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1篇

一、朗读中识字,识字中朗读

低年级培养朗读能力是重点,阅读以朗读为主,这是基本功,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要严格训练。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口语的发展。朗读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低年级尤为重要,领读、范读是十分必要的。在会认字的基础上要训练,学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以随文识字为例,一年级下学期(有一定识字量后)就可以借助带拼音的短文,范读,适当领读(一年级上学期常用)后,让学生练习读,同时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两遍,如地图的“图”,同桌互读(生字词),然后再抽出生字词,集中学习,贯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音形义统一,以形为主,读认写结合,以认为主;记认说兼用,以记为主”最终达到识字要求。识字记生字后,还要回归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句段,最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其实这只是第一课时的初读。这样朗读与识字的结合,课文关注了,生字学会了,但突出识字为重点。

二、阅读中巩固识字,识字中进行阅读

识字是低年级重点,所以,低年阅读首要任务为识字服务。我们都知道低年级阅读以理解词语,丰富词汇为重点,渗透形成句子的观念。那阅读中理解哪些词,我以为要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再适当理解关键词语。

以《看地图的乐趣》(长春版下册)为例,第二自然段“打开地理地图,能看到一个五彩的天地:蓝的是大海,绿的是平原,黄的是高山”“五彩、平原、高山”是生字词。阅读时指名读看到了什么?抓住“五彩”文中指的是哪些颜色,用笔画画“蓝、绿、黄”再看地图还有哪些颜色,说明五彩表示颜色非常多,那形容颜色的你还知道哪些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彩色……)顺势介绍平原、高山特点(拓展世界最高的山峰是什么)这么多颜色漂亮吧,引导学生把这种体会读出来。这样在阅读中复习巩固了生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助于达到朗读的效果。

三、阅读中训练,训练中阅读

低年级识字是重点,但还不是孤点,一定要注意关注全面训练。如《看地图的乐趣》(长春版下册)第三自然段。“打开地图,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每个国家的形状、大小不一样呢:意大利像一只高跟皮靴,索马里像数学7,我们的祖国像报晓的大公鸡……”在祖国的地图上,我找到了首都北京、宝岛台湾,找到了黄河、长江,找到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还有我可爱的家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看有几句话,重点理解第二句,初读时可以抓住“所有”一词(生字词)文中介绍哪几个国家,这里可以训练学生说完整话,“文中介绍了意大利、索马里和中国三个国家”也可以说“介绍了三个国家有意大利、索马里和中国。”接着适当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省略号表示什么,了解“所有”意思就是全部的国家。

理解的读时问它们形状和大小一样吗?继续引读,看地图验证并读课文,分别说出它们像什么?意大利像一只高跟皮靴,索马里像数学7,我们的祖国像报晓的大公鸡……适当补充大小,出示其他国家放大图如葡萄牙、美国,让学生想象像什么?不仅训练想象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看地图的兴趣。指导学生读句子,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这里的读即是手段也是目的。初读知道写什么,理解读知道如何写的,最后达到有感情地读,然后也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2篇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给小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从当前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情况看,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语文教师安排的阅读任务,但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主意识差等原因,对小学语文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的阅读很少,很多时候都看动画片和玩游戏,低年级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语文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的不超过20%,只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有10%左右的低年级小学生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文本阅读意识较弱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天玩,喜欢感观“刺激”,因而很多低年级小学生对动画片等影音作品具有广泛的爱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低年级小学生把课后很多时间都放在阅读网络动画和影视作品方面,对于文本作品阅读很少。尽管有一部分低年级小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一些语文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但很多都是进行简单阅读而“草草收兵”,根本达不到阅读效果。特别是很多家长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不够重视,也直接导致低年级小学生文本阅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深度阅读能力不强

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理性思维”还不是很强,因而即使很多低年级小学生有阅读的习惯,但很多都是“快餐式”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些配有插图的卡通、漫画等“休闲式”“娱乐式”的读物。而对于那些具有说明性、说理性、教育性、引导性的读物,尽管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都能够按照教师和家长的安排和要求进行阅读,但很多时候都是“一阅而过”,不仅缺乏持久性阅读,而且也缺乏深度阅读,很少进行一些思考。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极其缺乏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动画、网络游戏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动力在不断减弱。由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极其缺乏,不仅在语文课堂上不喜欢阅读课文,而且也不愿意主动完成教师安排的阅读任务。由于阅读兴趣极其缺乏,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网络动画等能够连续阅读几个小时,而对教师和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却“提不起”精神,因而形成了“无兴趣”和“不阅读”的恶性循环。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路径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古语讲: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小学低级年组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必须要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不仅有信任感而且还要有依赖感,这样小学低年级学生就会愿意阅读甚至迷上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把小学生当成朋友,特别是要强化“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大限度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大力开展“赏识”教育,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奖励,如夸奖小学生“你真棒”、给予小学生“小红花”等奖励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乐”精神,尽量选择有阅读兴趣的读物,如在教《黄果树瀑布》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旅游景点的读物布置给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小学生对旅游十分有兴趣,都会很的进行阅读,能够起到很好的阅读效果。

(二)发挥家长积极作用

由于小学生课外时间基本上都在家庭中度过,因而家长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通过“家校联合”,共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点评”活动,加强与低年级小学生长的沟通、联系和合作,由家长负责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助工作,每周由家长负责对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效果在“课外阅读点评本”上进行记录,教师则每周进行点评,特别是要对阅读时间较多、效果较好的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奖状,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积极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与小学生共同阅读,每天至少要保证20分钟的阅读时间,家长既要参与阅读,又要对阅读内容进行解释,对于可以转换成游戏的读物,家长和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作游戏,能够使小学生更加喜欢阅读。

(三)积极创新阅读平台

积极创新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平台,对于激发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爱说、爱玩、爱动、爱做游戏的天性,积极打造互动阅读平台,引导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开展阅读活动。要积极开展“游戏阅读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游戏引入阅读教学中来,让低年级小学生在游戏中获得阅读的快乐。比如在教学《春望》时,可以领着学生到操场上、树林里边作游戏边阅读。要将多媒体引进阅读教学中来,充分得用多媒体能够吸引学生的特点,将阅读内容通过多媒体反映出来,不仅能够发挥培养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而且能够通过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要积极开展阅读知识竞争活动,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都要把阅读竞赛作为重要环节,并积极设计具有较高趣味性的竞赛题,教师要对难题给予必要的辅导,通过“竞争”能够极大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总结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主意识都不是很强,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当前低年级小学生文本阅读意识较弱、深度阅读能力不强、阅读兴趣极其缺乏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家长积极作用、积极创新阅读平台三个方面狠下功夫,着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邓永宏.浅谈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河南科技,2013,(02).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 阅读规律 创新力

一、不断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

从阅读的基本规律来看,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培养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时,充分发挥民主教学的作用,使小学生处于一种学习主人翁的地位,鼓励他们对阅读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大胆的对疑问进行质疑,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和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积极的利用自己的思维去进行学习,使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现实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老师可以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当前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而且要说明不管建议的好坏,只要大胆提出来就可以,而且越多越好。在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后,老师应该仔细的分析学生提出的意见,并从中选择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立专门的区域,命名为“学生的金点子”,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实施这些建议。这种形式的教学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断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并完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和参与积极性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二、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

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摆脱原有思想的束缚,从多个方向和角度去思考遇到的阅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空间得到不断的扩展,最终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但是学生拥有知识并不代表学生拥有自己的智慧,因为知识可以通过传授的方式获得,但是智慧却无法实现。由于每一位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个性都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不可以对学生的理解和观念进行直接的否定,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和思维。

三、疑问是阅读的重要基础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学和思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学会思考,使他们养成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课程中出现的蕴藏创意的地方,并利用它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创新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创新性的角度对未知知识领域进行思考和想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并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探究,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利用情感来激发5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语文课文来讲,情感是其最基本的内容和要素,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感来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于都过程中去感受,并通过感受来进行阅读,为其提供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自己去发现和思考文章的情感。此外,老师还应该不断创新各种新的阅读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和创新力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和谐场所,从而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况下,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足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而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要得到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增加思维的多样性,减少思维的单一性,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克服以往的思维惯性。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课题上有着极大的优越势。语文课可以开展各种有益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现在被大家认可的话题作文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己读书、主动创新是最终日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

总之,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只有按照阅读的基本规律,并适当的进行创新教学合理的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才能够使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兴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艺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03).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4篇

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多以学习字词、读读背背为主要形式,有置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于教学之外的现象。本文通过《大禹治水》的阅读教学谈谈小学低年级段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猜、想、说、读成就高效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猜 想 说 读 高效阅读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人人皆知。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重视不够,一般以解决生字、词为主,读读、背背完成阅读教学的做法比较普遍,对于文章的思想、写作方法等的感悟基本只字不提,就是提到,也是老师在照本宣科,参考书是标准答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点拨和养成,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设置了障碍。

下面以《大禹治水》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猜――引导学生从文题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为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之初,呈现大禹治水的视频画面,让学生通过情景感受治水的艰辛和不易,激发阅读的欲望。展示文章的题目《大禹治水》,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交流: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此时教师可以给出例子,如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治水的“治”是什么意思?大禹又是怎样治水的?大禹治水最后的结果如何,等等。这些提出的问题,既是学生阅读中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预测课文和质疑的能力。

在学生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教师应停下讲解课文的脚步,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主交流,畅所欲言,尽情对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进行猜测,培养预测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想――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善思的能力

问题意识、质疑能力不仅仅是提出问题,善于质疑,最根本的还是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学习分析、学会判断,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大禹治水》时,引导学生对上一环节的质疑和猜测,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善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在看课文、听录音的同时,思考诸如大禹为什么治水等的问题,这一环节的对问题的思考和得出的答案,引导学生和猜测的答案进行比较,看看猜测的答案的准确度。

三、读――阅读教学的核心,培养阅读能力

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他们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都有待提高。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那么,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是阅读教学的中心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生字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生词无容置疑是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因为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重心。因此,培养阅读技巧的前提,扫除生词障碍关不可小觑。

对于生字词的处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用圈点法将生字词标注出来,结合课后的生字表的注音而自主预习。

课堂上对于生字词的处理,应引导学生,如对于伟、洪、姓等生字,让学生知其音的前提下,观察字形、观察笔画、部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偏旁和部首。

对于生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如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千山万水等词语,让学生们大声朗读,并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此时,应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放在文章中加以理解。如“很久以前”,在文章的开头,说明这个故事“距离今天很长时间”的意思。

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情境法增强直观理解和运用。如“千山万水”,呈现绵延不断的大山、浪水滔滔的河流湖泊等的视频,让学生从情景中理解这个词,孩子们对直观、想象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较弱,如果不用这一情境法,让孩子们在脑海中想象“千山万水”的含义,显然是不奏效的。

2.读文章

文章的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心。阅读文章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是带着问题的读,问题可以自己提出,也可以教师给出,以起到导读的作用。如在学生阅读了文章之后,教师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读了课文,你知道文题中为什么称“禹”为“大禹”了吗?“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明白了文章的结尾,大禹是“伟大的英雄”了吗?

问题的提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再如,当学生读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时,提出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他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吗?如果你是当年的大禹,你会三过家门而不入吗?大禹的儿子十三岁没有见过父亲的面,幼小的心灵会怎么想?如果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去问娘要爹,娘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说――阅读的提升,培养说话能力

1.说词语

词语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如对于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时,让学生说出类似的词语,如千言万语、千军万马、千真万确、千秋万代、千家万户、千差万别……这样,不局限于阅读教学,也利于学生积累词语,丰富词汇。

2.说课文

对于课文教学,更应该走出读和背的误区,应该让学生以说促读,以读促说。因为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

如针对课文的“禹在波涛汹涌中察看水流,一个巨浪迎面扑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个巨浪迎面扑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这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样的活动也为以后中高年级的扩写打下基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对于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不容忽视。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他们猜一猜、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等方式,发展他们的识字、说话能力,培养猜测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素养,这样,也才能真正转变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使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境;读书;背诵;写话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对于学生的精神发展而言,用朗朗书声为他们构造一个温馨的、实在的成长环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读的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奏响阅读主旋律。

一、创设情境,直观为读作前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契机巧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词句,并把语言训练贯穿其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实物演示、图片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生活展现和语言描绘。创设情境,缩短了课文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自觉进入作者创设所处的情境之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都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图文对照响亮地、清晰地、字正腔圆地读课文。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书中的插图,再说说蜗牛的样子。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到位。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启发动脑,思考为阅读导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我们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他们自由讨论:比赛的内容、过程和比赛结果怎样?从太阳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读的读,说的说,思维异常活跃。

如,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学生在初步感知了心急的猴子拔了种、种了拔之后提出:“猴子最后一无所得,都怨那些多嘴的鸟。”这个意见虽提得突然,却正切中理解课文的难点,提得很有价值。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讨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三、训练口语,说话与阅读共舞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首先加强朗读和背诵。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情感、积累语言的得力手段。读书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其次重视复述练习。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促进语言发展。通过读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

在低年级教材中,有一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读熟之后,把故事转述给别人听。由于故事本身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往往就在故事的情节中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奠定了说的基础。

四、形象再现,表演为读作渲染

低年级学生好动,表现欲强,加之教材内容易懂,趣味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表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突出重点。如,读《狐假虎威》时,先分角色,让学生戴上标志性的头饰进入角色,使学生在表演中体悟到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猛。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这样,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五、放手涂鸦,画画为写作间奏

这里讲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

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由于篇幅较长,我采用范读、导读、赛读、分段读、配乐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朗读背诵。由于学生对丹顶鹤很陌生,如何帮助他们背诵?我让他们根据第二自然段画丹顶鹤,记住它的样子及外形特点,是画“在天上展翅飞翔”的丹顶鹤,还是画“在地上引吭高歌”的丹顶鹤,按自己的喜好来定,学生兴致很高。虽然画作稚拙逗人,却均符合文中句段描述。在画的同时,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已流于笔尖,烙进心里,达到感悟美、再现美、创造美的目的。

六、适时练笔,写话为读续尾声

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于永正老师说:“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抓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仿写。尽管是小学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中有时也需要续写。因为教材中有许多地方言未尽、意未完的空白点。抓住空白点训练写作,是读写自然结合的最佳方式。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最后“小鱼来了,在下面嬉戏/雨点来了,在上面唱歌……”我引导学生写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学生很高兴当上了小诗人,一段段诗句优美动人,想象奇特。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听、说、写、思、想、画等与读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奏响阅读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顾丽芳.与编者对话:阅读教学的应有视角.江苏教育,2013(02).

[2]王燕.浅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徐州教育科研,2012(4).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6篇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低年级学生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把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措施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是一项智力技能,而这一技能则是靠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关注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低年级学生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就明确提出:“阅读是最重要、最直接、最经济、最方便的学习方式。”全国著名幼儿语言专家周兢教授也说过:“注重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良好开端。”那么,怎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还给学生阅读的权利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阅读只是给大脑提供了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考,这些知识才能转化自己的思想。读是说的储备,写的基础,悟的前提,思的凭借。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品尝阅读的喜悦,让学生课前自由读,课中体会读,课后反复读。有的地方让他们低吟慢诵,有的地方让他们静思默想,有的地方让他们高声吟唱。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为学生提供极富吸引力的读物,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担任低年级班主任以来,笔者专门在教室设置了图书角,从学校图书室精心挑选并借来许多学生刊物,还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少儿读物交换阅读。这些刊物不仅画面精美,色彩鲜艳,而且Z言规范,极富童趣。每一期刊物到手后,学生都爱不释手,或聚精会神地阅读,或眉飞色舞地讲述,或惟妙惟肖地扮演童话中的小动物。每当此时,笔者总是适时地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感知生活小常识,理解一些人生道理,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复述刊物中的故事。各种各样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渐渐爱上阅读。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往往是有一定的情景支配,因而优美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气氛就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笔者在装饰图书角时,选择淡绿或者淡粉色等给人以安详、静谧、和谐感觉的颜色,营造一个宁静、优美的阅读环境,同时制作和收集一些小动物头饰及卡通画片,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或佩戴在学生的头上,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学生边读边讲,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在听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环节做得很好,但在具体实施时过于仓促,学生还没把课文读完,教师就开始讲解文章,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潜心阅读,仔细思考。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点拨,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接着再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笔者还要求学生每天在家校微信平台上进行阅读,让全班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评议,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了基础。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挑战,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注重阅读实践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激起学生搜集信息的需求,使学生入境、入情、入迷,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景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董琼.解放心灵发展个性――浅谈语文课堂上儿童权利的回归[J].小学语文教学,2002(12).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将“朗读”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今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切不可对于“朗读”掉以轻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对于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受到限制,若没有教师正确的指导,很容易在朗读中出现问题,如读音不准、节奏把握不当等。错误的朗读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养成习惯,难免就会积重难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朗读多加指导。

在此,我就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老师范读,做好正确的示范

读对是朗读的基础,在读对的基础之上,才能逐步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低年级学生在最初的朗读时往往会出现顿读、唱读等情况,教师的范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训练学生发音、吐字、念词的基本朗读技能,着重引导学生“读对”;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连停、重音、节奏和语气等朗读技巧,着重引导学生“读流利”。此外,范读时,除了朗读技巧之外,教师还应注重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无声语言的表达。

虽然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但也并非是一无所有,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引导学生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课文节奏和情感进行自主的把握和理解。

二、引导学生模仿,提高朗读的能力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最初阶段的语言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自己的范读,为学生“打样儿”,让指定的学生进行模仿和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指出同伴朗读中出现的不当之处或精彩部分。之后再读、再听、再评论,通过一系列的交流互动、模仿、评论、矫正、再模仿,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注重教师辅读,解决学生的困难

所谓辅读,就是指在学生朗读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及时地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辅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扶读和学生跟读。教师要正确、流利且富有情感地进行领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跟着老师读。初次跟读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跟读,教师应适当地放慢速度,提高音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此时,学生声音小,有时还会慢半拍,这都正常,教师要及时鼓励,让学生不要畏惧,勇敢面对。再次跟读时,学生已经能够放_嗓音,大声朗读了,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能高于老师的音量,便于学生做好聆听和模仿,最终达到和老师同口、用情、发声;其二,学生自主朗读。教师辅读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朗读。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指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办法,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与评论。对于朗读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对于存在不足之处的学生,既要指出不足、加强指导,又要及时鼓励、再接再厉。

四、鼓励学生常读,提高朗读的水平

反复练习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基本途径。在低年级的语文朗读中,教师切不可纸上谈兵,要着重进行朗读实践教学。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式教学绝不适合,教师应当将这些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朗读,无论是齐读、轮读,还是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只有学生多读、常读才能提高朗读能力。

五、设置朗读比赛,提升朗读的激情

在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比赛形式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一些朗读比赛、朗读会等,培养学生对朗读活动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朗读,读出个性,读出特点。在这样的你追我赶的朗读氛围中,学生不仅朗读热情高涨,还能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朗读,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识字 情趣 直观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教材中的识字课就是为此而设。我们要科学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以学生真正掌握汉字为目的,课堂呈现的还得是那种简简单单的情趣盎然的识字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等能力。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基础,为此在语文识字课堂上应始终把识字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目标明确而坚定。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识字课堂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那学生识字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再者,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注意力最多集中15-20分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更短。如果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那么注意力自然再次得到集中,那么识字的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激趣导入的过程:一上课,这位教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然后对学生们说:“今天,我将和小朋友们去登山,好不好?(生当然会回答:好。)可要上山顶拿到红旗不容易,必须要克服‘会认字’‘能读文’等难关,你们有信心拿到山顶的红旗吗?”(学生肯定信心十足地回答:有。)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隐藏着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想去挑战。这个情景的设计,使枯燥的识字教学顿时变得情趣盎然,富有生气,兴趣得到激发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很自然地识了字、学了文。

二、直观形象,感悟汉字特点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直观教学便由教育者的不自觉活动转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很简单,因为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著名教师叶秀萍在上一年级下册《识字8》时,就采用了给学生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字词特点的教学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眉”这个字时,叶老师让学生直接去看看同学的眉毛,同时欣赏卡通人物的眉毛,从而很自然地认识了“眉”;接着结合“娥眉”这个词语去认识、去感知,让学生去判断一下三个卡通人物中谁的眉毛是“娥眉”,并看看女同学的眉毛。这样的情景设计,学生从直观上对“眉”和“娥眉”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对照女同学的眉毛,更加深了对“眉”和“娥眉”的认识、学生学习兴致自然就更高了,学习目标自然也达到了。

三、随文识字,领会汉字蕴意

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文,但识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学文相辅相成。有趣而又生动的识字方式,能带给学生无比愉悦的,当然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识字中学到文中的知识,可谓两全其美。

二年级上册《识字5》是由几组很有韵味的谚语组成,其中蕴含了许多的为人之道,学习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此牵制,上成一节轰轰烈烈的思品课。我在备课时就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设计时就恰当的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教学时由“人”多和计“谋”的学习入手,通过PPT的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提醒学生在展示时做到专注,从而使学生充分感知,但不过多纠缠,仍很快回到识字中来。这样既注意了文中蕴含的为人之道的渗透,又很顺利的进行了识字教学。

四、深入浅出,有情有趣有智慧

识字的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识字时应该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识字特点,运用他们的视角去识字,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有情有智慧,才有可能做到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针对“香”设计了这样的识字过程:先激趣,后出示“香”的甲骨文,让学生猜;再动画演示转变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香”的意思;然后分析“香”的意思是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花香”和“鸟语花香”来练习说话。这样一环套一环,从猜中入手,从模糊认识到清晰运用,逐步展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品尝到了识字的乐趣。

五、联系生活,拓展识字渠道

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其实我们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语文教学才算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对于农村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课堂上更应很好地创设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从而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

联系生活实际的识字的形式有很多:如“生字接龙”“讲讲生活中的广告语”“生字开花”……而我在识字课中最常用“生字开花”的形式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达到识字的目的。

如,在识记一年级上册《识字2》中的“堆”时,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采用“生字开花”的形式进行识记。结果学生回答很是踊跃:“我家养蟹,从田里挖出一堆堆土的‘堆’”;“我们把垃圾扫成一堆的‘堆’”;“我家造房子,拉来一堆沙子的‘堆’”……就这样在欢快而又富有趣味的氛围中,生字得到认识,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能力也逐渐得到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我们教师不必挖空心思去想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识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语文教学无处不在,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做一个识字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多去比较、多去发现、多去感悟,那么识字教学对于教师,识字对于学生来说,将永远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