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1篇

1、“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五”(午)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寓大吉大利。

2、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

3、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4、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关于龙的传说,在《路史》等著作中有相关记载:“天皇氏骧首、鳞身”。《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以“龙”为图腾,在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闻一多《端午考》)。这些龙的历史传说,其实即是源于上古先民对龙的崇拜与信仰。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2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1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喜欢春节,大人们喜欢春节的热闹,小孩子喜欢吃饺子、收红包,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节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项习俗。说到粽子,我特别兴奋。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叶里,然后放入锅里蒸。这样,大米中有了竹叶的味道,吃起来就特别的美味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不仅会吃粽子,还会插艾蒿。天还没亮,爸爸就把我从睡梦中喊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割艾蒿。我随着爸爸来到小河边,看到已经有好几位邻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边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也割起艾蒿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割了几棵。艾蒿上沾着露珠,闻起来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队士兵在为我们家站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说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村子的人都特别坏,上天派一个神仙来调查,决定要惩罚他们。神仙驾着祥云来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俩个孩子往村里走,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地上却领着一个小的孩子。神仙感到很奇怪,就落下云头,来到妇女面前,问她为什么。妇女回答说,因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邻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听完,觉得这个妇女是个特别善良的的人,决定要救她,就对她说:“大姐你好,您是个善良的人,请您把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会保佑你家平安无事了。”说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烟回上天去汇报去了。妇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节的早晨,神仙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决定放火烧掉这个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妇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妇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从那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节不但有粽子这种美食,还有“插艾蒿保平安”这么美好的传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要传承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我爱端午节!

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2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端午节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又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据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又如:《红楼梦》书中写道:“(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里的香囊、荷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端午节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义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夹杂在其中。元代杂剧就提到这种香荷包,让驰聘疆场的武士佩戴在身边,是用来装针线的,大的像钱包,小的似手袋。

我国古俗佩戴香荷包历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据《礼记·内则》记载:“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也说出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

在我省许多城乡,尤其是西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总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举办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耐人寻味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丝绸,精工制作成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香囊戴于身上、腰间,娃娃们都要带上布制的肚兜,人们认为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灵气,都具有保护子孙平安成长的特性,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们喜爱和,

香荷包都是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它们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再穿上银珠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诱人喜爱。有些巧手把许多小香包串起来,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老鼠啃葡萄”、“狮子滚绣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驱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节早晨,大人要把这些香荷包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动物可以祛病除恶,祈福降寿。随着历史的演变,祛病求福的观念渐渐淡化,而这制作精湛的艺术品的风俗却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与消亡,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几乎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都会有人出来念叨一番。有人甚至将这归因于“洋节”的流行,认为其实质是强势文化侵入导致的本土文化衰退。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过去的节日特定食品如今随时可以享用,周末的休闲娱乐可以比过去的节日还丰富,传统节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是在过去的生活节奏中产生的,或者可以说与旧时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相依存,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代,生活节奏空前加速,可能是人们不得不疏离传统节日的更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说,“洋节”是伴随当代生活节奏一起进入中国的,所以最先接受“洋节”的,恰恰正是最能适应当代生活节奏的青少年。与人们对春节与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与重阳这两个传统节日就更是渐行渐远。

粽子似乎是端午节的标志。其实南京习俗,吃粽子并不限于端午节,但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只是南京的.粽子好像从来就没有出过大名,说到粽子之类的江南小吃,人们只会想起苏州和杭州。

包粽子本该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恶龙的牙齿,免得它去伤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掺少许糯米,甚或以籼米为主,掺上粳米和少许糯米,因为在计划供应的粮食中,粳米和糯米都是限量供应的,糯米尤少,大约一个节期一人只有一斤,且价格也要高几分钱。贫寒人家,不得不做这种算计。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过久,否则会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里常包的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点夹心粽。一种是素心,在米里掺上红豆,或红豆沙,或去了核的枣肉;肉粽,是将过年时省下的腊肉,切成肉丁,每只粽子里包入二三丁,吃时揭开粽叶,只觉肉香扑鼻。

不同内容的粽子还得放在一锅里煮,就要变换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线上作出记号,以利辨识。常见的有四角粽与小脚粽,后者较难包得规整。包粽子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围坐在木盆边包粽子,也是一种手艺的考试与较量。有时邻家的女人也凑过来看,品头评足;自恃手艺好的人,还会大方出手,动作麻利优美地包出个挺括的粽子来,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赞美。近年超市里卖的粽子多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简单地折成一个长方体,全无艺术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术活,往往是头一天晚上煮开了,就焐在煤炉上,夜里要起来看几次,不能耗干了水,更不能煮得夹生。那一夜里,真是满室生香。

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4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高三优秀范文端午节习俗5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

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

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

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

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要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文化教育,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除了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地的地域文化,也要有意识地学习世界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才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生相伴。文化与语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承载文化内容,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传播文化,使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和谐统一,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语言的学习,决不可能脱离文化,因为语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语言知识,必然承载传播文化的使命,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汉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周易》“贵卦象传”,其文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出现了“文化”一词:“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此以后,“文化”一词使用频率和范围渐增,大致都沿着“以文教化”的意思。现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科学、技术、理论、谬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文字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至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文化涉及范围之广、包含内容之丰富。 

    文化的诸现象,可以有多种分类。如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关系文化、心态文化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除了思想上充分认识文化传播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外,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水平,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首先,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传统是指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根本性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通过传统,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这里,需要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两个概念加以区别:所谓文化传统是指历史上形成并为后人所承袭下来的思想意识中的东西,诸如精神、心态、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隐形的软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则是指历史上由人类创造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诸如建筑、器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文物古迹和风物特产等显形的硬文化。对文化传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对传统文化则只能保护、珍爱并使之传承下去。经历了数千年的薪火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已十分繁富,而这些内容,对外国人来说,都是极富吸引力的,拿最基本的汉字来说,汉字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文化积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是用字母和符号来记录汉语语音,而是用几万个符号(基本符号和由基本符号组成的合体符号)来表示单音节的词或词素。因此汉字与英、法、俄、西班牙等拼音文字相比,显得更有趣。留学生普遍反映汉字难写、难记、难认,但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将关于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形体特点等相关内容有机地融人进去,就可以使学习者体会到汉字与其本国文字之不同,领略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除了汉字的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农历”是怎么回事?“农历”与“公历”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有“甲午年”、“庚辰年”、“丙寅年”等等不同的说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给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即通常所说的“阴历”,是相传创始于夏代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制定的。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或355天。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因而有“甲午年”、“庚辰年”、“丙寅年”等等。对这些中国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多加学习和研究,并融会贯通。 

   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地的地域文化。留学生到国内来学习汉语,通常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都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又各有特色。教师应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有相应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相关问题时才可能从容应对。如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具有浓郁凉山特色的彝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凉山也是古朴久远的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让历史奇特地定格在多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痕迹,沉淀了极其丰厚、风情独特、极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有风情独特的彝族火把节、古老的彝族文字、神秘奇特的毕摩(原始宗教)文化;有被誉为“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块活化石”的神秘而唯一的沪沽湖摩梭风情和社会遗风;还有“香巴拉”神秘领地为主要载体的藏传佛教文化—“旭米”文化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和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学习了解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当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再次,还要有意识地学习世界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都应该给予尊重。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有所了解、研究,否则,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一些小则尴尬、大则影响国家、民族团结和睦的错误,而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忌。 

二恰当的方式方法是促进文化有效传播的保障 

    笔者以为,文化的传播,应该融汇在教学的过程中,而不应是为传播而传播。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到“节日”这个词时,就可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学习者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印象,也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在阴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节”、“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l节”、“小)l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等,现在普遍认同纪念屈原说。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营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醋,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营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仅仅一个端午节,便可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中国文化的浩瀚宏富由此可见。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4篇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模式,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人群意愿,是联系传统和现实的重要纽带。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行为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形式多样、经典生动、意义深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所以说民俗文化作品一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字资源,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与民间,在民俗文化的历史沉淀中诞生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其根据西周时代民间文化采集而成,其内容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的民俗文化风貌,根据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类型分成了《风》、《雅》、《颂》三大类。发展到汉朝,《诗经》更是成为当时文人学士必学的经典。再如唐宋的诗词以及元的戏剧、明清小说等许多都是有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成为经典作品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无不证明文学的基础层次就是民俗文化,即便是高雅文化也是需要建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究其根源都包含了民俗文化,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民俗文化教育意义,只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贵典雅”,而不去深入挖掘作品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势必会导致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失,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作品中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培养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来提高审美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地狱民俗文化的描写鉴赏,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培养浓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首先,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比如谚语、节日、李易制毒等等民俗文化知识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合理地利用这些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会涉及到关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深深束缚,从而形成当时特点明显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极深的教学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的弊端,体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意义。

在《边城》教学中,文章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属于我国特色民俗文化,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的学习来为中学生传承民族文件夯实知识基础。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包含了民俗文化。在《兰亭集序》中关于“癸丑”一词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古古代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古代计时方式,积累古代历法知识,这样都丰富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古代以“右”为尊,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出其右”、“旁门左道”、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民俗文化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法、礼节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甄别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育承担着弘扬您在文化的重任,同样作为中学生也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所以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民俗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地域性,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而且,当期社会的民俗文化内容也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对社会有益。比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俗陋习就应该坚决摒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民俗文化,以此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共建文明社会。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到封建恶俗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伤害,认识到祥林嫂真正死亡的原因。而鲁迅也是希望借助祥林嫂悲剧的描写来揭示当时恶劣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封建陋俗中醒过来。再如《边城》中关于端午节小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美的民俗风情和人性的善良,有利于学生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甄别民俗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丑留美”,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广大。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5篇

学点逻辑知识,对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王力先生曾说过:语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逻辑思维的提高;要紧的是教学生怎样运用思维。思维合乎规律(事理),说的话,写的文章才准确、通顺、严密,层次清楚,有说服力。如果违背思维的规律,不懂得如何运用概念,作出判断,那么我们也就很难说清楚一句话,写清一件事。为了消除语文学习中的逻辑错误,下面介绍一些中学生必需具备的逻辑知识。

逻辑的三种主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一、概念及其有关内容介绍

概念是表示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概念是用词语表示的。词语,包括词和短语。并不是所有的词都能够表示概念,能够表示概念的是实词。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一般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呈反比关系。就是说,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多,另一个必定小;一个少,另一个必定大。在科技说明文中和语言表达题中阅读时,注意概念和词语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句的含义。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之间的几种关系:

全同关系(同一关系):两个概念内涵不一样,外延却一样,两个概念就呈现全同关系。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两个相关的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仅仅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如“圆珠笔”和“笔”,圆珠笔包含在笔之中,是笔的一个组成部分,“圆珠笔”和“笔”是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有而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如“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反对关系:在同一个大概念下面的两个小概念,如果两个小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大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小概念之间就有反对关系。如“导体”和“绝缘体”,两者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在两者之间还存在有“半导体”,因此它们之间是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如“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两者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恰恰等于其属概念(上位概念)的外延“国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是矛盾关系。

注意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并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列的概念,原则上应该是同一个大概念下面的小概念,大小概念并列在一起是不合逻辑的。

二、判断

在概念明确的基础上,逻辑思维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正确的判断又是合乎逻辑推理的基础。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类型主要有:

1.单称肯定判断 ――是断定某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2.单称否定判断 ――是断定某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3.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4.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5.全称肯定判断 ――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6.全称否定判断 ――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应注意的问题:特称判断 “有些”、“有的”所表明的逻辑性质与现代汉语中的“有些”、“有的”的语法性质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有些”是指“仅仅有些”。如“我们班有些学生是团员”,是指我们班仅仅有一部分学生是团员,而其他部分学生不是团员。逻辑中的“有些”是指“至少有些”。如“我们班有些学生是团

员”,是指我们班至少有些同学是团员,其他部分不清楚,也有可能全部都是。

三、推理

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有三种: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或者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这是一种前提和结论一致的推理。

“不合逻辑”语病分析

不合逻辑的句子常常表现为概念使用不恰当(用错了概念、暗中更换概念、大小概念并列使用等)、判断不合理(自相矛盾、一面与两面意思不协调、否定不当、判断当中前后的概念不能配合、主客倒置、强加因果等)、推理不正确等形式,这些主要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周密而产生错误。

一、内容不符合客观真实

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合事实。

例1.(2005年北京卷)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应是“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多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与生活实际不符)

2.不合事理。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例2.(2007年海南、宁夏卷)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3.判断失真或以偏概全

例3.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不少”或“大多”,删去后面的“都”字)

二、概念并列不当

1.从属关系并列不当。概念之间有种属关系,外延大的概念包含着外延小的概念,种属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例4.(2007年湖北卷)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水产品”与“鱼”、“虾”、“甲鱼”、“牛蛙”概念之间有种属关系,不能并列在一起)

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交叉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在使用时也不能并列。

例5.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名著”也有交叉关系,都不能并列使用)

3.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列。概念从内涵上说,总有一定的意义范畴,比如“江湖河海”属于自然风物,“亭台楼榭”属于人文景观,不同范畴的概念也不能并列使用。

例6.(2006年江西卷)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列)

三、表述前后不一致

1.自相矛盾(句子前后说法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时态等多方面矛盾。

例7.(2007年江西卷)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因为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可改为“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

2.前后失应(一面与两面不协调、提承不一)。主要指三种情况:一是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二是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短语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三是因偷换主语而使前后不照应。

例8.(2005年浙江卷)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与否”造成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3.主客颠倒。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造成关系错位,表达混乱。

例9.(2006年全国卷)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毛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主客颠倒,是产品备受信赖,而不能说是顾客备受信赖)

四、否定不当 (否定词之间、否定词与反问句多用)。一句话中用两个否定词,就是肯定的意思,句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否定词就很容易引起逻辑的混乱。

1.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例10.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忘”,句子表述刚好相反)

2.“防止”、“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例11.(2005年江苏卷)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避免”和“不”都是否定,应改为“怎样才能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五、分句间关系不当

1.强加因果关系(复句分句间关系不成立或者不充分等)。这种语病常常出现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例12: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2.轻重倒置(主要为复句分句位置不当)。并列复句并不是每一个分句间是并列的,递进等偏正复句更要应注意。

例13.(2007年重庆卷)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不合事理。也可以看作连词误用,将“和”改为“甚至”)

3.推理无据。推理是由已知的判断引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应该是自然而合理的,如果不合理,就会造成句子不合逻辑。

例14.(2005年北京卷)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整体进步”与“可喜一步”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故两者之间不存在“不仅……而且”的递进关系)

六.词序不当。词语间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等)安排要合理,否则会造成句意不合逻辑。

例15.(2007年安徽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中的“发展和重视”应该为“重视和发展”)

“不合逻辑”是病句中辨别难度较大的类型之一。因为句子虽不合逻辑,但是结构完整,成分相互搭配,因此,有较大的迷惑性,复习时要掌握方法,不断提高辨析能力才是关键。

在语言表达题中涉及的逻辑知识――下定义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

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下定义要走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例16:(2006年湖北卷)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4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知,句子字数很多,提炼出的内容不超过35字,而且是一个单句。做此题关键是信息的提炼,由第一句可提炼出“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由第二句提炼出时间“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由第三句可提炼出节日的由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由四、五两句可知纪念的方式――赛龙舟、吃粽子,然后把这些信息整合成句即可。

[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棕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下定义时应注意:1.不能用否定;2.不能用比喻;3.不能用模糊性语言;4.不能以偏概全;5.不能以类别、形式代替概念。6.压缩语段式的要注意语序。7.不能循环论证;8.定语多(种差)要注意语序,不要出现语病;9.综合性较强,常常和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当与变换句式结合在一起时,先选好一个主干句式,再去操作。

在科技说明文阅读题中涉及的逻辑问题: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例如2007年全国卷1第5题C项。本题属信息阅读中的“概念理解”,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基本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不断创新后,而使“各个群体和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认同感和历史感,并不是“各个群体和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此属张冠李戴。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结合原文逻辑判断能力。例如2007年全国卷1第6题B项。属误解原文,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注意原文原句“不只在于”、“也不限于”、“更重要的在于”这三处准确措词。本题属信息阅读中的“内容概括表述题”,关键在于要坚持将备选项还原到原文,然后重点阅读有效文字段,仔细对照比较,寻找不同或差异。

出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错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题。有两种出题方式:①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例如2003年第10题的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且必要条件;②条件不充分。例如2002年第10题,A、B、D项中,选项A:沙尘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过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此项推断是根据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斯塔曼海……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新西兰、法国”,但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过好处”,并不能推断出“将被人类所利用”的结论,条件不充分。

命题者对选项的设误从逻辑角度看主要有:

逻辑颠倒: ①把一定条件下,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终状态,当作造成这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条件;②在前后时序的逻辑上颠倒。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6篇

摘要:在20世纪初,很多不甘忍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人民越过图们江(朝鲜称之为豆满江),来到我国东北,开始了新的生活,并最后形成了今天我国境内的朝鲜族。本文通过解读长篇小说《泪洒豆满江》,来研究这段朝鲜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民族迁徙,详细阐述了中朝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我国境内的朝鲜族形成过程、形成方式、民族风俗等历史内容。对于这一段文字记录很少的历史,本文的研究无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泪洒豆满江》 朝鲜史 民族迁徙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源于一定时期的历史,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文面貌的生动再现。即使如《西游记》为代表的神话、幻想小说,其中也能找到历史的痕迹。同时,文学作品又是历史事件的一种记录方式,很多无法从史料中找到记载的历史事件却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应的记述。这就是文学和历史的互文性。

山水相连的中朝两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是一对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岁月变迁,两国政权诸多更迭,但仍然没有阻挡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今天中朝是以东流的图们江和西流的鸭绿江为界河,以长白山为界山,便利的交通为两国的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朝鲜人民或从水路渡过图们江,或从陆路翻越长白山,来到我国东北开始移民生活。这种移民潮流在20世纪初达到了顶峰。在20世纪初,日本吞并朝鲜以后,对朝鲜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致使朝鲜人民民不聊生,朝鲜半岛矛盾日益激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迁移到中国,他们在中国定居、繁衍,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可关于这段历史在史料中却鲜有记载,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去寻求历史的真实。《泪洒豆满江》就是这样一部真实再现当时历史的史诗巨著。研究这部作品,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民族习惯,理解我国和朝鲜多年形成的兄弟友谊,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从互文的角度研究文学和历史的关系。

二 朝鲜移民文学的演变

作为反映当时朝鲜移民来到中国以后的生活和思想的新兴文学,早期主要是简单描写移民生活的一些民间传说、民风民俗等。从朝鲜移民最早的迁入期到20年代末的初期阶段,我们在朝鲜移民文学中很难找到与当时的朝鲜文学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朝鲜移民文学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个时期活跃在朝鲜文坛的作家大多是在朝鲜就已经成名的诗人和作家。他们为了躲避日本残酷的统治才背井离乡来到中国,因此他们的作品内容大多表现国家灭亡的悲愤情绪和对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从30年代末期开始,受日本帝国主义“开拓移民”政策的影响,许多移民朝鲜作家主要开始尝试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朝鲜民族根源和民族性的认识问题,所以这类作品中大多探寻移民初期的人民生活和民族足迹,其代表人物有金昌杰、安秀吉等小说家和李旭、金昭奎等诗人。后来到中国的许多朝鲜族作家,也就是移民中国并把朝鲜族文化和当地的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最后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移民朝鲜族作家,开始通过更多样的文学形式把朝鲜移民写入文学作品。由于这类作家和中国的民众一起参与了对荒原的开垦,也一起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的斗争,所以他们和早期的朝鲜移民作家不同,他们把中国也当做自己的另外一个祖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也同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类作品中的朝鲜移民渐渐有了自己的民族特点,而这类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群最后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朝鲜族。这类文学作品区别之前的朝鲜移民文学在于,除了保留了朝鲜文学的一些特性之外,它们还表现了强烈的定居意识和望乡意识。相对于早期的朝鲜移民作品中只把中国当成一个避难所,这类新兴的朝鲜文学无疑更具有时代特色和进步意识。而这类作品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也不单纯是传统朝鲜文化,而是将朝鲜文化和中国当地文化结合的别具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文化。

朝鲜移民的过程是异常复杂和艰辛的。很多人把自己的灵魂留在了图们江,留在了长白山。即使移民来到中国,他们的命运也仍然曲折多舛。当时很多农民把移民地点选择在广阔富饶的东北区域,但更多的知识分子和政治人士则把移民地点选择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他们认为这些大城市更容易进行民族的复兴运动。正因为如此,能够真正扎根东北,把今天中国朝鲜族形成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思想意识表达完整的作家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文学作品对朝鲜移民历史表述的不完整性和不客观性。

即使到了解放以后,这种现象仍然延续着。在当代朝鲜文学作品中表现朝鲜移民初期生活的作品很少。直到1982年李根全出版了长篇小说《苦难的年代》才弥补了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一段历史的缺憾。崔红一正是在吸取了《苦难的年代》中的一些优点和不足的情况下,把20世纪初作为了展现民族性的主要时代背景,完成了移民题材长篇小说《泪洒豆满江》。而这部作品也同《苦难的年代》一样成为了朝鲜族移民文学的代表作。这就是《泪洒豆满江》的写作背景。下面我们开始通过解读这篇小说来追述那段尘封已久却又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 朝鲜移民的过程和垦荒人的思想转变

和很多反映民族迁徙的小说一样,《泪洒豆满江》一开篇就描写了一场凄凉动人的“越江曲”,表达了背井离乡的人们对故土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忐忑。小说穿插描写了越江前的定居生活,人们在当时大清国的图们江边进行耕种,既道出了两国的历史渊源,也道出了移民的原因。

小说接下来围绕着几个个性迥异、经历不同的家族和人物展开叙述。如朴七星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朴八龙、儿媳妇以及女儿朴玉女等;教书先生崔林父女和崔林的弟弟崔龙达;此外,还有董老爷一家,不同于上述两家的是,董老爷是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一个地主家庭。

朴七星等人历尽艰辛渡过豆满江(也就是我们说的图们江)逃到了当时大清国的龙井村,开始了移民生活。他们开荒耕地,慢慢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后来,逃难至此的朝鲜移民越来越多了,朴七星等人又开始帮助这些后来的老乡,帮助他们开荒定居。朝鲜的移民越来越多地到龙井村定居生活,但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差异决定了他们的移民生活不会平静。不久,清政府颁布法令要求这些朝鲜移民剃发易服,朝鲜移民和清朝政府的矛盾开始慢慢变得尖锐。虽然,朝鲜垦民们不愿意剃掉头发和改变装束,但为了能够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不得不有人站出来剃发易服。这样,剃发易服的朝鲜垦民和没有剃发易服的朝鲜垦民又无形中把当年的移民大军分为两半。其中龙达代表新思想的朝鲜垦民,他们见风使舵,率先剃发易服,龙达更是成为了地主董老爷家的上门女婿,并成为了龙井村第一代的朝鲜地主;而坚决抵制剃发易服的朝鲜垦民的生活,却越发的贫苦。一次土匪的抢劫更是加剧了这种两极分化。

和其他小说一样,《泪洒豆满江》通过不同时期的一些大事件串联起整部小说的故事结构。如上文提到的清政府颁布剃发易服令而引发的朝鲜垦民的分化,还有因土匪抢劫而造成的人们生活更加贫困、命运更加悲惨,以及董老爷和金三秀之间的明争暗斗等。除此之外,小说中大多讲述的是这群朝鲜垦民和当地人们的一些平常生活。这样的叙述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的历史。

作为小说中的一条主要的线索,淳朴老实的朴七星一家人由于没有受过教育,所以终日与土地打交道。他们勤劳耕作、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温饱的生活。他们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邻里相处融洽。他们一方面不背叛祖先,恪守自己的家族信条;另一方面,却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尽情地爱着、恨着,宣泄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小说中的八龙以及崔先生父女都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朝鲜移民初期朝鲜垦荒人的道德意识水平的真实写照。

而作为垦荒人思想意识转变的代表人物龙达,在小说中的形象无疑是鲜明的。作为众多移民中的一员,他起初并没有和大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只不过比别人多读了一点儿书,有点儿小聪明,爱做梦而已。在大家眼里,龙达的富贵梦根本就是海市蜃楼。而这一切在地主董老爷相中龙达并且要招他入赘做上门女婿时,变得不同了。当龙达看到他的富贵梦从遥不可及变成唾手可得时,他内心的贪婪和狡猾慢慢压倒了内心的淳朴和善良。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有淳朴、善良的一面,但也都有贪婪、狡猾的一面。一个人道德的好坏就在于在诱惑面前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展现人性的哪一面。

四 朝鲜移民特殊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部反映某个时代民族历史的小说,文化传统在小说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泪洒豆满江》做了很好的表现。如小说中多才多艺的姜书房和各种民间小调都是对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最突出的表现。

姜书房因口才好、脑子快,见什么唱什么,而深受大家的喜爱。如朴七星盖新房时,他唱了一首祭神歌:“在此地建房,万寿无疆,打好地基,建好大房子,住上干万年。”类似的民间小调在小说中经常见到。如小说开始部分的船夫与江边女子的一段对唱。船夫:“河对岸随风飘动的树林,呼唤我沉寂的心灵,但是过江就犯越境罪。”河边女子:“新春以过数月,还不见君来信。今秋怎耐寂寞,豆满江冰雪己化成水。”简单的唱词却至真至切地反映了迁徙者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故乡亲人的留恋。

《泪洒豆满江》中不单单表现了当时当地朝鲜民族的语言特色,还详细地表述了很多民族风俗,比如小说中关于端午节的一段描述就完整地再现了朝鲜端午节特有的民族传统。端午节是朝鲜族人民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每到端午节这天,村民们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做最美味的饭菜,并且上街游园进行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小伙子们在沙滩上兴高采烈地进行朝鲜族的传统摔跤,姑娘们则身着艳丽的韩服跳朝鲜舞、荡秋千、玩跳板等游戏。到了晚上,节日的气氛被推上。大家聚在一起吃着打糕、冷面、烤猪等传统美食,边吃边笑,这是一年中最放松、开心的一个晚上。除了端午节,小说中还对一场祈雨祭祀做了详细的记述。小说中的龙井村面临一场严重的干旱灾难。朴七星作为村里最德高望重的人物,责无旁贷地主持祭祀祈雨。朴七星带领全体村民跪在柱石地下,口中一边念着祭语一边做着祭拜。旁边有人宰掉一头小猪,并把猪血洒在柱石上,全体村民跟着朴七星大声祈雨……两段民俗记述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朝鲜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是对文化传承最好的一种贡献方式。

五 结语

《泪洒豆满江》是朝鲜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小说,无论在朝鲜文学还是在朝鲜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说立足于生活的现实,通过移民中普通农民的命运和思想意识的转变,真实地还原了朝鲜移民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小说平民化的叙述更加贴近历史,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作为少数民族文学殊题材的移民文学,决定其艺术价值的是作者写作的视角。《泪洒豆满江》作者的视角选择无疑是准确的,他摆脱了陈腐的政治视角和历史视角,从文化视角对朝鲜移民这段历史进行了新的阐述。通过普通朝鲜垦民的生活艰辛反映了历史、政治、地域文化对人们思想造成的影响。这种独特的视角成就了小说在文学上和历史学上的价值。朝鲜移民史既是属于朝鲜人民的历史,也是属于我们的历史,它对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形成、生活方式、民族风俗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朝鲜族,对现代与传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判断,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红一:《泪洒豆满江》,延边人民出版,1996年版。

[2] 张春植:《解放前朝鲜族移民小说研究》,北京民族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金允植、金宇钟等:《韩国现代文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4] 吴相顺:《中国朝鲜族文学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7篇

仿写重在考查考生对语言规律的认识与提炼能力,也考查对语言、语法修辞的积累与运用,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分值一般为2~4分。模仿例句看似简单,但从中考阅卷情况来看,仿写题的得分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对这类开放性试题重视不够,不了解仿写题的特点和答题方法,缺少必要的针对性训练。二是相关的语文知识学得不扎实,如词语运用能力差,不能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三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缺乏一定的联想能力。四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意不连贯,表意不清楚。

仿写题并不是单纯地仿造句子,它有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解题技巧。从解题步骤上看,首先要审清题型,明确答题方向;其次要认真研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领会所给的语言材料蕴含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仔细分析例句特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所用的修辞手法等。落实到组织语言进行仿写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让仿写句与例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锤炼语句,使其与例句达到和谐、照应。

从解题技巧上看,解答仿写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内容上的统一性,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②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等句式一致、字数相近;③修辞上的一致性,要求仿句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④语意上的协调性,要求仿句与例句前后语意连贯,语体色彩、感彩和风格协调一致;⑤联想、想象的创造性,仿写的句子应做到创新、有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1. (2015・山东临沂)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5・贵州安顺)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中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3. (2015・广东汕尾)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本题的例句都是判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的结构形式都是“是+人物+名句+中心词(与名句对应的主题词)”。仿写时,做到句子结构、修辞手法与例句一致,人物与诗句对应,诗句意思与“信念”对应即可。

答案示例:信念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2. 本题中要仿写的句子,在句式上必须与画线句一致,写成“如果……就……你依然可以……”(第一层为假设关系,第二层为并列关系);在内容上,应拟定一个植物或动物,或自然界中的某种景物,并符合“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的主旨。

答案示例: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绿意。(句式大致相同,表意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3. 本题仿写的句子前半句应点明节日及主要活动;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句式可从宽。

答案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结合前面几道真题的练习情况,可以总结出仿写续写题的一般答题路径:

1. 审:认真读题,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思考方向。

2. 察:观察并研究例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1) 内容上,仿句应与例句思想一致,内容贯通,相互映衬。

(2) 形式上,仿句应与例句句式一致。答题时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尤其是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语也要一一对应。

(3) 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4) 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仿句要与其一致。

3. 写:组织语言仿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

4. 检:对仿写的句子进行“体检”。看仿句是否有语病,是否与例句内容统一、句式一致、修辞相同,是否与例句语意相连、文脉相通。

1. 仿照下面的句子,自选某一种景物写一段话。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

2. 根据你积累的名著知识,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朝花夕拾》如一幅淡雅的画,描摹出记忆的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似一壶苦涩的茶,浸泡出人生的艰辛。

3. 下面的例句是某同学发出的中秋节祝福短信,请仿照其写法,拟写一条关于端午节的祝福短信。

关于端午节的文字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德教学 班队活动 整合研究

品德课标指出,品德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后实践活动策略,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空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近几年,我们把品德学科和班队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以活动促教学,以整合求发展,互通互融,取长补短,既减轻班主任教师繁重的工作压力,避免重复教学,又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教育合力,提高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了班队活动的魅力。我们还通过日常化的班队研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形成了整合的路径,初步呈现了品德教学与班队活动整合的精彩。

一、抓住品德教材的关键点,丰富班队活动的内涵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过程和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不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一维。没有它,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又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涵养的形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的。

由此,当我们的品德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体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班队活动,把这种体验前移或者后续,既给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平台,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研究品德教材的生长点,提升班队活动的品质

有过品德教学体验的教师都知道,品德学科的文本比较简约,《品德与生活》以图片为主,《品德与社会》文字图片兼顾,这些图片和文字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提示、一种引导,给教和学都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品德学科教师可以在了解本社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本班家长、本班带班老师等资源的基础上,寻找适用的资源,生成一些新的班队活动主题,以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班队活动品质,引领学生的成长。

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可爱的家乡人》一文时,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就充分利用班级的家长资源,把著名儿童文学家范锡林爷爷请进了教室。之前,李老师就亲自给孩子们阅读了范锡林的武侠童话《功夫树》这本书,并利用两节班队活动时间,把作者范锡林爷爷请进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活动的第一环节,李老师主持了关于《功夫树》的读书交流会。在作品精彩片断赏析中,孩子们懂得了好的作品,不光要关注情节,更要关注内涵、语言和情感。

活动的第二环节,范锡林爷爷进行了一次微型讲座。他谈到:报告会经历了许多,但像今天这样的形式,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听孩子们上读书课,第一次跟这么小的孩子交流,感触很深。没想到,三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成为他的知音、知己。在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就作品的取名、结尾,就作家的读书、爱好,就写书的方法、秘诀等发问,范锡林爷爷一一耐心作答。从他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知道了人的生活中不能缺少笑,多一点微笑,人生就会多一点幸福;懂得了作品无结尾和两个结尾,是开放式结尾的创作方法;明白了作品中人物多为复姓,是为了让作品有中国味、古代味和武侠味;更了解了写作中要多一点鲜活的语言,比如选用一些民间俗语,使用夸张手法等,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活泼、精彩。

在这样一次品德教学与班队活动中,孩子们的内心萌发出了一种爱,对书籍的爱,对家乡人的爱。

三、反思品德教材的空白点,拓展班队活动的视角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从“教教材”走向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一方面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一方面充分关注社会发展热点,要善于用社会生活这本活教材来填补课程资源中的空白,或拓展教材中相对比较老旧、不适用于现今学生特点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教材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