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大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间故事大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间故事大全范文第1篇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民间认为,龙系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我国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却认为是“龙”的功劳,加之不少地方又将“二月二”视为土地神的生日,所以祭祀活动便名目繁多。明朝《宛署杂记》曰:“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清人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载:“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

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传说故事很多,这里不妨说一例。相传,武则天费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命令龙王三年不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逐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降雨之恩,天天对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二月二将龙王释放,于是龙王又抬起头来耕云播雨,滋润禾苗,造福农人。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正如农谚所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谚语

1、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打好囤,备好梯,丰衣足食无忧愁。

2、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3、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4、“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5、二月二,龙抬头,农家忙着修犁头。

6、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7、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精耕细作多流汗,今年又是大丰收。

8、二月二,不吃窝,去到地,打了锅。

9、二月二,不喝茶,去到地,打了铧。

10、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

11、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粮食没处搁。

12、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出来。

13、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

14、二月二,敲门垴,大的领着小的跑。

15、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16、二月二,撒石灰,蝎子、蚰蜒死成堆。

17、二月二,敲瓢叉,蝎子蚰蜒往外爬。

18、二月二,洒把灰儿,蝎子蚰蜒靠墙根儿。

19、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20、二月二打房梁,蝎子蚰蜒不下墙。

21、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

22、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

二月二龙抬头的诗词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即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七绝 全唐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关于春天的谚语精选

2.二十四节气:惊蛰谚语大全

3.小学二年级关于春分的谚语汇总

民间故事大全范文第2篇

大家好!

为确保每位学生过上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假期,根据舒兰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为了使学生在寒假度过快乐有益的时光,鼓励学生在寒假中亲身体验社会、家庭生活,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把良好的品德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素质,学校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好寒假小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现将我校同学们假期学习生活情况及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如下,请各位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如下工作:

一、寒假时间:从20xx年1月10日起,至2月27日止。2月27日开学准备。2月28日正式上课。

二、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寒假期间不出安全事故。

1、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走路,文明乘车,不乘坐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及无安全保障的车辆,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生活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电器,注意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注意煤烟中毒,注意晚上家里炉子不压煤。

3、活动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放烟花爆竹,注意防止爆炸和失火。严禁到水库、大河、山上等地滑冰和游玩。

4、网络安全:教育孩子在家安全上网,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做到文明上网,不上不健康的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教育孩子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打架闹事,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远离拒绝,不进各种成人娱乐场所及网吧、电子游戏厅,不看书刊及音像制品。

5、自我保护:要教育子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

6、传染病:重点做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膜炎、出血热、腮腺炎、水痘等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特别是对手足口病,家里要做好防范,教育孩子不到人多、空气不通畅的场所,乘车时带口罩。家里要定期通风,不接触有病人群等。

三、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寒假和学校德育作业,培养子女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1、具体内容:

低段(1-2年级):为父母捶捶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背诵复习《三字经》;继续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三毛流浪记》、《稻草人》、《成语故事365 》,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背诵20首古诗。

中段(3-4年级):为父母叠被、洗衣服、扫地等;背诵复习《弟子规》,并且理解践行《弟子规》,继续阅读《小学生作文大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365》、《红岩》、《中国民间故事》、《三寄小读者》,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背诵20首古诗。

高段(5-6年级):随父母上一天班或到父母所干活处参与劳动,体验工作的辛苦和劳动的光荣,为父母做一次饭;背诵弟子规,并且理解践行《弟子规》;继续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千字文》、《论语》、《皮皮鲁传》;阅读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诵20首古诗。

2、检查方式:

(1)、学生可跟体验父母所付出的辛劳和奉献,并将自己的体验实践写成心得体会(一至三年级100-300字;四、五年级300-500字),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感恩父母”实践体验交流主题班会,并上交材料。

(2)、3-6年级写出500字左右的读后感,开学后组织开展“践行《弟子规》、谈心得”主题班会活动。

(3)、开展古诗文诵读汇报活动,学校结合学生背诵20首古诗内容,评选出学校班级古诗文诵读优秀个人或先进班级。

(4)、学生在家温习《三字经》、《弟子规》,学校假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具体践行情况。

3、督促孩子寒假期间,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生活时间表。引导子女正确消费,鼓励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抓住春节走亲访友机会,在文明礼仪、公共意识、尊老敬幼等方面进行有意训练,注意孩子读写姿势,督促孩子要注意保护视力。

4、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在做好德育作业的同时,倡议孩子假期参与“五个一”活动:(1)养成一种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寻找节约的小窍门,不乱花钱,不互相攀比学习和生活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学会并掌握一种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3)改掉一个自身存在的陋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活泼、健康、向上的学生。(4)每天积极参加一次体育锻炼。(5)每天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各位家长,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家长新年快乐、全家安康!

征求意见表:

民间故事大全范文第3篇

在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重新回味、咀嚼《米脂婆姨绥德汉》,我给自己出了这么一道思考题:都说这个戏在剧本、音乐、表导演上无不令人耳目一新,也都具体分析了她的新颖之处,那么,这个戏为什么能够实现创新呢?她创新的内在动力又在哪里呢’我想通过三个矛盾对手在艺术运动中的碰撞、融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正是这三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米脂婆姨绥德汉》创新的内在动力。

第一个对子是大俗与大雅。

这个戏采用了陕北两个大俗的符号:“米脂婆姨”和“绥德汉”。这是传达陕北女人的俊美痴情和陕北男人的彪悍刚毅最具标志性的称谓,在民间无人不晓,尽人皆知,早已取得了乡土风情和民间心理的认同。但是此前多年以来,表现这方面题材的民间歌舞和传说,大都局限在爱情的炽热和执守上,对这个传统的题材少有大的突破性的创构、少有新的文化阐释与艺术表现。

在这部新作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蓝天白云下的黄土高坡和黄土高坡上孤零零的树,树下的窑洞和石碾,依然是扎着羊肚手巾的英俊后生和甩着大辫子的毛眼眼女子,也依然是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但是作者却在这大俗的生活画面和生活故事中植入了自觉的生命意识和生态观念,在现代文化背景中,这些都属于雅文化范畴的理性坐标。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曲《黄河神曲》――

“天上有个神神,

地上有个人人;

神神照着人人,

人人想着亲亲。”

歌吟了人类生命繁衍周而复始的基本状态,既朴素又神秘。这首主题曲有四个主题词:天、地、神、人,从一个远比具体爱情要博大得多的文化格局和生命格局上,表达了天、地、神、人的感应、循环关系,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冥冥中的规律――道。作者着意将这首歌定位为童谣,让刚从大自然中脱胎出来的稚童生命吟唱,更表明了他们从混沌质朴中扑捉微“象”大义,从大俗资源中开掘大雅意蕴的艺术追求。而从另一首几乎是新创作的插曲中,我们更清晰地感觉到了编剧在一个大生态循环和大生命内涵中来表现人生、爱情的追求――

“大雨洗蓝了陕北的天,

大风染黄了陕北的山;

天上飘来个米脂妹,

地上走来个绥德汉:

妹是那黄土坡上的红山丹,

哥是那黄河浪里的皮筏船:

高坡上爱来黄河里喊,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在这首创新民歌中,作者运用了陕北信天游中的各种常见的比兴元素,却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大生命境界。米脂婆姨、绥德汉从风雨蓝天、江河山塬、花草树木中走来,最普通的生命,最常见的环境。在这里渗入了天地衍生演化的大道之中,人与大自然共居一体,共享阳光和爱情,是那么和谐又那么神圣。大雅便这样从大俗中升华出来。

第二个对子是传统与现代。

我在这个戏的演出现场,遇见了庞大的陕北观众粉丝团。演出之前,他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扎堆,兴高采烈有如在家乡参加“转九曲”。开演后,他们掀起一阵又一阵掌声的风暴,尤其是对那几位由当地民歌手扮演的角色和那几首他们所熟悉的传统民歌,在炸雷似的掌声中还响起了陕北高原豪爽欢快的叫好和唿哨。在他们眼里,这出戏从故事到音乐分明就是嫡传的陕北秧歌剧。他们为家乡土得掉渣的民歌终于扬眉吐气登上了北京、西安的大雅之堂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在不少专家眼里,这出戏却又分明是一个大幅度走出了传统。大幅度创新的秧歌剧。有的专家甚至将其命名为“时尚秧歌剧”和“音乐剧”,这表明她又有一种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质地和风貌。

应该说不同欣赏群体的这两种感觉,都反映了这个戏的真实,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品格,而且将这似处于两极的两种艺术品格圆融无碍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之中,这是这个戏又一个重要的特点和成功。我更倾向于从创新的、现代的角度来给其定位,我想将《米脂婆姨绥德汉》定位为民族音乐剧,或更直接地称为秧歌音乐剧。音乐剧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样式,本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现代都市人群为主要的欣赏群体的一个剧种,是和西方古典歌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和古典歌剧的精美、经典品质不同,它具有青春、流行、都市文化的品质。但一旦流行开来,便会波及和扩散到其他音乐舞蹈艺术之中。

整个舞台已经不再是陕北原生秧歌那种纯然的厚朴,而呈现出一种现代舞台大制作的辉煌华丽。这使一个民间故事带上了浪漫的甚至神圣的光彩。尤其要指出的是,领衔作曲赵季平的音乐观,不仅决定了全局的音乐风格,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这个剧传统与现代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基本品质。他明确主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当代音乐文化也是在这样的传统之中延伸和创新的。”《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音乐由11个原生态民歌和33个创新的长短结构而成,从中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作曲家在陕北民歌和其音乐元素基础上创造性的音乐呈示。有专家在着重分析了几首创新民歌之后,用“陕北民歌的根性呈现和灵性演绎”来表示他的这一创作理念。

主题歌《黄河神曲》和几位男女主角的音乐主题,在《陕北民歌大全》中虽无迹可求,但陕北民歌的根性元素却有迹可寻。既要保持浓郁的原生风格,又要满足角色在规定情境中抒情咏叹的需要,更要飞腾出带有时尚和流行色彩的时代特色,谈何容易。在《叫声妹妹你泪莫流》和《水流的日子归大海》《无此唱段,清查!!!》《哥爱青青能舍上小命》等主要唱段和大段咏叹中,作曲家大幅度突破了“信天游”的上下比兴句式和民歌小曲四句式乐段结构,对民歌原素作开放性的延展放大,或通过不同调式的交替,西洋乐调、和声的植入,以及现代交响配器的主题烘托,使传统陕北民歌略显平面、固化的曲式,涅为具有现代歌剧品格的新旋律。

第三个对子是本土视角与普适视角。

过去流行的陕北民歌、秧歌小戏和传统故事,常常写的是悲剧命运,带有浓重的悲剧感。作为这种悲剧命运的深度背景,是贯穿其中的社会的、阶级的斗争和道德的、品格的斗争。《三十里铺》、《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当的哥哥回来了》《走西口》等等无不带着这种色彩。这当然是对的,是历史真实的反映,是一个时代在精神构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轨迹。

但是如果我们冲破本土视角和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水平,以当代的普适的视角来观察感受那个时代、那一段历史,也并不是绝对没有或不能有另外的思路。《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选取了别一种思路、别一种视角。它没有选取陕北题材作品经常取用的红色文化坐标,而是适度淡化陕北闹红的背景,浓墨重彩展开了纯乡土的黄土风情文化图卷,聚焦陕北人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和命运欲求,聚焦大的社会生活走向对他们命运爱情的影响和对他们道德的考验,戏剧冲突在部分的意外陡转,也不是《白毛女》《三十里铺》那样最后卷入革命洪流,而主要是民间道德观和爱情观的力量左右了人物的命运选择――不论是虎子、牛娃放弃自己钟情的人,还是青青放弃童年游戏中的许诺,都既出自道德的力量,也出自爱情的力量。很形象地体现了恩格斯关于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的观点。

民间故事大全范文第4篇

一、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背景

(一)以天、地为本的自然观

《黄帝四经》曰:“人之本在地。”《管子•乘马》曰:“地者,政之本也。”固守土地、崇拜自然是阜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的更替,植物的枯荣,土地的肥沃与贫瘠等,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情感。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然不仅是“本”,而且还拥有“大美”,故民间艺术自从产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烈的亲土地、亲自然的特性。余达忠先生认为:“自然作为一种背景性存在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对于自然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的,尤其是农耕社会的早期,自然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社会的神话、信仰、习俗、仪式、歌谣等就在这种自然崇拜中形成和奠基下来。”刘继成先生也认为:“人对自然的高度依附性,决定了观念领域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正是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道自然,不管是对儒道还是墨名法,都是哲学认知的起点,‘天人合一’则是共同的价值选择。”通过对甲骨文中“艺”、“乐”和“美”字的分析,他认为这些能够反映精神特征的文字均与自然、农业有关,“后世‘艺’由农业种植发展成为雅化的技能,即‘六艺’,进而发展成精神性的‘艺术’‘;乐’由对谷物丰收的礼赞发展为普遍性的快,进而发展为表达快乐的艺术形式‘音乐’;‘美’则由视觉的胖大和味觉上的鲜,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审美。这种词义的演进,一方面体现出人类从物质向精神、从实用向审美、从向美感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耕文明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奠基性。”从对土地的关注到对田间劳动力的需求,生殖繁衍便成了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有趣的是,原本是人类生殖繁衍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却与创造天地万物的阴阳观念紧紧缚在一起。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在阴阳家看来世间万物皆归阴阳,即所谓“阴阳和而万物得”。阴阳观念关于事物发生、发展及相互关系的解释对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认识自然、安排农事具有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到民间习俗、信仰、文化、艺术的形成发展。尤其是“抓髻娃娃”、“生命树”、“葫芦娃娃”、“蛇盘兔”等这类关于生命主题的剪纸,刻意使用了许多象征阴阳两性的图像符号来表达阴阳相合孕育万物的观念,所以作品内容的释义性往往超过了审美性。对于农民来说,通过直观欣赏剪纸图像理解一种文化观念远比阅读文字来得容易,从这一方面讲,阜阳民间剪纸艺术也反过来促进了阴阳观念在民间的传播。

(二)忠义、孝悌,安土重迁的儒、道思想

阜阳地区民风朴厚,安土重迁,生活追求平淡、节俭、安稳。显然,这是与老子所倡导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的理想社会分不开的。封闭的社会生活造就了本分、知足、勤俭、朴实的农民性格,影响到民间剪纸艺术上则呈现出朴素、内敛、稳定、简约的风格。儒家所倡导的建立在家庭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伦理观念是阜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又一核心要素。受其影响,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在以视觉形式播布审美文化的同时,还承担着宣传道德伦理规范的任务。唐家路先生在详细分析了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对民间艺术的题材选择、创作观念、艺术样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认为:“是民众普遍的道德伦理及情感要求,创造、选择了这些形象化的题材和内容,使其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和伦理情感的符号。与此相应,民间艺术健康、质朴、圆满、完美的艺术风格也常常遵循和追求美与善的统一,体现了民众广泛深沉的情感观念和道德伦理要求。”(6)

(三)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

除上述农耕文化的本原哲学观念以及儒、道诸家思想以外,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南北文化的交汇也是阜阳农耕文化保持鲜明特征的原因之一。作物上稻麦同植,交通上舟车同行,甚至在民风上“北方人的强悍和南方人的柔和也交融于淮河流域人民的习性之中”(7)。从文化地理分布看,阜阳地区地处中原文化圈的东南部边缘,东北是齐鲁文化,西南是荆楚文化,东南是吴越文化。历史上由于战争、人口迁徙、商贸往来等原因,各种文化在此不断渗透、融合,形成兼容南北、承接东西的多元文化特征,反映在民间剪纸艺术上则呈现出“既有北方的简练和粗壮有力,又有南方的精巧和秀丽多姿、粗细相间、刚媚兼备、节奏协调”(8)的独特风格。

二、阜阳民间剪纸的题材与内容

吕胜中先生说:(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9)以农耕为主的农村社会生活是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源泉,农事以及与农事相关的民俗现象是民间剪纸艺术最常表现的题材。《管子•牧民第一》说:“仓廪食而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0)《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11)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生辛勤劳作,期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仓有余粮、衣食无忧、少病少灾,因此,土地、自然对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感情,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将田间劳作、养鸭放牧、扬场晒粮、家禽家畜、花草鱼虫等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再现出来,是表达他们思想情感的一种理想方式。利用谐音将自然界不同事物结合起来体现喜庆吉祥寓意是广大农民对土地、自然及农耕生活情感的升华和提炼,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及欣赏主体均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使得利用谐音表达喜庆吉祥寓意题材成为民间艺术最流行、最通俗的题材。这类题材主要有连(莲)年有余(鱼)、五谷丰登、喜鹊报春、大吉(鸡)大利、福(蝠)禄(鹿)寿喜(鹊)等。一些具有喜庆、富贵、吉祥寓意的喜字、福字、牡丹、荷花、桃、鹤、狮子、麒麟等也是剪纸常表现的题材。(图一)阜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形成发展受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影响较深,几千年来,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伦理规范已深深植入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从艺术方面讲,以表现忠孝、正义、善良等内容的艺术题材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伦理和情感的需求,实现了艺术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的完美统一,这类题材通常来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阜阳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的题材有三娘教子、岳母刺字、钟馗捉鬼、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蛇传、木兰从军、夸父追日、关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图二)淮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古老的生命信仰对阜阳地区的农耕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这类剪纸题材最具神秘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涉及到婚丧嫁娶、祭祖崇拜、求子纳福、驱邪避祸等诸多方面,常见的有关生命信仰内容的题材主要有抓髻娃娃、疗疳娃娃、生命树、扫天婆、牵马小、奈何桥、瓜瓞连绵、老鼠吃南瓜、葫芦、石榴、鱼钻莲花、双鱼、对猴、对马、五毒等。一般来说,剪纸的功能是与题材相一致的,各个时代在剪纸功能的追求上不尽相同,所表现的题材也会有所不同,如剪纸起源时期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出于生殖崇拜的需要以雕、镂、剔、刻之法在石壁、树叶、皮革等材料上留下影像。由于剪刻的影像与原物酷似,以至于在古人看来剪纸能够摄取人或物灵魂,所以剪纸才会有了“招魂”功能,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如《汉书•外戚传》、《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均记载有汉武帝因思念亡故的李夫人,命方士齐人李少翁以剪刻李夫人影像为其招魂之事。唐代诗人杜甫的《彭衙行》中也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之句。由招魂发展到祈福纳祥,是剪纸功能的一大进步,也使得剪纸的题材得以大大拓展。唐代的剪纸在沿袭古人剪纸招魂习俗的同时,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节庆习俗的装饰品。如当时流行的“人日戴胜”、“镂金作胜”、“剪纸宜春”等习俗,《酉阳杂俎》记述有:“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12)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崔道融的《春闺二首》中有:“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唐代李远《剪彩》中有:“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绥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可以看出,唐代的剪纸功能已由传统的招魂祭祀扩大到生活装饰,并且这种功能变化在经过宋、元、明、清等时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民间剪纸的题材也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民间剪纸不仅体现民间艺人的审美理想与动机,是作者和欣赏者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寄托,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功能上的实用性。”(13)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已无须再借助剪纸等形式从事驱邪避凶、衍生护生、招魂祭祀等活动,所以美化生活、祈福纳祥成为现代民间剪纸的主要功能,传统的驱邪避凶、衍生护生、招魂祭祀等仅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成为剪纸艺术表现的题材之一。

三、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一)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农耕文明是深植于泥土的文明。土地不仅决定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形态,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和艺术的属性。”(14)阜阳民间剪纸所追求的朴实率真、火热喜庆的艺术风格以及驱邪避祸、祈子纳福的永恒主题,是当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的具体体现,是农耕文明催生的审美情感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繁复与简约、喜庆与肃穆、张扬与抒情并存的特征,是与剪纸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要求相一致的。民间剪纸艺术是群体性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体均是民间百姓,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造就了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求大、求全、求满、求美是淮河两岸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朴素的审美观,是美与善的统一。所谓“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大大方方”、“实实在在”,不仅是艺术审美的标准,更是生活的标准、做人做事的标准,而建立这些标准的基础就是融儒、道、墨、法等思想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受其影响,阜阳民间剪纸的形式多样而活泼,构图追求饱满而完整,造型粗犷而朴实,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例如,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剪纸,其剪刻的刀功较为轻快洒脱,画面布局自由灵活,人或物的造型姿态悠闲,体现出农村地区恬淡宁静、幸福祥和的生活面貌;取材于喜庆吉祥寓意的题材则是采用满幅式构图,多使用牡丹、仙鹤、喜鹊、鹿、仙桃、鲤鱼、麒麟等农耕文化中的祥瑞动物、植物,画面物象造型活泼、喜庆,线条柔和多变,充满动感;(图三)而信仰类题材的剪纸,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对象和使用功能,多使用严谨的对称性构图,人物、动物的神态或威严或凝重,姿势动作夸张,具有强烈的仪式感,符号性特征明显。剪刻技法上也多使用简括的刀法,注重物象的外部轮廓特征,不做局部的精细刻画。当然,对于诸如花、蝶、仕女等一些柔美的题材也不失有细腻精巧的表现,但在人物动态处理、线条粗细变化、画面主次经营上仍不作过多修饰,以体现朴素大方的一面。

(二)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内涵

黄淮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祥地,历史上儒、道、法、释交汇融合,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特征,这种多元文化作用下产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习惯、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也直接影响到民间艺术的创作活动,从而使得“这种道德伦理及情感观念与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念一起,对民众的精神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民间艺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15)。特别是一些表现忠孝、仁义、先贤、烈女的题材能够为广大民众所传诵,说明渗透了儒、道、等精神的农耕文化所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不仅成为人们待人处事的行为标准,也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追求理想生活的文化基础,艺术形式的圆满、大度、完美正是这种文化基础的具体体现。从文化传承的本原看,阜阳民间剪纸追求喜庆、吉祥、圆满,除了受儒、道诸家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影响外,实质上也是驱邪避祸、求子纳福、祭祀崇拜等实用功能的延续,是对远古先民生命崇拜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6)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多子不仅意味着“延续香火”、“孝敬祖先”,而且也意味着能够保持足够的家庭劳动力。从上古时代女娲造人神话到今天的遍布淮河两岸的生殖泥偶崇拜,生殖繁衍历来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出现的“生命树”、“喜娃娃”、“荷花仙子”、“抓髻娃娃”等题材,(图四)人物造型往往是呈正面,双手上举做蛙状,使人很容易想起远古时期的岩画和陶器中的人物形象。蛙纹造型在图像学中被认为是生殖崇拜的主要命题,反映了远古先民祈求子孙繁衍的强烈愿望。赵国华先生认为:“女娲本为蛙,蛙原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又发展为女性的象征,尔后再演为生殖女神。”(17)可见,民间剪纸中出现的蛙人形象是延续了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的习俗。这类作品的人物造型很多都是以对称的形式出现,这种对称的形式不仅呈现出一种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对称的造型形式反映了民间的一种偶数观念,一阴一阳,一正一负,成双成对,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18)。左汉中先生说:“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反映着很强的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对应关系,潜藏着生命、生殖意识的造型规则。”(19)这种以偶数的观念来反映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生殖崇拜命题,一方面是中国道家阴阳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根植于广大农村的关于生殖繁衍的朴素认知。对称手法并非只用于生殖崇拜命题的作品中,一些与生殖崇拜无关的日常生活情趣的题材中,往往也会出现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人或物的造型。我们虽然不能将所有对称的造型形式都判定为阴阳交合化生万物思想的暗示,但仍然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民间习俗中所谓“好事成双”的偶数观念的体现,这种偶数观念同样与远古先民生殖崇拜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从化生万物的阴阳偶数对称形式中发现了美的规律,一旦这种美的规律被掌握,人们自然会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阜阳民间剪纸中还有一些将动物拟人化的题材,如《猴子抽烟》、《老鼠娶亲》、《猴子拉车》、《老鼠点灯》、《蛇盘兔》、《大鸡送子》等。这类题材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动物形象较为常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可能要与远古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神话意识有关。从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上的人面鱼纹、鲵鱼纹、蛙纹等大量拟人化的造型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先民认同了动物与人类具有某种共同的灵性,或者说远古先民之所以将人类自身与一些动物建立联系,是看中了它们的某种超常的能力,从而加以崇拜。从民俗学上讲,阜阳地区动物拟人化剪纸题材的出现是远古先民的生命崇拜意识以及万物有灵观念不断演化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