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最后,我们还尝试着当了一回小诗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就从我们的笔尖流露出来。我也写了首诗——《四季的树》。

四季的树

春天的树,

秋天的树,

发了绿芽,

金黄一片,

归来的鸟儿

孩子们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来的信。

夏天的树,

冬天的树,

郁郁葱葱,

光秃秃的,

炎热的天气

像年迈的老人

有了一丝的清凉。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偏离;过分规则现象;暗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08-02

1.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题材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文体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注重研究问题的形式和功能。文体学涉及到的文体类别主要是诗歌、小说戏、剧及散文,其研究对象是各类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它最关心的是作品的语言运用技巧。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是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新格律诗,该诗充分体现了新诗创作的"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无论该诗是为谁而作,都不影响我们对该诗的鉴赏。这首诗语言简单,色彩鲜明,韵律优美,意境清新,充满欢快喜悦之情。本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究其艺术特点,以展现不同的理解和欣赏视角。全诗如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句法偏离

句法偏离是指违背常规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有句法结构的倒装、前置和混乱。句法偏离比常规句法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起到强调作用,更好的表达文意。

本诗中"黄昏吹着风的软"是典型的句法偏离。虽然"黄昏"被放到了主位的位置,但真正的主语是风。"黄昏"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构成的一种景色,它不能是"吹"这个动作的执行主体,所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风吹着黄昏的软"。但是这样的次序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黄昏"给人的是一种视觉感受,而"风"一般是通过触觉来感受的,"软"也是一种触觉感受。因此,从感觉的逻辑性来看,"风的软"比用"黄昏"的软更合适、贴切。另外,"一树一树的花开"也是一种句法上的偏离,把抽象的"花开"用"一树一树"来量化了。我们常用"一树"来量化"苹果花" 、"石榴花"等具体的花,却很少用"一树"来这样的量词来形容抽象词"花开"。这是诗人独具匠心运用词汇的体现。"一树一树"重叠使用,营造出一片片花之海洋的意境。这种句法偏离可以使韵律更和谐,同时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此外,倒状也是句法偏离的中要特征,此诗中的第8、9与12、13行都是采用了倒装手法。这些倒装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突显作用,同时形成了两组小规模并行结构,使韵律更富有节奏感。

3.过分规则化现象

在文学中,过分规则主要是指文本中一些语言单元的重复和并列。重复和并行结构的使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强调主题的作用。

本诗中第1行和第19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

并列结构可以使行文结构更加严谨,内容集中。此诗中有三组小规模并列结构,第8、9行是一组,10、11行是一组,12、13行是一组。第一组的描述让人觉得"你"仿佛是一个带着花冠的婷婷少女,姿态婀娜,在四月的万花丛里偏偏起舞,那种娉婷轻盈之美给人无限遐想。中间的一组并行结构的描述说明,"你"不仅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庄严肃穆的一面。"夜夜的月圆"有一种庄严且朦胧的感觉。第三组并行中,"鹅黄"与"绿"两种明亮的颜色放到了一起,给读者提供了视觉转化和想象的空间。"雪悄然融化"与"嫩芽静静绽放"的情景浮现眼前。

重复和并行结构的运用,让整首诗结构更严谨,韵律更完美和谐,主题更加突出。

4.暗喻的运用

暗喻诗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心理机制诗通过类比联想或接近联想,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暗喻的使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联想翩翩。本诗中暗喻无处不在,几乎每行都有暗喻修辞,营造了一个清晰明快的意境。

例如,第一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本诗中最典型也是最核心的暗喻。把"你"比作"四月天"带给读者一种视觉、听觉与味觉等感官上的享受。"四月天"虽然是个静态词,但却是色彩性很强的词,他给读者一种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视觉体验。让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翩翩彩蝶,袅袅炊烟,微微南来风等春天里特有的自然美景。"四月天"不仅有色彩美感而且也有音乐性,呢喃梁间燕便是四月天里最好的音符。燕子的呢喃声与万物勃发的春天构成了一副魅力的画卷。此句子可以说也有通感之功效。此外,"四月天"是一种恒久的自然规律,象征着"你"的永恒,只要人间有四月,就有你的存在,爱的赞颂是恒久不变的。

第四行中的"云烟"比喻最妙。"云烟"给人一种轻快飘渺自由之感,有时离你很近,有时却很远,飘忽不定,无根无踪迹,是自由洒脱的象征。云与烟本质上不同却在外形上相似,早天里的云烟又如雾,朦胧缭绕。让读者深切领会到"你"的轻盈自在,无拘无束。"早天里的云烟"让人联想到清晨袅袅的炊烟,农人忙于做饭的情景,炊烟徐徐上升,最终与云朵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第16行将"你"比作"一树一树的花开"也是绝好之笔。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比喻,"一树一树的花开"既可指一树的"桃花开",也可指一树的"梨花开""杏花开"等,春天的任何花都可以,任凭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本诗中既有抽象的暗喻,也有具体的暗喻;既有动态的暗喻,也有静态的暗喻。正是这些暗喻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画一样的美感,诗一样的旋律。

5.结语

林徽因,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传奇女子,以其优雅娴熟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美丽画卷,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流露,有着道不尽的真情礼赞,诉不完的绵绵爱怜,让我们尽情领略了爱的无限美丽。

参考文献

[1]陈学勇:《林徽因寻真》,中华书局,2004版。

[2]戴凡.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章超. 诗歌《雪夜林中小驻》的文体学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5]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版。

作者简介: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传媒转型期文化汉语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诗歌进入了白话诗阶段,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现代汉语诗经历了自由体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派诗、政治抒情诗、朦胧诗、先锋诗等探索阶段,基本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朝气,但进入九十年代至今,诗歌的创作与阅读都呈现了下滑态势。诚如王光明教授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中谈及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诗歌状况时所言:“灯光暗转,垂暮放下,剧情已渐新……许多东西一夜之间从悲剧变成了喜剧”“诗歌似乎直接走入了黄昏和暗夜。”这不能不使人焦虑,但是,关注当下的汉语诗歌语境,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新动态,由此浅谈开来。

一、汉语诗歌传播媒介的变化以及引发的思考。

诗歌传播是诗歌发挥艺术作用和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式,诸如口传、抄写题跋、印刷、朗诵等,在现代科技日渐发达的今天,汉语诗歌的传播媒介有了重要的变化。

1.网络成为汉语诗歌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网络文化以“虚拟性、交互性的符号自我(主体)”为基本特征,即网络用户凭借诸如网名、图片等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交互性的及时交流互动。其中,博客的兴起造就了众多网络,包括诗歌写作者,据新浪网统计,在网上开博客最多的是诗人群体。可见,网络确实对汉语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1)发表和阅读作品的便捷度和自由性。在传统观念中,诗歌是少数“精英”方可享受的高级精神品,同时受到体制影响,普通写作者更是很难发表作品,而网络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博客上可以快速而自由地发表作品,这就为更多的诗作者进行艺术探索、发表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园地,也为读者阅读作品提供了方便。

(2)阅读的交互性。网络“交互性开放的界面”使读者的阅读活动与众多不确定的其他读者共同进行,并通过留言回复等方式与其他读者和作者进行交流,便利的传达阅读和创作感受成为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创作激情,同时也为作者修正、调整自己的作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3)接受环境的立体化。网络平台具有“超文本界面”,它是纸张以外的电子文本,不再是传统文本的线性的或平面的结构,而是网状的多维立体结构,有着“超文本链接”,用户点击文本中加标注的一些特殊单词或图像,就能打开另一个文本。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诗歌,可以增强接受信息的灵活性和综合性,相关内容的便利提取也有利于诗歌的理解和扩充阅读。

(4)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化。不同于传统文本,网络可以提供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支持,阅读过程中会有相关的音乐图像等元素,比如在一首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里,可以配上诸如青草、桃花、冰化的溪流等图片,还可以配上清新的音乐,这就构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接受环境,增强了阅读诗歌的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值得思考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

2.从诗朗诵等活动中谈汉语诗歌的音乐性。

近年来,配乐诗朗诵、诗歌电视、央视新年新诗会等活动的举办为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汉语诗歌的接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见,汉语诗歌的发展,音乐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诗歌与音乐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中国古代许多的诗歌都是可以入乐演唱的。中国很早就有所谓的“歌诗”,即能谱曲配乐配舞表演的诗歌,如《诗经》、楚辞等。与音乐相近,抒情诗也有着声音和谐的音调和节奏,有较高的心灵自由度和情感表现力。中国的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韵律,为人们所熟识和喜爱的现代诗歌也往往有着音乐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研究者吕进曾言:“中国新诗是一种看的诗,依赖吟唱和朗诵是越来越少,”这或许是当下许多人否定和轻视新诗的重要原因。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音乐性是诗歌的重要因素,新诗虽不必延续旧诗的平仄等严格限制,但是节奏和内在的音乐性是必需的。如何使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汉语抒情诗具有音乐性,如何使得好的汉语诗歌在新时代得到有效的流传,这些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探索。比如,当代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如谢冕先生赞赏的崔健的《一无所有》)、古诗改编的歌曲(如《明月几时有》)就是有价值的尝试。

二、转型期文化语境下汉语诗歌的接受以及引发的思考。

著名学者杨乃乔教授2008年来保定学院讲座,在回答笔者关于“现代汉诗”发展状况的提问时说到:“在后工业文明时代,诗歌——文学中的“贵族”的阅读是没有环境的。在这个读图时代,追求审美感官的速度与刺激成为趋势,诗歌注将没落。”杨教授从当下环境的反面因素指出了诗歌衰落的原因,笔者在这里想反其意用之,探讨一下新时代语境对诗歌发展的有利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诗歌生存的社会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元而矛盾的时代中有着诸如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生存与道德的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人们所焦虑的是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精神的无根感。信仰多元侧面导致信仰缺失,灵魂的漂泊使人们内心出现了矛盾郁闷颓废无聊彷徨的情绪,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具有普遍性。历史仿佛回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浪漫激情后滋生的是面对理想和价值失落的苦闷与迷茫。与现代物质日渐丰厚构成反讽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空虚。可以说,整个社会在渴望着一种灵魂的栖居地,人们需要生命性情的滋润,需要心灵的休憩与安慰。

而诗歌作为一种极具感情的文学形式,集中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充满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对人生的吟唱,对生命的珍重,对崇高精神和道义的担当,对心灵故乡的永恒守望,其中现代诗歌更是有着现代人生存的丰富情感和经验,等等。这些都可以抚慰当下人的心灵,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和阅读期待。试以海子的诗歌为例,考察海子的生平及其诗歌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命题——对灵魂栖居地的追寻与确认。“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村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他的抒情短诗吟唱着大地、河流、村庄、麦地……那是“永恒的人类生村和生命之庞大根快”,是一种“文化乡愁”,长于农村的海子对乡村有着独特的生命体验,他深情地吟诵着自己的诗歌理想,追寻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诗歌是熔铸真性情的生命之诗,海子对生命的爱与信仰都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滋润和感动,这也许是近年来海子诗歌受到重视和喜爱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在转型期复杂文化语境下,诗歌也存在着发展的有利环境。贴近心灵,抒写有真性情的生命之诗,是诗歌的本质要求,也是汉语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上主要从现代传媒和转型期文化的角度浅谈了当下汉语诗歌的发展,汉语诗歌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当下的状况还有许多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待笔者学识能力的提高,或许能够进一步深入下去。汉语诗歌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在20世纪的百年探索中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1世纪,汉语诗歌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1.《写作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一、诗歌教学第一步——捕捉诗歌的意象

理解诗歌其实并不难,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的情况下,不看教学用书,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首先,必须把握几个概念。一、诗歌的主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大多数诗歌、诗言志,歌抒情。有的诗歌是托物言志,有的诗歌是借景借物抒情,由此可见,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而志、情在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又属于理性的内容。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人类识识事物的规律是:由表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人类就是通过感性的事物(表象的、个别的、具体的)来理解理性的内容。而诗歌中的意象就是一些感性(能看见的、听得到、感受到的形象)事物。因此,教学生捕捉诗歌的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

大多数诗歌是通过一幅幅图画来表现诗歌的主旨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第一、三、四句就能构成三幅不同的图画:结庐图、采菊图、飞鸟图。这三幅图画,就是此诗的意象。这些学生通过阅读能感受到。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花、泪、鸟是这首诗的意象,学生也是能找到的。现代诗歌也一样,如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这首诗,其中“骑”、“呵,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也能找出来。

二、注意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是怎样通过意象来理解作者的志与情。一般来说,诗歌中的意象意义并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就有它的三重意思。这个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这就是诗歌之所以含蓄、耐人寻味、意蕴深长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意象这个表象去推测本质的志与情,也就是让学生思考:在当时的背景情况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三幅意象图作出以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闲适;飞鸟图——自由。那么,整个诗歌的志与情就出来了。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就易如反掌了。也不难根据杜甫的《春望》中的意象推测出: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痛快的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花、鸟、泪,同样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由此,通过诗歌中意象就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志与情。那就是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有了以上的基础,学生理解现代诗歌就更容易了。学生根据臧克家的《有的人》中的意象可能推测出:骑——压迫、剥削,“呵,我多伟大”——狂妄自大,“俯”——忠诚老实,“做牛马”——任劳任怨,作者运用对比突出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学生就自己能推测出来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写出的东西具有诗情画意,让学生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而意蕴深长、够文明、够文化、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该取它的比喻意义来进行推测: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多的人竞相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的状态,万木——非常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面——你沉沦不前、萎靡不振,社会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局面。所以,沉沦、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已的发展,最终被社会、被时代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后,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是在劝勉朋友。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我的恩师陈超先生在2014年4月3日完成了最后一部书稿《诗野游牧》。当他今年要在陕西出版《诗野游牧》时竟然打来电话并发邮件希望我为此书作序。我当时颇为踌躇,我说,“老师,哪有学生给老师写序的?”而陈超老师恳切的言辞让我无比汗颜和忐忑。当我打开2014年4月10日下午两点14分您的这封邮件,我除了眼泪还能做什么呢?

俊明,你好。

给你添麻烦了,真有点不忍。如果你忙,一定直接告我,我再找别人写。真的没关系,咱们之间什么不能说呢。

我是想,为序,你其实是我最属意之人。与其找个同龄诗评家,不如就让我的学生兼哥们儿――霍俊明来写,更到位,更有趣些。

书稿你不用全看,主要看一下第一辑“诗艺清话”,第二辑“片面之词”即可。

其他两辑,你都熟悉(有些是文章摘段),若有时间,只须浏览。

“后记”,交代了多年来我写大量“诗话”的想法。

你不要有压力,放开你的性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谈谈你对我某些诗话的感受,谈谈我们师生教学相长、交往的趣事。总之,你写得自由、明朗、高兴就可。

出版社要求二、三千字,不用长。

谢谢。

陈超

2014年4月15日,我完成了《从“游荡”到“游牧”――关于陈超〈诗野游牧〉及其现代诗话》一文。这篇具有特殊性质的序文发表在2014年6月18日的《文艺报》上。就陈超老师的这部现代诗话我有很多感触,随后我说能不能就这本书以及其他问题做个简短的访谈。陈老师答应了。9月11日陈老师把访谈初稿发给我,我略作了调整。

2014年万圣节。这一天,老师最后一次远行去了。从石家庄回北京后,11月4日我在流泪中写完《悼恩师陈超先生》:

石家庄原来有这么多楼

这么多高楼

这么多需要抬起头

仰望的高楼

从2014年的万圣节起

每一个高楼

都会有一个人

跳下来

然后微笑着

走过来

拍着我的肩膀说

“俊明,我没事!”

霍俊明:在我的印象里,您的《秋日郊外散步》是在读者当中传阅最多的诗篇。甚至它被收入到了众多的年选之中。我也多年来非常喜欢这首诗作,甚至可以背诵。在《中国当代新诗一百首》的评选中我推荐了这首诗。在我看来这首诗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带有个人经验的深度和温度,而且在诗歌的体式上那种略显严谨整体且韵律和谐的方式在当下诗坛已经不多见了。您谈谈这首诗,或者就这种特殊的诗歌体式谈谈。

陈超:在1970年代当时我们交流的有《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红与黑》等少数的诗集和名著。其中,普希金的诗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那种对自己的绝对忠实。他从来不把感情分为应该表现的和不应该表现的。对他来说,只要是真的,就把它表现出来。比如“一切是幻影、虚妄/一切是污秽和垃圾/只有酒杯和美色――/这才是生活的乐趣”这句诗不仅在当时,其实就现在来说,都被认为是带有某种享乐主义、颓废的东西。但是普希金就直接把它说出来了。对于自己的绝对忠实,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那些写的最好的诗都是这样的。当时的阅读资源和我后来的写作有一定关系。我后来写的诗歌,比如《秋日郊外散步》这些带押韵的新格律体,跟普希金的抒情诗关系很大。

霍俊明:您与很多评论家不同之处在于您把诗歌批评和研究视为是一种特殊的写作。也就是说诗歌批评和诗歌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文体。而这种批评的文体意识和自觉使得您的诗歌批评和研究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个人性和独特性。同时,因为您身处学院环境之中,对学院派的批评是有深入认识的。而您的批评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学院派批评不同,甚至您还对学院派批评有着深入的反思甚至批评。那么,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诗歌批评家是怎么样的呢?

陈超:罗兰・巴尔特在《批评与真实》一书中揭示过一个有趣的事实,即如今许多有效的批评家也成了“作家”。这个说法可能会使那些所谓“学院派”理论家蹙额,但若是换一种表述,就会看到它骨子里的正确性。按照巴尔特的说法,“作家”不应以他所书写的文体为特征,而只应以某种“言语的自觉性”为特征,他体验到语言的丰富的深度,而不只是它的工具性或美感。以前,批评与创作是被一个古板的神话隔离了,而今天的作家与批评家处于同样缠绕――也很可能是欢愉――的写作环境中,挖掘着同一个对象:语言。我很认同巴尔特的说法。文学批评,特别是诗歌批评,不仅仅要做到“达意”,同时其本身也应作为一种揭示生存和挖掘语言奥秘的创造性的“写作”。而写作,无非是人与语言,在更深更广的维度发生的对话、磋商、交锋、嬉戏。对自觉的写作者而言,人与语言的关系,比人与文体的关系更致命,更有难度,更紧张。不是恪守文体的界限,而是探询话语的边界,挖掘人与生存之间真正临界点和真正困境的语言,才构成有创造力有摩擦感的写作向度。诗歌批评家,不但应有对诗歌之美和精神自由的深邃揭示,最好自身也具备能动而自由的话语播撒能力和魅力。对诗话写作而言,“语体”的界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自如地越界穿逐,用自由多样的个人化语言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秘密,对人性秘密,对生存、生命、自然、历史、文化……电光石火般的真切的感受与思考。对于理想的文学批评,福柯在《权力的眼睛》中有一段话令我会心,不妨抄下,为这篇后记作结:“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

霍俊明:你最初的研究成果体现于《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甚至这种诗歌细读和导读的方式成为您一生新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您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特殊的新诗研究方式呢?也就是动因来自于哪里?

陈超:这本书是从1985年开始写的。当时在山东大学访学,听了陆凡教授的美国诗歌研究的课,也选了吴开晋教授的现代诗研究的课,特别是看了赵毅衡的《新批评――一种形式主义文论》和他编的《新批评文集》,我就觉得中国缺乏这种东西。而且陆凡说欧美正规大学的文学教学就是细读,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我想既然欧美都训练过,我也训练一下吧。于是从李金发开始,共写了129位诗人,一首一首的找来解读共400余篇。实际上自己写着玩,也可以说训练。等写到一定量了,于是想那就写成一本书算了。在细读这方面我是最有规模的、也是最早的。当时已经解禁,材料大部分是现成的。象征派诗选、现代派诗选、九叶派诗选都出来了,朦胧诗也出了很多。新生代诗歌虽然绝大多数没有公开发表,但是通过民间渠道大家已经认可他们了。比如《他们》、《非非》,所以在材料的整理上并没有格外下很多功夫。但是也会缺少一些很好的诗人的材料,比如说“四川五君”当时并没有刊物,就是一个交往的圈子。虽然他们的作品在香港的《大拇指》发过,但是我没有见到,我是从老木的两本《新诗潮诗集》上选出来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基本上没有漏掉重要的诗人。

霍俊明:很多人都把您称为中国先锋诗歌研究的代表人物,您的文本细读更是被诗评家陈仲义认为是中国“新批评”的重镇。但是,您多年来的诗歌写作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遮蔽。而就我所知,很多年来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内行”谈及过陈超的诗歌写作(我是说在深刻和准确的程度上),如唐晓渡、西川、臧棣、刘翔。你如何认识自己的诗歌写作?期间是否经历了转变?那么,作为诗人您谈谈多年来你与河北和全国诗人的交往吧!诗人内部的交往不仅呈现为文学的故事,而且对于诗歌写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超:先说说我的诗歌写作。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歌,至今共有三百余首。二十多年才写出这样的数量,可见在诗歌创作上我实在不是个勤奋的诗人。但在泛指的“写作”意义上,我又算个勤奋者,二十多年我写出了近二百万字的诗学理论批评文字。诗歌与文论如此悬殊的比例,也体现出我对诗歌的认识:诗歌不是“天道酬勤”,对神秘的事物我理应持神秘而茫然的态度。回望写作时间,我发现它们同时也自动地约略划出了不同的几个写作年代。我似乎看到另一个我在纸上行走。从不同时期逐渐变化的题材、主体乃至想象力方式和风格中,可以清晰地见出我走过了从理想主义者到经验论者,从主要写“自我意识”到更多地写“生活和事物纹理”的写作历程。我想,它们之间的差异性,统一为我对人、母语和大自然永远的热爱,和不同写作时段的心灵体验和身体状态的真实性。

接下来说说我同诗人的健忘。和朦胧诗人交往是在1986年的第二届全国青年作家会议。这个会“”之前只开了一届,两届相差20来年。当时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伊蕾、岛子、李钢都是代表,就见面认识了。同时还结交了林莽、一平。和北岛见面比较晚。1989年我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出版,北岛看后很高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作品问题专家。后来通过学者刘东联系的。80年代末,认识芒克、田晓青。我和朦胧诗人接触不是很深入的,当时也不算是诗歌之外的朋友。这次会上还结识了王家新、裘小龙、王朔。但会期还是与“第三代”诗人如于坚、宋琳、吉狄马加、姚霏、陈燕妮等人谈得更投机。而我和西川、非默、雁北、张锐锋、老河、陆健等人更早,是1985年春天认识的,在沧州召开的华北五省市青年诗人创作会议上。这次会议以后陆续见,第三代诗人基本见齐了。最终的一次大会师就是1988年的“运河笔会”,几乎所有第三代诗人全到了。包括一些汉学家戴迈河和评论家巴铁、李隆⒗夏尽⒗钫稹⒅齑罂傻热恕D鞘蔽艺嬲有共鸣的还是第三代诗人,像西川、于坚、欧阳江河、王家新、韩东、周伦佑、柏桦、廖亦武、伊蕾、翟永明、光、孙文波、宋琳、杨黎、何小竹、车前子……这些诗人。1988年我受托为江西一家出版社编选一部名为《对话与独白》的诗学文集,骆一禾寄来了他的长文《火焰》手稿。在我刚刚编定此书时,传来了诗人过世的消息。当然,与先锋诗评论家唐晓渡、耿占春、陈仲义等人认识更早,友谊更深,与这些人更能激起一些共鸣。就诗歌评论来说,批评家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的激励对我很有帮助。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跟何锐、唐晓渡、耿占春、徐敬亚、程光炜、陈仲义、刘翔、周伦佑、孙基林、沈奇、张清华、杨远宏、燎原等等这些批评家交往,其中有些人有着超出诗歌理论之外的个人情谊。和《他们》、《非非》、《倾向》里面的主要的诗人也都是朋友,从某种意义上也都超出了诗歌之外。至于他们之间的分歧对于我没有影响。比如我和周伦佑、杨黎都是朋友,他们之间有矛盾对于我来说无所谓。他们更多的也不仅是诗歌的矛盾,诗人的个性比较强,相处久了难免会这样。“四川五君”和我都是朋友。钟鸣热情、才华横溢,欧阳江河无疑也是奇才,他俩之间可能有一点小小的过节,对于我来说无所谓。他们都不俗有趣就齐啦。

霍俊明:1980年代的诗歌已经成了一个神话。但是这个特殊年代的诗歌其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无疑具有多面性,甚至很多诗人和诗作是需要重读和重新评价的。对此您怎么看?

陈超:我们在判断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能使用一个笼统的全称判断。说80年代怎么怎么样,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可疑的。我们要用单称判断,单称不是指的一部作品,而是指的无数个单部作品。比如说1980年代的小说界,莫言、阿城、刘索拉、残雪、王安忆、铁凝、马原、苏童、格非这些人,他们那些很优秀的作品已经写出来了。诗歌也是这样,西川、海子、于坚、欧阳江河、韩东、吕德安、张枣、柏桦、翟永明、王寅、陆忆敏等等他们很多优秀作品也写出来了,这些作品的量也都不小,甚至包括当时非常年轻的郑单衣,人们故意不提他,但是我觉得郑单衣确实是很不错的。单称判断不是一部作品定天下,而是一百部、甚至二百部,我们也要用单称判断来评价。所以不能说对1980年代好像今是而昨非,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就评论说,比如我在1980年代基本上是属于先锋界的,主流文坛把我当作有激进倾向的人,不是很认。1990年代我才得了一些所谓的奖项,庄重文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实际上我获鲁迅文学奖的《打开诗的漂流瓶》,有三分之二作品就是1980年的,而1990年代人们认为写得很好,而且是内行评的,那么你能说我1980年代不行吗?《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部同类书能超过的。我现在看自己1980年代的文章也不觉得比现在写得差。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觉得自己进步了,或者倒退了,只不过是不一样了。1980年代其他评论家都是很扎实的,唐晓渡的大量文章、程光炜的《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耿占春的《隐喻》、陈仲义的《中国朦胧诗人论》都是很扎实的,不能说1980年代就是在胡闹。诗歌作品也是,朦胧诗人作品,于坚的诗集《诗60首》,西川的《雨季》,海子的《太阳七部书》,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汉英之间》,翟永明的《女人》、《人生在世》,伊蕾的《独身女人的卧室》,韩东的诗歌……不都是1980年代的吗?

霍俊明:您的诗歌批评在我看来经历了从“精神游荡”到“诗野游牧”的过程。这是一种转换,还是二者一直在您的诗歌批评中平行存在?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诗话”我认为非常值得当下的诗歌批评者们注意。

陈超:我从青年时代就迷恋祖先笔下那些高妙、快放的诗话,至今兴趣未减。外出旅行,经常还会揣一本诗话词话,看着高兴。随便举出,《诗品》《诗式》《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白石诗说》《六一诗话》《诗人玉屑》《苕溪渔隐丛话》《原诗》《随园诗话》《人间词话》,如此等等,曾给我带来过多少真正的启示和欢乐啊。画龙点睛,点到即止,直取机心,浑然不封,不仅是为诗之道,又何尝不是谈诗之道呢,而且还不是小道。于是,多年以来,我也写了不少散朗、轻逸、有话要说的现代诗话,记下不少个人习诗、读诗的心得。曾分别以“塑料骑士如是说”,“笔随心走”,“话语斜坡”,“蓝皮笔记本”,“讽喻的织体”,“诗与思札记”等为总题,集束发表。它们无须体系撑腰,何赖学院壮胆,当是有感而发,要言不烦,释放性情,带着热气。许多朋友说,这类文章才“有趣味,有用”。而我,也从此类写作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和真正的快乐。我既忝列“学者”,又一直在高校工作,经常不免要写些中规中矩的供“圈子里”交流的学术文章和著作。但那个“内在的我”,其实是个诗人,注定对那种讲坛森严、城堡傲立的学院作风,心存厌倦。天呐,特别是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保障学理上的“自洽”,而蛮横地无视或篡改研究对象(诗歌、诗人)的性质厌倦更深。即使“内行”如我,在那些由所谓“体系”、“学理”、“行规”制导下的文章、著作里,心灵的真实体验和奇思异想也往往被勾出了页边。――可说到底,诗歌批评的一个主要目的,不就是作者对诗的艺术别有会心,本真心灵被打动后的诉说与谛听么?读我这等学术文章,读者仰得脖梗儿酸,殊不知作者也俯得脖梗儿酸呢。于是,我便常常从“城堡”里溜出来,只要有用有趣,“怎么都行”,无拘无束地在诗的原野上游牧,“逐水草而居”,专找鲜嫩的草儿下嘴(下笔)。诗话,便是我私心偏爱的游牧性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却既有纤敏的个人感受,又需要尖新的见识;既有对阐释对象性质的敏锐指认,又有个人想象力翱翔的天地;既使用简隽、精到的判断,又容留了诗歌神秘的不确定性。多年前,本人曾出过一本名曰《游荡者说》的书,眼下又有了这本《诗野游牧》。法国思想家德勒兹也曾提出过做精神/话语的“游牧人”的概念。他吁请人文知识分子,特别是艺术批评家,起来反抗,至少是逃离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的精神等级制的表述。寻求差异性、局部性、偶然性、无政府状态的表意策略,像是一场自由的“游牧”,开阔、流荡、丰富、散逸而鲜润。在我看来,“游牧”式言说,既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写作,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世界的“思想方法”。

霍俊明:“诗野游牧”,无论是在现实的雾霾中还是在诗歌批评的践行中都显得如此可贵、难得,当然也更携带着难以想象的难度。我所希望的则是您继续骑着白马在逐水草而居的路上缓缓前行,任意东西。精神的游历和放牧与复杂性的、现代性的精神游荡同等重要。关键所在就是很多人并不具备这种“游牧”的能力。而像您这样同时具备诗歌批评的“游荡”和“游牧”精神的人只能是这个时代批评场域中的一个奇迹了。

陈超:谢谢俊明的祝愿,我也希望这样一直“游牧”下去。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6篇

似乎自中国进入市场语境以来,从来就没有缺乏过关于“道德”伦理的话语讨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讨论到今天的“价值伦理”争执,跨世纪,且话语严肃认真。上至中国孔教之礼,下至西方公共社会伦理,既有儒家传统的现代化转换,又有左翼马克思的中国运用,还有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公益伸张,云云,可谓理据繁复,论证铿锵,还有主流民间各派别和声交响。可惜现实社会,特别是活生生的人,就是朽木不雕、德衰难佐。好似“道德”这个词如吊死鬼一般被GDP劫持绑架,随其火箭似增长到了云层高屋,还不具备贵妃娇体能承万千宠爱之质,不能起舞更乏弄清影,于是,就越加是高处不胜寒,结果就只能滑溜溜板似的万有引坠。抗辩者不解:中国改革,怎么就损毁了道德价值呢?

今天的自杀已经祸及到六岁的孩子。据《都市快报》报道,安徽省阜南二小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和周周,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写下一行对数学老师的愤怒粉笔遗书,于是社会各方老调重弹地纷纷论及“教育呀教育”。谴责这位数学老师是一方面,可是从孩子起教育他们尊重生命,我认为更是教育之责。从文学虚构到现实社会政论,即从作者到号称公共知识分子们,总过多地张扬叛逆与泄愤,还装裹在“批判审视霸权”的伪饰外衣下。比如:老师与学生,弱小六岁的学生当然是无辜的,具有规训霸权的老师当然责不可脱;但是让人从小就明白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将其视为人道德之根本,更重要。还有《重庆晨报》讯:“16日晚上7时,一名失恋男子在主城开往江津的大巴车上,用指甲割破了颈部动脉自杀。”自杀已不需要其他工具,不需要借助刀、绳、毒,抑或火车、大桥、高楼等,从外在的工具走向内敛极便,指甲就行,岂不怪哉?而且从小学生到这青年,都在公共空间——教室或公车,施行自杀行为,也就是说他们结束自己生命的随意性,几乎无需地点的选择。从哈姆雷特似的哲学追问“活着还是死去”到当下生命的随意轻掷,这世界是如何由思考走向浅薄之堕?文学及话语制造者有何责任?一直以来,许多鼓吹“死亡美学”者,却忽略了言说死亡背后的“生”。一如赞扬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忽略了“死”意象在诗句中有多重解释,即便是这诗人的生命意外地应合了诗句,其生命背后亦有许多不幸和坚忍。阐释和宣扬者往往疏忽了后者,太张扬前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故此本文将再次论及海子与海子的诗,兼谈诗人意愿中的使命。

再说他杀。本来理性社会建制的首要当是使敌我双方亦能在沟通的平台上得以协商、共建和平。当下社会几乎无需构建敌我,甚至都谈不上利益冲突,更不要说即使帮会也该有的法规门道,就像不需要工具似的无需武功,只是任性地随意戕害他人生命。“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中国留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该男子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接机母亲。”弑母案已经无法以俄狄浦斯王的弑父娶母来做哲学省思和理论建构,无知、冲动及丧失理性,社会更多且几乎习惯性地以精神疾病来诠释。好像心灵的问题真的能由科学分析就了结了。一般多使用性格分裂或者双重人格等等遁词,我认为这样过于偏重科学主义的极端,是干扰社会价值及信仰构建的障碍。不少有意图的杀人者总幻想心理医学的庇护来逃罪。在心理医学的市场蓬勃下,社会伦理濒临崩溃。2010年3月24日福建南平还发生了中年男子狂砍小学生事件,造成八学生死亡,三学生重伤。而事后裁决一个失恋说的“疯”字就了结了。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精神分析鉴定,几近干扰法庭治罪,甚至有些不无怂恿变态性破坏社会伦理的行为。我认为,让罪者明白其罪,罚之重要!文学,因其对人性有着超越极限的探险功能,所以常常刻画某些性格多重和分裂之人。但文学及心理学理论都不能沦为助纣为虐的工具。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多现他杀场景,像《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都可谓是多重性格者,在分裂病态中有犯罪行为和犯罪臆想。但是作者并没有把文学描写仅到“罪”的发生为止,或是用某些心理分析理论来怪诞地解构,而是在罪之后,在极其精彩的剖析心理纤维之后,强调“罚”的意义。于伊万,导致精神崩溃,由此阐明拒绝上帝拯救的后果。而在拉斯柯尔尼科夫,除了罚到西伯利亚流放,更是以索尼娅这人物的设置,来实施拯救灵魂之功。虽然她被生活所累沦落为妓,却有着凡人难以想象的与罪人共同承担苦难的超凡脱俗。她作为倾听者肩负起与罪人共同分担灵魂重负的责任,劝说罪人自首,并承诺陪同流放西伯利亚。对罪之罚不是文学终极旨归,文学当追求的是灵魂得救之宗教信念。西伯利亚的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使得拉斯柯尔尼科夫灵魂得以拯救的是索尼娅每天坚忍不拔地墙外光芒式伫立,终于在故事的终结,罪人真诚认识到罪行,也同时得以灵魂的升华。此乃文学之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与西方再度交媾,九十年代诗人自杀却契合着西方二十世纪初诸多文人在世界大战中的毁灭心态,那种灵魂无所皈依的破碎情态,叠加进中国九十年代商品经济冲击,从八十年代前期理想高歌渐渐步入后期人文精神的迷茫,像海子的自杀,纷纷被议论牵扯到诸如伍尔夫、本雅明、海明威、茨威格等等的自杀联想中。而到二十一世纪的他杀现象却暗合着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笔下的幽灵。我们的社会始终在高调否决自己与资本社会的不同,却仅从“杀”这样的微观中,不无十九世纪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梦误导。有人说这都是个人主义的错。我说,先要区分个人主义与个体叙事不可混淆。更不能将新时期中国重新拾起的个人叙事,轻率地否决,且盲目性地重新张扬起曾经被历史纠错了的“”集体叙事中的假大空。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二十世纪进入现代的特殊性,即人们熟知的救亡压倒启蒙的集体主义,的确在心灵上拯救了战争给予人的创伤,使得中国较西方,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少有自杀现象。当然在“”集权主义膨胀到极点时,亦有如傅雷、老舍等等自杀。故此,在强调民族的集体精神即人类的普世价值的前提下,本文拟似海子探寻汉语诗学的民族精神本源般,对人类的集体回忆和人性至善造型由衷呼唤,重思文学之质。恰如海子所言:“我们这个民族毕竟站起来歌唱自身了。”因此海子曾宣言,“我决定用自己的诗的方式加入这支队伍。我希望能找到对土地和河流——这些巨大物质实体的触摸方式。”——珍视生命,善之美乃文学精髓。

对于海子的自杀,我也借用西川引用的约翰·顿:“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对结束生命,无论有多少种阐释理由,都是让人痛心的。我相信,许多优秀者在作如此选择时,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痛挣扎。

同时,我完全不能忍受俗世之人利用优秀生命失落的结果,或是作为隐遁的托词,或是作为泄愤抬高自己身价的筹码,比政客的投机更让我不忍,且为逝者痛心。因此,再度着重指出海子在汉语诗学中的时代意义。企图穿越死亡的疼痛,能获知新生的追求。对死的探讨,从来都显现对生的执著。海子的诗篇有许多“尸体”意象,但无不在谈诗的孕育和再生:“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土地·王》)我愿意相信是诗人灵魂对“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一如海子论及的荷尔德林和梵高。于是,诗与诗人、文学与作者,可以长青万万年。这也成就了海子诗言:“在大地中/死而复生”(《诗人叶赛宁》)不止一个,“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是在“复活”的意义上,我体会海子的汉语诗学追求,称其为“古典是一种黎明”。海子在1986年8月的日记中如此写道:“黎明并不是一种开始,她应当是最后来到的,收拾黑夜尸体的人。我想,这古典是一种黎明,当彼岸的鹿、水中的鹿和心上的鹿,合而为一时,这古典是一种黎明。”

我将这理解为中国汉语诗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经过漫长却始终处于阵痛之烈的历程之后,划过语言天空的一道曙光。中国现代诗,抑或现代语言,已经不可能撇得开“彼岸的鹿”,我们古老的民族语言不可否认地在进入现代以后已经杂糅进西方语言的林林总总,狭隘、闭锁、偏执,都不利于语言的更新发展,尤其是诗歌。在倾注人类情感、心灵的圣职中,更要求普世胸怀。问题是我们民族的语言特别在行诗中,花费大半个世纪在行埋葬之功,“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海子在日记中要说的不是尸体,而是“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日记1986/8)也就是说,“水中的鹿”如“水抱屈原”,尽管“尸骨难收”,却仅只“一双眼睛如火光照亮”,就可以激起“水面上千年的羊群”,让“世界上美丽如画”响彻云霄。(诗《水抱屈原》)要穿上“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是海子一直的梦,在著名的抒情短诗《亚洲铜》中,他把这民族祖魂的诗鞋幻化为“白鸽子”,号召“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但是,为诗的理想性行动要真正实施如诗节奏性跳跃有其现实困难,即如何将“坟墓上的”抒情进“清澈的”、“水中王冠”的状态,“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碍。”海子对现代诗语的“意象”说,尤其是技术分割型,有相当的警醒,他追求的是“意象与咏唱的合一”,他表白“当我从当代、现代走向古典时,我是遵循泉水的原理或真理的”。正是对语言的“自我审视”,这“心中之鹿”才是让海子困扰不已,也奋争不息的关键点,以对中国诗歌使命般的思考,海子指出:“中国当代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

对于诗歌本身建构性思考,要将中西古今内在外物三“鹿”合一,在诗清澈澄碧的王国高度腾跃飞升,这是我对海子诗学追求的读解。奚密也曾在讨论《亚洲铜》时总结:“海子的《亚洲铜》一方面表现了寻根、‘追求东方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1985年1月《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前言),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从对本土文化过渡到对诗本身的反思。”我却认为,1985年左右中国文坛兴起的“寻根”热,对海子当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1986年,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王子、太阳神之子》)多数评论都注意到这段话,却没有多少深究海子为什么会如此说,恰是立于穿越现代意识之后的语境,思想再触及的东方实体,已不能放下现代之重。但要如何才能从当代穿越现代重抵古典,且立于“诗本身的反思”在幻象的旅途飞翔。海子认为,“作为当代中国诗歌目标的成功的伟大诗歌”,除但丁、歌德和莎士比亚之外,“还有更高一级的创造性诗歌——这是一种诗歌总集性质的东西——与其称之为伟大的诗歌,不如称之为伟大的人类精神——这是人类形象中迄今为止的最高成就。”(《诗学提纲·伟大的诗歌》)奚密也注意到了海子“人类的集体回忆或造型”表现出的最高成就,一并“金字塔”、“敦煌艺术”、“印度及荷马史诗”,还有“圣经旧约和可兰经”,对这要建立(以西川的话说是)“庞大诗歌帝国的理想”,奚密没有做深入分析。在西方现代意识统领百年之久的领地,集体的东方还有否可能,且要以远古史诗的形式再度表达?被幻象燃烧的海子说:“我一直想写这么一首大型的叙事诗:两大民族的代表诗人(也是王)代表各自的民族以生命为代价进行诗歌竞赛,得胜的民族在歌上失败了,他的王(诗人)在竞赛中头颅落地。失败的民族的王(诗人)胜利了——整个民族惨灭了、灭绝了,只剩他一人,或者说仅仅剩下他的诗。”好似海子以“处罚东方”的语气要倾导出的是即使百年来我们面对“死亡惨灭的秋天”,但依旧可以幻想诗歌“保留最后一个果实,除了失败,谁也不能触动它。”而这失败之血却可以飞跃入天堂,“血。他的意义超出了存在。天空上只有高寒的一万年却无火无蜜、无个体,只有集体抱在一起——那是已经死去但在幻象中化为永恒的集体”。(《诗学提纲·朝霞》)尽管奚密最后概括:“从到1986到1989年,诗人对诗本质——包括它与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吊诡运作——的思考,其普遍性和多元性、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及的。”这给予了海子当代诗歌之位的不朽认可。

灵魂受洗,几乎是海子在诗中体现的生与死的态度。在《王子·太阳神之子》中他曾如此赤诚表白:但丁“领着你在他王座周围盘桓。但丁啊,总有一天,我要像你抛开维吉尔那样抛开你的陪伴,由我心中的诗神或女神陪伴升上诗歌的天堂,但现在你仍然是王和我的老师。”关键是中国诗人要在被西方语言几乎统领吞没的语境下探寻汉语诗的天空。海子说:“如果说海是希腊的,那么天空是中国的。任何人都不像中国人对于天空有那么深的感知。”(《太阳·断头篇》代后记)在海子的理想中,似乎只要汉语诗学能省思转身,一如“中国乐器用泪水寻找中国老百姓”,那么,“瞎子阿炳站在泉边说/月亮今夜也哭得厉害”。远古犹如婴儿诞生的啼哭恰是“断断续续的口弦”,将钻入“港口的外国船舱”,让“第一水手呆了/第二水手呆了/那些歌曲钉在黄发水手的脑袋上”。(《中国器乐》)

因此,将海子阐释为悲观厌世和灰暗落魄,是荒谬的误读。尽管他有着执著民族语言挥之不去的忧伤,但诗人心中的追寻总是现出某些喜庆,一如他的诗篇《新娘》,诗人总在告别一种不满意的现代自己,要去追寻“故土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这些意象一如他的“喂马、劈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都是对土地之呼唤,而且总要抱着明天“春暖花开”的幸福许诺来作今天的“告别”。但是,海子的告别从来都不是颓废,而是被他喻示为

民族语言的“河流幽幽的眼睛”像“一盏灯”,呵,“新娘”般“照耀”啊!诗人真的如新郎般喜庆:“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

因此,我愿意在“伟大诗歌的宇宙性背景”下来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那种“超于母本和父本之上,甚至超出审美与创造之上”的追求。海子说那是“人类之心和人类之手的最高成就,是人类的集体回忆和造型。”当我们怀念诗人时,让某种情感和理想复活于我们自身,一如诗人说“想在我的诗学中表达一种隐约的欣喜和预感:当代诗学中的元素倾向与艺术家集团行动集体创造的倾向和人类早期的集体回忆或造型相吻合——人类经历了个人巨匠的创造之手以后,是否又会在二十世纪以后重回集体创造?!”海子认为:“灵性必定要在人群中复活”,是要强调民族史诗的魂灵在涌动。我曾在论述史诗文章中写过:史诗精神乃雄浑广博浩大之超越,虽以“英雄”人为之本,即死亦不乏灵魂的飞升。海子的“太阳”、“麦地”和“田野”皆是灵动元素,一如他反复歌吟的:“复活的那一天必定是用火的日子。胚芽上必定会留下创世的黑灰。一层肥沃的黑灰。我向田野深处走去,又遇见那么多母亲、爱人和钟声。”神性的晚祷霞光,从远古的旷野幽幽长鸣,民族的传奇,神话般与世界融合,海子预言:“这一世纪和下一世纪的交替,在中国,必有一次伟大的诗歌行动和一首伟大的诗篇。这是我,一个中国当代诗人的梦想和愿望。”(《伟大诗歌》)

扼腕痛惜的是在诗中千万次否决自己的个体“海子”,以自杀的方式,戕伤了“集体”的海子,而我们,却只能呼唤其精神的复活,以坚持梦想。

对个人功利的极大膨胀,亦是他杀的主因。在资本积累漫天膨胀的时代,尤为明显。这是为什么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许多以他人为阶梯,谋利不成而屠杀他人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就是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本来英雄精神是追求奋斗的动力,可是在资本积累的残酷中,扭曲地将他人作为了自己利益的垫脚石。拉斯柯尔尼科夫人物谱系前身有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热衷拿破仑沙场取胜的角色,任何妨碍其攀升利益的无辜者甚至爱人,都可以格杀勿论。对此利欲熏心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中的警示如《》中描写的经典情节,被金钱糜烂社会伤害至深的纳斯塔霞,勇敢地拍卖自己,将获得的十万卢布随手扔进火力,让贪图利益、伤害爱情的甘尼亚爬着去取,如果这男人还可以保持不像狗一般地往火堆里抢救钱财的话,说明他还有点人味。这是纳斯塔霞狂笑世间的表达,而这个与于连、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有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提格涅同类型的资本社会的畸形体,终于煎熬不住以昏死过去保全了自己仅剩的人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文学价值就在于揭示如此社会恶俗时的批判和拯救。《》中正是以一个癫痫症患者梅什金公爵,他曾穿越死亡,来启迪在金钱权势下堕落的俗世人间。曾面对死,几分钟之后灵魂就将离开躯体,于是希冀生的渴求那样强烈:“要是我不死,那该有多好!倘若我能死而复生,那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时间!一切都会是我的!那时候,我将使每分钟成为整整一个世纪,一点也不糟蹋,每分钟都计算清楚,连一分钟也不浪费!”

以文学来启示生命的意义,有说《罪与罚》,只不过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将个人英雄主义者转变成了宗教狂热者。这是极端错误,难以沟通的谬论。宗教与宗教精神是不同的,在当下的中国,我们不乏宗教,即使是街道上,或者闭门家居,都不时会被什么和尚之类的要讨香火和超度的钱财。念经燃香,或者竖起十字架传销些商品,几乎是当今市场的宗教。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明示的却是宗教精神,以此情怀来超越罚之上的灵魂拯救。在《罪与罚》的结尾,杀人犯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西伯利亚,终于从抗拒心理走出,融化进爱的暖流中。索妮亚没有向他宣传过宗教,没有使他痛苦,没有把宗教的书籍硬塞给他,而是他终于忍不住向她要了《新约全书》。但是,他依旧没有打开过,但却与她同时认识到,流放的七年是幸福的开始,他们俩都愿意将这七年当作七天。但是必须首先认识到:“他不可能无价地得到新的生活,必须为它付出重大的代价,往后必须为它作出重大的功绩……”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总结说:这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人逐渐洗心革面、逐渐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个熟悉新的、直到如今根本还没有人知道的现实的故事”……

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当下的文学中也多多发生,于是他杀的野蛮,不会在文学中嚣张,到现实中也禁止残暴地模仿。

美国9·11之后,有这样一本书《艺术犯罪与恐怖行动》(“CRIMES OF ART+TER-ROR”),谈到生活对艺术的模仿,复仇的也许就是从书本上获得灵感。犯罪欲望导致作者与杀手某种程度上存在隐在的共谋关系。这颠覆了艺术唯美的先定假设,在野心和欲望的挑战下,艺术迷恋甚至往往要超越极限,暴力与性,在当下都是热门。这使得文责话题,几乎困难无比。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7篇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你会写《艾青诗选》读后感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活力,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我最终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我顺着作者的笔处,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无奈与痛苦,见到了不愿看到战争与磨难、渴望和平的广大劳动人民,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这上头有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哺育中华儿女的黄河,古老的国土,古老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的、与最古老的种族。文字很简短,却深深震憾着我,因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群众的精神与信念,寄托着北国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侵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正是他的爱国爱民之心,他的诗词才值得被千秋万代所传唱,颂扬!

我要思考那个时代以及我此刻的生话,就算缺少或没有艾青的博爱与企盼,北方人也会继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学会勇敢、坚强,努力奋斗,到达梦想的生活!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

——题记

读艾青的诗选,我获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坚韧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养了我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曾经作为一名菜鸟的我站在这里,心里诚惶诚恐。

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把自己从一个小女人变成女汉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蜕变,今天的我终于华丽转身!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来点风,来点雨,让我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种花,日子便会生香,踏实肯干,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会让名著这朵花娇艳盛开,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读艾青的诗选,我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坚定不断前行的信念。早上5点起来上早自习,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冷风中,不禁悲从心起,眼泪掉下来!自己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睡觉总不踏实,常常半夜2,3点醒来。

细数人生历程,感觉还是很幸福的,小时候在家爸妈温和慈爱,对我疼爱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帅气,女儿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无论别人多么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我并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我只会祝福,祝福他们越飞越高,前程似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的追求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拾起笔,我的心瞬间清静如水,澄明透彻,内心奔腾着快乐的水花,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喷薄而出,无法抵挡。

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

你们虐我千百遍,我把你们当初恋!不必怀疑我对你们的真情,虽然,我对你们从不百依百顺,你们犯错了我会批评,你们任性了我会发火,但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在人生的竞争中会赢!

爱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应,既然上天安排了我们师生的缘分,我就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超过我的曾经!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同样是一场目送,我会默默地站成你们身后擎天的大树,祝福你毅然远行的背影!

读艾青诗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引领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像用吸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早就听说爱情是著名的诗,阅读这本《艾青诗选》时还猜想,他的诗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都无从得知。这次就以一种未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惊奇琪艺朵朵涟漪。

爱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21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本身是一种创新经济。而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开发创新潜能,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都需要教师去实施。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应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客体,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具有能动性,只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他们也可以创新。

在创新教育中,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来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教师要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是一个好奇心较强的年龄段,如果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兴趣,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了解、获得这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讲究一些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引导他们,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上网、询问、观察、思考等方法寻找答案。

例如,学习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前,我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或观看关于颐和园的一些纪录片,使学生对颐和园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在学本课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致颇高。再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关于思乡的《古诗词三首》后,提问学生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部分学生发言后,教师适时布置任务:今天因为时间有限,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发言,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后整理,咱们下周自习课进行汇报,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加敏捷,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比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在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需要创设各种情境,给知识的引入提供一个丰富而生动的空间。

例如,学习《乡下人家》这课时,抓住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描写景物的,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形式的再创造,让他们把文字的东西换成绘画的形式。在欣赏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画面地构思、景物地取舍、主次地安排,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绘画、欣赏等能力也有了提高,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再如学习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课文前,教师布置一项作业:感受黑暗三分钟。让学生在家里体会当眼睛看不到光明时生活的困难以及当时复杂的心情。再学课文就更能更深刻地感受小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问题的提出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回答那几个老师控制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领域无形中已缩减了很多。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针对现象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一旦被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就意味着学生的创新活动已经开始了。

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承担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的风险。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对学生质疑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在平时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更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学生勇敢质疑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学生对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持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母亲的这种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人认为父亲的做法值得肯定。不同的观点展开激烈地辩论,在争论过程中,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对方观点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两种爱都要适度,才更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五、采用电教手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画面,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

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圆明园昔日的壮观景物已毁灭,无法再现,单单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远远不够,教学中借助各种媒体手段,以音乐、图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建筑的精美、规模的宏大,收藏的珍贵,想象圆明园当年的壮观与恢宏,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资源,搭建了平台。在图、文、声、像等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由这些感性认识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感悟。通过这些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再现形象。

六、利用各类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习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打破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心理障碍,科学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安排活动,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展广阔的空间。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改写,如把课文中描写景物和儿童生活的古诗改写成小短文,把第三人称的文章改写成第一人称。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进行续写,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凡卡》等课文,学完后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续写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的文章让学生仿写,例如学完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后,学生对现代诗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叫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个个场景进行仿写,然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