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间舞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席狮舞;人文精神;仪式符号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民间信仰也是多元的。在客家民系长途迁徙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改变自身生存环境,就难免使自身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习俗融合,逐渐固化为独特的客家民间习俗。在各种习俗活动中,客家人在老人过世后,为亡人超度的民俗科仪―――香花佛事则伴随生活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香花”在客家人的民俗认知中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的香花可以指不必受戒可成家的职业化宗教神职人员,也可以是民间寺庙中世俗化生活的代称,也指在民间风俗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佛教超度仪式。狭义上的香花主要指香花佛事,即在丧俗活动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表达对亡人的哀思与悼念,并通过说唱佛经故事、佛教人物等,宣扬佛法哲理并结合念佛经、颂佛号和法器表演的形式来劝后人为人向善、育人愉人。这些融合了佛教道场仪式和大众化表演于一体的仪式性活动,主要有席狮舞表演、打铙钹花、鲫鱼穿花等。这些带有民俗仪式的民间舞蹈表演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亡者忏悔、追福,同时安慰生者接受现实、安心生活。为了使后辈儿孙不至于因失去亲人过度悲伤,表演中常带有诙谐、逗乐的场景,以转移生者的哀痛之情。舞蹈的存在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精神需要密切相关,客家地区民间习俗也是客家民系这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风尚习俗。席狮舞结合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在客家地区以一种仪式符号的方式存在,因此,对这种符号的解读就必须从舞蹈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视角去全方位审视,才能够理解与体会客家民俗舞蹈席狮舞的精神内涵及客家文化因子。
一、席狮舞的形式特征
席狮舞,客家人也叫“打席狮”,是中原地区的先民带来的佛家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在客家人的文化信仰中“狮龙入屋,买田做屋”,舞狮不但能驱邪,还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南方的民间传统文化中视狮为祥瑞,遇到大事时候舞狮即为送瑞,象征吉祥如意、瑞气临门。因此“席狮舞”这种既简单又十分契合客家人文化需要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客家地区流传开来。“席狮舞”在表演时,由众僧人敲击锣鼓作为伴奏。一僧人将草席披在身上,手一前一后,前手将席子捏成狮头状,后手在后作狮尾,模仿“狮子”,另一僧人拿一束用长命草绑成的“青”,一手持扇子戏狮表演,表演过程中主要是以“青”为诱饵引出狮子,狮子发现后异常兴奋,狮头高昂起舞,随后僧人则种青、狮子偷青、僧人藏青、狮子抢青、僧人逗狮、最后入狮等多个环节。整个表演过程中舞狮者的手腕灵活绕动,身体的轻巧配合,用蹲、跨、跳、跃等姿势将狮子嬉戏时的各种神态与行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场面生动,表演极其引人入胜。
二、席狮舞的客家人文精神体现
席狮舞这种近似于游戏式的民间舞蹈形式能够在客家人的生死大事中作为表演性的仪式存在,与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对待民俗的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看,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客家人文精神中体现。
(一)席狮舞的存在,是客家人重“孝悌”的个人社会价值观体现
丧俗仪式中的席狮舞表演,不仅昭示着一个人人生路的完结,形体消逝于世,也是后一代人借此向外界进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种宣示。它是后辈人向世人展示“孝悌”这个社会价值观的最佳传播媒介。如果在先人去世时没有以这些特定的仪式去祭奠亡灵,则被邻里视为不贤不孝,其个人的社会生活就丧失了人格信用。因此这个仪式对于生者的作用远远大于亡者,其超度亡魂的意义已经变成一种最好的借口,成为后辈孝敬亲长的个人社会价值体现的最好证明与表达方式。这种民间习俗仪式成为客家人在特定的社会中必须去做的一种行为方式。
(二)席狮舞的存在,成为客家人亲情的凝聚与社会族群团结的行为方式
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其有着很强的宗族观念,聚集性的宗族活动正是传递客家人重孝道、重亲情人文精神的最佳方式。因此,在祭奠过程中加入席狮舞的这种表演性质的民俗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宗族亲情压力下的必须行为。席狮舞这种表演性的活动在宗族、亲属圈子内展示,很多平时因小事而产生矛盾的族内人因共同参与这种为孝悌而准备的活动,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增强了族群的团结。
(三)席狮舞的自身观赏性,成为客家人族群相处之道的体现
客家人的丧俗仪式中,各种仪式及事务非常繁杂。所以一旦遇到丧俗,主事家往往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有些环节昼夜不分,延续时间很长。再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难免使得主家没有精力招待参加丧礼的宗亲族戚和亲朋好友。因此,“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等仪式活动则可以其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们寄托哀思的同时,解决了如何在特殊的环境中因精力不足所造成的待客难题,使客人们以另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介入对亡人的哀思之中,并祝愿在世之人祥和安康,因此也成为了丧礼过程的必要环节。
三、席狮舞的仪式化特征
梅州地区的席狮舞,主要是客家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结合梅州地方民俗文化而产生的,从而使民俗仪式演绎成为一种民间舞蹈性质的仪式性文化符号,其存在的主要意义是民间舞蹈表演仪式化的功能性体现,其是通过仪式化的存在方式达到祭祖祈福、以舞献祭;慰藉心灵、祈求庇佑;舞狮娱人、以舞待客的目的。
(一)席狮舞成为客家人祈福活动的仪式化符号
客家民系是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求得生存之地,先后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历程,此后才定居在福建南部、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的三省交界地区。而且多以家族为单位的群居形式住在围龙屋在中。因为长期的长途迁徙、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使客家人经历着难以想象的艰难苦楚,这就造成了客家民系尤为重视阖家和睦、邻里之间关系要稳定团结。因此,这种以和求安、祈神求福的心愿尤为突出,所以在艰难的迁徙过程中依然继承了中原地区传统的祭祀仪式和祈福活动。这些仪式与当地民俗文化充分的结合起来,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席狮舞就是这种仪式性舞蹈的代表之一,它既保留了客家人传统的祭祀性特征,通过借席舞狮的舞蹈形式中体现对于祖先的哀思之情,表达向上天祈福的心愿与渴望。同时又将客家人崇尚儒家思想、遵循三纲五常,为人子要以“孝悌”为个人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传统人文精神通过这种特定的、仪式化的活动表现出来。单纯的民俗科仪虽然也有祈福祭祀的特征,但是在这一特定环境下,通过仪式化的席狮舞表演,既能传递这种特定的祭祖祈福要求,又能通过民俗仪式的方式宣扬传递客家人“忠孝诚信”的人文精神,因此,这种既结合了民俗科仪,又吸收了地方文化的民间席狮舞的舞蹈形式,起到了保佑故者安息,为生者分担失去亲人的悲痛、表达孝悌的个人社会价值。同时可以慰藉因参与丧俗活动,人们心理产生的沉重气氛,缓解凭吊者的精神顾虑不祥之意。人类的生死繁衍是历史必然,因此,结合了祭祖祈福与客家人文精神的客家民俗仪式性舞蹈―――席狮舞,非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淡出历史,反而有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基础。这种祈福祭祖仪式,融哀于乐,看似有违的丧俗礼仪中严肃的常理要求,表达了客家人理解人死不能复生理念的豁达感悟。其舞蹈表演在道具特征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没有中国传统南狮表演的技术要求,它的存在意义主要在于其本身直接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祈福的一种仪式化的文化传递符号。
(二)席狮舞成为客家人心灵慰藉的一种民俗仪式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了解有限,因此面对不可知的事物就会产生神秘感和敬畏感,于是他们发明了“傩”,通过傩舞驱除自己内心的恐惧与寻找心理平衡。久而久之,“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客家人最早只在祠堂、村社等集体场合表演狮傩舞,后来逐渐进入寻常百姓人家,最开始狮傩舞旨在驱除心中的不祥之意,后经发展增加了送瑞、祈福之意,由此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盛行开来。由于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经常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面临生存困境,当人力无法解决某些问题时,人们内心深处更加极度渴望神灵的庇佑,以求平平安安,和乐安康。而客家地区“席狮舞”形式,其表演程式不受道具和环境的限制,一张草席、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因此,这种用来祈求平安的礼仪法式,在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被广为推崇。而在民间举办丧俗之时需要佛家弟子在家中做香花佛事,这又使得这两者之间有了天然结合的动因与需求。“席狮舞”理所应当的成为客家民间举办丧俗的重要仪式,它可以保后人平安。客家人的传统宗教信仰认知中,人去世后要拜见各路神仙,为了让亡者的灵魂避免遭遇损伤,和和顺顺到达地府并早日超升,所以“席狮舞”这种带有祈福意义的仪式就成为了生人的首选。客家人有句俗语说“死爷死哀(母)衰三年”,这种仪式化表演成为生者早日摆脱三年“衰运”的最佳选择。所以“席狮舞”这种仪式化的民俗科仪既度亡者,又益儿孙,它必然成为客家人丧俗仪式中的一种必做的心灵慰藉仪式化行为。
(三)席狮舞是客家人生活中娱乐娱人仪式化表现
梅州地区的席狮舞是一种民间习俗舞蹈,其特定的功能性是它能够长期生存于客家人生活之中的基础,通过舞席狮来表达对亡者的哀思,祭神愉悦是这种仪式性民间舞蹈的最终目的,这种既严肃又带有娱乐性质的民间舞蹈形式则成为祭神愉悦的重要载体。而客家人虔诚的民间宗教信仰也成为席狮舞这种带有民间舞蹈性质的仪式得以存活而又兴盛不衰的根本所在。作为其传达信仰的仪式载体,席狮舞借助客家人对于舞狮文化的传统认可和在特定的仪式中所刻意渲染的氛围,营造出一个直观而神秘的空间环境。这种象征性或表演性的方式帮助客家人在群体或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中沟通协调,处理人与神灵之间、人与亲朋好友之间构建一个和谐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祭祀神灵的同时也完成了娱人的目的。席狮舞作为祭祀仪式的存在,却又不适时宜地表现出一种凝聚力。在整个席狮舞表演过程中,个体通过这种特定的仪式性舞蹈融入集体中,人们因为“死者为大”“神明在天”的精神认同,这些仪式化的表演所传递出来的信号使人们相互依赖、互勉互助。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铸融在共同的席狮舞表演氛围之中,席狮舞已经成为客家人和谐相处、共同娱乐的一种民俗文化符号,成为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由于客家人是从中原长途迁徙而来的,其对待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继承与吸收,客家人宗教文化中庄严、神秘、神圣的一面深受客家地方文化的影响,其世俗化的特点就显得尤为明显。祭神娱人是其最活跃的生命因子。在面临主人家为了亡故的亲人而忙碌的场面下,席狮舞这种特定的带有情趣和技巧性的表演性仪式在这种场合解决了东家之困。长期如此,严肃的哀思仪式只变成一种符号式的存在,不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不再去考究该仪式是否违背了宗教的制度或亵渎宗教的神圣。“席狮舞”成为了专为“法事”而舞的一种娱人的仪式。总之,客家地区席狮舞的存在,其神圣性和神秘感,因客家人的多元化宗教信仰而变成一种仪式化存在的符号。它既是客家人的传统民俗,也是客家人长期生产生活劳动的民俗舞蹈形式和生命历程的轨迹,更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历史标签及载体。这种仪式化的民间舞蹈形式,为世人了解和解读客家民系中的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参考文献
[1]李国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2.
[2]李智敏.客家民俗舞蹈的道具文化品格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4):182:186.
摘 要 一百多年前,舞狮从中原来到江南,为周市人所容纳、吸收,逐渐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周市镇为了舞狮文化的创新发展,确立了“弘扬舞狮特色文化,挖掘舞狮历史资源,培育舞狮文化品牌”的宏大目标,成立了舞狮队,创办了培训中心,群众舞狮活动红红火火。2004年,成功创建“苏州市舞狮之乡”。2009年创办的两年一届的“江浙沪舞狮邀请赛”影响空前。2010年,周市舞狮被昆山市列入非遗,“舞狮文化”正成为周市乃至昆山的一大特色文化。百尺竿头,周市正努力向着更高一级层次攀登。
关键词 周市 舞狮 特色文化
一、百年渊源,扎根基层
舞狮在周市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清末明初河南光山、开封、罗山等地区有大量农户迁居到周市的平庄、东明、杨庄、梅官庄一带垦荒种地繁衍生息,也带来了他们老家的传统艺术“调狮子”。据调查,贾志田、贾国仁父子及韩世田、沈万良、谈永生等河南籍老乡是周市“调狮子”活动最早的传播者,逐步形成了以韩家为主的东明舞狮队、以贾家为主的梅官庄舞狮队、以沈家为主的杨庄舞狮队。后来一些本地舞狮爱好者拜他们为师,逐渐成为舞狮好手,形成了以唐永康为主的城隍潭舞狮队、以顾隶堂为骨干的兰泾舞狮队以严士良为骨干的庙泾舞狮队。于是,这项带有浓烈的喜庆色彩的活动在周市一带蔓延开来,范潭、平庄、黄泥泾、潘泾等地相继出现了许多自发组织的舞狮队,足迹遍布昆山、太仓、常熟及上海嘉定地区。解放前,主要在传统节日和个人庆典上助兴营造欢乐气氛。解放后,活动相对减少,只是在一些重大场合做一些即兴表演。1953年,周市舞狮队参加了昆山中山堂文艺会演。1959年到太仓浏河工地慰问民工。时期大型的舞狮活动日趋式微,但是民间舞狮却从来没有间断过。
二、领导重视,拟定规划
改革开放以后,舞狮又开始出现在街头,并逐渐登堂入室,出现在一些重大活动中。为了抢救舞狮特色文化,逐步发扬光大,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舞狮培训基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舞狮爱好者。1995年,杨家桥小学率先成立了舞狮队。1999年,组建了历史上第一支镇级舞狮队。2003年起,周市镇每年都要举办数期舞狮培训班。
2004年,翻开了周市舞狮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页。按照市委“一镇一品”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把传承舞狮文化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出台18号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把舞狮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出“三年建成一流强镇”的目标,把争创“苏州市舞狮之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苏州市文化局验收合格,该年年底“苏州市舞狮之乡”创建成功。
2008年,周市镇出台了“文化发展五年规划”,有步骤地投入资金推动各项文化软硬件地建设,按照规划稳步推进镇区及农村的各项文化设施建设。把舞狮文化放到新的高度,从而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发挥舞狮文化特有的价值。
三、群众参与,营造气氛
狮子是驱邪避害、吉祥喜庆的象征。舞狮道具不多,服装简单,基本技巧随意诙谐,难度不高,因而越来越受群众喜欢。舞狮的道具与服饰有舞狮人自己制作,狮子头用牛皮或者白铁皮敲打成型,涂上色彩,画上活龙活现的狮子头像。外包装是用色彩鲜艳的绸被面,配上用麻丝染色织成网套和丝带;再配备一根结实的红绿色布腰带。伴奏乐器也不复杂:一个锣鼓队有5人组成,分别持马锣、小铴锣、大锣、铜钹、鼓等。基本技巧有“狮子抖毛”、“打羊桩”、“滚角落”、“耍娇”、“翻台子”、“拜四方”“摆尾”等。总之,民间舞狮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硬性的套路,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近几年来,周市镇建立了舞狮培训基地,创建了“狮王馆”,形成了全镇性的舞狮训练中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舞狮爱好者。眼下,村村建有舞狮团队。不但有少儿舞狮队——昆山裕元实验学校野马渡少儿舞狮队多次应邀参加昆山市的重大活动;还有小泾村平均年龄将近70岁的老妈妈舞狮队,从而形成了老中青少一脉相传的舞狮文化。一年四季舞狮的锣鼓从不间断,尤其到了逢年过节、庆典盛事,舞狮队上大街、下农村、进企业巡演,成为自娱自乐、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
四、借助文化,打造名片
2011年4月24日,昆山市周市镇尉州广场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二届“周市杯”江浙沪舞狮邀请赛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12个舞狮队,200多名队员先后登台亮相。10000多平米的广场上,到处是慕名前来的观众,各舞狮队展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不时引来一阵阵的喝彩声和掌声。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狮象窜”有其自身独特的表演形式。现在“狮象窜”表演队伍一般由一狮、一象、一个大头和尚和一个打击乐队组成。狮子和白象各由两人掌控,一人舞头,一人舞尾。狮子头、白象头用竹篾结扎而成;狮皮、象皮用绒布制作,并贴上用彩纸剪出的各种花纹图案。演员身穿白色武术衣,脚穿上山袜,腰束武术带,英姿飒爽。大头和尚(有时也戴老太太头套面具)是引舞人,身着长袍,手执蒲扇,边摇扇边扭腰,在狮子和白象之间穿行,动作文气,表情和蔼,其作用一是指挥狮象的动作,二是维持表演秩序。打击乐队用大鼓、扁鼓、大锣、大钹和小钹等乐器伴奏,渲染现场气氛,协调表演节奏。整个表演可分四步:一是“开场窜”,在激烈的锣鼓声中,大头和尚引狮子出场,白象紧随其后,在场子里快速绕场跑串,狮子做前扑、转身等动作;然后音乐转向平缓,狮子猝毛,白象则表演踏花步等动作。二是“白象猝狮”,狮子卧地,白象用鼻子为狮子猝毛,从头部猝至尾部,反复多次;随后狮子与白象嘴巴(鼻子)互咬或碰触,以示亲昵。三是“狮子窜象”,白象卧倒于地,狮子先绕场慢跑,紧接着从白象背上快速窜过,来回数次。四是“狮子喷火”,狮子嘴里装有一个花炮,舞狮头的人趁人不注意点燃花炮,花炮向四周喷射,伴随着激昂的乐器声,表演达到。“狮象窜”刚柔兼备,动静结合,形式生动活泼,表演惟妙惟肖,长期以来,深受群众喜爱。时至今日,沃家“狮象窜”仍会在春节拜年、闹元宵、迎亲、祝寿、武术健身等民间活动中亮相,为丰富当地文化娱乐生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从“狮象窜”现状看民间艺术传承与品牌形象塑造
尽管如此,目前沃家“狮象窜”生存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北仑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沃凡诚老师对“狮象窜”的传承比较担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观众减少。过去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老百姓非常爱看民间艺术表演。如今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人们的鉴赏眼光也越来越高了。“狮象窜”表演如果观众较少,或者反应不够热烈,势必会影响表演者的情绪,艺人们舞起来也就没有劲了。二是队伍老化。现在柴桥沃家会舞“狮象窜”的艺人越来越少,加上乐队,“狮象窜”表演队伍总共只有20个人左右,目前最年轻的艺人也已经50多岁了。表演“狮象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好几个艺人前几年在演出时脚受了伤,年纪大了,伤痊愈起来就慢,村里也不敢让他们再出来表演,以致直接影响了“狮象窜”的正常演出。三是后继乏人。计划经济时代,学习、表演“狮象窜”可以记工分,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现在沃家村总共650多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的上大学了,有的到外面去创业了,年轻人对于这种费时费力而赚不了钱的民间舞蹈普遍不大感兴趣,“狮象窜”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非常严重。凡此种种,造成“狮象窜”日渐式微,前景可危。“狮象窜”的困境带有普遍性,破解“狮象窜”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也有普遍意义。下面我们试图以“狮象窜”为例,谈谈有关民间艺术传承与品牌形象塑造的一些粗浅想法。
2.1重视民间艺术价值,开发多样化社会功能
民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祖先与后代精神血脉的纽带;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感情;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对自己、文化观念、地域个性、审美习惯的一种寄托;它具有多样化的社会功能,如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有的还有竞技性或实用性,有的本身还拥有不菲的经济价值。就“狮象窜”而言,它虽然不登“大雅之堂”,但也有其他高雅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庙会等民俗活动极少举行,但在农村,春节、元宵、结婚、寿诞、乔迁等庆祝活动仍然有,而且将来也不会消失。在这些民俗活动中,“狮象窜”及舞龙等民间舞蹈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因为它最能烘托喜庆热闹的气氛,最能表达欢乐兴奋的心情,而其他高雅艺术却无用武之地。因此,民间艺术尽管生存空间很小,但仍有社会需求和市场潜力,仍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2.2加大扶持力度,调动民间艺人积极性
在追求物质、追求时尚、传统文化被严重挤压的今天,民间艺术无疑是“弱势群体”,而其中的民间舞蹈更是“弱中之弱”,很难独立生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主管部门大力扶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事实上,对于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政策要落实,措施要到位,并且要有持续性,避免出现政府需要的时候搞得热火朝天,不需要的时候无人问津的现象。近年来,北仑区及柴桥街道等对“狮象窜”非常重视,建起了建筑面积达240平方米的传承基地,在活动经费方面也给予一定资助。但还要加强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狮象窜”的低谷时期,要对政府或社团组织的节庆演出、公益演出给予必要的经济补贴,要对因“舞”受伤的艺人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在道具、乐器、服装等方面也要舍得花钱。都说现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其实大多数民间艺人还是很善良很淳朴的,只要社会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他们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表演热情。
2.3走市场化道路,提高民间艺术造血功能
与实用性的工艺美术等民间艺术不同,民间舞蹈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但并不是一点也没有。解放前,“狮象窜”班子大多出现在寿宴、婚宴现场或其他地方性活动中,舞“狮象窜”是要收费的。解放后当然不再收费了。从现在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收取演出费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收入,才能维持班子的正常运行,才能调动艺人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展这项民间艺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民间舞蹈在走市场化、社会化道路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就拿北仑梅山乡来说,该乡地处偏僻海岛,在当地政府积极扶持下,村民不断挖掘、创新民间舞蹈表演形式,“至今,该乡已有舞狮、舞龙、狮象窜、车子灯、鼓阁、造趺等民间文艺队伍30余支,民间艺术表演成为当地财政主要来源之一”。可见,走市场化、社会化道路,把民间舞蹈当作文化产业来做,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2.4积极引导,加强民间艺人队伍建设
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关键是培养艺术传承人。目前我国民间艺术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加紧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是当务之急。为此,既要积极鼓励老艺人传、帮、带,又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吸引年轻人学习、传承甚至献身民间艺术。为了传承“狮象窜”,第三代传承担人沃凡诚老师自编了动作要领,村里安排了学习经费,但年轻人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究其原因,是认为学习这门技艺没有什么前途。如果能够认识到“狮象窜”的市场潜力,能够感受到政府的扶持力度,能够看到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远景,应该会有人来学习的。“狮象窜”表演动作不是很复杂,用心学习的话,十天半月就能掌握基本动作。“狮象窜”表演既有自娱功能,又可强身健体;既不影响自己的正业,还可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引导得当,我们相信,“狮象窜”完全能够走出后继乏人的困境。
2.5创新表演形式,打造民间艺术品牌
关键词:广场民间舞蹈 群众文化 发展联系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90-01
最近几年,青岛市以群众文化建设为契机,围绕“拥湾枢纽、生态商都”发展定位,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体制机制、活动载体、活动阵地、文化队伍“四个加强”,突出地域特色,传承民俗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崂山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区人民饱满的精神风貌,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现代化青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场民间舞蹈是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结合地区文化特点和广场民间舞蹈发展实际,做好广场民间舞蹈建设工作,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发展。
一、广场民间舞蹈和群众文化之间的发展联系
1.广场民间舞能够锻炼群众的身心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都有很强的工作压力,一天的工作十分劳累,精神十分紧张,身体状况呈现亚健康状态,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身体和精神方面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广场民间舞蹈作为一种集体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对人的四肢和身心进行锻炼,随着音乐摆动身体,能够显著降低人神经方面的压力,使得精神得到舒缓。广场民间舞蹈对一个人的专业舞蹈要求不高,谁都可以参与进来,一群人一起跳舞,能够体会到群体活动所带来的欢乐。加强广场民间舞建设的本质目的就是希望社会大众能够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中释放自我,提高身体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社会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抒发思想情感,丰富文化生活
广场民间舞蹈风格大方,动作简单,容易掌握,能够切实展示出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文明形象,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群众都喜欢在晚饭过后积极参与到广场民间舞蹈中。参与广场民间舞蹈除了锻炼身体之外,还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参与个体在活动过程中,思想情感能够得到全面的抒发。广场民间舞蹈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小区广场、文化广场或者公园都可以表演,是集合了舞蹈表演、健身、歌曲表演等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变现形式,所以,广场民间舞蹈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众文化活动。
3.传承民族文化
在广场民间舞蹈中,有相当以一部分内容是由民族舞蹈构成的,因此,广场民间舞蹈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秧歌、舞龙、舞狮等表演形式都包含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舞蹈演员都会身着传统的汉族民间服饰通过大鼓、铜锣、唢呐等民间乐器的伴奏,体现出浓厚的汉族文化,可以说不用地区人们在舞蹈过程中所跳的舞蹈,身体所呈现出的姿态都代表了地区群众文化中的精髓。而广场民间舞蹈通过将地区的鲜明群众文化融合在舞蹈中,通过舞蹈形式、音乐、歌曲、服饰和动作来展现一个地区浓厚的民族个性和对于文化特色,因此。在广场民间舞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民族文化就会被继承和发展下来。
二、广场民间舞蹈发展对策分析
广场民间舞是群众参与面最广、积极性最高、最接地气、需求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开展广场舞活动是实施“城乡文化小广场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暨通过开展广场舞在村、镇建设一个文化小广场,培养一支文化活动队伍,配备一批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培育一批文化品牌项目,建立一套文化运行机制,带动整个城乡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开展。但随着近年来,随着广场民间舞蹈运动的蓬勃兴起,参与广场民间舞蹈运动的群众越来越多,广大广场舞运动爱好者与其他运动爱好者及居民争运动场地、音响扰民等问题也日常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促进广场民间舞蹈科学发展。
1.强化统筹
广场民间舞蹈活动是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民间舞蹈工作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牵涉到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各个层面。要做好广场舞工作,引导广场民间舞蹈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对广场民间舞蹈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将广场舞工作纳入当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的工作内容,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分工明确、统筹有力、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为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2.加强培训
为提升广场民间舞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地区文化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全区广场舞培训,专门编排广场舞教材,聘请专业舞蹈教师,教授现代舞、三步舞、扇子舞、手绢舞、秧歌等形式的广场舞。并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邀请乡土文化能人,到各个街道、庄村教授舞蹈技巧,吸纳更多的群众到健身队伍中来,力求用优美的舞姿,装扮美丽的城市。
3.加强规范化管理
文化、城管、公安等部门应相互配合,主动参与到广场民间舞蹈活动中来,对现在的广场健身舞活动进行“支持性”规范化管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规范,进而将全民健身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建设、规划部门可规划建设好广场小屋,给组织者提供方便。城管部门要引导市民在规范的区域内活动。文化部门可派专人教授各活动点的领舞人员,带动市民学习各类健身舞,并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甚至还可将“青岛精神”、“市民须知”等一些需要市民了解参与、配合的知识编成歌舞,推介给市民,让市民在娱乐中提升素质和开展科学健身活动。
4.适当投入,创造条件
要学习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适当给予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用电和参与跳舞者上厕所难的问题。凡是能给公众开放的场地,都应为广场民间舞蹈活动提供方便。一些临近的单位院落,学校等,都应对应活动时间为公众开放,为活跃城市文化生活,为全民健身大开方便之门。
参考文献
[1]闫爽爽,苏跃,栾春波. 浅谈广场舞蹈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22)
[2]张玉萍,杨立群,任治芳,刘举斌. 民族健身舞在社会体育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3]黄鑫. 画龙点睛 锦上添花――浅议音乐在群众舞蹈中的作用[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5(03)
[4]谭林涛.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大众文艺. 2013(15)
旧时舞猫,因崇敬猫神,祈求农业丰收,所以火猫的装扮也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舞长猫用稻草结成粗约20厘米的长绳作猫身,绳头结成猫头形,在田垌中每隔一丈多远插一竹竿,以撑住“猫头”和“猫身”,全猫的长度按参加人数而定,每人持一竹竿,猫长有数十丈至百余丈,但人数一定要成双数,猫身上插点燃的神香,十支香为一柱,每隔十八至二十厘米一柱,由人持竹竿舞动。舞猫人则用稻草结成“猫头帽”,双臂双腿扎上稻草绳,“猫头帽”后垂一根稻草绳作“猫尾”,在“猫人”身上的稻草绳中插入点燃的神香,“猫人男”头上系一毛巾,身着蓝靛布对襟上衣,中式长裤,红腰带黑布鞋,“猫人女”则戴蓝靛布帽,穿蓝靛布大襟长袍,中式长裤,红腰带,黑色绣花布鞋,戴银制项圈手镯,随着时展,舞火猫的也改进为制作专门设计的“火猫服”了。
舞火猫动作古朴、简洁,“舞火猫”没有规定的舞步和动作,主要为“火猫”队形变化,在不同的队形中左右晃摆做“滚猫”的动作,“舞猫人”则以“火猫步”贯穿始终。另有“火猫转身”的动作,表演时,人走正步,谓之“龙行虎步”,向前走三步即拱手弯腰下拜,接着单数后转,与双数对拜,再各向后转,再拜一次,再双数向后转,又一齐前行,队形除一字长形外,另有“绞麻花”的队形变化。“老鼠”低身伏地,左右晃动,“鼠头”作逃窜状,“猫头”有类似舞狮的动作,时而上举左右晃摆,时而低头左右寻找老鼠,生动活泼。舞火猫伴奏音乐原始古朴,伴奏乐器有唢呐、大锣、大铙、小鼓、小锣等。有唢呐曲《送行曲》、《仁曲》等。道具“猫头”、“老鼠”为竹篾扎制成形,外糊棉纸,再绘上相似的纹斑,牛、马、猪、鸡、羊等禽畜则以稻草扎成,表演时气氛生动活泼,场面十分壮观。
主要传承人
潘国仁出生于1940年8月,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旺村壮族农民,是当地著名壮族舞火猫传人。潘国仁自10岁起,便跟随其叔父舞火猫艺人潘家声学习舞火猫技艺,先是做为舞火猫演员参与表演,一边表演,一边熟悉舞火猫各项技艺。潘国仁20多岁时,已经开始主持壮族舞火猫活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壮乡后,在潘国仁带领下,南乡镇旺村恢复了传统舞火猫活动,潘国仁主持过大大小小舞火猫活动30多次,对舞火猫表演中的“舞长猫”、“舞猫人”等程式、动作熟练掌握,舞火猫扎制工艺、伴奏乐队,也由他来主持制作、排练,20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国家艺术学科十大工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搜集,记录了潘国仁参与组织表演的壮族舞火猫《火猫步》、《舞长猫》等,《中华舞蹈志•广西卷》、《南乡春色》等学术著作均对其组织、表演的壮族舞火猫有详尽记述。潘国仁还积极参加各类民俗民间艺术汇演活动,其主持的《壮族舞火猫》于1992年参加广西“三月三”民间艺术汇演获金奖,2000年参加了贺州市第一届旅游文化节民间艺术汇演,2000年12月,南乡镇旺村舞火猫由中央电视台“寻找图腾”节目摄制组摄制并在多个电视台播放。
壮族舞火猫艺术特征及艺术价值
壮族舞火猫是在壮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发展起来,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岭南土著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壮族民间舞蹈,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舞蹈性以猫为形,庆丰起舞是壮族舞火猫表演形式一大特色,它集舞蹈、音乐、民俗于一体,以舞为载体,在舞蹈中反映崇敬猫神、祈求农业丰收的精神信仰,与当地人文历史、生产生活相结合,使观众在观赏中受到教化。2.娱乐性壮族舞火猫是八步区南乡壮族重要的春节娱乐活动,其表演模仿猫捉老鼠的过程,气氛热烈、生动形象、娱神娱人,在娱乐中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3.社会性壮族舞火猫是民间游艺庆典类的民间舞蹈,是壮族同胞社交和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人数众多,表演内容为猫捉老鼠,保护庄稼,寓意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表演内容承载了、生产生活技艺等方面,满足了民间对文化的心理需求,成为人们人生理想愿望的标志性载体,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4.壮族舞火猫的艺术价值舞火猫源出于“做功德”的祭祀仪式,而对猫的祭祀,还可追溯到周代的“蜡祭”。在上古时期,猫因其捉鼠而被视为驱邪避害的吉祥之物,进而视为农业生产丰收的象征。八步区壮族每逢丰收之年,必在春节期间举行舞火猫活动,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壮族舞火猫是在原始宗教、民间舞蹈、民间花灯艺术等民间习俗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岭南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全国绝无仅有的保存下来,进一步保护发展壮族舞火猫具有重大的价值。
壮族舞火猫的传承与发展
金城江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目前金城江区有20多个民族,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仫佬、毛南、水族等。这些族群在长期的相处交流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又相互融合了多个民族元素的独特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情况
2005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9类6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民间文学《莫一大王》、壮族师公舞《国调毪》、民间美术《师公舞傩面》、民间体育、游艺与杂技《破网上刀山》和《舞龙舞狮》、壮族双声部民歌《哦吔》、民间美食制作工艺《掏鸭把》《里笼三件》《打生菜包》《魔芋豆腐》、壮族三月三“扁担节”、壮族灶王节等等。这些在民众中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好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蕴含着民族和族群的历史渊源、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文化特征和文化交融,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民俗民风、优秀民间制作工艺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申报情况
经过普查、挖掘、整理申报,金城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莫一大王》、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等三项获得2007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12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壮族鸭把》获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申报民间文学《莫一大王》获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魔芋豆腐》和民俗《舞地狮》获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六批河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八批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获得县级名录36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5个。县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情况
2017年实施《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后,我们严格按照总体规划指导开展工作,在得到国家的专项经费后,先后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目前分别建设有9个传承基地、传习所和示范户。分别是:2017年建设了白土德兴村建设了壮族山歌《哦吔》传承基地。2018年建设了九圩镇高合村田垌屯建设了《破网上刀山》传承基地和区非遗中心的壮族“蜂鼓说唱”传习所。2019年在金城江第五小学建设了《莫一大王》文化展示馆;金城江第三小学建设了“壮族蜂鼓”体验馆。2020年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河池龙狮文化》传承基地;六甲镇建设了壮族“灶王”文化展示馆;拔贡梦古寨建设了《壮族美食文化示范户》。
关键词:民族舞蹈;壮瑶族;区别
在中国舞蹈的大观园中,民族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是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深入了解各民族的舞蹈,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壮瑶族民间舞蹈的区别。
1 民族舞蹈起源的区别
壮族舞蹈多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穿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舞蹈称之为“拟兽(鸟)舞”。这类舞蹈在广西境内流传相当广泛,种类、形式之多,颇为罕见。据不完全统计有“舞狮”“舞龙”“舞麒麟”“舞龙马”“竹马舞”“鲤鱼舞”“蚌姑”“斑鸠舞”等。这类舞蹈大部分在欢庆春节时表演,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服饰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很受群众欢迎。瑶族舞蹈源于对刀耕火种的劳动方式的模仿,因其与大山关系紧密,加之落后的生产工具,低下的劳动效率,使得瑶族人民的每一天都在不停地重复单一的生产活动。因此,他们的舞姿,与生产劳作中的动作密切相连,久尔久之,便形成了特有的瑶族舞蹈特色。我们可以从瑶族舞蹈中最富有代表性的《长鼓舞》看到,这种靠腿部发力而形成的外在动态特征对民间舞蹈艺术的渗透和影响。长鼓舞有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打法之称,所谓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模拟生活中的起屋程序,从找地、量地、冲墙开始到新屋落成贺喜表演;在跳舞时,以能打“矮桩”为最有功力的舞者。打“矮桩”就是两腿全蹲,左右绕鼓,上下翻。打完全部套路,时间持续三四十分钟,能完成这种打法的老鼓手,使人不得不佩服他在劳动中对腿部蹲力的磨炼。
2 舞蹈表达内容的区别
壮族舞蹈因来源于狩错,表现形式多集中为对各种动物的模拟。我们看壮族舞蹈代表作《翡翠鸟舞》,该舞蹈是由表演者套上模仿翡翠鸟外形制成的精美道具,并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表演创造而成的一种舞蹈。据翡翠鸟舞的第十三代传承人罗志忠介绍,他们的祖籍在来宾南泗乡,根据现在武宣县下村罗氏族谱资料得知,罗氏总共发展了十六代舞鸟艺人,此舞蹈为第一代艺人罗稻香所创,至今已传承了十六代。按此推测,下村的翡翠鸟舞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壮族翡翠鸟舞的道具一般用竹篾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翡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表演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使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瑶族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多来源在于瑶族人民对日常劳作的一种动作表现。其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以《长鼓舞》为例,长鼓舞的基本动作72个,大部分来源于模拟建房起屋的劳动场面,小部分程式性动作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概括。表现性动作有“四方”“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等24个,程式性动作有“莲花盖顶”“漂洋过海”“行江”。其中,“莲花盖顶”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动作,集鼓花中的“小莲花”和“大莲花”技巧,并与下肢的基本动作“蹲颤”和“撇拐蹲转”有机结合而成,技巧最高,难度最大。
3 舞蹈风格的区别
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来看成他们劳动生活环境以及传统的审美情趣。在岭南地区,壮族人民喜欢与生活在大山的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入对珍禽异兽情感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文化因素。壮族人民不同程度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看成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等。这些基本动律,体现出他们平和、善良的性格。瑶族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蹲与颤是瑶族人民山区劳动生活的主要动态,不论是爬山越岭、负重行走,或是舂米、起屋,都是靠腿部的蹲与颤去保持劳动的持久性,双膝的屈伸起伏成为劳动中的正常节奏。尽管舞蹈形式多样,但蹲颤的动律鲜明地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以瑶族中人数最多的支系―盘瑶的舞蹈为例:舞蹈动律主要表现在膝部的动作上,随着深沉的鼓点,双膝有规律的自然蹲颤;第一拍右脚往旁或往前迈出一步,膝盖蹦直,上身稍前倾,第二拍左脚并步,同时向下蹲颤上身稍后倾,坐胯;三、四拍做第一、二拍的对称动作。上身前俯后仰、膝部上下屈伸、有一种负重之感,这就是瑶族舞蹈典型的动律特征。
4 节奏特点区别
关键词:缙云;乡村春晚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5-01
一、乡村春晚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引进新潮文化
农村春节文艺晚会主要演员都是本村村民为主,他们演出的节目基本上都是自编自演,村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如唱山歌、民歌、快板、三句半、传统婺剧、灯戏和民间舞蹈。《滚灯》、《磨豆腐》、《灯笼壳打老婆》、《鱼虾》、《乌龟贝壳》等这一些传统民间舞蹈和灯戏经过各村文艺骨干挖掘、整理和创新,都搬上乡村春晚,深受广大村民喜爱,既可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各村举办春晚吸引了大批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务工人员、创业者、经商者与村民一起排练学习,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如新建镇笕川村的一批大学生回家排练了舞蹈“婺韵”,参加2014年丽水市乡村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获得金奖。“菇香情”参加2014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文艺汇演获得金奖。他们回乡为村民排练了一批精彩的节目,给乡村春晚增添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提高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自觉性。
二、乡村春晚能改善农村风气
春节大批的务工人员、经商者等都回家过年,经常看到许多村民无以为乐、闲极无聊。三五成群围成一圈养成聚众赌博的恶习,或是参与各种迷信活动和参与组织,给农村的治安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乡村春晚的举办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村民在春节期间的精神空缺,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正在排练的演员和一起出谋划策的村民。他们都争先恐后的上春晚,想方设法出最好的节目,在全村村民面前风光一回,通过乡村村晚的开展,明显感受到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农民在成为乡村春晚盛宴的享受者和收益者的同时,也成为乡村春晚的创作者和演出者。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一批新农村文艺骨干,村民都能将发生身边的人和事搬上舞台。如小品《劝赌》、《治水》真实而生动、富教于乐,形成向好学、向创业者学、向成功者学的好风气。由于乡村春晚贴近本地故事,村民们更容易接受,潜移默化中起了教育学习的作用,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赌博、迷信等不良习惯。如我县新建镇的笕川村已经举办了七届的春晚,他们越办越好,越办规模越大,整个村风清气正,文明和谐,不得不说乡村春晚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三、乡村春晚能培育一批农村文艺人才
缙云农村有大批富有艺术细胞、擅长文艺表演的人才,同时有一个热爱的表演的心。自从各村举办春晚开始,他们终于迎来大显身手的机会。无论男女老少,都跃跃欲试。因为乡村春晚也是一个综艺晚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如节目主持、剧本创作、节目编导、节目组织、演员排练、服装化妆、晚会策划、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都需要一大批人员来完成。村民们都能从中到一个合适的岗位。真是感叹不管哪个村都有几位能编能写的人才,虽然他们的作品不是那么的规范,但是题材很好,十分新颖。经过文化部门的专业老师指点,他们的作品就能在春晚上大放异彩,获得村民们阵阵掌声。还有一大批的村民虽然没有上台表演的经验,但他们认真好学,自费请老师、找资料等,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节目能在村春晚上亮相,并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经过几年的村春晚创作、排练、演出和学习,各村都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文艺人才,他们招之能来,来之能演。村春晚培育了他们,他们为村春晚服务。也是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缙云今年126个村举办村春晚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