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读书的格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了魏书生写的《好学生好学法》,书中主要从“增强动力”、“发展智力”、“掌握技巧”三方面来阐述学生学习的各种好方法。这本书是针对中学生来说的,但是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成长都是可以借鉴和运用的。接下来我就着重谈谈我感触比较深刻的几点看法。
一、经常进行精神充电——每天一条格言,使你心明眼亮。
记得高四那年,临近高考还有三个月,为了让自己有一颗不气馁不退缩的勇气,每天晚上我都会在日记本上写上一会两条“格言”,这个格言有些是我自己鼓励自己的话,有些是从书上看到的激励人奋进的话。比如:“加油!加油!加油!”;“永不气馁,永不放弃”;“前面的道路还很长,这只是你人生道路的一小步”;“有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没有耕耘一定没有收获”。慢慢地,每晚一条格言,让我拥有了勇敢向前冲的动力,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
虽然魏书生主要是让学生们抄一些格言,但是他也有让学生们相互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格言,甚至是针对自己而为自己写的格言。现在觉得我高中时的这一做法,正好和魏老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的五方面好处。
被提及的五方面好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就个人写日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当然,让自己在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同时让自己更加豁达和开朗。当然不是天天写,有感就写,无论哪方面的,晚上思绪比较缜密,也不要拖到第二天,整理好思路好好写。记得大学毕业前的一次面试的失败,就让我整晚上对自己好好的剖析的一番,无论是专业问题,回答技巧,还是机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我都一并写在日记本上,我觉得这样做对我今后的面试成功或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三、给自己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我很欣赏魏老先生学生们说的关于各种考试是一件享受的千万个理由。是的,换个角度,换个思维,难的讨厌的都变成了喜欢和享受的了,其实这也是交给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不好状况的勇气和动力。这对生活的遇到困难挫折的人是很好的论据,学生都能做到,工作了的我们更应该如此!
四。最后我谈谈关于记忆力方面的。
关键词:日积月累;程度;途径;策略
“日积月累”栏目是新课程语文内容设置上的创举,是语文园地“回顾・拓展”栏目固定板块之一。呈现形式以格言警句诗句等为主的句子居多,也不乏词语形式的成语等熟语,另外每册一般还安排两次诗(词)篇。这些内容中外贯通,古今横贯,归类出示。虽属小得不能再小的板块,但它紧密地与单元主题相配套,其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可由于该板块教学随意性大,操作实效性小,探讨力度也弱,“日积月累”可谓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学预设,还是操作方法,乃至教学效果,现状都不尽人意,不容乐观。
笔者在学校的一堂推门听课中发现,某教师执教语文五上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流程如下:
第一步,理解意思并板书,熟读成诵。
第二步,抄写名言警句及意思。
第三步,默写名言警句及意思。
第四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理由。
执教者课后交流时还相当自信:这样教,甭愁这块内容考试不过关!
如此死记硬背,一味灌输,为考试而积累;
如此机械操作,按部就班,为积累而积累;
如此本末倒置,目中无人,弃主体于何处?
无需回避,类似课例不乏其人,目前“日积月累”教学现状总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遮蔽了“马蹄”!“日积月累”到底该怎样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根据课标要求。《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之“教学组织与实施”第14条也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这为“日积月累”指明了方向,并以“词语”为例提供了指导性的操作框架。为此,笔者对五上年级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初浅尝试。
一、积累程度上把握好“三个维度”,适当点拨写法
我们可以把“日积月累”分解到有意义单位,音形义结合体――词语。任何语言的积累,基本要求是会读、能写、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紧扣积累内容的“音”、“形”、“义”三个维度。这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音”的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出现一些冷僻拗口读音,学生也能够借助工具书解决,倒是“形”、“义”必须重点把关,落实过关。
笔者尝试通过读悟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大意。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句子的大概意思,随后在交流中初步理解,再抓住要点深入理解:五个句子,分别强调了什么呢?相机板书:①读书要持之以恒;②读书对写作的帮助、促进;③读书的重要性;④要珍惜时光读书;⑤读书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积累内容的语言形式。否则,学生仅仅“知其然”,而没有“知其所以然”;否则,师生仅仅关注“写什么”,而忽视“怎样写”,顾此失彼;否则,课堂语言味淡化,缺乏深度解读。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明白格言警句之所以流传广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除了蕴涵哲理启示,还与写法巧妙密不可分。
二、积累途径灵活不拘一格,读记背写并用
积累的途径,课内课外均可,但课堂积累是主阵地;有意识积累和无意识积累并存,但应该以有意识积累为主渠道;教师强化与学生熏陶同步,但应该是以教师的引导为大前提,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旋律。一句话,积累应该是多渠道、多途径、多策略的。
“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贵在运用。在本课例中,笔者尝试设计多项的情境补白:小弟弟不爱读书,还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可以告诉他:“ ”。如果他狡辩:“我有的是时间,现在玩,以后读书也不迟。”我应该这样教育他:“ ”。我还要告诉他读书的方法:“ ”。
至于积累的方式,无非读读记记背背写写,当然,这个“写写”不仅包括抄写,还包括用上这些积累的材料来写――写句子语段,写感悟体会等。同时,“写”的内容与形式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避免生吞活剥,避免无趣乏味。因为积累主体是学生,激发其内动力是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从理解到积累,再到运用,可以提炼成一个训练的模式:理解大意实践应用领悟写法。模式仅仅是一种范例,一种最基本的教学程式,应当随机应变,如在“积累”古诗词时,研讨写法环节可以安排研讨押韵等;“积累”熟语时,研讨写法环节也可以讨论褒贬感彩和应用范畴,也可以研究构词规律等。只要我们脑中有“模式”,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循序渐进,灵活变通,必有成效。
三、积累策略注重实干运用,强调整合提高
上海吴忠豪教授在谈及积累时,阐述了他的观点:积累有两类,一类是消极积累,一类是积极积累。其分水岭在于能否运用,因为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或用于书面交流,或用于口头交际。为积累而积累的语言只能属于消极语言,即使积累数量再多范围再广,也只是埋在喜马拉雅山下的矿藏;为运用而积累的语言才是积极语言,能够长久储存而最终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学习语言目的是什么?交际应用!只积累不运用,那是消极语言,记忆的痕迹稍纵即逝;积累并能运用的语言才是积极语言,积累并运用的过程才是真正提升语言素养的基石。语言内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中预设如下问题:你打算挑选哪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此环节,不仅回顾格言的意思,还强调运用的“场景”,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格言的表达方式。如上述案例,只要通过适当引导,就能帮助学生在记忆中留下写法上的烙印:①夸张;②比喻、夸张;③比喻;④对偶、对比;⑤排比。
同时,我们有不少老师容易被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所禁锢,其实,只要教师认识到位,举措跟进,“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的有关教学内容可以整合,有时可以互换顺序,尤其是“日积月累”往往可以放在“口语交际・习作”前面来学习。还以笔者在尝试中,考虑到“口语交际・习作”内容也是读书的话题,不妨先积累关于读书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再来“口语交际”,最后书面习作。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再来口语交际同主题的话题,无疑是循序渐进的,无疑是水到渠成的。因为我们不可缺少这样一个“以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学生并不规范的口头语言”的提高过程,同时又是“以丰富的书面语言丰富学生并不丰富的口头语言”的上升过程。
在此基础上,再去写自己读书的经历、体会,有了材料内容的迁移和话题理解的铺垫,“厚积”后“薄发”,既巩固积累、运用积累,更让学生明白积累的价值之所在,强化学生有效积累的内驱力。
语言积累是个永恒的语文课题,而我们应该强调和坚持的积累是一种积极积累――兴趣的激发,文化的积淀,能力的提升。只要我们贯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课本为例子,课堂为引子,把学生引向“生活大积累”,真正发挥日积月累的功效,让“日积月累”小板块也能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2009年版
培养学生捕捉阅读信息、加工阅读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8-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也是时展的需求。学生课外阅读正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外阅读能力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关于动物描写一组的课文时,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找,还有哪些有名的作家写身边的小动物,是怎样写的?你有什么收获?特别推荐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师生共读一本书。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具体做法是这样的:1.故事会,比一比谁课外故事讲得好。2.我知道,看谁课外书读得多。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3.推荐一本好书,你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喜欢?说说你的理由。全班再进行交流,不仅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成就感,更吸引其他学生也有读书的兴趣。4.我喜欢的词语,最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是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班上进行朗读展示;同时,鼓励学生用读书积累的词语来说话,或模仿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句式练习等等,这些做法都深受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课外阅读也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做到读一本书,至少有一得的收获。同时还抓住媒体契机,进行兴趣转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著,享受阅读原著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一、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作者、根据文章主人公、根据体裁、根据单元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引进大量的补充教材,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一)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受益课外。
(二)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
(三)授之于渔,指导读书方法。1.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速读。为培养快速学生抓捕信息,逐渐训练学生使用“提纲契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于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点。3.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不仅引导方法,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四)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老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监督促进阅读效果,一方面形成良好阅读方法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二、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也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激发阅读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检查阅读效果。
(一)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二)评定读书笔记。评选最佳“读书卡”,选举“优秀小读者”,给予鼓励和奖励,完善和落实课外阅读的全面评估。
学者认为读书必须精读和博览。精读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须字字认识,不可随便放过。“口到”须句句念出来。“心到”是每篇每句每字的意义须用心考究。“手到”是将看过听到的知识做一些提要说明,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记述。理想中的学者,既能专业精深,几乎惟他独尊;又能旁搜博览,几乎无所不知。这样的人,对社会极有用处,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读书的目标,认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武侠小说家金庸曾在《艺术人生》节目中
讲述了一段关于读书的看法。主持人问金庸:“您写了一辈子书,您怎样评价读书?”金庸回答:
“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主持人又问:“如果有十年时间让您重新选择生活,您怎么选择?”金庸答:“如果这十年中,一种是让我坐罕,但给我书看;另一种我有自由,但不让我读书,我选择第一种——在牢中读书。”金庸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书籍无限而执着的热爱。金庸以为读书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的满足,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书是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金庸先生希望年轻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学会读书,人生中遇点挫折、不如意,都不会放在眼里。
文学家鲁迅,少年时候便与书籍结下了深厚情缘。鲁迅平常十分爱护书,看书前总要先洗手。他从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别人,如果有人借书,他宁愿另买一本新书借人。鲁迅常年整日地看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从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谈上,以至于养病时喝茶时都在读书。鲁迅的读书方法有“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自愿的嗜好读书”等。鲁迅读书讲究“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人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人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课余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设置问题—激起阅读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人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首先从激发兴趣开始。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这些标语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好读书,读好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便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诱惑”学生爱上阅读,并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听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可读的课外书,“诱导”他们说,最近自己正在读一本很好玩的书,然后,有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他们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停下,让学生自己去读。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情节讲一讲,并和他们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如此一来,学生们越读越有兴趣了,他们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信心,阅读的良性循环也就形成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有计划,课外阅读也不例外。每学年开始,我都让孩子们订一份读书计划,内容包括要读的书目和自己的读书安排两大方面。通过订读书计划,避免阅读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
再次,教师可以举行“好书推介会”和“读书交流会”,给孩子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孩子的阅读资源共享;也可以结合影视内容,以此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每学期可以开展一次“好书推介会”和“读书交流会”。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图书,为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觉读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对书的认识与了解更多了一些,对图书的热爱又深了一层,对于他们阅读兴趣的提升,阅读习惯的养成,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也使孩子们明白,有很多很多的好书正等待着他们去阅读。
《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均已被拍成电视。学生看完了画面精彩的影片,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四大名著有连环画,有儿童版本,还有白话文,读什么版本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再适当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讲讲这类故事,也一定能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坚持做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和主题手抄报。做读书笔记和主题手抄报有很多的好处:可以累积资料、深化印象,还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日后查询。
低年级学生,可以要求学生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即可。中年级学生,可以拓展阅读《主题丛书》,就是让孩子把《丛书》上的相关的文章读完,并做一份主题手抄报。同时让孩子除了做摘抄以外,还可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受,并简单装饰一下自己的笔记本,这就形成了图文并茂的阅读笔记了。学生这样坚持做读书笔记,三年后他们便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
还有,教师在班级里可以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示舞台。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展示自己来赢得成人或同伴的肯定,因此我经常组织我班的孩子进行诸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二来可以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的辛勤付出结出丰收的果子,以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日子更加奋勇向前。每当看到比赛中他们充满感情的朗诵,看到他们入情入境的表演,看到他们不甘落后的倔强劲儿,我就倍感欣慰,心里总是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在教室里开展“读书卡”“读书格言”等阅读游戏,也会成为学生阅读中的开心调料。具体做法就是教师利用上课间隙或课余时间,让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读书卡片,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做一个记录或纪念;然后让他们选择一句励志性的读书格言,以便时时鞭策自己。这样做,类似他们在美术课上制作一个小手工或是画一幅图画,让他们在获得知识、受到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放松,得到了愉悦。
当然,教师对学生赏识性、多元化评价,更会让孩子的阅读充满自信。
被人赏识是一种幸福。对于学生来说被老师赏识,无疑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之火。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以激励学生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这种评价机制广泛适用于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课外阅读也不例外。
在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我总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字典通”成为对这些同学的昵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恭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消除了他们对阅读的恐惧,让变得爱课外阅读了。课外阅读便会成为孩子的精神食粮,一日不吃饿得慌。
各位家长:
你们好!感谢大家今天的光临。今天,我们又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坐在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交流之前先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你们这样的支持,孩子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有些家长我们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可能就对我们和孩子的了解也就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的忙碌我们接触的就比较少一些,相对来说对我们和孩子的了解就少一些。与上学期相比,我们班在各个方面都是进步的,这是令人欣喜的。我先就这一学期以来的班级工作做一下介绍,希望家长能更加了解我们班级的工作:
一、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对我班的学生在常规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学习,并要求学生平时努力按这些要求去做。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培养和熏陶,学会谦让、宽容、忍耐,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为自己的集体争光,在组与组之间、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这集体的含义将有所不同。同时,在校纪班规中,我们提出了班级各种承诺:不乱扔纸屑果皮,不说脏话,不追逐打闹,不摘花攀木,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攀爬,不玩危险品,不损坏公物,不乱刻乱画,不攀比吃穿。五年级更多的应该锻炼他们自主的能力,因此班里安排了“班级小分工”,,让他们每个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班级的各项工作负责到人,安全、卫生、纪律、各个角区的布置、黑板报的定时更换等等,学生们都很负责,既完成了现在所倡导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教育理念,又锻炼了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参与的种种能力。班里安排的学习小组,小范围内让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全面引导,及时给于他们帮助。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寓教于乐”是小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为了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各项才艺得到展示,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为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投稿,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有征集作文的信息,便通知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5月份评奖结束,我们班里有部分学生获得奖项,我曾对所有的学生说过,重要的不是得奖与否,而是你敢于参与,敢于去表现中锻炼了自己。重视朗读与背诵的训练,常言道“会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与背的重要。“书香校园”活动,学生背诵古诗文、格言,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勤思考,拓宽知识面,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日晨读都会拿出时间来,在复习课本以外,安排了古诗文和格言的背诵时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他们自身口语的一种锻炼。针对我班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方面的能力稍差,在语文教学中,专门安排课时让学习联系有感情的阅读。上次学校听我们班的课时,都说我们班读课文水平进步很大,学生的表达能力非常强。还有在全校开展的“学会感恩”的系列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通过调查、填表、演讲、作文并且做出了承诺,认识理解父母、老师、亲人、同学和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学会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又成人又成才。
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注重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要求学生做到“五认真”即: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作业、认真复习。在语文学习方面,这个班孩子的特点是比较活,孩子们单纯,胆子大,敢想敢说,很自信。相比较,女生文静一些。语文课上孩子们发言积极,爱讨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这一学起来,我重点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听课习惯。要求在老师讲课、同学发言时,认真听,不乱插嘴,不做小动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画边想,进行独立思考,每节课都安排他们练笔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想,大胆说,并能书写下来。也非常重视写字训练,针对部分学生书写欠规范的情况下,学校张贴了写字歌我们领学生一起学习,在平时写字时提醒他们注意坐姿。我们告诉书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并让他们记住“提笔就是练字时”。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各班中或多或少有的学生成绩一般,有的学生成绩优秀,我们的老师对于他们在课堂中能因材施教,在课余时间都是个别辅导,让学困生增强自信,让优等生戒骄戒躁。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让书香飘逸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办法
1.组织领导。为使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设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曹正轩
副组长: 焦红亮
成 员: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2.宣传发动 。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展开宣传读书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①向教师宣传:教工会议上让全体教师知道并要发挥老师的力量把这次活动搞好。
②向学生宣传: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3.活动保障
(1)学校图书室按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书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发动学生互相换书。
(4)鼓励学生个人购书。
三、活动安排 :
1、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份):各班组组织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 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 ②在什么地方读书? ③读些什么书为好? 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
2、第二阶段(四至五月):为读书活动开展网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本期特推出“六个一”活动。
清晨一诵: 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
午间一读: 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
晚间一记: 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
每周一课: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开展读书活动;(一、二年级利用每周的地方课;三至六年级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进行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读、快速读、精读法、重点读、边读边批注等等。或者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 ,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 “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
每班一集: 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并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定期阅读,也可以将学生摘录的名言名句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
每月一评,每月各班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网活动,评出当月“读书之星”,报送教导处进行考核,对考核过关的“读书之星”学校进行表彰。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书。 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第三阶段(六月初):为总结评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