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畜牧业工作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20*年畜牧科技入户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省厅精神和孝感农业局统一布置,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对畜牧科技入户工作十分重视。我局成立了“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由畜牧局局长艾德斌同志担任组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副组长由分管生产局长担任,成员由生产股及各乡镇站相关人员组成。可以说这为我市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畜牧科技入户工作为更好地推进畜牧科技入户,切实转变畜牧科技推广方式,充分发挥畜牧系统人才、技术优势,更好地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全面提高畜牧科技水平,加强畜牧生产能力建设,做大做强我市畜牧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畜牧科技入户促进了我市畜牧产业的展。我市今年畜禽加工企业、养殖小区和专业户得到快速发展。一是畜禽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了养殖大户的发展。湖北神丹和湖北北欣华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两个企业对我市畜牧业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今年开年以来,畜禽产品市场低迷,畜牧业发展速度不快,一度处于负增长之势,两个企业根据我市实际,迅速启动应急方案,采取“保护价”收购,从而避免了养殖户的损失,对我市畜禽专业养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养殖专业户蓬勃发展。20*年,我市各种专业养殖户达3300余个,比2005年增加400户,增长13.79%。我市畜牧科技示范户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专业养殖户,即以府城办事处养猪专业户刘维军、李清林及伏水镇养猪专业户杨大震为代表的投资置业型;以南城办事处养蛋鸭专业户何天杰,巡店镇鸭苗转销户马秋桃为代表的立体养殖型和以雷公镇养羊专业户徐传华、南城办事处养猪专业户周青、巡店镇养猪专业户胡建华为代表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专业户的发展,为我市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畜牧产业的发展。三是养殖小区建设步伐加快。20*年我市各种养殖小区35个,已建成养殖小区6个,改扩建养殖小区
11个,新建养殖小区18个,其中省级养殖小区14个。今年陡坡水库万头猪场、陈店胡祠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辛榨高店5万套欣华种鸡养殖小区、南城刘大兵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南城长架山李清林生态养殖园区、赵棚艾文和生态养殖园区、幸福水库20万只蛋禽养殖小区等项目都已建成投产。神丹公司3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南城黄河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烟店乌龟咀水库万头猪场、伏水杨大震养猪小区、洪山水库万头猪场、奶牛养殖小区等项目目前已进入紧张规划筹备阶段。我市畜牧业正逐步由数量型向量质并重方向发展,畜牧产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步伐正在加快。
养殖户科技素质得到提高,综合生产能得到加强,有效地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我市畜牧科技入户率、到位率明显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20*年畜牧科技示范户150户,示范户人均畜牧业收入1610元,比全市人均畜牧业收入的1360元多250元。
锻炼了一批畜牧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养殖专业人才。畜牧科技入户人员有80%以上的年龄在30岁以下,他们2/3的时间在生产第一线,与畜牧科技示范户共谋发展,了解了我市畜牧工作实际情况,从而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提高了科技推广技能,创新了畜牧科技推广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影响力强的畜牧科技示范户,使其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带动作用增强。
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20*年畜牧科技示范户猪、牛、禽分别出栏3.2万头、1010头和136.8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3%、5.68%和21.6%。
推动了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通过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加快了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20*年我市猪、牛、羊、禽分别出栏53.17万头、5.68万头、4.87万只和1665.38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16%、3.65%、16.22%和18.46%。
二、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
为了落实贯彻省市精神,加快畜牧科技入户的应用和推广,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20*年我们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是:
1、领会指导思想,明确任务。畜牧科技入户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育、建设畜牧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实现品种、技术、信息到村到户,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努力提升我市畜牧产业综合生产力和技术、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Page]
20*年我市选派了畜牧科技技术推广员29人,已培育畜牧科技示范户150户,平均一个技术人员带动5个示范户。20*年我们要以20*年工作为基础,总结工作经验,以“户带户”、“点带面”的接力式推广新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市实际的工作长效机制。20*年我市计划建立90个畜牧科技示范村,畜牧科技示范村占全市总数的23%,示范村科技入户率达80%以上,示范户畜牧业人均收入比普通农户高300元。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畜牧科技入户是提高畜牧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畜牧标准化养殖的重要举措,更是锻炼和提高畜牧技术人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根据省市精神,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我市畜牧业实际,制定了《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畜牧局局长艾德斌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编写了“畜禽无公害养殖标准”,并印发到各乡镇养殖专业户;对畜牧科技入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建立责任制,进行考核管理;局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落实。
3、抓培训,提高养殖户科技素质。畜牧技术培训是畜牧科技入户工程的切入点,层层抓培训,提高科技入户率、到位率,提高养殖户科技意识和素质。20*年我市举办各类畜禽养殖技术培训38期,共培训1.5万人次,发放各类畜禽养殖技术资料3万余册,直接到户指导9680人次,使每户畜牧科技示范户都掌握了1---2门实用养殖技术。
4、突出重点,帮扶养殖大户,以点带面促发展。为把畜牧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认真分析研究,把帮扶对象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养殖大户上。今年共选派畜牧科技技术推广员29人,帮扶养殖户1896户。通过抓重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促进和带动了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
5、抓品种改良工作,促品种结构优化。一是生猪品改工作步伐加快。托佩克种公猪配送中心及各乡镇托佩克种公猪接收供精站建设推动了我市生猪品改工作,全市已形成了市、乡、村人工配种网络,全市生猪托佩克化已指日可待。二是牛品改工作平稳发展。我市牛品种改良工作多次受到省局表彰,计划用1---2年时间,使我市牛人工授精冻配面达100%。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落实畜牧业倍增计划为主线,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我省畜牧业和动物卫生事业发展。
一、上半年我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我省克服了禽流感和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双重影响,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1-5月份我省生猪、蛋鸡养殖效益出现下滑,养殖户保本经营,有的地区出现亏损。进入6月份,猪肉、鸡蛋价格开始回升,6月下旬强势反弹,效益恢复到合理水平,全省生猪、蛋鸡生产运行情况良好。上半年,全省肉、蛋、牛奶产量分别为173万吨、90万吨、36万吨,同比增长8.7%、8.4%、25.4%。预计上半年我省畜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二、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年全省要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1000个,并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政府。二是组织实施标准化畜牧小区示范项目。省财政厅和我省原禽流感疫区各市财政部门共拿出资金,协调用地,实施禽流感疫区标准化畜牧小区生产自救项目,新建以家禽为重点的标准化畜牧小区116个。另外,省财政厅拿出资金,实施东部山区绒山羊舍饲圈养标准化小区示范项目区。三是完善标准体系。我省出台了《家禽标准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辽宁省标准化畜牧小区认定办法(试行)》,以“两分、三通、五有、六统”为特征的畜牧小区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建立。四是发展清洁化健康养殖。以畜禽粪污治理、无公害产品生产为重点。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重点推广在饲料中添加EM生物制剂等除味剂,消除粪污异味,减轻对空气污染。结合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在全省规模饲养场(户)、畜牧小区中推广用黄粘土、碎石、高分子防渗剂等建立防渗型堆粪场、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严防粪污污染地下水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生产生物有机肥,合理利用资源。省财政厅决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畜禽粪污治理示范项目。另外,重点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上半年我省有19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累计达到242家;有4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品认证,累计达到56家。五是发展组织化合作经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大户领办、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领办、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和农民自办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建协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开展生产合作、加工合作、销售合作、原料采购合作、劳务合作和资本运营合作等。截至上半年,全省已建成农民畜牧业专业协会442个,合作社99个,有近10万个饲养场(户、小区)初步实现了组织化合作经营。六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争取省政府投资1000万元,推动了1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目前,全省肉类加工企业130家,年加工能力172万吨,产值153亿元;蛋类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产值0.65亿元;奶类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75万吨,产值30亿元;饲料加工企业929家,年加工能力1300万吨,产值145亿元;草产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20万吨,产值2亿元。
2.种畜禽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我省以围绕为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种源保障和科技支持为重点,不断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种畜禽管理和增加科技投入。一是开展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年初我局投放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资金520万元,用于省内种猪场、肉羊和绒山羊改良站点建设。二是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法规,强化种畜禽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保障。三是争取科技投入,促进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到目前共争取省财政和农业部资金108万元,用于良种畜禽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
3.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省以防控高致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机制,出台了预警方案,重点加强了免疫、监测和预警预报等工作,保障了我省畜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上半年,全省累计下摆禽流感灭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口蹄疫疫苗,使应免疫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档案记录100%,免疫卡发放100%,免疫耳标佩带率100%。我省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的同时,还重点加强了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预警信息,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4.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要求,我省及时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5]46号),全面启动了市、县级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目前,全省14个省辖市全部组建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全省100个县(市、区)中,独立设置动物卫生行政监督管理机构的为72个;省及省辖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下设动物防疫监督所执法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药饲料监察所(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技术支持机构,县(市、区)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所执法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支持机构;全省计划设立540个区域所,县(市、区)编制委员会现已制发文件设立了513个,工作人员基本到位;全省应聘村防疫员11790个,现已聘用9434名,并全部开展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和监测任务,取得了严防重大动物疫情的良好效果。
5.饲料兽药市场不断规范,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抽检生产、流通领域饲料产品413批,合格411批,合格率99%。为进一步加强兽药行业监管,结合农业部《2006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局制定下发了《辽宁省2006年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280余家,查获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单位11家,责令停业整顿2家,吊销了35家未通过兽药GMP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及全部产品的批准文号,积极帮助46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农业部兽药GMP现场验收,有力地保障了动物用药安全。同时,强化了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规范了疫苗的采购、分发和使用环节,确保了疫苗质量和防疫工作的需要。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1.以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巩固、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科学定位并积极发挥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化现代畜牧业。重点加强畜牧业投入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协调各方,解决发展畜牧业用地的“瓶颈”问题;积极推进畜禽饲养方式转变,改变人畜混居,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保护水源和环境,认真总结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经验,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工作;完成畜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解决畜牧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大力发展草业,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草原生态对辽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3.不断加强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立足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良种工程建设和农业开发项目;争取财政资金,开展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法规,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强化种畜禽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保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及时掌握种畜禽生产态势,正确引导生产方向,规避市场风险,为实现建设“种畜禽强省”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广大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严格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加强监测力度,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预警能力,不断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估;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外引动物报批报验制度,落实外引动物指定通道。
5.加强兽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逐级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兽药、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推进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强兽药特别是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全程监管。
一、畜牧工作,标分150分,自查150分
1、畜牧生产,标分50分,自查50分。20_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868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比上年增长3;人均畜牧业产值2068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畜牧业纯收入6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增长20;生猪出栏65万头,牛出栏1万头,羊出栏4.8万只,禽出笼210万只,禽蛋产量1500万斤,与上年同期对比,分别增长6.6、17.6、15.1、13.2和7.2;规模养殖出栏猪18.5万头,牛1250头,羊9700只,禽44.5万只,占总出栏量的比重分别为28.5、12.5、20.2和21.2,与上年相比规模养殖比重分别增加8.5、7.4、7.2和6.9。
2、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标分40分,自查40分。其中畜禽养殖小区14个,比上年8个增长75,各类畜禽养殖大户1170个,比上年890个增长31.5。
3、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标分30分,自查30分。其中无公害产地认证4个,比上年增加2个增长1倍;无公害产品认证去年没有,今年新增1个。
4、品种改良,标分30分,自查30分。制定了畜禽品改5年规划和当年规划,举办了品改培训班,每个村组达到有一个科技示范户,其中牛冻精配种完成任务比例占全省10个重点县市的第一名。
二、防疫工作,标分100分,自查100分
1、强制免疫,标分20分,自查20分。其中免疫密度、档案记录、免疫证发放、免疫挂标达到100,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按时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免疫监测任务。
2、疫苗计划和标识计划任务,疫苗转移支付资金、地方配套资金,标分20分,自查20分。其中,完成省市下达疫苗和标识计划任务,疫苗转移支付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并足额配套了地方财政资金。
3、畜禽死亡率,标分20分,其中猪、牛、羊、禽发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3和1以下。
4、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指挥部,预备队,标分10分,自查10分。完善了应急预案,调整了指挥部成员,建立了预备队。
5、疫病监测,标分10分,自查10分。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疫病监测网络,和疫病诊断试验室,开展了基础化验监测,坚持了疫情报告值班制度。
6、禽流感防控,标分10分,自查10分。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
7、防疫体制改革,标分10分,自查10分。动物防疫监督员、防疫员人员全部到位,工资全部到位。
三、防疫监督执法工作,标分100分,自查100分
1、动物防疫监督,标分40分,自查40分。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持证率达到100;动物防疫合格证办证率达到100;违法案件立案率达到100;案件查处率达到100;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到位,年底结案达到90,无“三乱”行为。
2、兽药执法,标分35分,自查35分。建立有《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所有案件都建立有文书档案,语句通畅;兽药经营户办证率达100,监督管理面达100;兽药管理规范有序,对违法案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执法程序规范,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到位,无“三乱”行为。
3、医政管理,标分25分,自查25分。防疫监督员、检疫员、协防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90;辖区动物诊疗管理面达到90以上;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的业主,证件年审率达到90以上。
四、基础工作,标分50分,自查50分
一、主要职责
市畜牧兽医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畜牧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地方性政策和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制定全市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组织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工作。
(三)负责制定全市畜牧兽医行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推进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负责动物防疫、防疫监督、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兽药残留监督、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的管理工作。
(五)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工作。
(六)负责种畜禽、牧草、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
(七)组织并拟订兽医、兽药、牧草、饲料、饲料添加剂、畜禽品种标准的实施意见,负责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的监督实施。
(八)组织实施畜产资源、饲料地资源保护工作。
(九)指导全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十)承办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畜牧兽医局内设5个副科级机构:
(一)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政务,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局机关会议组织、新闻宣传、文件材料的收发、打印、保密、档案、接待、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车辆管理、印章管理;负责局机关人事、老干、劳资、培训教育、计划生育和日常党务等工作,承担材料综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负责起草重要报告、综合性文件和工作总结;拟订局机关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局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及基建维修管理;监督各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二)兽医科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兽医、兽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全市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组织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工作;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负责动物防疫、防疫监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管理工作;拟定动物疫病防控政策、规定;负责组织动物疫情的分析、报告和;负责全市畜禽防疫疫苗的组织供应工作;承担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和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畜牧科(挂市饲料工作办公室牌子)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畜牧、饲料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并组织畜牧饲料管理的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实施;拟定畜牧业发展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推进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拟定全市畜禽良种产业建设规划,指导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负责种畜禽管理,组织地方种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组织推广良种良法,推进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研究组织全市饲料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及牧草种子质量监督管理;负责全市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负责饲料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组织牧草、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四)政策法规科
负责组织拟订国家、行业、地方的兽医、兽药相关标准的监督实施;负责官方兽医管理和职业兽医资格审查;负责兽医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以及兽药广告的审查;组织拟定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期评估。负责全市畜禽品种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实施;组织并协调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承担畜牧兽医行政许可规定的有关审批工作;承担市有关部门的建议提案办理和畜牧兽医行政复议工作。
[关键词] 防疫员 现状 对策
一、基本情况
西盟县位于普洱市西南部,东接澜沧,南连孟连,西与缅甸佤邦相毗邻。全县辖区5乡2镇3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268个自然村36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县26308户92771人,其中农业人口72875人(劳动力39819人),占总人口的54.6﹪,贫困人口51490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40290人,低收入人口11200人。全县有2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4﹪,其中佤族占总人口的72﹪。2011年西盟县内生产总值3.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8元,地方财政收入2119万元,全县财政支出4.58亿元,农业总产值19970万元,农村经济收入12907万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畜牧业收入43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6﹪,肉类总产量为2400吨,人均占有肉量为32.9公斤。国境线长89.33公里。
二、西盟县村级防疫员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西盟县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的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云南省政府云政发[2006]78号《云南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西盟县于2008年完成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防控网络,尤其是村级防疫员队伍为打造畜牧强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畜牧业形势的发展,村级防疫员与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1.专业技术水平与现代畜牧业不适应
2.一是文化结构偏低
我县有36名村级防疫员,具有中专学历的1人,占2%;高中3人,占8%;初中11人,占30%;小学22人,占61%。二是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村级防疫员都是有点勤劳,会说点汉话推荐来的人员,其防疫专业均为“跟师学艺,土洋结合”,没有进行系统地专业培训。
3.年龄结构老化与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不适应
3.1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县村级防疫员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将有“断线、网破、人散”的潜在危机。其中,30岁以下2人,占5%;31-40岁10人,占27%;41-50岁18人,占50%;51-60岁4人,占11%;在60岁以上的有2人,分别为新厂乡窝羊村的岩安;力所乡力所村的普贵群。占5%。
3.2经济待遇过低与工作任务过大不适应
3.3乡镇“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以来,村级防疫员待遇普遍过低,而他们所承担的春秋两季重大动物防疫和月月补针任务繁重,很多人不愿干。全县36名村级防疫员,负责36个村的动物防疫任务。2011年我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001吨同比2010年的2714吨增286吨,增长10%;人均占有肉食32.8公斤,同比增3.1公斤,增10%。实现产值5710万元,同比增914万元,增长19%。生猪存栏达51303头,同比增2443头,增长5%,出栏完成36356头,同比增3534头,增长10%;大牲畜存栏达19320头,同比增500头,增长2.6%,出栏达4598头,同比增191头,增长4%;山羊存栏3028只,同比增600只,增长24%,出栏完成1919只,同比增101只,增长5%;禽类存栏达18万羽,同比增1.8万羽,增长11%,出栏达15.6万羽,同比增1.6万羽,增长11%;禽蛋产量55吨,同比增3倍。没有发生重大疫情,这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可他们的经济待遇是很低的。一是报酬低。每个防疫员按政策年工资为2160元,可有的防疫员只能领到2100元左右的工资。工作以奉献为主。二是工伤与医疗保险无法解决。有的防疫员在给牛和猪打防疫和带耳标的过程中不慎受伤,其药费畜牧工作站无力承担,只能防疫员个人掏腰包;有的在恶劣气候环境下进村入户搞防疫,路滑摔倒受伤,也是个人出钱治疗。还有自己买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一年都用春秋两季重大动物防疫和月月补针任务上,其油费和摩托维修费无法解决,这些工伤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而又没有渠道解决经费来源,影响了防疫员的积极性。
三、对策
1.稳定队伍,建立一支政策合格、热心防疫、不怕脏、不怕累、业务精通的村级防疫员队伍。
没有稳定的防疫员队伍,就没有稳定的基础防控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利益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有的防疫员虽然年初与畜牧兽医工作站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和劳务合同,但这点微薄的收入显然是不能解决其生活来源的,于是便外出务工经商另谋生路;还有自己有橡胶地,有的上半年被聘,下半年又跑了,极不稳定。因此,建议对村级防疫员实行一年一聘,建档建册,保持其相对稳定,使“游击队”变为“正规军”。
2.强化技能,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搞好动物防疫是国家法律赋予防疫员队伍的神圣职责。疫情不仅仅是影响畜牧产业兴衰的大事,更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而防疫员技能的提高是发展西盟县畜牧业的基础。一是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二是强化防疫技能的培训。要对村级防疫员做出年度培训的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分片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全面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特别象我们监督所所长扎袜同志的技术能手,多下基层,多与防疫员交流学术经验,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防疫员队伍。要将单纯的防疫、治病,向配种、品改、防疫、治病、检疫、政策宣传和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拓展。
3.规范管理,将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公开考选,竞聘上岗。按照县编委和有关职能部门明确的乡镇村级防疫员的编制数,面向社会考评选用防疫员,将岗位设置、工作任务、经济待遇、年龄文化结构等提出明确要求,实行竞聘上岗,确保村级防疫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于畜牧事业发展的需要。
4.实行村级防疫员登记制度
农业部颁布的《乡村兽医管理办法》自2009年元月1日起施行,这是为了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部法规。要发放登记申请表,逐级审核,并将名单汇总上报西盟县畜牧兽医局备案。
5.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切实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县畜牧兽医局的业务考核与乡(镇)政府的工作实绩考核相结合;二是乡(镇)畜牧工作站考评与服务对象考评相结合;三是工作环节考核与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百分制的办法考核。
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充分运用考核结果,绩效挂钩。在确保防疫员年收入稳定在2460元的基础上,筹集一部分资金作为年终奖,结帐兑现。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和末位淘汰制。凡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疫情的,按照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处于倒数的防疫员予以清退。
抓好畜牧人才库建设。要从战略高度重视选拔培养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拓宽人才渠道,每年应从大中专毕业生、职校生、退伍军人和有志于畜牧工作的农村青年中考选一批人才,充实队伍,组织培训,保障我县基层防疫员队伍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畜牧局 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总体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途径,着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成果,较好地完成了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产业脱贫工作:1.完成我镇产业脱贫规划及上报产业项目库。
2.技术培训。我们特邀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对我镇11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农业产业技术培训。3.产业信息.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按时完成了全镇贫困产业帮扶措施信息采集、更新、核实、录入、比对、补正及定期上报任务。为迎接脱贫退出检查验收和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参考。4.完成我镇产业脱贫中央、省市县反馈问题整改。
畜牧防疫工作:1.在防疫上,我们加大了防疫工作力度,出台了疫情巡查管理办法,建立了疫情巡查制度,实行零报告和值班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查摆问题,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安排部署。2.部署工作,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同各村防疫员签定目标责任书,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全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镇切实做好了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保证了畜禽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只,建立畜禽防疫档案、免疫证全部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
农业工作:1.协助财政所对全镇农户农业耕地地力补贴进行统计、上报。2.完成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
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完成了我镇11个村(社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并录入全国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管理系统,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一、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
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17.35万头,比去年同期16.73万头增3.71%,存栏22.01万头,比去年同期20.5万头增加7.37%;山羊出栏9.64万只,比去年同期6.6万只增45.7%,山羊存栏21.29万只,比去年12万只增77.42%;牛出栏1700头,比去年1600头增6.25%,存栏1.16万头,比去年同期1.15增0.8%;家禽出笼22.61万只,比去年同期21.01万只增7.62%,存笼39.89万只比去年38.92万只增加2.49%;猪、羊、牛、禽出栏分别占全年出栏计划的54.2%、53.6%、56.5%、50.2%,上半年肉类总产15376.5吨,禽蛋产量达451.4吨,同比分别增长6.62%、1.28%。
全县新建家庭式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30栋,其中:生猪150模式5栋,累计达104栋;山羊1235模式22栋,累计136栋;蛋鸡153模式1栋,累计11栋;肉鸡156模式1栋;肉牛165模式1栋,累计31栋。
全县发展万头猪场1个,生猪规模养殖1000头以上的5户,300头以上的9户,100头以上的19户,50头以上的54户;养羊100只以上的18户,50只以上的110户;养鸡过千只的大户达到20户,其中:饲养禽类过万只的3户。
今年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下降幅度22%左右,仔猪价格增长1倍左右。按目前的生猪价格计算,全县生猪价格远低于猪粮比价6:1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出现部分生猪养殖大户因价格走低而被动养殖和生猪生长期延长的情况。更有甚者,出现了部分养殖户出售母猪、减少仔猪存栏的现象;生猪散养户也因生猪饲养利润较低,纷纷压缩商品猪饲养量,现存栏生猪都用于自食。因此,我县相当多的生猪养殖户处于观望、粗养和等待状态,生猪规模养殖的热情短时间内难以复苏。
二、主要工作
(一)抓防疫,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我县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省动物防疫条例》,强力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范年活动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养、防、检、治”的综合措施,将强制免疫与常规免疫相结合,防疫工作做到常抓不懈。今年春防工作中,全县共组织畜牧干部16人、动物防疫员114人、镇村组干部660人,注射猪瘟疫苗22.01万头、猪口蹄疫疫苗21.9万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1.7万头,牛口蹄疫疫苗1.16万头,羊口蹄疫苗21.3万只、羊痘疫苗21.2万只,鸡新城疫39.81万羽、禽流感疫苗39.72万羽。畜禽防疫密度、防疫面都达到了98%。实现了应免尽免、后来补免、季防月补、无一漏免的防疫目标,坚决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猪、牛、羊、家禽的免疫率和免疫密度经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组织的检查验收全面达标,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重点加强甲型H1N1流感和W病的疫情监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坚持疫情日报制度,落实了消毒灭源、检疫把关、防护宣传、疫情排查综合防控措施。由于防疫措施得当,质量较高,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发生。
(二)调结构,增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产业发展目标,对我县畜牧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调整。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突出以山羊为主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抓圈养扩基地,抓服务增效益,抓标准树品牌”的草食畜发展的思路。上半年,我县山羊产业发展迅猛,出栏量和饲养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4%和19.5%。全县培植了8个山羊标准化养殖专业村和40个山羊1235”模式养殖户,新建标准化羊栏50间,改(扩)建标准化羊栏210间,完成人工种草面积3200亩,引进优质波尔种山羊56只。积极探索特色养殖,全面搞好服务,支持桃花岭饭店在咸水村发展传统养殖;引进本地品种,在黄粮镇后山村、张家河村、百城村,水月寺镇梅坪村进行传统年猪养殖;适度发展了以“泰山”野猪、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肉牛、绿壳蛋鸡、高阳黑豚、本地土鸡为主导品种的特色养殖和特种养殖,全县规模以上特种养殖户不断增加。建立仔猪繁育专业村,确定黄粮镇户溪村、后山村、峡口镇双坪村为仔猪繁育专业村,通过政策补贴,鼓励专业村大力发展优质母猪,共为三个村引进能繁母猪1809头。
(三)严检疫,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为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全县进一步加强了检疫工作力度。一是派驻检疫员到县定点屠宰场实施宰前宰后检疫,确保屠宰检疫率达100%;二是强化各项检疫措施,严防染疫动物出境和上市流通;三是加强检疫稽查力度,严查未经检疫的白条肉上市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出入县境动物的检疫、消毒工作,确保外疫不入侵、内疫不出境。上半年,共检疫出入境动物11098头,消毒过境车次255车次,实施屠宰检8654头。
(四)重执法,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重点抓好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以及鸡新城疫等疫病的抗体检测,以及药物残留检测化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在全县8个乡镇共采集各种牲畜和家禽的血样、肉样共计860余份,送省、市和县内有关部门检测化验,为实现畜牧产业安全发展、确保畜禽产品安全卫生提供量化依据。集中整顿兽药、饲料市场3次,对全县71家兽药、饲料经营门店进行了清理检查,对不符合兽药经营和仓储条件的店铺下发了23份整改通知书,实施了限期整改,共收缴、销毁过期兽药211盒,案值达1.32万元。
(五)强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围绕“在建项目抓质量、储备项目抓主动、已建项目抓巩固”的项目实施要求,狠抓项目工作。今年将抓好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完成人工种草795亩,草地改良1500亩。同时组织实施好2011年度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搞好2009、2010年度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验收材料的准备,迎接省、市验收。。
(六)优服务,狠抓科技兴牧助农增收
上半年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培训、咨询、指导养殖户5000人次,印发畜牧科技资料10万余份。加大畜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推广畜禽零排放无污染生态养殖,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畜牧科技人员助农增收工程,派畜牧科技人员180人次进村入户联系养殖户,进行培训、指导、推广畜牧新技术、解决畜牧发展实际问题和困难。通过畜牧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咨询、技术指导和助农增收,让广大养殖户掌握科学饲养技术,实现了养殖增收和民生改善。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畜牧发展和部门工作在县委政府、县农业局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也是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2、畜牧产业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难以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有效对接。
3、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人乐观。市场波动加剧,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规模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后续发展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抓好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范年活动。一是全力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切实作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彻底消除免疫死角,确保防疫面、免疫率达到100%。二是全力做好夏季高温消毒工作,确保防疫消毒面达到100%。三是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和免疫抗体监测,对免疫效果达不到标准的要及时补免。四是搞好堵截外疫工作,水月寺动物报检点要加大检查力度,严防染疫禽类及其产品进入我县。五是严格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制度,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扑灭可能发生的疫情。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为保障我县农业安全生产,结合我局农业生产工作,在2020年全年完成绿色防控3万亩,主要技术措施为: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农药,推广生物制剂农药和杀虫板、杀虫灯等。检查我县经营农药种子单位检查率达到85%,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管控措施覆盖率达95%,植物疫情防控处置率100%,对种子苗木生产、经营、调入者检疫抽查率达3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置情况达85%,2020年共在全县范围内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6个,废弃农药包装物存放点1个。2020年完成飞蝗治理0.4万亩。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庭院经济建设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和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对实施庭院经济的农户开展现场指导,共派出技术员15人次,培训群众1000人次。
(二)农业农药生产包装废弃物回收
1.2020年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今年全县农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2.主要农业乡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
为确保农作物播种后不受病虫危害,顺利生长,做好春耕病虫防治工作是关键,而农药又是病虫防治的物资保证,今年计划购买各种除草剂和防蝗药品农药2吨,为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物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