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范文第1篇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泛爱众人,这个世界倘若人人都能够学习弟子规并加以学成,我想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充满和谐与大爱的世界!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一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它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傅精深,很值得一学。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以后怎么定,起笔很重要。在这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当然《弟子规》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对它的内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书读千遍,其意自见”通过老师、家长的指导,再加上自身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回想以前妈妈关心我,教导我的情景;同学们帮助我,鼓励我的情景;老师辅导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阵激动。是啊!他们对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现在就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比如每天帮妈妈多做一些家务,考出好成绩来回报老师,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助……总之,我要善待他人,与他们和睦相处,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多了。同时,我也要时刻地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学,尊敬每一位老师,孝顺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让我们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换来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我们的成绩会蒸蒸日上的。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二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弟子规 有很多块: 入则孝、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弟子规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儿童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们很纯洁。如果你恶他就恶,你善,他就善。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三

《弟子规》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的感受越来越深。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将是我们的立人之本,它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富强。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四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平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五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值得期待。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感想2020六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范文第2篇

1.全面实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围绕“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的主题,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一是区域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孝敬教育、美德校园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各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有道德的人。

二是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着力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和引导作用。

三是要建好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用朴实的道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生道德内化水平。

2.推广青少年德育讲堂模式,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全区各校要积极推广青少年德育讲堂模式,在九峰小学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听、看、讲、写、评、行”的德育教育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传播道德新风。“听”就是要通过主题班会、大讲堂、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听革命传统、历史故事、先进典型的事迹。“看”就是要利用视频设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传统历史文化专题片和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和z地域文化的动漫,组织观看学生团队自主创作的反映校园道德建设的文艺节目和主题班会等。“讲”就是要通过读书演讲、主题演讲等方式,让学生结合实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道德典型事迹,一起谈看法、谈感受,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议论,通过正确的引导,形成思想共识。“写”就是要组织学生开展写读后感、观后感及其他有关道德建设的体会文章,对好的文章定期在z新区时刊、东南商报“小作家”栏目刊出。“评”就是每年组织全区“美德少年”评选。“行”就是组织德育讲堂广泛开展活动,并把活动延伸到“春泥计划”实施点、“四点钟”学校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及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抓德育工作的局面。20xx年争取新增青少年德育讲堂4所以上。

建好德育讲堂,各校要结合学校文化创建工作,在校园环境布置时充分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把道德教育功能寓于形象的校园环境之中,使德育讲堂逐步成为“学校景点”之一。在精神文化提炼时注重师生道德品质培养与内化,铸造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同时要加强制度设计,增强文化底蕴。组织有档次的德育讲堂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先进道德理念。建好德育讲堂要结合学生社团建设,要在原有的“十有学校”建设基础上,不断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提炼社团精神品质,培育精品社团,促进学生个性而又全面的发展。

3.广泛开展“学雷锋,修身律己讲道德”的实践活动。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词。4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最近,中央确定,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之常态化。全区中小学今年要以“雷锋精神实践年”为主题,大力倡导师生践行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大学习活动。通过学习“雷锋日记”、“雷锋语录”等宣传小册子,订阅《雷锋》一书,播放《雷锋》、《没有雷锋的日子》等电影的形式,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让“雷锋的故事”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营造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大讨论活动。就是要积极参与区文明办策划组织的“‘雷锋精神’在当前过时了吗”等讨论话题,组织中小学师生广泛参与讨论。通过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撰文谈看“雷锋日记”和听“雷锋故事”的感受和心得,并选择在z新区时刊“雷锋精神在我心中”专栏上刊载,进一步增强学习“雷锋精神”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大实践活动,就是要以评选“万名z好人”活动为载体,开展区校两级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形成“万名好人美德档案库”,倡导引领道德风尚。大力引导全区中小学生树立先进道德理念,修身律己,长好心、做好人、干好事,营造“尚善行、讲诚信、行孝道、强自立”的浓厚氛围。

4.全面提升社团文化,积极培育精品社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各中小学要认真贯彻落实《z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原有的“十有学校”建设基础上,不断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提炼社团精神品质,培育精品社团,促进学生个性而又全面的发展。学生社团要有正确的文化定位,独立的章程,完善的组织机构,规范的工作机制,有固定的指导老师、活动场地和必要的活动经费,有内容、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的活动,而社团与一般的兴趣小组或竞赛队最大的区别在于,社团除了教授一些必要的活动技能外,还要对本社团所涉及的领域有较深的历史文化研究,能从中提炼出优秀的精神品质并能指导和影响社员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比如足球社团,加入足球社的学生不是仅仅为了学习踢足球的技术,还应该对足球文化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社团成员能从中凝炼出足球人应有的健康、活泼、拼搏与朝气;比如心理研究社团就可以对区域或本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对学生心理预警作出分析;比如摄影社团可以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变迁进行相片纪录,对审美观、注意力进行培训。全区中小学社团建设要以多样化课程为支撑,以体艺科“2+1+1”为载体,以文化研究为引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编印社团刊物,成立社团文化展览馆,设立社团文化研究开发工作室。区教育局将通过十大精品社团评比,社团成果现场展示活动提高学校社团发展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社团化。

5.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铸造文化育人的氛围。

探索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社团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的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各校要高度重视现代化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生命和核心。不断提炼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哲学发展,使学校理念深入每一师生言行。广大学校在校园环境布置时要充分结合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特别是提炼本校的特色项目的精神内涵,把极高的德育教育功能寓于形象的校园环境之中。区教育局将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凸显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和制度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持久影响作用。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项目,提升拓展特色学校,并不断地从特色中挖掘育人的品质,真正融学校德育于校园文化之中。

6.搭建z区优秀班主任大讲堂平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全区各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强化校本措施,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优秀班集体建设。搭建z区优秀班主任大讲堂平台,积极培养青年骨干班主任队伍,提高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提高优秀班集体创建水平。加强班主任区校培训效度,坚持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继续开展名班主任评选与考核制度,不断壮大区级高级德育工作者队伍,形成人人争当名班主任、人人关注学生管理的良好局面。

7.深入推进慈孝文化进学校、进课堂,广泛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

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为人之本,立德之根。一是要充分利用关工委编写的《知孝礼、学孝德、践孝行》简易读本,每年安排9课时进行课堂教学,其中6课时为教师讲解,3课时为学生完成作业或交流心得时间。通过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明了孝的含义和本质,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情感,在倡导人人践孝的漫长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区关工委、区教育局要通过师资培训、课堂教学评比、主题活动开展、孝顺之星评比等积极推进我区中小学孝敬教育;二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以“节日教育、艺术熏陶、经典诵读、课堂渗透、实践体验”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着力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和引导作用。三是引导未成年人发奋学习,勇于承担责任。倡导青少年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业教育,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觉培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敬。四是要大力倡导正确的慈爱文化,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教育局要通过家长学校、母亲素养提升行动、文明家庭评选、书香家庭创建等载体引导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关爱意识,形成家庭文明风尚。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范文第3篇

几乎每一部国产家庭剧都有一个怄气婆婆,她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应该说,这是国产家庭剧里永恒的反面Boss和冲突G点,她们的共通点是与儿子媳妇同住,对小两口的生活指手画脚,对媳妇百般挑剔,你几乎见不到一个正常的、通情达理的婆婆,比如《婆婆来了》中的婆婆,各种调教媳妇;比如《小夫妻时代》里,在生育、买房、装修等原本通过协商便可解决的问题上,婆婆对准儿媳百般刁难……数不胜数。 非要拆散小夫妻的娘家妈

和怄气婆婆如影随形、日月齐辉的是极品丈母娘。丈母娘看女婿和亲家永远是不顺眼的,婚礼问题、房子问题、经济问题、孩子问题等等是永远不可能和解的,撺掇鼓动女儿离婚的丈母娘也是到处都有的。比如《离婚前规则》中强势的公务员婆婆就极力要拆散女儿和女婿,《当婆婆遇上妈》中,准丈母娘用跳楼来威胁女儿与准女婿分手。 两面受气/无主见的男主角

有怄气、强势的婆婆,自然就会有孝心满满却缺少主见,两面受气的男主角。比如《天真遇上现实》中,男主角硬是被自己指手画脚的母亲把原本美满的婚姻给搅离了;而《中国式结婚》中,男主角有孝心却无脑子,不懂得调和双方家庭矛盾,反而因为冲动而激化了各种矛盾,办个婚礼居然要花20集。 圣母/泼妇女主角

家庭剧中只有两种媳妇,一种是圣母,一种是任性刁蛮。有唯老母是从的极品凤凰男,自然就会有圣母女,最离谱的是《温柔的谎言》,女主之一为了帮助出轨又破产的丈夫,甚至去夜总会当小姐。和圣母媳妇成极致反比的是疑神疑鬼、无理取闹的任性媳妇,极品程度同样脱离宇宙。比如《浪漫向左婚姻向右》中,理性女陈小文非要怀疑感性男范晨红杏出墙。 心眼歹毒/情不自禁的狐狸精

越来越多的家庭剧里,小三已经成为编剧制造冲突的必备神器,几乎成为家庭剧的标配。这些狐狸精要么主动上位、人至贱则无敌,人神共愤,比如《妯娌的三国时代》中二儿媳妇遭遇的狐狸精;要么情不自禁“被狐狸精”,比如《当婆婆遇上妈》中,被婆婆使劲撮合与自己儿子在一起,毫不知情地“被狐狸精”。 矫情/的连襟

如果说家庭剧中婆媳矛盾、丈母娘与女婿的矛盾是红花,那么不靠谱的小姑子和小舅子、小叔子就是绿叶,他们的存在使得家庭斗争上升到新的高度,没有这些搅屎棍,矛盾的激烈程度会瞬间失色不少。典型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小姑子余好那近乎精神病的苛刻与斥责。 不死一万遍不足惜的坏妯娌

有兄弟的家庭剧,就一定少不了妯娌之间的戏份。妯娌多的家庭,更是刀光剑影,你来我往。这些妯娌中,一定会有一个极度自私,只为自家着想,行事天怒人怨的极品妯娌,以推动戏剧冲突和剧情发展。典型就是《妯娌的三国时代》。

把鸡毛蒜皮无限扩大,融入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和传统思想,从有限的生活体验中寻求无限的矛盾冲突,是国产家庭剧编剧们的拿手好戏。但一个家庭就这么大,参与的人员来来去去就这么多,能挖掘的矛盾、能放大的鸡毛是有限的,而编剧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力也是贫乏的,在一窝蜂的家庭剧大潮中,所有梗被用烂几乎是可以想象的。 媳妇生不了小孩尤其男孩

解决方式:突然就生了/婆婆棒打鸳鸯/另找女人

家庭剧的女主角们很多都被不孕不育的阴影所笼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贯穿着所有家庭剧。这些不孕的媳妇结果也不同,要么婆媳矛盾足够激烈之后突然怀上了,比如《中国家庭》中曾被婆婆痛骂为“不下蛋的母鸡”的媳妇;要么小两口被婆婆棒打鸳鸯,比如《夫妻那些事》。 公公婆婆没事找事,例如要媳妇洗脚

解决方式:假怀孕,后因生了孙子自然解决

“狸猫换太子”之后,假怀孕也快被编剧们玩坏了。一旦家庭中有任何难以解决的龃龉或矛盾,都可以用假怀孕来解决,比如《离婚前规则》中,白百合饰演的媳妇就听从丈母娘的意见,用假怀孕来欺骗婆家,后被识破。 爸妈不让结婚

解决方式:偷户口本结婚

偷户口本结婚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从《奋斗》中杨晓芸开了这个头之后,《当婆婆遇上妈》、《婆婆也是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基本上你能想得到的家庭剧,只要涉及80后结婚,几乎都用上了这个桥段。 草率离婚后反悔

解决方式:继续住一起

在家庭剧中,离婚是万能的。孩子流产了,离;婆婆不顺了,离;疑似婚外情了,离。但更烂梗的是,离婚的双方没事儿还喜欢继续住一起,住着住着又旧情复燃了。典型如《妯娌的三国时代》中的老二夫妻。 买不起房

解决方式:突然拆迁了/老人卖房、卖肾

中国式的住房问题不但是现实里的压力,更是屏幕里制造冲突的不二法宝。家庭剧里的房地产价格,都是被丈母娘与媳妇们推高的。解决自住房产这一老大难问题,一种方法是天上掉馅饼,典型是老房子突然拆迁了,比如《妯娌的三国时代》;还有一种是老人自我牺牲,比如《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公公就卖了老家的房子,更惨烈的是《婆婆来了》中的婆婆去卖肾。 出现狐狸精

解决方式:狐狸精移情/丈夫破产/丈夫良心发现

狐狸精是国内家庭剧的标配,解决方法通常也只有三种,一是她怀的是别人家的种;一是她把丈夫搞破产了,典型如《妯娌的三国时代》;还有一种是靠丈夫良心发现,比如《王贵与安娜》,尤其后两个情节,是各位编剧的至爱。 遗产分配矛盾

解决方式:伪造死亡证明/对簿公堂

兄弟争夺家产的矛盾也是家庭剧的一大焦点,而且兄弟通常是三人,《家产》中老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猝死,留下一套二环线的房子、几十万存款和一套古董首饰。三个儿子和妯娌为了遗产打得不可开交,甚至对簿公堂。 兄弟阕墙

解决方式:某个兄弟突遭变故

因为财产分配问题导致的兄弟阕墙,编剧们最爱用的手法是让某个倒霉催的兄弟遭遇重大变故,比如车祸,或者患病,在血浓于水的召唤之下,最终无良兄弟洗心革面,所有人冰释前嫌。类似桥段在《妯娌的三国时代》、《家产》中都有出现。 夫妻离婚,丈夫余情未了

解决方式:前夫破产/住院/患绝症(误诊)

家庭剧中,夫妻双方离婚离得快,但情丝通常难以斩断,两人黏黏腻腻是必然的。与现实中不同的是,复合的契机往往出现在前夫最困难的时候,比如破产、生病住院、误诊绝症等狗血桥段,典型例子就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妯娌的三国时代》。 丝前任和高富帅追求者的竞争太过激烈

解决方式:主角光环笼罩众生,前夫瞬秒高富帅

家庭剧中,前任经常是丝的、女主真爱的,高富帅遇上前任,通常是要成炮灰的。女主角光环在家庭剧中普照世人。典型就是《天真遇上现实》中的丝前夫与高富帅前前夫之间的终极PK。 狐狸精想迅速上位肿么办

解决方式:试图怀孩子,她们往往想怀就能马上怀上

在家庭剧中,狐狸精想上位,最强大也最常见的招数就是怀孕逼宫。这一招屡见不鲜,从《蜗居》、《中国家庭》、《百万新娘之爱无悔》到《妯娌的三国时代》,最不合逻辑的就是,当媳妇们都在不孕不育医院里呆着时,狐狸精们仿佛来自异世界,想怀就能怀上。

“咱国的普世价值里,一个女人不结婚就是人生的最大失败,和重男轻女的封建余孽相互勾结导致的社会现实就是:通常岳母都待女婿胜似亲生,指望人家能以样学样让宝贝闺女的人生不要有超出世俗的跌宕。而婆婆们大多视媳妇如投靠来的远亲,因为她儿子的龙体纯正英明神武,皇太后开了恩才能让你有得投靠。”某微博网友如是发言。而许多家庭剧,传递的正是这样的价值观。 男尊女卑

几乎所有的家庭剧,都在或明或暗地传递一个信息:丈夫出轨了,无论整个过程中他表现得何等毫无人性,一旦他被伤害了,或者突然良心发现了,想回到妻子身边,妻子们都一定会接受。在这些价值观里,妻子们的感受是无足轻重的,她们曾受到的巨大伤害,在丈夫回心转意之后都瞬间消失了,甚至会感到无比欣慰。编剧们传递的潜层理念是:这些妻子的价值,依然依附于“保持完整的家庭”。 必须生男孩

“家庭和谐”是足以碾平一切阻碍与不甘的坦克,而所有关于事业女性、女强人的铺垫,最终都会导向同一个观点:不生孩子是她们的原罪,也一定会导致不幸福,编剧也必定会让她们屈服于这种来自原罪的谴责与压力之下。而同为女人的婆婆,则一定会以帮凶与施压者的身份出现。媳妇、婆婆、丈夫、小姑,所有的身份都被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扁平化、样板化,连矛盾都是可预测的,一举一动都无法脱出窠臼。 愚孝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与父母如何相处、是否孝顺自然也是家庭剧的一大冲突来源。放眼所及,家庭剧中人无论父母还是孩子,绝大多数并不具备平等理性的对话能力。父母辈的掌控欲常常绝对到病态,而孩子们或者对父母言听计从毫不反抗,或者大吵大闹幼稚至极,正面看待问题、成熟健康的处理方式从来不会是他们的选择。小到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大到传统与孝道,别指望国产家庭剧有任何反思。 国产家庭剧之所以烂的四大借口,站得住脚吗?

陷入僵化模式的中国家庭剧哪怕被一万个人吐槽一万次,也一定会有第一万零一个人站出来试图为其辩护:并非创作者不思进取,而是受制于市场、观众、收视率、投资方,等等等等。是的,有许多理由可以支持家庭剧继续以极品姿态继续存在下去,正如也有许多理由可以将种种责任分摊、“不得不写烂剧”的借口驳斥得片甲不留。本刊组织了一场多方辩论,请来多位对家庭剧有心得的知名人士,对家庭剧是否真的只能这么烂进行讨论。 借口一:只有师奶爱追剧,只能迁就她们的欣赏水平

正方

家庭剧有其受众,受众口味都很重。

王丽萍:有一定道理,国内的电视剧观众分不同年龄阶段,家庭剧主要的受众群是女性和中老年观众,还有我们不要忽视了农村观众,为什么《乡村爱情》和赵本山系列能播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