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药理学的认识

对药理学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药理学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36-2

0 引言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只有在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才会选择适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只有在合适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高效。混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和学习理论等来进行教学工作。

1 混合教学模式

1.1 混合教学模式的定义

虽然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早就出现的教育理论,但是目前混合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学事业中最近新出现的一个名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混合教学模式解释为在线学习和面授两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所以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通过对教学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和学习模式等各方面的学习要素完美混合的现,优化学生学习的资源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最优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电子信息化学习和传统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合作和互补,最终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堂中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的作用,而且还要能够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为药理学的课堂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1.2 在药理学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医学课程中,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所以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药理学知识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临床护理的工作。所以我国的药理学的教学课堂中一般使用的讲授法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法这个教学方法中,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收教师提供的药理学的知识,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非常的缺乏[1]。虽然传统的讲授法注重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但是现实是大多数的医学学生的药理学的基础的知识非常的不扎实的,而且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中以及课下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低。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非常的枯燥和无味,这就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从而就导致了学生在药理学的课堂中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药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薄弱。

要想提高学生的要药理学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于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药理学人才。在药理学课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注意把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衔接工作做好,在课堂中不断使用不同的媒体和不同的信息的传递方式来调动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的主动进行药理学知识的学习。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药理学学习的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在推进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理学中的应用的时候,首先要能够根据药理学的特色和特点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课程目标。例如,从药理学的学以致用、教学任务和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来设计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活动,从而对线下和线上的教学任务进行衔接和贯穿。在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担负起引导学生的作用,为学生在课前把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例如,教师在进行药理学导学案的设计的时候,要把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的关联度进行强化,并且要能够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从而加强学生对药理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记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适当的网络知识的学习,从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水平。

2.2 进一步优化在线课程

要想把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药理学的教学课程中,并且还能够让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药理学教师就应该根据药理学的特点来对药理学的每一节课的在线课程进行优化。在药理学的课堂中使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要能够保证药理学的在线课程是能够和线下的面授课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并且在每一节课堂上都要对药理学的进行在线的知识点的测试。在进行线上的药理学课程的时候,要能够对一些容易出错或者是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举例[3],并且还要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多次的联系,这样学生在线下的药理学课堂学习的时候,就会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作业的布置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重点内容,线下的药理学的课堂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线上的作业可以通过学生在线上课堂进行留言和和回帖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会提高药理学知识在课堂前的交流效果。因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所以线上的药理学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药理学教师能够对线上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把线上教学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及时解决和改进,对药理学的线上教学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中的应用效果。

2.3 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学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的推动力量,所以在药理学教学中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要能够设计出一个完善。科学、合理和可靠的教学评价机制。例如,药理学教师在进行药理学知识的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对一些知识点制定一个有效和合理的评价和检测的机制;不过当进行一些药理学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术的教授的时候,要能够在药理学的课堂上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检测内容,无论是进行哪个方面的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为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评价的内容。关于教学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要能够把学生卷面的考核进行淡化,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同时还要能够对考核的过程进行重视,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实施过程

在药理学教学课堂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后作业、课堂上的学习讨论和课前的知识点的预习等三个环节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这三个环节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多种方式综合而成的。首先,学生在药理学课堂前的自学的时候,要能够利用很短的时间对课堂的学习重点进行梳理。其次,在药理学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利用一段时间让学生独立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然后教师要能够利用线上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观看一些教学录像,其次让学生对线上的教学录像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使用总结的方式把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薄弱点的重点记忆。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相应更高的要求。药理学人才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混合教学模式正是一种符合药理学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它立足于信息化普及的基础上,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促进教育事业中信息化的发展,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谢惠媛,李艳婷.混合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流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26-30.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41-02

Teaching Reform and Experience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s//XU Lipeng, ZHOU Sigui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t can make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basic theory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capacity,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curios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It provides a good future,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m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graduate education

1 前言

分子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角度去阐明药物作用及其机制,它属于“药理学”范畴,是现代药理学的根本或基石[1]。分子药理学是医学、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由于药理学的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分子药理学可以渗透到药理学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扎实的分子药理学知识。

分子药理学课程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分子药理学课程是切实关系到每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分子药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期有所侧重并突出专业特色。然而,分子药理学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经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和完善,以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素质。

2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外的优秀原版教材内容,遵循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性学习的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获取前沿信息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使其思维活跃、创新开拓、知识面广,并具有自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他们将成为为我国或人类医药学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生的特点是专业理论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以及思维活跃[2]。因此,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这些特点,对“分子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中,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分子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药理学有所区别,它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分子药理学》其学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达到了“分子水平”,且又属于“药理学”范畴,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贯穿其中;编排上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教学内容覆盖到分子药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同时还适合于作为教材,即概念清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教学的实用性。

课堂讲授与PBL讨论式教学相辅 本着以培养研究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研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采用PBL讨论式授课方式、发现研究热点的文献报告式的授课方法,介绍课程内容中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并启发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在课程讲授时,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板书,合理应用CAI课件,将重要内容制作成形象的Flas或引入相应的视频资料,将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抽象理论内容展示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授课质量。

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指定一些讨论主题让学生去选取。鼓励学生针对自己选定的问题,进行广泛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真思考后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减少学生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遇到分析问题有偏差时,不能马上否定,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使课堂的讨论向纵深发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归纳和总结,理清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从内心认真对待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主题讲座拓宽视野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分子药理学课程安排了专题讲座:

1)药物受体讲座,从受体概念到受体的发展,展示人类通过各种实验揭示药物从受体向分子水平的作用历程,并介绍其相关技术,如放射受体结合实验和环化酶活性测定实验,使学生掌握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技术;

2)膜片钳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在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讲座;

3)通过分子药理学进展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分子药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让学生展望最新的分子药理学发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4]。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分子药理学的实验课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认真和严谨,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加分子药理学的实验技术训练,准备成立分子药理学课程兴趣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可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实验药品准备、实验操作等环节,并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课程,不仅能使研究生熟练掌握本学科领域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提高所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实验准备、实验技术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都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建立合理考核,报告和论文相结合 考核方式是涉及到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考核指标来确定不同形式的考核。分子药理学课程成绩可以从课堂表现、文献讨论及课程论文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研究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质量都计入成绩(占总成绩的25%),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研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专题讨论和课程论文分别占总成绩的25%和50%。专题讨论的考核是通过学生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及核心内容的掌握来进行;同时,把学生进行的专题汇报纳入成绩考核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撰写本专业相关综述。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单纯在于讲授其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荫昌.现代分子药理学及其实际意义[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3(4):193-196.

[2]张红胜,吴同超,桑伟伟,等.研究生分子药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

40-41.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护理药理学 教学改革 题库 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5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与要求下,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药理学教学的最主要目标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对护理药理学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对人体各个系统所涉及到的药物知识(覆盖到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物应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护理措施等多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掌握与药理学相对应的临床用药知识。这一教学目标所反映的问题在于:过分关注对医疗知识的培养,忽视对护理知识的培养;过分关注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护理工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对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核心问题在于:将护理药理学教学的核心由单一性的医疗知识培养,转变到以临床护理为主,医疗知识为保障的核心上,对药理学的精髓加以充分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药理学知识的应用,准确地判别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1 题库建设

多媒体是一种以计算机交互为核心,融合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视频资源、动画资源等多种资源在内的,信息采集、编辑、储存、播放技术。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消除因直接接触药理学书本而产生的枯燥感和乏味感,让原本看似无趣的课本知识以图像、音频/视频、乃至是动画的形式加以呈现,使教学材料具有突出的感性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发散学生思维空间,为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支持,使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得到充分的实现与发挥。因此,以多媒体为载体,开展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意义突出。总结以下关键问题。

1.1 题库建设思路

高职高专院校可在科室实训中心的多媒体实验室建立起局域网,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电脑主机作为服务器,建立起《护理药理学》学习题库,题型应适应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以各种类型的选择题为主。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题库,同学可以自由选择需要学习和练习的章节,练习时同学将题目做好提交后电脑立即给出正确答案,便于同学及时掌握。

1.2 题库建设要点

首先,在题库当中需要注意对动态性的体现,即在护理药理学题库建设中,需要吸纳近期内的护理药理学领域研究动向,引入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提高题库资源的动态性与时效性优势。例如,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在解热镇痛、抗炎消肿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其药理作用机制;又例如拮抗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疾病方面的长期疗效研究成果;又例如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适应症研究成果。总的来说就是,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快,临床用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要求题库中所覆盖的资源能够尽量少涉及到陈旧、过时、临床较少应用的药物知识,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对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知识方面。

其次,在题库当中需要注意对题型多样性的体现。在以护理药理学为中心所构建的题库当中,题型的设置需要覆盖全面(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简答、用药病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之上,尽量以选择题为主。结合教材大纲,以章节为单位设置试题。章节内试题的选择需要体现难易结合的基本原则,题目内容的重点在于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尽量多地调动其专业知识。以简答题型为例:临床治疗肠道感染疾病的常用抗菌药物有几类?每类中常见的药物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与此同时,题库中的试题资源考核还应当不断拓展其覆盖面,除对常规意义上药物类型、临床典型用药、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知识点的考核以外,还需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覆盖对药物给药途径、用法、用药护理等护理知识的考核。如以选择题为例:去甲肾上腺素给药途径多为(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口服;D:皮内注射;E:肌肉注射。

最后,在题库当中,所覆盖的试题应当标识齐全。为了能够在组卷过程当中,快速地识别从题库当中所抽取试题的录用情况,应当针对题库当中所覆盖的试题进行标准化标识。与此同时,对每个试题都应标识其所适用的考核对象及在教科书中所处的篇、章、节、知识点;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内容,如某一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也应分别进行考核内容标识。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在组卷过程当中,以目标考核内容,或者是所设置的考核题目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抽取(同时,难易系数可以根据该试题在学生考核中的通过率水平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不断优化题库建设水平的目的。

2 考核改革

护理药理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与保障,是联系临床护理的核心所在。学好护理药理学课程,能够在带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于护理药理学相关知识点的认识水平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为了能够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护理药理学课程学习的质量进行评估,考核就显得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护理药理学课程考核仍然采取传统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因而需要在题库建设的背景下,对护理药理学的考核方法进行合理的改革。

2.1 考核改革思路

期末可以根据题目的难、中、易程度,选择适当的比例随时随机生成考试试卷,同学做完提交后立即给出分数,就像驾照理论考试一样。考试题目的更换老师可以根据当时情况掌握选择,可以每一组都不一样,也可维持不变。这样同学们学习时间灵活,知识掌握情况随时反馈,有利于老师对整个教学的把控。节约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利用网络学习和考试,真正做到无纸化考试。

2.2 考核改革方法

首先,需要对护理药理学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合理的改进,避免单纯依赖于卷面成绩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而应当在考量卷面成绩的基础之上,综合对学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学习态度、实训操作及团队合作精神、实训用药护理实践等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的比重对分值进行换算,确保最终所计算得出的成绩能够更加公正与客观。

其次,需要提高课前、课间测验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对知识点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手段,除需要在期中、期末加以应用以外,还需要深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课间小测验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在课前可以在题库当中抽取上一节课或上一章节的相关试题,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测验,以检验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间,同样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在题库当中抽取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更加准确,以确保接下来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3 实施效果

我院教研室利用学校争创示范高职高专院校的有利时机,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护理药理学题库和网络学习以及考试平台,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考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以上措施已在我院的实际教学中落实了近一年的时间,根据近一年实施效果的信息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积极性和参与性都有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对临床用药护理的实践)和考评成绩都有明显进步,学生接受度和满意度都明显提高。以上实践成绩表明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措施价值突出,值得我们进一步展开此方向的研究与探索工作。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方面的两大关键问题:一为护理药理学网络题库的建设;二为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药理学知识的考核优化,展开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通过改革的方式,促使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所开展的药理学教学无论从方法、内容,还是从机制方面来说,均能够很好地与现阶段的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与现代化临床护理服务需求充分契合的应用型、复合型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杰,毛双法.对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分析及改革设想[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4):34.

[2]陈利巧.“模拟治疗室”和护理程序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076-1078.

[3]曾菊绒,徐天娇,胥晓丽等.增强记忆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3):1254-1256.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研究药物与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人为对象,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并吸收利用其他邻近学科的知识,内容涉及临床用药实践与研究的各个领域[1],是药学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临床药理学发展历史不长,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实验课,目前没有正式出版和统一的实验教材,各个学校根据本校教学条件各自编写教材,教学形式也基本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在传统的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易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如何开展临床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注意理论与临床用药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药学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未来临床药师是现今临床药理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几年,我校药理教研室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在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现介绍如下。

1根据培养目标,精心编写、修改实验教学内容鉴于目前没有统一出版的临床药理学实验教材,在我校药理教研室以往开设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兄弟院校开设的相关实验内容,自编了新的实验教材。根据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医药复合型人才及药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大都是做临床药师,要求他们必须熟悉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指导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并能开展临床药物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临床病例用药讨论、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讨论、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4个内容,每个内容6学时。重点培养学生对临床药物合理、安全应用的能力,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药物临床研究的能力。

我校以往的临床药理学课程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临床病例用药讨论。根据现在药师的工作职责范围,这些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未来药师的培养。药师的职责已由简单的配方发药扩展到走向临床,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与科研。且理论课学时有限,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受到限制。如在学习新药的临床研究设计要求章节时,共4学时,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药物临床实验方案的具体设计、注意事项、流程等认识不足,有必要开设这方面的实验来弥补。且我校的附属医院是新增的国家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有开展实验的很好条件,故我校药理教研室开设了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ADR危害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提高对ADR的认识也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挑选了2个关于ADR的专题节目视频录像作为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ADR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到临床上挑选一些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临床用药分析讨论的病例,让学生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制订药物治疗方案。这种病例既真实又具体,培养了学生对药物合理、安全运用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设置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LunWenNet/Com]

2选择适宜的开课时间,挑选合适的教学人员各院校药学专业的临床药理学,一般都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开设。我校药理教研室选择在大四学生下临床实习之前开设临床药理学。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药物和临床医学知识,能够把药物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更好地学习、理解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安全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实习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如通过对临床病例用药的讨论,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和临床上常用药物的商品名,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实习工作。我校临床药理学共72学时,理论占42学时,实验占30学时,实验课的比重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学生对此表示很满意。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应用型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很多学校的临床药理学教师就是基础药理学教师,对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不熟悉,存在着临床与教相学脱节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校药理教研室这几年引进了一些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的临床医生组成临床药理学教学组,这些教师本科学的是临床医学,并从事过临床医疗工作,有着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用药经验;通过三年的药理学硕士课程学习,其掌握了丰富的药物知识,能够很好地把医学与药物知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灵活地结合运用,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此特长。

3以学生为主,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往的临床药理学教学大体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它以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获得间接经验为特点,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消极接受的地位,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与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通过教师指导选题、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班内讲评、总结提高5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各抒己见、互相激励,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平时启发思维、答疑解难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2]。下面以病例用药讨论为例,讲述我们如何在临床药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

我们把每个实验分为两次课,每次课3学时,学生6人一组。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病例,根据病例中提供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原则,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制订一套药物治疗方案。要求收集好治疗方案中所用药物的类别,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资料。上第一次课时,每组派代表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汇报本组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选择依据,全班学生讨论该组的用药方案是否合理,应如何改善该组治疗方案,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加强了对理论课中所学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物合用方面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大大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短时间内接受了较多的信息,了解了新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尽快适应了当前临床用药,跨越了教科书上所讲述的药物与临床实际用药间的“鸿沟”,提高了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临床用药变化的能力。治疗方案讨论后,教师再把临床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临床医生所用药物的信息,评价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有无合理性。上第二次课时,同样每组派代表发言,就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出评价。通过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和医嘱的学习、评价,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对以后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指导医务人员及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密切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也突出了实用性很强临床药理学的特色。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

参考文献: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模式 研究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基础与医学临床的桥梁和纽带,在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掌握的知识点多,记忆量大,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教学,加之新药和复方制剂的不断出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难度都很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理论探讨,就如何构建药理学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依据专科医学教育的特点,构建新型药理学教学模式

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以看出,专科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医学专科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医学专科教育学制短,任务重,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如何培养能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合格医务工作者,这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本着以建立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形成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化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多学科渗透的立体式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进行药理学教学研究。充分体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达到让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标,解决药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模糊、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孤立、综合素质培养欠缺及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做法。

2 加强认识,明确目标,树立整体教学观念为切入点

2.1 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明确药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明确药理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实用性。《药理学》简单地来说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个药能治疗什么病、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什么等合理用药问题。这门课程不仅是将来从事医学临床必须具备,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将来就业时进行了职业迁移,给自己用药时也是很有益的,也可以给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等周围的人提供咨询和用药指导[1]。从而明确学习药理学的重要性,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概述课程内容,让学生对药理学有整体认识 简要概述课程的整体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前对整个内容有全局意识,减少学习的盲目性,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说明学习的要求、课程规定的教学时数、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时数分配等。

2.3 介绍课程特点,交待学习方法 ①课前复习和提示:在学习具体内容前一是提前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二是给学生简单讲解所涉及的内容,为学习铺平道路。②掌握共性和特点:讲解清楚每一类药的共性,或详细介绍这类药物某一个药的全部内容,再给学生总结其它药物的特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减少记忆的负担。③及时对比整理:随时对出现的在药名、概念、作用等有相似之处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其更加明确,减少混淆。④结合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遇到自己使用或别人使用药物时,养成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将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4 说明课程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一条主线,树立一个意识,贯穿一个思想,这是基本目标:①一条主线—剂量:剂量决定药物的效应,药物是一个双刃剑,使用太小不产生作用,使用太大就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机体死亡,掌握药物使用的合理剂量,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②一个意识—疗程:疗程是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疗程太短疾病容易复发,疗程太长导致药物在体内发生蓄积性中毒,通过药理学的学习,就要树立疗程意识,使药物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复发。③一个思想—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临床使用的药物许多它的作用机制不是十分清楚,加之机体的个体差异性,偶尔会出现一些与理论不符的情况,我们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生搬硬套或完全照搬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才能使药物使用更加合理。

3 改革教法,注重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关键。

3.1 合理处理教材,教学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①熟悉相关知识:就是把整体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即熟悉教学大纲,做到有的放矢;熟悉教材,有整体概念;熟悉每节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②了解研究进展:坚持岗位学习,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关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尤其是了解该药在临床上目前的使用情况,及时修正课本内容的不足,这样教学时针对性强。③突出教学重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并搜集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典型素材,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准备考察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内化。

3.2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导读、导思、导论、导练等),理论与实验、文字与实物、板书与图片、动画、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

3.3 进行理论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掌握共性,熟记个性,找出不同,加深理解。

3.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心理结构,树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4 重视实践,强化能力,加强实验技术革新为突破口

积极进行实验技术和内容的革新,提高实验效果。药理学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使抽象的理论象形化、具体化,鼓励大胆利用理论知识对原有实验进行革新,或进行新的实验技术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如将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是两个独立的实验,我们将其有机融合,补充了试验程序,使其更加完整、合理,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减少了耗材和环境污染,而且通过一次实验让学生同时观察到了药物的治疗作用、毒副反应和作用的转化。

5 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励创新精神,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

5.1 利用药理学的客观知识有机的贯彻德育教育,使教育具有说服力 在讲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时,提出心理和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发挥的影响,结合这一内容对学生说明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明确医德的重要性。

5.2 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采用角色转变、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如讲解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验操作、临床实践相结合,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3]。

5.3 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的兴趣,拓宽知识面 从新医学模式观点看,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生不仅掌握医学知识,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应具有相对丰富的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4]。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人文社科知识很有必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5.4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效果 人体的结构复杂,各器官之间的功能相互牵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可能把标本随时拿出给患者进行展示、讲解,如果能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这样,给患者介绍就直观形象,容易理解。自己在教学中就结合相关授课内容,给学生画一些示意图,如呆小症、柯兴症、神经传导等,既增强教学的效果,也对学生学习其他技能起到启发作用。

5.5 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采用生动形象的举例,幽默风趣的语言,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也从中学到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6 多学科渗透,立体式教学,构建药理学教学全新模式

6.1 立体式教学,深化教育理念 改变原紧紧围绕课本教学的观念,强调教师应在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向学生传递,补充和完善课本内容的不足,使教学与实践接轨,缩短过渡过程。

6.2 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文字、图片、讨论、实物、动画、多媒体有机融合的全新的复合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6.3 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和现有实验设备,合理进行实验技术和方法的革新,打破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工学结合的目的。

6.4 多学科渗透,将素质教育有机融入药理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药理学的知识,紧扣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养成自我充电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自主创业和职业迁移奠定了基础。

通过理论探讨和教学经验,厘清了《药理学》教学的思路,提出了教学的主线、意识和思想,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强调多学科渗透,形成了立体式教学体系。从而构建药理学教学全新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南文.多种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3):274-276.

[2]叶晓林.比较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2):89-90.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6篇

《药理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显性知识,更要通过隐性知识让学生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首先从隐性知识内涵入手,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分析隐性知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探讨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隐性知识;临床医学;药理学

药理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历来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更是医学基础课程的主干学科[1],药理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临床医生应具备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为三年),与五年本科生相比《药理学》课时少,学习深度不够,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如文化功底差、自学能力较差等)和环境因素,并不能真正达到《药理学》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最早是由英国思想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志或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2]。波兰尼称前者为显性知识,把后者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3],隐性知识不仅包括难以言传的知识,还包括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并非难以言明却没有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境遇性、文化性、实践性、对话性等特点[4]。药理学教学活动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理解、直觉、思维、判断等,同时也包括学生自身的良好品质。

二、利用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1.隐性知识对高职临床医学学生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无论是教师资源还是课程资源,都必须与学生资源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积累、思维方式、探索经历和生活积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都是学生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大部分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隐性知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将隐藏在学生身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实现其在不同主体间流动、交流和共享,让学生在差异间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

2.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特点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倡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大多高职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课程安排方面都是药理学先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使药理学学习更加抽象难懂[5]。要想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显性知识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药理学的学科理念,面对患者时的用药指导理念思维,解决临床实际用药问题的方法等隐性知识与能力传递给学生。

3.学生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

德裔学者冯•科若赫认为“新知识的创造都源于个人的隐性知识,他们常难以传达给其他人”,情景的设置有利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与思维来解决问题,获取隐性知识。

三、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高职临床医学药理学的教学中,隐性知识不仅包括常见的用药常识经验,还包括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用药意识、临床观察判断能力、用药价值观、人际沟通和问题处理能力等,由于隐性知识隐藏在个人内心深处,不易自动显现,如何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不断使用和传递的显性知识,是笔者在药理学教学中努力研究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如下:

1.教学准备

(1)课程准备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吃透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状况、学习特点等,从而做到既备教学又备学生。药理学教师在设计中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临床用药眼界与思维,充分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像等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隐性认识功能。

(2)教师准备

隐性知识虽然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但通过工作中的经验、技能、诀窍等表现出来[6]。隐性知识在教学中的传递过程本质上就是“身教”。这种隐性知识包括教师的个人素质、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职业价值取向等。教师自身具备了丰富的隐性知识,才能将其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正确的职业价值去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有效转化。

2.教学设计

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体现出教师的思维引领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临床医学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思维,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隐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策略

波兰尼曾指出:“隐性知识本身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经验、把握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如何将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这就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1)情景模拟教学情景式教学旨在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把隐性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便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在学习过程中,可设立模拟病房,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对药物进行分类,对药物有了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介于对不同角色的体验,增强对病人心理言行的理解,提高职业道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加深了隐性知识的掌握。

(2)病例引导式教学病例教学法是一种问题导向教学法,它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变,增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及早投入到临床问题中去,启发他们思维,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寻找和利用解决问题和临床思维的能力。例如教师从临床上选取典型的,适合教学的案例,并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从病理发生入手,引出治疗思路,从而带入相应药物的药理学理论内容。

(3)趣味、比较教学法通过趣味、比较学习法,教师可运用出人意料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智慧,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药理学知识枯燥难学,老师可采用歌诀法、数字法、口诀法、谐音联法等。如天然青霉素作用特点可归纳为一低二高三不,解释为“低毒、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通过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提高对药物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4)医学服务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医德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尊重病人,尊重生命,或者在课堂上结合专业知识讲授一些励志故事,如我国在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或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等,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医德素养,业务技术素质[7]。

(5)多层有效评价机制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药理学的教学评价中,采用多层次、有效的评价机制,综合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分,并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纳入考核范围,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隐性知识的分享,对自身隐性知识进行反思,不断进行知识创新[8]。通过“激励”和“考核”,从正反两个方面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利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隐藏在师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出来,实现隐性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技术能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克光、廖夏菲、刘官艳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5):91-93

[3]卢洁莹.缄默知识对高职实践生教学改革的意义[J].职教论坛:2004(12)

[4]韩春兰.学生隐性知识课程资源的生成与获得[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13

[5]周平正.曹莹.临床专业药理学教学的几点看法[J].科技教育:2016(2):100-102

[6]彭莲好.隐性知识的定义、特征、分类[J].咸宁医学院院报。2005,25(10):97-99

[7]杨俊霞.邱江梅.罗映等.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33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兴趣 培养

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也是我校药学、护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而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药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兴趣是不用忽视的。笔者针对学生对药理学实验态度谈谈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兴趣的几点体会。

1 学生对待药理学实验的态度

1.1 对动物及其气味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药理学实验大部分以活体动物为实验对象,如小白鼠、家兔、青蛙等。学生往往第一次见还比较感兴趣,一旦叫他们亲自去操作时,就有些害怕了。一怕伤着自己,二怕动物大小便及其气味,总觉得又脏又臭,多数不愿动手。

1.2 轻视实验教学,产生敷衍心理

对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动机,认为实验教学仅仅是验证理论,只要学好理论即可,因而在实验操作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遇本组结果不理想就抄别组的,或根据理论填写。

1.3 独立操作意识差,产生依赖心理

有的同学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动脑,给机会也不好好练习,结果独立操作能力差,进一步发展就会对实验产生消极逃避的态度。

2 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选择[1]。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他们自己愿意做,愿意探讨,才能真正达到我们开设实验课的目的要求。笔者就多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谈谈对学生药理学实验兴趣培养的几点粗略看法。

2.1 使学生明确实验的重要性和地位

首先,让学生明白药理学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形象的一种手段,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找出药理学实验与其他相关科目和今后工作的联系,向学生分析其所处的地位。

譬如,我校开设此门课的专业有药学、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需着重要求掌握好各种给药途径的操作技术,如动物静脉注射是临床静脉穿刺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临床对患者护理的基本知识。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除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基本知识的用处外,还可以要求其学会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如中药的开发前景较广,有的偏方、秘方或单位药,可通过相关科目如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经《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等知识,再利用《药剂学》等知识制成相应剂型,最后用《药理学》等知识在动物体上作初步研究、探讨,让学生觉得掌握好药理学实验技能,自己也能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2 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基地,为了保证实验时有一个较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实验环境清洁干净,一切室内设备及实验用品的摆放井然有序,整齐规范,并尽可能地使实验药品、仪器齐全,数量足够,光线充足。同时应注意改善实验室的通风条件,如安装换气扇等,以增加实验室的空气流通,使空气自然清新。

2.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近几年我们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法立足于素质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开拓学生思路,挖掘其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对教师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

.4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操作更直观、清晰、易懂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视听结合、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很快了解实验全过程,掌握关键技术,且扩大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节省了实验经费。

2.5 综合设计性实验

近两年来,我们有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利用多门专业课实验知识,在学习完某章节理论知识后,自行设计本章节实验方案、操作步骤等,交指导教师审阅可行后,即可进行。这样学生之间有了竞争,有成就感,显著地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上好实验课的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2.6 将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譬如做“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时,问:危重病人静脉注射药物时,是否速度越快越好?实验结果表明:快速静脉注射某些药物时,动物立即死亡,限速给同等剂量相同的药和同样的给药途径动物却无任何不良反应。从而让学生明白临床上为什么对某些药物需严格控制给药速度的必要性,让他们走出病情越重给药速度越快越好的误区。又比如,问:你们见过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中毒的吗?有何表现?如何解救?向这样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实验并能亲自找到答案,学生记忆深刻,又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总之,我们可以从以上几方面来提高学生对药理学实验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为进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对药理学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研究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128-02

中药药理学作为中药学的范畴和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药学专业中一个关键的专业课程。中药药理学将中药与中医临床很好地联结起来,是开发新型的中药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对于相关专业的医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多年来,关于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各院校的重要药理学教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学校和学院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改进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机会少,理论讲授多

一般情况下,在中药药理学的课堂上,教师重视的往往只是药理方面的知识的灌输,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来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对于各种理论无法产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中药的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际环节。

中药的成分多样,并且药理作用也具有多效性,这两个特点在很大的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中药的功效和中药的药理作用在很多方面既有相关性,同时也有差异性。比如说,中药附子中有很多种类的生物碱,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抗心律失常等,还可以消炎、止痛,并且提高应激能力等等。另外,中药药理作用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点是,它的药理作用没有非常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想要发现或掌握它的明确规律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每一味中药里所蕴含的繁杂的药理关系对于学生来讲,需要花费很大的工夫来记忆。

(二)研究方法特殊,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实验性学科,对于实践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有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的实践研究。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中药药理学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要求学生具有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生只需要听取老师对于实验的详细讲解,进而按照教师的教授内容来照着方子开药、抓药,最后将实验的结果同实验指导来进行比对,结果一致便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但是实践的内容过于单调,而且机械的操作无法引起学生强烈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在适应了这种模式之后便不愿意做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

(三)教材更新速度慢

现代的医学技术较为发达,所以新药的研制周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缩减了。虽然新药层出不穷,但是教材更新速度却没有跟上,许多药品名称和种类在教科书中都没有提及。而且有些药品的已经在临床医学中被认可的新的用途也没有在教科书中得到及时地更新,反而是有些已经在临床上被淘汰的药物还出现在教材中,这很容易误导学生,给将来的临床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

二、对于目前中药药理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实践教学

在中药药理学中,有一些中药和一些复方制剂是较为传统的药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药,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该要用相当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讲授,但与此同时,要注意紧跟临床研究的步伐,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不完善的内容要进行补充,对过时的内容适当删减。教研部门在制订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大纲和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院校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和渠道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向进行调整。

此外,药品超市也是中药药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一个绝佳的场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去药品超市,对各种药物的新剂型或者新品种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或者通过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来搜集资料,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与临床上的应用做到紧密结合。

(二)应用对比记忆法

中药的各种药理作用极为繁杂,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和记忆的难度都很大。想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让学生对于药理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记忆,就要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整个教学的设计。教师应首先将中医药的治法作为主要线索,其次把中药各论的各个章节进行整体的分类。在对于各个章节的概论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先从其定义来入手,先讲清楚它的功效和主治的病证,再将中西医对于此病证治疗的功效和作用进行比对。对于具体的知识,再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药物的学习中找到共性和个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中药的作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教师可以抓住中药的这一特点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山楂可以帮助消化,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来入手,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山楂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这些成分能够提高胃里面的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帮助蛋白质来进行分解和消化。这些都是消食药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并且直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了可通过实践来加强对于理论学习的指导。

(四)课堂中突出综合性实验教学

由于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的实践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内容相结合,强化学生们对药理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内容,逐渐增加一些具有综合性与深入探索性的实验课程;要注重启发与有效引导学生们来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不断发现实验方案中的错误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中药药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

笔者在进行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中做了如下的实验:将学院的两个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中药制药专业学生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是传统教学组和改革实践教学组。这两个学习小组所采用的中药药理学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授课时数都完全相同。但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实践小组采取了多种教学法,传统教学组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出任何调整。

改革实践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对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知识达到进一步的强化。此外,教师会给学生预习的任务,使学生做到带着问题来上课,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更具针对性。教师还要组织课堂讨论、阶段考试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被活化,不会死板地被接收。而传统教学组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师的讲授和板书,不采用其他的教学手段。

两个小组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组织进行了一场期末测试。两个实验组采用的是完全一样的考卷,考试的题型分别有名词解释、单选、判断、填空以及简答题。考试试题的从表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优秀率的指标上,改革实践教学组的学生达到了60%,这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组的28%的比例;良好率和中等率低于传统的教学组,不及格率为0.0%。数据显示,改革实践小组的学生最后的测试成绩大部分分布在“优秀”的分数段,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实验小组则大部分在“良好”的分数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改革实践小组所采用的教学法是优于传统教学法的。

对于中药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每一位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应当不懈地努力探索的领域。但是,无论最终要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以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为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出发,根据课程所讲述的不同内容、结合实际的情况,大胆并且科学地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菲.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预习和复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8(8):89-90.

[2] 李清风.辩论式教学在护理概论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