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7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48

传统文化指的是被社会某些成员所接受、遵从的一整套沿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这种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稳定性、传承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特有环境下形成、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是语文形成、发展的基础,只有渗透传统文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才更具魅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当前整个教育界呼吁传统思想文化回归的大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发挥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安排进行教学,重点围绕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阅读和拓展延伸,对于常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缺乏计划,往往表现得比较杂乱无章。然而,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识的增加是非常有好处的,更何况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这些对于学生精神的丰富,个人修养的塑造和提升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本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教师本身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所以工作上不够积极和主动,教学任务会尽量简化,只要能应付得了考试就可以了。这部分教师需要从自身态度方面做出一些调整,否则教学方面很难有什么起色。

再有一个就是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缺乏实践,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知行无法统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宣讲、解释,还要注意知行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觉自愿地在生活中去践行传统文化思想,让传统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

二、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活学活用,拓展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空间和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古诗词或文言文,它们就是我国浩瀚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些课文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和实践。如在学白的一些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引入李白的其他作品,包括小学时候学习过的《静夜思》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对以往学过的知识加以回顾,并对李白的作品进行综合的品读,对李白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一个总体的感知,品味李白的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洒脱与情怀。总而言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展开,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适当地留给传统文化一些时间,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活动,给喜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更多更广阔的天地,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快乐与平和。

(二)从诵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我们经常谈论到马克思理论,但有多少人知道是怎样炼成的呢?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了欧洲所有国家的语言,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我们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都离不开诵读,而对于文言文特色更为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等作品,更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培养语感,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可以由教师牵头,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集体诵读,这样的读才会更有气氛,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就容易互相促进、相互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教在组织诵读活动之前要把诵读的好处跟学生讲明白,让他们从思想上不抵触,进而积极行动,参与到诵读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知行统一,从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学会了表面的知识,而缺乏对这些知识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就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践,把一些内容讲清楚。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去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感受实践中的一些情感。如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此外,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制定成熟的传统文化渗透的计划,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传统经典诵读和其他相关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享受传统文化的自由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2篇

强化“三礼”教育仪式感

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仪式可以让人们对所在意的事情怀有敬畏之心。中国之所以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是因为我们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而完整规范的仪式则是这些文明的承载。

“三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这些庄严的仪式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最终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的理想人格,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7周年,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我校举行了“开笔添智・人生始立”为主题的一年级开笔礼。通过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茶敬亲师、祭拜孔子等七个环节,让孩子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迈出孝亲尊师的第一步:“端正衣冠”让孩子知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朱砂启智”请家长在孩子额头上点红痣寄托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击鼓鸣志”让孩子敲鼓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启蒙描红”则是老师教学生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带领新生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并告诉孩子们“人”字虽然笔画简单,但意义深远,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人”字结构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这两个笔画相互支撑,也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孩子用“茶敬父母”以示感恩之心,“祭拜孔子”分为三拜,先拜孔子,再拜启蒙老师,最后拜父母。

本次活动成了孩子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是为孩子们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指明了方向。一位家长参加开笔礼后兴奋地说:“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有意义而又新鲜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师重教,而且教育他们学会做人,要孝敬父母、互相帮助,代替了对孩子进行简单抽象的说教,效果非常好,希望学校每年都能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

无论是开笔礼还是成长礼、毕业礼,举行典礼之前,学校、师生、家长都要作精心准备,典礼时大家都要穿着正装、礼服,在经历颁发毕业证书、朱砂开智、过成长门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中,学生产生了一种仪式感――衣着具有仪式感,过程具有仪式感,内容同样具有仪式感。我们就是通过这种仪式将重知识、爱学习、懂感恩、有理想等美好的传统信念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凸显“三礼”教育系统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级发展的。正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学校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三礼”教育工作目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俗称“破蒙”,在古代是极为隆重的典礼,也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我校通过此项活动开展启蒙教育,让新入学的孩子感受读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孩子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孩子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四年级学生十岁成长礼。成长礼是由古代成人礼演绎而来,这一仪式是告诉参加典礼的青少年应当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承担、负责任的人。我校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了成长礼,仪式包括过成长门、家长送祝福、向老师和家长行感恩礼等环节。活动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三)六年级学生毕业礼。毕业礼是个“舶来品”,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术荣誉感和责任感,告诉毕业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小学也可以通过毕业典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我校“毕业礼”遵循这样一个基本流程:首先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接着升国旗、校旗,然后是仪式的主体部分,包括难忘母校、难忘恩师、梦想启航三个篇章。传统文化教育只有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建立起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既有理想、更具现实的目标体系,才能落到实处。

注重“三礼”教育持续性

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不是三个孤立的仪式,而是三个鲜明的节点,连接这三个点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德育之线,将整个小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串起来,构成了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步曲。“三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更大的效应,就必须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并融入到课程与教材体系中,实现持续性与长效性。

(一)与书法教育相结合――翰墨飘香传书道

一年级新生参加开笔礼之后就要开始硬笔书法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参加成长礼之后就要开始毛笔书法的学习。近年来,我校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中华书法艺术的育人功能,确立了“以书育德、以书启智、以书益美、以书健体”的指导思想,于2012年秋率先在全区把书法课作为校本课程,分层有序推进,每周开设2节书法课,并在各学科教育中全方位加强写字教育。每天二十分钟的“天天练”,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每周一个书法小故事,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家勤学苦练、孜孜以求的学习品质;每月一节名作欣赏课,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启迪思维,提升品格;每年一次义务写春联,让学生走上街头写字送春联,感受成功、发展自我、升华人格。

(二)与经典诵读相衔接――书雅润心能致远

开展美文诵读活动和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是我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让学生“与经典美文同行,在诵读浸润中成长”。学校挖掘经典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编》和学校的校本教材《书山之乐》为蓝本,引导低年级学生诵读《千字文》《三字经》,中年级学生诵读《百家姓》《孝经》与《千家诗》,高年级学生诵读《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不仅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习惯,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儒雅气质,熏陶审美情操,践行传统美德。

为了让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我们坚持做好经典诵读的“六个一”,即每天一次经典晨读(20分钟),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学期一次经典诵读节,每学期一次经典诵读研讨,每年一次“亲子诵读”活动,每年一届传统文化艺术节。当“三礼”教育与书法教学、经典诵读等课程有机整合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开始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由此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翰墨育美善,书雅润童心”,在“三礼”教育的引领下,校园形成一道美丽独特、古色古香的风景,师生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沐春风般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如今,我校学生不仅可以在舞台上通过相声、舞蹈、诗歌吟唱、诗句对对碰等形式来展示经典文化,而且还掌握了吟诵方法,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用心灵去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老师以身示范与学生一起诵读经典,挥毫泼墨,共同聆听古代圣贤的教诲,感受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书法艺术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和学习成绩,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体验写字的欢乐,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对提高语文教学素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比例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肩负起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承载文化的主体,更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承文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学参考资料去理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重点更集中于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非语文教材,一旦学生丢掉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难独自去鉴赏、理解以及翻译古诗文。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极强,使之无法真正用心理解古诗文蕴含的主要意义。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独自的品味传统古诗文的含义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国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高度重视积累和传承知识,但却忽略创新和理解。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重复单纯的承接过程,更是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华儿女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但事实上,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多数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即首先接受生僻成语和字词,然后分段分层次地讲解课文,最后再总结归纳,这种模式既实现不了教学创新,也融入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也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二、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

(一)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记载于文字中,中国古代文字是古人思想的记载。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古文,使其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读懂了古文,才能理解到古人在衣食住行上体现的独特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神韵。

例如:《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古诗阅读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源――乐府。而乐府是汉代皇宫的一个音乐掌管机构,乐府诗的诗句完全是依据固定音乐旋律谱写的,它的要求即韵律和平仄,且乐府诗的表演既有演奏也有专人演唱,这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现代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之后,虽然乐府诗、词被分别流传,但仅从艺术角度评价乐府诗,其艺术价值可谓巨大,《春江花月夜》在乐府诗内相当出色。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能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阅读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例如:中华政治文化表现出内法外儒的特征,“儒”主指儒家精神,它的中心为“仁”,秩序为“礼”。“仁”对人们内心提出充满仁义,对待他人以宽仁之心的要求,即郡王对待臣民要包涵仁心,确保臣民生活安定;民众必须心含仁义,做到克己恕人。“礼”则对人们提出认定自己在形式上的身份,充分在身份中发挥价值的要求。儒家学说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约束;而与之相反的是法家精神,它主要指外在约束。法家对君王提出修订合理法律的要求,对执行法律提出公正无私的要求,即必须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态度。法家精神通过外在约束,稳定国家和社会。再如:《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内心重视大局的思想。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观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人们内心有着重于个人名利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三)阅读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其实当学生学习到《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会发现针对现代人的阅读水平来说,只要除开其中的专业术语,并非不能读懂这篇文章。该文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文章,它其中运用的描述手法十分接近现代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中国各个时代文章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引导比较学生会发现《诗经》比较难读懂,如果不借助教参基本上读不准通假字,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诗意。还有汉、晋两代的赋虽然形式优美但难于读懂,其主要由于汉、晋时期通常以世家贵族作为统治阶级,而他们对于风雅生活的表现主要通过诗赋,但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和理解这些。唐代推广九品中正制度让民众获得机会读书,民众也逐渐开始了解诗词文章,所以唐代的诗词、政论文等基本上未再使用空洞生僻的文字典故。直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民众将文字阅读视为一种休闲的生活,因此为方便当时的人们读懂文章内容,撰写者通常会运用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接近的白话文进行描述。只有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过去仅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从历史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待古文。学生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势必会忽视其魅力,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许斌.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教育,2015.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4篇

时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为中国市场的开发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所初步证明;随着全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衷以及喜爱,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纪,也必然会随着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而勃兴,传统文化将不仅仅作为文化而传播,未来的中国式企业管理将会随之而兴。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把握好继承和发扬的辩证关系,区别精华和糟粕,依靠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结合时代特征,立足现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它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影响。自古以来便有了“仁、义、礼”只说,仁:讲求尊重、敬重,有爱人和安人知道。义:讲求经权变通之道;礼:规矩之学,讲求行为规范之道。

“仁”是以人为本,其核心为“爱人”正所谓“仁者爱人”“爱人能仁”,其本义是友爱、互助、同情之意。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本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仁学注重人与人际关系,抬高人的地位,强调人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仁学就是人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说。

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应树立为民、为国,服务社会的企业理想,把仁爱之德施之于人民大众,真诚、友好地对待别的企业或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理解和联系。企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要突出人的理想信念,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只有关注并指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将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和认可。因为一滴水在大海中才能永远奔流不息!只有融入“大海”的企业家才能成就百年伟业。

“义”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义利观”是其思想的精髓,最根本的主张是“先义后利、以义统利”。

凡是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企业家,都非常注重“义”在企业行为中的作用和效果,把“义”视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主要方面,既谈赚钱又讲友谊,既注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舍小利而求企业大利,以期达到个体与团体的双赢。

现代企业水桶原理。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人人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提升企业的短板,而不是只注重自己的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样企业的整体利益将无从保障,个人利益将无所存在,所以只有以义为利,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个人与企业双赢。

现代企业经营者可以把“义以生利”的思想转化成一种经营理念,在管理企业的活动中,就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做到行为上的“取之有义”,实际效果中的“先义后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坚持“义”与“利”相统一的原则,以平等、互利、讲信用为基准,就定能实现企业的兴旺发达。众多华商在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事业时,都注重对待“义”与“利”的关系,力求使之达到圆满的统一。

“礼”通理,不单指礼仪,还指规范规则。

“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与社会制度,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强调的是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法规制度,更强调的是法制与人本思想的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人们说法不一。语言学家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不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表现形式也是极其多样的。传统文化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它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成为高尚的人、有用的人。传统文化提倡和谐,强调人们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也随之烙上了些许的时代痕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对其去粗取精,辩证的进行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1.汉字和词汇的知识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从有资料可考的甲骨文及同期文字开始计算,中国文字的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其不仅具有表言达意之用,而且具有传播文化之功。而词汇是汉字的基本组合,是汉语表言达意的最小单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丰富的典故、格言、成语、对联等都是汉语词汇的文化结晶。因此,在汉字和词汇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很重要的知识传承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读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经典。这些作品能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长期的积淀和洗礼,并得以传承至今,必定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东西两汉的歌辞谣赋、唐宋的游记散文、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品读和深思价值。

3.传统伦理的思想意义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人民知识和智慧的结晶。这些伦理哲学思想,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包括法家、道家、墨家诸多学派在内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儒家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核心概念,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都是我国传统伦理哲学思想的代表观点。这些思想当中的精华,对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传统礼仪的规范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还有传统礼仪以及风俗习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对于现代社会中缺乏基本礼仪教育的高中生来说,既是熏陶其礼仪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风俗习惯往往是一个地区甚或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很高的规范价值,是高中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规范高中生基本言行的重要手段。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断链的危机。我国传统的春节、端午、中秋节等还不如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传统的食品如汤圆、水饺、粽子等也比上外来的肯德基、麦当劳;当中华子孙还未对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研究时,在日、韩《三国演义》已俨然成为畅销作品。如何挽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都该深思的问题。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1.深入发掘教材资源

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教材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传统著作和篇章,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文化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劝学》《师说》中,都向学生传达了古人勤学好问、尊师的美德;《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突出了古人的孝道;《出师表》向我们展示了诸葛亮的忠。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

教材中涉及的古代经典名著,是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教材教学时,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一部分内容,再加上平时学生学习和熟读名著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名著中所讲述的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课本教材无非只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些经典内容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并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了。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6篇

1.1溯往: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核心吸引

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就曾指出,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各种形态的文化均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中对外着意展示的核心吸引物。从现阶段国家旅游形象品牌化实施主体国家旅游局的各种外宣资料,各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旅游资源外宣文本、海外合作旅行经销商主推的旅游路线,无不深刻有“历史”、“文化”与“遗产”烙印。同时,国外旅游指南如《探索中国》、《孤独的星球》等,其对中国旅游的展示也无不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苏杭的亭台楼阁、保定的北方特色民居、北京胡同人家的鹦鹉笼子、妖娆华丽的丝绸、各色纷呈的小吃,无不吸引着古往今来纷呈沓至的海外游客。另一方面,境外受众的认知也对其进行了佐证,如2007年美国CNN新闻集团委托Syno-vate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旅游业全球认知》、2008年南卡罗来纳大学受中国旅游局委托完成的《美国“婴儿潮”旅游者的出境游意向对中国的印象》等调研结果表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艺术文化”、“传统节日”等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显示,对于国外游客而言了解中国特色文化以及游览观光仍是主要目的。Google于2013年7月的《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同样显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最让国外游客心动。总而言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是我国入境旅游在国际视阈中一直以来的核心吸引。

1.2观今: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是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发展态势的内在诉求

信息传播方式、大众获取信息媒介偏好的变迁,使旅游境外推广方式也随着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依托新媒体和事件营销的智慧型推广已成为重点。我国旅游市场推广部门针对目前这种新态势,对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也在由粗放静态推广开始着力发展为集约动态推广。在“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统领下,在传统国外旅游展会和旅游推介会的基础上,一方面逐渐注重依托新媒体开展靶向度、精准度更高的境外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在常规境外推广的同时寻找机会利用公众关注事件借势引爆,以较低成本获取国际受众的高关注度。前者如2013年启动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开设Facebook与Twitter账号,上海、青岛、辽宁、新疆等地推出旅游政务网的不同外语版本。后者如较早的如基于北京奥运会开展的“2008北京:中国欢迎你”活动,近期的如2013年“诗画浙江”LOGO全球征集活动等。推广活动是一种外在的展示形式,其魅力的深层支持来自于其旅游业自身各层次各环节的内涵支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是一种生活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较高层次需求消费。这种精神消费需求赋予旅游业“灵魂”即文化的特殊重要性,而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国旅游在国际视阈中的核心吸引。因而,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赋予旅游产品传统文化魅力内涵,给予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内在支撑,是当下纷繁旅游境外推广活动提升效用的内涵支撑诉求,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来源。相反,失去文化特质内涵的推广活动就只能不断地流于形式炒冷饭。

1.3展未:传统文化将是入境旅游新常态下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随着“改革红利”成为新一轮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入境旅游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入到稳健理性增长的新常态。未来,休闲旅游日趋发展成为全球大众的生活方式,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基于差异性的相似性旅游产品。基于此,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在基于差异性的历史遗产展示的同时,将同时注重基于相似舒适性的社会文明、国家富足的国家旅游形象的展示。在以往的基于自然人文遗产的旅游形象宣传中,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但是在未来旅游新常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仍然不能弱化。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原因有二,其一,国外游客翻山涉水,不远千里万里远足中国,追寻的肯定不是滥觞于自身国度司空见惯的文明的重现。追踪所有文献结论或调研成果,对于所有来中国的西方人而言,在众多吸引物里面,最突出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对西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在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行程中,基于文化底蕴的舒适性休闲才能提供满足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消费需求。其二,“传统文化维度,打开的是旅游者重新审视中国的新视野、新的理解渠道”。入境游客通过对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感知,输入视阈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还有现代文明,其给存在中西文意识形态隔阂和抗拒文化“殖民”输入的国外受众提供了可能性的中国文化进入路径。入境旅游者在审视其他民族历史上的智慧和创造时,也会激发其跨越狭隘民族主义偏见的对于人类共有伟大历史痕迹的认同。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其不仅涵盖“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饮食美等多个方面”,也涵盖历史美、文化美等方面。基于此,未来入境旅游新常态下,传统文化仍然是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2基于旅游境外推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有深刻影响,旅游海外推广活动推动的国际视阈下国家旅游现象的最终呈现,是传者引导形成的底版形象和受众的游历修复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结果。基于此,结合旅游境外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构成,基于旅游形象载体(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塑造)、特殊传者(出境游客)、实地受众(入境游客)三个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承继,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协同促进国际视阈下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2.1基于形象载体的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的核心吸引,是各种调研中境外潜在消费者对我国旅游较感兴趣的存在,也是适应旅游未来发展态势的产业内核。

(1)结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全球视野中无可比拟的人文遗产。其范围广博,涵盖哲学宗教、文化典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风尚、文物宝藏,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其形式多样,宗教类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艺术类如兵马俑、石窟、玉雕、壁画、书法等;民艺类如福建舞龙、唐山皮影、平遥泥塑、山西面塑、北京糖人等;戏剧类如昆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建筑类如北京故宫、苏杭园林、徽州民居、湘西吊脚楼等;饮食类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淮扬菜等。这些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是我国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开发可供依托的重要资源。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是对长久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及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深层隐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赋予其于国际市场上更大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也给纷繁多样的旅游外在推广提供内在的持续吸引力来源。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品牌打造。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47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项33项,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项4项。我国拥有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具有的历史记录、文化传承及价值认同等功能使其在国际上具有珍稀性与较高知名度,这使得以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对于入境旅游而言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但同时其又具有脆弱易损性,因而在开发中必须注意方法和方式。从古村镇、历史街区、城市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角出发,基于目前已经实施的世界遗产开发模式,如双村、轮休、台前台后、生态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借鉴国外的分区开发、主题开发、游客感知等模式,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融合到一起,打造国际视阈内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香格里拉等经典路线,借助世界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承继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旅游的吸引力,塑造中国旅游名片。

2.2基于特殊传者的传承:重视个体符号“人媒介”,规避分裂性表演

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中,出境游客个体境外有意无意的与国家旅游形象基调不符的不当表现,会使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活动苍白乏力,缺乏内涵支撑。如中国游客在境外于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在地铁进食、在博物馆触摸文物或展品等行为,很影响国外受众对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与形成。出境游客“人媒介”作为传递国家旅游形象的信息符号的中介物,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是戈夫曼拟剧论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剧班”中出场频次最高的“表演者”,另一方面,人媒介在信息符号的互动中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达与接收模式,而是“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解释过程”,淡化了有关国家旅游形象本身客观信息的重要性,对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展示起到建构和重构的作用,而不是普通的呈现。随着2012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这个数量庞大的形象信息传递者群体“分裂性表演”现象的存在会使国际旅游整体形象的海外推广面临巨大挑战。针对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现象和违反约定法规的行为的频繁发生,仅仅依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法规制度来强制性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全社会的角度,承继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对整体国民素质进行提升。

(1)出境者个体符号的传统文明礼仪传承。

中华民族向来对文明礼仪比较注重。“不学礼,无以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这些存在于《论语》、《晏子春秋》、《荀子》等古籍对于礼的重要性的描述无不证实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而对于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弟子规》指出“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管子》指出“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礼记》指出“忠信,礼之本也”,《论语•子路》提出“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学而》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礼记》中认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些表述有的涉及衣帽服饰,有的关乎言行举止,有的论及礼尚往来,从不同角度对文明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阐释。当然,外在形式可以随着具体时间和情景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文明礼仪的内涵属于中华民族遗传不变的基因编码,即尊重他人,包括他国的风俗和文化。因此,我国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2013年韩国济州道警察厅通报的横穿马路、在禁烟区吸烟、乱扔烟头、随意丢弃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耍酒疯等,大可避免与自省。而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里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宋代王安石也曾言曰“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礼仪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拘泥于刻板旧制,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实时变通。如我国出境游客广为诟病的“大声说话”、“聚众拥挤”等现象,基于跨国度跨文化的差异,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民众对我国习俗的理解尊重和避免目的地对中国游客双重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出境游客也可适当节制,适应目的地的民俗乡风。

(2)社会民众的道德素养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我的“修身”排在首位,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注意日常言行的“修身养性”。对于个人为人道德素养要求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陈弘谋更是提出“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孔子提出为人的标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些内容围绕的宗旨无不是要求个人要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美德,宽人责己、谦虚谦让、乐于助人、刻苦自强等,其也正是我们中国民众的优秀品质和魅力性格特征。具备这样修养的人呈现在入境旅游者视野下才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建设有益。再者,我国目前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是政府主导模式,近年“人媒介”的个体符号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狭义上意指出境旅游者,广义上涵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所有于当地生活的中国居民。无论是广义的民众还是狭义的出境旅游者,都应该“修身养性”、“见贤思齐”、“有德有礼”。而出境者作为形象“演出”出镜频率最高、与国外受众直接接触,对于“建构”“重构”国家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更是责无旁贷。

2.3基于实地受众的传承:入境者第三只眼视野下的中式生活文化传统承继

旅游境外推广的受众包含两部分:具有中国旅游真实体验经历的入境旅游者和没有此类经验的单纯的潜在消费者。前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传递者,是不同于潜在消费者亲临实地的目击者和感受者。其基于真实体验的口碑再传播,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对于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更具意义。因而,入境游客是一个特殊的实地受众群体。克里普彭德于1987年在《度假者:理解旅游和休闲的影响》一书中,把这个“精心的来客”群体喻之为“长着第三只眼的人们”。马诗远在《国际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中指出,中国人及其生活方式是这些长着“第三只眼”的入境者在旅游行程中探寻和感受真实中国的重要信息符号。其视野里中国家旅游形象的生成,其信息并不仅源于风景,更来源于与旅游地普通民众的接触体验。如《一封中国来信》里面大街上自得其乐的卖包子小摊主、ChunksofChina里热情善良的西安旅游景点附近普通居民,还有《云之南》为给患有小儿麻痹症女儿治病终日奔波的母亲等,这些对景观之外普通中国百姓真实生活的展示无不让国外受众感动于其生活的淳朴,更使很多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里的西方人无不动容于中国普通百姓对家庭对集体的无私奉献。普通民众展示的个人状态及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民族最真实的存在。“这些在中国人眼中几乎算不上旅游产品的符号,却在外国旅游者的眼中变成旅游体验中不可获取的中国印象”。

(1)构建和谐家庭。

传统文化有言“家和万事兴”。帕森斯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不是独立于真空的存在,而是执行着有助于社会整体的保存、整合与连续的功能,是世代继替的重要场所,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传统文化的构造者和承载者,家庭的和谐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尔雅•释训》提出“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弟子规》指出“兄道友,弟道恭”,《左传》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史记•五帝本纪》言:“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这些都是警示和教育普通民众如何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这些家庭文化更是在司马光《家范》、朱熹《家礼》、颜之推《颜氏家训》以及民间的《家训》、《家诫》、《家规》里面俱有体现。在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文化碰撞中,大众个人生活观念及婚姻家庭方式都受到深刻冲击和影响的背景下,立足于普通百姓家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继,创建优秀传统家庭文化,构建中国新时代和谐健康的个体家庭生活模式,不仅是个人幸福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在入境旅游中,与景区联动,向国外入境游客真实展示我国社会文明和居民幸福生活,有助于改革红利在旅游业的释放,助推入境旅游发展。

(2)创建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文化;价值观;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及国际旅游者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致力于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的目标。各个旅游目的地都主动融入到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中,共同打造“美丽中国之旅”品牌。但在旅游行业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旅行社及导游人员的服务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导游不讲解导游词、为强迫购物辱骂旅游者等,这些缺乏人性关爱,服务冷漠,降低服务标准等不诚信行为的出现,主要由于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感的弱化。“游客为本,服务至诚”是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旅行社委派的导游作为旅游接待的主体,其在旅游活动中的服务表现都与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行业形象息息相关。所以,为实现我国成为世界最大入境接待国的目标,必须从根源上遏制旅游从业人员的不诚信行为,除了从立法角度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还应在旅游从业人员的高校培养期间注重德育及价值观培养,以保证旅游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1]。

1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职业素养缺失的根源

在旅游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从业人员诚信缺失问题,不单单表现在导游的服务诚信问题,还表现在旅行社的整体服务层面,这种服务的诚信缺失根源于社会中的多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在社会发展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种观念和文化纷纷涌入中国,对我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原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多数从业人员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从而淡化了社会责任感[2]。另一方面,各个高校虽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但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更加注重应试教育,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间接地弱化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因此,在我国旅游行业中,无论是旅行社管理人员还是导游人员在价值取向上都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2传统文化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中的作用性分析

2.1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优秀的道德典范,这对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处理好与游客间的协调关系[3]。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在与游客在旅游活动的交往中,由于与游客的性格、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向游客提供服务时避免不了会存在互不理解的情况,而作为旅游服务人员应做到以礼待人的服务标准,所以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其与游客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第二,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层面是爱国主义精神,为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确立正确的从业态度提供了良好的培养。传统文化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可以成为引导当代旅游从业人员热爱事业、热爱国家的生动教材。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更能激发旅游管理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热情及工作责任心,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仁爱”精神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学说的基本精神就是“仁者爱人”。从旅游职业角度来讲,传统文化对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应该做到“推己及人”,在旅游活动中既考虑自己的利益,也应想到所有旅游者的利益。曾子把诚信作为“三省”的重要内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导游人员就是扮演着“为人谋”的角色,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管理人员及导游人员应保证旅游者的利益,关爱旅游者,这样才能使旅游人员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

2.2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不仅要求获得审美性和愉悦性,更希望实现求知性的满足,这就要求导游的服务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些都依靠其较高的业务素养。导游工作除了旅游联络服务,最基本的业务是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等。显然,这里的“人文”概念中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化修养是导游业务素质的内在要求。在实际旅游中,不仅国内游客希望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国外游客也把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实际上中国吸引国际游客的不是游览或玩乐,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4]。这就要求导游能通过揭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文化上产生共鸣,在精神上得到享受,并最终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融传统文化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

为适应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最大旅游入境接待国的需要,培养高质量及高诚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未来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在近20年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一套较系统、全面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德育培养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从事旅游行业后,从旅行社管理层面到导游服务层面,全面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高诚信的服务。

3.1加强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程体系中的建设

第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到基础课程体系。根据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基础课程体系中除了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两课”的教学内容中,还尝试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两门课程展现出的中华文明为我们保留了令人自豪的民族文化记忆,这些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道德感及自信心。这样在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可以提高未来旅游从业者对西方价值取向的免疫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弘扬诚信传统的传承行为。

3.2加强传统文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渗透

在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的传统文化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还需要传统文化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中兼顾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的。第一,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目前,为实现高道德素质的专业人才向社会的输送,保证行业的诚信服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尤其是“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业务”等课程中,应更多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其内容的传输,更应注重让学生把专业知识及道德观念内化于心,这样才能达到外化于行的德育目的。第二,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专业课程“活”起来,通过教师的魅力达到感染学生向良好职业价值取向发展的目的。

3.3丰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当代大学生教育,已经不适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最终形成顺应行业发展及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应该注重给学生提供书法学习活动。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5]鲁迅先生在这里提到的美术包括了书法在内。在练习中国书法时,既遵循“理”,又内含“礼”。所以,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书法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礼”的理解,对提高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行业的高质量服务,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4结语

学校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在改善旅游从业人员道德及诚信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旅游从业者职业素质的提高,改变我国旅游业现状,提升我国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并最终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23-24.

[3]王婷婷.幸福观视角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7-18.

[4]张梅.关于导游人员文化传播偏离的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36-39.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第8篇

传统命题与“儒魂商才”的三块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命题:内圣外王。内圣指人内在的涵养和操守,对人伦关系和准则的领悟与把握;外王,是把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社会,将学问引向事业之途,达到社会风同道一。

我们提出的锻铸“儒魂商才”就是要铸儒魂以修身,即“内圣”,锻商才而治国平天下,即“外王”。传统文化为“儒魂商才”的锻铸提供了三块基石,即:如何学习书本知识(典籍);如何把知识用于“行”,也就是社会实践;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道德实践”。

知与行。知就是学习知识,要做到: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日三省吾身。“儒魂商才”里的“知”,是一种不断学习的生存状态,是终身学习的理想目标,是学习中要做到“自省”的学习方法,这是对学的要求。

对于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行为准则。“居安思危”对于一个优秀的经济管理者来说,这种忧患意识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是一种奋发图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动力。

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行为准则,则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担当精神。我们今天的教育纲领和人才培养目标与之一脉相承。我们强调培养学生“以富民兴黔为己任,关注贫困,艰苦奋斗”的情操和品格,正是要培养他们“将家、国、天下存于胸襟,担在肩上”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礼与信。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之一。对于“儒魂商才”来说,应具有礼的品质:一是“礼之用,和为贵”。我们所要培养的是能够将源自西方的现代经营管理才能与中国的人文精神融于一身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二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能够抗腐蚀、拒诱惑,能在经济大潮中立于潮头而不倒。

对“儒魂商才”的进一步理解

对“儒魂商才”内涵进一步挖掘,即我们培养的是“知行合一、明礼诚信、有仁有义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

“知行合一”的要求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修身、学习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四教“文、行、忠、信”的核心是学习实践“行”,道德实践“忠、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到今天其现实意义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课程的份量。同时,这也是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经济管理注重“用”的要求,现代经济管理从实用中来,在实用中总结理论,发展理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用”,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