化的自我需求,必须紧紧的围绕增收致富项目开展,必须根植于农民,服务于农民。

把文化“种”在村屯,文化活动才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文化“种”在村屯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动力,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势所趋。

把文化“种”在村屯的对策建议

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能否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不仅要常下乡,更应该留在乡间。政府继续搭台,并且采取市场化手段运作,力求文化以乡村旅游项目和文化产业为载体,文化与经济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农民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

第一,“文化进村屯”与多渠道筹集资金。文化进村屯不仅需要继续增加财政专项经费的投入,继续增加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充分发挥其作用。更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借鸡下蛋、多渠道集资赞助、横向联合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为“文化进村屯”和“种文化在村屯”提供资金的支撑。鼓励民间资本对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建设的参与与捐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自发的民办文化组织,如:电影放映队、农民歌舞剧团、舞蹈健身队等。鼓励民间业余文化队伍与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总之,要建立起文化在乡间的长效机制,实现文化不仅常下乡,还要留在乡间。

第二,“文化在村屯”与旅游项目相结合。围绕我市枫叶之都建设的工作中心,在乡村特色文化基地创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族艺术、民间工艺、民俗旅游项目。结合“文化进村屯”活动,提高农民画家基地、版画创作基地建设水平,做好草编、根艺、版画、剪纸、核桃木制品和枫叶旅游制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制作人员的辅导培训。大力开发民间小工艺品制作业,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等方式,推进小工艺品制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每个县区都应举办特色文化产品节庆活动,规划建设特色文化小镇,为特色文化产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推动乡村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市场融合,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文化项目与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文化在村屯”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以科技进农户的活动,助推农民实现靠科技致富的梦想。打破以往“送文化”的单调局面,努力将文化建设融入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各乡镇设立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打开科技传播通道,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介、产业指导、信息服务、经验交流等方便快捷的服务。县电视台加大对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农村科技知识讲座,全面及时地将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切实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金钥匙。组织农村科技带头人和种养专业户奔赴华西村、大午城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眼界、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本领,富口袋先富脑袋。

第四,“文化在村屯”与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相结合。请来明星表演好看是好看,但那是要支付大价钱的,或许一年半载能请演那么一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乡们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角,而且民间散落着许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能人。关键是我们怎么样的去发现能人,为发挥能人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例如,明山区高台子镇组建的十多个颇具特色的文化小院,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除了社火、舞狮、舞龙、京剧、二人转这样传统的文化项目外,还有卡拉OK、萨克斯演奏等流行艺术。一些大叔大妈通过出色的表演,逐渐成为乡亲们喜爱的“明星”。针对有的乡镇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建议首先健全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对各乡镇在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及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引导县乡村积极自觉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自觉培育乡村文化地域特色品牌,并且以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带动沟峪旅游经济的发展。

第五,“文化在村屯”与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相结合。重视培养农村文化带头人,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农村文化骨干网络,使农村文化骨干资源共享。不仅要送戏、送科技、送图书、送电影等下乡活动,重要是加大乡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举办农民文艺调演、汇演,通过基层推荐演员、层层选拔优秀乡土节目参演,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相继开展农民秧歌汇演、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文艺大赛、二人转演出专场、朝鲜族舞蹈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5篇

***区共辖**个街道,涉农的有**个街道,共计***个规划村,北部主要集中在***沿线,南部分散在山区街道。其中,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有**个行政村,占***;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有**个行政村,占***村;搬迁撤并村**个,占***;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占***;乡村振兴示范村**个,占***;其他村庄**个,占***。这些村的村内道路多数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修建时没有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农户院落内产生的污水散排到道路上,致使污水漫流,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身体健康;排到道路上的污水径流后,或积淤在坑塘渗透蒸发或直排到临近河道和水库内,对小清河、水库和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部署及目标要求,**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美丽乡村及***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先期启动了***个村的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计划自****年起至****年,分四期完成***个村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根据分期分批、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期、二期**个村的管网部分于****年实施,主体已竣工,目前进入收尾阶段;一期、二期入户部分已完成四个村;一期、二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现已完成**处;三期实施**个村,正在实施的有******三个村,其余村管网将于****年完成;****年底前完成四期剩余**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目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竣工已开展污水收集治理的有**个村。按照规划,经过2至3年的治理,**将实现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为全区域水生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自身实施难度大。一是农村污水排放量不稳定。从目前**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污水水量随季节变化、特定时间激增等排放特点。二是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整体规划,院落建设参差不齐,管网铺设时,开挖水泥路面多,涉及农户也多,管路走向复杂,施工难度大,群众工作难做,要按要求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的80%以上有一定难度。三是庭院内污水收集管网情况不统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主要实施庭院外收集管网建设,已经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好。没有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差。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改厕项目,厕所污水以街道为责任主体外运处理,没有接庭院外污水管网,对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四是施工进展缓慢。该项目主要污水收集管线施工现场多为背街小巷,施工工作面狭窄,施工准备、劳力计划、机械设备调换等均受到极大影响。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目前,**农村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燃气入户、厕所改造、供水提升和污水收集等。区域内多项目交叉,政策要求又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影响,重复施工,协调难度很大。施工中,项目需迁移的地下管线的拆除与恢复,临河一侧各主管线的横穿对接,挖掘已建成的道路与交通部门的协调配合,村庄内因巷道狭窄需进行的人工挖掘与恢复,特殊情况导致管线及管位位移需要的申请与变更等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污水部分已经实施的管网多为合流管网,管径小,淤堵严重,建有合流管网的背街小巷因道路狭窄已没有空间再新建污水管道,再加上该项目至今未能验收,致使涉及这些项目的户内污水无法收集到村庄主管道内。

(三)施工环境具有一定制约性。根据现场情况及设计方案,部分村庄设计采用村内化粪池,小型一体化设备和庭院式人工湿地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因其建设位置距住户较近,村民以污水治理池里的污水会散发臭气易滋生蚊蝇为由,不让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村民老旧房屋村舍墙体会造成下沉裂缝等影响,涉及村民夸大损失,漫天要价,影响施工。部分施工设计不符合村民的主观愿望,农户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施工。一些群众因对该项目认识不足,理解上存在偏差,阻挠施工。个别村村“两委”不团结,意见不统一,对项目不支持,导致工程队迟迟不能进场。这些因素的存在,挫伤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难度,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四)财政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随着物价、务工人员工资的飞涨,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保障。因前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再加上具体的项目施工单位不具备应有的垫资施工能力,“等米下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影响了施工进度。第三期户外项目资金虽得到解决,但户内污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还没有着落,至今无法动工。只解决户外管网建设,不解决户内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就不能彻底完工,农村污水就不能全部收集,国家、省、市部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就不能圆满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针对**农村多个项目存在施工内容重叠,重复施工现象,不但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相互影响工期,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建议***统筹管理各个项目实施单位,科学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协调推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在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民生项目。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群众观念。该项目虽为公益性惠民项目,但由于施工场地均为村内道路,施工过程中管网铺设对群众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职能部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齐力推进治污的态势;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和示范村带动等形式,让村民感受到治污的好处,并从节水的角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让群众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源头排放。

(三)加大财政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村庄较多,范围较广,资金缺口大,如不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要统筹协调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实施中相关职能部门作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

(四)优化设计方案,规范项目建设。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严格项目管理,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的方针,依据“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管理简单”的设计理念,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严格项目施工质量及进度管理,合理建设、避免浪费,做好项目督导检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顺利竣工,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6篇

1、在履行督查职责的形式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针,做到了财务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年审计教育单位3-5年,占全年审计任务的8-10%(农村乡镇中小学实行财务审计,县城实行预算审计或专项审计)。

2、在履行督查的内容上,坚持以投入为主线兼顾一般预算支出,做到依法治理乱收费规范教育投入,严格教育支出与维护财经法纪相结合,通过历年审计情况看,教育乱收费行为行到一定遏止,财政对教育支出逐年有所增长,部门对预算管理逐步规范。

3、在履行督查的力度与成效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做到审、帮、促相结合,支持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中学的违法卖地问题、××中新大楼投入、××中办班等,针对审计发现问题,不是一棍子打死,本着支持事业发展,规范学校管理角度去思考,并向人大、县政府提出审计建议支持教育发展。

我局每年把教育经费审计列入年初工作计划,2005年以来,我局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把财政对教育投入列为主要审计内容,对城市教育附加的征管及上级拔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同时对教育局、××中、*中、*中、六中、职业中学、实验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年度审计。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7篇

为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广大农民购买、使用优质、放心农资,根据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开展“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年3月下旬,为期一周。

二、活动主题

“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护航‘吨粮市’建设”。

三、活动目的

围绕“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护航‘吨粮市’建设”主题,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现场咨询培训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等法律法规,大力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迅速掀起春季农资打假的强大声势,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我市“吨粮市”建设保驾护航。

四、活动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周活动,实行点面结合,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提高农民识假维权能力、强化科学使用农资意识、进行案件回访和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开展“放心农资示范店”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努力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逐年扩大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二)组织咨询培训活动。要积极组织农业执法人员、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咨询宣传活动,指导农民科学规范使用农资,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手段宣传农业部门农资打假工作部署和成效、普及农资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和农资识假辨假常识。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宣传周活动作为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质量合格,保障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各县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明确任务和重点,确保宣传周活动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宣传周活动”方案,务求取得实效,达到“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护航‘吨粮市’建设”目的。

关于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省电力研究院流动商贩经营模式大学生消费

城市化是随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具客观规律的现象,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乡收入的差距使城市的吸引力为众多人关注,促使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由乡村流向城镇的就业人口是城市流动摊贩的主要构成部分。

近年来,高校周边流动商贩的聚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校园内部生活服务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出现了独立于城市综合体的郊区化现象,校园外部包括交通、娱乐、生活服务等在内的配套设施不能与校园建设同步,流动商贩的出现成为必然。

一、调查区概况与调查思路

1.调查背景: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经营的负面影响:①扰乱城市交通秩序;②环境污染问题;③欺诈经营与产品质量问题;④垃圾食品比例大;⑤摊位乱摆;⑥影响规范化市场运营。

2.调查意义: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的管理研究涉及到社会众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鉴于以上种种负面影响,本调研旨在对流动摊贩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及对策,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通过对在校学生及周边居民需求的调查分析,更全面的了解他们的现实状况。建立良好的规划设计基础,相应的做出适宜的建议与规划。(2)通过最终规划调整,改变现存流动摊贩的不稳定经营模式和收入,改变自救式的谋生方式,使其生存权利得到保障。(3)作为城市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可方便城管执法人员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提高其管理技巧、丰富其城市管理理论,从而构建美好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4)经过具体的规划整治,解决其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并有组织的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至少减轻污染。

3.调查范围及现状:调查范围:省电力研究院、临近街道、对面街道、周围村庄如兴隆一村周边环境等 (图1)。

流动摊贩所在位置:由于城管管制,早中时间,摊贩聚集于临近街道上,主要经营食品。夜间在校园院墙旁的步行道路上,经营各种饰品、挂件、休闲食品,还不时有服装买卖等。

4.调查思路与进程。调查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学生及摊贩物质、精神需求的访问调查,探讨省电力研究院周边环境改造的具体构想和设计思路。以下是该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选题---初步考察调研---进一步确定选题及范围---问卷设计---问卷形式访问及访谈---详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及分析--- 整理资料、讨论分析---分工完成报告

二、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为对省电力研究院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并在省电力研究院校外组织了两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

1.问卷调查对象:问卷发放过程中,为使调查结果保证客观性,有意使受调查者男女比例保持基本相等。被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说明:

(1)随在校时间增加,学生对小摊贩满意程度降低。(2)摊贩生意,更依赖于课时多、吃饭集中的低年级学生,吃饭时间较为自由的高年级学生较少光顾校外摊贩。

总之,一定程度可看出,小摊贩的主要经营对象为低年级学生,其原因很可能为新生对学校周边环境不熟悉,例如对商场位置和到达方式不甚了解等。

2.流动摊贩的存在对校园师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几乎所有被调查对象表示知道校外小摊贩,近一半的人表示非常了解,经常光顾。

这说明校外小摊贩对在校师生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满足了附近人们就近购买基本生活物资(主要为食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就近消费行为,甚至说形成了一种消费模式。

3.学生生活消费及用于小摊贩支出经济指标:在校生月生活费大多集中于400-600元左右,只有8%超过1000元。其中在小摊贩处支出的占相当比例,消费300-500元的将近40%。说明了学生食品消费在流动商贩上占了相当比重,因此,对小摊贩出售食品的卫生情况以及学生外出就餐的环境改善迫在眉睫。

4.光顾小摊贩原因:据了解,品种、价格方面的原因导致校门口小摊贩生意兴隆,而去校外吃饭并不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校园食堂口味欠佳、价格昂贵有关。同时可看到消费者对品种的需求也在促进消费行为的因素中占一定比例,表现出人们对消费多样性的需求。所以在设计规划中应适当考虑经营商品的多样性。

.5.商品品质情况调查。虽然大部分人认为食品口味一般、卫生条件差,但从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购买流动摊贩食物有很强的倾向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可供学生选择的消费行为有限,不能满足其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6.学生需求表达。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店铺,休闲娱乐性质的商店需求不大。

7.对校外小摊贩的认识与看法。虽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小摊贩的存在给予理解和认同,但从数据统计中可反映出人们仍希望其被进一步规范管理。同时,可看出传统的城管与摊贩的关系定位有待商榷

8.校园周边公共设施配备调查:流动摊贩对环境卫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但可以看出,大量的垃圾没有得到很好的、及时的处理。于是,对于该区的卫生处理需全面整体的考虑(垃圾堆放处的有效设置,垃圾处理系统的完善)。

大部分人认为夜间道路具有安全感,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晚上道路照明不够充足。

三、调研过程及分析

于6月15日及6月23日分两次在省电力研究院周边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查。记录了调查地区的特征,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省电力研究院周边人流分布特征:(1)人流量日时段分布明显不均衡:每日就餐时段内人流明显增多;(2)人流空间分布不均衡:靠近摆摊一侧人流明显多于道路另一侧人流量。

2. 省电力研究院周边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⑴夜间照明―路边灯柱设置间距过大,且有高大树木遮挡,人行道灯光照射明显不足。不利人们夜间出行。⑵垃圾处理――直接堆积在附近桥下―不合理,既造成视觉污染,其所散发的异味更是对周围人群的荼毒。⑶小摊的随意摆放扰乱正常的交通及生活秩序。⑷严重缺乏各项生活服务性场所、适当的休闲娱乐空间及为学生服务的图书文具用品店。

3. 访谈过程及分析

为弥补问卷设计考虑欠周全的问题,问卷发放过程中,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即时的口头访谈,对其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最终的设计规划指导意义极为重要。问题总体上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①多数学生反映学校食堂开放时间极短,学生就餐时间紧张。校外食品供应的自由度导致了流动摊贩的流行。

②食堂伙食不合口味,其种类不满足消费需求。价格物超所值,学生表示强烈不满。而校外饮食能更好满足。

③校园内部生活服务设施缺乏,服装、饰品、文具、水果等都不能满足。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过单一。

④被访者反映学校内部规划及管理不合理,亟待调整。

⑤据了解,由于省该处地段较偏僻,外出消费极为不便,因此,他们平时都会出来光顾这些小摊贩。

⑥学生对店面需求多种多样。由于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及设备不完善,跳蚤市场、易物街等各种购物模式成为较大需求。

四、关于省电力研究院周边环境规划设计的建议:

1.立体步行化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通过现状调查及人流分布情况可发现,电力研究院一侧(南)人流明显多于对面,对面商行生意惨淡。而且,人过马路平均需要2分钟,且安全难以保障。而过街人员由于摊贩的吸引,一般集中在河岸边,所以一条连接两侧人流的天桥非常必要。

2.天桥两侧设置收租摊位:供电力研究院学生进行易物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活跃校园文化,提高人际交往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天桥是连接待规划固定摊点所在区的纽带,这样能缓解北侧商店无人问津的局面。天桥的建立必要性再一次被体现。

3.全面治理河流:调查中可看到河流有治理过,但每每不彻底,治标不治本。所以对河流的全面治理势在必行,加上周边景观的改善,此处将成为良好的视觉景观和休息场所。

4.维修已破坏路面:破坏的路面易积水,况且部分盲道严重破坏,这是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必须及时修理,完善步行系统。路边变异的蚂蚁可以得出路面土质的严重受损,所以建议全面清理道路表面可见以及存有潜在危险的路面。

5.规划摊贩摊位及其经营模式: 从现状分析可看出,流动摊位的负面影响显著,流动摊贩的经营时刻存在被城管处罚的可能,考虑到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失业人口的营生)及村庄的发展,建议以规划固定的收取一定租金的简易室内摊点代替现有的流动式摊位。

6.解决环境潜在安全问题:调查过程中发现树上暴露的电线还不及人高,行人的行走安全值得注意。

7.步行环境改善:为了提供给电力研究院学生及教职工一个丰富的校外环境,建议在街道沿途的特定位置(如景观及视线良好处、适于交流处)规划景观,并设置座椅。在将要规划处安排设置合适距离的路灯。

8.步行道路宽度改善:鉴于现有步行道路宽度的不足,建议修整现有道路。

五、规划设计

1.设计思路。为了体现人本性原则,进行了两次问卷发放和口头访谈,以期获得待规划区域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根据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得到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深入研究问题根源,找出解决思路,试图用城规与建筑设计所积累手法规划设计出符合人实际需求的高效用方案。

2.具体设计构思。(1).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桥为中心点,在省电力研究院到兴隆一村地段内打造线形生活购物活动区段。同时,鉴于对道路两旁人流不均分布状况的考量,通过加强道路两侧的联系,使道路两旁的可到达性与可停留性达到最大,人流分布得以均衡。同时,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附近村庄发展。

(2)由空间节点到空间界线,再由界线到面赋予桥这个单纯的交通空间更多承载行为的可能性---将传统意义上的桥拓宽,营造出带有附加功能的多元化的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传统街道的空间,桥被部分围合,创造出灵活的既可经营、易物、又可停留行走的商业环境。(3)根据流动摊贩的分布现状及被调查者的现实需求,在既定地段设置“固定”、“围合”摊点,以改善其现有的卫生不达标状况。围合摊点的单体形式及分布形态将在后续具体设计中体现。(4)在路北面河道旁边设置垃圾中转站,同时服务于北面居住区与待建购物街。结合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给予定时、及时清理。(5)具体细节设计点可由以上建议结合现状问题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