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1篇

根据你办《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文件有关要求,现将我区“住房保障促进脱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和帮扶成效等总结报告如下。

一、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确保“搬得出”。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精准搬迁”。实行“三看三评三审”,确保应搬户一户不漏,非搬户一户不进。实地“三看”,即看区域环境是否“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看是否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群众搬迁意愿。严格“三评”,即对贫困户申请,实行社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议评定。落实“三审”,即对标搬迁条件和对象,开展村社初审、乡镇复审、区级审定,保证符合政策规定。全区共识别“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x户x人,并对所有搬迁户实行“一户一档”精准管理,做到可追溯、可查证。二是分类满足群众需求确保“合理搬迁”。根据搬迁安置任务和进村入户摸底情况,坚持以城区、食品工业园、乡镇集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等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多元化安置方式。按照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就业技能的,安置到城区或园区;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集镇的,安置到乡镇场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差的,剩下的引导投亲靠友。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集中安置x户x人,插花分散建房安置x户x人,城区购房安置x户x人,场镇购房安置x户x人,投亲靠友安置x户x人。三是刚性落实上级政策确保“阳光搬迁”。通过走访群众、市场调查、成本核算,以及返贫风险论证,实行分类补助。对进入城区购房、集镇(园区)购房、聚居点建房、分散建房和投亲靠友5类易地搬迁贫困户,分别给予人均补助3.5万元、3万元、2.5万元、2.5万元、1.75万元。按照开工、完工、入住、拆旧四个阶段,打卡直拨20%、30%、30%、20%补助资金。严格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25平方米、户筹资金不超1万元的底线,对面积超标、自筹资金超额、旧房不拆除、质量不达标的实行“四个一律不补助”。

二、精准制定发展规划,确保“稳得住”。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充分考虑群众居住安全、增收致富、生活配套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搬迁安置点选址,做到“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五进”(进城区、进集镇、进社区、进乡村旅游区、进中心村和聚居点)、“五不选”(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从规划入手解决群众生活品质和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在户型上,由区规划部门按符合面积标准、民居传统、地形地貌、功能要求等统一设计,为每户提供2—3套户型选择,既改善新居风貌,又留住乡愁记忆。在面积上,坚决防止住房面积超标、建设标准豪华、房屋空置等现象。对有后续建房需要的,采取宅基地预留续建空间等办法,由搬迁对象稳定脱贫后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决定是否扩建。在模式上,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由6—20户组团小规模聚居,鼓励搬迁对象2—3户联建具有川东北传统合院式风格的三合院、四合院。二是突出群众主体。实行“政府主导、乡镇主责、群众主体”,加快新居建设。由搬迁户成立业主委员会,坚持统一政策标准、规划设计、土地协调、工程建设,自主进行选址定点、户型选择、队伍确定、质量监督的“四统一四自主”机制,实现“自己家园自己建”。政府重点抓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质量监管、政策兑现、拆旧复垦等。三是突出综合配套。坚持把易地搬迁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配套建设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搬迁户的帮扶工作,从关心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入手,帮助实现“微心愿”;帮助搭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众关爱网络,营造邻里守望、互助和谐的人文氛围。以创建“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契机,利用农民夜校、文艺演出、“村村响”等载体,开展感恩奋进、文明健康、科技法治等主题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强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同步转变,引导农户自觉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精准施策促进增收,确保“逐步能致富”。一是“搬迁户+产业培育”,增加经营性收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发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 “三双”、“152”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二是“搬迁户+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依托职业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成人继续教育“五大培训工程”,摸清农户就业愿望、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签约率。三是“搬迁户+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搬迁户将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和林地,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给业主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农地、农房、林木、人才、闲钱、集体资产“六个盘活”, 将 “死资产”变为“活资本”。四是“搬迁户+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出台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分类分档补助政策,激发贫困户增种增养“五小”经济,放大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基金效益,解决产业发展投入难题。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2篇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定期召开“四大家”领导联席会、市扶贫攻坚指挥部会议、各镇(办、处、区)以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市相关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的通知》,落实镇(办、处、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书记责任,加大考核激励和监督问责力度,强化了责任体系。明确了“4个70%”的要求,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70%的精力用于精准扶贫,全市70%的党政干部主要精力用于精准扶贫,全市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精准扶贫,各镇(办、处、区)及市直部门年度考核中精准扶贫工作占70%分值,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扶贫攻坚约束机制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精神脱贫的行动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实施方案》、《**市农村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市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了“1+N+M”的政策体系,对精准扶贫各项扶持补贴政策进行了明确,建立了扶贫工作纪律及约束机制,保障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全面推进脱贫政策落到实处

1、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易地搬迁任务。我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17571户57065人,**年在建、完工及搬迁入住16545户52520人,占总任务的94%。其中:在建户数5946户19124人;完工及入住10599户33396人,超省下达9100户任务的16.47%。

2、全面精准发力脱贫产业。一是按人均补助10000元标准,整合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年共下拨产业发展资金1.88亿元,有30583户97267人用于发展产业。二是探索共赢模式,推进产业培育。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金融企业支持贫困户贷款、发展新兴产业、筹建农产品扶贫超市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3、全面实施医疗扶贫。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1.2万元降至0.8万元,年封顶线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年参合精准扶贫对象累计住院报销9307人次,新农合累计补偿1973.41万元。**年正在着手优化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健康扶贫对象住院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且个人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门诊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4、全面开展教育扶贫。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举办了多场外出务工现场招聘会;为11352名贫困学生建立了资助台账,发放补助资金772万元,为1943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358.13万元。

5、全面落实低保兜底政策。截止**年底,保障人数16592人,发放低保金2592万余元;医疗救助16398人次,发放救助金1218万余元。

二、**年工作计划

**年是全面突破、实现三年脱贫目标的关键之年,我市将更加注重激发内生活力,更加注重脱贫质量,凝心聚力克难攻坚。

1、村出列、户脱贫任务全面启动。**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是:确保35290人达到“三有两不愁七保障”的标准脱贫销号;确保40个重点贫困村达到“四确保九有”标准脱贫出列;六里坪、丹赵路、三官殿、新港四个镇(办、处、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他镇(办、处、区)做到尽可能多的村实现整村脱贫。

2、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扫尾。严格督查考核,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表和推进路线图,确保2月底前所有建房全部开工到位,5月底前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任务全部完成,7月底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扫尾。同时还要确保资金安全和房屋质量安全。

3、产业发展全面提速。一是完善贫困户产业脱贫规划。按照人均三年6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进一步完善贫困户产业脱贫规划,确保户户有可持续的收入门路。二是稳步推进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抓好、抓细、抓实柑橘低产园改造工作,抓好核桃、中药材、茶叶等主导产业,在**年工作基础上,确保**年有变化,2018年见成效。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市场主体+增收示范户+贫困户”的“百千万”产业扶贫攻坚工程。着力培育100家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市场主体,重点发展2000户以上增收示范户,就近帮扶带动近3万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每个村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家新型市场主体,培育20户以上的脱贫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四是金融扶贫进一步发力。推动村金融扶贫工作站进一步扩面,增至100个,为贫困户贷款提供审核把关和信誉担保服务,确保贫困户真正能实现“免担保、免抵押、信用小额贷款”的目标。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阀下河北省山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研究”(编号:A20140017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涞源县山区移民搬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到了“啃硬骨头”的最后攻坚阶段,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我们尚有一大批生活在生态条件脆弱区的农村居民,由于他们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诸如土壤贫瘠、水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山高坡陡难以耕作等的限制,很难通过特色产业扶贫等形式的扶贫开发模式来改善其生存条件和家庭生计水平。而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身处如此困境的贫困农户的生计安全的有效手段,一直得到政府和相关人士的关注。然而,在依托移民搬迁推进扶贫进程的过程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研究基于对河北省涞源县移民搬迁案例的系统调查研究,探讨了贫困山区移民搬迁的政策决策以及政策落实方面的基本情况,从中挖掘出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就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区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一、涞源县移民搬迁概况

(一)涞源县生态经济条件。涞源县地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地势相对高差跨度大。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凉爽,秋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7度,年均降水量556毫米,无霜期比较短(90~120天),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只适合极少数农作物生长。自然地理区位特点决定了这里农业耕地条件差、水土资源不协调、粮食作物产量低、生活质量无保障。2003年之前,农业是当地支柱产业,这之后随着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县域范围内形成了钢铁、旅游和农业三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一些经济作物,诸如速生核桃、杏扁、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相继建立。然而,这种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对那些居住在生态条件极度贫困区域的农户而言,并没有太多的积极影响,其结果就是县域范围内农户经济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截至2015年底,全县仍有7.2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其中近3万人是生活在生态脆弱区,难以在当地靠自身发展起来的。

(二)涞源县移民搬迁现状及近期规划

1、搬迁规模和搬迁方式。涞源县共有2,448平方公里的深山区,285个行政村,其中1,076个自然村,共27万人,是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三合一”重点县,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县。根据新的贫困标准,全县7.22万重点扶贫对象中3万人居住环境恶劣,很难就地扶贫,需要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实现脱贫的目标。

涞源县的移民搬迁工程自2003年开始启动。根据贫困村及自然村居住特点,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实行“建移民小区安置为主,分散搬迁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搬迁方式。在迁入地或者安置地选择上,主要涉及到三种类型,即向中心村搬迁,向重点镇搬迁,向县城内搬迁。搬迁过程中,从迁入地选址,到统一规划建设,再到具体选料施工,全程有移民搬迁代表参与。据涞源县扶贫局资料显示,按照《省异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结合“7.21”灾后重建,按照“群众自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户监督”的原则,到目前为止业已建设完成17个移民小区,上级支持5,062.1万元,搬迁2,147户,涉及7,025人。

2、近期扶贫搬迁规划。根据县域扶贫规划,通过多部门合力推进和更多资金支持战略推进,争取在2020年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全面脱贫。未来几年移民搬迁计划为:2016年搬迁约1,200户,3,600人;2017年搬迁约1,900户,5,700人;2018年搬迁约2,800户,8,400人;2019年搬迁约1,400户,4,200人;2020年搬迁约1,686户,5,259人。

二、涞源县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涞源县相关扶贫工程推进工作的了解以及南阳峪、四角台等多个移民搬迁村的观察和村民走访,发现目前在涞源县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扶贫效果,然而在整个移民搬迁工作动员及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几年的移民开发工作中引起注意。

(一)移民搬迁项目宣传动员和农户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到,关于“对移民搬迁工程的了解渠道”,大约40.2%的村民是在与邻里街坊的谈话中获取关于移民搬迁的相关政策信息的;35.5%的村民通过村干部或社区广播而关注到;8.6%的村民直接通过扶贫机构了解相关信息;还有15.3%的村民是从亲戚朋友的口中了解到的,剩下不到1%的村民通过其他的方式了解。由此所造成的村民对有关移民搬迁项目的了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有一部分村民反映,只知道只要搬迁就可以拿到补贴,至于怎么搬、搬到哪里去,自己一概不知,所以有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实现。由此可见,关于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和项目执行方面信息供给和村民对信息的获取之间存在严重不对称性。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从村民视角而言,其关注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同,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差异。而这种信息获取的差异性和不对称性恰恰是造成部分村民在搬迁决策方面摇摆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搬迁工程推进的步伐和实施效率。

(二)政府补贴和农户搬迁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对一些搬迁中“顽固分子”的走访了解到,除了个别因为年岁大了,难舍故土,只求安身立命之外,他们不愿意搬迁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举家搬迁所享受到的补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也是我们在关于移民搬迁调查中常常遭遇的一种最为尴尬的情况之一――搬迁工程一旦启动,项目区相对富裕的农户很快会行动起来,而真正的贫困农户则左右为难,摇摆在搬与不搬的决定之间。在涞源县这样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村,原本以农为生,靠农立命,没有过多家庭积蓄,甚至每年的收入还不够贴补家用的部分贫困农户而言,他们认为即使有了政府的补贴勉强满足了他们搬迁的意愿,而在新的安置地重新“安家立业”需要支付比原居地更多的成本,对他们而言似乎“得不偿失”。

(三)培训资源供给与农户的就业技能需求不匹配。实地调研显示:首先,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了部分针对农户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机会一般的农户很难得到。加之,培训名额分配方面存在所谓“干部优先”、“干部亲属优先”等不良风气,普通农户在培训机会获取方面被严重边缘化;其次,参与过培训的农户中有人反映,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化,有时候不是自己想做或者能做的,和自己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同时也不知道搬迁后到安置地是否能够用得上;最后,就是培训消息的时间相对滞后、培训时间安排和自己时间安排上存在冲突等,也使得很多农户无法及时并完整地参与全程培训。

(四)原居地财产处置和安置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缺乏事前规划。对涞源县相关村庄的调研了解到,目前对移民搬迁户而言,其主要家庭财产包括住房、土地等都在原居地;而在新的安置地虽然可以享受到诸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比原居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但是基本没有属于农户自己的生产性资源和财产。所以,很多农户顾虑一旦举家搬迁,原居地的房屋和土地等如何处置?安置地的家庭生计如何去维持?因此,原居地财产处置和安置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成为制约当地贫困农户搬迁的又一重要因素,而克服这一障碍,就必须对移民搬迁户在原居地的财产处置和安置地生计系统的再造提早进行规划设计和相应的咨询服务供给。

三、推进和完善贫困山区移民搬迁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移民搬迁的认知水平,增强自主性,遏制在搬迁事宜上“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宣传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让搬迁户能够全面了解移民搬迁的目的、流程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避免因为信息疏漏或者不知情而对搬迁工程推进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宣传教育还要让农民充分地了解搬迁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但这绝不意味着搬迁是政府的责任,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一些农户把自己不能完成搬迁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政府,把搬迁的经济负担都转嫁给政府,自己不积极主动的筹集资金,寻找办法,这种消极的心态是错误的,在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指出,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让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来。

第二,强化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程中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严格规范的资金监管机制。因为搬迁户绝大部分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因为家庭储备资金极为有限甚至根本没有,搬迁所需资金以及家庭生计再造的资金投入是他们不得不考量的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资金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是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尽量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其次,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扶贫;最后,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放宽贫困移民的贷款利息政策。

第三,加强对搬迁户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和家庭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提供支持。对于纳入移民搬迁计划的农户,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前设计和开设更多关于就业技能支持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为进一步再就业提供良好基础。在新的安置地,鼓励和支持周边的原居民和有经验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甚至是“以点带面”的帮扶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新迁入居民的生计系统再造,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社群。

第四,以村为单位,妥善规划和解决搬迁户在原居地滞留财产的管理处置问题以及安置地相关财产权的获取问题,保障搬迁户能够“安居乐业”。中国农民,尤其是年长的农民都有一种乡土情结,顾家守业的思想,他们认为家是“根”,根不能丢,所以宅基地和耕地承包地问题是移民搬迁工作中必须解决和处置好的首要问题,可以通过政府激发创业者创业或志愿者进行原居地财产的承接,从而改变村民搬出后原房屋无人看管和耕地可能荒废的现状。当然更重要的是解决村民安置地的进入权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初来乍到”的新迁入居民在新的安置地的房屋产权以及社区成员权资格,以保障其基本的房屋使用、土地租赁等权利的获取。

第五,做好对搬迁户的跟踪评估,最大可能地减少其返贫的机会。定期对搬迁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他们搬迁后在安置地的生产、生活最新动态,如政府补贴落实情况、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子女受教育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户搬迁的后顾之忧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困难。尽最大努力减小搬迁户返贫的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彦,高春雨,王道龙等.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4.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4篇

2月6日至8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深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并召开座谈会,发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动员令。他强调,全省上下要更加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更加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以精准为基本攻略,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组织发动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在石门乡仰天窝种薯扩繁基地听取生产建设和农民增收情况汇报后,陈敏尔指出,要通过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激活土地、资金和人员等要素,使荒地变成宝地。在考察石门民族中学新校区和团结小学、幼儿园时,陈敏尔详细询问教学和W生营养餐等情况。他说,要靠教育打开石门,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让孩子们从石门走向世界,拥有精彩人生。在观音山社区安置点,陈敏尔走进搬迁户家中,详细了解搬迁后生产生活情况。陈敏尔说,我们不仅要解决房子问题,还要解决生计问题,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调研中,陈敏尔还考察了民主村精准扶贫作战室、河坝村基层阵地建设、石门老街和观音山社区光伏扶贫项目,走访慰问了老党员、贫困户。

2月5日至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深入黔东南州三穗县、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集中火力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两场硬仗,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月7日至9日,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赴极贫乡镇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简嘎乡蹲点调研脱贫攻坚。谌贻琴在调研中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一切为人民打算、共同为小康实干,坚持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撸起袖子加油干,打一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漂亮仗,确保全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自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开展以来,贵州省、市(州)、县、乡、村党政主要领导和各级干部带头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现场办公、蹲点调查、分类施策,身先士卒抓脱贫,沉下身子干实事,打响了2017年贵州脱贫攻坚承上启下的集中会战。(责任编辑/欧阳海南)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5篇

贞丰县者相镇小桥流水人家布依风情小镇安置点。搬迁安置730户3370人,为省级示范点。目前,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移民局组织的技术审查,正按州级评审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近期可下达批复文件。项目已到位资金3000万元,完成土地征用1200亩,工程于6月18日下午正式启动进场施工,已初步完成路网清表、挖运、填方等工作,210套住房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兴义市东峰林布依山寨旅游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搬迁安置580户2146人。该点原为省级示范点,但因安置点内涉及医院、养殖场等附属设施的迁建,工作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迁建任务,同时,该点未确定招商引资方案,没有确定施工方,安置点未实质性动工,综合多方面因素,该安置点暂不具备示范建设的作用,为避免对我州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尤其是省级示范点工程建设的进度造成影响,经向省、州请示,该安置点已取消作为2015年省级示范点进行打造。目前,已落实土地4000余亩,省移民局已下达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审查意见,正按州级评审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养殖场和医院等附属物拆迁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审查,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招商引资方案已经市政府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及确定施工方。

2.大力推动州级示范点项目建设。我州两个州级示范点是:兴仁县城南街道办杨泗屯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和义龙鲁屯镇七一村马鞍山扶贫生态移民项目。

兴仁县城南街道办杨泗屯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搬迁安置1000户4000人,批复总投资3.2亿元,原为州级示范点,因兴义市东峰林布依山寨旅游扶贫生态移民项目省级示范点调整,该点已升格为省级示范点进行打造。目前,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州级评审,并下达了批复文件。自今年1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到位资金2700万元,600套住房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其余住房正开展基础施工。计划今年9月底完成全部房屋主体工程。

义龙试验区鲁屯镇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700户3000人。目前,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州级评审,正按州级评审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完善,近期可下达批复文件。现已完成征地750亩,完成场平300余亩,测量房屋40余栋,完成安置点约2公里路网建设。

3.积极指导小城镇示范建设。望谟县油迈瑶族乡安置点。搬迁安置168户831人,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较少少数民族安置点。目前,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州级评审,正按州级评审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完善,近期可下达批复文件。该安置点共建设住房11栋168套,均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4.切实抓好“十三五”扶贫生态移民规划编制工作。为确保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一系列建设内容及时纳入到各行业、各部门“十三五”规划盘子,最终实现项目资金资源整合的目的,我局超前谋划,2月初与州发改委联文下达了《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4月底组织开展了全州扶贫生态移民“十三五”规划编制业务培训,5月份州县两级移民部门参加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十三五”规划编制业务培训。截止6月底,各县(市、试验区)已初步完成规划文本初稿,但因深度不够,仍需加强对乡镇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对接力度。目前,局长王尧忠同志正亲自带队赴各县(市、试验区)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十三五”规划专项培训。

根据省移民局、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4月3日下达《关于2015年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预安排计划的通知》、《贵州省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等文件,2015年省下达我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共25个,搬迁任务为5461户23504人。按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3万元/人计算(其中:中央住房补助资金0.6万元/人,省财政住房补助资金0.6万元/人,省财政基础设施补助资金0.1万元/人),可争取中央和省资金共计3亿元以上。

5.全面抓好整村推进工作。一是全州41个500人以上的移民小康示范村,__年度省下达94个项目已完工41个,正在实施37个,下半年启动16个。全州87个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移民村,__年度省下达项目106个,目前已完工43个,正在实施40个,下半年启动23个。二是全州共申报2015年度项目211个,申报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7449.4万元,目前已获省级批复“整村推进”项目资金4220余万元及小型水库扶助资金225万元。三是突出抓好省级重点村建设,贞丰县董箐村、义龙新区马别村、册亨县板坝村、望谟县纳王村4个省级重点村2013—__年共下达项目48个,已完工项目17个,已验收项目2个,已移交2个,正在实施项目22个。四是将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纳入后期扶持工作重点,成立了局班子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领导小组及两个遍访村党建扶贫小组,制定了脱贫帮扶计划,拟在遍访贫困村新房子村、战马田村发展绿壳蛋鸡养殖2万羽。五是积极打造安龙县坡脚乡平班库区立体生态现代高效农

业示范区,目前共协调投入项目资金1.03亿元,完成坡脚蕉种植20000余亩、甘蔗规范化种植8400余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3个,种植桉树25000多亩,养殖香猪2000余头,网箱养鱼460箱,拦河养鱼880亩,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3000亩,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 6.创新推动避险解困试点工作。__年度全州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涉及兴义市、册亨县、望谟县移民2288户9094人,中央和省级下拨项目资金2108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8589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491万元。规划住房建筑面积207475.41平方米,目前完成住房建筑面积122200平方米,占总规划面积的58.90%,已搬迁入住移民1860人,签订搬迁安置协议4500人,正在签订搬迁安置协议2734人。

组织指导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贞丰县申报了2015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4月份对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方案进行了修编,修编后全州共申报移民避险解困帮扶对象2138户9155人。其中兴义市1425户5532人,望谟县414户2109人,安龙县244户1118人,贞丰县81户396人。目前正待国家审核批复。

7.切实抓好“三五”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工作。现普安县已正式上报规划文本,兴仁、安龙、晴隆、望谟、册亨、贞丰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初稿,兴义市即将完成初稿,义龙试验区正在开展编制工作。

2015年度后期扶持项目(包括避险解困试点项目)预计争取资金超过3亿元,目前已到位1亿余元。

8.主动配合完成马岭水库前期工作。积极同省移民局、省水司、贵阳院等单位联系,对接前期工作经费、预付款协议、初设阶段设计单位招投标、移民监理委托等事宜,主动向州政府请示汇报,全力推动兴义马岭水库移民前期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可研报告一经批复,移民投资一经确定,马岭水库移民规划安置等各项工作将及时跟进。

9.积极推动中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木浪河、打鱼凼、西泌河、七星等水库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编制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我局积极同平桥水库业主对接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年度移民资金计划、协议签订、技施阶段设计部门和移民综合监理部门、移民实施规划编制等工作事宜。上半年本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完成较好,中型水库年度搬迁任务数734人,目前已完成649人,占年度任务数734人的88.41%。(其中:小龙潭水库260人,木浪河95人,五嘎冲水库283人,西泌河水库11人)。

10.切实指导小型水库安置规划编制及实施。革里、大观、上亭、八一、鲁打、箐口、科花等一批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的前期实物调查、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已完成并通过州级审查。

1.狠抓项目实施促进库区和谐。全州2011年以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总计897个,上半年完工142个,总完工项目616个。通过采取积极实施项目的方式,极大的改善了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本质上促进库区和谐稳定。

2.狠抓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完成《鲁布革水库移民安置存在问题报告》并由我省及云南省级移民部门组织了审查。《平班电站移民安置实施规划修编报告》已上报省局待审查。龙滩电站目前正在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完成情况及资金清理工作。光照电站涉及的河塘大水井88户337人移民的安置工作已完成,移民房屋全部建成,成功调处长流乡争议地16宗54.6亩,兑现资金42万元,按照《光照水电站晴隆六枝库区库岸失稳处理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已委托贵阳院对库岸失稳处理开展勘察规划设计。复核自迁分散100户547人移民安置基本情况,已专题请求省局尽快协调落实。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精准扶贫;统计分析;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4-65-4

Analysi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Hu Yangyang1 Li Qian2

(1.Intern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 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11)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llow-up support policy of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 immigrants, it has promoted the elevation of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standard and maintained the stable and harmonious regional society. However, there still remains the issue of poverty among the reservoir immigrants,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rural poverty in 202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servoir immigrants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 follow-up suppor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actice, studi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vid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departmen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poverty allevi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nt

1 引言

国家实行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政策方针,尤其是2006年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改善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交通、电力、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升了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了区域社会稳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水库移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我国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同时,对扶贫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都提出了硬性要求。水库移民贫困人口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如何使贫困移民脱贫、持续致富,形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2 水库移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水库移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

2.1.1 调查范围及对象。本文结合监测评估实践,确定调查范围为灵宝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调查对象为A县辖区内大中型水库移民。

2.1.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其中,移民村、移民户基本情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扶持项目基本情况主要采用实地观察法。

第一,移民村、移民户。按照技术归口大纲规定,结合安置方式、扶持方式、扶持力度、实施效果选定样本村。依据统计学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样本村中按家庭境况好:中:差=2:6:2的比例抽取样本户,抽取比例为所在村组移民家庭总户数的5%~10%。

第二,扶持项目。在样本村已实施的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项目中,依据统计学抽样调查方法,尽量涵盖所有项目类型,重点关注与水库移民脱贫攻坚有紧密关系的项目。

第三,评价方法。依据统计学理论,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

2.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A县境内涉及4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核定人口8万余人。选定A县样本村15个,样本户275户,扶持项目20个,进行实地调查。参照有关规程和文献,主要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居住水平、生产水平、生活环境、人口素质、扶持项目和移民管理机构等指标来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部分指标)的计算分析见表1。

2.2.1 现状统计。第一,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的75%,整体落后于当地居民。农业种植比例较低,打工收入是移民家庭最重要的收入。第二,消费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当地农村居民的70%,整体落后于当地居民。第三,居住水平。人均住房面积少,居住条件一般。第四,生产水平。人均耕地拥有量低、人均资源有限;灌溉比例低,机耕路硬化比例低。第五,生活环境。集中垃圾处理方式比例不高,村组道路硬化率低,生活环境较差。第六,人口素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偏大,教育程度低,高中阶段入学率低。第七,扶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占相当大一部分,生产开发、技能培训项目较少。第八,移民管理机构。A县移民管理机构人员较为齐备,但部门分工不明确,对接不到位,业务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并且,同级财政拨款难以保障,经费较少。第九,发展不均衡。村与村之间水库移民经济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

2.2.2 评价分析。分析得出,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对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和有利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水库移民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不可持续因素,并且在贫困移民群体中更为突出。

2.3 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成因分析

2.3.1 人力资源不充足。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多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客观造成了水库移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劳动技能不足。调查显示,A县水库移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低,后续发展动力难以保证。当前,在开发性移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已经开始重视水库移民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但在具体的开发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水库移民的人力资源开发认识程度不足;对水库移民进行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人力资源开发的覆盖面广度不够,面积比较狭窄,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不能持续进行。

2.3.2 产业结构不合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依靠自然条件发展产业,基本以种养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收入所占比重较低,难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调查显示,生产开发项目较少;实施的产业项目,大都未能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状况、客观优势,选择产业带有一定盲目性,加上管理经验不足,难以有效发挥投资效益。

2.3.3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需要实现两方面:经济增长和均衡发展。调查显示,部分移民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存在一些贫困移民难以脱贫致富的现象,制约着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和共奔小康进程。

2.3.4 移民管理机构有待完善。县级人民政府是实后期扶持政策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县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也是贫困移民脱贫行业帮扶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移民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不足,难以满足水库移民经济发展工作需要。调查显示,A县移民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较为齐备,但经费保障较低,且存在业务素质不强、管理工作不规范等现象。

2.3.5 特殊户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特殊户主要指病、老、残家庭。调查中发现,有些家庭既无资金来源,又无劳力,有的甚至集老弱病残于一身贫困人口,生活十分困难,如果仅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很难脱贫致富。

3 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对策分析

3.1 教育培训精准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水库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要素,要想实现库区产业发展,必须要进行科技扶持,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教育培训项目实施效果不佳,难以发挥顶层设计预期效益。做好教育规划,用好教育资金,有针对性的开发移民人力资源,提高移民群众智力水平,“授鱼”改“授渔”、“输血”变“造血”。

3.1.1 加强建设,完善教育设施。教育设施项目不只是学校,也要加强文化广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项目的建设,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移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1.2 加大引导,重视子女教育工作。“知识改变命运”,然而教育是一项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的事情,部分移民尤其是贫困移民很难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应加强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加大宣传诸如“雨露计划”等国家政策,同时鼓励引导青少年继续再教育,积极接受中高职教育深造。

3.1.3 精准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常规的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是县级移民管理机构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移民被动接受培训,难以真正满足移民群众的培训需求。应充分了解移民的培训需求和脱贫致富愿望,采取移民主动申报,不限形式,移民管理机构帮其“量身定做”,精准培训,逐户逐人切实满足移民需求,提高移民群众就业率。同时,积极引导,扭转移民意识,使其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好习T,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

3.2 产业结构精准化,强化生产开发项目

良好的产业结构是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经济调整。多数产业扶持项目针对性不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投资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2.1 改变传统观念,发展现代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增加收入为中心,深入了解移民村诉求,结合移民村实际,通过建设产业设施,有针对性地扶持移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加工业、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不断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业效益。

3.2.2 改革创新思维,用活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方式可以改革创新,诸如对于短期暂无成熟产业项目的,可以采用入股分红、信贷贴息等形式扶持,对于贫困移民考虑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扶持。

3.3 区域扶持精准化,强化异地搬迁脱贫

异地搬迁主要考虑避险解困和易地扶贫,帮助贫困移民彻底“挪穷窝”。对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符合条件的考虑实施避险解困和易地扶贫;不符合条件的加大各项扶持力度。

3.3.1 科学安排,开展避险解困工作。对于符合避险解困条件的特困移民,要深入分析,科学安排,及时实施此项工作,并帮助移民解决增收问题。

3.3.2 积极协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于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贫困移民,县级移民管理机构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实施此项工作,并协助解决后续问题。

3.3.3 统筹解决,兼顾其他贫困移民。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贫困移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及脱贫需求,加大各项扶持力度,切实帮扶脱贫。

3.4 移民干部精准化,强化机构能力建设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对各级管理干部要求更加严格,这主要体现在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上,对各级移民管理机构都是考验,尤其是县级移民管理机构。后期扶持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精准扶贫移民行业帮扶是否到位,移民能否脱贫致富,这都与移民管理机构的作用发挥是分不开的。

3.4.1 加大经费保障,满足工作开展需要。县级移民管理机构对移民脱贫致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工作需要,提高移民管理机构规格,并加大同级财政投入,保证移民管理经费。

3.4.2 提升业务素质,强化机构能力建设。队伍强,才能打好仗,脱贫攻坚是场硬仗,要求每个干部要有过硬的素质。应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规范移民管理工作,增强机构能力建设,做好机构、人员、队伍保障工作,切实推进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3.5 扶贫“兜底”精准化,强化帮扶共同脱贫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应保尽保,是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人掉队,实行政府“兜底”。对于一些贫困移民户,尤其是病、老、残家庭,仅靠自身努力无法实现脱贫,在政府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同时,还要根据实情满足其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考虑采取协助兴建周转房或帮其住进社会福利机构等扶持形式,从而帮助每一个贫困移民脱贫,实现精准扶贫,共享改革成果。

4 结语

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关乎我国共奔小康进程,移民经济发展关乎区域社会和谐稳定,应着眼于未来,立足长远,走可持续道路。本文结合监测评估实践,分析水库移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从精准扶贫视角下对水库移民脱贫致富进行探索研究,针对人力资源开发、生产开发、异地搬迁脱贫、机构能力建设、帮扶共同脱贫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可供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行业扶贫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廖蔚.水库移民经济论[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 王骏.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提出与移民经济的发展[J].社会科学版,2002(3):7-10.

[3] 胡宝柱,刘峻德.水库移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评价实践[J].中国水利,2004(8):46-47.

[4] 蔡P,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7篇

一.认领的个性问题

(一.认领的个性问题)

1.慢病服务管理有的仍停留在签约阶段。第三方评估调查的373户慢病患者中,19.57%不知道慢病救治政策,28.15%反映未得到过慢病救治。实地访谈中,多名村医、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不清楚本地关于慢病救治相关政策或规定。(省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健康扶贫方面:慢性病救治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知哓率底,国家脱贫攻坚考核通报指出,慢病服务管理仍停留在签约阶段。有的慢病患者不知道慢病救治政策,还有的慢病患者反映未得到过慢病救治。实地访谈中,多名村医、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不清楚本地关于慢病救治相关政策或规定。省第三方考评发现,慢性病签约服务流于形式,被访的37户建档立卡户中 有28户患有慢性病,有22.22%的反映自已未享受到慢性病救助政策,有ll.ll%的农户不知道慢性病救助政策。)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确定5—6月份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月,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设健康扶贫专栏专题;利用公共卫生微信公众号,定期健康扶贫政策;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培训式、有奖问答式政策宣传;组织编写《双辽市健康扶贫政策解读》,以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宣传省、市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组织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人逐户讲解,确保每一户都有一个健康扶贫政策明白人。

(二)认领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1.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政策宣传还需加强。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指出,吉林省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2018年考核组入户调查发现,有17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对补助标准不清楚。11户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贫困户对教育资助政策描述不清。

整改措施: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电视等多种方式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适时开展送政策下乡,提升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确保扶贫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

2.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2015年9月,安图县财政拨付石门镇90万元扶贫资金,支持镜城村建设水稻育苗大棚和购买化肥。由于审核监管不严,有29个非贫困户也被纳入项目支持范围,无偿占有水稻育苗大棚和化肥,涉及扶贫资金25.95万元。

整改措施:

(1)严把资金使用发放。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四平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把资金发放程序和发放条件,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落实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加强对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和资金使用成效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使用扶贫资金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3.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带贫减贫机制不健全。第三方评估发现,对贫困户的带动方式主要是发放补助,并未形成稳定产业,实现家庭收入有效增长,难以为贫困户持久脱贫提供稳定支撑。有的产业扶贫存在“一分了之”问题。对龙井市、和龙市120户贫困户走访发现,贫困户家庭收入主要以产业效益分红为主,未建立有效的产业带贫机制。有的贫困户缺少种养技能,导致发放的种畜被吃或被卖。

整改措施:

(1)编制下发《双辽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年)》,强化因乡因村因户施策的政策保障。

(2)总结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林特产业提质增效,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创建扶贫产业园。(3)采取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方式,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

(4)开展电商产业扶贫,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光伏产业,有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扶贫。

(5)引导金融机构以支持产业扶贫为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帮扶主体的信贷支持。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第8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交流发言

XXXXXXXX

2019年10月15日

脱贫攻坚大决战开展以来,为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个“敢不敢、善不善”,即:面对异常艰巨的脱贫攻坚历史重任,敢不敢勇挑重担,善不善攻坚克难,确保克期完成;面对薄弱且紧迫的现代产业发展任务,敢不敢打破常规,善不善创新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XX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敢不敢承担责任,善不善创新突破,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面对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弊端和短板弱项,敢不敢直面矛盾,善不善革故鼎新,推动跨越发展。

面对XX异常艰巨的脱贫攻坚大决战目标任务,如何对照市委市政府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动员会上提出的“四个敢不敢、善不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我谈两点关于“敢不敢、善不善”的认识体会。

一、关于“敢不敢”

“敢不敢”是一种勇气,是破釜沉舟、深海弄潮的勇气;是一种担当,是知难而上、滚石上山的担当。这种勇气和担当源自于强大的底气和自信,引申到党员干部身上,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是否是真勇气、真担当,我们还需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有的同志底气十足,是因为他有干好这个事情、破解这个难题的政治功底、理论功底、业务功底,这种是真自信、真担当;有的同志看似底气十足,实则外强中干,这类人往往不学习不调查不研究不检验,常常以一个“莽夫”的行为“一拍脑袋做决定、一拍胸脯做承诺”,最后常常是“一拍屁股就走人”,这种是假勇气、假担当。当前,作为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任务重、矛盾多,能不能如期脱贫,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时刻都在检验着我们的干部勇气和担当,是一往无前,还是畏首畏尾,敢不敢上、敢不敢冲,需要我们拿出真勇气真担当,还要“争担当”,这才是我们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