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命若琴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1篇

1983年,史铁生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用极其优美、淡远的笔调回忆自己在插队时生活过的清平湾。史铁生跳出了对时代诅咒和埋怨的窠臼,使荒凉的陕北高原成为养育他灵魂的血地,目不识丁的大伯大妈成为引领他走向崇高的血亲,悠扬辽远的信天游成为他精神世界得以滋补的血脉。正如他在《创作笔谈》里所写:“刚去插队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接受什么再教育,离开那儿的时候我明白了,乡亲们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语言、劳动、身世,教会了我如何跟命运抗争。现在,一提起中国二字(或祖国二字),我绝想不起北京饭店,而是马上想起黄土高原。这土地上有一支人群:老汉、婆姨、后生、女子,拉着手,走,犁尖就像唱针在高原上滑动,响着质朴真情的歌。”

1985年,作者重返陕北插队的地方,回来后写了《插队的故事》,可看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续篇或姊妹篇。在这些文章里,史铁生展现出宽容、平和、亲切地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作品中高扬的理想主义、高尚的人文操守和高贵的人生理念更显示出他的高贵情怀。

承担苦难,思索命运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从21岁身处绝望的困境开始,史铁生就不断追问“生命、活着、死亡”等等命题的意义,这也构成了史铁生小说的主题:残疾、命运和爱情。

在《命若琴弦》中,有为了弹断一千根弦而在茫茫无涯的山间奔走的瞎眼说书人。瞎子琴师在弹断一千根弦之后,却发现药方只是一张白纸,他一下子失去了生命支柱。然而,他终于明白,如果没有这一目的,哪怕一天他也无法度过。因此,他仍然找到小琴师,重复了当年他的师傅给他说过的话,告诉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能重见光明。这是虚假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活下去的信念、理由。有了这一信念,无论是什么人,都能充满希望地走在苍茫的山间。

《山顶上的传说》中,瘸腿的小伙子在失去了爱情之后,对老人说:“有时候,你恨不得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样,也是个残疾。”这是残疾人在备受歧视后的一种无奈的愤怒和倾诉方式,但是最后,他意识到:“反抗歧视和偏见的办法,没别的,保持你人的尊严。”因此,与其说瘸腿小伙子日复一日地在山顶寻找鸽群,寻找爱情,勿宁说他在寻找生存的信心和意志。“马车从天上掉下来,把我带回我的家乡。”这不停的吟唱是瘸腿小伙子在备受爱情创痛、社会歧视之后,在病痛折磨中的惟一祈求。他渴望有一片纯净、温暖、自由的土地,那是“我的家乡”,是残疾人在备受的世间漂泊之后惟一的归宿。

而《来到人间》中生来就是残疾并感受到社会有色眼光的小姑娘,《我与地坛》中年复一年不断思考着“活着,还是死去”的“我”,都在思考着残疾与命运。

但史铁生并没有“囿于自伤身世的狭窄格局”。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第一次超越自身的残疾命运把目光投向芸芸众生,从关注残疾对个体生命的打击开始拓展到对人类整体存在和命运的思索。在“我与地坛”的日日相对中,“坐在轮椅上的我”看到了春夏秋冬和各种人生:废园里有终日散步的老年夫妇,有相互关心慢慢长大的兄妹,有不断长跑却错过人生许多机会的朋友,有悄悄伫立观望儿子的憔悴的母亲。人类命运的奥秘在这各异的人生中被揭示出来:“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在冥思苦想中,史铁生找到了解脱残酷命运的通道:“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残疾、苦难不再仅仅是上帝对你的不公,而是你完成自我生命的条件和方式。对“我”来说,写作也不再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而是一种寻找生命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寻找人生的支点

上帝选择了史铁生去充任苦难的角色,选择他演一出荒诞剧,他别无选择,只有接受。史铁生以球迷看球赛为例对“过程哲学”进行了论证:生活也和球赛一样,命运给人苦难,让你去奋斗去拼搏去超越,这一过程中你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悲欢,可是才有了趣味和快乐。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人如果把生命的意义定位在目的上,那他迟早会失望,目的没有到达时是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怎么也摆脱不了痛苦、焦虑和绝望。这就形成了史铁生的幸福观――幸福不在天涯,而在自己心中。

史铁生用作品寻找到了人生的支点,用作品证明了神性的存在。他说:“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病隙碎笔》)史铁生在苦涩中透穿激昂的精神信仰,使他的作品和人生一样凝聚了一种类似哲学家的深邃和超越。

史铁生就像佛前的一盏灯,用永恒的光照亮自己和读者灰暗的人生。

链接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2篇

现在这位看似落魄的灵魂以高调的方式远去,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享年59岁。

我仿佛看见了天国垂下的云梯,史铁生笑着走向天堂,去实现爱的重逢的梦想。

不,史铁生,先别走,我们难忘你的坚强!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一个人只有被命运逼到绝望的墙角,考虑生与死,他才能获得重生,给人希望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然而,面对绝望,真正能超脱的又有几人?我不禁想起了茨威格,当希特勒这个疯子点燃的战争火焰迅速烧遍整个欧洲,世界处于恐慌之中时,茨威格发现世界上没有了路,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他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解脱了自己已被掏空灵魂的外壳。同样面对绝望,茨威格选择了解脱,他选择了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快乐。

然而,史铁生,你与他不同,你选择的是生活,这更令人钦佩。从陕北的窑洞牛群到独自一个人伤痛残疾,从激昂的鸿鹄之志到脚踏实地的一点一滴,从华丽的天堂跌入痛苦铸成的轮椅。你在最狂妄的年纪废了双腿,这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打击,而是毁灭。然而你还是幸运的,你拥有深厚的母爱。正如乌纳穆诺所说:爱是悲伤的慰藉,它是对抗死亡的唯一药剂,因为它就是死亡的兄弟。母亲的爱让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尽管母亲死后,你才明白自己今后的路,但你走得很坚强。

所以,史铁生,我们难忘你的坚强!在苦难的海洋中,你静静思考人生的真谛;在尘世的繁芜喧嚣中,你用幽默来展示内心的坚韧,用深刻来探析生命的光辉。你在残缺的肉体上绽放精神的雏菊,用纸笔撞开一条大路。在《我与地坛》中,你实现了灵魂的蜕变;在《命若琴弦》中,你探求着人生的意义;在《病隙碎笔》中,你展现了生命的顽强。透过你的文学脚印,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你那颗勇者的心。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里,你的坚强,丰盈了我们干瘪的灵魂。

而今,耳边仍萦绕着你的话语:残了,何妨!心的光辉才是最大的力量!死是弱者的选择,若是强者,何惧风浪!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3篇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作者:西塞罗)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作者:王石)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作者:史铁生)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三毛)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4篇

而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不就蕴含了这个道理吗?给生命注满希望,才有了动力,才能铺就成才之路。

三弦琴,弦在琴上,拨动的是生命的脉搏。丝丝音符演绎的是活着的希望。史铁生先生用现代寓言的方式道出了人在生命旅途中的苦难,寓示了人要有希望才能自我救赎。三弦琴,表面上看它诉说的是三代人的人生苦难,然而在这三弦琴上我们读出的还有人由残疾到残缺,再到自我救赎的人生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最关键的是那琴槽里轻微的低声蛇皮摩擦声,它就是生命的希望,它就是生活的目标。

作品的开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走在人生征途上的画面:“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像飘浮在空中的两朵白云。“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是一个生命的历程,只在过程中展示它们的美丽。

老瞎子,怀着重见光明的希望,才有了勇气,才有了信心,弹断了一千根弦就可以得到药方,必须是真正的弹断了才行,于是,在风中在雨中三弦琴伴随着他走过了50个春秋,然而最后他的心弦也绷断了,因为支撑着他存活的竟是一张白纸。直到那时,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他要去告诉他的徒弟,因为“他知道孩子的心情、处境”,所以“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我们为实现一个目标,多少年风雨兼程地走来,那个希望竟是谎言,尽管那个谎言被叫作美丽的谎言,但是也阻挡不住我们内心的伤痛。虽然希望化为泡影,但是你若发现你在实现这个目标中已拥有了快乐,那将是一种残缺的美。就像这篇作品中所述:“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那是那么快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是虚设。”回味起过去的点滴,老瞎子也是快乐的,毕竟结局是那一瞬间,化作永恒而值得体味和留恋的却是过程。

小瞎子,一个17岁的少年,处在一个情窦初开的年纪,他有太多的华美的梦。他对兰妮的爱慕之情,对电匣子的爱不释手,对三弦琴的不屑一顾,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理解,当他的梦一点一滴的破灭时,他的师父找到了他,他要看看这个世界,于是他的师父又把那“药方”再次塞到他的琴槽里。他们渴望见到光明,就有了目标,但是无字药方带给他们的是希望大破灭。经历了希望和破灭的师父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他知道唯有希望和目标才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于是重新建立这个虚设的目标。

老瞎子和小瞎子相比,已走过了大半人生。“我是过来人,总比你知道的多。”在这条救赎的路上他不仅要弹断一千根弦实现梦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引路,用盲人的方式引导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少年,让自己、让他,早日看见这美丽的、如梦的世界。老瞎子是在师父的引导下走到了今天,今天他正用着同样的方式引导着另一个“自己”。老瞎子深谙世事,小瞎子少年懵懂。小瞎子有着美好的梦想,“曲折的油浪”“电匣子”“兰秀儿”……有梦想就有希望。师父、徒弟相依为命,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梦想。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梦,那就是重见光明。师父心系着琴槽中那个药方,徒弟做着少年的梦,一辈子走着……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面对命中注定的人生苦难,构设了人类自我救赎的路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而在于过程。但生命却需要目标的索引,哪怕是在虚设的目标的引导下,生命的弦才能绷紧,人生的过程才能绽放出辉煌,从而在自我救赎中获救。

三代瞎子,他们命中注定的残疾,他们无法拥有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他们活在阴暗之中,没有阳光,也注定要命中苦度一生。小瞎子的爱情悲剧,师父和师父的师父在年少时都曾面对过。他们因为生理的残疾而导致了心理上的残疾和人生的残缺。但我们应感慨他们在生命的希望中曾绽放的光芒,他们给无数个山谷的夜里带来的欢乐和笑声,以及他们一步步趋向希望的激动。

他们渴望看见光明,就有了目标,但无字药方带给他们的是希望的破灭。经历了希望和破灭的师父,感悟了人生的真谛。他知道唯有希望的目标才是他们的人生支柱,于是重新建立起这个虚设的目标。

活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出生命的光芒。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孤独;存在;青春;梦想;生命意义;找寻

叔本华说,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在李玉电影《观音山》中,生命孤独的存在感尤甚。既然人生来就是孤独的,那我们为什么还活着?《观音山》其实还在表达另一个主题: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寻找或者维持这个意义,就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理由。

电影的四个主人公,或多或少地都怀着各自的苦痛,作为生活的失意者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失意或孤独之外,寻找的过程贯穿在电影的始终。

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找寻:生存还是死亡

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一年多仍走不出对亡儿的思念,仍然生活在对儿子的回忆之中。对于她来讲,儿子就是她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儿子不在了,她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没有了生活的欲望。因此,她割腕,被救后,她试图融入三个年轻人火热的生活,去郊游、甚至去蹦迪……她所做的这一切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想找寻她继续存在的意义。在重建观音庙的过程中,她也一度仿佛燃起了生活下去的欲望、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但最终,曾经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的她还是没有办法承受孤独,即使暂时的喧嚣与火热的生活也没能让她留恋,她觉得跟儿子老公在一起才是快乐的。因此,她丢弃尘世的孤独,去寻找另一种快乐的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情绪是生存中最常见、最直接、最底层的表现,具有其他生存表现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更易使人融入其中,难以自拔”[1]。常月琴就没能走出那种孤独的情绪,她躲在儿子出事的车里静默无神地抽烟、失声地哭泣,她是在与儿子做最后的交流,也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作痛苦的斗争与挣扎,她认为她的生命从此没有了色彩也没有了意义。汪峰用他苍凉而又狂野的声音唱到,“从出生到现在我都在寻找/寻找一种存在的理由/我想知道生命真正的意义/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活着……”常月琴也在努力寻找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她试图努力地去感觉自我的存在,她每天吊嗓唱京剧、看京剧杂志,努力地展示她的职业与存在。三个年轻人的恶作剧也曾激起她的报复之心,给肥皂看手相、剪丁波的牛仔裤,这仿佛都表明她生命存在的迹象……然而电影用几个蒙太奇画面呈现她行走在茫茫人海中那种依然麻木的神态,脸上丝毫看不到生的欲望与喜悦,而只有无尽的空虚与孤独。这种无法形容的悲苦与无法承受的孤独,也许正是常月琴最真的生存状态,在她的感觉里,活着比死还要孤独,还要心碎,所以,她平静地去彼岸寻找那份幸福、安详与快乐。

“生存与死亡”“生命意义的追寻”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影视作品展现的永恒主题。《非诚勿扰Ⅱ》中“死亡是另一种存在”是对死亡哲学意义上的最佳解读。其实,在2004年的动作电影《怒火救援》中,“死亡是一种完美存在”已有了精彩的演绎。剧中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克雷赛,一个曾经的特种兵,一度逃避那些漂浮着血腥的日子,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用圣经来安抚自己不安的灵魂,直到他遇见平塔,一个天使一样的女孩,这个女孩就成为他继续生存下去的意义。所以,身为平塔的保镖,当平塔遇到危险时,他惟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她,哪怕是通过杀戮与死亡。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救赎,也是一种安详的回家,更是一种完美的存在。

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才能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

2004年的影片《深海长眠》给出了一种阐释与答案。高位截瘫的雷蒙无比地热爱生活,他多次幻想自己成为行动自如的人,影片用大量大幅度的航拍展示他俯冲出窗外,飞过丛林、山坡,到达他一直思念的海边。阳光、沙滩、一望无际蔚蓝的海,还有一段美好的爱恋,空气中仿佛都充满甜蜜美好的味道……和谐、温暖的画面,配上歌剧《今夜无人入睡》,我们感受到的是雷蒙的心在飞翔,灵魂得到了释放,不受任何限制,前所未有的自由、畅快。可现实中身体的无能和自由的束缚却让他无比痛苦。影片中,多次运用特写镜头拍摄雷蒙望向窗外的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又多次特写雷蒙那双失落、黯淡、充满绝望、悲愤的眼睛,通过蒙太奇的对比把雷蒙自由幻想的畅快和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凉表露无遗。或许就因为这样一组镜头,观众才能够理解雷蒙执著地要求死亡的缘由,感受到了他对于有尊严的生存和死亡的强烈愿望。就像雷蒙诗中写到的:“我将放弃肉体,把我的灵魂交给死神,这样才能永存,拥入你深深的怀中……”雷蒙最终获得了解脱。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里,死亡甚至成为整个生存论的基础,他由死反观于生,人生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正是由于死亡的存在而建立的。”[2]也许,常月琴和雷蒙一样,正是通过死亡找到了他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但是,在当代作家史铁生那里对于生存与死亡却有着另外一种阐释。他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瘫痪,再也无法站立。最初,他也曾逃避,也无数次想到死,但正是在逃避的日子里,在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中,他悟透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3]。于是,他努力寻找到了一条不用腿也能生存的路――写作。身为残疾人,在创作的路上,他肯定会遇到无法想象的困境,但是他不断勉励自己,一直与自己残缺的身体抗争,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凭着顽强的意志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发表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他的作品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这些作品已超越了他有限的生命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才能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恐怕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这也正是电影《观音山》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对爱情与梦想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观音山》中的三个年轻人,都一样缺少家庭的温暖,看似是社会的边缘人,然而他们善良、彼此关爱,追求自由与梦想,向往美好的生活。

范冰冰饰演的南风,是一个来自小城、风华正茂青春逼人的女孩子,她渴望爱情一如渴望家庭的温暖,二者都不曾拥有的她孤独、迷惘。小城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勇敢、率性的性格,为替肥皂打抱不平而强吻女孩、在父亲病房喝酒这两幕体现了她生存的困境与无奈:通过伤自己这种极端行为来反抗看似毫无希望、让人窒息的生活。

对爱情的渴望与信任曾经是她的生活动力,所以家庭温暖的缺失,并没有让她变得脆弱,但当她以为爱的梦幻破灭后(看到丁波和别人热吻而对自己冷淡),她内心的孤独无依感加重,一度看似坚强的她崩溃,搂住常月琴无声地哭泣。

她回小城,见到昔日的同学,其中一个男同学道出了这群看似叛逆,实则梦想能换一种活法,向往安定、渴望美好生活的年轻人的心声:“其实都不容易,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呀……”无论是生长在哪种环境的生命个体,都希望自己孤独无望、平淡如死水的生活有一点起色,都有着不用为生计和人短兵相接而能过一种高雅生活的渴望。而这些,也许正是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奔赴大城市的年轻人真正的目的吧,他们是在寻找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和希望。

南风以她的执著寻到了她所期待的爱情,在电影的主题曲MV《辞》里有更完美的演绎。她也以她的坚定似乎感化了她那个酗酒的父亲,拯救了她濒临崩溃的家庭。小城姑娘正凭借她的坚韧与顽强朝梦想与美好的生活迈进!

丁波和肥皂也同样有各自的心结。因为爸爸的自卑,丁波领悟到“一个男人在他拥有很多东西以后,才可能拥有他喜欢的女人”,因此他不轻易地付出他的爱,尽管他会借口生意难做而卖掉摩托车为南风还钱。解除对父亲的误会后,他也解开了心结,勇敢地跟他爱的女人一起去追梦。

肥皂因为过度肥胖遭人耻笑,成为弱势群体,爸爸喝醉后经常打骂他。他心中的梦想是成为迈克尔•杰克逊,所以当杰克逊死后,他的梦想也破灭了,“杰克逊都死了,还他妈买什么单啊。”他们都是城市生活的边缘人,都在为生计打拼,甚至与人短兵相接,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与梦想,且神圣不容侵犯。

爱情与梦想,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爱情与梦想,生命才有了存在和奋斗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观音山》所表达的已经超越了李玉导演说的“表现几个年轻人迷茫、动荡、漂浮于世的青春”,而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三、青春的迷茫与执著:挥霍还是珍惜?

像李玉导演说的,《观音山》是“表现几个年轻人迷茫、动荡、漂浮于世的青春”,虽然现在看来,电影已远远超越了这些,但关于青春的主题,依然是电影表现的重点之一。

青春就是一段轰轰烈烈的旅途,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路上或迷茫或孤独,或疯狂地奔跑或忧伤地徘徊,他们不住地说不知道什么是青春,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可时光就像那列永不会停下的火车,一去不返。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是挥霍还是珍惜,是《观音山》留给我们思考的另一个主题。

青春是逼人的,也是脆弱的。电影通过画面和音乐,表现了三个年轻人的迷茫、百无聊赖:火车道上三人无所事事地闲逛、躺在轨道上火车将来时却不动身以寻求刺激……但在这迷茫的青春中他们仍没有放弃对自由和独立的执著追求,他们努力地工作,想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无论是南风在酒吧唱歌,还是丁波开摩的,虽然艰难,却也值得敬佩。

三人同行的画面在电影中出现多次:夜色中骑车前行、铁路上嬉闹的身影、攀爬火车在隧道中穿梭、随着疾驰的火车尖叫呐喊……青春在那一刻绽放出了狂野的逼人的光彩。也许,对于前途与人生他们是迷茫的,但他们之间彼此温暖相互疗伤的温情,真的感人肺腑。

看着 来了 夜行的列车

搭上 或迎向 孤独么 或是疯了

热血 洒哪里 青春都会落幕

来吧 洒这里 反正一起上路

……

除了感人的友情,还有他们对爱的执著追求。丁波和南风,他们相互倾心,漂泊不定的他们却都不敢轻易去爱,夹杂悲情的青春里那一层爱的隔膜一开始谁都不敢去触碰,害怕、恐慌、茫然让他们不知所措。电影最后两人还是勇敢地爱了,这也是电影让人感到些许温暖的一点。

《观音山》无关信仰与重建,而是关乎寻找,无论是南风那一群张扬叛逆的轻狂少年,还是中年丧子、心灰意冷的常月琴,他们在人海中来来往往地穿梭、奔走,苦苦地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王岳川,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

[2] 王颖.在向死存在中获得生命的自由――论《深海长眠》安乐死题材背后蕴含的死亡哲学[J].齐鲁艺苑,2006(06).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6篇

一、 作为主角的边缘人――老琴师与石头的身份状态

作为电影主角的老琴师和石头,他们的身份重合点主要有三个――盲人、弹唱艺人和过路人。这三重身份构成了一个交叉点――边缘人。

首先是盲人,身体的残缺决定了师徒二人随之而来的遭遇和思想状态及整个故事的导向,是两人身份的内核与出发点。因为失明,触觉和听觉异常发达,可以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事情,唯独需要视觉的色彩不能被认知,这种对视觉的渴望由于缺失被放大、升腾和沉淀,成为了整部电影和主角一生的推动力。其次是卖艺人,他们给村民带来快乐和慰藉,帮助解决纠纷,也许人们相信异于常人的他们和未知的东西有某种天然的联系,他们也被称作“神神”,但不可否认的是,被归为三教九流的弹唱者是处在社会的边缘的,他们的被需要是符号意义的存在,而不是以他们作为人自身的存在,是在特定的环境与场景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最后是过路人,琴师无法拥有世俗意义上的家庭,没有理由让他们停下来,他们永远以漂泊者、过路人的身份活着,石头离开家被父母送到老琴师身边,他们年复一年地走着,走过一个个山坳和村庄,为那里的人带去音乐与故事,每每到达,场面盛大得甚至有些不真实,不真实也许是因为太过短暂和虚幻,他们居无定所,和看不见的神一起住在破庙里,无论是黄河口还是山羊坳,再多的人认识、记得他们,也永远只是过路人,相遇之后就会别离,塑造了永远的漂泊者形象。

电影中将琴弦弹断似乎带有某种隐喻,破除掉现有身份,获得新生,o论是盲人、弹唱艺人还是过路人,他们一直在追逐琴弦断尽那一刻,因为他们相信那以后可以复明、娶妻,就能看正常人目之所及的山川湖海,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就如同老琴师所说的命就在琴弦上,琴弦断尽获得的不是新生,没有成为普通人中的一员,而是从命运边缘坠落,失掉边缘人身份,同时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精神寄托也在那一瞬间崩坏。

无论是盲人、卖艺人还是过路人,都没有拥有世俗意义上完整的人生,孤独走过无数的道路与岁月,诚诚恳恳地弹断一千根琴弦,出发点是为了见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如老琴师所说,哪怕一瞬,也是值得的,但弹断琴弦之日也是与琴分别之日,是他们原本身份的终结,弹奏琴的他们是神,是宴会主角,是挥之不去的集体无意识,但成神不是他们想要的,自始至终,他们都在努力摆脱当下的“非人”身份,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人”与“神”――身份认知的错位与追逐

因为身份的特殊,年少时的情窦会因为身体的残缺与外部环境发生激烈冲突,进而失败、枯竭,由此进入自我的重新认知。当石头和兰秀产生爱情时,迎接他们的是来自正常社会的强力冲击,石头和村民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也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发出了追问。“为什么我们是瞎子?”老琴师的回答也很意味深长:“因为我们是瞎子。”此时他们都被拉下来神坛,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人的身份。这种终极式的追问电影中一共出现两次,另一次是老琴师快要弹断一千根琴弦,面对着茫茫的黄土高原发问,“到底值不值呢,这一辈子,就为了看这一眼,到底值不值呢?”他给出的回答是“值得”,这两个问题相互连接,贯穿了整部电影和主角的一生。

一代代盲人琴师所追逐的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他们遭遇到生活的重创,对自我身份开始怀疑,开始觉醒和继承前代的意志,决定弹断琴弦的时候,就是追逐成为“人”的开始。但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错位,不难看出,陈凯歌在电影中强调了这种认知上的错位,琴师和村民是相互误解的,他们对琴和人生的认知是完全错位的,像老琴师和石头这样的边缘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完整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非人”,他们边走边唱,一路漂泊,一代代走在追逐成为“人”的道路上,最终“成人”遥不可及,却被他们追逐的“人”封了“神”,老神神死去,石头坐上众人抬来的轿子成为新的神神,当村民抬起轿子,石头追求成为完整的人(复明)的道路开始了,对于村民们来说一个新的神神诞生了,似乎陷入了宿命般的轮回,始于觉醒与误解,又终于觉醒与误解。电影中一个场景回答了这场误解:老琴师在去买药之前先跪拜了神像,接着摸着寺庙里的神像自言自语“这也跟人差不多”。这个场景似乎是一场道别,有两个重要的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神神”就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二是模糊了神与人的边界。

一些观点认为,老琴师的师傅、老琴师、石头,就这样一代代重复着他们的宿命,永远无法走出影片中充满了昏黄的、宿命论的色彩,他们一代代的重复,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一条零余者主动选择的永远走不完的封神路。不同只在于,他们心中要走的路和外人眼中的路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这里模糊的人与神的边界,正是电影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

老琴师在经历过一千根琴弦的打磨后已被“封神”,在村民眼中,他的继任者石头有两重身份――琴师石头和瞎子石头,两种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中会被割裂开来。当石头觉得自己可以拥有普通人的生活时,现实给他沉痛一击,在世俗生活中,贫穷的残障者不配拥有爱情,于是产生了村民与石头的激烈冲突。听琴的村民和与石头发生冲突的村民是同一拨人,当村民和石头在不同的场景下,破庙中的石头是痴心妄想的瞎子,而村民是惩戒者。老神神去世后,拿着风筝被抬上轿子的石头则是新的“神神”,村民们此时成为了崇敬者。无论二者的身份和位置如何改变,双方都始终处在一个身份理解的错位上。盲琴师一辈子都在努力追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试图模糊“人”与“神”的界限,但作为普通人的村民的认知中,他们的身份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非人”与“神”。一旦偏离这两种身份,便会引发各类冲突,双方就在这样的身份认知追逐与错位中,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三、 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不同身份的符号意义

在零余者的封神路上,不同的人扮演了各式的角色,共同推进主角命运的发展。他们以或清晰或模糊的面貌出现,导演了一场有关于人与神的疑虑与狂欢。

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即老琴师和石头,他们合为一体,因自身的身份和周遭的环境出发做出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在不完整中以完整为目标出发,终其一生也在所不惜,他们历经修行、苦痛、怀疑、执念、到最后的幡然醒悟和重复,在不能自主的命运中选择相信和寻找最大也最小的可能,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遭遇误解与嘲笑中逐渐面目丰满。可惜的是到后期,导演过分的自我意识表达占据了电影的主叙事,在电影中注入的诗性色彩和对命运主题的执着,让主角逐渐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故事,最终也成为了某种符号。不过好在电影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结局,隐藏了对石头更丰富的可能性的期待。他们惩罚了一个人,是否也意味着封了一个神,结局并没有确定的答案。

除二人外,电影中出现了人虽然拥有完整的身体,但都以模糊的面貌出现,时时如梦境和幻境一般,像是在营造一种仪式感。这类人作为群体和个体出现,参与了琴师们身份的塑造。

电影中有两大群体值得注意――村民和船夫。

在村民们遭遇纷争时,老琴师被迫切需要,身临现场的弹唱制止了一鋈禾逍曰煺剑一人对着一群人,此时的他笼罩着神的光环,即便不能说是奉若神明,也带有某种对未知的敬畏。当石头和兰秀的恋情被曝光时,作为一个零余者,被普通社会秩序所不容,与村民发生激烈冲突。从村民对石头的殴打到石头的封神可以看出,在村民看来,琴师在非人与神之间没有第三条路,但他们所要追逐的恰好是这以外的人生,世上没有谁能够理解你,对你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循环往复的误解组成的世界。村民们象征的这样的外部世界,各自存在又相互误解。同样是以群体的状态出现。船夫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渡人者,船夫带给琴师的是如黄河口般的生命力,如果说村民带给琴师的是误解,船夫带来的则更多的是吸引力。

除群体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以个体身份出现,带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兰秀和面店老板娘以个体的身份出现,带来的是夏娃式的诱惑,当然也带来了觉醒,是不可缺少的符号。在老琴师的言传中,这应当要拒绝的诱惑,因为这是老琴师走过的挫败之路和觉醒之路,他不希望石头重蹈覆辙。然而,他的梦境有相似的场景,由对女性的欲望所表达的对正常人生活的渴望,这是代代琴师的禁忌和命运,兰秀们觉醒了他们对普通生活的渴望,像禁果般诱惑着他们,这里有一个潜在的文本,禁果的另一个名称是苦果,带来觉醒的同时也带来代代相传的苦难。

惩戒者和被惩戒者,诱惑者和被诱惑者的母题在这里发生的一些修订,惩戒者和诱人者不再仅仅担任主动的角色,他们也被携裹进命运的洪流中。

如果说在石头与兰秀之间,更多表现的是纯真的情感,老琴师梦境中则彰显的是,前者是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向往,后者则是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情绪表达更加强烈。老琴师和石头,面店老板娘和兰秀,一梦一真,一隐一显,暗示了两人命运的重叠和区别,借由一只风筝表述了希望。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