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一、竞每力理论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价值链与安全链的分析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因素。石油安全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关键字:企业文化;提升;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1、企业文化与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联系

1.1企业文化加快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1.1.1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催化剂

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提倡和推崇的价值体系,也是员工认可、自觉践行、传递思想的一种方式。企业文化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勉励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在这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员工管理的核心与灵魂。完整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协调各部门有效、快速的发展,从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这样就逐渐凝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1.1.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基因

企业文化在企业资产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企业价值链中不易模仿的部分。一旦公司形成了等级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就代表着核心竞争力的等级差。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组织机构、企业员工等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这种独特的产物难模仿、难超越,即便可以,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1.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精神支柱,还是企业技术、制度、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完善自己才能适应企业内外部的竞争环境。优秀并且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资源与价值的最大化,继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互动机制

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就是母体,就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武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与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升华。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2、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文化、开放的管理、有效的手段为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石。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竞争力最重要的部分,优秀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大力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企业文化队员工的影响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监督,勉励员工认真学习,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自觉自勉,并且还能促进员工的学习动手能力,培养优秀的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提升每个员工的素质。这样员工才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为社会服务。

② 企业文化在每支队伍的影响

哈弗商学院研究海尔案例的佩恩教授说:“过去,看一个公司的业绩仅仅看账面,而现在更多的要看公司的文化及其产生的凝聚力,这是公司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有很大作用,并且极大的加强了企业队伍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因此优良的企业文化对员工队伍建设具有不容忽视、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③ 企业文化对企业工程的影响

核心竞争力同样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要想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企业的产品、工程等等。例如一个好的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我们要根据国情,着眼全球,抓住机遇,树立自己的品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正是因为它独有的文化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站住脚。美国学者讲过:“你能用金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劳动,但你不能买到一个人的热情、主动、和他对事业的追求”。这一切都是通过企业文化拥有的。企业文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作用,是因为它在企业中有导向、约束、激励、传播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根源性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对策

① 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文化逐渐丰富,这也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创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文化来丰富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 放眼全球,塑造品牌形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塑造良好的形象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这个企业的灵魂、鲜血、生命,是企业无形的宝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好的品牌在国内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在国际上则代表着民族、国家的形象。我们要把握经济一体化这个机遇,着眼全球,树立自己的品牌。

③ 加强整体学习,升华企业文化

在这个时代,你没有任何优势,要想打败对手,就要比对手学习的更快。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不健全,学习动手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组织学习小组、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开展学习活动,来刺激人们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群体的智慧和能力,提升整个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繁荣与发展。

5、总结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积累的财富,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的荣辱兴衰与企业文化有很大关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丰富企业文化,才能尽快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让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站住脚。

参考文献:

[1]姚仲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顾客价值分析[J].经济问题,2001(12).

[2]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提升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其具有不容易被效仿的特点,具有自己独特地特点,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对如何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1企业的创新机制

要想形成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需要有有利于创新的一套机制,比如,知识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组织机制等等,这些机制之间要相互融合,他们的运作要相互协调。然而,在我国,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摒弃过去一些传统的观念,走综合发展的路子,对于装备落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项目要予以舍弃,对于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则应该给予重视,予以扶持,加快其发展。

1.2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技术研发能力,企业技术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其能力的大小。煤炭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技术的更新与高科技行业相比相对缓慢,其工艺和设备的更新也相对缓慢。因此,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独有产品或者是自己都有的技术,同时,企业还要着力研究自己的独有优势,不断地增强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1.3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

首先,形决策者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决策者的素质,是企业决策者的战略思维,是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以及决策能力,其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决策作用,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其次,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煤炭企业中,企业技术活动的主体是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安全管理的组织者是中层管理人员,一切生产活动的参与者则是一线工作人员。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相比,煤炭企业的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其不能满足企业国际化竞争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2.1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炭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所形成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人才理念以及煤矿粗放经营方式仍然没有得到彻底地改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使得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但是,现在的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地加快,知识化不断地加快,信息化也不断地加快,在这样的大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胜的稀缺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众所周知,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所以,应该要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要求的企业人才教育,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要求的培训机制,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调整企业结构,使其向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是煤炭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是煤炭企业向大型化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的强大的竞争能力就是依靠规模经济而形成的。然而,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的产量相对较低,不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煤炭企业应该要不断提高企业战略的管理能力,不断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张能力,实施大集团的路子,这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很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通过实施企业间的优化组合,组建大型煤炭集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一定地增强。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一个途径是产业多元化,作为能源生产企业,煤炭企业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不管矿井的储量是多么地丰富,煤总有采完的时候,因为地质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的开采,开采技术也是有限的。所以,煤炭企业应该要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很好的避免单一经营格局所导致的最终的关闭结果。煤炭企业可以在经营煤炭的同时,增加在煤炭开采方面的投入,增加在深加工方面的投入,不断地开发新能源,不断地开发新型建材,不断地开发煤化工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则可以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从而使得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一定地提高,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煤炭企业的格局是“大而全、小而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包袱比较沉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市场竞争力不强。这样则可以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得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的增强。

2.3注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利润,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个途径,在实施技术创新时,企业应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其目标是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不断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不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该要重视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之间的结合,并通过开发应用新技术带动整个企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或者是通过开发利用新技术带动整个行业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一次性能源,煤炭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要求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要依靠科技创新进行合理的开发,同时,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存琮.对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制问题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1982,(04).

[2]李培森.研讨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N].中国机电日报,2000.

[3]王红梅,薛小奇.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02).

[4]闫福来.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加速煤炭企业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09,(22).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一、对旅行社核心竞争力属性的认识

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能力的集合体。基本属性可以从下面四点来认识。

1.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是旅行社独特的竞争能力,在一定义上讲就是持续不断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可以说是在对旅游者感知价值有特殊贡献的同时,对企业成长有特殊贡献。也就是体现为旅行社要能够利用核心竞争力不断演化出新的竞争服务产品,支撑企业整体能力体系不断完善,为旅行社带来超常规的利润回报。

2.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性

核心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反映出旅行社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是旅行社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与其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的学习、企业文化,以及客户、营销知识等的结合。是经过组织内部整合和不断的学习积累所形成的带有自身烙印的能力,不易被完全模仿的倾向于具有方法性特征的知识体。

3.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

核心竞争力形成后,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顾客追求的核心价值的逐步转移,以及不同资源在竞争中相对位置的变更,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以说,核心竞争力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4.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

核心竞争力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任何一个要素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其他要素的配合。不仅是核心要素之间具有这样的联系性,就是核心要素与非核心要素之间也必须紧密配合,才有助于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结构的认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结构,通常来说可表现为:企业文化、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四个要素。相互关系表现为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价值标准等,对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组织与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要素,它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环节,又是第三要素和第四要素的运作环节,其强弱决定核心竞争力能否开发成功。知识与技能,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三要素,主要指与企业竞争领域相关的组织知识与专有技能。软件与硬件,是核心竞争力的第四要素,它是核心竞争力最的非能动性的能力,它不仅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而且有助于研究开发出新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由此从旅行社企业的特点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构成归纳为三点:

1.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是企业文化

它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价值标准等,对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旅行社服务的重要性质是人,人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活动载体,蕴涵的能力能否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取决于旅行社文化能否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和积累方向,它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不可模仿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启动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动力。

2.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中层是沟通与协调

旅行社组织及产品提供的特点,决定了沟通协调能力是行为层次能力中的关键所在。从组合旅行社产品的特性来看,产品提供的多环节性使得各环节、各个员工之间的沟通成为保证正确理解旅游者需求,努力提供无接缝服务体验的根本保证。从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来看,领导与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有助于调动员工努力服务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与高品质服务传递给旅游者。从旅游者体验需求的多样性来看,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产品设计与服务效益,高效率和高效益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从旅行社组织与外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看,也需要旅行社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处理外部关系和降低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

3.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浅层是信誉管理能力,主要强调旅行社进入、培育、开拓、巩固市场的竞争能力

市场、良好的信誉,是旅行社竞争的生命线。旅行社良好信誉的建立,是各方面行为影响积累的结果。服务质量管理的良好结果会通过口碑宣传树立信誉,其他关系管理中的守信行为也会促进良好信誉的形成。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旅游者需求,旅行社唯有提高信誉管理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

三、旅行社核心竞争力价值导向的认识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性企业,因此对其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导向的认识首先是对服务的认识。

1.对服务的理解

我们可以从“服务”的英文字面(SERVICE)探究“服务”的含义,理解“服务”的内涵:“S”表示微笑待客(smile for everyone);“E”就是精通业务上的工作(Excellence in everything for do);“R”就是对顾客的态度亲切友善(Reaching out to every customer with hospitality);“V”就是要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特殊的和重要的大人物(Viewing every customer on special);“I”就是要邀请每一位顾客下次再度光临(Inviting your customer to return);“C”就是要为顾客营造一个温馨的服务环境(Creating a warm atmosphere);“E”就是要用眼神表达对顾客的关心(Eye contact that shows we care)。由这7个字母的含义可以看出,人们对服务的理解不仅包括舒适环境的营造,更包括发自内心的对顾客的关爱和良好的人际互动。而从旅游服务作为一种人际交互的活动或过程来体会的话,旅游服务活动是要给活动参与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对服务的提供者而言,愉悦的体验为高质量劳动力的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对旅游者而言,愉悦的体验创造了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其中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旅游服务是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利益的无形活动或过程,没有物化结果,也没有所有权的转移,但服务的提供离不开有形资源作为凭借物,有形资源凭借物是极为重要的服务要素;其二,旅游服务是在导游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因而,交互双方的学习程度与水平对服务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2.体验的旅行社产品

对个人而言,旅游是一个短期的生活过程;对社会而言,旅游是一个长期的生活方式。对购买旅行社产品的旅游者来讲,其消费过程是个求新、求异、求美、求知、求乐的过程。求新,不仅追求新鲜,更要追求新奇,新奇要求相应的惟一性,对旅游者来说有新奇才会有吸引力;求异,首先要追求差异,有差异才有市场竞争力,其次更要追求独特,有独特才有惟一性;求美,不仅追求外表的美观,更要追求美好的内在,美好意味着在漂亮之外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性内涵;求知,不仅追求理性知识的丰富,更在切身感知的过程中追求感性知识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求乐,不仅追求感受性的娱乐,更要追求参与性的体验欢乐。总之,旅游者通过付出金钱、时间、精力,而从旅游中获得的是一种“阅历”产出,是一个体验,是一段回忆。体验经济时代,衡量旅行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旅行社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能否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让其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科技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合理设计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其发展现状,也有利于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立足站稳。

一、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度量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基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等四大原则。1.系统性原则。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其科技资源条件、财务状况、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科技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对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2.可行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与现行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核算指标和统计指标等统一,以利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指标设计时,必须明确指标的含义,保障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必须适量得当,且不出现交叉关联性,同时评价方法必须规范化且易于操作。3.可比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广泛适用于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计算口径和统计方法必须保持一致,涉及的评价指标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以及空间维度的横向对比。4.完备实用性原则。随着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科技竞争领域的转换,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会发生动态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基本经济单元,其竞争力水平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确定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高科技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经济运行环境,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通货膨胀因素、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格水平及竞争程度等;政策法律,即国家制定的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制,即宏观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文化与价值观念,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购买习惯、消费倾向和投资偏好等;竞争环境,即高科技行业的现有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科技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以及科技竞争地位等;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即企业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替代品对其产生的威胁等。

(二)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重要体现;科技人力资源,即科技人力资源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财务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支撑,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即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本规模与结构、组织战略、经营模式等因素;企业文化,即企业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成长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四大基本原则,结合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科技人力资本指标、科技财力资本指标、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和企业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指标等五大类指标。

(一)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1.科技投入比值,即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支出总额(包括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经费支出的总额)与同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科技投入越高,未来竞争优势越明显。2.知识产权比例,即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占同期行业知识产权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才能提高科技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3.新产品产值率,即高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总产值占同期全部产品的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4.高技术产品领先程度,即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大,表明高技术产品的优势越强。5.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即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小,表明竞争对手越难以超越。6.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数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和科技开发及转化能力。

(二)科技人力资本指标

1.研发人员比重,即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开发人力状况,指标越大,研究开发能力越强。2.人力资本投资总额,即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劳动能力的资本投入总额。该指标最终反映了企业劳动产出的增加。3.人力资本效率,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企业综合业绩的提高依赖于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

(三)科技财力资本指标

1.财务效益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收益是评价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2.资产运营状况,即高科技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和行业差别因素。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3.偿债能力状况,即高科技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必须与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一起综合考虑。

(四)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

1.组织聚合力,即高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同期行业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培养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经营理念的内聚力。2.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即高科技企业有效的生产能力利用规模与总平均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是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实现其价值的程度。

(五)企业影响应变能力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率,即高科技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与同期行业的产品销售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2.用户满意度,即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获得信赖或好感的人数与企业认知的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3.企业信誉。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定位及社会认可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平衡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构建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的逻辑结构,完善现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拓展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茜茜,赵先振,李姗姗,吴丹.高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视界,2014(24).

[2]王俊岭.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

[3]刘霞,施小宾,魏豪,黄继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经济师,2011(08).

[4]高鸿雁.对网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7.

[5]白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6]黄志锋,余大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问题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7]王芳.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2005(12).

[8]黄东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2.

[9]白辉,钞彩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10]王辛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08).

[1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04).

[12]赵隽.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标准与方法研究[J].市场研究,2004(12).

[13]李维胜,秦长文,王永超.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4]夏海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C].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2005.

[15]王军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8.

[16]杨文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基于IOWA算子的模糊视角[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17]刘焕峰,王哲.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理论的企业财务竞争力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

[18]王军波.网络经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竞争力;人才配置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因此,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具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第一资源要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持续领先,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规划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开展人力资源的招聘、测评、甄选,进行有效的组织与配置,考核、提升绩效,分配与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的诱导、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培训与开发,保持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力发展,而非事务指导”的管理方式。

2 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通俗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组织自身独特的,不易被别人简单模仿而获得的能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核心竞争力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代表,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水平是生产力水平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谁赢得智力谁就是胜利者,智力就是人的创造力、人的聪明才智,就是人力资源——发达国家甚至称之为“人力资本”。一个组织离开了人力资源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一切都成为空谈。所以,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竞争。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而技术或者能力的载体是人力,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加强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才是有效的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4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基础数据、资料不足等现状,对企业的持续经营,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并极大的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不明显,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

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虽然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它只有传统人事管理的职责,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的职责和功能。

4.2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

很多企业没有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分析,岗位设计,岗位评价,人才测评,定员定额等基础性工作,没有相关的人力资源调查,没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相当薄弱。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无效性。

4.3 招聘、选拨人才缺乏科学性。

人力资源招聘是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主渠道,也是获取优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系统的人才测评机制,大多数企业选人是凭面试人员的主观感觉来判断人才。因此,甄选到合适企业的人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风险性。

4.4 人才配置不科学。

4.4.1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入职测评或考试机制,使用、配置人才也是凭主观感觉,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风险性。

4.4.2 过分追求高学历,忽视人才对企业的认同度。但是,人才的态度决定一切,人才对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管理方式等等认同度不高,造成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也不佳。

4.4.3 过分追求能力主义,人才之间配置不科学,相互间的配合度不高,团体形成不了合力,造成1+1<2的效果,降低了人力资源竞争力和组织绩效。

4.5 绩效管理的执行效果普遍不明显,绩效面谈、绩效指导等常常不到位,造成绩效管理不能有效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不高。

4.6 培训费用和培训力度不足,人力资源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普遍存在“培训无用论”的观点,没有站在人力资本的制高点看待培训与开发,造成培训经费不足,培训教育体系不完善,培训项目脱离实际的状况。

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5.1 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

5.1.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战略层面,发挥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性、辅助决策功能。

5.1.2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5.1.3 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控制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综合协调职能。

5.1.4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制定远景的人力资源发展纲要以及阶段性的人力资源预测与需求计划,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经营提供科学、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5.2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系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武器和分析工具,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装备和水平,增强选人、用人、育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5日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纵观成功企业可以发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长盛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海尔“真诚到永远”、“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华为“狼性文化”、“口号文化”等等,都为企业腾飞、核心竞争力打造插上了文化的翅膀。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脱离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难以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三鹿、三株、爱多、秦池、安然、柯达……失败的企业千千万万,文化缺失或文化僵化却是共同的深层次原因。由于这些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文化构建不合理而导致失去消费者认同,进而丧失核心竞争力乃至走向灭亡。因此,打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同且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认知和信念。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在员工队伍中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在企业中塑造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氛围,有助于形成团队意识,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的内质中,由企业独特拥有,并使企业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资源。按照“麦锡7S模型”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战略、结构、制度、风格、人员、技能和企业文化等七个要素构成。而在这七个要素之中,企业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持载体。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经历和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如企业精神、价值观体系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等会呈现出其独有的特色,不会被其他企业效仿与采纳。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沟通,包括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都要多多征求员工的意见,这样做不仅真正体现了企业的厂务公开和民主,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人说,可口可乐公司可以在一夜之间烧掉,但是只要把人留下、企业的文化留下,企业很快就能复苏,这正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是其他的许多企业很难做到的。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文化的耦合,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支持载体。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而企业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企业要想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具竞争力就必须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因为企业文化具有长足的推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期牵引力、企业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的内部动力、科学规范的管理则是企业的推动力。这三个力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唯有靠核心竞争力才能活下去,因此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关键要素。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到激励约束作用。企业在文化的发展中形成文化定式,通过暗示和引导,加强企业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使企业员工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接受企业的精神熏陶和价值观念,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凝聚力和企业责任感,使企业较为容易形成一股力量,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员工在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中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了共同的交流话题,容易产生共鸣,便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认识,使企业员工的认识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在激励约束作用下,能够使员工的精神得到满足和享受,运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效应时,企业员工能够被激发出强烈的责任心,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引导企业完成所制定的目标。

(四)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也是企业独树一帜的一种能力;从企业用户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的好处。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支撑。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那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能否不断壮大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三、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成功,必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一)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员工的个人人生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的天性中,不仅有对物质的追求,还有对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得到认同感,自身价值得到肯定甚至比物质奖励还要给人信心和动力。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是要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力,崇尚凭着勤劳和智慧、忠诚和能力,脚踏实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职位的提升,反对偷奸取巧靠不正之风提拔上位;崇尚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每一行都潜心钻研,干到最好,反对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拈轻怕重;崇尚对工作有极强的责任心,反对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崇尚恪守职业道德、严格自律,反对自私自利放纵自己的言行;崇尚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反对不学无术传播负面影响;崇尚团结就是力量、爱护集团荣誉,反对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个人和企业的价值观一致了,才能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体系,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确保企业员工自觉执行企业规定的规范和准则,企业设定的价值观才能得以贯彻,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不能仅靠倡导劝说和思想工作,必须要有刚性的制度来保证企业的秩序和运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根据业务需求、国家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不断调整完善,还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将制定到的制度落实到位,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有了这样的行为规范体系,才能最有效地将人的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方面、用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面、用在有利于个人职业成长的方面。

(三)倡导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做到深入人心,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经营理念形成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思考、努力及实践才能形成和做到的。有效的企业经营理念有三项基本要求:首先,企业对大环境、使命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认识要正确,绝不能与现实脱节。脱离实际的理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其次,要让全体员工理解经营理念。经营理念创建初期,企业员工们比较重视,也很理解。等到事业发展了,员工们把经营理念视为理所当然,而逐渐淡忘,组织松懈、停止思考。虽然经营理念本质上就是训练,但要切记经营理念不能取代训练,还有经营理念必须经常在接受检验中修改丰富。经营理念不是永久不变的。事物是发展变化和运动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定要随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星巴克倡导的是一种体验文化,咖啡只是一种载体,真正传递给顾客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优雅的氛围、浪漫的情调、柔和的音乐、暖色的灯光、卓越的服务。“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一次只烹调顾客那一杯咖啡”,这句取材自意大利老咖啡馆工艺精神的企业理念,揭示了星巴克快速崛起的秘诀。独特的经营理念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形成风格鲜明的星巴克文化,而且在发展扩展过程中,充分兼顾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和书店联手经营,更增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树立健康良好的企业形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赢得良好的大众声誉,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仅是经济人,它还具有社会公民的身份,应当具备社会公民道德,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基本价值体系导向、是否具有主动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评判这个企业公众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是完全自主的,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王国,它的成长和发展是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受时代的局限、受市场的调节、受政府的政策引导、受社会的关怀和民众的支持。企业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社会、民生紧密联系起来,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不忘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惠泽民生。企业要想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必须兼顾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外部因素是要争取到国家重视、地方支持、民众拥护;内在因素是要积极促进自身健康发展,使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对员工价值观的培养,建立标准的行为规范体系,倡导积极的经营理念以及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二流的企业靠营销,三流的企业靠生产。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为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束语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现如今经济之间的竞争逐渐从表面的财、物、人、科技之争,发展为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竞争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应该从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进一步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应对挑战、寻求优势的根本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梁雪.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5.5.

[2]李斌.关于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3.15.

[3]于桂红.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23.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地勘

随着知识经济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技术、管理与决策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若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再好的经营战略也无法获得成功。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除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外,还要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地勘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关于企业文化,各国专家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诠释。John·P·Kurt和James·L·Heskett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各个职能部门所信守的共同的文化现象。William·G·Ouchi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松下幸之助的解释是,企业文化贯穿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它可以从员工工作的神态、情绪和秩序里领略到一种精神、感受到一种氛围、体会到一种感染人的力量。我国管理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地勘文化的内涵。地勘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一般文化所共有的特点,又体现鲜明的地勘行业特色;既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又凝聚了地勘单位员工共同理念、价值观念、地勘精神以及单位形象等。地勘文化源于五六十年代我国地勘系统内形成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有其历史渊源和优良传统。属地化以来,面临经济的新形势,地勘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继承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当代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创新地勘企业新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因此,地勘文化还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为企业核心能力。1990年C.K.pra-halad和GaryHamel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在较长时期内增强企业竞争力。Temple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的生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独有的资源,对竞争对手而言是无形的和难以模仿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战略决策。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消费剩余的、支持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占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各项创新能力、拥有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等等。其中,以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企业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一)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Williamson认为,企业可以视为各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一个市场合同。在执行人力资本合同时,由于其产权特性而使合约更多地表现为基于文化背景的一种“心灵契约”,即企业文化会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内部交易成本来看,企业员工行为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正式合同不可能完备。为了弥补正式合同没有覆盖的范围,就引入了企业文化作为替代机制。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规范和指导员工的行为,降低企业内部不确定性,有利于使员工的目标趋于一致,减少认识分歧,降低员工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简化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从外部交易成本的关系来看,企业文化确立了一套价值观体系,并通过行为和物质进行外在表现。在对外交易时,企业价值体系会让外部交易主体减少对该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对周围环境及未来状况的不可预知性,大大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可能。

(二)从委托理论分析。委托-关系是指行为主体雇佣其他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则是人。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人并不一定会完全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在利益的驱使下,他往往通过降低努力水平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甚至牺牲委托人的利益来实现其最大效用,从而出现常见的委托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企业授权经理人代表其进行经营管理行为,即构成委托关系。为了避免经理人牟取私利,确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约束。企业文化本质上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补充,是一种“软约束”。企业通过将其价值观根植到经理人的头脑之中,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弥补“制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与经理人的利益一体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监督成本与约束成本,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从而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交易成本理论与委托论分析表明,企业文化是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进而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影响。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制度、规范、准则等构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能力,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对企业经理人行为能力的影响,也表现为对一般员工行为能力的影响,并最终显性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到,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和改善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凝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进取心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创造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实际上,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构建优秀地勘文化的思路

企业文化作为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竞争。地勘单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分子,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应努力构建优秀的地勘文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地勘文化建设的主旨。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是地勘单位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完善,是地勘单位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所不断总结、提炼和培育起来的。地勘单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一要提炼出最适合地勘单位自身发展的精神,确保这一精神能引起单位全体员工的共鸣,进而变成全体员工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二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不断培植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确保地勘精神文化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三要培育彰显地勘单位个性、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增强单位内部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四要完善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通过经营理念的渗透,着力培养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在单位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即寓文化于制度之中。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主要是由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责任制、规章、条例、管理办法、规范准则等形式作为外在表现。一般而言,制度是地勘单位外在的、硬性的约束,而文化则是软性的引导,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存共动的。一要注重把地勘单位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不断完善经营责任制等内部管理方式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地勘单位活力和实力;二要营造制度软环境,通过设计制作视觉识别系统标识,如标准字、标准色、商标、工作服、地勘歌曲、地勘单位标志等,对地勘单位员工产生非强制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三要利用网络、布告栏、多媒体等形式,在全单位最大范围地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对制度规范的认同、理解及接受。

(三)加强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领导者和员工这两者的行为。领导者行为方面,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身体力行者,地勘文化是领导者从单位实际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宗旨,并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地勘单位的领导者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推动地勘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员工行为方面,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即地勘单位的广大员工是地勘文化建设的根本。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素质;又要启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从而为地勘单位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加强地勘单位的物质文化建设。构建优秀地勘文化,应以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中心。要让地勘单位主动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地勘单位的社会品牌效益,使地勘单位的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地勘品牌建设,比如抓好地质项目的质量关,项目的立项必须通过优良的设计来争取,好的地质成果必须通过优质施工、精确的物探和化验数据来保证,而只有良好的地质成果才能为地勘单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行业口碑,从而不断丰富其地勘品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完善地勘文化的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勘单位应不断改进生产基础设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如基地的美化、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备,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地勘单位对外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文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