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走班制”;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05-02

一、“走班制”基本内涵

1.“走班制”的含义。“走班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具体指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形成自我认知,根据原有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课程,与选择相同课程的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走进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

2.“走班制”的特点。①“走班制”关注学生兴趣,凸显素质教育理念,“走班制”鼓励学生自主选课,关注学生兴趣,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选择、管理、交际等能力,是践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模式;同时也使教师的素质观念发生改变,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成就感发生改变;“走班制”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②学生修习课程的差异性及其流动性,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修习课程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会因为选择同一门课程走进同一间教室,体现了学生的流动性。

3.“走班制”的运行模式。查阅文献发现,教育实情不同,“走班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行的模式也不同。如“完全走班”、“对开走班”、“套餐走班”等。“走班制”源于美国,美国的“走班制”更为自然、流畅、成熟,属于“完全走班”。我国深圳、山东等省率先引进“走班制”,取得良好效益,只是形式多样,以上提及的都有涉及。虽然我国也有采取完“全走班”的学校,但较之美国仍存在差距,比如课程开设数量上美国较多,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300以上;中学评价方式和高校录取机制,美国比我国完善且落实较好,真正做到综合评价学生发展。通过总结已实施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省实际,“套餐+补弱/升级选课”模式比较适宜我省实情(初期),具体运行如下。①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保留行政班由班主任负责,并作为必修课(语、数、外)授课班级,处理班级事务;教学班由导师负责,进行选修课程的教学和教学班管理。为促进师生沟通,尤其是为了方便教师课后答疑,建议任课教师在教学班办公。至于教师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会。②同年级选课为主,全年级选课为辅;套餐选课为主,补弱/升级选课为辅,同一年级学生全部打乱,学生从指定套餐中选课,学生选课半自由化。隔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可跨级进行补弱式或升级预修式选课。

二、我省高中教学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的组织形式及教学的时空安排方式。河北高中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仍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随着时展,班级授课制虽然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如不能很好地落实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是最大红利,推动教育发展仍然要靠改革,2014年高考改革为“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带来机遇。

三、“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解“走班制”引进河北高中的可行性,笔者采访了省会高中的两名特级教师和数名学生,从中了解我省高中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他们对高考改革和“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态度等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其可行性提供依据。

1.教师访谈分析。①有关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开设情况的访谈分析。访谈了解到河北省高中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关于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选修课程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开设,只开设部分选修模块且由市里决定科目,主要在高二期间,学生不能自由选择;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开设非常好,但开设科目不多,有的学校没有开设,有的学校属于假开,老师们都愿意并鼓励编写和开设校本课程。②有关对高考改革和学生自主选课的访谈分析,关于高考改革,老师们对新高考改革方案既有期望又有担忧。张老师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此次高考改革将导致对学科重视程度的转移,更加关注语、数、外,另外,必然也会侧重学业水平考试。崔老师认为它确实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均衡、减负,利于素质教育发展,但考虑家长、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新高考方案背景下的偏科与应试教育。张老师认为自主选课体现学生主体,赞同学生自主选课。崔老师也认为学生自选课程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指导思想,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又明确指出,课程的安排要听从于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目前学校在高考压力下,难以实施。③对“走班制”态度的访谈分析,“走班制”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问及影响“走班制”的影响因素(师生家长态度/校长重视程度/高考制约/教师教室、课程资源等),贵校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和新高考改革方案下“走班制”是否可行时,张老师认为,“走班制”是好,但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在河北高中实施难度大,个别实验行推广较难,总之,目前不可行;崔老师认为高考压力大,目前学校硬件条件还是有些欠缺,但对实施还是赞同的。考虑“走班制”对河北教育的意义,大家都认为是一场重大的变革,能够促进河北教育发展,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考虑河北教育比较落后,认为改革任重而道远。

2.学生访谈分析。在不同学校随机访谈了数名学生来了解情况,把“走班制”含义分解为几个问题进行采访,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学生们都喜欢根据兴趣自主选课,也喜欢多开设学习科目满足兴趣需要。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采访中很难下定论,我们应该从教育角度考虑,从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关于高考改革后的科目开设情况,大都比较赞同,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利有弊,但并不能很好地权衡其利弊。通过分析,老师们对“走班制”还比较肯定,学生也认可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考虑到实施“走班制”的影响因素,老师们还是有些担忧和顾虑,尤其是访谈中老师们不止一次或有形无形地提到高考制约,而今年高考改革无疑是良好的机遇。可见“走班制”引进河北高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困难。

3.“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的机遇。①社会对新课改的广泛认同和期待,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深入人心,从和老师们的交谈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大家都希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主体性被尊重,而“走班制”教学组织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践行这些理念。相信既然人们已广泛认同理念,也会逐渐认同践行理念的好方式――“走班制”。②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带来契机,“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在我国其他省份实施,实施过程中有困难更有成效。据分析了解,高考对“走班制”的实施影响很大。而今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刘教民厅长就2014年的工作任务做了重要讲话,表示今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广泛开展调研、出台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招考。这一改革为“走班制”实施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前由于高考限制,学生必修科目很多,根本上影响了学生自主选课。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突破了这一限制。③已实施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走班制”源于美国,成效卓著。我国许多地区也引进了“走班制”,在不断地摸索中排除困难已然取得良好成效。我省则一直处于观摩学习阶段,从中吸取教训,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有效引进“走班制”教学模式,避免一些弯路,以便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4.引进“走班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①师生态度的成功转变是关键,加强宣传和培训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师生对新课程理念已普遍认同,只是对“走班制”这一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模式认识不足,态度决定行为,师生的态度是影响“走班制”实施的重要因素。“走班制”教学对教师们适应新的时空、对象、教学内容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老师们对其实施存在困惑和接受困难。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有关“走班制”内涵、运行模式、对师生要求等内容的培训和宣传,除了基本培训外,也可组织教师代表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对于学生,突然获得的“自由”可能使以往的压抑过分释放,不能及时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伴随与之相应的散漫行为。长期在班级授课制环境中成长的多数孩子,选择受教师和家长影响大,自主选择和管理能力较差,建议学校引进导师制,指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自我选择和管理。对学生家长也要进行宣传和引导,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师生和家长的认可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条件。②教学资源有限,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科学有效的课程资源,访谈了解到河北高中学校教学资源缺乏,落后的学校甚至硬件设施都不很完善。好的学校在课程资源上开发力度不够。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课程结构发生极大变化,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为“走班制”实施提供客观条件。但校本课程开发少。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学校方面应该鼓励教师专业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开发具有社会、时代、地方特色的教材,强调校本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增加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以便提供多样化课程。课程选择权的有效落实,必然在于学校,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提供保证。③容易“走”成快慢班,注意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走班制”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典范,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但是管理不好容易“走”成快慢班。对此定要避免教师分级,此外建立合理、公平、促发展的评价机制非常必要,当然我们也对高考改革评价和高校录取机制寄予一定期望,学校评价应该做好与高考改革方案和高校录取机制的衔接,建立与“走班制”相配套的评价机制。当然要避免“走”成快慢班,也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理念灌输和心理指导。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从我校实际出发,立足高考新形势,新特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目前,我校高考工作面临的具体形势是:学生思想认识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劲头足,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好。但生源差,基础薄,师资力量弱,高考各科目之间发展不平衡,教学设施简陋,信息闭塞,高考名牌效应难以在短期内形成。

首先就学生而言,本届学生在高一入校时,正录生录取成绩位于全县下游,补录生比例大约占录取学生总数35%、较差的生源致使学生中尖子生少,后进生绝对数量大,整体质量差,基础薄,偏科现象严重。另外今年复读班整体质量不高,复读班共招生40人,文科25人,理科15人,文科高考成绩均在500分以下,其中8人是环县考生,理科450分以下13人。

第二,就教师而言,高三九科中有英、化、物、生四科教师青黄不接,语、地两科均为初上高三讲台的新手,教学经验不足。英、物、化、生高考成绩连年滞后,理综师资力量薄弱,许多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一旦有事,则出现停课现象。

第三,教育教学设施简陋,理化生实验教学无法保质保量开设,高考信息闭塞。针对我校生源差,学生学习自觉性差,量师资力量匮乏等现实情况,我们在思想上要形成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共识,全力以赴,力争打破高三级教育教学工作步履维艰的局面。

二、强化管理,整章建制,优化服务,确保高三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化。

2009年我校高考备战工作要继续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主攻中心,以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要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在具体工作上倡导开拓进取与求实创新的精神,以优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高考环境,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共同夺取这场实力悬殊的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加强领导,整章建制,从制度上和组织上确保高三级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制度化和有序化。

首先,要继续贯彻落实“校长亲自抓,班子全参与,一名中层领导包级,年级组长具体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其次,制订、完善和贯彻落实好各项相关制度和规范。今年要结合高考新形势及以往经验教训,制订并完善《三岔中学2009年高考奖惩制度》,《高三级学生目标管理责任书》、《高三级学生管理暂行规定》、《高三级班主任职责》等规章制度,狠抓落实,量化考核,保证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强化管理,主攻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学生管理要做到严而有序,管而不死。教育和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规范的行为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形成“思想上求先,学习上求尖,纪律上求严”的学习主体。一方面,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学校、级组、班主任与班委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采取各种会议,集体训导、个别谈话、家长座谈等形式,深入细致并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科学人文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规范文明的行为举止,引导其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从而为迎接高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靠的信念支持。另一方面,要全面实施“三全”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和空白地带”。年级组要按照“查纠并举,及时反馈”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模式,形成“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管理人员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注意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个别谈心,帮其排忧解难,加强情感交流;日常教育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促其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知心人”与“引路人”。

其次,教师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复习策略,有的放矢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益。

1、注重信息反馈,策略应对高考。免费公文网

重视有关指导高考工作方面的杂志、报刊的征订工作,为高三教师订阅《考试报》、《中国考试》、《试题研究》陕西师大多种教学参考杂志以及《考试说明》,从中收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实用性的信息,增强对教学、复习、考试的有效调控。

一方面,经常与西峰、北京、湖北、山西等高考资料发行中心取得联系,搜集有价值的高考模拟试题,供师生在教学中参考。

另一方面与兄弟学校联系,利用他们信息广、办学条件好等优势,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并与孟坝等校通过联考,综合比较,发现差距,查缺补漏,以有效的指导高考。

3、组织月考,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评估学生每月复习效率,分析存在问题,研讨对策,共同制定复习策略。派相关学科的科任教师参加省、地召开的高考研讨会等,获取高考改革的有效信息,并及时集会反馈给全体高三师生,以提高高考复习指导的信度与效度。

三、家庭的配合与社会的支持,对巩固学生的高考信念,增进学生的体质发展,保证学生的营养补给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其明确责任,做好学生参加高考的后援供给和后勤保障工作。

要认真组织好高考报名、体检、考试、填报志愿、补录报名等一系列工作。尤其对估分、填报志

其他网友还浏览了以下文章:关于县科协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科学发展观科普宣传的意见

纪检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我见

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实施意见

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法治城市建设工作意见

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

电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意见

愿等关键性工作,科任教师、班主任要共同参与,当好学生的高参,确保学生被录取到其理想的院校。

三、采取激励机制,激活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根据县局下达高考任务,针对高三级科任教师,制定了《三岔中学2009年高考奖惩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教师将予以重奖。

2、根据学生学情、月考成绩,对成绩突出的学生予以重奖。每次月考文理前五名学生发奖金100元,文理前十名学生给予奶粉等物质奖励,以促进良好的学风。

总之,高考工作重于千钩,系于一发,高三年级组一定要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科学管理,与时俱进,力争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5的我校高考再上新台阶。

《中学校2009年高考工作计划》免费公文之家。欢迎阅读中学校2009年高考工作计划。其他网友还浏览了以下文章:关于县科协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科学发展观科普宣传的意见

纪检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我见

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实施意见

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法治城市建设工作意见

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高考;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所谓“技能型高考”,就是湖北省在全国首创并推行的一项重要高考改革,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这一创新性举措为中职学校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技能型高考”能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这也使工人或从事其他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了更公平的上大学机会。

2.技能高考发展变迁

从2011年开始,湖北在中职机械类专业开展“技能高考”试点,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并在机械类专业进行试点,共有530名中职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跨进了大学的大门。2012年,“技能高考”的专业(类别)扩大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2013年专业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建筑技术类和会计、护理专业。2015年,湖北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将不再组织高职统考,全部实行技能高考。

3.技能高考模式设计

3.1 规范考试制度

借鉴江苏省对口单招的作法,建议规范技能高考体制化或者制度化,建议成立湖北省技能高考各专业考试指导委员会,这样可以规范考试管理,便于考点院校组织考试,专业考试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湖北省高职院校中此类专业比较强的学校组成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由牵头院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相关招生院校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牵头院校和相关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构成。各专业考试指导委员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考试专家库。专家人选由省内相关招生院校和中职院校按照教育厅提出的条件进行推荐,经考试指导委员会审核后确定。在考试开始前,由相关专家组成命题组和评委组。各考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由考试指导委员会根据本专业的考试规模和特点进行确定,主要负责贯彻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和联考委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协调各考点院校,全程管理考试工作,并负责与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的各考试委员会成员间的联络和沟通。

3.2 精心设计考题

考试内容和形式是技能高考的指挥棒,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技能高考考题可以由全省统一进行,由各专业技能高考指导委员会参与技能高考考试工作,如制定技能考试标准、专业综合理论大纲、考试的具体组织、专业技能考试实施等。技能高考试题的测试,重在检验考生对现有知识技能的积累,并着眼于对个人未来专业成长能力的评估。因此,试题所体现的技能水平不能过高,但又不失专业水平。诸如市场营销专业,可以通过让考生设计某种产品营销策略来进行各项技能的考核。归结起来,笔者认为,技能高考的试题设计,既要符合实际考试的可操作性,同时又要兼顾能力考核与考核结果的可评价性。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逐步对各专业开展技能高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付诸探索与实践。

3.2考试时间设定

关于技能高考的考试时间,可以将报名时间定为每年4月份左右,而考试时间可以定在每年6月份上旬,高考前后几天左右,这样做一是突出并提高技能高考的重要性,类似于普通高考,二是尽量不打乱主考院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和时间,而6月上旬这段时间高职院校正处于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段,可以合理分配人力和资源专心进行技能高考,三是和普通高考错开几天,可以缓解交通压力等。

4.可能存在的问题

技能高考实行后,可能存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单独设立“技能高考预备班”,目标直指技能考试。与考试科目无关的课程被随意删减,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被动摇,违背了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导致与原来教学计划产生偏差,与考试无关的基础课和各类实训课被大量压缩,使得中职生升入高职后很难适应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4篇

4月中旬,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曾经表示,正认真研究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有关问题,消息一出让社会各界无限期待。时隔一个多月,终于有了进一步消息。笔者认为,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越早实施越好。

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缘起车辆集中,收费站排队,影响和耽误通行时间,车主们要求取消收费、快速放行呼声很高。从个别已经实行节假日部分时间免费通行省份效果看非常好,受到广大出行百姓的广泛好评。但是,这仅仅是从免费通行方便出行、提高效率考虑的。笔者着重从经济角度谈谈节假日免费通行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遇到了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困难,“保增长”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应对本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根本措施。特别是刺激居民消费是关键。但是,当前制约消费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外,另一个制约因素是物价高,收费多,包括过路费收费高、收费多。不但制约百姓的正常出行,更重要的是制约了百姓出行旅游。这几年,旅游业增速不快,旅游业对经济拉动力下降,与收费公路过多过高不无关系。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大长假制度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大大拉动了经济的话,那么,这次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必将再引起一个旅游,提升假日经济层次,这对于促进百姓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作用非常之大。同时,过路费免除后减少的支出,可增加百姓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因此,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状况,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越早越好。

笔者建议,不妨思路更加开阔一点,更加彻底一点。十一、春节大长假和所有小长假,所有收费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小型客车一律免费通行。从实施时间上,不妨从端午节就开始。已经有许多省份的实践经验在那里,已经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可行陸研究”已经有了结果。“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目前我国经济正在步步恶化,真是时不我待啊,要求一系列应对措施应该立即出台。同时,为了刺激货运业发展,降低物价中镶嵌的运输成本,建议不妨两年内货运汽车减半收取过路费。

当然,免费通行后可能造成客流量剧增,需要交警加强力量、加强巡逻,严查超速等违章行为,确保通行秩序和安全。

总之,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方便了驾车出行者,提高了效率,更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发挥了节日经济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对我国困境中的经济雪里送炭,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打破“一考定终身”,降低高考成本 熊丙奇

又是一年高考季,网上一份高考“成本路线图”传火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从1977年以来的35年间,高考成本从最初的几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

“高考成本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娇贵”,令不少家庭十分焦虑,高考再这么折腾下去,有多少家庭能承受得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10多年来,我国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越来越严重。

本来,在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扩招时,我国教育部门曾经设想通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拓宽上大学“独木桥”,缓解高考压力,可是10多年过去,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已经翻一番,高考升学率从1998年的34%提升到今年的75%,然而,高考焦虑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昨日开考的本年度高考,各地全员护考,说是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服务,但传递的其实是焦虑情绪,增加了全社会的“高考成本”。——同样是国考,研究生入学考、公务员考、司法考,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全社会护考?

高考成本之所以增加,高考焦虑之所以难以缓解,很大程度与我国高考制度,依旧维持着“一考定终身”的格局有关。过去10多年中,我国各地也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可是,几乎所有改革,都是以不动摇集中录取制度为前提的:高考考试科目改革,只是调整了高考考试科目和分值,在具体录取时,还是按照考生的考分高低结合志愿依次进行;春季高考改革,是作为秋季高考的补充而出现的,为了不影响秋季全国统一高考的权威性,春考只允许往届考生报考,也只有少数地方本科院校参加,其结果是,从一推出就受到冷遇,有的地方实行一两年就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改革,这一改革曾被公众寄予厚望,可是,按照政策规定,我国高校试行的自主招生,是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相嫁接的,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求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使得自主招生成为学校抢生源的手段,而考生获得的所谓自主招生资格,其实就是录取优惠。

如此一来,高考成本与焦虑增加是可以想见的。高考每年举办一次,这一次成绩只派当年录取用场,将决定考生进入哪一个层次的学校——一本、二本还是高职高专,以及获得怎样的学历——上本科线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上高职高专则没有学位,加之我国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社会”问题,这一次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虽然也有舆论劝考生,就是没考上好的大学,路也在脚下,上专科今后可以专升本;没考上,可以工作之后再上成人大学;另外还可出国留学等等,但个人的奋斗和制度本身的局限,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英语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于2014年9月4日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等方案使得英语教育成为此轮招考改革的关注焦点。高考英语是改革的先行者,一直走在所有科目的前沿。恢复高考的近四十年间,英语科目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但英语在高考中的恒定的分数权重和稳固地位,显示出国家和社会对其尤为重视。

近年来英语教育产业蓬勃发展,社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数量剧增,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总量超过5万家,目前中国有近3亿人的英语消费群体,个人与家庭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投入,仅2012年国内英语培训行业年产值达到近300亿元。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河北省将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引导英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最多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并选择较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河北省高考英语改革方案的公布对当地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过程中,市场英语培训需求的变化和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未来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河北省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为调查主体,对学生和家长的英语培训需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现状、应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调研。

目前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在此次调研运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0家机构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保定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经营现状等情况,以及针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所做出的业务调整意向及相应措施。

为了解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培训机构的需求情况及对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评价等信息,针对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问卷有效率为78.25%。

三、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分析

1.英语培训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大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学生占总体的31.63%;在知晓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选择继续让子女参加培训教育机构的家长占比高达40%。此外,69.55%的家长单独决定子女是否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只有30.45%的家长会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尊重子女的意愿,可见,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终决策权在家长手里。培训目的方面,41.4%的家长希望提高子女的语言交流能力,25.4%的家长为了培养子女兴趣爱好,为了高考应试和出国目的比例较少。因此,英语无论作为一项应用技能,其对学生及家长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2.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分析

63.7%的家长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最看重其教学质量,其次看重收费情况,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尤其关注培训费用,而对于其他方面诸如知名度、硬件设施等因素关注较少。高考制度改革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这会增加家庭的英语投入。

四成以上的家长认为目前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大不足是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为了吸引学生等目的而夸大宣传,同样收费标准不合理也是英语培训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应引起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

对于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来源,选择亲朋好友推荐介绍的方式占比35.7%;选择培训机构人员宣传方式占比28%;选择网络宣传方式占比27.4%;选择报刊杂志宣传方式最少,占比8.9%。由此可见,口碑宣传是大家获取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另外,对于英语培训教育机构邀请学生及家长来店进行体验咨询,44%的家长认为是否参加取决于自身有没有充足的时间,有意愿积极参加的人数较少,仅占14.9%。

3.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保定市统计局数据得知,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其中少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13家,青少年、初高中学生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成人、职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综合型英语培训教育机构6家。通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英语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

保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大多有名牌大学或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授权举办的,地方自创机构较少。调查的10家培训教育机构都有自主研发的内部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各有特色,而且能较好地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别于传统枯燥的教材,但是电子教材、学生课外资料、实践性课堂及网络平台的利用较滞后。7家培训教育机构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教授英语专业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存在只注重语言学习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4.英语培训机构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

在调查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6家对此次英语改革持谨慎态度,相关业务调整计划还处于观望期,业务调整计划会根据即将实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细则来制定。3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乐观态度,认为高考英语改革无疑会成倍地放大听说能力培训需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仅有1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悲观态度,认为不仅生源会有所下降,而且英语培训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目前该机构已经要求对英语教材的编写进行调整,通过更新教材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并且决定引入一定数量的外教来充实一线教学,以应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浪潮。

四、基于高考英语改革制度下对英语培训机构的建议

1.明确定位,塑造核心竞争力,突出自身特色

保定市25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半数以上专注少儿英语培训,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希望高考英语改革后英语培训能够由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显著。由此,建议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不同省市高考英语改革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把英语听说能力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课外活动等方面精心设计,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在课程推介、培训资费、培训服务和培训周期等方面打造自身特色,塑造品牌优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在英语培训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产品驱动”打造自身特色,设计出新的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全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

2.立足市场,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家长选择培训教育机构最看重的因素是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有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英语培训质量首先应注重教师素质,师资水平是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培训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培养其先进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应根据学习英语目标的不同来设计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培训过程中获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硬件设施配备也关系到教学质量效果,教育机构应注重自身硬件设施的齐备,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系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最快乐的英语[1]。

3.塑造品牌,优化推广渠道

亲朋好友介绍是学生家长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注重口碑宣传来增加客户粘性,从课程设置、优质服务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其次要注意品牌推广渠道的优化,一个企业品牌的推广过程是应具有连贯性。许多培训教育机构在访谈过程中都提到,单一方式的重复推广效果不佳,甚至让消费者产生倦怠感,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在品牌宣传推广过程中,应采用多渠道互相配合,优化推广渠道。

4.个性化营销,有效呈现课堂效果

在个性化营销方面,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以自主研发教材为基础,以呈现课堂为手段,以优化课程设置为保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目的。例如,自主研发的教材要符合少儿的身心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将灵活调整授课时长。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家长是条件提供者、参与者;从学校角度看,家长是合作者、建设者、监督者。青少儿英语培训的特点是购买培训的是家长,而参加培训的是子女,因此要想培训课程获得家长的认同,首要任务是提高家长认知度和满意度,应让家长感知到孩子参加培训后的学习效果。因此,让家长走进课堂体验生动的课堂气氛,有效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建立多维衡量指标,把显性和隐性的效果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满意,进而为机构做正面宣传,最后成为机构的“活广告”。

参考文献:

[1]高梦,郑兰燕等.高考英语改革下英语培训市场何去何从――基于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J].民营科技,2014(12):243-244.

[2]旷群,戚业国.高考改革与英语工具性本质回归[J].现代大学教育,2015(06):89-95.

[3]张允.高考英语改革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13):77-79.

[4]魏宏君,朱婧雯.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分歧考论[J].教学与管理,2016(01):77-79.

作者简介:高 梦,2012级市场营销本科班;

井霜霜,2012级市场营销本科班。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6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对科学素养的考查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科学素养与高考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国家和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不过一个是育人,一个是选人,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甘肃省依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本省的“新高考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要求高考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视。以化学为例,从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素养要求和近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些热门考点来看,在科学素养三维目标的五大构成要素中,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对化学科学素养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用化学的眼光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与变化。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探究能力和探究思维,而要进行科学探究,必然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化学科学素养的灵魂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对自然现象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获得化学知识,从而喜欢进行观察和探究的科学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的怀疑态度;注重引导学生对自然及科学本身有正确的认识。以考核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状况为主导的化学新高考,充分关注了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素材,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协调发展。试题设计重视把问题连同某个实际情境一道呈现给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素材形成问题,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各种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高考化学试题“科学素养”要素中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有着十分明确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科学素养培养与应试能力培养的统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结合新高考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包括应试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将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统一起来。

几点建议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7篇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会,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两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在谈到“异地高考”时,袁贵仁部长表示,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家长须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且是常住人口;学生本人要在该地上学;当地城市需要这个行业群体。对此消息,多家媒体包括网站都进行了报道,并发表评论,一场关于异地高考门槛的讨论再次展开。

“拼爹”才是王道?

《华商报》杨鹏:且看家长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工作稳定”、“有房”、“有保险”,不能不承认,这的确解决了一部分需求,却只是让一部分孩子先“异地高考”起来。但凡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切体会和认知的人都晓得,要满足这三项条件的话,庞大的农民工,这个最需要关照的群体,肯定是被要排除在外了。

“天涯社区”知通ling:家长、学生和城市发展三个条件,更像是“三大门槛”,乃是先拼爹妈、再拼学生,之后还要看别人脸色。表述如此模糊、缺乏实质的条件,不是为异地高考铺了一条路,而是布下了无数陷阱。

北京某个体户邵洪福:我在北京从事策划设计,非当地户口,交税多年,但目前北京市还不允许个体户缴纳各种保险。即将出台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有一条涉及父母得缴纳各种保险。我们为北京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教育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对北京城市发展有特殊贡献的群体!

北京某学生家长张帆:我觉得我的观点比较中立,门槛要设,但不宜设得过高。你说一个建筑工人,在北京盖了十多年房子,他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是应该在北京解决?我觉得应该,但是他们肯定买不起房子,更不一定有社保,说不定他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也不在今后北京非常需要的行业之列。

北京市网友rshawn68:公民高考的权利取决于父母,这是教育改革之耻!在目前的现实下,通过对家长设置苛刻的前提条件的异地高考,本质上并没有体现教育公平,只是对既得利益者的范围稍稍放宽了一点而已,这与《教育法》“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的规定仍有很大的差距。

《大众日报》浦江潮:就“城市条件”而言,城市发展需不需要某个行业和群体,这是一个伸缩性很强、可以自由阐释的条件,相当于给一些城市拒绝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提供了一个强大借口,最后可能只有从事新兴高科技行业的外来人口的随迁子女才能享受到“异地高考”的阳光雨露。事实上,工作不分贵贱,随迁子女能否“异地高考”,显然不应该看他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所以,“异地高考”准入不应设置“城市条件”,否则,任何城市都可以以发展规模有限、承载能力不足为由将随迁子女拒之“异地高考”门外。

作为“现实选择”的限定条件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从提出的“三个条件”来看,学生的学籍年限怎么定?你定了8年,6年学籍的怎么办?定了6年,5年的怎么办?还有“行业符合城市发展需要”,这个怎么衡量?行行出状元,在北京能工作那么多年,你能说他的行业不符合城市发展需要?

《湖南日报》禹振华:万事开头难,异地高考的前方有太多待解的未知题,城市准备也有所不足。不纠结于个案的纷争,多朝前看,是应有的舆论环境和发展环境。毕竟,有条件异地高考,不再停留在政策有与无的争论,而是体现在切实的行动之中,改革正以一种渐进的姿态,逐步破解问题的症结。

大河网张玉胜:应该说,教育部为“异地高考”列出“拼家长”、“拼学生”、“拼运气”的苛刻条件,有其自身矛盾纠结的“两难”考量:既想打破异地不能高考的制度弊端,又恐失控为泛滥的“高考移民”,既要回应民众期待已久如潮的呼声,又不能不顾及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无疑折射出教育主管部门对推行高考制度改革开放不足、谨慎有余的复杂心理。

《兰州晨报》贱言献车:从理论上说,教育公平应该考虑的对象是接受教育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有一个公平教育的起点和竞争机会,而不是孩子的家长;将异地高考前提条件聚集在家长身上,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拼爹”游戏,加深社会阶层的固化。从孩子的角度说,只要接受的高考前教育相同,就应该获得同等的高考机会,异地高考只需要防止“高考移民”的投机即可。

红网赵国旗:在我看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大家对推进“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都不必顾虑太多。因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个过程,也许“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执行之初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大家努力,积极地献言献策,“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一定会成为稳定社会,方便群众,推进发展的好政策。

《新华每日电讯》张海英:应该说,“异地高考”不管怎么设置准入条件,都会影响到教育公平,这些条件只能是一种临时过渡性的办法,最终必须取消。但现在要明确,准入条件必须由严到松,而且,还应明确何时取消准入条件。

关于高考改革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学;高考;分类解析;概率与统计

一、概率与统计的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在每年结束数学高考后,都会有专门的数学教研组及专家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相应的试卷分析,对考查难度、题型分布、知识点涵盖面、知识点载体、命题方向改革等进行深入剖析,对高考数学内容时刻有一种敏锐度,通过总结其命题规律,以便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一)注重对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通过对多年的高考数学分析,其重点考查部分还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约占数学高考试卷总成绩的30%~40%,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通过对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命题分析,发现其选择性的小题大都出现在试卷的前五题左右,而依据由易到难的命题规律不难发现,其考查内容大多是概率与统计章节的基础知识,常常是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的重组与变式创新.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日常学习首要关注的焦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切忌在基础知识还未完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盲目上手难题,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题型展示多以实际应用题为主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高考内容对学生的考查也更加偏向于实际应用以及拓展性的题目类型.在数学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中,多以应用题型作为考查的载体,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并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点,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基础知识点的背景下,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将题目解答出来.

基于此种命题特点,在平时概率与统计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对题型载体的敏锐度,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在做题中快速筛选出应用题型中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公式快速解答.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也要注意观察生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难题.

(三)注重概率与统计的全面、综合性考查

高考是学生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次考试,甚至有人会夸大其词地说“高考决定命运”,足以看出高考的重要性.这种重要系数如此之高的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自然也不会只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孤立的、单纯的考查.其考查的内容、知识点多是高中三年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考查.

在概率与统计的高考考查中,尤其是在大题的考查上,多是对概率与统计综合性的考查,题目常常以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为载体,在题目中分别列出2~3个小题,递进考查概率、统计、概率与统计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孤立掌握知识点,要培养系统、综合运用的思维习惯及树立宏观的解题思路.

二、概率与统计典型题型分析

例(2016年全国Ⅰ卷文)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个花坛的概率是()

A.13

B.12

C.23

D.56

题目解析首先,将题目分成两段,前半句是一段,后半句即问题是另一段.其次,明确前半段即任意2种在一个花坛、剩余的在另一个花坛共有几种安排方法,通过列举统计很明显是六种.然后,后半句红、紫两种不在一起的情况有四种.最后,概率很容易求得为23.

三、概率与统计复习建议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及灵活运用

概率与统计的学习,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相较于其他数学高考模块来说较为简单易学.主要是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例子、常识.举例来说,概率的教学开始总是会用掷骰子来引入,这样,即便在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实践学习的方法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这样对知识点的反复理解与掌握,最K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学生实际应用与创新的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使所学真正为我所用.概率与统计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调查、预测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因此,学生要想学好概率与统计,就要注重培养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的能力,观察生活,试着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所学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三)注重培养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在高考中对数学知识点的考查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综合性学习.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往往也十分注重综合性和关联性,尤其是统计图模型的建立往往是以概率计算为基础,统计量的图形又是概率的解题基础及参照.因此,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以及试题分析中,要十分注重概率与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高考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