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年干部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选人用人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了以竞争性选拔为核心,通过综合素质训练班选拔干部的办法,使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同时掌握了一批素质全面、特长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用创新的方式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对我们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法进行一点剖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迪。
一、基本做法
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综合素质训练班,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参选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活动,通过活动发现优秀人才、选拔干部。
1、全面摸底,制定方案。市委组织部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性选拔工作意见,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结合选拔职位层次、任职具体要求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确定参加竞争性选拔的人员资格条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综合素质训练班筹备工作,同时在全市干部中进行摸底,从中挑选出符合任职基本资格条件的人员,逐一通知有关人员按时参训。
2、逐轮遴选,优中选优。训练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海选”,参加对象为全体学员,结合年轻干部基本特点,设置了专题讲座、理论测试、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学员讲坛、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项活动均以评分或投票形式对参训学员表现做出评价。第二阶段是“精选”,根据前一阶段学员的综合表现,挑选16名左右表现突出学员参加模拟面试,面试试题一般结合选拔职位工作实际和有关要求拟定,考察学员随机应变、理性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整个竞争性选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紧凑,着重通过掌握参选对象在活动中的表现,全面了解干部是否具备选拔职位要求的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
3、定向考察,集体决定。市委组织部综合分析参选人员在竞争性选拔活动中的总体表现,依据评分情况,根据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初始提名干部人选。初始提名人选报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对提名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了解提名人选各个方面情况。考察结束后,市委组织部提出拟任人选的初步意见,市委召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职人选,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任职。
二、主要特色
在竞争性选拔干部过程中,经过反复尝试、不断改进,在训练班的形式、内容、具体操作办(来源:文秘站 )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
1、完善考试内容,着重测试干部综合知识水平。训练班理论测试参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并补充了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党建等多方面考试内容,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侧重考察学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理论功底,同时根据选拔职位的不同要求,灵活命题。
2、注重实践锻炼,突出检验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在注重考察学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考察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青年党外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将实践锻炼作为重要一课,设置了接待活动,全体学员分为3个小组到市局进行实地接访,与上访者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考察学员政策水平、口头表达、知识修养等方面基本素质。
3、改进面试评价方式,着力提高考试公信度。在模拟面试环节,为了防止“感情分”、“印象分”等因素导致评分失真、失实,除聘请领导评委外,还随机挑选部分学员担任学员评委,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并将领导评委、学员评委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作为考察的重要依据。据统计分析,领导评委与学员评委评分一致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为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我们对模拟面试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长期保存备查。
4、全方位考察学员表现,深入挖掘学员特长。结合拟任职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环节,全方位考察学员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选拔一名团市委副书记,我们专门设置了推选小组长环节,将全体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小组讨论活动,以考察学员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招录擅长文字写作的同志充实部机关干部队伍,设置了实地调研环节,挑选12名表现突出学员到相关企业、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以考察学员的文字功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效
我们开展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活动,整个过程始终坚持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坚持竞争择优,致力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1、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以推进干部工作民主为根本取向,以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客观要求,打破了干部工作神秘化和传统思维束缚,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断扩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有序参与,有效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我局在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在县劳动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局在认真学习文件、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严格遵循每个阶段工作程序,在求实效上下工夫,扎扎实实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党员11人,全部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张家森同志始终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把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成立了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为保证学习活动的扎实推行,始终注重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把学习提高贯彻到活动的始终,使每个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广开言路,真正找准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斗争,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坚持边整边改,不断扩大和巩固学习活动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基本做法
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局严格遵循规定的方法步骤,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密结合就业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之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研究成立了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就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办公室工作职责,设立了科学发展观园地,各项准备工作达到了充分有序的要求,为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真研究制定每个阶段工作方案、学习日程安排表,并严格遵照执行,抓好落实。
(二)统一思想认识,深化理论学习。在县委动员大会的基础上,3月29日上午,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张家森同志做动员讲话。他要求:一、深刻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摆,着力解决本单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认识上要明确坚定、行动上要积极主动、方法上不断创新、工作上扎实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活动。三、严格学习纪律,确保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做到学习有计划、有笔记。四、抓好结合,统筹兼顾。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等形式将思想发动和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通过声势浩大的全面动员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学习实践工作的自觉性,确保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为了深化学习效果,我局坚持做到集中学习人人签到,定期公布学习出勤情况,定期检查学习笔记。
(三)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抓住制约影响就业事业发展的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拟定了调研课题,分别深入基层听取干部职工和部分群众、监管对象的意见。通过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基本状况,找出了影响问题和差距,拟定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为用科学理论指导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四)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局就十分注意发动群众,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的思路,采取设置意见箱、开设热线电话、开设网络专栏、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多层次、多方位地听取了干部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局机关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梳理为6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仍习惯用计划经济思维的方式来展开工作,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二是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上仍显不够。三是优化发展思路方面没有认真研究制定出合适我局经济发展的好政策、好措施;四是对青年干部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机关极少数干部存在着不听指挥和办事无原则的现象,影响了机关的形象。
(五)严格对照检查,深入自我剖析。我局充分利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时机,严格对照检查,深刻反思剖析。一是深入开展了“五查”活动,一查思维观念是否更新;二查工作思路是否优化;三查落实措施是否得力;四查推行机制是否科学;五查工作成效是否突出。多层次开展谈心,结合第二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紧密联系全局和个人实际进行对照检查。二是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个人剖析材料。严格把关,逐级审阅。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根源,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对策,还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报告。每个党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查根溯源,从理论学习、政治思想、本职工作、廉洁自律等方面认真、深入地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了“查找问题准、分析根源清、认识程度深、整改措施实”。三是清理制度。在清理制度的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建立符合就业工作实际,既能管当前,又能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还注重制度建设的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制度的彼此衔接,相互配套,防止撞车,确保每一项制度行的通、管得住、用得好、有实效。四是认真开好四会。即: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党组会、党支部会。组织党员对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班子成员及一般党员个人剖析材料逐一进行相互评议讨论。对近年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深刻反思,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重业务、轻管理;重突击、轻经常;重执法、轻服务的“三重三轻现象”。局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先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指导组审阅,提出反馈意见,并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服务对象中进行评议,根据评议情况对分析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了分析报告内容,最后上报县活动办公室。共2页,当前第1页1
(六)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针对群众反映和自我剖析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把整改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和即知即改。一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我们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能办的马上办的措施。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等问题,我们经过集中讨论,认真总结反思,制定出了整改方案,全力以赴整改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长远性的意见,我们从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整改意见和有关规定办法,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
(七)认真开展测评活动。按照县委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和我局机构、职能特点,主要测评对解决影响制约就业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以测评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为重点开展了测评工作。通过测平,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报告工作基础扎实,资料数据翔实,查找问题准确、原因分析透彻,整改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可行,是一份高质量分析检查报告。
(八)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提高整改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机制。首先,全局人员要心系群众,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其次,以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干群众受益的事,干打基础的事,干有长远作用的事,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受到群众的尊重和好评。另外,把向群众征求的意见形成制度并保持经常化,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抓住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明确责任,落实办理时限,认真加以解决,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根据工作需要补充制定了新的《局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和《局机关工作人员出勤休假考核办法》,发挥制度在管人、管事、管物中的作用。
三、主要收获
(一)在思想理论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整个学习实践工作过程中,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始终立足于学习提高,从理论的高度深入思考问题,消除了许多模糊认识,绝大多数同志在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自学,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二)党员的党性得到锻炼,组织和纪律观念普遍增强。使全体党员干部经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党性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其他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真正达到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当前工作、以当前工作进展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目的。
(三)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转变,公仆意识加强,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中,深入推行了政务公开和责任制,履行了“三指”(指路、指门、指人)、“三声”(接待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不”(不让群众等、不让群众为难、不让群众受气、不让群众反复跑)等服务承诺,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树立了就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我局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实际工作当中,狠抓各项制度和目标责任的落实,切实达到了各项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我局活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存在逐多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学习调研的深度还不够,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完全彻底解决,基层基础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是一个长期工程。三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照检查存在认识不到位、剖析不深刻、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水平还不高。四是机关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继续抓紧抓实抓好。二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三是认真抓好中长期整改工作,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形成合力,切实解决问题。
上海市检察二分院检察长陈辐宽介绍,近年来一大批青年充实到上海检察队伍中,他们绝大部分缺少社会阅历、工作实践,特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是从家门到校门、院门的“三门”干部,为此,市检二分院率先挑选5名青年检察干警在街道五个居委会,以及街道民政、司法、办等基层部门锻炼,参与基层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矛盾化解任务,并接受社区管理和考核,撰写工作日志和社区调研报告等。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给予了大力支持,精心选择了10名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全程指导5名检察干警并对他们考核评估。
参与活动的青年干警按照“全脱产、沉到底”的要求,虚心向居委干部请教学习,踏踏实实在社区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扬。
“家事”繁多无小事
热心尽心加耐心
陈之尧是二分院公诉处的“新人”,年轻有干劲,这次在唐家沙的挂职锻炼让他懂得了吃苦耐劳。
唐家沙居委会辖区内共有居民2500余户,约7000人,在人口密集的共和新路街道,算得上是“巨无霸”了;该社区主体建筑均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老式公房,小部分房屋的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唐家沙居委会共有13名工作人员,除了两名工作人员是正式编制,其他人都是发挥余热的退休职工。贴传单、捡垃圾、调解纠纷、上门慰问党员等是例行公事,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此外,有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比如怒气冲冲的居民会突然冲进办公室,抱怨楼上的空调滴水影响自己休息,或是邻居又搭了违章建筑有碍视线,要求立即解决,否则就马上打电话到街道举报等等。
8月,接连十几日的罕见高温,酷暑难耐。居委会办公室仅靠电风扇解暑,小陈上班不到一小时,身上衣服就像浸了水一样。居委会38℃以下只开电扇不开空调,他只能自备一件汗衫轮换。原来,干部们节约一分一厘,都用于上门慰问老人、病人。他们还自己烧水喝,不用餐巾纸用毛巾……居委干部们如此爱岗敬业、吃苦奉献,让小陈肃然起敬。
范松辉到反贪局才一年,这次被派到洛川中路居委会锻炼,最近碰到了件棘手的事情。林某60多岁,早年生意亏了,房子卖了,老婆带着孩子走了。没有收入保障的老林经常来居委会待着,居委会干部觉得不是办法,帮他找到了酒店保安的工作――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一千余元工资,日子算过得去。不料,好景不长,老林多次喝酒导致心脏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居委会知道后,派小范联系他女儿小林,并指导他要疏通父女关系。小范打电话给小林说明情况,她表示与老林已经脱离关系,拒绝支付医疗费,更别提护理了。“治病要紧!”居委会经费虽不宽裕,还是垫付了医疗费,每天派人轮流探望。小范不气馁,多次联系小林,语重心长地规劝。得知父亲生活特别艰苦,小林心软了,同意支付医疗费,可还是拒绝照顾他。就这样,干部们照顾老林直到他出院。可老林已被原单位辞退,生活又没有保障。居委干部又四处奔波,为他联系养老院,但老林不肯去。对此,居委会几经周折,又为他找到酒店保安的工作。现在,老林身体康复开始工作,大家这才放下心。
“来基层锻炼不仅要学习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还要学会与形形的人打交道,如何冷静地应对各种事情,是相当重要的一课。”居委干部工作如此具体、琐碎、繁重,却要求默默无闻、委曲求全,让年青干警深有感触。
调解纠纷有学问
半路出家需磨炼
周琦是民事检察处干部,这次她“蹲点”三阳居委会。上班第一天,居委会李书记带她在辖区逛了一圈,介绍各小区基本情况。一个小时里,小周发现几乎走几步就有居民与书记打招呼,大家脸上都挂着微笑,让小周备感亲切。
辖区内一处老式小区经常发生漏水、渗水现象。一天,谢阿姨家渗水,她怀疑是隔壁阿强家造成的,与阿强交涉未果就到居委会反映情况。居委会分别派人联系阿强、物业公司和工程队,协调怎么解决问题。小周负责联系阿强,阿强却不肯合作,小周多次上门协商,建议他及时解决问题,阿强终于答应让工程队检查。第二天,工程队查明确实是阿强家因房屋老化、水管漏水,造成了谢阿姨家渗水,只需两天整修就可完工,所需费用不大,但阿强蛮横地反对,大家也被他不耐烦地赶出了门。居委会干部没有就此放弃,过了一天,李书记派小周先跟他老婆谈话。小调了这次修理对他们有益无害,拖着不修等哪天水管爆裂,损失就更大了,阿强老婆表示理解后,让小周和李书记再次上门规劝阿强,他总算妥协了,双方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许宏是二审检察处新进的检察官,挂职地点在谈家桥居委会。
一天下午,两户居民为公共区域的使用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居委会干部前去“救火”。大家赶到现场后,把吵得不可开交的两名当事人拉开,了解了事情原委:朱阿姨和马大叔是隔壁邻居,上个月朱阿姨在房门前公共用地上铺了瓷砖,马大叔不乐意,让朱阿姨把它撬了,朱阿姨说,现在铺好了,不可能再撬了。马大叔就把自家门前的瓷砖撬了,导致路面不平。这天马大叔走过扭伤了脚,要让朱阿姨出医药费,朱阿姨不答应,两人就吵了起来。搞清来龙去脉,小许向朱阿姨解释:两家门前的公共用地是他们共有的,不能分开使用。按照法律规定,公共部分的改造,需经共同使用人一致明确同意。先前马大叔看见没表示,不能代表他就同意。小许又规劝马大叔,朱阿姨在公共部分铺瓷砖是不对,可他当初没反对,等铺完了再不同意有些不妥,是因为自己把路撬得不平造成脚扭伤,也不能责怪他人。朱阿姨和马大叔听完后,觉得挺在理,在居委会协调下,朱阿姨撬了剩下的瓷砖,马大叔放弃索要医药费。
“一听二劝三谈心”,两个多月站在调解纠纷第一线,让几位检察干警明白:调解不是办案,不能局限讲政策、讲法律,调解是靠摆事实、讲事实,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纠纷。
学会用法律维权
开会用议事规则
社区需要法律咨询的人不少,谈家桥居委会就给小许布置了一项任务:给老年人讲讲权益保护问题。小许事前收集了不少资料,为了让课堂更生动,还准备许多深入浅出的案例。听说有这样的讲座,大爷大妈们摇着芭蕉扇、擦着毛巾纷纷前来,小小的会议室挤满了50多人。小徐给大家讲了老年人受保护的七项权利,包括自由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立遗嘱等。有人就问:对没有尽到家庭责任、没有抚养年幼孩子的老人,没有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了,子女是否应该赡养他呢?小徐耐心解答,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念,父亲没有尽到抚养孩子的责任,子女当然也不需要对其进行赡养。但按照法律规定,子女有对父母赡养的义务,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抛弃,就是不论父母曾经做过什么,子女必须赡养父母。除了给大家讲授法律知识,小许还提了一些自我保护的建议。对这类知识讲座大爷大妈们希望以后多举办,小许一口答应了。
李慧敏是二分院研究室干部,在和乐居委会挂职。辖区内有一处90年代建造的小区,两年前,小区旁开始建起商务楼,但因地基打得太深,导致小区一些地面、墙壁开裂,时有漏水。当时小区业委会与商务楼开发商协议赔偿事宜,可落实的时候,许多居民表示赔偿款太少不同意,有些人甚至把矛头直指业主委员会,要求重新选举。小李在选举初始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区还没有居民委员会议事规则,而这是业委会选举和工作的依据。她建议筹备小组先召开全体业主大会,通过业委会议事规则。由全体业主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业委会人数等事宜,这样具有说服力。对此建议,居委会和筹备小组均表示赞成。
继2005年“营造慈善文化,健全社会保障”研讨会后,沉静大气极具个性的上海慈善基金会又策划了2006年的新选题,蕴蓄着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把“慈善事业”形容成一座顶天立地的巨大氧吧,那么“志愿精神与义工建设”之选题占位颇佳,简直是守住了门厅,成了进出必经之地,与高朋满座的大客厅遥相呼应。
两天呆下来,特意空下来的脑袋被迅速装满:学者们都是调查高手,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往来,发现力、捕捉力和表现力一流,中西合璧地去寻找慈善的位置,用各种理念和方法来加强慈善的“全纪录”;志愿者义工们都是行动高手,于日常事务的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中很快确定重点,于横向行动中具备纵向观察的深度,边走边看,力求配套齐全,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肩膀去稳定一个慈善江山.
一本标准化手册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义工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作为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将近三万字的篇幅,对志愿服务和义工组织从具体概念到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的追溯时间;从国内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到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阶段等等,作了详细的、系统化的说明。
义工发展历程:1994――2004年的非正式化阶段,2005年以来的正式化阶段;
义工队伍的构成:按组织网络分:19个区县义工大队;6个专业义工大队;3个企业义工大队;按群体特征分:学生义工,社区义工,公务员义工,外国人义工、企业义工等;按功能分:形象型义工;决策型义工;组织型义工,服务型义工
义工队伍的招募:初始化、过渡化、定型化、正规化;管理:人情化管理、组织化管理、制度化管理;
义工发展特色:优势型;创新型;整合型:长寿社区“两工联动,三社互动”工作机制,形成“社区领导义工,义工领导群众,群众参加义工”服务链。
未来发展策略:提升义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创造一种充满凝聚力的组织文化;确立新型的义工服务理念:融合“慈善”与“休戚与共”;探究新的义工管理范式:从管理到领导;积极应对义工市场面临的挑战;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组织氛围;积极采用新的网络沟通技术,加强义工项目的评估;制定义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为义工自身的发展创造机会;给予义工以积极的认可。
报告把上海慈善与上海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视野上有着更为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包罗其中,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有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一叶知秋,滴水知海,上海的义工发展道路对于其他城市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两个概念之间的咬文嚼字
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以珠江三角洲志愿事业发展为例,澄清了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个概念的微小差别:同一个渊源,却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义工”概念来自香港,一方面强调职业以外的服务,一方面强调“仁义”;“志愿服务”概念来自内地,具体地说由两个系统推动,一个是民政系统的社区志愿服务,一个是共青团系统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分化到多元,交互影响。
他以大量的事例对志愿服务与义工社团演变个案进行分析:深圳市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合法注册的志愿服务社团地区,义务工作实现了对全社会的辐射和覆盖,并且借助立法途径规范了义务工作的性质和体现;
广州市: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分而治之,在相互竞争的背景下,共同发展壮大,接受政府支持而保持民间特性,表明了第三条道路产生的可能性。
佛山市:志愿服务统筹下的义务工作,确立了“委托――服务”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志愿组织”和“义工组织”的名分争议,运用支持、促进、监督、评估的方式来促进发展
中山市:博采众长,融合发展,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合而为一,志愿者协会加挂“义工”的牌子,扩大社会覆盖面。两个概念在长期的交互使用中,没有产生歧义,营造了友爱互助的志愿文化。
不论是“分化”还是“竞争”,都有其不同的学术价值,促进多元发展的格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
来自上海市民政局的杨晓勇先生对推进社区志愿服务进行了战略思考,结论是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力量:
政府的支持首当其冲:发挥其引领和规范作用,可以通过公务员带头做义工来示范;通过制定政策来有效防止不规范行为;发挥其在制度和资金上保障作用;发挥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作用;
民政的扶持责无旁贷:发挥民政优势在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结合民政工作开展养老、扶贫帮困、助残等各类社区志愿服务;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组织载体;
群众团体是中坚力量: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发挥妇联作用,动员妇女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老龄委作用,动员低龄健康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工会、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社工协会的作用,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
媒体的宣传画龙点睛:普及志愿服务中的法律法规;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典范;传播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比如“丛飞”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一个义工组织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来自大连市慈善总会的王淑梅女士介绍了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义工队伍的“几点做法”,他们在四年的时间内拥有13000人注册义工,开展了30多个项目,十余万人参与活动,为27000多位不幸个人提供帮助,“大连义工”已经成了大连慈善总会的著名品牌。
建章立制是基础:他们学习香港义工局的经验,制定了义务工作立项、纪实、考核、年检、星级义工评选等多项制度;
组织、网络是保障:总会下设义工分会,各区建立义工队,各街道建立义工站,各居委会建立义工项目组,还组建了公务员义工队、记者义工队、法律工作者义工队等,甚至还有孩子和家长组成的“亲子义工团”,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义工素质决定其生存:不断培训是强化义工队伍的关键,包括新义工培训、义工的全员培训、项目技能培训、对骨干义工进行慈善理念研讨式教育;自编教材有的放矢培训;
打造精品项目是义工团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每启动一个慈善项目,就同步组建一个相应的义工团队。对于常年开展的救助项目,义工分会本着自愿加入,自主选项,自由结合的原则组成项目组,经过培训,长期参与一个项目的全程运作;另外还有根据社会需要开展的服务项目,覆盖多个弱势群体领域。
激励机制推动市民参与培养义工典型:星级义工奖励制度,是义工取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是弘扬义工奉献精神的有效体现,每年举行隆重的星级义工授星表彰大会。
依法保障义工的合法权益,对具备保险条件的义工提供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义工组织提供必不可少的经费,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促进义工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志愿活动带来的烦恼
来自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庄爱玲女士,讲了一个故事:一家福利院为了丰富院内300多位残疾人的生活,打算在大学里招募300多名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委托有多年志愿经验的彭老师牵线搭桥。消息一经传开,大学生们纷纷响应,开始大家相处的比较融洽,但后来福利院因为宁静气氛被破坏,要求减少服务次数和人数,这个结果对各方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直接反映出志愿服务不是一种简单的率性而为,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规范的社会活动,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和管理。如果需要志愿服务的公益机构没有根据受助群体的需求和机构的能力制定适宜的计划,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和空间,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支持和激励,志愿服务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志愿者的热情也会消退。
上海志愿活动现状
来自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孙慧民先生,介绍了上海志愿者活动基本情况:以组织志愿者为大型赛会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服务计划;动员志愿者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立足基层,深入小区,为群众服务:全市49万社区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
青年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开展以“一助一”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益计划;开展以“保护母亲河”、骨髓捐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计划;围绕西部开发战略,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启动了上海志愿者海外交流计划。
“三个不适应”问题正在影响上海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真正公益性志愿性的组织数量少,活动质量不高;发挥作用不大,在法律、政策、制度上还没有形成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行政化倾向使得组织设置高度同构,志愿活动的社会化水平低下;应急、应时、应景的粗放型发展削弱了志愿者活动的感召力、参与力、影响力
要突破的领域:切实提高志愿组织的行动能力;完善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机制;提升志愿活动的专业化水平;确立一批志愿活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建立一批支援活动服务基地,培育一批志愿活动示范团队;建立和完善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香港慈善事业概况
来自香港东井圆佛会的胡少伟先生透过公益金、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义务工作发展局三个组织的介绍,使大家对香港慈善事业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于1968年成立的香港公益金,为非政府、非牟利、财政资源独立及管理自主机构,是现在世界上少数能够将所有善款全数拨捐受惠者的筹款组织之一,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香港公益金捐款而受益。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简称社联,于1951年正式成为法定团体。不直接举办慈善活动,而是联络香港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收集有关意见,向政府反映和共同商讨,致力于推动本港社会福利的健全和公平发展。通过下属遍布全港3000多个服务单位,为市民提供超过九成的社会福利服务。
义工发展局于1970年成立,为非牟利机构。致力于与社会各界建立伙伴关系,合力推动义工的参与,提供优质的义工服务;在国际层面,义工局是联合国义工计划组织的合作机构,亦是国际志工协会的香港地区代表。
香港慈善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慈善机构是有宗教背景的。
一位台湾同胞的义工经历
来自台湾国际道德重整协会的刘仁州先生:我有着贫困的家庭背景,考上台湾师范大学,在大学四年级时参加了道德重整社团,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社团的刘博士。那时候有三件事很不快乐:没有女朋友,很孤单寂寞;功课不好,担心毕业后到边远地方去;跟家里人没有话讲,不喜欢回家。以为这位博士会给我一些建议,但是他让我静下来,听听心里面的声音。我突然有了很奇妙的想法,他是把生命当作资产给出去,而我是不断地向社会和家庭索取,我是拿,他是给,我的不快乐与我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有关。
在大学教书四年服务期满,跟夫人商量,辞掉教书的工作,全部时间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从1983年开始至今。开始做青年干部的培训,给大专院校的一些社团做事情,带他们去国外访问交友;后来,我个人对家庭的意义特别有兴趣,因为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家庭,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从事家庭成长的工作,发现对社会帮助很大。
在个人服务方面,完全是免费的,上课本来也是免费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我没有薪水,给我一点钱,所以这些年比较有点收入。早先我一家的生存是靠很多朋友的支援,我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人家穿旧不要的,我的生活被很多人支持,感到非常温暖。
在台湾也是一个由贫转富的过程,在贫穷的时候,政府也好,民间也好,都积极地鼓励大家赚钱,只要你苦干实干,只要有实力就能赚到钱,赚钱是本事,但是下一个阶段就是花钱,花钱代表一个人生命的品质,所以我们把钱花到哪里?为个人的享受,还是花钱制造很多的罪恶?有多少人愿意把物质的、精神的资源与别人共享?
每个人生命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竭尽全力;第二个阶段是为了生活,让生活丰富美好;第三个阶段应该是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
刘先生的演讲朴实抒情,从波澜壮阔的入海口远眺源头的涓涓细流,这样的现身说法其实很有力度;他的人生选择使得自己在金钱上的生存空间大大缩水,在精神空间上却得到了最大的拓展,这种悬殊的对比更像一个遥远的童话。慈善是精神的力量,能够掌管人类的某种情感,也能够掌管人类的某种进程。
当人们被各式各样的变故困扰后,能迅速想到的解脱办法大概就是慈善,慈善已经被跨疆界延伸到一切生活领域和传播领域,成了被大家推选出来的“救世主”。只是在“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