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满井游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满井游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长兴文化;《西游记》;小说取材

湖州长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滨湖县城,拥有绵延34公里的湖岸线,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据《长兴县志》记载,历史上一共有过三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可谓是一个多地域的移民杂居之地。长兴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此任县丞,与县令归有光共事,携手治县。在任职途中,他亲身感受到的长兴文化为其完善作品《西游记》带来了灵感并为之提供了不少素材。

一、傩文化与西天取经人物

“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曾报道,在长兴的一个农民家的墙洞里,发现了《西游记》手稿。后人无从知晓手稿历经了怎样的风雨沧桑,却清清楚楚地知道吴承恩曾经担任过长兴县丞,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原型来源于长兴的傩(nuó)文化。” [1]p46

傩文化,即面具文化。傩,其本义有“鬼惊貌”、“鬼见而惊”、“咒魔术士”、“驱鬼术士”等多层意思,也表示有节度地驱鬼逐疫。长兴的傩文化历史上地域分布很广,但它装神弄鬼的内容,也仅在民间有所流传,几乎为《长兴县志》等文献所不载。据说,当时正在长兴担任县丞的吴承恩正烦恼其构思已久的唐僧西天取经中的人物不够丰满,县令归有光建议他不如去白砚(长兴县一乡村)赶赶庙会,因当下无繁重的公务,于是他就去了。这一去恰巧遇上了当地的祀山菩萨出会,村民们个个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鬼脸面具,穿着长袍,模样甚是狰狞。吴承恩一下子就呆了,随着一阵毛骨悚然。此番独特的经历,给吴承恩的创作带来了诸多灵感。也正是如此,长兴人,尤其是当地傩文化保存完好的地方居民,在读《西游记》时会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有些亲切,又有些陌生。

进入新世纪后,长兴居民还发扬了“傩文化”的衍变文化“十番锣鼓”。具体表现为“五色傩舞滩簧戏”,有五个自然村,分别选用红、白、青、黑、黄五色面具,头上插着一根野鸡毛,露着一条臂膀,形式以跳舞为主。每年的农历十月中旬连续三五日举行傩祭。村民们会戴上面具,然后穿上袍服,放铳鸣炮,载歌载舞行进在山路上,几个村的队伍集合在一座名为“茗理楼”的楼前空地上比试傩舞。滩簧又名“三敲板”,主要由两人或多人用长兴方言加吴歌中的大路调以个人说唱形式表演,一般是由几个人轮换扮演角色上场,不进行脸谱勾画,一律都戴面具上场。傩戏、傩舞的伴奏全是锣鼓喧天、火铳鞭炮齐鸣,故称“十番锣鼓”。

这些出现在傩戏、傩舞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鬼脸面具为《西游记》中各路妖魔鬼怪的形象塑造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二、百叶龙文化与龙王形象

长兴县有其特色的“移民文化”。随着移民的增多,“移民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古老的中原“龙狮文化”在长兴生根,其中,河南移民会在农耕时向龙王祈求风调雨顺,“舞龙舞狮”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颇具特色的舞龙表演之“长兴百叶龙”可谓是“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百叶龙”源于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这里的一个荷池边住着一对自由恋爱的年轻夫妻,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后来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身长龙鳞。族长不容,怒杀百叶,抢走荷花,当他举刀向孩子砍去时,孩子化作一条小龙腾空而起。小龙以德报怨,眷恋着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每逢干旱,即来播云降雨。当地村民感念小龙,于是就从池塘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花龙——百叶龙。“百叶龙”以荷叶为云,荷花为身,当龙隐于舞台的荷花池内未现龙形前,台上祥云朵朵,荷花满池,彩蝶纷飞,给人一种欢快喜悦之情。顷刻间,在狂风大作和惊雷震撼中,满池荷花变作一条长达数十米的蛟龙,翻腾飞舞,给人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每逢辞旧迎新之际,村民们便舞起“百叶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西游记》中登场的龙王不只一位,除了风头矫健的四海龙王之外,还有泾河龙王、洪江龙王和乌鸡国御花园中的井龙王以及乱石山碧波潭老龙王等等。” [2]p65他们多次在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给予帮助。关于他们,小说中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却多次提到,其以陪衬的角色为小说添色不少,在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大家都能感受到龙王的善良亲切,虽然孙悟空对他们呼来换去,吆喝不断,谈不上尊重,但他们却总是俯首听命,恭恭敬敬。龙王的“以德抱怨”是从长兴民间流传的“百叶龙”故事中找到取材之源的。

三、溶洞等文化与花果山

长兴的一些溶洞,也为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素材。比如:酷似盘丝洞的白岘洞山,酷似黑风洞的小浦青风洞。《长兴地名网》上对洞山有这样一段描述:“洞山是由暗仙人洞、亮仙人洞、朝天洞、六眼神龟洞(水洞)组成的喀斯特溶洞群。汉代刘秀太子栖迟洞山,课童艺茶,为浙江历史上种茶最早的地方。五代高士吴嵩、韩泌隐居修道炼丹。唐代“茶仙”玉川子卢仝以洞为府,学汉王艺茶,著《七碗茶歌》。唐代大历才子钱起作诗《洞口观》。百姓传说,六眼神龟洞有六个出洞,八仙之一的韩湘在此修炼成仙。明代周高起著《洞山岕茶系》,三处记载了罗岕茶进贡事宜。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金猴降妖》,把这里当成外景基地。”从上述故事记载中可以看出洞山颇具神秘感,富有神幻气息。

《西游记》众多溶洞中最值得一提的当为孙悟空大闹天庭时的驻扎地——花果山。吴承恩描绘的花果山景色的确令人神往。《西游记》第一回,有一首描写“花果山水帘洞”景观的诗:“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是挂帘帷。”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连云港的水帘洞是作品中水帘洞的原型。可是当你去过长兴洞山或者邻近的湖州黄龙洞后,然后结合长兴的地貌,再加上曾在此处发现的《西游记》手稿以及吴承恩自己在给人的书信中提到:“书中有许多长兴的故事和景物。”你会发现,水帘洞的原型应是源于此。此外,长兴的下箬寺中至今还保留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临世时沐浴的圣井。传说在他出生时,有一井龙王施法使得井水沸涌,并能出井以沐浴。这个“井龙王”的形象到了《西游记》中就被移植到了乌鸡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城市文化与古代小说的创作也是息息相关。地区的独特文化更是作者构思的源泉和为小说提供素材的宝库。长兴的文化对《西游记》的成书有一定影响,同时也能从《西游记》中见到长兴古老文化的些许足迹。

【参考文献】

满井游记范文第2篇

1、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2、《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3、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4、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来源:文章屋网 )

满井游记范文第3篇

蒙山森林公园游记

晚上,爸爸告诉了我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准备带我去蒙山玩!因为这几天表现的一直很好,所以他和妈妈奖励我,带我去玩!好兴奋啊!看来我要彻夜不眠了!

今天早上,我早早就起来了!我和爸爸赶紧匆匆忙忙吃过饭,拿上行李,出发喽!爸爸说坐车要一上午才能到蒙山。 一路歌声一路美景。我伴着美妙的音乐,看着车窗外,成片绿油油的树、蔚蓝蔚蓝的天空、高高的山、一辆一辆车在我的眼前掠过……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蒙山!刚来到蒙山,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绿树成荫!远远望去,整个山都笼罩在浓浓的绿色之中,因为树太多了!几乎连一点缝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导游带我们坐游隧道上山。隧道车行在空中,我从车窗往下一看,吓死我了!(因为我第一次坐隧道)我怕线断了,我们就完蛋了!!!!!!

大约30分钟后,我们到了雨王庙。雨王庙里有蒙山三宝:千年何首乌、水杉树和古井。为什么它们是蒙山的三件宝呢?我来告诉你们吧!何首乌是一棵树,它已经活了几千年了,不但还没有死,反而枝叶茂盛!这难道不是奇迹吗?这是宝贝之一。水杉树因为都生长在江南,在北方很稀有,据说这是江北唯一的一棵水杉树,所以也是宝贝。说到这个宝贝,我不得不多说两句。这棵水杉树并不高,整个外形是扇形的,有点像孔雀开屏,叶子很茂密,且鲜绿鲜绿的,满可爱的!所以我好喜欢这棵水杉树!古井是最有趣的宝贝,那里的导游告诉我们,每当要下雨之前,井里就会冒起白雾,这就预示着要下雨了!每次都很准!所以人们一看到井里起雾,就知道要下雨了。我想:这可真是一口神井啊!要是我能亲眼目睹就好了!我还发现,井里的边上长了好多叶子,叶子里有好多红红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草莓!哇!井里竟然长出了草莓!又红又大,太有意思了!据说几百年来,这口井的水从未干枯过!

从雨王庙出来,我们便开始散步下山,我终于有机会和大山亲密接触了,从而来细细打量蒙山的美貌!蒙山可真是一幅画!山山水水,绿树红花,不是画是什么?我们漫步在画卷中,在树林中穿梭,独自悠闲地走在小木桥上,与那明如镜子般的小河尽情嬉戏,水被我弄得泛起一圈圈涟漪,我把水弄的“叮咚作响”,我和水玩得好快乐啊!这种种种种都是那样美妙!我的心也跟着这一处处美景飞扬着……

满井游记范文第4篇

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汽车走过的临平镇,是以释道潜的一首“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绝句出名;而超山北面的塘栖镇,又以南宋的隐士,明末清初的田园别墅出名;介与塘栖与超山之间的丁山湖更以水光山色,鱼虾果木出名;也无怪乎从前的文人骚客,都要向杭州的东面跑,而超山皋亭山的名字每散见于诸名士的歌咏里了。

超山脚下,塘栖附近的居民,因为住近水乡,阡陌不广之故,所靠以谋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自春历夏,以及秋冬,梅子、樱桃、枇杷、杏子、甘蔗之类的出产,一年总有百万元内外。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人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是他们却是正在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

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叉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我一个雪海;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南,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亦称大明寺)前头,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丝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

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

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如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

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到。在那些河流里坐坐船,果树下跑跑路,趣味实在是好不过。两岸人家,中夹溪水;走过丁山湖时,向西面看看独山,向东首看看马鞍龟背,想象南宋垂亡。福王在庄(至今其地还叫做福王庄)上所过的醉生梦死脂香粉腻的生涯,以及明清之际,诸大老的园亭别墅、台榭楼堂,或康熙乾隆等数度的临幸,包管你会起一种像读《芜城赋》似的感慨。

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

(选自《达夫游记》,有删改)

·【赏析】

郁达夫这篇游记通过描写看梅花、登超山、游塘栖三个方面,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对浙东山水的喜爱之情,如文中的多处赞赏性描写,“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同时本文也蕴含着动乱社会里文人的苦闷之情,如作者反复流连往返于梅林山水、寄托情怀。

满井游记范文第5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同题材作品比较

这类作品的比较阅读重点应该是对相同点的把握而激发对不同点的探寻。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让学生与《公输》进行比较阅读。首先找出两文的相同点:两文都是以战争为题材,都是以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和性格。《公输》一文通过记叙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论辩,充分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侵略精神。《曹刿论战》一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和爱国精神。明确了两课的相同点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在对待战争这一点上,曹刿和墨子的做法一样吗?为什么?学生经过比较辨析,探寻出了二者的不同点: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迎战之策。因为墨子阻止的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曹刿谋划的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这样的比较辨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两篇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理解,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强化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再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可以把李贺的《南园》、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之作比较,这三首诗的共同点是都饱含诗人的爱国忧思,但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杜甫和陆游的爱国忧思与个人的爱国热忱息息相关,而李贺的爱国忧思则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恼分不开。

二、同体裁作品比较

这类作品既体现了文体的共同特点,又突显了各自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规律,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岳阳楼记》时,我们就可以把学过的《醉翁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满井游记》等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先理解每篇文章在选材、语言上的不同点,再进行归纳比较,总结出“记”这类文体写作的共同特点: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借景抒情言志。学生具备了这种知识迁移的能力,再读课外类似的文章便可触类旁通。同样我们可以把《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和《送东阳马生序》进行比较,体会“序”的特点和写法;把《小橘灯》、《驿路梨花》、《白杨礼赞》进行比较,深入理解“象征”手法的内涵和运用等等。

三、同单元作品比较

相同单元的文章可以围绕一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期获得对这些问题的完全理解和掌握。比如人教版第五册前三单元都是议论文,学生学完这些单元后,我引导他们就“论点的提出”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看这些文章的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位置怎样,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按照要求,打破单元界限,认真比较阅读后,对论点有了以下较为全面的认识:1.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三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引用名言提出论点,从故事(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论点;2.论点的位置有三处:可以在开头,可以在结尾,也可以在中间;3.论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鲜明、针对性强、有新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通过阅读实践获得的系统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会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能力,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同作家作品比较

同一作家的作品我们既可以比较其相同点,也可以比较其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又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把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如梦令》与后期作品《醉花阴》比较,以体会生活际遇的变化对词人创作风格的影响;把《鱼我所欲也》与《〈孟子〉二章》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地领会这位大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和其文章长于论辩、善于说理、气势磅礴、感情奔放的特点。学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可与他的《小石潭记》放在一起进行赏析,从而得出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游记体散文,同是写永州山川景物。不同点:《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写潭中鱼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重于主观感受,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写西山的“怪特”、“特立”,实际上是写自己的襟怀和个性。

五、不同流派作品比较

满井游记范文第6篇

九年级期末的区统考中,语文试卷课内古文部分有关《满井游记》中“之”的用法进行了考查,原题如下: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如倩女之u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B.余之游将自此始;曝沙之鸟

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局促一室之内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己亥之二日也

A项中前句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后句则存在争议,有分析为定语后置的,有分析为主谓之间的;B项中前句中的“之”有分析为结构助词“的”的,有分析为主谓之间的,后句则无异议地解为结构助词“的”;C项中前句“之”有分析为“以”的,有分析为不译的,后句表示限制,可翻译为“以”;D项中前句也表示限制,译为“以”,后句是结构助词“的”。

也就是说除了D项外的其他选项都存在异议。

接下来我们仔细地逐项加以具体分析区别:

A项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之”若为定语后置,翻译下来应该是“新打开的镜子”,若为主谓之间,翻译下来则是“镜子新打开”,意思都通顺的,可我个人侧重主谓之间。

B项中的“余之游将自此始”,若将“之”作为结构助词“的”,本句可以译为“我的游历将从现在开始”,而当作主谓之间则可以翻译为“我将从这里开始游历”,“游”是作为动词的,同样看似两种翻译都通顺,可是翻看了《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后,本句的译文是“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所以我觉得这里的“之”也应该理解为主谓之间才对。

C项中的“之”,我觉得都用于方位名词之前,可译为“以”或不译来表示限制,因为不译,所以这句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译文难以判断具体用法,但平日短语的类似结构例子是不少的,“学生之间”“四海之内”“五日之内”。

所以这题目,我个人认为A和B项都是正确答案。

满井游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清朝服饰;形象;朝鲜使者

中国与朝鲜两国山水相连,关系源远流长,中国儒学很早就传到朝鲜,并对朝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至朝鲜朝时期都非常深远。朝鲜基于儒学“事大”思想与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而朝贡是这种宗藩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朝鲜每年都会派使节到中国朝贡,这些朝鲜使节完成外交任务回国后,要向国王汇报出使情况,所以他们对中国的评价往往会影响朝鲜国王对中国大事的决策。可见朝鲜使节不仅担当着朝鲜的外交任务,也是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主要媒介。朝鲜使节到中国后记录了他们在中国期间的活动,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清朝时期把这些文本统称为“燕行录”或“使行录”。 朝鲜使节在“燕行录”中使用大量笔墨来描写中国服饰,服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朝鲜使节对清朝服饰文化的态度其实就是对清朝文化的态度。服饰也是建构异国形象诸多因素之一,所以本论文主要想通过朝鲜使者笔下的女子服饰的描写,来考察十八世纪上半叶清朝女子形象。

服饰除保暖遮羞蔽体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明清鼎革后,男子全部“S发”穿满服,无从分辨满汉,但是汉女服饰仍保留了汉制,使得朝鲜使节能够马上判断出是满族女子还是汉族女子。朝鲜使节所建构的汉女形象是正面的,而满女形象多是负面的,而且朝鲜使节总是将汉女和满女进行对比,感情倾向于汉女。汉女“或着摺裳,穿黑唐衣,头饰花珠,且垂面黑纱,乘驴子而行者,间有之,女子则犹带明衣制矣,可爱。”1朝鲜使节认为汉女可爱,主要是因为汉女的衣制保留了明制,朝鲜使节的这种判断其实是带有思明情绪的。朝鲜因“慕华”而“衣冠一遵明制”,但现在“四海之内,皆是胡服,百年陆沉,中华文物荡然无余”感叹到“中华之礼服,反作市胡弄玩之资,痛哉。”2就在朝鲜使节感到绝望之时,穿大明衣冠的汉女则给了朝鲜使节一份心理安慰,聊以慰藉朝鲜使节怀念大明之心境,所以感情倾向于汉女,建构的汉女形象也是正面的。朝鲜使节本身就对满族怀有偏见,一直认为满族是不识礼仪的蛮夷之族,因此在描写满女服饰的时候也带有这种情绪,“宁远以东多是胡女,而不分内外露面出见,唐女则内外甚密,而胡女头插乱花金玉饰头,着长衣缓缓住行。”3朝鲜使节将汉女和满女进行了对比,赞扬汉女“内外甚严”,斥责满女“不分内外,露面出见”,因为满女的服饰不符合朝鲜朝社会的道德观。朝鲜朝社会女子出门时,一般会用长衣来遮面,这样做是为了划分男女界限,禁止与男子自然接触,这其实就是“礼治”思想中的“内外法”。强调“内外”是由孟子提出的,内外本指“里”和“外”,而实际上多用于夫妇之间。孟子在“五伦”中强调“男女有别”,而男女之“别”源于阴阳五行思想,阴阳五行思想把宇宙一切事物分为阴阳,男子为阳,女子为阴。董仲舒后来提出“阳尊阴卑”,所以男子因为是阳而尊贵,女子因为是阴而卑贱。《礼记》中第12内则中强调“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外内不共井,不共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肀纹涿,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把男女之“别”划入到“礼”的范畴之内,朝鲜接受了这种思想,并这样做。朝鲜女子是不能随便外出的,即便外出也要“蔽面”,这样才有“礼”。所以朝鲜使节看到满女“出门见人不羞”感到“可骇”,从而更加肯定了满族是个不识礼仪的蛮夷之族的观点。

在当时的朝鲜社会中,受阴阳相济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子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一切服从于男子。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这种道德规范加上妇女身上,女子的服饰必须要符合道德规范,出门必须遮面,这其实就是对妇女人身自由的限制,而满女不遮面出门体现的正是男女平等思想,这其实是一种进步。

满族女子出门由于不用长衣遮面,使得朝鲜使节能够观察到满族女子的妆扮,“毋论老少,皆耳焖珠。”4朝鲜使节虽没有直接做出评价,但却注意到“清女头样耳颇异矣”5,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朝鲜社会的审美观可推知朝鲜使节的态度。高丽时期,耳饰传入高丽,并开始流行男女都配戴耳饰,到朝鲜中期董越《朝鲜赋》中强调“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认为在耳朵上穿洞是对父母的不孝,下令禁戴耳饰。所以朝鲜中期两班贵族女子都不戴耳饰,只有少数庶民阶层的女子及配戴耳饰。另外当时受中国传统“华夷”观影响,戴耳饰的风俗被视为“胡俗”“蛮俗”,所以见到女子戴耳环则叹道“如蛮俗者”。根据当时朝鲜社会的审美观及朝鲜社会对满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朝鲜使节也会认为满女“耳挂双珠”是蛮俗。满女带耳饰则是旧俗,乾隆曾说“旗女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可看出这是满族的习俗。《三朝北盟会编》载女真人:“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银。”可见早期男子也同女子一样耳挂金银佩饰,到清后男子逐渐不戴了。满族妇女戴耳环的习俗与萨满教观念有关,“萨满教认为人有三魂,即命魂、真魂和游魂,其中游魂是最活跃的,可以脱离人体而活动,而耳环能卫护游魂,以保证人的神安志名,所以满族先民视耳环为平安避邪灵物。”6 朝鲜使节认为这种戴耳饰的风俗是“蛮俗”,显然是受“华夷” 观影响而表示蔑视之情。

另外,朝鲜使节发现“汉女皆传粉,胡女则否,旧闻汉女有夫,虽老皆传粉簪花,今不见尽然。”7 朝鲜使节认为汉女多涂粉,对汉女涂粉并不反感。而实际上满族入关之后,汉满女子相互影响,满女也涂粉,对于满女涂粉,朝鲜使节则描述成“厚涂真粉”。在朝鲜社会中,认为女子“浓涂脂粉,何异塑鬼,故古人不许妇人时世之妆。”只有才会涂粉涂胭脂,戴耳饰,所以满女戴耳饰,涂厚粉,与朝鲜社会女子相比,(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02页)满女传递出一种妖艳的形象。

十八世纪上半叶,朝鲜使节描写满族女子,重点是在描写满族女子的妆饰,通过朝鲜使节的描述,我们发现朝鲜使节一方面是受朝鲜朝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将汉女塑造成正面形象,而满女则为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受朝鲜朝社会传统的审美观影响,从儒家道德观的角度否定满女。从服饰传播和接受学的角度来看,朝鲜的审美观带有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即以朝鲜社会的标准来对待其他文化,并认为朝鲜社会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审美观点等是最正确的,是最佳的选择。朝鲜这种种族中心主义是受中国传统“华夷”观的影响,排斥蛮夷习俗、文化。正确认识各不同民族服饰美的特点,就能够打破束缚服饰文化发展的各种禁锢,从而使得各民族健康的着装观念与优秀的服饰形式得到充分的交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兆光.大明衣冠何处在.史学月刊,2005,(10):41-48

[2]刘广铭.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3]刘明新.解读满族服饰习俗的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124-129

[4]李善宰著.儒教思想? 礼仪服.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92

[5]刘为.清代中潮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6]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全美子.18世纪韩国游记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8]周振鹤.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满井游记范文第8篇

一年中有很多特殊的日子,正是这些不平凡的日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归属感,这些特殊的日子,我们统称为节日。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几个主要的节日,作一番了解。

[解读·探究]

一、第一季度节日

典例1:鼓角梅

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解读:这里的

“新年”指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典例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解读: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典例3: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袁宏道《满井游记》)

解读: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

点拨:第一季度内的节日以春节为主,春节历史悠

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

二、第二季度节日

典例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解读: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典例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解读: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点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三、第三季度节日

典例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解读:苏轼作此词时,正值中秋佳节,一轮明月高挂。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典例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读:“重阳日”指九月九日,即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点拨: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四、第四季度节日

典例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解读: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典例9: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杜甫《腊日》)

解读:这两句意思是说,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今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腊日,指的是腊月初八,即为腊八节。

点拨: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俗喝“腊八粥”。

[巩固·飞跃]

1.根据诗词,写出相应的节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节日:

(2)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节日: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根据习俗,写出相应的节日。

(1)吃元宵。 节日:

(2)扫墓,祭祀祖先。 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