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1篇

中国酒是中国文化的酵母

《新华月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酒是怎么形成的?

陈琪林:中国酒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最早是上天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这些说法史书上都有记载,大家也都比较熟悉。酒的发明从唯物主义来理解肯定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它是一个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关于酒的传说也就很多。

传说仪狄造酒后大禹便疏远了仪狄,因为大禹认为酒以后会害人。《战国策・魏策二》对此也有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来夏商的两代末君都是因为酒而引来杀身之祸而导致亡国的。

《新华月报》:这倒和现在提的禁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陈琪林:禁酒在古代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这是历代历朝禁酒的主要目的。二是防止君主沉湎于酒,伤德败性,引来杀身之祸,禁止百官酒后狂言,议论朝政。这点主要针对统治者本身而言。

说禁酒不能不提曹操,曹操这个人内心很复杂。《短歌行》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大家都知道他很爱酒,但他却又实施禁酒,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这是由于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要考虑到政权的延续,酒是粮食做的,而当时曹操正在着手统一中原,需要大量的粮食,首先要保证士兵的口粮,故曹操才会痛心禁酒。

其实历史上不止一个朝代有禁酒的行为。西周商代的统治之后,了我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说道,不要经常饮酒,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西汉前期实行“禁群饮”的制度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虽然禁酒令很多,但是酒却始终屡禁不绝。

《新华月报》:在封建社会酒是不是也和现在一样是聚会的必备品?

陈琪林:最早生产酒不是给老百姓喝的,是敬给神、敬祖先、敬天敬地的。早期敬神用的是水,后来发现酒之后,酒有香味,又是粮食做的,就成了最好的祭品。酒有挥发性,一会就不见了,寓意就好像上天喝了。

到一定时期贵族才开始享用。贵族享用的同时不排斥民间享用,因为粮食是你自己的,你不吃酿酒是没人管你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口粮还没保证,怎么会去酿酒,等到丰收的时候有多余的粮才会酿点酒。

后来就是读书人比较喜欢喝酒,包括现在大多数搞文艺的诗人,都喜欢喝酒,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现在女性也可以喝酒了,过去女性上不了宴席,没有喝酒的资格,也怕喝酒失态。在当时封建社会酒确实有身份象征的作用,也是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

酒与民俗酒的礼俗

《新华月报》:我国有哪些有特色的饮酒习俗?

陈琪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比如蒙古族饮酒时有未饮先酹的礼数,“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蒙古族敬酒礼仪一般是敬酒者身着蒙古族服装,站到主人和主宾的对面,双手捧起哈达,左手端起银碗献歌;歌声将结束时,走近主宾,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向主宾敬酒完毕,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

待客时主人经常要唱敬酒歌敬酒,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你不能拒绝。蒙古族认为让客人酒喝的足足的,才觉得自己心意尽到了,所以主人家从老到少轮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为止。

许多少数民族敬酒都有敬酒歌,这一唱使你没有拒绝的理由,当然这里敬酒不是存心害人,就是想让客人喝得高兴。

彝族几乎家家酿酒。家中酿的第一杯酒敬神,第二杯酒要敬家中老人,晚辈不得先喝。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敬酒是强制的,这是主人热不热情的体现,当然你不会喝也不会强制你喝,只要你端起杯子,他知道你会喝酒,就一定会叫你喝尽兴,至于醉不醉是另一回事。

总之喝酒是一种乐趣,喝酒的人都希望人家多喝,自己少喝,这是我们国家一种酒风俗。表示主人好客,真诚,把美酒留给客人。在与人喝酒时你喝的很爽快,很热情,很诚恳。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好朋友,喜欢和你做朋友。哪怕你喝醉了也没关系,他会拍拍肩膀说好好。

诗酒联姻,源远流长

《新华月报》:好像中国历史上诗人必然和酒有联系?

陈琪林:其实不是每一个诗人都喝酒,但中国的诗人喜欢喝酒的很多,即便不喝酒也喜欢大家聚在一块。坡就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大,他自己还造点酒。在历史上喝酒的诗人陶渊明和李白比较著名,但是两个人喝酒还不一样。

陶渊明喝酒完全是享受型。他对世俗社会不满意,想维持自己的本性,不愿为当官而受气,不为五斗米折腰,就去过农耕生活,住自己的茅草屋,院子中种点菜,自斟自饮。他觉得自己和自然生活、农村生活很合适,过得很陶然,后来还写诗。

李白就不一样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他在政治上是有理想的,想当宰相。但却没有参加科举,好不容易到唐玄宗身边,唐玄宗还不把李白当成政治家,一直把他当文人,所以李白失意借酒发泄。

陶渊明喝酒是失忆型,一喝酒什么也不想。李白就是政治抱负达不到,自认是有才华的人但没人重用,喝酒解愁,所以李白诗作品中有很多酒字、愁字。如《将进酒》里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造就了李白,但李白也因为酒而当不了政治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说明了这一点。

文人喜欢聚会,喜欢想象,比较有激情,酒是很好的媒介。平时话不太多喝了酒便会滔滔不绝,平时很安静喝了之后就会很活跃,喝酒以后有一种刺激神经的作用是诗人灵感的启动剂,催化剂,另外喝了酒做的诗会更有特点。

中国酒礼复兴需要“榜样”

《新华月报》:在文化古国讲酒肯定绕不开礼仪。

陈琪林:酒最早是敬天地。它是一种礼酒,所以酒器具中礼器特别多,喝酒也讲酒礼,斟杯时有酒杯上下之分,我尊敬你,敬你酒时酒杯不能超过你的酒杯;喝酒时的座位排次,主次位之分;敬酒的时不能拿起酒杯随便敬,先敬谁后敬谁,怎么喝都有一整套规矩。过去在封建社会人们对酒礼是很重视的,现在喝酒不太讲规矩了。但是喝酒是一件高兴的事,弄得清规戒律太多了,也不好。但是没有一定

的规矩不能成方圆也不好,所以对酒礼要吸取精华不能完全照搬要扬弃。

《新华月报》:现在对文化的流失很可怕,很多人还是希望在酒桌上有一些酒礼文化的保留。

陈琪林:喝酒既是饮食现象,更是文化现象。过去讲无酒不成宴,为什么宴会上非要喝酒,喝点酒会活跃气氛。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酒礼最大的精华就是适量喝酒。如果你喝多了是不礼貌的,你劝人家喝多了也是不礼貌的,最好的境界就是喝好不要喝多。对尊敬的老人、长者、领导敬酒要有礼节。过去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现在敬酒恨不得把别人都灌醉。

《新华月报》:现在年轻人对酒礼不是很了解,在很多场合让人看着很不舒服,这种现象怎么解决?

陈琪林:继承我们传统的文化,多看,多学习。有时候是年轻人不懂是因为看的酒礼太少了,榜样的作用很重要,在各种场合文人学士,领导者,知识分子都应该做好榜样。有了榜样,年轻人看着,就会知道原来有这样那样的礼节,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文化传承需要创造文化环境。

哪些人该喝,哪些人不该喝,喝多少,在什么地方喝,这都是酒礼的体现,有些人在饭馆划拳,旁边人家都在吃饭,你在那又叫又喊,那很不文明,会影响别人,所以划拳现象现在就很少了。

喝酒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在禁酒谁也禁不了,怎么按照一定规矩喝就成了重点,我们现在需要形成一种酒礼仪规矩,但是又不能太刻板。

酒文化的发展传承

《新华月报》:中国白酒出口不是很理想,有人说一部分因素是中国文化或者中国酒文化没有得到国外人的认可,您作为诗酒文化协会的会长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陈琪林:这有一定道理,也不完全如此。酒是一种饮料,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爱好,和自己的特点,不能强加于人。有人喜欢喝白酒,有人喜欢啤酒,这是个人的爱好也和身体状况有关。我们中国酒完全叫人家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人家喝了多少年的葡萄酒、伏特加,叫人家一下换酒,这不是我们宣传所能做到的。从宣传角度说我们这些年的宣传确实不够,这方面跟我们的文化一样,中国文化过去传播的渠道比较少,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封闭的,国外人不太理解,我们的东西出去的也比较少,所以还是需要大力宣传介绍。同样国外的酒到中国的时候也一样,一开始有国人说国外的酒有什么好喝的,以后慢慢知道它的文化内涵,这一个过程是逃不开的。同样文化是需要推广、介绍、媒体、渠道。

《新华月报》:怎么保护我们传统酒文化?

陈琪林: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学问很深,有人说过“饮酒不是饮食之事,而是学位之事”。中国酒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关于酒的典籍很多,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应该把中国酒文化研究好,同样也要对世界的酒文化研究,立足当前群众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形成今天一整套的酒文化,包括酒礼、酒政。过去我们讲酒文化就只知道喝酒,谈酒文化的很少,近几年联系酒文化越老越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整套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功能、典籍,今后怎么发展,这需要酒厂、饮酒者、学界、舆论界各方面大家共同努力把它进一步升华。既然人们离不开酒,酒也离不开人,那我们就应该好好的研究它、重视它、利用它。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事林广记》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婚俗的描写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尤其是对于婚礼仪式的记录和描写,更是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婚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事林广记;婚俗;佳期绮席诗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条文化长河中婚俗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婚礼又称“终身大事”是人成年后的重要大礼。《礼记・昏义》指出:“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我国古代婚礼分“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代书籍中对婚礼习俗的记载非常多。作为百科型的日常用书《事林广记》也不例外。

《事林广记》作为一部日用类百科性类书,包含天文、地理、政刑、社会、文学、游艺等生活各方面内容。其中关于婚俗也有相应的内容。本文以椿庄书院本《事林广记》为底本,对其中部分婚礼诗进行简要分析,以便了解当时婚俗礼节及婚俗文化的发展。椿庄书院本《事林广记》中婚礼与冠礼、丧礼、祭礼归在前集卷十“家礼”一类,属于其中第二大礼。内容包括:婚礼总序、文公婚礼、世俗婚仪、草帖新式、婚书新式、聘定状新式、告庙祝文、唱拜致语、绮席诗词、撒帐致语、聘财新例(新增)、筵会等第(新增)、同姓不婚、自妻不娶、夫亡守志、无故不成婚、婚书点拍画字(新增)、同类自相婚姻。由于婚俗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主要对《佳期绮席诗》进行分析说明。

佳期,婚期之意。绮席,盛美的筵席。佳期绮席诗,说的是婚期时在盛美的筵席上所作的诗。有时称婚嫁喜歌,它贯穿婚礼全过程,在古代婚礼每一环节都会有相应喜歌来点缀。《事林广记》中《佳期绮席诗》就属于婚嫁喜歌,它将婚礼仪式真实的记录下来,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社会婚俗面貌。风俗习惯的变化,往往反映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事林广记》在“佳期绮席诗”的标题下写有“此诗固非古礼,今徇俗,姑存于后”等字,说明这些诗虽然不是古礼的传统,但是当时(即宋元时期)世俗流行,所以存录在此书中。此处点明了《事林广记》中此处所记录的并非正统礼节而是世俗中更为流传的婚俗礼节。

拦门是男女双方亲友在新郎新娘步入婚姻道路的起点上第一次汇合,是整个婚礼仪式中的一个。《佳期绮席诗》中就是以五首拦门诗开始的。其中前三首是关于拦门诗,后两首是答拦门诗。

拦门诗曰:仙娥缥缈下人寰,咫尺荣归洞府间。今日门阑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又拦门诗:绛绡银烛拥嫦娥,见说青蚨办得多。锦绣铺陈千百贯,便同箫史上坡。

又拦门诗: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十万腰缠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拦门诗: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欲望诸亲聊阔略,毋烦介绍久劳心。

拦门诗:洞府都来咫尺间,门前何事苦遮拦。愧无利市堪抛掷,欲退无因进又难。

前三首拦门诗首先描写了结婚这天新娘美若天仙,新房布置的好像荣贵的洞府一般,新娘家喜气洋洋,新娘就要嫁到新郎家里了。其次写出了拦门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对新郎的考验。拦门的礼物以多为贵,如果新郎能够用不吝啬,散发钱财,便让新娘跟新郎走。后二首答拦门诗写出了被拦在门外的新郎的心情。自古以来的君子都是身上不携带金钱的,希望各位亲朋好友高抬贵手,不要僵持的时间太长久。

从上述诗中可以了解到关于婚礼中的一些拦门礼节。现在婚礼拦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拦门是为了增加婚礼热闹的气氛。北方的习俗是向迎亲者索要“开门”钱,正如诗中所说“拦门礼物”。男方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家亲友堵住门口不让进,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还很苛刻,故意为难新郎。这样不仅可以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还可趁机捉弄迎亲者。山西地区有的称“蹲性”,山东地区有的称“憋性”。新郎须有好脾气和足够的耐心,陪着笑,厚着脸皮软磨。有时新郎会长时间被堵门外,出现尴尬的僵持局面。这时解铃还需系铃人,往往还得由女方家人出面,自动降低要求,放宽条件,给新郎一个台阶,使其进入。

新郎将新娘迎娶回来后,就要开始新婚筵席了。婚礼进行时,行赞礼的人被叫做傧相。《佳期绮席诗》中关于傧相的诗:一首《请傧相诗》“银台红烛影交光,鼎沸笙歌宴画堂。为报筵中佳客道,请差傧相引新郎”,一首《傧相交职》“佳期刘阮会真仙,多谢东君傧命专。自愧才疏弗获,当供末职侍华筵”。两首诗写出傧相的职责,即宾客到来时把新郎引出来。傧相是主人家请来陪侍筵席的。这里所说傧相与现在婚礼上的司仪有些相似。

在婚宴上新人要给亲朋好友敬酒,在此期间还会耍笑新人,使婚礼更热闹。“索请利市:星娥窈窕望仙郎,莫道迢迢玉漏长。愿觅红绡并利市,便归洞府效凰。”古人一般是新郎在筵席上敬酒感谢亲朋好友。《佳期绮席诗》中还写有婚礼过程中给新人带来喜庆气氛的插花,用花的春意盎然代表新人新气象。“插花又诗:昨夜阳和信息陈,花神漏泄一枝春。少年得此添新意,插向香帷右相人。”“寻请新郎:星移斗转已多时,为报秦楼玉女知。迎请粉郎临绮席,今便送入罗帏。”

新郎离开筵席后,就要进入洞房了。进入洞房时也有很多礼节,首先要带迎请长寿带,插入新郎头上。“请寿带花:仙娥此夕遇仙郎,银烛高烧照艳妆。敢请百年长寿带,插归洞府效凰。”“寿带花:好花寿带传将来,出自佳人玉手裁。付与粉郎头上插,海棠今夜一枝开。”之后新郎拜席,饮完三杯酒才可入席。“新郎拜席:高烧银烛照红妆,攀折今宵任粉郎。且向樽前聊讲拜,郁葱喜气满华堂。”“新郎入席:郁葱佳气满华堂,良夜烧残宝篆香。且请仙郎临绮席,三杯饮罢入兰房。”“请引新郎:铜壶玉漏正迟迟,好是新郎入帐时。更请细吹五云曲,一齐攀送到罗帷。”

新郎进入洞房时,有相应的开门诗和门后诗等。这些诗不仅描写了新婚的洞房,还写出当时新郎不愿辜负新娘盼望的心理活动。

请开门诗 云锁巫山万里深,铜壶声悄夜沉沉。朱门掩却浑闲事,恐负仙娥久望心。

请开门诗 月宫仙子下兰房,眼约心期待玉郎。及至洞房门又闭,不知谁是铁心肠。

开门后诗 入到兰房别是天,凤帏今夜会神仙。床中坦腹真佳婿,那更娇娥正少年。

新郎进门后,真正进入洞房。幔“铜壶滴尽漏声残,未见文箫驾彩。见说洞房春色好,大家揭绣帘看”,揭帐“卷上罗帏露玉容,两情默默意冲冲。而今一见春风面,不结同心心也同”,两个人的心已息息相通。之后进行交拜“一拜须还一拜仪,何须强项苦相持。莫教屈膝鸳帏底,还记人前不肯时”喝交杯酒。随后的洞房花烛夜“请解襟诗:斗转星移夜已深,仙郎玉女意沉吟。鸳帏欲展风流事,纤手何妨与解襟。”“请合卺诗:玉女朱唇饮数分,盏边微见有坏痕。仙郎故意留残酒,为惜馨香不忍吞。”至此,两人婚姻真正修成正果,获得祝福,成为了一家人。

从《事林广记》的《佳期绮席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世俗流行的婚俗流程和相应的礼仪。婚礼习俗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通过上述对上述婚礼诗的整理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宋元时期的婚俗文化,还可以了解宋元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蒙古师范大学 2013 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事林广记》(和刻本与椿庄书院本)部分篇目(乙、丙、辛、壬、癸)校勘(CXJJS13017)。

参考文献:

[1] (元)陈元靓.事林广记[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 杜全忠、崔明霞编著.中华婚姻[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公共关系学

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现代公共关系在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日益表现出它的积极作用。

一、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公共关系这门课程理解不足。中职学生在学习公共关系这门课程的时候,本身对课程的认识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有的夸大了公共关系学的作用,他们认为是门万能的学科,可以解决职场上所有的问题;有的学生又把公共关系片面化,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搞宣传,做广告,拉关系,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有的居然把公共关系庸俗化,认为不就是请请客,吃吃饭,送送礼等。

2.中职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众所周知,考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关于公共关系学的一些相关知识的铺垫或者渗透,他们的社会经验几乎是空白,知识面较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只是马马虎虎完成了义务教育,但是文学、历史、政治甚至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所以这些学生在公共关系学的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3.公共关系技能培养形式单一。我们中职学校学习的公共关系学主要是关于社交礼仪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手段单一,资料奇缺,资源匮乏,实践机会少,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效果不好。

二、多媒体技术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作用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1)增强趣味性。中职生学习自控力差,学习能力不强,公共关系课对于他们来说索然无味,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课件做得赏心悦目,让他们徜徉在美的享受中快乐的学习,例如,我在讲餐桌礼仪的时候,就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把李白的《客中作》搬上课堂,然后配上古典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这首诗,利用这首诗和诗中的意境,讲解酒文化,讲解敬酒的礼仪,直至餐桌文化,这样的课堂学生非常活跃,参与度高,多媒体的介入不但激发了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同时对现代礼仪的学习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启到优化教学的作用。公共关系课有许多内容如果只是说教,离学生生活太远,枯燥而且不容易理解,我在教学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史的时候,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摩登时代》这部影片,使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学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类似大量的视频,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公共关系学源远流长,体会到了这门学问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3)起到用语言无法达到的奇效。多媒体的教学特点就是容量大,形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比如礼仪知识,只是老师讲或者教师和学生演示效果不明显,那么我就利用航空小姐,五星级酒店服务员正在服务的相关视频,引领他们身临其境,然后再播放教授礼仪的视频,根据视频再讲解,最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模仿,课堂气氛高涨,参与度极高,起到了用语言没有办法达到的效果。总之,教师在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借助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枯燥的知识呈现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了,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信心。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设计中能够设定实际场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计生动形象的画面,或者在教学中插入一些视频音频,或者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和错误情境对比教学,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索。(2)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可以起到强调反省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况即时的反省,调整教学的策略,充实教学内容,在运用多媒体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更应如此。重视教学效果,强调“学以致用”,一方面指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信息加工,一方面鼓励学生勇敢的到社会生活中实践。我在教学交往礼仪中关于“服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是这样处理的:运用多媒体播放正确的服饰礼仪和不符合服饰礼仪规范的两个视频,然后对比教学,最后激发学生思考,你看到这些感受是什么?哪种服饰礼仪符合现代礼仪要求?等所有的学生取得共识之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利用我提供的图片和设计软件,学生开始在计算机上尝试进行不同服饰的搭配,然后各抒己见,评出有创意的服饰搭配,最优秀的服饰搭配等等,我抓住这样的契机,适时讲解服饰礼仪,并对他们的搭配进行评价,激励他们要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到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楼梦;酒令语言;人物性格;创作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63-04

酒令,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一般用于宴饮和郊游场合。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它最早产生于西周,至唐朝蔚成风气,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他们饮酒,讲究“斯文高雅”,正如宝玉所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书中细致描写饮酒行令的章回有第二十八回、第四十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第七十五回、第一百零八回、第一百一十七回等。如此众多的酒令描写,并非闲笔,它不仅渲染了贾府中各种酒宴的热闹气氛,还突出表现了行令时各类人物的学识和个性,是曹公塑造红楼人物形象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段。书中人物性格、喜好、身份地位的不同,写出来的酒令语言也就迥然不同,什么人写什么令,可谓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

一、酒令简述

我国的酒令初始于西周时期,但那时的酒令不是用来助兴劝酒,而是辅助酒礼,劝人少饮酒的。因为酒在古代是与礼紧密相连的“成礼”的饮料,“无酒不成礼”,无礼仪也无从饮酒。特别是西周时期,对饮酒的礼仪规定得十分严格而具体。这种礼仪可用“时”、“序”、“数”、“令”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时”。就是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天子、诸侯加冕、成婚、祭奠或其他重大典礼之时才能饮酒;所谓“序”,就是饮酒的顺序,必须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所谓“数”,就是饮酒的数量,最多不过三爵,“已三爵而油油以退”:所谓“令”,就是饮酒时必须听从酒官的号令。违犯了时、序、数、令都是违礼的行为。为了在酒宴中维护这些礼法,还专门设有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酒监”、“酒史”等。酒官的职责、他所下达的“酒令”,就是辅助执行酒礼,劝人少饮酒的。但随着春秋以后的礼崩乐坏,帝王权贵饮酒、嗜酒之风的盛行,绝大多数酒官行令的目的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即开始助兴取乐、劝人多饮酒。他们用来劝人多喝酒的各种方法、手段,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真正意义上的“酒令”。这种酒令的实施和运用,是古人对酒礼的变革、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美德的具体体现。只不过作为“敬酒”的辅助手段,较之普通的敬酒,酒令只是略带强迫的性质罢了。

古人行酒令有许多规矩,简单而言,酒宴开始后,先由大家推举一位或德高望重、或身份显要、或能言善辩、或能量大的人担任“令官”,主持“觞政”。令官先喝过一杯令酒,表示就任后便可“发号施令”,提出行令时宾主都必须遵循的规则,接着便可起令,逐个行令。如果谁行不出来,或是行令不符合要求,或者违犯其它规则,就要喝酒或被罚饮酒。酒令形式、内容的确定,一般要依席间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而定。而《红楼梦》中的酒令主要分为以下种类:赌博类、猜谜类、占卜类、文字令。

(一)赌博类

1 手势酒令。唐朝时称为招手令,后来又叫做划拳、豁拳等,不同地域称呼有差别。手势酒令在全书共出现四次,如第七十五回写中秋之夜,贾珍与妻妾划拳。

2 射覆射覆是很早的酒令游戏。可以放在“祖宗”之辈玩。书中要玩此酒令时,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老祖宗拈出来。”(第六十二回)“覆”是将某个文字或事物隐藏在题目之中,让对方去猜,猜者就叫“射”,而猜者即使心里猜出后也不能明讲,要讲一个含义为答案的词语。如果猜不准,或对答词语不恰当,就要罚酒。

3 击鼓传花。击鼓传花,相传此令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全书共出现三次:一是元宵夜击鼓传梅(第五十四回),二是平儿设宴时击鼓传芍药(第六十三回),三是中秋节击鼓传桂花(第七十五回)。击鼓传花酒令游戏的玩法是,专门设置一个击鼓,采取一枝花,酒席上随着鼓声和节奏速度,依次循环相传这枝花。击鼓传花酒令的特点是场面大,声响大,易于活跃场面气氛。

4 牙牌令。第四十回写到牙牌令,牙牌令是贾母两宴大观园席上行的酒令。牙牌,又称骨牌、牌九,旧时游戏用具,亦作赌具,共三十二张。玩牙牌令时又有特制的酒令牌,令官按牌命题,席间人轮流作答,答者得用合乎音韵的话语或者诗词对答,难度很高。

(二)猜谜类

《红楼梦》中写到的猜谜类酒令主要是猜枚。猜枚,古代又称“猜拳”、“博拳”、“藏阄”,唐代已经盛行。清代翟灏《通俗篇》卷三十一《俳优·猜拳》载:“宋孙宗监《东皋杂录》:唐人诗有‘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搏拳握松子。’乃知酒席猜拳为戏,由来已久。”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猜枚》云:“元人姚文奂诗云:‘晓凉船过柳州东,荷花香里偶相逢。剥将莲子猜拳子,玉手不赌空。’皆诗料也。即今酒令之猜枚,前后不放空也。”此令源于汉代的“藏钩”游戏。

关于猜枚,全书共出现两次,一是元宵节后东府里唱戏,贾珍、贾琏、薛蟠之流在一起猜枚行令(第十九回);一是贾珍和妻妾猜枚(第七十五回)。

(三)占卜类

占卜类酒令有占花名儿。所谓占花名儿,其实就是轮流抽签。玩时先掷骰子,依所掷点数点人,点到谁谁就抽一支签,每支签上都有一个花名,还有一段命令,抽中者就要依令行事,如此循环。第六十三回中红楼女子抽花名签令即为此类酒令。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5篇

几千年来,通过酿酒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以及改朝换代酒政和酒令的不断变化,酒文化不断从物质层面辐射到精神层面,进而形成了相对独立、蕴涵丰富、完整而系统的酒文化体系。从形形的饮酒器皿到文人骚客的书画词曲,以及关于酒的典籍掌故等一系列事物中反映出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当酒文化与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相结合时便演变出五彩纷呈的民族酒俗。在西北辽阔的高原上,土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在与这片神奇的高原融合的过程中演化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饮酒风俗。大自然的严寒残酷,昆仑山的巍峨苍茫赋予了高原人民淳朴自然、热情豪放的性格。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片神奇的高原上,有回、汉、撒拉、蒙古、土、藏等多个民族。他们休戚与共,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独具西北魅力的文化。在西北众多民族中,最具独特的为土族和藏族,西北的这片土地因为他们而大放异彩。土族广泛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长期以来,他们独特的文化艺术为这片高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关于土族的了解,很多人则知之甚少,而他们的民族文化却让人痴迷。他们将瓦蓝色的青稞酿成了甘甜的青稞美酒,而美酒给予了他们勇敢和智慧。七彩的花袖,旋转的轮子秋,热情的安召舞,表达着土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青海互助这片美丽的土地因为土族人民的智慧而大放异彩,也因青稞酒的美名而声名远扬。关于土族的起源,在青海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青海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据研究,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土昆”(音吐浑)相合。趋于统一的认识是: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以后吸收了部分羌、藏、蒙古、汉等民族成分形成发展而来。土族早期从事畜牧业生产,这和土族来自游牧的霍尔人和蒙古人有关。后来转到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至少在明初,土族人民已知农耕,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稞、土豆等。

其中,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独有的农作物赋予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风俗和习惯。麦思如、杂面搓鱼儿这些独具特色的美食都是以青稞为原料。而关于青稞在青藏高原的种植历史可以考证为:在距今3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昌果沟遗址内发现的青稞炭化粒,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已经形成了与长江、黄河流域遥相呼应的以青稞为主要栽培作物的农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原文化的传播,以青稞为原料的酿酒业在青海河湟谷地逐步发展起来。据史书考证,青海有4000年的酿酒历史。《青海通史》记载:“青海早在卡约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就有陶制酒器。”而在青海湟水河畔出土的汉代灰陶瓷酿酒器也证明早在汉代,青海河湟地区的酿酒技术已臻于成熟。公元1264年,青海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土族先民一直都有酿造青稞酒待客的习俗。他们将青稞煮熟作为原料,用当地草药拌和做曲子烧出一种白酒,称为酩馏酒。青稞和青稞酒丰富了土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当青稞酒与土族文化相遇时便迸发出独特的酒文化。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磨合中总是伴随着对自然的敬重和崇拜。从赤山黑水间长途迁徙跋涉而来的土族先民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了青稞,并用土法工艺酿造出了清香甘美的青稞美酒。为了感谢上天对土族人民的恩赐,土族人民赋予青稞和青稞酒神话般的色彩。

从西王母身边的大青鸟噙食飞过,播下五彩的青稞拯救苦难中的百姓,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感谢老妪施茶之恩,将瑶池盛宴中带来的美酒倒入威远古井,井水便可酿造青稞美酒等神话故事,无不反映出土族人民对青稞和青稞酒特殊的感情。青稞和青稞酒在土族人民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土族众多的祭祀礼仪中,都有用银碗向天和神敬奉青稞酒的礼仪。在土族纳顿节的表演和庆祝中,先以舞蹈形式表现的哑舞剧《庄稼其》反映父亲向儿子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的情形,表演生动、细腻,滑稽逗人。接着往往表演三国故事《三将》和《五将》等,最后为表现土族祖先从事畜牧业生产时期的生产生活、再现土族先民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精神的面具舞———《杀虎将》。在祭祀中,最为重要的是向神敬献青稞酒,表示对神的敬意,青稞酒取青稞之精华,人们认为酒是人和神沟通以及自身沟通灵魂的最好介质,通过酒,人们向神示以最崇高的敬意,而神的旨意也通过一滴滴撒向天宇的青稞酒和五彩的风马传递到人间。在神秘的青藏高原,每逢纳顿节和其他重大的祭祀节日,都会看到人神共饮的壮观画面,在祭祀活动结束后,人们载歌载舞,不停地用大海碗向对方敬酒,以此助兴,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和欢乐的一浪高过一浪。所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丰收后的喜悦在一杯杯清澈甘甜的青稞酒中得到传递。青稞酒在土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体现在祭祀庆祝活动中,更体现在他们生活的艺术中。“敬你一碗青稞酒,远方的好朋友,一泓泓清醇的海子哟,映醉了你双眸;敬你一碗青稞酒,远方的好朋友,一帘帘甜美的瀑布哟,饮醉了你的歌喉……”在青海悠扬的民歌“花儿”中不乏与青稞酒有关的曲调,如果说“花儿”是盛开在高原人民心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青稞酒就是滋润这朵奇葩的雨露。不管是酒醉时的即兴传唱,还是“花儿”会的擂台比赛,青稞酒与“花儿”总是形影不离,“花儿”唱出了土族人民的灵动婉约,而青稞酒则喝出了土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怎样,土族人民的生活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这种关系的物化还在于酒趣。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

土族人喝酒时喜欢行酒令,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远方客人到访,主人都会端出大碗的青稞酒,主人和客人围坐一起,开始行酒令,从客人进门时的下马三杯酒到桌上的行酒令的大碗酒,都表达出主人对客人的尊敬。酒场合中的酒令以曲调的形式唱出,酒令中最多的就是祝福的词语。如四季发财、六连高升、八福长寿等,在一首首酒令、一杯杯美酒中,土族人民互相表达着对对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酒令中有的则蕴含着七窍探梅、七贤闹竹林、八仙过海等精彩的历史典故,有趣的酒令不仅体现出土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也将他们对中华古文化的良好传承体现得淋漓尽致。酒陪伴着中华民族一路传承至今,也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富有了新的特色,无论怎么变化,中华酒文化都是那样的博大精深。酒丰富和滋润了人们的生活,更成为艺术和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源泉。在西北这片神奇的高原上,从远古时期传承而来的青稞美酒如同日夜滋养这片高原的雪域圣水一样让这片高原散发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高原人民在旋转飞舞的安召舞里领略着生活的真谛;在一声声响彻天宇的天籁之音中,找寻着真实的自己;在一杯杯美酒的陪伴里,感悟着高原造物者的神奇,领悟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酒的酿造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春天撒下青稞的种子,在不经意的等待里破土而出,长出稚嫩的身体,又一阵阵谷雨的滋润下,终于迎来了那个让人看到希望的盛夏。只轻轻的一个转身,闻到了秋的气息,是十月厚重的霜给了收获的讯息,于是成捆成捆的青稞收入人们的怀抱。在颗颗细粒入仓的夜晚,在凝视的目光里,青稞酒以最美的姿态向我们陈述了她放肆的美丽。可以闻到的是酒的醇香,看到的是高原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感受到的是漫天雪花里我们心中的那片暖阳。青稞以其顽强生命力昭示着高原人民的顽强与自信,而青稞酒以独有的甘甜和醇厚象征着高原人民的淳朴和厚重。#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王莉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6篇

“琅比(ra nggae byi)”,是尔苏人的传统节日。按照活动主旨,汉译“还山鸡节”。粮食丰收了,人畜平安了。三月许愿射箭节,九月践约还鸡愿。用白公鸡敬神,感谢先祖,感谢山神,感恩大自然。以活态形式传承祖先遗留下来的“土得掉渣”的祭祖民俗文化。琅比是万物有灵、先祖崇拜、山神崇拜、白石崇拜的文化遗存,2010年被列入凉山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应邀到甘洛县王连和家参加琅比活动,开展嵌入式田野调查,经历了一个“认识尔苏、了解尔苏”的过程,见证了庄严神圣的“还山鸡”仪式活动。甘洛交通方便,成昆铁路甘洛站,位于成都至西昌的中点。由于退耕还林还草,王家于十五年前从则拉乡磨房村迁居到新市坝镇新民村一组上堡子。上堡子离县城约2千米,有汉族80户,352人;尔苏42户,205人;彝族22户,105人。多民族和谐共居,多元文化并存。

“粗不呷”与文化变迁

九月初一上午八点,我们抵达王连和家,看见一家人都在忙着做准备工作。王连和的父亲,九十高龄的王志友(jji mae la ssyi)老人看见我们就站起来,打开一瓶白酒,到神龛下给祖先敬酒,为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祈福。大意是说,今天来参加仪式的人都要“来的高兴,去得吉祥”。客厅靠墙摆放着一个大酒坛,坛口插着一根弯竹管,搭着一张新毛巾。主人家说,这是自家酿造的祭祖用的坛子酒。现在已经开坛,用冷开水浸泡着,下午要用坛子酒祭祖。坛子酒就是藏区的咂酒、彝区的竿竿酒。因为尔苏语称(jji wu),是坛子里装的酒之意,所以译名“坛子酒”。敬酒祈福,是尔苏人常态化的仪式符号。

几位男子正在制作“粗不呷”。粗不呷是专门用来盛放祭祀品的祭具,每年还山鸡节都要做新的。树条用的是山林里生长在大树下,营养不良不易成材的红皮桦槁树(zhe nyi si)。粗不呷直径约3厘米,长约2米。用弯刀把木条的大头削尖,便于祭祀时插入泥土里;树条小头被劈开成四瓣,用篾条编织成漏斗状,用来盛供品。制作好的粗不呷是祭具,具有法具的性质和功能,要立靠墙边干净的地方。各家族使用粗不呷的习俗有别。则拉乡的吉满(jji mae)家族(汉姓王),每户人用两根粗不呷。蓼坪乡清水村的昂古(a nggu)家族(汉姓周)不用粗不呷,直接把祭品放在大树叉上。传说,有一年,周姓家族在山上琅比,酒喝醉了用粗不呷互相戳,弄伤了人,从此周家禁用粗不呷。蓼坪乡其他各家族,有用两根的,也有用三根的。有祭献三只祭鸡的,要用四根粗不呷,东南西北各插一根。团结乡的巴尔(ba er)家族(汉姓杨),每家祭献两只鸡,用三根粗不呷,一前两后,摆成三角形。上述这几个乡,地理位置相距不远,在使用粗不呷上就出现了不同的方式,这一家一俗是尔苏文化家族化的具体体现,是文化变迁的结果。

“呷呢呢”的传说

在男人们忙着做粗不呷时,一个年轻姑娘在忙着爆荞米花。爆完荞米花,洗锅烧水。几个身着盛装的尔苏姑娘挽袖洗手,把苦荞面粉倒在盆子里加水和面,制作“呷呢呢”。呷呢呢是花式荞馍,是祭品之一。荞面成团后,搓成条状,等分成几十个小面块。两个姑娘把小面块捏成中间粗两头细的纺锤形三棱锥,再拧成螺旋状;另一个姑娘把一正一反的螺旋状荞面条两两并贴在一起,变成中间粗大两头尖细的菱形花纹面块。其间,还制作了一些酒杯状和碗状、小鸡状、小猪状的荞面模型,一起下锅煮熟定型。捞出放在筲箕里面,趁热选了几个形状好的荞馍敬家神。呷呢呢平时是不做的,只在还山鸡节和火把节等重大祭祖活动时才做。过去,呷呢呢是不能给外人吃的。有一个故事这样说:

从前,有位汉族老人到尔苏家做客。适逢还山鸡节,他看见形状奇特的呷呢呢。主人家本来热情好客,却没有拿这个馍馍给他吃。他很想品尝一下,便问尔苏老人,这是什么馍馍?这么好看,怎么做的?尔苏老人不能违反祖规,又不愿意得罪客人。想了一想,他灵机一动,说这是“胯胯馍馍”,是把面块放到大腿上揉出来的。汉族老人听了,嫌脏,就不吃了。

王家在则拉乡的时候,严格遵守这个祖规。现在,这个老传统已经不流行了,花式荞馍人人都可以吃。下午聚餐时,客人和主人一道享用。则拉乡磨房村是近千人的尔苏聚居村,按照时序,有春节(nzza zhuo)、拉巴(hla bbae)、射箭节(tro le ngu)、贞朵屋(zhe hdo ngu)、还山鸡节(ra nggae byi)、冬月年(bu yi nzza zhuo)六个重大祭祀性节日。祭祀仪式体现“家族认同”,王家搬到新民村十多年来,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仪式文化嬗变。祭祀仪式体现“族群认同”,反映了民族和谐的观念。

各地出产不同,祭品有别。石棉、汉源出产糯米,祭祀品有糯米粑和腊肉;甘洛尔苏人,都居住在高山,主产荞麦,不出产糯米,所以祭品为花式荞馍和鸡蛋。个别人还用麻花和蛋糕代替。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这种仪式象征变异现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赞觉神”与“检浴仪式”

十时许,准备出征,由王志友老人主持仪式。尔苏人烧香用灰钵。早上开坛子酒时,把酒坛封口的灰盖撬下来备用。烧香前,用刀削去突出部分,挖出一个凹坑。所有祭祀用品准备妥当,老人在灰钵里加入柏树枝条、荞面粉、油渣、腊肉骨头等,再添上一些燃烧的火炭,顿时香烟袅袅。一个年轻人在院坝里点燃了蕨蒺草。老人把挖锄、钉耙等农具放在滚滚浓烟里转三圈。这表示用烟消除了农具上不干净的东西。王连和从里屋捧出一个石头交个老人。这是尔苏人家家户户供奉的白石神“觉(jjo)”,常年被涂抹和刻划,使石头略显咖啡色。老人一边吟诵“赞觉辞”,一边用木炭在石头上刻划。尔苏是一个多元崇拜的族群,石神崇拜是他们民俗文化的核心。他们认为白石神是开导尔苏人从蛮荒时代走向现代文明的神明。白石神是赐予尔苏人智慧和力量的智慧之神和战神。白石崇拜,是古氐羌遗俗,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广泛的民间习俗。赞觉神后,老人开始“检浴(er mbbu sho)”,烧红的白石头和嫩蒿草叶子一齐放进半瓢水里,用沸腾的水蒸气熏所有的祭品和祭具。祭祀用品全部在浓烟里转三转。检浴是清洁仪式;在桑烟里转三转也是清洁仪式。多次清洁,表示对先祖和山神的尊敬和友好。

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子们在火堆的另一头等待着,依次接过已经清洁的祭祀用品。海螺声响,祭祀队伍出发。桑烟滚滚,海螺声声。祭主端灰钵走前面,其余的依次排后。众人不停地齐声高呼“传也――传啊――”。到达祭祀点前,呼号停止,所有女性停留在山腰等待;男丁无论老幼全部上山,到自家祭祀点开展祭祀仪式。

过去,祭鸡要求是白色雄鸡。后来白色雄鸡难觅,非白色公鸡也可;再后来,祭祀用鸡数量增多,没有下过鸡蛋的雌性鸡也可以用作祭鸡。现在,祭祀鸡不分颜色不分雌雄了。

祭祀仪式与仪式禁忌

1.烟祭。把冒烟的灰钵端放在祭祀点正上方,添足香枝、荞麦面、爆荞米。香味浓浓,桑烟袅袅。在祭祀点下方用自带的干草燃起一堆火,扯一些湿草盖上,使其浓烟滚滚。燃薪炭行烟祭,燃草放烟也是烟祭,寓意召唤山神来飨祭,烟祭是白祭的一种。吹响三声海螺,再次召唤山神。

2.酒祭。祭主把酒祝山神(me ve ssw hla)。左手端酒杯,右手用鲜蒿枝蘸酒挥洒:

阴山阳山,山神水神和土地神;阳春三月,射箭节上祈福诸神;风调雨顺,六畜齐旺五谷丰登;金色秋天,祭祖还愿披沥赤忱;美味佳肴,鸡蛋荞馍美酒敬神。尔苏人家,吉祥如意永沐神恩。

3.白祭。把粗不呷削尖的一头栽入土里压实。摘下一张干净的阔树叶垫在漏斗里。把爆荞米花、花式荞点和那些模型荞馍,各取小部分,放在漏斗里。把熟鸡蛋高高举过头顶,依次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叩首膜拜三次,口中吟唱“言凰――,旺凰――”。叩拜结束,剥开蛋壳,掰一小部分放到漏斗里。四方叩拜吟唱,是古代祭祀舞蹈遗存。

4.红祭。又叫血祭,是还愿祭祀的主祭,要跳祭祀舞。双手捧着大公鸡,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弯腰鞠躬。口中不停地吟唱“言凰――,旺凰――”,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叩首,连拜三次。告诉山神和列祖列宗,我们还“鸡愿”来了,感谢赐福,感谢庇佑。拜毕,把白公鸡杀了,鸡血抹遍“粗不呷”,拔鸡毛粘在粗不呷上。切下爪子、嘴壳子和翅膀尖尖,放到漏斗里,表示整只鸡都敬献给山神了。白鸡祭神源远流长,是《山海经》记载的上古西北民俗。现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内,诸多族群均有此俗。

5.等待。四个仪式结束,把祭鸡和没有用完的祭品收归背篼。用水熄灭火堆和灰钵里的火星。收拾全部垃圾装袋带回,只留下祭杆和散落的鸡毛。下山到台地上和妇女们汇合,分食没有用完的食品。有妇女拿出专门带去的熟食,有腊肉、香肠,有超市购买的凉菜和卤菜。大家边吃边喝,小声谈论着,仔细观察祭祀点的动静,观察飞鸟最先飞临谁家的祭祀点。尔苏人认为,飞鸟来啄食,表示山神爷光临祭祀点。接受飨祭的山神一定会保佑自己的家族,正所谓“飞鸟临,吉祥到”。因此,尔苏人养成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6.祭祀禁忌。祭祖敬山神是讨好先祖和山神的家族行为。所以,不能有成年女性在场,以免诸神不悦;不能高声喧哗,以免惊扰诸神;不能在祭祀点现场喝酒和吃东西,那是神仙飨用的地方,你争飨祭品是大不敬。不得砍伐或攀折树枝,那是神仙休憩的地方,破坏环境会惹怒山神。各家族祭祀林有别,同一家族祭祀点的选择,要按照辈分大小和年龄长幼分开,不得乱排;过去有等级划分的时候,尔苏人分主(sa)、仆(ver)两个等级。一个家族内,存在两个等级时,仆属要在坎下矮一台的地方祭祀,不得和主家在同一等高线甚至更高。

敬酒祈福娱神娱人

回到家里,被孙女搀扶回来的王志友,打开早上开坛的坛子酒,把酒祝辞(hdo ra ngu):

感谢先祖庇佑,给大家平安吉祥,让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明年的今天,我们还要把酒祭祖,还要给先祖敬献白公鸡和花式荞点。

敬酒仪式结束,拼酒活动开始。轮番比赛喝坛子酒。酒坛口有一个竹片标记,离坛口约有两厘米,凉开水注满坛口,通过吸管喝酒,液面下降两厘米,大约须喝下0.3升酒。敬酒以“现出标记”为一个单位,现一次算一杯。你来我往,互敬互献。敬酒人唱歌助兴,被敬酒的人要快速喝酒。一首歌唱完,“一个单位”的酒必须喝完,否则得添满了重新喝。也有人随着歌声踏歌起舞,即兴舞蹈。这时候,一些不胜酒力的已经喝趴下了。有人提出要喝啤酒,王连和打开厢房门,拖出几件啤酒和一桶白酒。现在回家了,不是在树林里,没有忌讳了,白酒啤酒坛子酒,喜欢那种任你选。酒量大的开始喝白酒,开始用小杯子,后来改用大杯子,再后来开始喝“豪华杯”。祭祖仪式娱神娱人,和睦亲族,团结地邻。

放下祭祀背篼,几个年轻人分工,三个青年人负责宰杀小猪、砍猪肉、煮坨坨肉;另两个小伙子负责打整祭鸡。祭鸡必须用火烧鸡毛,不能用开水烫,这是尔苏人的祭祀习俗。烧出来打整干净,切块煮熟。选择祭祀鸡肉到神龛下敬先祖。

下午五点开席。宾主和邻居分批入席,三人一席,一排七席,一共摆了三轮。过去,为了尊重先人,祭祀过的鸡肉,只能由本家庭成员吃,就是出嫁的女儿回家也不能吃;若有远客来,只能够杀猪宰羊款待,不得用祭鸡肉待客。新民王家的祭鸡肉摆上席桌,大家共享。在族群平等和文化多元的今天,通过仪式过程,强化族内各种文化认同、重构族际关系、强化乡村人际关系。过去的家族认同过渡为现在的“区域认同”“归属认同”。

“琅比”民俗文化与传承

琅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琅比仪式是符号与价值相结合的系统。琅比仪式以人和神的交流为“动态焦点”,仪式的“象征空间”为人、神、桑烟、祭鸡、蛋、酒、荞馍、粗不呷等。以桑烟为媒介,通过烟祭、白祭、红祭和酒祭等方式开展人神的交往和交流,传达和传递人对神灵的友好之情,讨好诸神,与神灵形成伙伴关系,结成同盟。琅比凝聚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内核。

琅比,作为尔苏人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文化表征,每年在尔苏人的社会生活中展演。在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参与和文化符号的重复体验中构建认知,凝聚族群,强化认同。它也是族长鼓舞部众建立生存信心的手段。

琅比的传说。尔苏藏族是个无文字的族群。尔苏人的族群文化记忆,全靠口耳相授的口头文学和年复一年的仪式操演。被列入凉山州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尔苏根古歌《毛希子尔般(meo si zyi ryi mbbae)》……创世始祖纳古策,站在石上融石中,化为世间白石神(jjo)。……从此以后,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觉神调教和指教……《毛希子尔般》内容很多,平时忌讳演唱。演唱是尔苏人“说根道古”的“骨歌(gga yi ryi gu)”。“骨歌”的歌词固定不变。其中,第二部分就是尔苏人关于“白石神(jjo)”的诠释。

桑烟,煨桑烟祭,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熏烟洗去身上的污秽,以迎接神灵的到来。这是远古的祭祀礼仪。久而久之,作为仪式固化下来,成为尔苏人常态化的祭祀仪式符号。桑烟可以通达天庭,在人神之间传递信息,有人受到不白之冤的时候,会在没有人的地方烧一堆火,让滚滚浓烟把自己的冤屈上达天庭,告御状。

尔苏人认为,每座山上都有一个管理神,每条大河也有一位管理神。所以还山鸡祭祀的时候,都要请到:“东边的东山神,西边的西山神、管理人畜平安的平安神、管理水涨水落的水神”。邀请他们来飨祭。祈愿诸神要坚守岗位,恪守职责,庇佑村落居民。

琅比,作为民俗,在宏观上具有区域性,在微观上又体现为家族性。在宏观上,琅比文化表现出地理类型特征。1.首先,石棉县和汉源县的尔苏人每年农历八月中旬举行还山鸡仪式,比甘洛越西提前两个星期。他们地处大渡河边,海拔相对低,地区气温较高,庄稼成熟时间比甘洛早些。其次,石棉县紧靠康区,受康区“转山”文化影响,有人称“还山鸡节”为“环山节”。从打造旅游产品的角度出发,还山鸡节嫁接了尔苏人送魂、送祖灵的开路仪式,增加了节日祭祀内容,增加了游客看点,但是仪式内涵发生了变异。再次,石棉尔苏人在还山鸡节高唱“觉里曼莫(jjo lyi mae mo)”歌,甘洛尔苏人只有在训牛的时候唱“觉呷”。还山鸡节时由祭主吟唱《觉神赞》,没有人唱“觉里曼莫”歌。2.越西县,随着尔苏人的大量外出务工和外迁,实际居住人口锐减。加上部分尔苏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大部分尔苏人不过还山鸡节,代之冬月十九的“太阳菩萨节”。太阳菩萨节主旨也是祭祀。祭祀对象为家神、山神和太阳神。它是汉族庙会文化的涵化,还山鸡节文化在越西县高度濒危。3.甘洛尔苏人生活在横断山脉东沿的深山老林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地缘文化。他们相对聚居,有较高的文化自觉。民俗文化传承和保留相对好些。他们坚持琅比,举行还鸡愿仪式。虽然存在民俗仪式家族化现象,但是总体上步调一致,节日主旨不变。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7篇

关于草原的导游词范例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着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总结性说明)

关于敬酒的礼仪文化范文第8篇

在课程目标结构描述中,“课标”对文化意识的界定是: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这种界定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它符合文化意识和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学规律,以知识为起点、理解为手段,最后达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建立和发展。

“课标”在二级目标描述中,对文化意识的要求体现于三个主要动词的使用上:“知道……”“做出……反应”和“了解……”。重点在于使学生对目的语语用规范及其文化内容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五级目标描述中,除了对语用和文化知识学习有更多的要求外,又增加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一条。在基础英语教学的最高阶段八级目标描述中,“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课标”遵循了培养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规律:知识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的最初阶段,重在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在中级阶段,要求学生在进一步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里的落脚点在于“理解”,这是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此循序渐进,最后达成“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所谓“世界意识”,是对特定文化的超越,其内涵非常丰富。它要求我们从整个世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和考虑问题,既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也包括对非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既是通过学习英语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是在以英语为媒介了解世界文化。因而,我们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更要鼓励学生通过英语了解世界万象,培养国际意识。

二 文化意识目标渗透的途径

1 强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一直以来,词汇和语法知识在教学中广受关注。学生学几年英语后,仍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传统等知之甚少,在与外国朋友交流中出现偏差、误会甚至笑话,这与没有重视文化意识培养有关。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作为教师,责无旁贷地要在思想上重视文化意识培养,在实践中渗透文化意识内容,身体力行,以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为导向、为行动指南,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借助文化理解语言,凭借语言进一步学习文化。

2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意识培养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入文化最好的载体,我们必须认真研读文本,善于挖掘文本内涵。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几乎大多数版本教材每册中都输入了一定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打开了通晓文化的窗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如陕旅版教材四年级Unit7It’s nice.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当自己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要礼貌地说“Thank you”,在五年级教材中,当谈论到用餐时,学习到西方的用餐工具knife、fork、plate时,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

3 借助布置教室环境渗透文化意识

(1)设立文化墙

建立班级文化墙,通过这个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在班级的一面墙上,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粘贴结合教材的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在学习At 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文化墙,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如不同意义的圣诞节;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即关于圣诞袜的传说;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圣诞美食即教你做香浓味美水果蛋糕;圣诞祝福英语等。

(2)建设文化角

这是个在黑板的某个角落形成的“角落文化”。尽管它是个小小的角落,却也是输入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及时、直观、有趣”而让学生喜欢。“及时”是指教师和学生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学生面对的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每天都是新的。“直面”指的是它能时刻面向学生,随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励志语言或者英语绕口令、小诗等,那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被学生捕捉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4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阔文化视野

课后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有选择地教给学生包含着许多文化背景知识的英语成语、谚语,如,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而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是人皆有出头日)。也可通过收集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组织学生搞英语演讲比赛、研究性学习、唱歌、做游戏,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校园课间播放英文歌曲,播放文化知识丰富的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

5 运用多媒体技术,感受文化氛围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多媒体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还积极利用其他电教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光盘及网络等。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可收集、选择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电影、录像、光盘,学生在观看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加深了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 教师应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如在教授“Superman”这一课时,可从网络下载电影“Superman”的片段和国外媒体对主演Christo pher Reeve的访谈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Reeve那种与病魔顽强斗争、乐观向上、永不言弃的超人精神。

6 在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英语教材内容里既有西方文化,也有本民族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

(1)节日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还有我们所了解的万圣节和复活节。其实西方还有许多节日如降灵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忏悔节等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节目。中国的“四时八节”与气候的变换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姓名差异

中国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异,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ohnWilson约翰・维尔逊,维尔逊是姓,约翰是名。我们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王力,王是姓,力是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中国人注重祖辈血统,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所以把代表整个家族的姓放在前面。而西方强调个性,更为注重自己是一个个体,所以将代表自己个体的名放在前面。

(3)礼仪文化差异

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早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双手拱手作揖,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是握手和拥抱。曾经有西方人说道,“中国人真有意思,用自己的左手握自己的右手,而我们是用自己的左手握别人的右手”。其实这样的礼仪上的差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一直以来是礼仪之邦,讲究谦逊和内敛;而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外向和直接。

(4)饮食文化差异

提到饮食文化,就会联想到中国的酒桌文化。我们肯定已经感觉到中餐厅和西餐厅文化差异。中国人吃饭喜欢团团坐,点一桌菜摆中间。饭间会相互敬酒和敬菜。而西方人喜欢各点各的菜,比较忌讳别人敬菜。因为西方人会认为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意志强加在我身上。这也是由于中国人讲究群体性,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群体中的一分子;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他们认为大家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不用受到别人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撒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变“以知识为本”教育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从而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更多具有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流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胡文钟.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