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年人沟通技巧

成年人沟通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师生沟通 研究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校迅速扩招,部分高校师生比例从原来的1/14发展到1/40,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其次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困难。本文以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为例,通过对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现状的分析,寻找构建良好师生沟通的渠道和行动对策,为高校教育取得成效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一、高校师生沟通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师生沟通的基本情况,2004年我们采用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海南省五所本科院校共864名师生沟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沟通需求迫切;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师生皆期待以“朋友”的平等方式进行沟通。其次,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非平等的沟通前提;不懂得沟通技巧等因素成为目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现将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情况的现状描述如下:

1、通过沟通实现人际目的,师生均认为喜欢与对方沟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认为自己喜欢与对方进行沟通。其中认为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56.94%;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沟通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77.83%。根据人际沟通的人际目的理论,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人际沟通是为实现既定的人际目标而存在的。学生之所以认为喜欢与教师沟通出发点主要表现为:46.8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了解”,40.98%认为是“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校园生活中,除了与同学沟通接触外,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交对象就是教师,在中国现行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又多扮演“主考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希望自己被教师所了解,将自己展示给教师,从而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以达到人际目的,因此56.94%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与教师沟通。从教师角度而言, 教师期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完成既定的目的,必须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学生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认定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目标一致的情况下,77.83%的教师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沟通。从以上分析可见,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2、强烈的平等沟通意识,师生均认为“朋友”是双方沟通的角色期待。

在问题“你认为教师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认为“权威”学生占3.94%,教师占1.74;认为“家长”的学生占5.21%,教师占3.91%;认为“教育者”的学生占5.84%,教师占13.48%;而认为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高达83.12%,教师达80.0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师生均认为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根据Eric Berne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人们在沟通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家长、成人、孩童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人们可以运用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在三种沟通状态中,成人心态被认为是理智的、平等的沟通状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扮演“教育者”或“权威”的角色,虽然希望与学生的沟通中尽量能保持稳定、平和的态度,但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采用家长式自我心态(Parent ego state),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虽然如此,不能否认的是,调查中教师们已经意识到沟通过程中“成人状态”的重要性,期待与学生以“朋友”角色进行沟通,80.00%的教师的认同“朋友”角色便是最好的证明。其次,从大学生的方面看,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主体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不是总是教育、批评甚至是训斥的父母沟通态度,而能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同样是他们对与教师沟通的理想期待。

3、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与冷漠

调查中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6%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2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从而导致师生间沟通出现障碍。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师生观影响,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部分教师仍以“权威者”“教育者”的形象自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宰、权威地位仍未动摇,这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即可,因而导致双方疏远与冷漠;再次,位差效应在师生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双方心理的直接影响。54.8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无任何地位可言,80.67%以上的学生不会也不敢提任何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尖锐直率的质疑和批判, 80.09%的学生认为教师往往以知识传授者和答案给予者的身份出现。以上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4、处于断乳期的儿童心态,学生期待与行动存在差异

中国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从中学时代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保姆式的教育进入大学自我管理。入学初期,必然要经历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断乳期。初入大学时的不知所措,令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帮助与指引。调查资料显示43.22%的学生觉得需要老师的关心,此时他们与老师的沟通状态是典型的儿童状态(Child ego state),

以冲动和变化为标志,希望得到老师的批准,更喜欢立即的回报;但是,从生理的角度,他们又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两者的矛盾导致了他们期待与行动的差异:一方面总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为自己不被老师了解而产生失望、沮丧、自卑的情绪,行动上表现出对老师课程的抵触感;另一方面却期待老师能把自己当成年人来对待,不要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觉得对老师是否关心自己采取“可有可无”或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在调查中占28.55%,不是特别需要的占26.18%。这些数据都显示学生对个人独立意识的加强和不想过多依赖老师的期待成长心理。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有29.34%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老师的关心;50.16%的学生觉得自己得到教师的关心,但关心是微不足道的。与学生的认识相反,在调查中,70%的教师认为学生是需要老师关心的,71.30%的教师认为虽然对学生关心比较少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关心,21.74%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得到较多的关心。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差其实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绝对地互相尊敬、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其他沟通一样,双方在彼此尊重、互相宽容,积极行为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5、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是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

人际沟通理论认为,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沟通所处的特定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气候等有关因素对沟通起着相当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其次,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如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技巧、倾听的技巧、建立关系和增进关系的技巧等是人际沟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师生人际沟通中要提高沟通效率,保持沟通通畅,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师生都接受的沟通方式是沟通成功的关键因素。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至于沟通环境, 46.09%的老师和43.69%的学生都认为办公室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都不希望和老师在“办公室面谈”,反而对非面队面的网络、电话或书信沟通,学生更愿意接受。这说明无论是老师或者是学生认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拘谨,过于严肃的沟通环境,是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在较为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和畅谈的,老师或者学生都期待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沟通环境。以上数据表明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于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没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二、高校师生沟通对策研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师生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对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的分析,我们对高校师生沟通提出以下沟通对策,以期更好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1、对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获得教师对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指导,以期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成长;其二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以上的沟通动机是良性的,无论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有益的,因此,针对调查中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沟通目的与心理需求,笔者认为这样良性的沟通动机在高校教学与管理中,应当是鼓励、支持与提倡的。

人际沟通理论认为,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在沟通过程中要提高沟通的效率,沟通环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相应增加对师生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和宣传,引导和提倡,从而使学生对良性沟通动机的肯定与信心,消除害怕与教师沟通被误解为讨好教师,达到其他不良目的的思想负担;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表现出良性沟通动机的需求心理,给予良性沟通动机以积极的暗示,思想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从而在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给予宽松的沟通环境,促进师生沟通的更好实现,最终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现状,对于师生更好进行沟通,争取更多沟通机会是非常重要有意义的。

2、以平等为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具有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高校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位差效应。我国的高校中虽然一直倡导师生沟通的民主平等,但由于传统的师生观念的影响以及师生双方实际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家长”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在沟通过程中,师生均应学会换位思考,注意位差效应,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待生,不厚此薄彼,以成人的心态而非以家长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调整自己形成平等的沟通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沟通;而学生则应消除主观先入的对教师的偏见与下位意识,在教师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尽快走出“断乳期”,逐渐形成成熟的个人沟通心理,同样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的成人心态而非儿童心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目前海南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具体沟通方式建议如下:

(1)多种沟通媒体的使用,满足师生沟通中对不同媒体形式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的要求。

面队面的沟通,以信息传递的及时以及信息反馈的快速成为人们喜欢的人际沟通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建立的“校长接待日”制度,借助这一制度,师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须解决的问题。建议教师也可在任课期间给予学生相对固定的沟通时间设立类似校长接待日的“教师接待日”,以便学生课后的沟通。

书信沟通,针对部分同学不习惯与教师面队面的沟通,或者对一些问题难以面队面提出,可以以书信为沟通的特殊媒介在师生之间开展沟通和交流活动,如可以设立“师生沟通信箱”“课程教师专用信箱”等形式,方便师生沟通。

电讯沟通,包括电话、手机短信、电子网络等电讯沟通方式。目前“校长热线”“书记热线”已经成为校园沟通的常见的方式,但毕竟热线有限,校长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热线接待,平常的师生沟通则要频繁的多。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师生沟通,是目前最为快捷有效和可行的沟通方式。电子通讯设备的不限时性和灵活性使沟通不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随时可以进行。建议课任教师在任课的第一时间便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为学生提供可联系的直接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开联系方式的方法很好地表现了教师积极的沟通思想与及对学生的信任,给予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学生亦应主动将联系方式告知教师,以方便师生之间沟通。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但能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教学信息,通知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2)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

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针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专业沟通。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与教师进行长期的联系与交流,学生不但可以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同时也会在长期的合作中与指导教师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笔者发现,在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和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师生接触频繁,交流机会增加,随着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友谊随即增长,师生情谊甚至在学生工作以后转化成朋友关系。

(3)其他沟通方式。在高校师生沟通中,除以上沟通方式外,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桥梁作用,借助不同的学生活动,通过邀请教师指导,参与活动等方式,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提供平台。其次,目前各高校都已经建立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也应在师生沟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长期的闲置于阁,型同虚设。

4、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因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如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生选修踊跃),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对人际沟通技巧学习的迫切与及人际沟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建议各高校能对课程的开设给予一定的条件,如减轻任课教师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任务,增加课酬等方式,使任课教师能腾出时间及吸引教师进行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其次,可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用定期讲座、沟通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沟通技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静脉采血;心理反应;护理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Venous Blood Sampling

HUANG Li

(Deyang People's Hospital,Deyang 628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of venous blood groups.Methods 120 case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by issuing questionnaires way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blood,and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accordingly.Results The main psychological reaction to potential tension and fear.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groups imposed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of venous blood,relieve patients'pain.

Key words:Venous sampling;Psychological reaction;Nursing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采血人员与护士能够顺利配合。但有些采血人员也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为分析采血人群的心理特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涉及了采血时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并抽取120例采血人员进行填写,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静脉采血人员120例,给予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其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特点。①潜在紧张型:可以顺利完成静脉采血操作,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虽然表现的镇静、从容,但心理还存在一定紧张感,主要因空腹采血、恐惧疼痛、担心采血针安全问题、不了解采血相关知识等。多为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好的成年人[1];②高度紧张型:能明显的看出其紧张状态,表现为晕针或晕血。此类患者多为体弱多病、空腹抽血且心理素质较差的成年人;③焦虑型:表现出明显焦虑不安,抽血前存在各种疑虑,怀疑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不愿配合采血;④恐惧型:表现出强烈的紧张、恐惧情绪。需要亲友或护士耐心劝说才能完成采血工作;⑤烦躁不安型:表现为无法承受静脉采血,大吵大闹不肯配合护士的操作,这些心理反应与其性别、年龄、意志力、自觉性、受教育程度等有关,通常年龄较小。

l.2方法 ①潜在紧张型:此类人员虽然外表冷静,但仍存在紧张感,故护理人员应态度友善,动作轻柔,不要因态度生硬造成不必要的护患关系紧张;②高度紧张型:不要急于采血,而是提前询问采血人员是否出现过晕针及近来身体状况。当预见患者可能会发生晕针反应时,应首先让采血者取平卧位,保持全身放松状态,不但会减少晕针反应发生而且还会避免跌倒[2]。如果未预见人员会晕针,采血时应询问以往抽血史,观察采血人员表现出的反应,当发现患者出冷汗、脸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应让他们平卧于床上,对血压、脉搏、神志、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并让其服温开水休息片刻,对其进行心理安慰;③焦虑型:对此类人员,重点是做好有效沟通。开展必要的宣教,以取得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护理人员需提高操作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反复穿刺[3];④恐惧型:对有恐惧心理的采血人员应与其进行亲切的交谈,找到他们产生恐惧心理的根源所在。如有采血者害怕抽血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我们应态度要温和地对其进行心理教育,耐心地讲解抽血的相关知识,抽血量不超过100mL,只占人体总血量的很少一部分,无需特殊对营养进行补充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可以进行自我调整[4];⑤烦躁不安型:此类型人员一看到医生护士便会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继而产生反抗心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时,应多运用欣赏、赞美的语言。让其观察其他人采血时的勇敢表现,鼓励其向表现好的人学习。根据采血者的爱好、性格特征等,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便于针对性地做好其心理疏导。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并让情绪趋于稳定。

2 结果

发放的120分调查份卷中,回收116份,其中有效问卷109份。者109份有效问卷显示:潜在紧张型65例,高度紧张型6例,焦虑型5例,恐惧型28例,烦躁不安型5例。主要心理反应类型为潜在紧张型和恐惧型。

3 结论

根据采血人群的心理特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静脉采血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4 讨论

医院应为采血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医疗环境,防止造成采血人员的焦虑紧张心理。抽血过程中,护士要与采血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巧妙地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有效地消除采血人员的紧张感和陌生感。护理人员还要注意语态、仪表、服装等问题,给患者亲切之感。在操作过程中应动作娴熟冷静,已取得采血人员的充分信任,使之配合操作的进行。抽血时帮助他们选择舒适的,防止姿势不当引起穿刺部位疼痛;力求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心理压力及身体上的痛苦;穿刺时尽量绷紧周围皮肤,快速进针,尽量缩短穿刺点与血管间的距离,以减少对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通过以上方式取得采血人员的信任。让采血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l]蒙遗仕,李受南,雷敬富,等.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6(4):357.

[2]张肇瑜,唐红琴.静脉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18):1684.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3篇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对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有帮助,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的变化与外界刺激及个体心理认知有关,情绪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经过情绪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只要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调适,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自我监控提高情绪知觉。当一些情绪由外界环境引起或伴随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信念而产生,自我监控就能够加强这些情绪知觉;对每天情绪的变化做记录,并分析是什么信念和活动导致情绪出现变化。

――自我调节管理悲伤情绪。对于悲伤,要避免悲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使你感到悲伤的方面,果断地挑战悲伤;对于焦虑,挑战威胁定向的想法,且通过进入危险的情境锻炼勇气,利用应对策略降低焦虑;对于气愤,回避引起气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那么困扰的方面,果断的要求激怒你的人减少煽动性,自我克制且锻炼共情。

――沟通。沟通技巧是与别人产生共鸣的基础,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建立基础。在听的时候,只聆听不判断,保留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总结你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检查你的总结是否正确;在说话的时候,决定你的要点,有逻辑地组织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确定对方已经理解你了,不带攻击,责备或生气的情绪陈述你的观点,必要时重复一遍。

――问题解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仅需要用沟通技巧来实现相互的理解和移情,而且更需要用问题解决的技能来发展和实现有效的合作行动。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要把一些大的,模糊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的,具体的问题,根据可解决的条件定义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设想有可能解决的办法;当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想到以后,检查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终的解决方法,执行这种方法。回顾计划完成的效果。

――培养自己的情绪感受性。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学习更多产生在特定情境,经验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体验,以便提高识别和管理自己与别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我们的情绪不管有多少类型,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都要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肢体表情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生理及生活本身。提高情绪识别和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情绪知觉,让情绪成为我们自我实现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力量。

摘自《搜狐社区》

心灵也要防“未病”

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一些人患上了这样的“情绪感冒”。而今,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咨询已被百姓所熟知,但在和谐心理学创始人张晓平博士看来,“上医医未病”,心灵感冒同样是“防”大于“治”。

善于把心理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有强健的体质一样,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更强的免疫力。这种心理保健工作比出问题后再治疗意义更大。

那么,如何预防心灵感冒呢?张晓平从爱情、亲子、个人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指导。

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爱越多,恨就越少,人的身心就越不容易失衡。张晓平认为,爱情是一种快乐魔法。“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谈恋爱。”其实,像抚摸手部、一块泡脚等这样的温馨小细节,都能促进美妙的恋情。

以同龄人的心态跟子女交流。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有一个问题家庭。张晓平认为,“亲子矛盾的主导方是父母。父母以‘高高在上’的俯视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让子女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撒谎、逃学、自闭等行为问题。”要想获得和谐的亲子关系,张晓平建议家长用孩子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学会谦和,和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心得;和孩子说话时要尽量手拉着手;有时间就应一块唱唱歌,爬爬山等。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困境儿童;优势视角;社工实务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19-01

一、引言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和民族未来最重要、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中国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之一。在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中,困境儿童并不十分受人欢迎,他们或许是流浪儿童,亦或是贫困儿童。究竟什么是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的现状如何,能否运用社工实务方法改善他们的现状?

二、困境儿童现状

儿童,作为国的未来,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宏观角度制定政策方针,为儿童构建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环境;学术研究者拿起笔杆不遗余力地呼吁社会对困境儿童地关注。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困境儿童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关于困境儿童的资料。

困境儿童的概念,最早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政策术语。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困境儿童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流浪儿童,第二类为孤儿,第三类是特殊困境儿童,指在流浪儿童和孤儿之外,家庭发生困难,处于困境状态的未成年人。困境主要表现为: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儿童严重残疾或患重大疾病,家庭履行监护职责有困难;父母重残或患重大疾病,丧失行为能力,或父母服刑、父母失踪或下落不明,家庭暂时或长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家庭暴力等。本文中研究的困境儿童主要是指第二类“孤儿”和第三类“特殊困境儿童”。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还很弱。南京西善花苑的困境儿童大多数要么爸爸已去世,要么妈妈已离开,由于从小缺少重要亲人的陪伴,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生理和心理的转变和过渡,会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孤僻,焦虑,自卑,偏激等不良心理倾向,甚至产生越轨行为。

“南京饿死事件”反映出我国困境儿童尤其是事实无人照料儿童的保护存在制度疏忽、救助方式不当等安全问题。由于困境儿童没有爸爸或妈妈,他们一般和祖辈一起生活,但祖辈年事已高,自顾不暇,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再加上未成年的困境儿童身心不成熟,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导致被拐卖、性骚扰等安全问题。

黑尔(Hill)指出:“家庭因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与来自社会的期待和环境的因素,促使家庭在不同阶段有所改变”。家庭成员的缺失,必然破坏了已有的生态系统,引发一连串问题:如失去爸爸妈妈的困境儿童还存在经济困难、住宿生活环境恶劣、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

三、南京西善花苑案例分析

案主小璐,女,2006年2月生,9岁,现住在西善桥街道古遗井社区,与爷爷、奶奶、爸爸住在一起。父亲无工作,无经济收入,强制戒毒出来之后患有丙肝在八一医院住院,母亲不知去向。目前住在大姑妈家,上学由爷爷接送。爷爷有脑梗血压高,奶奶身体还好。家里的经济来源靠爷爷奶奶的退休金,奶奶称日子还能糊过去。案主小璐在学校比较乖,所以老师比较喜欢她。但小璐兴趣爱好少,也不喜欢和人玩,不太爱出门,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比较内向、害羞,偏沉默。

前期通过入户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通过每月主题活动和周末辅导与案主接触,采用优势视角,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优势视角注重发掘对象的抗逆力,即人们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通过赋权,挖掘和激发案主潜能,让其意识到生活情境中的权力动力,与之建立良好关系。

案主小璐性格内向,不会表达自己。她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会忽视她在人际交流这方面的需求。针对沟通技巧和表达的问题,在月主题活动中会给予她更多发言机会和表现机会,私下聊天时给予她更多的表达自我的机会,耐心倾听案主的想法,同时会有意识地训练案主逻辑能力,旨在让她沟通时表达连贯有条理。

经过为期一年的介入,案主虽然性格依旧比较内向,但是更愿意敞开心扉和人聊天,更爱笑;去年期末考试数学100,语文92。班主任反映她作业质量提高,成绩和二年级比进步比较大。

四、结语

老人像是一本可以深入挖掘与鉴赏的书籍,在她的身上你可以读到很多故事,或喜或悲。如果想要读到精彩而又积极的故事,在童年的白纸时代就要开始搭好精彩的排版,注入积极的思想。困境儿童身边缺失重要亲人的教育,更需要他人的关爱与悉心教导,让我们立足困境,携手与共,相信未来不是梦。

参考文献: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5篇

这种培训之所以被理解为“管用”,是因为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剧烈转型,竞争促使人表现出自信,社会、雇主、事业对个人的要求已经从先前的“品格”转变为“个性”。20世纪初,广告学、传播学等学科纷纷产生,在促进商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引导个人学会自我推销。接下来的百多年时间里,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被教导要丢掉矜持和羞涩;安静、内向性格甚至被看成是一种疾病。

社会欢迎外向者,尽管逼迫或诱导人们趋于外向,带来了普遍的焦虑和紧张。更大的问题在于,外向已经改变了人的思考和行动习惯。世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在课程教育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自信的培养,其核心就是让他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作出裁决,还要表现出绝对自信的样子。哈佛商学院经常通过课堂案例演示等方式,告诉学生,不必三思而行,“即使你对某些事情只有35%的确定性,你在讲话的时候也要表现出对其100%的肯定……不要苦思冥想那些所谓的完美答案。”

行为经济学家的观察发现,高管收购其他企业的行为会让他们因为击败竞争对手而兴奋不已,却忽略了其中高昂的代价,这种情况频频发生,因此被概括为“交易狂热症”、“赢家诅咒”。金融市场上,外向亢奋的行为习惯更是让人轻率的忽略警示信号。众所周知,华尔街各大投行的考核制度倾向于诱导其员工迫切追求更高利益、冒更大风险,而如果人们出于风险担忧而采取谨慎行动时,则会遭遇提前淘汰。这当然是华尔街投行大批从业人员陷入盲目狂热,进而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以上几段,说的是外向行为习惯存在的一些弊病。反过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贬低、被忽略的内向,应当为人们所重新认识。如前述,内向者更容易独处、习惯于孤独,因而更有利于培育创造力。美国谈判、沟通技巧教育专家苏珊·凯恩所著的《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指出,内向性格、行为表现,实则源于高度应激性。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6篇

【摘要】儿科病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表现,加上当今社会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使孩子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加重了心理护理的任务。随着现代化建试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掌握病儿的心理特点,注意病儿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使之配合医疗,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其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护理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十余年,对患儿心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运用自创的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和护理颇有心得,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贏得了患者及家长的好评。

 

1.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1耐受力低,反应性强

 

三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处在生长发育初期,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耐受力低,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稍有不适或有疼痛,表现出急躁不安。哭叫不宁,婴幼儿的哭声是一种生理需求的反应,应当引起父、母亲和护理人员的重视。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迅速,表现出兴奋性明显高于抑制性的特点。因此。常表现为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护士应注意观察,多接触婴幼病儿,仔细分析微小的变化,掌握其心理需要和变化,做好针对性的护理。

 

学龄前期儿童,脑神经发育接近完好,并大至接近成年人。由于依恋父、母亲或者其他亲人的心理十分明显,对陌生的医院、疾病的痛苦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有的儿童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当他们生病,特别是住院时,由于离开家、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环境,常表现为哭叫不安。情感不能自控,往往会出现要回家、要爸爸、^妈、发脾气、乱骂人等现象。为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关心、爱护他们,新近他们,给病儿以亲切的安慰和良好的照顾。

 

1.2恐惧和不安

 

住院病孩的心理变化是十分繁杂的,由于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质,因而易于激动、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转移快。对外界的刺激耐受力低,使病儿处于一种急躁不安的状态。常表现为愤怒、惊骇、烦闷、不安等。并影响病儿的生理、神经体液等一系列变化,甚至发生夜惊、尿床等。

 

1.3独立感和自尊心

 

孩子生病,常常受到家长和护士的格外关怀,表现出分外的同情和。因此,放弃了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自控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就在护理工作与病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之间产生了心理冲突,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同时少年儿童的成人感,要积极支持这种心理因素。这部分孩子往往不愿别人把他们当成小孩看待。对各种限制往往产生反感和抵制,要求有独立的权利,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病孩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对他们表现出尊重、热情、体贴和爱护,要以理说服,而不能强迫、恐吓。否则会加重病儿的恐惧感。

 

2.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2.1关心和

 

孩子一旦生病,不论是离开母亲来住院,还是由母亲陪伴来医疗,护理人员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病孩,去关怀病孩,对孩子要有和善、亲切、微笑的面孔。在护理操作中,动作要轻巧、敏捷、熟练。以减少对病孩的不良刺激。护士要创造条件,使小病人尽快地适应住院环境,同小病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以增强病孩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大一点的病孩,给他们一定的监督医疗护理权,尊重他们对护理的意见,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2细心观察,耐心解释

 

护理小孩可不能像护理成人那样,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査病儿的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收集病情资料,以利正确估计病情,作出护理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大一点的病孩,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做到细心观察,耐心解答。护士要努力树立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对病孩热情安慰和解释。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交往,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护士应把患儿当做朋友,在接触交往中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并注意语言的温柔和亲切,使患儿在陌生的医_环境中感到心情安定,达到配合治疗护理,取得疗效的目的,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2.3人性化的服务

 

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因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亲近的动作,鼓励、暗示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患儿的合作。消除患儿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畏惧心理。治疗时要用娴熟的操作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让患儿顺利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转变。

 

2.4特色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引导与教育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一种教育过程。在对儿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我们采取了符合患儿特色化的健康教育,因其健康教育对象是患儿家长及患儿,我们首先针对患儿疾病特点,指出其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等,开展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则按不同年龄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运用儿童喜欢的图案、积木等作教具,结合本次的病情,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患儿喜听、易记、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进行讲解和诱导。

 

3.结论

 

满意的治疗和护理质量首先源于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源于对儿科患者及家长心理的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去认真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且很好地与儿科临床相结合。儿科护理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要经得住委屈,以极大的爱心去接纳他们。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7篇

美国人认为,高中生在理解职业和准备对做职业规划时应具备3个方面的12种能力,每个能力后面还附若干指标(达到这些指标就表示拥有某项能力)。

很巧合,这3个方面,很符合咱们的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我认知”——知己;“教育和职业探索”,即知道教育和职业是怎么回事以及二者关系——知彼;做好“职业规划”——百战不殆。

在“自我认知”上有3项能力

1.理解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作用

主要是知道并欣赏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

2.与他人积极互动的技巧

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能“和”“为”他人工作的技能,能描述雇主和员工之间的适当关系,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反应和想法。

3.理解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知道追求成功会影响身心健康,知道应对压力的健康方式,知道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教育和职业探索”大项中有5项能力

4.理解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关系

能选择大学专业,知道职场对教育的要求。

5.理解工作和学习中对积极态度的需要

不仅要有积极的态度,对不同的职业对社会有哪些具体意义和价值能说出一二三四……这才算真的知道。

6.查找、评估和阐释职业信息的技能

能使用广泛的职业信息来源(如手册、劳工市场信息等),知道职业和行业到底有哪些(如使用介绍职业的词典),能描述职场晋升的概念,在心仪的职业里确定某人作为可能的信息来源、偶像或导师,知道人口、气候和地理对工作机会的影响。

7.为寻找、得到、保持和改变工作做准备的技能

高中生如果不上大学,就要找工作进入职场,那么就要准备好找工作的技能。当有工作机会时要知道它在哪,展示出具有这项工作需要的技能,会面试、写简历和申请书,要能评价一项具体的工作是否合适(如工作条件、福利和未来机会等),知道哪些专门的机构能为自己提供服务,如参军、当公务员等,知道工作往往意味着要到另外的地方生活,自己要能安排自己的财政。

8.理解社会需求和变化如何影响工作

社会变化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职业和行业趋势又会影响教育和求职,甚至经济全球化也会波及你我。

“职业规划”大项中有4项能力

9.做决定的能力

在尝试自己做出教育和职业选择时表现出责任感,做某项决定时知道其他可能的选择,在选择求学目标时知道自己的强弱处,为求学知道如何一步步申请和获得资助。

10.理解生活角色之间的关系

知道生活好似一个舞台,工作、家庭和休闲等互相交织,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你的生活(社会经济阶层、文化、价值观、职业选择、工作习惯,等等),尤其很清晰地知道职业选择将会如何影响到生活,工作对一个充实积极的生活的意义,不同的职业对家庭也有不同的影响,还要知道休闲的重要性。

11.理解性别角色正在持续变化

现在在教育和职场中仍有很多偏见,性别歧视还很严重,你要显示出有助于消除这些歧视和偏见的态度、行为和技能。

12.职业规划的技能

做出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规划,对不同的教育和工作机会能做出比较分析,制定出个人的职业发展方案,包含试错,并及时升级。

3大方面、12项能力、好几十个指标,看起来挺繁琐枯燥,一不留神头就晕了,其实仔细分析下,它的内在线索还是很明确,只不过美国人习惯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像windows越做越庞大。

它的内在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大致是心理准备——获取知识——感知外部——尝试做出决定。

心理准备是首先的,“先立乎其大”,这个“大”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这个态度贯穿整个提纲。二是虽然是自己的心理,但是要在与外面世界的互动中确定自己。

接着就要获取知识,这里的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育(求学)和职业。这方面是大纲的核心,要求高中生对未来学什么、干什么都要有明确认知。

然后是感知外部,留意社会和世界的变化,在如今的社会,学3天吃一辈子是没有可能了,很多职业、行业已经或将要消失,又诞生了很多职业、行业。

最后是根据以上尝试做出决定。高中生还年轻,前途无限,做职业规划最重要是要能容错、纠错。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留守幼儿;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越来越快,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农村,成为城市众多打工者中的一分子。尽管青壮年的外出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生活条件,但是其在很多时候与孩子分开,极容易造成孩子情感方面问题的出现。乡村留守幼儿的情感教育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为了培养乡村留守幼儿的健康完善的性格,为了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对其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对“乡村留守幼儿”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情感”通常有两层含义,外层意义的情感是指喜欢、悲伤、愤怒等对外界事情的反应,而深层意义上的情感是指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自身的情商等。对留守幼儿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有助于帮助留守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培养出健康的心态,促进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其次,对留守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能够从小提升幼儿智商,增强幼儿抗压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实施情感教育,实质上是在“助人自助”,就留守幼儿而言,其更加关注从幼儿的思想和心理进行巩固。

二、乡村留守幼儿情感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

1.重外在物质给予,轻内在情感沟通

由于乡村地区本身经济落后,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与城市地区大相径庭。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几家留守幼儿的家庭发现:在外打工的父母一个月很难和孩子进行交流,很多父母甚至长年累月难以回家探望孩子。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对家长依赖感以及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但是,家长却都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务工,长时间的离别,导致孩子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亲近障碍”。家长往往通过给孩子多买些礼物、多给零花钱来弥补不能陪伴他们的遗憾,这更造成幼儿思想上的认识歪曲。加上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祖辈来进行孩子的照顾,其教育观念、幼儿心理健康意识与时代的脱节都极容易造成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造成幼儿与家长隔阂的存在。

2.缺乏合宜的情感沟通技巧

首先,受所处家庭局限,乡村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很多家长整日为生计奔波,加上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含辛茹苦的供给孩子上学的父母确实不。乡村中很多父母的认知能力有限,其对于“情感教育培养”的认识不足,甚至很多时候并不了解“情感教育”的内涵,在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时候出现障碍。比如,很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在打电话回家时候,更多的是与家中成年人来进行沟通,很少与幼儿进行交流,加上很多时候幼儿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在与父母电话沟通中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加让父母与其之间的感情出现疏离。其次,作为唯一一方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其更关注的是幼儿的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对于幼儿的心理、情感关注,虽然国家对于此方面已经引起重视,并要求学校和教师给予留守幼儿情感培养,但是因为时间、幼儿数量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贫穷落后乡村,还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角色定位不当和固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为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要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和归宿,可以说,只有兼顾孩子的物质和精神的家长才算的上是合格的家长。但是,根据笔者对于当地外出打工的家长的口头调查来看,很少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甚至很多时候从未关注过幼儿的内心想法。从外出务工家长的想法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家长在角色定位上过于单一,简单认为养家糊口是自己的首要责任,而不是将自己视为孩子内心世界的“依靠”和“支柱”,将情感教育和学习教育视为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是将更多的教育问题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大;另一方面,几乎不曾也不去想过要走进孩子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尤其当幼儿内心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并没有与幼儿进行沟通,更多的是片面的通过呵斥或者苛责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

4.情感支援渠道有限

近些年,关于留守幼儿恶性事件频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此,国家不断下达有关留守幼儿的要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引导学校和教师高度关注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乡村留守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国家与社会要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关爱和问候,的留守幼儿让他们稚嫩而又脆弱的心灵感收到社会的温暖,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得已背井离乡,可每个人都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努力着。但是,目前来看,给予幼儿情感支援的渠道难以保证持续,其渠道范围还需要不断拓展,无论家长还是家长,或者在校教师,均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与留守幼儿展开情感交流的技巧。这需要相关部门根据这一现状,打造出一股社会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情感教育咨询力量,定期下乡与留守幼儿、家长等人员进行沟通,提升其对情感交流的认识。

三、乡村留守幼儿情感教育的若干策略

1.合宜、灵活进行角色定位

对于留守孩子,尤其是对于幼儿展开的情感教育,并不是单独父母中的一方可以完成的,其需要父母双方以及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等多重角色构建起亲密的合作关系。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经济支柱,而且还应该是情感寄托的对象。外出务工的家长要认识到不能将对孩子的金钱投资等同于“情感投资”,物质方面的富足也绝非可以等同感情上的滋补,因此,家长在外不管多忙,也要坚持和孩子定期沟通,并定期返回家乡看望孩子,与孩子能够促膝交谈;其次,家长自然是外出务工家长们信任的亲人或者朋友,但是其不应当将对幼儿的关注点仅仅放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而是更要关注幼儿心理发展。家长要换位思考,善于从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虽然留守幼儿与从小在父母身边被宠爱的孩子相比,不禁让人心生怜意,但是对其所进行的正确教育不应缺失。家长要做到的情感工作很多,他们不仅要在生活上照看幼儿的饮食起居,还要给予留守幼儿相当于“父爱”、“母爱”的关心和照顾;教师也要在新形式下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作为农村地区唯一有过先进文化熏陶的人物,要自觉担负起对留守幼儿的社会责任,更要要讲究技巧的与留守学生构建情感交流的“桥梁”,逐渐走入幼儿的心理,与其能够成为亲密的朋友和伙伴,让幼儿寻找到父母之外的心理寄托。

2.加强情感教育指导

和所有教育一样,情感教育也是讲究技巧和手段的,在对乡村留守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只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情感教育知识,熟练运用一些情感沟通技巧,从而达到强化情感教育的目的。建立具有专业性的情感咨询智囊团便是非常不错的情感教育指导方法之一,其虽然为智囊团,但是并不需要必为一支队伍,而是可以通过“团体”建设让“团员”分散到各个留守幼儿家庭中,与家庭成员,与辅导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其能够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情感能够通。在进行情感教育指导时,笔者建议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引导家长们认识到“人格健全”这一理念,千万不要将金钱投资和情感投资混为一谈,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在弥补的关系,相比较而言,情感的付出才能成就孩子健全的人格;其次,提醒他们关注情感表达的方式,任何人都有抒感的必要,因此,家长、家长以及学校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情感表达的机会;再者,家长、家长以及学校老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微小的外在行为表现,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幼儿情感世界中的不良状况以及抓住教育时机,避免孩子心理出现扭曲。

3.探寻多种技巧支援渠道

探索多种技巧支援渠道,实质上是在向社会各界力量寻求帮助。考虑到外出务工家长、家长以及学校教师情感教育力量有限,只有实现多技巧支援渠道,才能够更好地为幼儿成长铺就道路。首先,学校要自觉积极承担起对留守幼儿的社会责任,与村委联合起来,利用在外务工父母过节探亲的时间,开展情感教育咨询,加大对于家长以及家长情感教育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其次,当地电视媒体部门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特色栏目等形式,传播情感教育知识,为留守幼儿贡献一些爱心,通过具体措施的宣传让家长来了解更好地与幼儿沟通方式,让家长与幼儿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第三,相关专业人员要积极发挥功用,通过民间组织的建立来为需要帮助的家长、家庭来提供服务,让民间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4.开拓多种情感教育途径

开拓多种情感教育途径,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来说的,学校作为农村最为先进的场所,要发挥其自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高度重视留守幼儿的情感教育问题。适当的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尽可能的开设学生心理咨询部门,定期开展心理问卷调查,这一工作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观察学校内留守幼儿的情感世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到充满爱心、平易近人,随时给孩子营造一个倾诉情感的氛围,引导留守学生一旦出现消极情绪要学会沟通和倾诉;其次,政府要发挥自身舆论宣传的义务,定期对于留守幼儿的家庭上门拜访,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以及社会义工等社会爱心群体的作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关爱留守幼儿”的活动中去,促成留守幼儿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结语

看似不懂事的留守幼儿其实已经能够与家长、教师、社会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其内心的情感依然非常丰富,其成长中的情感抒发需要得到家长、教师、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相关人员要对留守幼儿的情感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探究更好的路径对其予以培养教育,让幼儿逐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对社会有帮助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公远.做子女心目中的好家长[J].贵州教育,2006(21):26-27.

[2]段俊霞许远理.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61-63.

[3]王红蕾姚丽霞.留守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50-52.

[4]彭川宇,刘松.非营利组织对留守幼儿学前教育的补足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12-14+17.

[5]吴小叶.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4):116-120+144.

[6]王兰.关于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探析[J].亚太教育,2016,(22):11.

[7]严佳晨,叶存洪.儿童福利视角下留守幼儿教育困境解决策略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1-84.

[8]宋丽荣,隋静.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14,(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