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典文章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材;经典阅读;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也是学生一定要掌控的技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汇总,也读教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而语文阅读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其影响着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依据,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实施更为优质的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教学经典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受到以往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师对于经典阅读素材的应用教学并不关注,在学生学习中也没有给予有效的引导,以此导致实际经典素材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没有提升,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国教学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师和学生看来最大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考试,但是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并且,现阶段经典阅读素材内容较为单一,在实施阅读教学中没有关注分析阅读素材的理念和基本内容,学生没有开阔自己的视野。由此,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经典阅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
二、初中学生经典作品阅读的原由
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提出的教学方案都是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设置的,并没有结合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分析,教育模式也难以满足科学发展要求。在以往语文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对经典阅读素材引用、划分和整合等形式实施学习,但是这些教学方案,难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理念产生共鸣。依据实际案例分析可知,学生实际阅读经典作品的效率较低[1]。
三、提升初中经典素材阅读有效性的教学方案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素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教学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背景下,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对经典阅读素材实施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多学习一些具备深层含义的文章,如在学习《红楼梦》、《三国演义》、《孙悟空》等经典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电视剧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故事情节发展和故事背景有所了解,以此加深故事的印象,并且将自己学习到的知R引用到作文和生活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经典作品的阅读环境,促使学生收到环境的熏陶,自主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取更为丰富的语文阅读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学生构建自主参与活动的平台。在学习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作品改编的舞台剧、话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但可以依据活动认识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还可以锻炼自身的表演能力,以此激发经典阅读素材的兴趣[2]。例如,在学习《雷雨》文章的过程中,选择文章中的一段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境的再次演绎,如下文:
周冲:然而我们永远不可以算是顶好的朋友么?
四凤:我预备跟我妈回济南去。
周冲:不,你先不要走,早晚你同你父亲还可以回去的。我们搬了新房子,我的父亲也许回到矿上去,那时你就回来,那时候我该多么高兴!
四凤:你的心真好。
周冲:四凤,你不要为这一点小事来烦忧。世界大的很,你应当读书,你就知道世界上有过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地忍受着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乐。
四凤:唉,女人究竟是女人!(忽然)你听,(蛙鸣)蛤蟆怎么不睡觉,半夜三更的还叫呢?
周冲:不,你不是个平常的女人,你有力量,你能吃苦,我们都还年青,我们将来一定在这世界为着人类谋幸福。我恨这不平等的社会,我恨只讲强权的人,我讨厌我的父亲,我们都是被压迫的人,我们是一样。
四凤:二少爷,您渴了吧,我跟您倒一杯茶。(站起倒茶)
周冲:不,不要。
学生依据对文章的情境展现,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展现的情感特点,以此与文章产生共鸣。
(三)对学习方案实施优化
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强,一般没有充裕的时间实施经典作品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阅读方案,以此提升实际阅读效率,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优化经典阅读素材的实际意义。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经典作品中的优美段落、富含深意的句子、经典描写等内容实施记录和整合,并在阅读之后,结合自身的理解提出观点,以此提升自身经典阅读作品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优质的文学素养。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整篇文章的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结束阅读之后,学生和教师需要沟通彼此的心得,也就是对所阅读的作品实施积极的研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面对经典阅读素材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需要及时提出科学的引导,防止学生因为复杂难懂的知识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典阅读作品是我国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需要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经典阅读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提升经典阅读素材的教学质量,不断整合案例经验,提出优质的教学放散,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工作中,并且学习中构建优质的阅读习惯[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影响力,培育学生阅读能力也是一项复杂而又全面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实施,由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保持一定的耐心,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持之以恒中提升初中经典阅读素材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罗贤华. 探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6).
素质教育越发引起社会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建议,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以及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经典阅读 有效性
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育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关键,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阅读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留存的精华,学生通过经典阅读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初中语文学习在整个语文学习中还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目前初中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课外阅读。如今面对升学压力能够繁重课程,初中生将注意力普遍集中在了教课书上,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尽管语文课本学习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都是进行名言警句的背诵来获得考试高分,然而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则是学生扩展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学生的阅读目的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许多初中学生仅仅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系统性,对一本书走马观花的阅读,或者仅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等,忽略了其中具有哲理性与有帮助内容的阅读,这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理智的阅读,不能片面的追求趣味性。此外,初中生阅读的鉴定能力与自主能力。初中学生的阅读取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使得初中生的阅读结构缺乏合理性,如古典文学与中外名著等初中学生并无太大兴趣,反而是武侠与言情类小说深受初中学生的广泛喜爱,这种阅读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并不利于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进而全面的获得人类历史文明成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样说过。阅读兴趣是初中学生提高经典阅读的动力,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征,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荒岛余生》文章的讲解,就可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精彩片段的播放,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更加直观的体会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第二,引领学生体验审美愉悦。文章、书籍是作者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经典阅读中,作者的情感更加浓厚与深远,此时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时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理解文章的精髓。例如,讲解的《归园田居》时,处理表现手法以及意境的讲解外,还需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者归隐的原因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第三,帮助学会进行正确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教师应告诫学生读一本书的时间最好为三天以内,并控制好每天的读书时间,每天读书在一至两小时。阅读时应做好阅读笔记,包括书籍的重点,精彩段落与语句等,同时要掌握正本数据的框架,从而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另外,课堂上可成立阅读小组,进行阅读经验与心得的交流。
第四,扩大阅读来源,提供经典阅读有利条件。针对初中学生经典书籍资源缺乏,阅读时间不够以及阅读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阅读资源的开发。例如,充分开发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将各种资源(包括个人、班级、学校和社会等)进行整合,通过图书交流会的举办,实现书籍的借阅与交换,营造浓烈的阅读气氛;同时借助公共资源(包括书店、图书馆等)集体办理学生借书证,进而扩大阅读资源。同时,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对青少年经典阅读习惯的培养,积极订购课外读物等。
第五,立足课内进行扩展阅读与外出实践。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学习后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城南旧事》的阅读;而《智取生辰纲》课文学习后就可进行《水浒传》的阅读等。为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旅游,从而开拓视野,如《三峡》一文的学习后,家长在假期就可带领孩子去三峡游玩,从而身临其境的对三峡进行感受,加深书本知识的印象。
三、阅读资源开发,提供经典阅读的条件
目前初中教学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经典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合适的古典目录学的选择是很难的缺陷数目阅读经典书籍,某些资源差距的形成。此外,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巨大的,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有些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没有抓住关键。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积极整合资源,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和学校的资源,在学校组织的图书交换,交换使学生读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申请一张借书卡,提供学生阅读书籍丰富的材料。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迎来阅读教学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呢?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特殊情况,我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变阅读方法
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中职生即将走向社会,对他们的教育并不是要教给他们文章的结构、修辞方法及句式,更是要交给他们如何迅速地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目的性为阅读的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必把观察重点放在文章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什么写法等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事情上,而要关注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等。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
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思考,他们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三、保留经典原著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语)。经典里融化了先人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表达了先哲们对真善美的思考,这不仅可以慰藉现实社会中饱受侵害与挤占的心灵,而且也能引领人们超越现实。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论语》与《庄子》具有思想原创价值;唐诗最能代表刚健质朴的民族精神;《红楼梦》可引领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鲁迅呢,则是迄今为止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民族文化中最有建树的思想家。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学生自身的发展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经典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结构,它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生命离不开原作,犹如神之于形,灵之于肉。任何对原作的再创作,即便是成功的再创作,都会造成原有文化审美信息的丢失与变形。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创性与不可替代性。现在盛行戏说乾隆、水煮三国、歪批水浒的读法,作为娱乐文化自然有其价值;但在教育活动中,以“戏说”的态度对待经典,既是对现代阅读理论的歪曲,也是对教育价值的贬损,更是对经典的不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很大。真诚地尊重经典,静心地阅读经典,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培养人格,提高语文素养。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增加流行读物
流行读物不是横空出世的绝对个人灵感,凡是创作者巧妙吸纳前人成果加以融会新编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流行读物很像经典著作的“平装本”:稀释思想含量,降低文字修辞程度,简化人物关系,压缩情节内涵,更好读,也更好懂。但是,优秀的流行读物往往少不了从经典著作中借鉴来的主题或者细节,越是风行的流行读物就越能看出它和经典著作或隐或显的关联。如果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从同学们熟悉的流行读物入手,点明该读物中对经典著作的某些借鉴和化用,就可能激发同学们追根溯源的好奇心,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求得印证。教师就可以利用同学们对流行文化的习惯性热情,以流行文化和经典著作之间的源流关联为桥梁,将这种热情导向经典著作的阅读。
学生不是阅读的机器。作品是读者与作者灵魂的互动、互向的显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真义就在于,你读到了自己内心所感应、妙悟的意义。因此,阅读必须切实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阅读者自己主动地去思考,才能体会到作品的真谛,才能把阅读当做一种幸福。
关键词:初中生 经典阅读 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要提倡经典阅读
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中的典范和权威。想要继承并发展文化,就要阅读经典。后人能通过阅读前人著作中的精品来感知前人的文化。这些作品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对人类的进步具有长期指导力。学生阅读经典,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自我,构建自我,首先学会阅读,然后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热爱阅读、主动阅读。经典阅读还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初中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对其形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如何保障并促进初中生经典阅读
1.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1)课堂讲解方面。老师在讲解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水平和经典著作的阅读量,根据这些情况挑选适合初中生的经典作品,采用融会贯通的方法向学生们讲解经典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解读《幼时记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沈复先生是如何将情趣注入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而在解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时候,突出作者不随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人格的向往与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很好地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只有帮助学生们发掘经典作品中的兴趣所在,他们才能学会阅读,从而乐于阅读、爱上阅读。
(2)利用媒体契机培养阅读兴趣。很多学生认为经典中的某些语言在理解上很费力,造成了很大的阅读困难。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影视媒体有兴趣的特点,让他们多关注根据经典拍摄成的影视节目,如《水浒传》等。在看了电视剧《水浒传》之后,学生可能会对原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阅读原著。根据经典拍摄的影视节目将经典形象化、立体化以及具现化,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变得更加容易。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对经典的阅读兴趣。
2.学校的政策保障
教育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策略,同时也决定着学校是如何教学的。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读物的类型不能过于单一,每个学年要阅读两到三部名著。这一教育措施为初中生经典阅读的保障和促进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3.阅读知识面的广泛程度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不仅仅是因为作品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与作者的智慧,而且也因为知识面的宽度广,这也是有些作品历经数年仍然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体会到一次心灵之旅: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感受到风景优美的静谧;在《登岳阳楼》中感受到岳阳楼的雄伟气势以及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象;在《苏州小巷》那落叶满地的旧园子里发现暗藏的精彩世界;在《昆明花街》所描绘的花海中畅游……这些经典作品往往包含着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民俗等的记录。在学生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了解这些知识,使他们的阅读视野更加广阔,这样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博学之人。
4.重视家庭的作用
孩子一生的老师是家长。在很多家长看来,初中生要以学业为重,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不能有半点懈怠。诸多家长将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全定义为“不该看的书”,不允许孩子们接触这类书籍,这种想法是非常不理智的。学生在学校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某些长篇的经典作品的阅读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因此,家长应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经典,让经典阅读的进行可以得到拓展。同时,家长应该尽量与学生一起阅读,以此来创造家庭阅读氛围。在阅读某些长篇作品时,学生完全依靠自己去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现作品的魅力所在,也可以增加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
三、结束语
经典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开阔视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初中生的经典阅读可以为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学生的经典阅读应该得到保障和促进,要让学生主动去阅读经典、仔细品味,并且将经典阅读作为一种习惯,热爱经典。
参考文献
[1]温铭芳 初中生经典阅读的保障与促进分析浅谈[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5)。
[2]巩尊灵 初中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教文汇,2011,(35)。
传统媒体进入寒冬,微信开放平台让无数优秀的传统媒体人加入自媒体大军,朋友圈文章阅读量动辄“10万+”,这是否意味着文字的回归?新闻客户端、自媒体的时代,诸如咪蒙《致》、《致low逼》等网文能否如唐诗宋词一样,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试想一个场景,前一秒钟你还在手机上阅读梁实秋笔下的春节,关掉页面之后的下一条内容就是“姐夫小姨子把话说”,这便是我们在智能终端上阅读生态的日常。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这样解释电视时代信息的配置:通过信息有条不紊的承接,强制性地造成了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演出、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
而手机等智能终端同电视、广播一样,通过自身的技术逻辑实现了对世界和事件的剪辑:它实现了从黄晓明大婚和托尔斯泰的名著节选之间无痕迹的正常过渡,每一个用户的智能终端都是技术为个人进行系统剪辑和诠释的完整小世界。
电视将人们的感知世界塑造成一个可以任意显像、任意剪辑并可用画面解读的世界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互联网的客户终端则大大地发展了这种文化帝国主义,它的剪辑和拼接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片段化、模糊化的图片和情绪化的判断,构成了一个更加不负责任的世界。
每当一个具有话题性的事件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图片和信息被各家网站、自媒体解读得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你在阅读这些根据情绪化的逻辑组织起的信息拼接前,即便了解它的不可靠性,但却无法拒绝它对你判断的影响;阅读少量文章后你得到了关于该事件片面、偏激的认识;阅读大量文章之后你的大脑又被它们搅成一团浆糊,随着事件热度的降低而不了了之,这时下一个热点事件又接踵而来。
你也许同时对伍尔夫的小说和范冰冰的八卦感兴趣,于是智能终端的个性推荐将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片段,与范冰冰携男友李晨回家过年的新闻并置在一起,这种呈现方式看上去没什么奇怪,但它却在潜移默化地消解着经典之作的严肃性。
在印刷时代,经典是放在图书馆架子上的高头典册,越是经典的作品就拥有着越精美的装帧和越厚实的纸张,而现在它们与曾经口耳相传或者草草印刷的小道消息并置在一起。
印刷媒体时代,以文字为载体的经典不仅自身是传世之作,名家笔下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因文本的经典化,而成为古迹供后世游览凭吊。崔颢登临的黄鹤楼、刘禹锡经过的乌衣巷、鲁迅幼时读书的三味书屋和其笔下人物孔乙己买酒的咸亨酒店游人如织,这些实体景观通过经典文章获得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反向加强了文本本身的经典化。
而这种传统的历史留存方式在现生了巨变。就中国本土而言,改革开放后的新景观塑造方式已经从文学经典变成了当红影视剧作。同样是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在鲁迅的文学中获得不朽地位,而乌镇的走红则主要归因于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曾驻扎过的营地,都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新噱头,赵本山的小品让东北边陲的小镇铁岭,塑造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城市”,即便是基于莫言小说的那片神秘的“高密东北乡”,其举世皆知的地位,也多来自于张艺谋电影《红高粱》而非诺奖。
如果说互联网智能终端普遍化之前,如《红高粱》般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还有经典化的可能性,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则真正终结了泛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道路。
在鲍德里亚看来,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或说教性的过程发生作用,因为那将会损害这一仪式意义所在的集体参与――这种参与只有通过一种礼拜仪式、一套被精心抽空了意义内容的符号形式编码,才能得以实现。
没有人有耐心在手机上理解逻辑衔接严密的文章,更没人认为在发掘精心构建的文学手法上值得花时间,网友需要情绪化的呐喊,越有煽动性的文字越能获得喝彩,挑动群体矛盾、顺应人性阴暗面的吐槽,最能得到广泛认可和转发,于是咪蒙等自媒体的佼佼者们才会苦心孤诣地去写《致》、《致low逼》等“10万+”,扯淡式说话和吐槽文字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也许这类文章会结集出版,但在时隔多年之后,除了反映这一历史时段人类思想的空虚和无聊之外,似乎并无甚存在意义。
人类在前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中,均由文字作为主要的文明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语言方式,比如先秦的散文、六朝的骈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每个时代创造的语言类型高度都令后世无法重复也难以企及。
在前互联网时代,一时有一时之文学,而碎片化阅读时代很难再造伟大的作品,文学表达本身(而非某种文学体裁)成为了遗产。经典化的文本将仅仅存在于过往已经完成经典化的作品之中,文字也再也无法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如今造就奇观的重任,就落在了电影和综艺节目肩上。
这个时代严肃内容的呈现主要靠电影,当后世学者总结研究我们所处时代的经典之作时,电影会像唐诗宋词那样被看待和提及,它将成为被嗟叹凭吊的艺术形式。
对于文字地位的颠覆,互联网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电视和广播,电视和广播与文字是互斥的媒体形式,相互难以深入彼此腹地,电视分管图像,而文字依然存在于书籍报刊杂志等纸质出版物之中,铅字让文字在广电时代保持了本身的品相和尊严,记者、编辑和作家是受人尊敬的行业,如今“编辑”变成了“小编”,名称上的改变无疑体现着文字工作者地位无可救药的降低,想用一支健笔指点江山,横扫千军万马的时代不复在了,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创作比的是“贱”。
而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全媒体”式的呈现方式,尤其是如今碎片化阅读的主流――自媒体――的出现,让文章不再是字斟句酌,而是机械化的“码字”过程,绝大多数文章和网络小说,都是智力资源本身不占优势的文字生产者疲于奔命的产物,文字只会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谋生手段而存在,让这类文字经典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现在早已不是文学的时代,20世纪的西方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文学最后的高光时刻。在扫盲和启蒙基本完成的现在,写作能力本身并不能称为一种特殊的技能而存在,教育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上从事创作,各行各业人士均可以就自己深耕的领域发声,评论员作为一种职业很难逃避消失的命运。
胡晓明主编的《读经:启蒙还是蒙昧》收录了众多名家对于读经的看法。其中,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韩星博士的文章《我看“读经”》很有代表性。文章指出:“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国传统典籍,原本是中国上古文化的遗存,经过孔子的删削考订将其精华流传了下来,并成为儒家的思想学术基础,但在秦汉以后逐渐被统治者提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特别是到了后来不断地被政治化、教条化、迷信化、繁琐化,还成为士子科举的敲门砖,败坏了声誉,遭到有识之士的反感和批评,以至于革命派把儒经与封建专制联系在一起,随着封建制度的埋葬而彻底废除了。”[1]他认为,经典的废除“在合理中蕴藏着后来非理性的因素,实际上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手段……其结果就是在彻底废除读经后实际上割断了中国人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血肉联系,造成了以经典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断裂。”[2]
韩星的观点客观地评价了儒家经典的兴衰际运,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指出废除经典的危害在于造成民族文化的割裂,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严复先生早已指出:“我辈生为中国人民,不可荒经蔑古,固不待深言而可知。盖不独教化道德,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经为之本源。”[3]
近几年,关于经典阅读,肯定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与学》等刊物上不断发表相关文章。在2009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发表的钱吕明《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内容的哲学追问》的文章就很有代表性。文中引用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倪文锦先生的一段精彩语言:“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文化典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比如《论语》《老子》《易经》等。”[4]
这些掷地有声的论证,对于我们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经典的意义有重要的启示。
现在,社会和学校盛行平庸化的阅读活动,它钝化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在一定程度上讲,提倡经典阅读就是要以伟大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深邃的精神境界来帮助学生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与轻浮,对他们思想的贫弱、心灵的空虚、道德的滑坡做出补偏救弊的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充分经历阅读经典作品的“洗礼”而离开了学校,以后很少再有机会或条件接触这些经典,即使以后还有可能接触也缺少自然而然的亲和情结。另外,如果这些学生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基础,则很难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诱惑,无法充满自信勇敢地吸收来自不同背景文化的精华。[5]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也兴起了读经活动,王财贵博士极力倡导,得到了积极响应。
正是出于对经典阅读积极意义的肯定,教育部、国家语委在2007年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并借此提升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使之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更好地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那么,如何学习文化经典呢?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问题
文言典籍浩如烟海,学习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张中行先生说:“可行的办法是能够分辨是非好坏,取其精华而舍其糟粕。”[6]现行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录入。现在,经典阅读已有专门的教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教材,已有多个地区在使用。各地各校还可在此基础上自编教材,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
当然,除了课内学习外,要鼓励学生自学,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原装书籍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心得》、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的《解读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等一系列研究性文章。这些研究经典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发自己对于经典的理解,写的深入浅出。把它们提供给学生,可以用他山之石攻学生自悟之玉,其思考方法会给学生以很大的启迪。
二、注重探究教法学法
在当今社会生活如此丰富、可供学习的内容如此多元的情况下,如何引领学生热爱学习文化经典,如何以最经济的时间让学生掌握经典的精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国传统教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都可以继承发扬。经典的学习重在返璞归真。不仅要尊重学习内容的本真,也要注重针对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加以借鉴。熟读精思,反复吟咏,这些是学习经典的真经。
文章的内蕴和美感是在读和思中才能够品味的。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郑国民教授在《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中曾指出,古文家讲究“出辞气”,讲究“因声求气”,“古文家的古代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7],并引用朱自清《论朗读》中的主张“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生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8],指出“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或许都应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诵读教育,这样使得语文教育的审美兴味得以保持”。[9]如果教师大讲特讲,学生昏昏欲睡,对经典学习的兴趣从何而来呢?
当然,提倡经典学习的返璞归真并不是要仿古、复古。除了要充分学习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以外,还要注意与时代结合,与时代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的教育理念结合,引入时代的“源头活水”。《诗经》并不是只有摇头晃脑地读才能品其味的,更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其真与美的。《诗经》真与美的获得重要的是由文入心,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音乐、绘画、多媒体技术的适当应用可能会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除此之外,学习经典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如对《论语》《孟子》的学习不能只“仰观”而不“平视”,与圣人对话要有平等的心态;对《庄子》的学习也不能玄而又玄,坐而论道。批判探究能力的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与提高,更是经典学习的指向和归宿。
近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的不断升温,文化经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经典阅读已经走入高考,福建卷从2007年开始出现文化经典阅读内容,已坚持四年。可以说是适应了当今的文化潮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2010年福建卷的经典阅读文本取材于《论语》和《孟子》,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文化经典的领悟能力。浙江省高考从2008年也开始仿效福建的做法。
现在,中国文化经典正在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2009年7月27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引用了《孟子•尽心下》中的名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用以喻指中美两国要共同探索、维护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而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诸如此类的事例在不断向人们印证着中国文化经典在世界人们心中的地位。
总之,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承载者。经典阅读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情趣、个人修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智慧的吸纳、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精神气质性格的养成。叶圣陶先生谈及经典时曾说:“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诗经》……翻译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经有人做过,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读《诗经》还得直接读‘关关雎鸠’。”[10]这些话给了我们以很好的启迪。
参考文献:
[1][2][3]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139、433.
[4]钱吕明.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内容的哲学追问[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4).
[5]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
[6]张中行.文言津逮[M].北京:中华书局,2007:81.
[7][8][9]王富仁,郑国民.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96、177、197.
一、玩味词句。品味艺术
教师在指导学生品味经典文本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玩味文本中充满艺术心的语言,找准体验文字的切入点。经典文本的文字语言往往具有很鲜明的特点,或飘逸潇洒,或纵横捭阖,如果能够细细品味文章所传达的信息,那么将会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之中。
以《劝学》为例子,这是选自《荀子》中的经典名篇,荀子的散文往往具有说理透彻、语言质朴的特点,且喜欢使用排比句和比喻的手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品味文章的修辞手法,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若干组比喻,并且说说这些比喻所讲述的是什么意思,这些比喻彼此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作者使用这些比喻体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学生在品味文本的时候可以发现,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在第一段中,用“青出于{”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了一定的变化后可以提高,用“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说明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够达到一定境界,作者将这些不同的事例放在一起进行比喻,一步步深入,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劝学》的主题思想,更能对它独特的修辞艺术有深刻的了解。
在玩味经典文本词句的过程中,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特殊的感受,能够从中品味出文本特殊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和文本进行隋感交流。
二、捕捉空白,建构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不仅可以品味语言,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要找到经典文本中的多层次结构中的空白点,从而更好地探幽求微,在连珠妙玉中感受到深意和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要注意指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那些空白点,从而更好地构建起文本的结构。
在学习《阿房宫赋》的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空白点,构建起文章的结构。教师可以用适当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阿房宫赋的奢侈,同时表达了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剖析,那么作者的目的难道就只是就事论事,谈秦朝灭亡的问题吗?他的创作是否还有隐含的深意呢?”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并分析课文,学生很快便发现,文本虽然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描写阿房宫赋,指出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上,但是其更主要的目的是起到讽谏的作用,用来劝说唐王朝不要让悲剧重演,也就是说,作者劝谏“后人”的句子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虽然没有言明,但是“后人”实际上指的是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能更好地探究文本的深层内蕴。
接受理论创始人伊瑟尔在谈到阅读的时候曾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感受文本中没有的东西,没有文本中的空白,就不可能发挥想象,这充分说明了文本中的空白对于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只有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空白之处,才能更好地构建起文本结构。
三、撰写感悟。主体认知
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个性化阅读,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认知主体,对于文本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之后撰写读后感,通过读写合一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文本的主体体验和认知。写读后感的过程能让^促使体验系统化,同时也能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在学习《师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尝试写下自己的感悟性文字,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这篇文章通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来构建文本的主题,那就是要讲究尊师重道,同时要培养谦虚好学的好风气。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文本之后的感受,对于尊师重道,自己有什么特殊的体会,尝试说说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体现自己的尊师重道。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师说》进行整体分析,说说这篇文章是否已经将尊师重道的问题讲得十分透彻了,如果还需要补充的话,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进一步论述。对于这样的练习,学生们都表示十分感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古为今用,针对现在的社会现实,提出在市场化经济发达的现代,有很多人金钱至上,对尊师重道的问题不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高中课外经典名著阅读的意义
1.名著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名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多阅读经典名著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经典名著既有文化经典著作,经典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字理论书籍,还有当代文学以及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的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不同,其内涵也不一样。经常阅读这些名著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通过借助文化经典著作,审视当下流行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考,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作用。
2.名著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可见语文教育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而语文的学习需要阅读。大量阅读是一个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广泛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功,而阅读能力的强弱与知识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阅读经典名著,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对于学生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解读文章的能力。
3.名著阅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主体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名著阅读能否顺利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单纯地依靠课内阅读很难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课外的名著阅读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高中名著课外阅读效果的方法
1.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首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学习环境、资源和设备的配置以及相关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师、生、校三方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要为永久性的图书馆选最好的图书。要让孩子们感到并意识到什么是任何时候也不能被忘却的东西,学校的面貌及其独特性恰恰表现在这一点上。不能允许有一本无人问津的书放到这个图书馆里,同时也决不允许放过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因此学校应该对校园图书馆进行科学有效地投入和管理。
除了丰富图书馆藏书之外,还应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开放时间服务和借阅制度服务。有的学校图书馆定期开放,往往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形同虚设。为了学生,图书馆尽量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借阅方便并结合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学校师生情况实行合理的借阅制度,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2.教师需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推荐书目及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几个方面加强指导。现在很多的经典名著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以画面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虽然这种艺术形式简单快捷,但是却属于再创作,让人无法体会作品的多种可能性及独具特色的语言。学生会因为时间或是兴趣等原因选择此类“快餐”,但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再创作和原著的差别,认识到原著阅读的重要性。
现在喜欢娱乐性质的流行读物的学生颇多,关注严肃读物及经典作品的人很少,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推荐书目方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加以引导,培养健康良好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推荐名人名家作品,也可以结合当下特点,为学生推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文章。
有效的阅读是一门学问,因此需要教师在技巧和阅读方法上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和实质性的指导。
除此之外,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评注和读后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将阅读的感受和感悟记下来,有助于理解记忆。评注是几种常见的读书笔记方法之一,主要针对于作品的精彩的词语和作者的表达技巧做相关的批注,同时也可以将重难点标注出来,在自己的本子上或是作品的留白部分记录下来,与教师或同伴一起探讨交流。
对于名著阅读写读后感是非常必要的,读完名著,及时地写阅读心得,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将文章的语言、结构、人物、事件等做重新的审视,实现文本的再创造。将这种情感的碰撞记录下来,并与同学或老师一起交流,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学生作为学习的实践者,应该自觉地制定良好的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和监督自己。
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同于一般的短篇文章,经典名著结构复杂、情节错综,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很多学生往往半途而废,很难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因此学生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明确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加强指导。阅读计划可以按时间长短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计划结构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阅读目标、阅读书目、阅读要求、阅读进度及阅读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制定阅读计划的安排,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因为进度而忽略阅读质量。每次读完一本书都要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不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