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根据家长的经验、意识和觉悟等,随机性的、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因为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地点,所以家庭教育具有内容广泛、针对性强的特点。家庭是一个由亲属关系组成的团体,家庭成员间有着特殊、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家庭承担起了教育子女,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从一出身就开始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不但“开始”得早,而且影响深刻。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儿童从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不用刻意安排时间和地点,家庭教育也是最“方便”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即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代际传承的过程。”民族地区家庭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年幼者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逐渐掌握有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藏族家庭非常注重“孝敬”教育,孝顺教育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家长会给孩子讲,爷爷奶奶在世时,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不方便的时候要多帮忙做事,去世以后还要念经。藏族人在家庭中传授这些道德观念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在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傣族全民信教,这种信仰使傣族仍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规范习俗。家长从语言或行为上教给给孩子傣族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傣族的民族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的过程蕴含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是同时进行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民族文化制约或促进着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家庭教育反过来在丰富、完善或改造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必要环境,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继承民族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困境

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组织基础。民族地区的家庭都生活在本民族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稳固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而个体获取本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其方式为长辈通过言传身教对下一代传授本民族历史、、生活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今天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却显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现代文明冲击下,儿童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青少年儿童渐渐不喜欢或忘了本民族的东西,甚至一些青年不愿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没有它也会生活得很好。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模式下,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单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涌向都市。以上这些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令人担忧。另外,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的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一方面,儿童在学校中说的、用的更多的是普通话,长而久之,回到家他们也习惯有汉语了,很多时候长辈或父母很难用汉语去描述关于本民族的文化跟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认识不足,也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克服这种语言表达障碍。所以,当遇到不好表达的文化现象或事物也就转为不了而了之。

(二)外出务工潮的出现,使文化传承中家庭缺乏教育者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农民工共6546万,占农民工总量的25.9%”〔5〕。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家长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都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别说耐心细致的去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孩子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即使有心也只是在给孩子打电话或过年过节回家时偶尔提到,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文化是父母教养观念的重要来源。在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家庭中,一年的很多节庆常常会因为主要家庭成员的缺席而逐渐简化,孩子们也会因为缺乏父母传统文化内涵的熏染和文化行为的榜样作用而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外出务工潮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久而久之,降低了子女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频率。

(三)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认识,家长传承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民族歌舞、婚嫁丧殡仪式、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民族地区家庭中很多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和长期忙于生计,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字、心理特征以及如何传承等存在认识不足、传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虽然也喜欢本民族的歌舞和传统节日,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但对于他们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且,现在很多的孩子初高中毕业了就外出打工,他们更喜欢学习现代文化的东西,家长也就只有接受这一现状。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的积极性不高,这值得我们关注和改善。

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实现

目前民族地区和主流文化地区的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主流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很少纳入学校课程,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被了解和学习。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缺乏教育的支持,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分离致使本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中被弱化。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更加突出。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少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自我传承得以实现的,但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功能。

(一)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引导功能

1.提升家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要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要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就必须对民族地区家长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教育。哲学认为,意识的具有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利用这一原理,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家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家长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如开展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讲座,组织民族文化展览,发放本民族文化宣传书籍等,使家长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提高家庭家长传承本民族文化意识性。期望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他们主动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思考向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

2.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是由物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这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是文化传承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和播映,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出版物的翻译、出版。同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看,深化改革、发展生产、教子成才与自身知识的缺欠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典籍的整理,取其精华作为教材内容,采用文白对译的方式编写民族文化家庭教材,供家长孩子学习参考。可以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文化人”共同合作编写本民族的发展史、传统文化项目、生产劳动知识等于一体的知识手册,文字要浅显易懂、系统,语言朴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

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工作,并重视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所在地方的乡村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文化传承方案,有计划地、周期性地开展家长培训,让家长能够掌握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由地方政府组织编写的知识手册可以对家长进行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专人给家长介绍或讲授。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1.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

在少数民族家庭中,长辈应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及等内容,随时随地对一代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授和传播。家长应为下一代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观,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要有意识地为下一代传授衣、食、住、行、世界观、价值观、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从小喜欢本民族的文化。

2.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文化传播

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传承下去,然而有很多人并不曾真真正正了解过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域上的空间界限,人们通过游览观看,阅读文字等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但这些方式仅仅是浅尝辄止的,众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足够了解与深入的认识。传统展示方式的体验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青年的关注。拥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展示设计能够吸引青少年注意力,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虚拟现实展示设计能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因此传统文化传播借助新技术将是必然趋势。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轻视和忽视。青少年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时,通过阅读书籍报纸、观看影像资料参与当地祭祀活动等,然而这些传统参与方式并不能给予青少年良好的体验感受。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使他们更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底蕴,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体验方式进行一些创新和设计,结合当下时展,用更新颖的方式推广。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进入了青少年的生活当中。青少年受这些时尚潮流的影响,青少年在接受新鲜文化的同时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如今的青少年来到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古城、古镇,或者去一些具有丰富人文历史的地方游览时,大多数青少年只是下车拍照,之后在社交软件上展示就什么也不记得了,很少有人能融入到历史文化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吟诵经典、各地民俗、手工艺等传统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因此中小学教育加入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开展与文化社团合作的体验活动,书法、造纸、青花彩绘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在体验中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如图1、2)。

(二)传统文化传播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保护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然而传统文化逐渐被青少年忽视,如何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这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积极反思与探索,为中国传统文化良性发展与传承作出努力。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让青少年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有助于文化兴盛,更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提升,是国家、民族发展繁荣的条件。

二、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概述

(一)展示设计概述:在空间环境中通过艺术手段,借助一定的展具设施,有计划、有逻辑地传达给参观者准确信息和内容。这种展示手段将最核心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观众,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从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角度看,传统的展示方式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无论从传统的印刷品、文物展示、文化活动等都受到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参观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参观者并不需要到现场去获取信息,大量的信息内容在网络中就可以得到共享。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虚拟现实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综合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采用计算机领域多种学科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真实感官体验的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通过电脑技术产生虚拟的三维空间,使体验者置身其中,并通过交互设备与三维空间环境中的目标物体展开交互,相互影响。

(三)虚拟现实展示技术的界定: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具体来说,它通过计算机将真实场景生成虚拟环境,将声音、图像等信息传递给人们。这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能力的信息展示方式。通过设计者的制作实现实时交互,使人们游览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信息的传达越来越丰富。与传统展示方式相比,虚拟现实展示手段通过三维数字模型作为展示媒介,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从任意角度获取信息内容,也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了解信息,避免了传统二维图形传达信息的单一性,不完全性。设计者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展示方式的艺术性突破。虚拟现实展示设计使观众的感受得到突破。传统信息展示过程中,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获取来自多媒体上面的信息,这种信息传达是设计者有意安排传达给观众的,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能力实现信息展示的创新,帮助观众自由地获取信息。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它使观众与人机之间产生交互,突破以往的限制,有利于观众自主获取信息资源。虚拟现实具有更个性化的展示效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以及情感目的,改变真实世界中理性带来的束缚,你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可以亲身经历那些经典文化。展示的内容不再局限在书本、影像中,虚拟现实创造的虚拟环境绚丽多彩,把过去不复存在的东西又带回到我们的眼前,独特的观察体验方式符合新时代的需要。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实例:目前,VR技术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文化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使青少年逐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古老紫禁城的历史风貌,不用穿越时空就能体验到华夏民族祭天仪式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目前,许多大公司把注意力放在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上,比如,由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龙泉寺推出的虚拟现实产品,《全景龙泉寺》是将龙泉寺转化成虚拟现实场景。通过手机下载全景龙泉寺APP,佩戴VR眼镜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内容。观看虚拟森林剧院中百余部虚拟动画短片,在虚拟的佛堂中品味梵呗,读诵经典,在见行堂体验龙泉寺内僧侣修学的活动场。以别样的视角来到龙泉寺游览,足不出户领略龙泉寺的绝美风光;瞻仰深奥佛法的道理,增加智慧。新颖的体验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避免了青年人对佛法枯燥的接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展现的内容是传统展示方式无法比拟的,其独特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吸引青少年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体验方式会因VR技术而改变(如图3、4、)。

三、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技术

(一)虚拟现实环境建模技术:以《全景龙泉寺》为例,利用计算机构建一座高度还原的龙泉寺场景,人身处虚拟场景中获取庞大信息量。因此建立逼真的环境模型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获取现实环境中数据信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建立三维虚拟环境模型。目前三维制作软件常用到的有有maya、3dmax等。

(二)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人身处在虚拟环境中需要实时感受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中心,人与环境产生交互动作。为使人在虚拟环境中产生身历其境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实时动态的图形效果是首要条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升级,在不降低图形的质量和复杂度的前提下,使图形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使人体验到更真实的效果。

(三)虚拟现实交互设备:通过输出设备有效实现同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互动。为使人在虚拟世界中与场景物体产生反映,不少公司开始生产可实现的虚拟现实设备,这些交互设备包括数据手套、动作捕捉设备、眼动仪等。不同设备各有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例如体验者长时间使用头戴式设备时会产生眩晕感,使体验者并不能从虚拟环境中获取快乐。因此虚拟现实交互设备有很充足的提升空间。

四、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文化传播的启发

(一)公众教育:在文化传播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当前传播方式获得巨大改变。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满足观众文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触动内心情感。而利用计算机创建出虚拟三维环境,观众通过佩戴设备在虚拟空间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内涵。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融入历史文化当中去,与历史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虚拟现实直接使人们在游览中获得更高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感受,也使得观众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融合创新:随着交互设备的出现,人不再通过传统的方式触摸屏或鼠标、键盘等进行操作,这种更真实与更深入的体验方式,使人们能够深刻了解文化内容。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人们艺术性的思维创作使得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传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独特的互动体验使得文化展示的艺术效果强烈而深入人心。文化传播依托于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为深刻有效。

结论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 困境 原因 解决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一是在精神追求方面。部分大学生崇尚吃“西餐”,热衷过“洋节”、穿“洋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淡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因此出现了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甘于平庸、郁闷迷茫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由此导致违道德、违反学校纪律、违法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贫乏。在我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的占7.6%,阅读过《诗经》的占10.4%,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占38%,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占19%,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

三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满意度方面。我对山东省部分学校不同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9.67%的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表示满意,认为还可以的占38.67%,而持不看好、不满意和需要改进这三种态度的比重达51.66%。

这无疑给大学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敲响了警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面临着危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存在误区。

当前教育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严重流失。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对学生管得太死,过多地注重理科学习,轻视人文教育,使整个社会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中小学期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家长只重视数理化的分数,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到了大学,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课时少得可怜。人文教育的失衡,造成现代人文教育的失落,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大学生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地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在高二以后,仅仅限于文科学生学历史,而且教材僵硬刻板,教学手段陈旧,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实和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进入大学,多数人(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机会,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语文取消必修课形式,对优秀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影响。

(二)各项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生存压力日渐增大,市场环境因素使一些大学生忽略了自身文化内涵的修养。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协调机制。

2.学校教育氛围的淡薄。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的形式化、弱化和虚化,目前社会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在一些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形式化和弱化的倾向。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而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着虚化的状况,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教育环境。他们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此难以引导其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甚至认为语文、历史等没有太大的用处,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兑。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使得缺乏理性批判和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对其青睐有加,对本国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严重毒害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对于他们尚未定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会使他们已初步形成的良好品德、兴趣与需要结构发生变异,从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3.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稀释。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在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被大大稀释和淡化[1]。其特有的商品属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群体消费主义的恶性蔓延。它使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集体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权威意识淡化。

三、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新时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面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我认为社会各界及学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和课外人文熏陶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并辅以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知识。同时,还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公选课,为大学生提供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如中国武术、国画、民俗学、戏剧、民间文学、历史等相关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员优势,积极举办各种文化素质讲座,使大学生领略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最佳人文环境,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重视在生活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主动地学我文化,爱我文化。例如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博物馆,参加中国民俗调查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三)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使传统文化知识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被他们所接受,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第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专题,从文化精神入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样,不仅能把专题讲授的内容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自学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2]。教师可以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列出具体的必读传统文化书目,与此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进行系统讲授,然后有重点地进行考试。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学思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改革考试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采取让学生写读书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形式,实行开卷考试。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广泛搜集材料,研读经典文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第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完美结合。要利用现代化的一切手段,通过实物形象、图片、声音、画面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现传统文化的形象魅力,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四)更新观念,积极引导。

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外来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积极引导、科学规范大众文化的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文化责任担当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构成要素图所示,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自觉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地位深刻性的认识。大学生要明确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地位。二是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也有掌握文化发展特殊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是文化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认识。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践行主要表现:一是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自觉践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要坚持刻苦学习,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自觉推进文化创新。三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学生要利用出国交流、外国学生来校交流等平台,积极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对本民族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包含意识和践行两个层次,具体包括文化敬仰意识、文化信任意识、文化信心意识;坚持主导文化方向、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见图二。

从图二可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文化敬仰意识。大学生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欣赏,又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二是文化信任意识。大学生要对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优势充分信任。三是文化信心意识。大学生应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大学生文化自信践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主导文化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大学生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二是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生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御侵蚀,有吸收精华,博采众长。

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和创新。大学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发展繁荣文化的担当者,理所当然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理解与创新的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校园中也滋生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如有的大学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荣辱不清、是非不分、学风不正等现象,有的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大,一些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广播、书籍、广告、刊物等为载体,通过媒体网络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渗透”“西化”,从而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当前高校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利益自发”,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为此,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精神,推进以团结向上、积极健康、求实奋进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培养众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寄托与希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理解,鼓励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对策与建议

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例如,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加强对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利用易班平台抓好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形成了“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基本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多增设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古典名著选读、国学课程、传统的书法艺术等,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节日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的礼敬感和自豪感。

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反映商品经济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等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来之不善的文化坚决予以限制。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培养大学生坚持民族主体性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自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熏陶、渗透、浸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作用。学校要注重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养成,注重学校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态度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采用中国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通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尤其是在学校人才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互联网、广播、报纸等文化阵地积极主动宣传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举办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担当起文化建设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祥云”火炬;现代产品设计;传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83-01

“祥云”火炬的成功设计看出中华文化的探究,必须善于抓住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既不能过于追求显现文化而脱离现实,也不能完全沉溺于时代没有文化的烘托,因为这样设计的产品将如沧海一粟很快被淹没。传统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入应该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并且以产品本身为载体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传达出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正是现代产品精神价值的体现,也正是架在不同文化领域之间,沟通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现代产品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不应把追求形式与功能作为唯一目标,因为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具体的功能也只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从“祥云”火炬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精神内涵赋予现代产品特殊含义: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密不可分。“祥云”火炬中的祥云作为一种装饰图纹样,或者一种造型的母题,而且自然形象本身所带有的“神性”,使得云纹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中被给予了一种主观的意愿。“祥云”的“祥”就有吉利、平和、理想、美好以至神圣之意。它已不再是对“天上之云”的客观写照,因为它同时也包含着主体对自然现象的观念认识和情感态度,是“心物合一”的产物,是中国人“心中之云”的表达。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在现代产品设计时,要活学活用。现在有种倾向就是不加消化地使用传统元素,在结构和式样上进行简单的处理,认为打个中国结或使用些榫卯结构,或者直接把金元宝、如意、太极图、戏剧脸谱等图案、造型直接运用到产品上,就具有文化性,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每一个成功的产品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灵感来源,而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无疑是这些来源的重要依据,所以更好的把握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的精神内涵,将其和谐地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为时尚的风格和流行的品位服务,使设计有更深的文化内涵,是产品设计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在祥云火炬中“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的元明清神韵。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联想手机S9丰富的色彩设计,胭脂红、中国红、琉璃蓝、青花蓝、长城灰,5款中国味儿十足的经典配色在透亮面板的衬托下,描绘出独具现代气质的中国风尚。“祥云”火炬浓缩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红”、“祥云”、“中国印”、“卷轴”、“和文化”等等,从感官到内蕴,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神韵与壮美,而还有很多的中国元素,如中国结代表吉祥如意;中秋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等等。这些传统元素,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传统艺术手法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反映:“祥云”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这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比如,诺基亚的一款7370手机,造型简洁大方,表面兰花图案是采用国画中描白的手法,清丽典雅,使人们视觉和触觉都富有立体感,极具民族特色。

时展到今天,现代产品设计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人们开始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传统与文明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加强对于民族元素的认识和归纳,促进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重视传统给予设计的影响和力量,做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融合,将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有效的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推动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史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健词:家训 立人 教育

传统家规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荣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1]1传统家训从西周开始,每个朝代都有传承,经过隋唐两宋的发展,到明清日趋完善。在众多家训中,诸如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戒外甥书》、朱熹《朱子家训》、《家训》等,都是家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家训的精髓。宋代学者刘清之还整理了历代家训的精华,编辑出八卷本的《戒子通录》。

在传统家训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根本。从西周的周公诫子,再到汉朝以后的儒家五常,道德教育始终是其不变的主题,家训中的其他内容也是由此引申而来。传统家训的教育内容一般涉及家庭、家政、修身、勉学等方面,但其教育的切入点主要放在品德的教育上,主要是用体现儒家精神的礼法制度、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规诫家族成员。正义、忠孝、仁爱、修身、齐家、礼让、诚信、廉洁、敦厚、淳朴、守法、奉勤等道德规范在家训中反复出现。这些传统家训所体现的传统道德及思想精华,有超越时代的普适性价值。

在传统家训的研究领域中,相对于家训文的研究,家训诗受到的关注度较少。家训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其中的《小雅・小宛》篇,就有兄弟间互相嘱托、告诫的内容:“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东汉刘桢的《赠从弟诗》有“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句,希望从弟志行高尚如松柏。还如梁朝王揖的《在齐答弟寂诗》等,虽然是平辈之间的劝勉,但也体现了家族道德感的承传。唐代是家训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等众多诗人都有家训诗问世,如韩愈《符读书城南》、杜甫《示宗武》、白居易《狂言示诸侄》、韦庄的《勉儿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等。及至宋代,不H迎来了文化上的高度繁荣,也形成了家训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宋代家训诗无论是数量、形式和内容都远胜以往。用诗歌教子成为宋代家庭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显著特点,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子诗。如郑侠的《教子孙读书》、张耒的《示秸》、杨万里的《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陆游《示儿》、《冬夜都市示子聿》、《送子龙赴吉州掾》、《病中示儿辈》、《示儿敏》,邵雍的《教子吟》、王安石的《赠外孙》、朱熹的《训蒙诗》、汪洙的《神童诗》等。其中三苏父子和陆游等诗人堪称诗歌教子的杰出代表。宋代家训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涉及教子向学勤俭、诗书传家、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等,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学说为创作的基础上,赋予了传统家训诗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家训文学的深度。在教育方法上,较之前代家训诗,更是有了成体系的教育方法。家训诗在宋代家庭教育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也折射出士大夫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体现出宋代士大夫的立人思想及教育方法。

一.立人思想:从读书修身到治国齐家

宋朝处在科举制度的繁荣阶段,读书向学成为宋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教子读书以求仕而光宗耀祖外,宋人还认识到了读书在人的修身养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人应该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除了受当时朝廷对科举制度的大力提倡和重教兴学的影响之外,还和当时“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宋代士人推崇义理,最有代表性的宣言就是“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回归儒家,重振儒学。陆游在《六经示儿子》一诗中认为“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并且说“我老空追悔,儿无奈壮年”。希望儿子趁着年富力强,好好读“六经”。陆游的另一首家训诗《读书示子y》中,也写到“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玩”,就是期望儿子能担负起传承孤学的重任。史浩的《童O须知》诗题序以“以训儿孙,使知事君、事亲、修身、行己之要”数语,点明组诗的创作目的,在其《传道篇》中,明言“大学吾所行,中庸吾所保”。

在这样的目标下,规劝后辈勤奋读书、勤勉向学是宋代家训诗的主题之一。苏轼将书籍视为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赠王子直秀才》),“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他希望子侄能以父辈为榜样,把家学传统代代相传,“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认为子辈如果能承担起秉承家学传统的重任,自己和弟弟苏辙即便退隐也无憾:“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宋代诗人李刘在其诗《贺舍弟新得子》有“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k”,把书籍当作传家的珍宝,希望后代能勤读圣贤书。这一类诗歌,以劝学为本,目的在于督促儿孙后辈继承家业,殷勤事学。孙应时的《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孙学》诗:“儒家乃何事,驾言圣门归。万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忍将少年意,负此白日晖。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围。东山公别墅,明湖照檐扉。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城南拜新作,妙墨龙蛇飞。著鞭继家声,临岐莫依违。”及《诒侄生日》:“吾惟两犹子,汝复近成童。已枉十年读,何时万卷通。圣贤垂日月,豪杰起云风。灯火清秋夜,宜加百倍功。”更是直言希望子孙后代通过勤学苦读,作圣贤豪杰,振兴儒学。

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制度至宋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就家族本身而言,门阀地位不再成为世袭,这种变化使宋人意识到几乎每个家族都可以通过在某个领域的努力奋斗而成为新的世家大族。宋代不少声名显赫的新兴家族,就是在这种重新建立家族组织的尝试和努力中形成的。但是新兴家族的成员需要依靠努力来保持家族的兴盛不衰。宋人以为,致力于自己的宗族社会,也是对国家做贡献。因为国家秩序就是由单个的宗族组成的。范仲淹晚年在苏州设立义庄,欧阳修编纂族谱,这些都是为了把自己因为科举和做官积累的资本传递给家族后代。重视宗族社会从理论上讲也有意义,是恢复古代礼制的手段。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士大夫十分重视后代教育,希冀子孙勤学苦读以传承家业。苏辙勉励侄子说:“文字承家怜汝在,风流似舅慰人心。便将格律传诸弟,王谢诸人无古今。”辛弃疾勉励诸子“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更是希冀诸子苦读勤学考取功名。王迈《叔寿侄》一诗:“缠经六日便颁人,还是长庚初度辰。兰砌声名千载旧,竹林风月几时新。诗书本是吾家事,灯火须勤汝辈亲。未金杯为寿祝远,且期及第为亲荣。”更是说出了心中殷切地盼望。

在考取功名振兴家业之外,宋人也不忘在家训中教导子孙要兼顾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故在家训诗中也有对于教导子孙如何为官治国方面的训诲。陆游在长子赴任前夕,谆谆教导他要勤于政事、赏罚分明:“顾於赏罚间,其肯为汝偏。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送子赴金坛丞》),在《送子龙赴吉州掾》中,告诫将赴官的子龙廉洁自律:“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

二.教育方法:从技能总结到言传身教

在宋代文学声名较为显赫的家族,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创作成就和相关的文学理论以传授其子弟,并形成家法或家学。这些家训诗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科举,也是提升他们的文化与文学能力的重要凭借。如郑侠的《教子孙读书》一诗,就是用水盂和镜子能照出人的面孔作比喻,告诫子孙要获得知识,必须心境宁静,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刻苦读书。“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身定则神疑,明于乌兔轮。是以学者道,要先安其身。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俨然望而畏,曝慢不得亲。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指出读书的诀窍是:“身定”、“神凝”、“眼见”、“口诵”、“耳听”、“默记”,细致具体地将读书方法传授后人。陆游在《示子通》一诗中,也将自己一生写诗的经验总结传授给儿子:“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讲到自己初学诗时,只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了中年才领悟到,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真正的功夫在诗外。并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再次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不拘泥于书本,指出实践的重要性。此外《示儿》:“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睡觉闻儿子读书》:“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陆游在一系列家训诗强调生活实践对增进学问的重要性。

宋代家训诗中,除了读书方法的总结,也饱含对子孙言传身教的关怀。如陆游的《示元敏》:“学贵身行道,儒学世守经。心心慕绳检,字字讲声形。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良时不可失,苦语直须听。”陆游教导儿子要抓住大好光阴,读书为学要身体力行。其《书戒》:“我幼事父师,熟闻忠厚言,治身接物间,要使如春温。”此诗谆谆告诫子孙为人处世当忠厚诚恳。邵雍《教子吟》:“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虽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与不行分。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也由勤。”强调“知行”在教子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反复告诫子弟,要彻底完善自己是很困难的,只有从实践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善恶完全决定于后天的行动和实践。在身体力行的教导中,宋人家训诗也体现着对子孙情感的关心。陆游的《东斋杂书》里写到儿子即将远行,自己一早来江边相送,风中思及骨肉亲情,心有所感:“区竽常愿雨,秧菜常愿晴,吾儿行渡江,晨起愁风生。人生各徇私,夫岂造物情。孰能均此意,万里皆春耕?”体现父爱的深沉博大。

宋代家训诗的作者言传身教,在殷切期望中将治学、治家、为官之法叙述详尽,便于子孙学习操作。其丰富的育人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重视家庭教育之有识之士可贵的育人理念。对青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贯主题;古代家训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其中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人思想和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注 释

[1]张艳国.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功能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1994.06.13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与医院文化创建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创建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创建促进科室创建、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创建,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医院文化创建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创建、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创建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创建,行风创建,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

(三)医院方针(发展战略)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我院曾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今后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教学传承规范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环境形象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创建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建筑外观和庭院创建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建筑上将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方面,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1、标准院名。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做到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彰显中医特色。

2、医院网站。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院中医药文化创建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创建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创建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创建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创建,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创建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加强中医药文化创建,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创建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创建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创建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