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1篇

中国政府力求维持政策的平衡,在稳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基础上,尽量规避扩张政策引发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隐忧。以货币政策为例,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一直强调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对银行资产的风险控制正在得到加强。中产阶级家庭的理财方案,需要作何调整,以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本文将与大家探讨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房产

大户型住宅价格上涨的奥秘

今年房地产市场大户型住宅受捧,而小户型住宅价格涨幅较低的现象,可能预示着小户型住宅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秉持小户型住宅投资回报率较高这一陈旧教条的投资者,将可能在未来遭遇投资失败的噩梦。

银监会关于二套房贷的最新指导意见,是如何推高了大户型住宅的价格,并使得小户型住宅成交低迷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某中产阶级家庭,已拥有登记于男方名下的自住住宅一套,现有50万元闲置现金,准备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在二套房贷未收紧之前,一种典型的投资策略是,以3成首付7折利率,贷款116万元购买三套单价为55万元的小户型住宅,可登记于夫妻任意一方名下。

二套房贷政策严格执行后,这样的投资策略就显得不合时宜。在仍看好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情况下,如果仅贷款购买一套单价为55万元的小户型住宅,则该家庭将剩余33万元闲置资金无处可投,不能达成理财目标。而如果仍贷款购买三套小户型住宅,则另两套房的贷款成数将降低为6成,利率也将由7折变为1.1倍,这使得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

于是,二套房贷收紧之后,该中产阶级家庭的理性投资策略将变为,以3成首付7折利率贷款购买一套单价为166万元的大户型住宅,登记于女方名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改变投资策略。该家庭无需增加一分钱的利率负担,也无需提高首付比例。就可获得和过去一样的投资收益率。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为防止银行坏账累积而收紧的二套房贷政策,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大户型住宅需求增加和涨价更快的主要原因。投资者如能了解到该政策对房产投资行为的影响,果断摒弃小户型回报率更高的陈旧教条,就能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率。

考虑到政策对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的关注,投资小户型住宅事实上风险很大。此外,存量房改房,以及可能批量投放市场的经济适用房,与小户型住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这也都是当前市场开始偏爱大户型住宅的一些原因。

股市

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和财政政策,与当前实行的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存在高度的雷同性,是当前股票市场投资的重要参考。

股票市场的走势,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而不取决于现状,且一般领先宏观经济半年左右。举例而言,2007年三季度上证指数达到最高点,与200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幅达到最高点,就恰好存在半年的时间差。面对当前经济复苏形势的不明朗,机构投资者将在历史数据中寻求线索,并以此作为指导投资决策的重要理由。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受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中国GDP增速在1998年二季度滑落至最低点7%。国家随即启动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GDP同比数字出现了连续3个季度的上升,在1999年一季度达到了最高8.3%的增速。受赤字困扰和银行坏账增加的担忧,经济刺激力度有所减弱,随即GDP增速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滑落,至2000年一季度才又重拾升势。

同期上证指数在1998年6月初创下了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的最高点,同样领先GDP数据半年,随后快速下跌。

200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幅低于预算8%的增速。下半年受加税和非税收入增加的影响,全年预算收入或许可以艰难完成,但这将为预算编制者留下心理阴影。受此赤字担忧的影响,2010年财政预算编制将趋于保守。由于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财政刺激力度的减退将使得GDP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见顶。

机构投资者在GDP增速见顶前半年抛售股票,符合市场规律;也正因如此,当前股市出现了深幅回调。投资者如急于在股市泡沫完全消退之前建仓或参与恶性炒作,出现套牢将是大概率事件。

QDII

不受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

对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走势,媒体上存在着大量形形的舆论,这往往让非专业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

笔者对此的建议是,如果投资者感到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难以判断,正确的做法是寻找一些不受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而不是将自己的投资建立在和政策对赌的基础上。而QDII,就是这样一种不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

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看不到大幅升值的可能。而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是大概率事件,这就使得QDII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一般投资者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投资手段。

美国7月份失业状况的超预期缓和,使得国际投资者确认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到来,于是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美元指数因此止跌。

过去几年国际资本偏爱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要远高于美国。这一现象发生的前提是美元自2005年开始处于长期下跌趋势,如果美元不再贬值,那么这种情况就将会逆转。

国内现有的QDII基金和理财产品,一部分主要投资于香港的H股,另一部分则投资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就当前而言,后者可能风险更小且收益更高。

对于有条件的投资者而言,更可直接在香港市场购买如领先RAFI美国(02803.HK)、DBX美国(03020.HK)在内的直接挂钩美国股市的ETF,以规避QDII基金偏高的管理费及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欠缺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混沌中寻找方向

经济增长必定会经历景气循环,股市和楼市同样会经历周期,国家政策和经济走向关系到我们投资的表现。要想多赚少赔,就要随着宏观政策适时调整理财策略。

由于中国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中国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周期,而缺乏主动性。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退出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在明年三季度,也就是失业率见顶后的12~14个月开始加息,预计中国货币政策周期亦将大体如此。

与货币政策不同的是,中国财政政策空间较大,明年财政预算的编制是市场主要的关注点,而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为此提供线索。笔者认为,明年财政预算最重要的看点在于国债发行额度。国债规模大,则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速度慢,否则则快。但总的来说,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2篇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

1.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它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课程本身在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二开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宏观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

2.该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对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实的经济问题。我国也在实行市场经济,而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同时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而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是怎样影响经济的。

3.该课程是经管类学生的考研专业课。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考研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好这门课,学生学好这门课,可以让学生考研增强信心,减轻复习压力,提高考研成功可能性。

二、《宏观经济学》应用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于理论化。

《宏观经济学》教材的应用性是应用性教学的基础。目前《宏观经济学》教材分为三类:有英文版、翻译版和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比较流行的是高鸿业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多恩布什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但这些教材都与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联系不是很紧密,案例不够本土化。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本科高校,目前也没有相适应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当然也没有专门适合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权威教材。教师也没有明确的教辅材料,全靠授课教师自己搜集,这样授课的应用性程度就参差不齐,教学没有质量保证。

2.教师的应用性教学水平不高。

应用技能型本科高校由于以前定位不清,教师缺乏应用性教学的观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习惯于理论讲授,习惯于满堂灌,互动式教学不足。而应用技能型本科高校年轻教师基本上毕业于研究型高校,这样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接受的是研究型高校的教学,这种影响对他们来说潜移默化,使他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自觉地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样,教师本身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也不是很清楚,比如我国的核算情况,GDP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此外,对应用技能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评价还是重科研,比如评职称以及平时的绩效考核科研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限制了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用性教学中。

3.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为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理论讲授过多,过于注重图形推导、计算题的练习,比如模型IS-LM这部分内容就比较理论化,而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性问题却涉及不多,案例教学不够丰富。由于前后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果前面内容没掌握好,就会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这又要求任课教师不得不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比如,如果不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决定,就难以理解表示产品市场均衡的曲IS线;不理解曲线,就难以理解由ISIS-LM模型所推导的暗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决定。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难度大,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学生又认为《宏观经济学》缺乏实用性,致使学习兴趣不高。

4.教学方式单一。

《宏观经济学》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不够多,教师上课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较低,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师生之间互动不足,难以达到教学相长。

三、改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1.选择高质量的应用性教材。

教材对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影响,目前,针对高质量的《宏观经济学》应用性教材缺乏的现状,教育部应组织教师编写。教育部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应地,也应组织教师编写出与各类高校相适应的权威教材,以对教学质量起到一个基本保障作用。教育部在组织教师编写适用应用技能型本科院校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时候,要多加入案例,尤其是本土化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并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进行教材的再版工作,以增强教材内容的时效性,避免教材内容陈旧。

2.提高教师的应用性教学水平。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重视教师在应用性教学中的作用,要加强应用性教学,就要改变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提高教学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并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增加实践机会来提高教师应用性教学的能力。关于教师培训,可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宏观经济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公开示范课,组织高校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种网络培训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还可以扩大培训范围,又不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另外,要给予高校教师更多地接触实际的机会,可组织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到统计局等政府部门去实践一段时间,以了解实际情况,这样讲起课来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收放自如,有的放矢。

3.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就要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对培养应用性人才尤为必要。具体到《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也十分必要。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关注相关报道及经济热点话题,注重収集与《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避免教学内容陈旧,所选案例尽量使用比较新的。比如,在讲“乘数效应”时,通过“破窗经济”的故事让学生有更生动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宏观经济学》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把经济理论和经济热点问题相结合,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关于货币政策工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我国近些年来法定准备率的调整情况,并向学生介绍调整的经济背景,2007年我国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10次上调法定准备率,是因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8%,同CPIGDP比增长11.4%,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过热。通过相关内容的介绍,既紧密联系了实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又让学生加深了运用法定准备率工具进行调控的印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转变教学方式。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 国际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理论性较强,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也就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及由此产生的生产要素流动和利益分配。国际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理论,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动力、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第二部分是国际贸易政策,主要介绍了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倾销等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政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第三部分介绍了汇率和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从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出发,依次介绍了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第四部分介绍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具体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际经济问题,能够掌握关于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把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这对于应对全球化竞争,培养应用性、国际化人才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认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核心课程。依据笔者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国际经济学》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和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差。民族高校的民族地区生源较多,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本门课程难度较大。笔者在民族高校从事多年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民族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方面的想法。

二、关于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范围很大,随着理论的发展,各版本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国内比较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以人大版和高教版的教材为主。国内教材编写以传统理论为主,逻辑性强,非常符合中国学生的阅读思维,但其理论表述往往不太接地气,比较抽象枯燥,不够生动,案例相对较少且缺乏代表性,更新再版速度慢。国际上此课程的经典教材多为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撰写,这两位作者编撰的教材内容全面、系统完善,并不断的更新再版,保证了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配有充分的习题和网络教学资源,受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国外教材的编写风格往往有些形散神不散,不注重提炼和总结,阅读能力不强的同学往往不容易理清头绪抓住重点,而且国外教材通常计量分析模型较多,难度较大,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虽然国内和国外教材各有优点和缺点,相比较而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民族高校学生来说,我更倾向于选择国外经典教材,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推荐选择克鲁格曼或萨尔瓦多编写的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的中译本,并推荐学生阅读对应的英文版教材,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当然,如果选择国外经典教材,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条理清晰、融会贯通。

三、用历史的眼光来学习本课程

国际经济学课程开设于大学二年级,学生刚刚学完西方经济学,虽然具备了西方经济学基础,具备了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条件,但学生还很少涉及W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对贸易和金融等知识缺乏具体的认识,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学习贸易纯理论和模型是不现实的。任何理论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贸易理论和模型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讲解,这样就有血有肉,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对于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追求贸易顺差实现金银财富的积累,重商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针对这一历史背景,推荐学生观看《大国崛起》记录片,其中有两集是讲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这部分资料很好地契合了重商主义思想的背景。将经济史、贸易史和本课程结合起来,让这些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以历史的眼光来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重点人物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地突破口,如重商主义的托马斯・孟,绝对优势理论中的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中的李嘉图等,让学生搜索资料,认真去学习这些关键人物的背景、职业、思想等,让这些理论更加丰满。

四、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

许正松等(2011)通过调查发现,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实施较少,且效果欠佳,应该在充分案例准备、完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和灵活运用网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教学胡静寅(2012)认为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黄家骅(2013)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国际经济学原理,而是通过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过的案例中充当角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从表面上看,国际经济学侧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及模型研究,比较抽象,但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经济学的案例非常多,但要选择很好很合适的案例能够深入浅出的说明一个道理、解释一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我更倾向于寻找当前国际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之类的案例,让学生有切身的学习感受,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比如在讲汇率这部分内容时,结合近两年来人民币不断贬值的事实,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民币贬值的情况,结合汇率决定理论,引导学生从物价、利率、货币数量等角度去思考,确实消化和理解汇率决定理论,且可以应用汇率决定理论去预测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进一步思考人民币贬值会给自己的生活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将枯燥的理论与学生的现时利益相结合起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许多老师很容易陷入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针对现在教学课堂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为避免学生偷懒情况,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引导学生提前做好下次课的案例准备,确定一个主题,在讲完下次课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利用收集的资料结合所学的理论主动讲解某一个问题,这时学生与老师的位置调换,这会促使学生准备的更充分,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老师的点评,理解的更加透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题,老师是关键,学生主体参与覆盖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这种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的模式更容易彰显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考,克服困难,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对所学知识记忆和理解更深刻。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4篇

政府规制,又称政府管制、政府监管,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订一系列的制度、法规,对个人或企业组织的行为加以约束、调节和控制的政府行为总称。政府监管是各级政府机构对市场与企业等组织个体的监管,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监管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保护广大投资公众权益、引导企业良性竞争以及健康发展,政府规制的具体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性监管手段和社会性监管手段两大范畴的内容。

所谓经济性监管,是指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定价、融资以及信息披露等政策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以避免出现竞争主体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配置低效率,妨碍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供给的公正、稳定。经济性管制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投资管制、质量管制、信息管制等内容。

而社会性监管,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前者是市场交易双方在交易时,会产生一种由第三方或社会全体支付的成本。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和枯竭性开采等。政府因此必须对交易主体进行准入、设定标准和收费等方面的监管。社会性监管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一方控制信息但不向另一方完全公开,由此造成的非合约成本由信息不足方承担。比如说假劣药品的制售、隐瞒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隐患等。所以,政府要进行准入资质、产品标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内容的监管。

从我国目前已实施跨国并购的投资主体构成来看,主要以具有一定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上市公司组成,而其中拥有国资背景的原国有企业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情况是由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原有国企往往经过产权改制后获得上市公司的主体资格,它们在资源分配、融资渠道、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更容易获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市场竞争中也具有绝对的优势,基本构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党和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大胆走出去”的战略发展思路,欲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获得全球市场上资源、科技、管理、市场及品牌等各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链条中的议价和竞争能力,同时为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寻求增值和保值的渠道。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应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家间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

在已有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由于自身优势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必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因此,从国有资产保护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上讲,我国的宏观管理部门应该以政府规制为具体手段,为企业的对外投资保驾护航,为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提供信息、资金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引导。

二、打造公共信息平台以提高企业海外风险预警能力

围绕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所打造的公共信息平台,从信息内容和风险等级上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东道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公共信息平台。关于东道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公共信息平台,其分类信息中应分别针对东道国的自然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内容加以分析,并对综合投资环境给出数量化的风险评级,使得国内企业对在该国开展对外投资活动的风险程度能够加以参考。在宏观经济风险评级中应包括以下具体指标:

东道国的政局稳定程度;

有无战争可能;

有无恐怖活动;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波动周期;

具体产业政策;

汇率利率水平;

税制体系(免税抵扣条款);

是否签订贸易投资协议;

相关法律管制(特别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外商投资法、劳工法等法律法规);

自然灾害类型;

社会文化传统;

社会价值取向;

民族宗教禁忌;

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另外,还应该对多极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该国与我国的利益冲突焦点、地缘政治关系、与我国的往来友好程度、有无社会价值差异等内容以及趋势走向加以预测、分析和评价,并以直观的热点风险提示、风险警报等级、控制指引、风险分布图等形式及时调险控制信息,全方位地引导我国上市企业规避某一具体东道国源自宏观经济环境层面的投资风险。

近年来,在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中,由于以上系统性风险信息的缺乏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问题严重,具体案例不胜枚举。

例如,中海油于2006年收购尼日利亚“OML130”AKPO油田45%股权,由于当地政局的动荡,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该项目所在地发生冲突,导致我国中海油实际损失超过70亿美金。

在2011年的利比亚危机中,中方的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铁建等企业近188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于高度的政治风险当中无法收回。

这些主要由国家投资的国有企业在此次危机中损失惨重,不但在政局高度不稳的国家易遭受系统风险,有时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由于对方制度的“规范”也给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造成不小的损失。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教学水平

基金项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招标项目《国际贸易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探讨》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5日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是以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探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一门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学习本门课程通过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作用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本科院校,这样一门理论性强、涉及范围广、课程交叉多、理解难度高的课程,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该门课程教学的最大难点。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体系广泛复杂。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到经济理论,还涉及到当前国际经济中的众多现实问题。从整个体系来看,主要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要素的国际流动问题,主要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涉及的主要有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众多经济学流派。直到当前,国际经济学体系仍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国际经济学与经济类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联系紧密。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又为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涉及部分贸易、投资、金融和财政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和探讨相关问题。

3、对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需要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课程逻辑性较强。国际经济学本身的理论体系,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数学功底是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支撑,在需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由于其内容上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教学中众多的图示暗含经济学理论基础,因而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要求较高。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尤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等均作为核心课程开设,笔者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交叉重复部分较多。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包含了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内容,其优点是在国际经济学的框架下兼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确保体系完整性,但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分别与这两门课程相互重复较多,且又有可能出现在教学中都不涉及的内容,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且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加上教学方式等问题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问题进一步突出,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目前,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以介绍知识点、阐述理论为主。基本上形成了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对象的教师独角戏格局,忽视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双核心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而课堂设计也围绕知识点展开,教学目标狭窄,导致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或者被动理解为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幼稚产业论”为例,学生只基本掌握其理论内容和产生背景,对于该理论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意义却无从谈起,分析流于表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缺失,直接后果便是课程中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国际经济问题演变成只需背诵和记忆,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3、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联系现实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备课、讲授的进行和教学知识点的完成,但有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当前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更多采用模型分析,案例分析尤其是涉及中国的案例分析较少,使用假设条件严苛的模型假设较难解释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这些都将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分析的有机联系被切断,以教材为中心,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被削弱,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僵化,也不利于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中国的国际经济问题。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课程功底薄弱。由于理论课程本身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有限。加上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广泛和理论体系的庞大,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并大量运用较为抽象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的模型和图示较复杂,假设前提条件繁多,通过建立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展开分析。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易造成困扰,且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课程功底薄弱,缺乏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普遍反映学习过程中推论过程复杂、逻辑分析偏多、课程难懂,对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难以理解,影响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反过来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两者之间出现恶性循环。

三、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的综合运用,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阐述的不足,将单向封闭式的课堂变成双向开放式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是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提前告知课程教学讨论主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是将实际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相关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部分,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以学生比较熟悉欧盟的发展为例介绍该知识点,并可提前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在近年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自贸区等资料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式的灵活采用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教学相长,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正确处理与其他课程关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相关程度较高且有内容重复,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其他课程的内容,要教授给学生一点知识,自己必须具备大量相关知识,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于可能有所重复的部分,可与相关课程老师充分沟通协商,在教学中突出本门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部分,以避免两门课程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讲授,降低课堂效率。对于前续基础课程比较薄弱的情况,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之前,应将涉及并利用的分析工具做重点回顾,譬如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以避免由于基础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而由于国际经济的动态变化,教材内容更新的滞后,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更新经济数据,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上,采用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板书讲授形式的不足。在网络利用上,课程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本身就是在实时发展动态变化的,借助互联网能改变从前坐井观天的局面,及时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案例、习题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及时提供给学生,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且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去探究感兴趣或更全面的数据资料,拓展知识面。

4、努力完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无论通过何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都是核心和关键。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对教师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提高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同时,需注重与同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甚至可以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新海.关于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反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6篇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i只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査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査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人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人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人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

 

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

 

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人、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一一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7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这被广泛认为是中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但是,出口贸易大幅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也就必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国内外学者就这二者的相关性展开了广泛探讨。有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出口导向型明显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的却认为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很小,还有的则指出两者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从理论上来看,自从古典经济学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出口贸易能否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问题就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从总体上看,出口贸易的发展的确可以在许多方面创造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但具体到一国而言,这些机制发挥作用的大小和效果往往会受到所在国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本文就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出口是否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以及出口如果拉动经济增长,那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

二、基本理论

自古典学派以来,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就一直受经济学家的重视。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倡导运用绝对比较优势的理论来指导各个国家如何进行国际贸易来增加本国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促进世界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观点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思想萌芽。

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提出国际分工的基本思路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其劣”,说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也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国际贸易的好处,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事实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使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在当时处于世界先列。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尔•罗默、罗伯特•卢卡斯和英国经济学家莫里斯•斯科特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充分吸纳经济增长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增长理论作出了重大突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能引申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依据。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出口导致经济增长假说ELG(Balassa,1978),该理论认为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出口扩张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积极扩大出口被视为重要而有效的发展战略,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竞相采取出口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以及通过汇率调整,推动出口扩张,期望以此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被视为该假说的有力例证。

新贸易理论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和海尔拍曼则认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来源于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促进国内资源在物资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也有经济理论支持相反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导致出口扩张,称之为GLE假说。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资本积累、经济政策、政治环境、价格因素、收入分配以及地理特征等。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在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中,最好将复杂的经济增长看作外生变量,它是出口扩张的先决条件,而出口扩张可能只是经济增长的附属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更加复杂,它们或许并非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可能存在双向反馈机制。出口与经济增长复杂的互动关系意味着他们可能是联合决定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也意味着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其他变量(例如进口)作为中介而得以实现。

因此,本文就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从宏观经济理论可知,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的则是一种负面效应,本文单独考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考虑将中国的GDP、出口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它们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在过去二十几年里都表现出了一种强劲的增势,如果直接对其作回归分析,就很难判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究竟是真实的还是由于趋势的出现而产生的假回归。因此,如何克服变量的非平稳性就成为关键,也就是要解决金融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问题。

本文用协整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对上述变量进行数学处理,以构造出相应的平稳性变量来对其作回归及水平因果关系检验,这里选择的实际变量,记为Y、X,分别代表GDP、出口,然后再对Y、X取对数;另一方面是利用以均衡分析为背景的协整理论来对非平稳的变量进行研究,这里选择由GDP、出口构成的名义变量系统,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并考虑出口对保持整个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客观地揭示中国经济的本质特征,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相应依据。由于GDP数据只有季度数据,所以数据处理时把季度的GDP数据计算算术平均值转化到月度数据。

为了消除季节影响,首先对Y、X运用X-12方法进行季节性调整。在获得剔除季节性因素的数据后,对这些数据取对数,分别用LNY,LNX来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出口的对数,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弹性分析。本文计量分析采用软件EViews5.0。

本文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国研网和CCER数据库,时间范围是2001年1月――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

(二)单位根检验

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必须事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两个时间序列都服从单位根过程,即使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当样本容量增大时,以一个时间序列对另一个时间序列回归也总能得到显著的参数,这就是所谓“伪回归”问题。本文采用最常用的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原始序列(Level)上,所有的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它们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所有变量经一阶差分后,都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因此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符合I(1)的特征,对于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相关性,而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

注:检验类型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滞后阶数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 最小为准则,D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三)协整检验

对于两组或两组以上存在单位根的变量序列,如果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表明这些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时,主要有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由EG两步法得到的协整参数估计量具有超一致性和强有效性,但在有限样本条件下,这种估计量是有偏的,而且,样本容量越小,偏差越大。由于本文分析中的有效样本数目相对较小,因此,为了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本文采用Johansen(1988)极大似然值方法。经过计算和比较,协整检验的最长滞后期设定为6。

注:(1)* 、** 分别表示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2)协整关系的滞后阶数为6。

从表2协整结果表明,LNY、LNX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具有共同的随机趋势,揭示出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尽管从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不稳定性的,但对长期而言,它们是相关的,所以通过出口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一般意义上来讲,只有第一个协整向量是最重要而且往往是

最具有经济解释的协整向量,将该协整向量关于LNY正规化得长期方程:

LNY= 0.702757*LNX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上文的协整检验过程可以看出LNY、LNX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这种协整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检验其因果关系,显著性水平设为5%,滞后阶数选2阶。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出口不能Granger引起GDP的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出口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两者是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四、研究结论和思考

本文通过运用协整理论,对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展开实证分析。从最终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出口与经济增长是双向的因果关系,而且出口对经济增长是正向作用。

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互为因果性,也启示我们有必要对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进行反思。尽管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主张奖出限入、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出口,将扩大出口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普遍。这说明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单一、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管制严重等因素,产业或部门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特定部门的出口扩张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传导渠道不畅,无法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难以促进整体经济增长。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多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如初级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仅仅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数量扩张,是难以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为了保证出口规模,发展中国家采取多种补贴和优惠措施,但是过分鼓励初级产品出口不利于资源优化,并且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低廉,出口规模极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从而不利于宏观经济增长。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本科教学 改革措施

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正如克莱因所言:“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萨谬尔森甚至认为:“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量经济学才被引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陆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但只有少数专业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是作为选修课程。到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随后陆续翻译或影印出版了一大批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和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适合于本土需要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极大地促进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发展。国内各高校尤其是经管类院系在历经多年努力之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充分肯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成就的同时,我们发现仍有一些不足亟待改进。

一、《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问题。

在中国书店的货架上,有关计量经济学教材可谓琳琅满目,要从中挑选出一本适合于经管类本科要求的教材并非易事,这也就造成了不同院校经管类采用不同教科书,甚或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科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授课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授课对象专业水平的把握不同。由国外学者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在国内各高校中得到较大范围欢迎的主要有:达莫达尔・N.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第4版)》,杰弗里・M.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第3版)》,威廉・H.格林《计量经济分析(第5版)》。就国内教材而言,当属李子奈先生、张晓峒先生等各自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最为流行。当然,我们也发现,来自于不同高校各自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不断推出,在丰富了教材的可选择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选材的难度。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计量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素质。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注重理论方法的介绍,但对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鲜有涉及,轻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软件的使用依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估计和检验方法,但是不懂得如何应用,对回归结果也难以作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二、改革措施

1.精选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教材,最好是选择国外比较经典的原版教材,只需把其中的案例改换成中国的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和中国的实际相符合。就此而言,我认为由伍德里奇编写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就教学内容而言,对于一个学期的计量经济学,其入门课程应包含横截面数据的简单和多元回归分析,异方差和自相关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数据的初步。

2.加强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但仅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是不够的,必须仰仗于实验教学。以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教学软件为支撑的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经济现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对于实验教学而言,熟练运用与操作软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计量经济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主要有EVIEWS、STATA、SPSS、SAS等。实际上,就经济计量建模应用来说,软件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但就适用性而言,软件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推荐使用STATA软件。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界面可视化效果好、功能强大,包含了全部的统计分析、数据管理和绘图等功能,尤其是统计分析功能全面。尤为重要的是,目前流行的大部分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案例都是采用STATA来实现的。

3.注重案例教学。

在讲授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过程中,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小到学生课堂成绩的因素分析(比如在伍德里奇教科书中“大学平均成绩的决定因素”案例),大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都可以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典型案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