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乱文

经典乱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典乱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乱文范文第1篇

人文素的培养和提升,首先与其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是指受到人文知识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言一行依书而为,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是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实践,要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1.利用课内素材,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要想通过阅读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对作品的内涵有一定深度的挖掘。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里,选取了很多的有小说,大多是意义丰富,耐人深思的。比如沈从文的作品,他的作品多是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而选入语文课本的正是他的小说《边城》,《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作者在小说里边,着力探索的是"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一问题,而学生通过对整篇节选文字的把握与理解,自然而言地会被小说里优美的湘西风景以及那种纯真的祖孙情,兄弟情、男女之情所打动。但是,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那是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引荐学生,结合背景,进行更深层面的挖掘,从中明白这种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是应该批判,只有质朴的、纯真自然的爱才是优美健康的爱,才值得赞美,民族的传统品德和人格不能丢。

2.课外多读,感知人文知识,提升素养

经典文献,尢其是经典的小说,更能够为人们提供思想的智慧、人生的感悟、审美的愉悦等。要想提升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多进行阅读,掌握人文知识。

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古今中外的名著,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性的阅读,并指导学生做适当的读书笔记。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沈从文、莫泊桑、欧亨利等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代表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羊脂球》,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这些作品或抨击丑恶,或展现真我,或歌颂真情,风格也各具特色,但其中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有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有宽容、关爱、豁达的心态,有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潜移默化,必会震撼学生的心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开展实践活动,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提升人文素养

那么,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诵读经典,阅读中外名著,开展"读书月"活动、读报知识竞赛、"阅读伴我行"演讲比赛、少年读书论坛等促进学生读书的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在开展的"阅读伴我行"的演讲比赛中,有一名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地有罪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比起来,光明是较为强烈的。'这是我在看过《悲惨世界》后深刻明白的一句话。悲惨世界,并不是一切都令人伤感的,那里还潜藏着一种非凡的爱。当一个潜在的坏人被一颗高尚的、善良的心感化的时候,他的灵魂得到重塑,他可以为了别人的幸福和脱离苦难而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当与《悲惨世界》中的主教一样善良、仁爱的时候,就能把心中的爱传递给别人……"可见,阅读能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甚至他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4.在反复的自觉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自觉阅读。

经典乱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冠”字在上古有平声“古丸切”和去声“古乱反”两个读音,它们是由变调构词而产生的,读平声的是原始词,意思是“首服”,也就是头上戴的服饰;读去声的是滋生词,意思是“以冠加诸首”,也就是在头上戴服饰。利用六朝唐宋以来的注音材料论证了“冠”的变调构词,并指出成语中的“冠”也应根据其原始词和滋生词的不同来分别注音。

关键词:冠;变调;构词

中图分类号:H3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211-02

1 “冠”字的出处

原始词,义为“首服也”,也就是头上戴的服饰。名词,古丸切,平声。滋生词,义为“以冠加诸首”,也就是在头上戴服饰。动词,古乱切,去声。冠的变调构词,贾昌朝,马建忠,周祖谟,唐纳,周法高均有著录。《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冠字:名用,平读。动字,去读。”周祖谟在《四声别义释例》里,把“冠”的变调构词归入“因词性不同而变调者”的“区分名词用为动词”一类,举例有:“冠,首服也,古恒切。平声。以冠加诸首曰冠,古玩切。去声。案,《仪礼・士冠礼》释文云:‘冠,古乱反。’《汉书・萧何、曹参传赞》:‘位冠群臣。’集注云:‘冠谓居其首,古乱反。’”唐纳归入“原始词是名词性的,滋生词是动词性的”一类。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篇》归入“非去声或清声母为名词,去声或浊声母为动词或名谓式”一类,其释义是:“冠:首服也,古恒切(平声);加诸首曰冠,古玩切(去声)。案,《仪礼・士冠礼》释文卷十557:‘士冠:古乱反。’《论语・先进》:‘冠章甫。’释文卷二四1384:‘冠章:古乱反’”。

《说文・冖部》:“冠,也,所以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冂、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取其在首,故从元。”这也说明了“冠”的原始词是名词。《康熙字典》:“冠,古丸切,沽欢切,并音官;又,并古玩切,官去声。《韵会》:‘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为众之首曰冠,《史记・灌夫传》:‘名冠三军。’”

《玉篇・冖部》:“冠,冠冕也。”《广韵》古丸切:“冠,首饰也。”古玩切:“冠,冠束。”;《集韵》古玩切:“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2 “冠”字在古文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经典释文》给“冠”字作注的一共有71处(不包含“下同”之类的注释),其中只释义未注音的有4处,注了音的有68处。注音方法主要是反切和直音两种。

(1)直音的有2处:就《经典释文》直音而言,陆氏的“某音某”,除了纯粹注音外,多数具有以音明义,表出异文或误字等作用,内容十分复杂。但给“冠”直音的2处是纯粹注音,即注音字只显示被注字的读音,并不以音注兼表异文、误字或破读等。举例如下:

①《礼记・奔丧》:“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括发袒,成踊,东即位。”音义:“冠音官。”

②《礼记・问丧》注:“怪衣冠本之相为也。”音义:“冠音官。”

“官”在广韵里是“古丸切,平声”,可见这两处都是给作名词用的“冠”注的音。

(2)反切注音的有65处,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给“冠”注去声的情况。其中注“工乱反”的有2次,注“官唤反”的有1次,注“古唤反”的有3次,注“江唤反”的有1次,注“工反”的有1次,注“古乱反”的最多,有54次。

现将“冠”作“在头上戴服饰”讲读去声的情况举例如下:

①《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为“戴帽子”,这里引申为行冠礼。此“冠”直接作谓语。

②《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正义曰:“‘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义同上例。

③《左传・成公二年》:“二君弱,皆强冠之。”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义同上,作谓语,代词“之”作宾语。

④《礼记・乐记》:“裨冕,衣裨衣而冠冕也。”音义:“而冠,古乱反。”

此“冠”意为“戴”,带宾语“冕”。

⑤《礼记・郊特牲》:“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音义:“冠也,古乱反,下文注‘始冠’、‘冠而敝之’、‘而冠’、‘冠于阼’、‘冠而字之’、‘冠礼’、‘士礼冠’皆同。”

这则材料很明显地反映了“冠”的变调构词。音义在此处只把“冠义”之“冠”,“始冠”之“冠”注了去声。独未注“缁布之冠”的“冠”字,由此我们猜测此“冠”读平声,名词。事实上,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出“缁布之冠”的意思是“黑麻布做的冠”,“冠”在此处确是名词,读平声。

⑥《礼记・冠义》:“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音义:“冠,古乱反,除下文‘玄冠’及注‘缁布冠’、‘玄冠’以外并同。”

这则材料也明显地反映了“冠”的变调构词。音义在此处把“玄冠”及注“缁布冠”等排除掉去声读音。由此猜测此“冠”读平声,名词。事实上,“玄冠”的意思是“玄色的冠”,正是名词,平声。

“冠”读去声还可以引申为“在前面加上……”的意思,如:

《尚书・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音义:“冠,工乱反。”

这里的“冠”是滋生词的引申义,此带宾语。

“冠”还可以引申为“居第一位”的意思。如:

《尔雅・释宫》注中“冠军”音义:“古乱反”。

“冠”的原始词义和滋生词义及其引申义到现在都还存在。《现代汉语词典》说得简明扼要:冠guān①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

冠guàn①把帽子戴在头上;②在前面加上……;③居第一位。

另一种是给“冠”字兼注平声和去声的情况,有3次。现在把这些用例全部分析一遍:

①《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忧不为容也。”音义:“冠如字,徐古乱反。”

此“冠者”指“首服之总称也”,“冠者不栉”的意思是“首服也不打理了”,形容父母生病时的那种忧心。徐邈读去声,是因为他以为此义是“冠”的动词义发展而来的。这反映了对上下文中“冠”的词义有不同理解。

②《礼记・丧服小记》:“既葬而不报虞,则虽主人皆冠,及虞则皆免。”音义:“冠如字,又古乱反,下及注皆同。”

此例中的“冠”根据上下文及注疏的理解,应该是“著冠”的意思,应该读去声的。但此例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陆氏此例中把字的本读音列在前面,实际读音列于其后,形成有悖于音义类注释常例的情况。这种注音方式在注《周易》时也出现过,如《易・上经》:“:括囊,无疚无誉。”“无誉”《音义》:“音余,又音预。”“音余”者,《广韵》作“以诸切”,中古全浊平声字,今读当为“yú”;又“音预”者,《广韵》作“羊洳切”,中古全浊去声字,今读“yù”。文中“咎”与“誉”相对,“咎”为“过失”之义,则“誉”当指“名誉”。今读“yù‘无疑。还有几例同上,都不合音义类注释之常例,而且出现在同一本书的注音中,暂不赘述。所以说它是失误是不通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陆氏把”明同异,正是非摆在首要位置,想要通过把字的本读音置于前面的办法,达到标示规范,订正音读的目的。

③《左传・哀公十五年》:“尽十五年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在定九年。”音义:“冠,如字,又古唤反。”

此“冠氏”是一地名,读“如字”当是它的本音。这里本读音和又音成对出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申明本读,以示规范。

有人以为“冠”作动词,义为“戴帽子”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说不妥。从语音上说,古人既以去声一读来跟动词用法结合,则动词用法跟名词用法自当为不同的词;临时的活用,古人不会用声调的变化固定下来。从语义上来说,古代表达“戴帽子”这一概念,主要是“冠”、“服”、“著”、“戴”这四个词。“服”作动词不视为活用,“冠”为什么要看作活用?

上古表示“戴帽子”这个概念,“冠”最常见。从使用频率说,先秦至两汉“冠”作动词用数量巨大。以先秦十三部文献为例,“冠”《诗经》动词0次,名词2次;《左传》动词5次,名词10次;《春秋谷梁传》动词2次,名词4次;《春秋公羊传》动词0次,名词0次;《论语》动词1次,名词2次;《孟子》动词3次,名词7次;《墨子》动词1次,名词8次;《荀子》动词5次,名词12次;《老子》动词0次,名词0次;《庄子》动词2次,名词6次;《国语》动词1次,名词3次;《战国策》动词1次,名词29次;《韩非子》动词1次,名词11次。以上动词共有22次,名词共有94次,上述名词中还没有排除固定词语的用例,但是尽管如此,“冠”的动词用例也占到了20左右,这就很难说是临时活用了。因此,上古文献中,“冠”作动词的次数少于名词,这是事实,但它的使用次数还是很多的,显然不能证明“冠”氏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古“戴帽子”这一概念主要由“冠”表达。到了中古以后“冠”作为“戴”义才逐渐被“戴”取代。“戴”本来指把东西顶在头上,先秦常用。由此引申为“戴帽子”的“戴”。现代汉语里,前面一个意思已经由“顶”来表示,“戴”就专指戴帽子了。“戴”用作“戴帽子”义始见于战国,先秦两汉用例不多,东汉以后,这种“戴”才逐渐多用起来。

“冠”经常与“衣”在成语里连用。对这些成语中“衣冠”的读音,各工具书的处理方式却并不相同。《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许多权威的工具书将其统一标作“yīguān”;而个别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则将它们的读音归入两类“yīguān”和“yìguàn”两类。基于对“冠”的原始词和滋生词读音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衣冠”在成语中的读音问题,《汉语大词典》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如“衣冠楚楚”、“衣冠济济”、“衣冠扫地”等成语中,“衣冠”具有明显的名词性,是它们的原始词的用法,应该读成“yīguān”;而在“衣冠禽兽”、“衣冠沐猴”等成语中,“衣冠”则明显是动词性的,是它们的滋生词用法,应该读成“yìguàn”。由此看来,《辞源》等工具书,将“衣冠”在成语中的读音统一标作平声,犯了“一刀切”的错误。这种处理方式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按照“衣冠”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的差别,根据原始词和滋生词的不同分别归入平声和去声两类,这才是既符合汉语的传统又有利于汉语读音规范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陈彭年等.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贾昌朝.群经音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经典乱文范文第3篇

夫所谓“贱妨贵”者,盖斥言择嗣之道,子以母贵者也。若贵而恿。贼而圣且贤,以是而妨之,其为理本大矣,而可舍之以从斯言乎?此其不可固也。夫所谓“远间亲,新间旧”者,盖言任用之道也。使亲而旧者愚,远而新者圣且贤,以是而间之,其为理本亦大矣,又可舍之以从斯言乎?必从斯言而乱天下,谓之师古训可乎?此又不可者也。

呜呼!是三者,择君置臣之道,天下理乱之大本也。为书者,执斯言。著一定之论,以遗后代。上智之人固不惑于是矣;自中人而降,守是为大据,而以致败乱者,固不乏焉。晋厉死而悼公入,乃理;宋襄嗣而子鱼退,乃乱,贵不足尚也。秦用张禄而黜穰侯,乃安;魏相成、璜而疏昊起,乃危,亲不足与也。苻氏进王猛而杀樊世,乃兴;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乃灭,旧不足恃也。顾所信何如耳!然则斯言殆可以废矣。

噫!古之言理者,罕能尽其说。建一言,立一辞,则而不安,谓之是可也,谓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已;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可乎?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圣人之道,则固为书者之罪也!

(选自《唐宋家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赏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官至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六逆论》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柳宗元被贬之后,其思想观点仍是“永贞革新”的理论。王叔文集团成员大都是一些出身卑微的寒士。贞元末,德宗死,顺宗即位,王叔文骤然主持朝政,并迅速提拔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参与朝政。按照他们的革新理念,这是完全符合儒家“置臣之道”的。顺宗长子李纯在宦官策动下依据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被立为太子,王叔文等因欲另立嗣君而遭李纯记恨f按照王叔文、柳宗元的革新理念,这也是完全符合儒家“择君之道”的)。故此,李纯即位后,就对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不遗余力地打击、迫害。所以柳宗元后来回顾这段历史时说:“加以素卑贱,暴起领事,人所不信。”(《与许京兆孟容书》)所以,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借古讽今,论的就是“择君置臣”,表明自己对革新理念的坚守,

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本着《书经》来求得文辞的质朴,本着《诗经》来求得文辞有永恒的感染力,本着《礼经》来求得文辞的得体,本着《春秋》来求得文辞的决断,本着《易经》来求得文辞的变化。还要参考《梁传》来锻炼文气,参考《孟子》《荀子》来使文章枝条畅茂,参考《庄子》《老子》来使文章奔放纵恣。参考《国语》来丰富它的趣味,参考《离骚》来使文辞情意深远,参考《史记》来使文辞洁净。

《六逆论》正是他践行自己“文以明道”主张的一个范本,也是古代政论文的一个范本。

文章首先指出“六逆”之说的出处,直接点题,表面上是论史,实际上是论今,以“卫州吁之事”影射李纯。“卫州吁之事”说的是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前720),卫庄公的爱妾之子州吁骄纵好武,但庄公不加管教。大夫石碚担心卫庄公废除嫡长子(即后来的卫桓公)而立州吁,极力谏阻,于是提出了“六逆”之说。石碚认为:“出身卑贱的妨碍出身高贵的,年纪小的凌驾年纪大的,血缘远的替代血缘近的,资历浅的取代资历深的,地位低的超越地位高的,邪之言行损害正义之礼义”六种行为是国家祸患的根源,柳宗元对“少陵长,小加大,破义”为“乱之本”之说表示认同,但对“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为“乱之本”之说提出了质疑。以一个反问句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立场坚定明确。

接下来,作者从理论上对“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之说逐一剖析批驳,正本清源。原来“贱妨贵”是指选择国君而言,即儿子凭借母亲的正妻地位,拥有继承大统的特权。但是如果这个继承人“贵且愚”,国家能够治理得好吗?所以,柳宗元认为选择那个“贱而圣且贤”的人当国君。言及此,联想到王叔文等因欲另立嗣君而遭李纯记恨之事,可以看出柳宗元还在为自己的革新主张而呼吁,为自己的遭遇而鸣不平。

柳宗元一生“怀济世安人略”,他念念不忘“及物行道”,认为“凡君子为道,舍是宜无以为大者也”,即使在遭贬以后,他还是坚持“辅时及物之道,不可陈于今,则宜垂于后。”柳宗元的“及物行道”,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实施儒家的“圣人之道”。当然,他所要实行的,是一种改造过的“圣人之道”。“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三者涉及“择君置臣之道”,是“天下理乱之大本”,假若贵、亲而旧者愚,贱、远而新者贤,则后者完全可以取代前者,否则国家就会招致败乱。他提出无论是择君还是置臣都必须依据一个标准,那就是:“圣且贤”。这样,他就把儒家的“择君置臣之道”作了一番改造。这实际上是为革新派的政治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改造“圣人之道”,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不仅使传统的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而且为儒学的改造指明了方向。

当然,只从理论上加以批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事实胜于雄辩”。死守“六逆”之训并将其作为“择君置臣”的最高准则,这只会把国家搞得衰败大乱,这样的史实真是不胜枚举:

1 春秋时,晋厉公骄傲自大,重用贵戚,政治极为混乱――晋厉公为“贵且愚”者。结果大臣栾书、中行偃杀了厉公,把流亡在外的姬周迎接回来,立为国君,结果国家由乱而治――姬周为“贱而圣且贤”者。

2 宋桓公临死前,嫡子兹父(即后来的宋襄公)要求由他的庶兄子鱼继承君权,但子鱼坚辞不受。襄公即位后,昏庸无能,在与楚国交战时还奢讲“仁爱”,以致战败身亡,宋国大乱――宋襄公为“贵且愚”者。

3 秦昭王听从张禄(即范雎)的意见,废除了自己的母亲宣太后,罢免了自己的舅父穰侯,任张禄为相,秦国日益强大――舅父为“亲、旧”者,而张禄为“远、新”者。

4 魏文侯只在“亲、旧”者成、璜(“成”是魏文侯的弟弟,“璜”是世袭贵族)之间选择丞相,而对“远、新”者吴起不予以考虑。于是吴起离魏适楚,他在楚国受到重用,魏日衰而楚日盛。

5 苻坚任用政治革新的王猛,杀了守旧大臣樊世,遂建立起强大的前秦帝国。王猛,“远、新”者;樊世。“亲、旧”者。

6 秦二世重用旧臣赵高,赵高假传始皇遗旨。逼令扶苏自杀。后又诬告李斯谋反,将李斯腰斩于

成阳。灭门三族。刘邦入关后,赵高又想阴谋夺权,逼令二世自杀。赵高者,“亲、旧”也。

如此六例激浊扬清,治与乱,安与危,兴与亡,对比写来,条分缕析。简明扼要,与第二段理论上的言辩相互支撑,相互照应,这样就显得逻辑严密,体系完备。至此,柳宗元的观点更加显豁:“少陵长,小加大,破义”这三者是逆乱,“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却不是逆乱。不但不是逆乱,而且是“理之本”。国家在“择君置臣”时,“贱”与“贵”,“远”与“亲”,“新”与“旧”,这些都不是准则,真正的准则在于任用贤能。

最后。作者引申开来,告诫人们对于古人的言论一定要有自己的眼光。不可盲从。此段不只是指斥著书者的罪过,更是谴责那些拘守旧说的儒生。正是此类儒生常常将革新者视为“疯子”(“以为狂为怪”),但是,真理往往就掌握在这些“疯子”的手中。柳宗元在此表明自己对儒学原旨的坚守,同时也在抒发自己因改革而遭贬谪的愤懑之情。

《六逆论》显露出强烈的怀疑精神。柳宗元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传统观念和说法大胆怀疑,敢于否定,即使是经典之言,也往往以非圣人本意为由而加以批驳。他对于自《诗》《书》直到孔、孟、董(董仲舒)、扬(扬雄)等人的著作或言论都进行过批判。后来有人批评柳宗元“是非多谬于圣人”“悖理害道”,主要就是因为他对圣贤的权威多有冒犯,引起一些卫道士的不满。这些卫道士走不出章句训诂的死胡同。所以。他批评当时的儒者迷失了儒学的精神实质,使“道不明于天下”,使儒学失去了人心,

柳宗元作为前沿学者,继王叔文、王后掀起古新运动。他高举“文以明道”的旗帜,寻找对儒家经典的新的阐释方法,并重新思考儒学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探索儒学发展的新途径。他要为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而呐喊。于是,他以经驳传,按自己的理解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直接从孔子对春秋时代的认识中获得对现实的观照与启迪,并为现实服务。在《六逆论》中,他反对其中的“三逆”,就是从中唐实际出发,主张用圣贤的“远而新者”去代替愚蠢的“亲而旧者”。同时,柳宗元还尖锐地指出,那些死抱住古书上陈腐说教的人,只不过是“拘儒瞽生”而已。

【练习】

经典乱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论语》;《孟子》;选修课;教学理念

面对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许多高三同学的第一反应是,眉头一皱,一声叹息。我想原因大概有几个方面:一是觉得内容过于陈旧,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与学生的青春朝气格格不入;二是内容艰深难懂,阅读起来较为困难。而有的老师只讲一两篇应付差事,或只从应试角度找其中的名句供学生背诵,更有甚者干脆不讲。

新课程标准强调“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为使学生具有较广的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显然一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了这个教学理念。

我在近几年对《〈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经典中融入时尚元素

学生普遍认为《论语》《孟子》内容陈旧,已经过时了。什么“仁义礼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离生活十万八千里,远着呢!且不说它到底过不过时,单从这种态度和认识上不难看出学生心里有抵触情绪。学习很被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古代经典的兴趣,当学生问我学习《论语》《孟子》有什么用时,我借用于丹的话回答他们“学习论语,我们能找到快乐的秘诀,以保持一颗真诚敬畏之心,能保持人格尊严,能学会交友之道,学会为人之道。”然后把他们的目光拉向国外,好多发达国家早已兴起孔子热,许多军人、商人和学者均把求学的目光投向东方的孔子,孔子早已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这说明什么?作为后人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作品呢?自此以后,学生面对《论语》《孟子》再也不是横眉冷对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推荐学生去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去看百家讲坛孔庆东主讲的《〈论语〉的魅力》。站在当下看《论语》看《孟子》,借助学者的视角,借助媒体,把沉寂千年的作品看活了、看新鲜了。我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

二、注重精细阅读与宽泛阅读

精细阅读就是要深入其内,去理解,去品味,去赏析。在整体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其中重要的章节,有侧重点地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把握孔子、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这个过程可通过老师引导进行;宽泛阅读,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宽泛联系,进行丰富的积累,能出乎其外,真正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为人之道》时,我发动学生到图书馆,到网络上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其内容及相关文化背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再联系《红楼梦》中宝钗对黛玉所说的“何必作司马牛之叹?”的剧情也就明了了。由此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遗憾,不能怨天尤人,纠缠其中。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星星。”这样只能徒增苦恼,于事无补,不如用行动去弥补这个遗憾。通过深入阅读,学生从《为人之道》中懂得了如何面对人生的缺憾。而且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收获的又岂止是知识本身!

三、审美教育与高考同行

我常想,如果学生不用参加高考,那么我会怎么教《论语》《孟子》,理想状态是与学生一起领略其诗意的语言、高雅的情趣、悲天悯人的情怀、深邃的思想、闪光的智慧,领略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但现实不容回避,高考在即。那么能不能两者兼顾呢?

看看近几年高考作文,多少学生的高分作文沾了古人的光,这其中的古人就有孔子、孟子。从作文中看学生对孔孟二人的了解,对其思想精髓的把握,那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熟稔程度,当不是靠翻译几句文言文便能达到的。而当我们聆听孔子师徒对话时,必能领略他们思想的醇和之美;与孟子同游,必能感受他的至大至圣的浩然正气。因为他们将真诚的性情、深厚的修养、雄辩的语言,伟大的思想、博大的胸怀都化作隽永的语言,充满着思辨又闪烁着诗性。

再者,《论语》《孟子》的选修内容与必修课本中的文言文相比,前者相对艰深难懂,后者浅显易懂。学习《论语》《孟子》需要过文字关,过翻译关,这样,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如此,学生的这个过程,谁又能分得清“审美”和“应试”的界限呢?

四、选修与读本相结合

《论语》《孟子》选读部分有9个专题,每个专题有2到5篇文章,共27篇,由于高三阶段时间紧,不可能一一教学,因此我事先选好重点专题中的重点篇目,同时辅以选修的配套用书读本,两者相结合,适当拓展,以达到理解儒家思想精髓的目的。我在与学生学习《从孔子到孟子》专题《夫子自道》一文时,辅以读本上的《孔子的形象》。从《夫子自道》中,认识了孔子好学、安贫乐道,既知且勇的仁者形象;从《孔子的形象》中,学生读懂了孔子悲天悯人的情怀,幽默自嘲的大气,坦然的自信,学生对孔子的形象有完整深入的了解。把选修与读本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走进课本,走向生活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的东西对生活(物质层面或者精神层面)总会有帮助作用。如果在学习《论语》》《孟子》时能适时地与生活相联系,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课堂参与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道德修养,陶冶性情,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在学习《仁义礼智》一专题时,笔者与学生深入文本探讨“勇”的话题。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意思是说,君子崇尚勇敢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联系生活,想想看看,小偷劫匪穿门入户,甚至越货杀人,你能说他不勇敢吗?但是这种没有道义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这些人失去了内心的约束,没有了“义”,终难逃法律的制裁。可见无论是古之君子还是今之众人,做人都要坚守“义”。

通过对课本深入探讨学习,然后走向生活,这种由内向外,内外兼顾的方式,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水平、是非判断能力明显得到提升,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所改变。

以上是我教学《〈论语〉〈孟子〉选读》的几点做法,伴着《论语》《孟子》一路走来,途中有前路的彷徨,也有收获的喜悦。希望我的粗疏的见解能给诸位同行一点启示,在经典文学选修课的教学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经典乱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浒传;评点;理论;经典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01-02

一、从“稗史”到“至文”

《水浒传》等章回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看作“体卑”的“稗官野史”、“不经之谈”。自桓谭、班固为小说“定名”以来,小说就一直受到上层贵族,正统文人的亵慢贬损,被视为小道。晚明以来,小说话语随着《水浒传》等文本的广泛流传而产生新变。林岗先生指出:

晚明评点家的小说话语,相对于传统小说话语,是另起炉灶的。双方渊源各自不同,不存在承传继往的关系。现存的批评资料告诉我们,晚明年间的文人文化圈内出现了宣扬、议论、探究小说、传奇等非传统文体的“文学自觉”。他们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些以往被所谓“陋儒”看不起的文体,将它们抬至传统诗文,甚至经史一样的地位。①

这种对于小说话语的突破,首先是从李贽开始的: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也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后论也。故吾因时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经》,更说甚么《语》、《孟》乎?②

一方面,李贽不以尊卑论文体,无论稗史、传奇、诗文、时文,都可以成为“至文”、“妙文”、“劣文”。文之优劣另有标准,而不在于体之尊卑。在议论实际作品的时候,他常把所谓“体卑”的稗史小说、传奇、俚野小品看得比正统文人的诗文更高。李贽破除文体有尊卑的俗念而自倡新说,在晚明文人中影响广泛。周晖《金陵琐事》载,李贽“尝云:宇宙内有五大部文章,汉有司马子长《史记》、唐有杜子美集、宋有苏子瞻集、元有施耐庵《水浒传》、明有李献吉集。”③“宇宙内有五大部文章”的大胆论断,已经将《水浒传》推为中国文学史中经典的地位。

另一方面,他引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来阐明《水浒传》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动机。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如,不病而也。虽作何观乎!

李贽将《水浒传》的创作目的指向“言志”,将《水浒传》与《史记》并列,提出了“发愤”著《水浒传》。《水浒传》文字就不仅只是故事,而具有了针砭、指斥、言志、抒“愤”的功用。

二、从“至文”到“才子书”

在李贽用“至文”说的基础上,金圣叹更进一步,将水浒列为具有才子文心的“六才子书”之一。金圣叹对小说在世俗间的“位卑”的文类地位,根本不屑一顾。在写给友人王斫山的信中,金圣叹曰:“前云卫闻予批点《水浒传》,以为不足浪费笔墨而批稗史,其见恰左,圣叹不问其书之为正史,只问其书之文章,文章好,即稗史亦不必不批,文章不好,即正史亦必不批。”④金圣叹以文章做得好不好为批评的尺度,所以他对经学传统采取敬而远之的姿态,并推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经典标准――“才子书”。

他以“才子”来衡量作者,并给作品正名,从而提出了对小说文体地位的认识。在《水浒传・序一》中,金圣叹提出了自己对“才子”的理解:

然圣人之德,实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则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彼古人之才,或犹夫人之能事;犹夫人之能事,则庶几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庄周有庄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马迁有马迁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于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故依世人之所谓才,则是文成于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谓才,则必文成于难者,才子也。依文成于难之说,则必心绝气尽,面犹死人者,才子也。故若庄周、屈平、马迁、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书,是皆所谓心绝气尽,面犹死人,然后其才前后缭绕,得成一书者也。⑤

在他看来,有资格著书的人只有“圣人”和“才子”。圣人作书是为了“立德载道”,古人(才子)作书,则“不过欲成绝世奇文以自娱乐”。他声称,“作书,圣人之事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可烧也。”于是,他效法孔子“述而不作”,取《水浒传》“条分而借解之”,而“令未作之书不敢复作,已作之书一旦尽废”。“知圣人之作书以德,则知六经皆圣人之糟粕,读者贵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栉比字句,以为从事于经学也。……何也?诚愧其德不合,而章句之未安,皆当大拂于圣人之心也。”⑥金圣叹申明:既有的经典文本不过是“糟粕”,不可能传承“圣人之言”,“君读之而旁皇于上,民读之而惑乱于下”。这种有意识的拆解,抹去了传统经典的神圣,是为了让“文”和“道”,“才”和“德”平起平坐。

金圣叹将“才”提高到和“德”一样对作文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他所理解的“才”并不仅仅是写作的才华:

才子之为言才也。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荚之时,于破核分荚之时,具凌云蔽日之势,此所谓材之说也。又才之为言裁也。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披也。夫领则非袖,而襟则非披,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依古人之所谓才,则是文成于难者,才子也。依文成于难之说,则必心绝气尽,面犹死人者,才子也。……夫而后知古人作书,真非苟且也者。⑦

在金圣叹的理解中,“才”是构成“至文”的根本依据,这个“才”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才华、才能。他“拈出‘裁’、‘材’两字,取种子的萌芽、成长和剪裁做譬,说明的却是一种先验的、普遍的和形而上之物”,“才”是“一种决定物种性状的基因或成衣之初的理念”⑧。以这种形而上性质的“才”为前提,金圣叹认为才子便是秉有此“才”的人。真正的才子,就要有天将加大任于斯人的自觉,其创作是心绝气尽,面犹死人的惨淡经营。中国传统文化讲立言,君子立言是与立德、立行相一致的道德和修养的追求。但金圣叹将“才”从“德”中剥离出来,他所言并不是道德的完善,也不在于载道,传达伦理道德的善,而是宣扬文本的美。

进而,金圣叹标榜“焚书”论,认为圣人书“不过是迎合积久的社会心理”,在悬搁儒家经典的同时,他“为‘纯文学’,尤其是‘俗文学’开辟领地”。事实上,才子书“纠正了正统文人正经史轻文艺的偏颇,引导文学批评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艺术,从而推动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⑨

无论是“宇宙间五大部文章”,还是 “六才子书”系列,都以宇宙天地一类大词来命名,并赋予他们天下文章无出其右的天地“至文”品格。李贽所提仅是标举出一种突破传统的态度,到金圣叹则不仅成为了与圣人平起平坐的对等的地位,更成了出版时的文化符号。金圣叹“才子书”的经典世界的命名,为《水浒传》的传播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空间。随着金本的流传,他的标准逐渐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作品的经典性也就永恒了。

三、“童心”与“文心”说

金圣叹“才子说”的核心,是才子之“才”,体现在文本当中,则是一种千古共通的“文心”。杜甫说:“千古文章事,得失寸心知”,就是金圣叹所指的“才子文心”。“寸心”之间,可见文章“得失”,即是衡量文章好坏的一种本质的标准,所以“文心”既是衡量文章是否可以成为经典的本质尺度。

金圣叹在发掘《水浒传》文学价值的时候,始终采用一种纯以“文”,即文学本质为考察对象的视角,剥离了故事和话语。金圣叹认为,故事是因“美”的原则而存在的,提出了“事为文料”:

夫修史者,国家之事也;下笔者,文人之事也。国家之事,止于叙事而止,文非其所务也。若文人之事,固当不止叙事而已,必且心以为经,手以为纬,踌躇变化,务撰而成绝世奇文焉。……马迁书中所叙之事,则马迁之文之料也,以一代之大事,如朝会之严,礼乐之重,战陈之危,祭祀之慎,会计之繁,刑狱之恤,供其为绝世奇文之料,而君相不得问者。(第二十八回)⑩

何为“文”?人物、事件进入文本,不过是构成文的材料而已,“文”才是制约他们以故事的形态存在的深层原因。在第三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后,逃到代州雁门县,金老把他接到家中,小说写:“请到楼上坐定。老儿吩咐道:‘我儿陪侍恩人坐坐,我去安排饭来。’”金评夹批道:“此句有三妙在内,不可不悉。一是视鲁犹父,一是女儿娇养惯,老二烧火惯,一是语中明明露出嫌疑,为员外来捉之线。”金圣叹所说的三妙,离开上下文是完全读不出来的,他通过前后文本的贯通,将金老的一句话解读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金圣叹以“模范读者”的姿态,细细发掘作者在文本中这些着意之处,让世人对《水浒传》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种对“文”的解析,最终指向的是“才子”及“才子书”的“文心”。

金圣叹从话语层面理解文本,并且评点《水浒传》,对其进行分解式的细读,让此前局限于情节、思想、人物的小说评点,进入了“文心”的领域。他反对传统以“事”为讨论中心和根据直觉感悟品评作品的方式,他抽离出一种类似于西方文论中提出的“文学性”的理解范畴,认为精严的“文法”是文学共同的本质。他的这种美学眼光,高于李贽纯然自娱的声明,而在其评点文本中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在评点中,他对作品的遣词、造句、修辞、构思以及结构等等都有细致入微的剖析,他的这种评点,类似于英美新批评的“细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第一次跳出经学的藩篱是在魏晋时期■。鲁迅先生就曾指出,“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晚明一代,自李贽标榜“宇宙间五大部文章”到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本所构成的“才子文心”的理论体系,可以说章回小说评点完成了又一次“文学的自觉”。

注释:

①林岗.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学研究.第79页.

②李贽.忠义水浒传叙.水浒传会评本,第13页.

③[明]周晖.金陵琐事.南京出版社,2007,第75页.

④孙中旺.金圣叹研究资料汇编.广陵书社,2007,第145页.

⑤金圣叹.水浒传・序一.水浒传会评本,第15-20页.

⑥金圣叹.水浒传・序一.水浒传会评本,第15-20页.

⑦金圣叹.水浒传・序一.水浒传会评本,第15-20页.

⑧吴子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批评的文化透视.第52页.

⑨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第217页.

⑩陈曦中、侯忠义、鲁玉川编.水浒传会评本.第77页.

经典乱文范文第6篇

在《三顾茅庐》课文教学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资料准备,首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熟悉程度。结果发现很多孩子看过电视连续剧以及少儿版《三国演义》,有些男生还搜集了一些三国人物卡。有段时间班级里正好都在玩《三国杀》的游戏牌。

我就利用课前时间,像讲评书那样将一些人物故事和大家分享,听得大家欲罢不能时,我戛然停住,让学生们从课文中找到线索和脉络,了解三国故事的开端。学生对三国故事其实并不陌生,但若从经典的意义来解读,他们脉络上并不能清晰地获得认识和感悟。为此,我选择通过适当的多媒体引入,让学生建立概念。

在课堂之初,我播放《三国演义》当中的一段歌曲视频,出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画面,进行引入。三国故事的开启必须要提到三个人物,那就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在那个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刘备求贤若渴,想要寻找大才辅佐自己统一天下。可是他想要找的人物是谁呢?到底如何才能求到大才呢?

我拿出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刘备人物卡,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即兴做简单介绍,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对人物鲜明的性格有所了解,并能够加以区分。而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质疑文本课题,并进行自我解读:三顾茅庐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什么?学生通过朗读之后,发现这是刘备渴望获得人才的一种性格展示,也有学生认为这是诸葛亮有才的性格展示。

二、多读善思为载体,探秘经典人物的性格

在人物性格的解读中,我让学生抓住文本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描写的刻画手法,体验刘备、张飞的性格。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体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为此我使用朗读的载体,一边读一边将人物性格融化在读悟之中。

师:张飞叫嚷起来,请问他是怎么叫的,你能读出来其中的感觉吗?刘备听了很生气,他怎么说的?你能读出他的感觉吗?(师生合作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既能感受到其中的人物性格,又能越来越有兴趣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范读的时候,我一开始就抓住了三国故事当中的夸张情绪,让学生听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性,让学生易于模仿,自然而然就能够使其找到一种人物感觉,体会张飞的豪爽、鲁莽,也体会到刘备的稳重,尊重人才。

而在人物性格的解读方面,我不单单从语言入手,而是通过看、议、读、悟四个环节,让学生从人物动作加深对人物丰满性格的了解。

1.看一看:刘备对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看视频。(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人物动作场景,和文本相同)

2.议一议:你看到了刘备的哪个动作最代表其性格?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然后全班汇报。大家热烈讨论。有人说刘备是在耍心眼,有的说这是刘备礼贤下士的天性。

3.读一读:请看完电视剧片断,再来读一遍课文,脑子里放一遍,让情节活起来。有学生读起来就仿佛是在评讲,有声有色,人物角色也被带入进去,效果非常好。

4.悟一悟:刘备的动作说明什么?他为什么对诸葛亮如此敬重?(学生在前面几个环节中获得突破,很快就找到答案:说明刘备待人真诚,求贤若渴,任人唯才。)

三、拓展延伸打开视野,渗透经典人文情操

课堂结束之后,我针对文本中刘备、张飞、关羽等人物的性格,以及文本传达的精神,进行拓展延伸,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情感渗透。比如,让学生评述一下刘备,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者是针对张飞的性格特征,勾画一下张飞的内心活动。同时,我也让学生课外继续搜集三国的故事,举办故事会。当然,在讲故事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演绎和评说。

经典乱文范文第7篇

一、典雅优美的修辞效果

罗积勇《用典研究》中说:“典故典故,顾名思义,一般认为是典正,典雅之故事。故典雅性效果历来被看作用典的主要修辞效果。”他认为,用典的典雅性修辞效果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士大夫文化人这一特殊阶层有关。下面就通过骈文这种文人雅士经常使用的文学形式,对典故典雅优美的修辞效果进行具体的分类阐释:

1. 运用名士文人的故事。众所周知,骈文作为一种文人附庸风雅最突出的文体,在这一方面是尤其突出的。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段描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些典故中句句都使用名人文士故事,而这些故事之所以为雅,是因为有一种“沿袭”的力量。前人觉得它用得典雅,后代也就以雅视之。

2. 运用古代的经典著作。文史名著中常使用的语言单位如被用作典故,往往也能带来典雅的效果。如下面这个骈文实例:“仰瞻帷幄,俯察几筵,物不毁故,而人不存。痛莫酷斯,彼苍者天!”(曹植《卞太后诔》)“彼苍者天”引自《诗经》(《秦风?黄鸟》)中“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在诔这种庄重的文体中,引用经典文学作品使文章带上了典雅的特质。

3.运用平常的事物。那些本来看似平常的事物,经过前代文人巧用修辞、点化渲染而作为典故使用时,便带上了典雅性。如庾信的《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对句用《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之所以活用典事,是用鸟来比喻北魏、北要留自己在北方为仕,而自己本无意于禄仕之途,这样委婉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二、委婉含蓄的修辞效果

使用典故可以使文章委婉含蓄,而在骈文中的体现往往更为突出,古人多是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1.在骈文这种极其讲究文人雅士情怀的文章中,他们要表达与别人的不同意见时,为了缓和气氛,给对方台阶下,就使用典故提供理由或作出解释。如《新世说?俭啬》:“(朱石君)清贫若寒素,某岁新年,值大雪,往贺裘文达公曰修,裘见其所衣为棉袍褂,乃曰:‘范叔何一寒至此。’”本典故出自《史记?范雎传》,裘文达公修对清贫穷寒、身着棉袍褂的朱某说“范叔何一寒至此”,称其为“范叔”,既言其贫,又没有让对方失去面子,因为范叔乃先贫后富,贵至相国之人。

2.古文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自己的窘迫或有求于人时,出于文人相轻等方面考虑,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使用典故。如庾信《谢赵王赍犀带等启》中说:“花开四照,惟见其荣,鳌戴三山,深知其重。”典出《列子?汤问》。庾信感到自己受到赵王的赏赐,只觉得光荣,深知其恩之深重。这段夸张性的感恩的话,如果直说,就是古人也会觉得肉麻。现在用双关典故语说出,则缓和许多,文意的表达却丝毫不受影响。

三、言简意赅的修辞效果

典故语,或者是一个故事的概括,或者是一段有影的话语的代表,当它被引用,从而与说写者叙述的事情相互映发时,便能产生出许多附加的意思,而这对特定文体和会话场合的语言表达十分有用。尤其是骈文这种极其讲究形式美的文体,意思要表达得相当丰富和微妙,但又有字数的限制,这时用典,往往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如《南史?檀道济传》:“湛之、孝嗣,临机不决,既以败国,且以殒身,反受其乱,斯其效也;道济始因录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诏、祗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上例中檀祗是檀道济的哥哥,他立过一些功,但又没到功高震主的地步。可见他有点才能,但才能不大,处在才与不才之间,这层意思是难以具体说的,所以作者用“木雁之间”这个典故来说明,言简意赅。

经典乱文范文第8篇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