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1篇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哲学著作,提出了哲学的基本观点,对或是有重大的影响。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逐步深入,我们对《提纲》也有了更深一步认识。本文基于学术界存在的主要观点,针对国内对《提纲》产生的背景、时间以及《提纲》的主要内容而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对照分析。从宏观角度总体把握《提纲》的内容和研究价值,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纲》这部经典著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新世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综述

被恩格斯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哲学是乃至一般的思想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国内对《提纲》专著相对较少,其研究大多属于研究著作一部分,并未像理论中的《资本论》等内容单独成册做专门论述研究,而是大多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断挖掘其内涵。目前,国内存在着两个版本,分别是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订稿两个版本。国内的书籍往往包含两个版本的内容,只是排列前后顺序的不同而已,但这并未影响对《提纲》研究。国内相关学术文章则是集中在《提纲》的写作时间、具体内容、理论地位和时代意义等方面的做了深入研究。

《提纲》是写在马克思遗留下来的一本《1844――1847年笔记》里。1888年,恩格斯把它附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单行本中第一次发表出来需要指出的是《提纲》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根据恩格斯为其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写的《序言》加的。发表时的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而在马克思的原始稿中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它的时候对其内容曾作了修改。

通过对两个版本内同的比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第九、十一条完全相同,其他区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但普遍来看,恩格斯所作修改并不影响对马克思原稿的认识理解。比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认为,恩格斯的修改稿和马克思的原始稿在思想上的基本点是一致的,虽然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个性层面、细小层面的差异。再有,李锐的《试论恩格斯对关于给而巴哈的提纲的修改》文章也认为,尽管修改后的稿本在一些细节方面显示出了马恩之间的细小差异,但就其总体思想和基本精神来讲,两个稿本是完全一致、毫无出入的。马克思在《提纲》中,建立了自己哲学思想的基础--实践唯物主义。李晓菊认为其中包括:把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革命的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主义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突出强调了哲学的实践特征。韦礼则以不同视角解读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本质;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实践是人的本质;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在恩格斯发表的时候同时指出他的写作时间是1845年春天,地点是布鲁塞尔。由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特殊关系,后来论者对恩格斯的说法几乎没有疑义,大多数人并由此认为,《提纲》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准备性文献或者理论大纲,提纲中的11条内容集中体现了哲学的旨趣、特征和体系框架。一致认为这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成熟的标志,《提纲》连通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成为哲学初步形成的标志,为后者做准备。但对于《提纲》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动机以及与《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在聂锦芳所著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一书中认为,《提纲》不可能写于1845年5月中旬以前,而很可能是在1845年7月初写成的。而在姚顺良在一文中基于《提纲》和神圣家族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是联系,提出了该文本写于1845年4月到11月之间的推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间的判定及其思想史定位》《研究》,2008年第8期)。在提纲和神圣家族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上,聂锦芳认为,提纲与神圣家族在思想上同样有密切联系,提纲的思想只能视为马克思进一步新论证新世界观的前提,不能视之为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契机,也不能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的写作大纲。但姚顺良认为,虽然提纲前面的“四行文字“延续了神圣家族中关于革命、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等论题,但其理论目的、哲学观点和政治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与德意志意识形态都表现了马克思清理自己以前的世界观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而写下的。

关于实践观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张万兵在《实践的唯物主义――读兼论科学发展观》指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的根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

对于提纲中的具体内容,研究文献都呈现出很高程度上的一致解读,故不再过多叙述。

时至今日,《提纲》中的内容依然具有时代价值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马永栋认为,《提纲》中的相关内容对于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段志平.试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中国商界.2008年第9期

[2]杨方.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建.法制与经济. 2006年4期

[3]苏志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及其理论创新解读.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3期

[4]赵杨坤.从实践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第4 期

[5]单提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缘由及时间的探析.福建论坛.2006年第7期

[6]安启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袁方.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若干新思考.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提纲》;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提纲》是马克思实现人类哲学史上伟大革命变革过程中的一份纲要性文献,马克思通过这一纲要性文献彻底与费尔巴哈决裂,并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形式来充分展现自己的理论主张,不仅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更为人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精华。因此,它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着很大的启示,尤其是提纲的第一条给予我们无限的智慧之光,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和思考。

一、《提纲》第一条的解读

(一)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人的实践活动和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肯定其看到了客体的作用

原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这里的“从前”是指产生之前。“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其形态主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他们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本来“一切”就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加上“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句话是为了进一步地强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同时也说明马克思曾经十分崇拜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说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预示着此时此地要与费尔巴哈决裂。接着,马克思指出其根本失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是指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这里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一条即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看世界,客体是我们认识的基础,直观是我们认识的最初级的形式,但是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选择了客体和直观而忽视了主体和渐进的过程。最后,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实践使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马克思接着指出我们要“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指出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没有从主体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没有把这个反映看成是一个过程,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实践,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纯客观的肤浅的。

(二)批判唯心主义离开唯物主义立场抽象地弘扬人的能动性

原文: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说明唯心主义看到了旧唯物主义忽视了的主体的作用,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看到了在认识的过程中主体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发现了认识的主观性,唯心主义的主观视角是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但是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例如康德作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他对认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肯定了主体的重大作用,但是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在其看来认识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完全是主体的创造,否认了客体,我们的认识是我们各自认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反映,他所看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而是他心中的那个东西,这便是“抽象地发展”。最后,马克思指出其抽象地发展的原因是“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相对于纯粹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而言的,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他们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脱离物质和现实的造物主的能动性,因此,他们的认识必然是片面的。

因此,正如列宁所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高于千百倍”,正是强调唯心主义注重人的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也仅仅是抽象片面地被挖掘出来的,最终走向了唯意志论。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确立正确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

原文: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种绝对精神是先验的客观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个绝对精神慢慢演化而来的,这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而费尔巴哈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开始研究“不同的感性客体”,这种感性客体即自然和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转变使得我们世界观发生了从纯粹思辨到物质现实的正确转移,打开了科学世界观的大门。但是马克思接着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理解为理论的活动,这正也揭示了费尔巴哈自己研究的感性客体,远离了人的实践对象,充分证明费尔巴哈并不理解人改造世界的真正的实践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错误的扭曲的,其主要表现为他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这里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在费尔巴哈的视域中仅仅是单纯的日常琐碎的生活活动,而不是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理解不了真正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从而他也不可能对认识的本质进行科学的概括。

因此,哲学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既强调唯物论又强调能动的反映论。它从主体的物质实践去考察客观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纲》第一条标志着哲学实现的开拓和飞跃——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形成,不仅指导中国社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的胜利,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

二、《提纲》第一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正在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他们正在以其所谓的“普世价值”为理论武器,攻击和否定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西方思潮正在逐渐抹杀我国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腐蚀我国青年一代,企图将我国青年引入歧途,摧毁我国的最具活力和希望的年轻队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本文运用科学的认识论即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稍许启示性的阐述。

(一)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重点讨论教育者的主体性。祖嘉合老师将教育者的主体性分为“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首先,教育者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能否起到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和有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教育者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探索开创新的教育方法等,牵动着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是否配合,与能否提升受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同样也波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教育者能否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状况,预见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问题等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和地位。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务必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导作用,用开拓创新的方法,结合前瞻性的眼光,对受教育者进行合乎规律的教育。

(二)着眼受教育者的客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基础

客体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祖嘉合老师的看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主要表现为受动性和可塑性,此外应该还有其特殊性。首先,如果受教育者如果不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和教育,即失去了受动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同时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可塑性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塑造下,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理空间。最后,受教育者还有其特殊性,受教育者作为个人,也是主体,他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他有各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是变化发展的,且每个人的需要各不一样。因此,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十分复杂,我们务必实事求是地考察每个人不同的需要而确定合理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因此,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抓住受教育者的受动性和可塑性,对其施加合理合规律的教育,同时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达成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

(三)重视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提升的实现路径,是人类存在与活动的方式。正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推动着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形成人类漫长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同样,大学生作为人类中的一类群体,而且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具时间和精力的一类,社会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的重要源泉,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认识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的历史转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代的转换、新问题的暴露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与不对,只有经过实践加以检验才能得知。其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就人类个体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等等都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充分认识社会,才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好社会实践工作,通过参与社会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宣讲等形式,让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将理论不断内化和升华,最后能够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论上的重大成果,更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旗帜。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挖掘经典文本中的科学理论的同时,将之运用到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期在实践中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从而获得教育内容的真知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7页.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对“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一直被当作科学的定义来引用。文章回顾了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的各种认识,探寻了马克思提出这一论断所秉承的思路;分析了该文本第六节的内容,并提出了三条推论,针对三条推论进行了逻辑上的质疑,提出应该从多个文本来把握马克思思想;最后谈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下人的本质定义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进行修订,并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1](P24)在这份文件中有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8)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肖前主编的《哲学原理》中也原封不动地照搬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来定义人的本质。然而我在把这个文件和马克思的其他文件(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这一章)一起研读后,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重新思考了人的本质的定义。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对后世哲学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是人学苏醒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就认为人的本质不应从神的本质来理解,而应从人自身来确认,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和本来的存在。认为人作为一具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又具有情感欲望,这些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他们都肯定人的社会性,例如霍尔巴赫就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除了生物性以外,人还有一定的社会性。总体来看,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社会属性看作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延伸。黑格尔从他的唯心主义出发,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永恒不变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异化才能实现自己。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自我意识)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而劳动又恰是这样一个争取自由、实现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过程。所以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然而黑格尔所讲的“劳动”,只是精神活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这一论断,对于马克思定义人的本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就因为他的唯物主义还没有贯彻到历史领域,所以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还只能是停留在感性和直观之上,无法实现从人的感性直观过渡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方面。即使有一些带有自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冒出,但也不幸窒息在他的理论鸿沟之中。在费尔巴哈那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类本质、作为类的类,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意识、类意识,也就是换了一种说法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早已陈述过无数次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可见,要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把费尔巴哈的“感性的对象”上升到“感性的活动”,把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本能上升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把人的个体上升到人为了实现个体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作为社会历史产物的人成为自然界产物的人和人在自己头脑中意识到的精神的人之间所建立的现实的中介。总的来说,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定义人的本质。[3](P11)而做了这一工作的正是马克思,他吸取了费尔巴哈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他指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个人并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P24-29)总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改造,集中于对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的、能动的理解之上。这种理解,得益于被费尔巴哈当作脏水泼掉了的黑格尔关于对象化和异化的自身否定的辩证法,借助于在劳动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的人化这一深刻思想。

然而,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这一定义时,也犯了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也把费尔巴哈所有关于人的本质的有价值的认识当作脏水全部泼掉,例如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在定义里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发展,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自然也不例外,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具有唯物因素的哲学家几乎都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理由或理由之一。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来分析人的本质,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这固然是个伟大的转变,但他只强调实践在人的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把使实践得以进行的主体所凭借的物质存在考虑在内,难道这样一个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每一个人身上的这个历史性共性不能作为人的本质?

我们不妨回顾头来对马克思的论断咬文嚼字一番。对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推论:(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共性的总和;(2)人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的固有的抽象物,而非其他类;(3)人的本质是在现实性层面上才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在可能性的层面上。对于第一个推论,我们知道对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活动的形式(结果)”。[5](P18)这似乎照顾到人的物质存在,但是仅仅是在相互关系的层面上,还是没有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属性摆在合适的地位。虽然说并不是凡是共性都是本质,但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来说,难道就可以把物质的存在撇在附属地位了?人的这种特殊的物质存在难道不属于本质的共性?而在第二个推论中,我不禁要问的是:既然“固有的抽象物”是从全人类抽象出来的固有的共性,那么,这共性与具有完整自满的代表性的人的本质的关系是怎样的?本质是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如果过分地抽象,以至于成了几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则何其为某物的本质?社会性并非人类独有,灵长类动物都具有社会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单从社会性一个方面来定义人是不严谨的,人的本质应该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类与其他类事物的根本性区别。第三个推论强调的是这一论断是在现实性的条件下,而不是在某种推断的可能之中。我们对于现实性的理解,自然不能离开历史的大背景,因为任何现实的东西都有其历史的原因。我们分析人的本质,不能只局限于历史的横截面,而要置于历史的纵深面。打开历史的画卷,每一个人都是一具集所有社会关系于一身的血肉之躯。如果说血肉之躯为人之为人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难道这种一直存在的可能性就不是现实性吗?总之,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有失偏颇的。

还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我们也不能只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引章摘句,而应该联系稍后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来理解和把握。如果联系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匆忙之中写就的,是一个马克思本人无意发表的临时的文件这一背景,再加上在写作时间稍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论及这方面的文字时马克思特别强调“生命”,认为“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联系到这一叙述与前文有明显的变化,而相隔时间并不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成于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春)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这一变化理解成是马克思在对自己前面当作“草稿”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的有意识的修正?所以我们不妨认为这个论断是马克思在阅读了费尔巴哈著作以后做出的,虽然是在新的世界观历史观之下形成的,但是还只不过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临时的论断,仅此而已。然而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还在使用这一论断,以作为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的经典的论述,这事值得商榷。

既然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存在疑虑,那么,我们来正面认识这个问题,或许能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有益的探索。

鉴于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尤其是虚拟人和仿真机器人的出现,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对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又有了新的挑战。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动物是机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里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观点。对于他们的观点,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仿真机器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会越来越接近人的水平,它们也会越来越与我们联系密切,也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前不久,《参考消息》上就报道美国有科学家准备修订一部机器人伦理手册,他们的行动可谓未雨绸缪,但这一举动也反映仿真机器人有能力融入社会的可能性越来越趋近于现实性。如果仿真机器人融入了社会,像人一样思考和做事,那么,我们该怎样定义我们的人类的本质?还拘泥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不够,得强调一个条件: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

还有个迫切的问题提醒了我们,那就是克隆人问题。虽然说克隆人在各国的政策限制下还没有产生,甚至有关这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也人为地在阻碍着,但是克隆的技术迟早会得到突破,不管人们愿不愿意,都会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哲学探索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我所要说的是,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人,与其母体是什么关系?会对我们对人的认识造成什么冲击?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的话,克隆人无疑就是人。其自然属性和常人无异,而且其生物基因和母体完全一样,那我们怎样区分这两个“人”?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求助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一张时间和空间的网,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网上的网节,很明显这样的网节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区分克隆人与母体,我们就应该引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

因此,我们在定义人的本质时,不妨在马克思的论断上进行修订。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实践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加上一个名词“动物”或“生物体”,这样的名词无法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所以需要加上定语来描述这种过程,以便使这一定义更适合于整个人类历史。同时,我们也要继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过以上考量,认为不妨这样来描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呈一定进化态的生物体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1972年版.

[3] 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感性活动;历史观;费尔巴哈;古典哲学;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69-01

一、与德国哲学的最后决裂

从《形态》的标题我们就能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就是要对意识形态尤其是针对德国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即在黑格尔派解体之后产生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根本决裂。

从青年黑格尔派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开始到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全部的批判都是在宗教的基础上进行的。逐渐扩大到政治,法律以及道德等等其他的观念形态。他们把全部的事物都纳入观念的范畴,认为正是观念统治着现实的世界,因此只要对观念进行批判,就能实现人们的彻底解放。而马克思正是要颠覆这样一个历史观,即观念统治着历史。

在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唯独选择了对德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就是因为当时德国的意识形态是最突出的,特别是德国哲学,已经在哲学的形式上表现出来了。但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恩并不是取消意识形态,而是否定观念具有独立性的外观。因此,马克思在对德国哲学的批判中表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这里实际上反对了观念具有独立性的外观,回答了观念的真实存在来源与社会的现实关系。正是在批判德国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阐发了自己的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以此表明与古典哲学的彻底决裂。

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

在对费尔巴哈的态度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就不是全盘毫无批判的接受它,而是既批判又保留,这一点充分体现在《44手稿》中。并且,在《形态》全面阐发自己世界观时,第一卷就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就提出感性的活动来区别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在《形态》中马克思更详细阐发了这一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建立在自然和人的基础之上的,在对自然地态度上,他局限于直观,在他那里无论自然还是社会都是现成给予的,没有发展,也没有历史。在对人的态度上,费尔巴哈也是从抽象的人,即建立在爱的宗教感情范围内承认人的。真理在他这里也是感官和感觉,而不是靠人的实践来证明。并且,这样一种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在他这里没有在继续导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探索。就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那里也只是爱的关系,并且这种爱的关系也是观念化了的,因为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在他那里是被他忽视了的。

费尔巴哈取消了黑格尔的神秘的绝对精神,代之以自然为基础的人,这是他比“纯粹的”唯物主义的优越的地方。然而,在他对黑格尔进行批判的时候把辩证法也一并给否定掉了,因此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完全脱离的。马克思做的工作就是克服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来恢复自然界和人的能动的原则。在《形态》中,这种能动性就体现人的感性活动。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他根本不懂得感性活动的意义,也不懂得周围的事物,政治制度,生产方式也都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的主要缺陷就是缺少了历史生成性的眼光。

三、完成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阐发,是伴随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完成的。他肯定了辩证法所包含的批判的、革命的要素,即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看作异化和这种异化的扬弃。但同时他又指出了黑格尔的合理的思想是通过及其保守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是通过对异化概念的改造来进行的。《形态》中的异化被赋予了历史辩证法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受益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重复费尔巴哈的观点,把自己仅仅局限于宗教的异化,而是把异化推广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但是在张一兵看来,马克思首先就设定了一个没有被异化的人的类本质,因此要扬弃异化向这种类本质的复归,他称这种为“人本主义的价值悬设”。

然而,在《形态》中,“异化”这个概念被赋予了历史辩证法的内容。马克思分析了历史上所有制和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来考察异化发生的根源。深入到了历史的本质一度当中,与《手稿》中人本主义价值悬设的逻辑有着根本的区别。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从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的历史和黑格尔思维内部的历史的异质之处。在《手稿》中的那种受费尔巴哈影响的人本主义也彻底消除了。

由此可见,在《形态》中,异化劳动和它的扬弃就是按照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阐明的。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也被运用到了对现实历史发展的研究中。正是在对前者们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和分析社会历史终极性的眼界。因此,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初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学习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元培,吴晓明.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本质;物象化

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在此书中,马恩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探讨,确立起“物象化”的“人”。正确理解马克思物象化的人,不仅是我们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也是我们把握马恩晚期整个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所不可或缺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这时马克思仍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或“自由”;第二个阶段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此时马克思不再坚持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或“自由”的观点,而是认为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第三个阶段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期,这时马克思既超越了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也超越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在对人的本质这一重要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主要受黑格尔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探索始终停留在人的精神层面。在黑格尔“绝对精神”观点的影响下,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而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精神是自由的,马克思同样认为精神自由是人的现实本性。从抽象理性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基本方法。到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受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观点的影响。这时的马克思认为,人之为人,它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原因在于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而且是自由自在的劳动而非异化劳动。虽然马克思把劳动引入人的本质的做法,拉近了人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但是马克思此时在思考人的本质时仍预先假定人具有抽象不变的固定本质,并且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由劳动只是人与自然之间交换物质的生产活动,它抛弃了劳动的社会性质,因而只是抽象意义上的劳动。因此,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仍然停留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之上——就像费尔巴哈那样,还没有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真正消除自己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将人纳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的。到了这一阶段,马克思才彻底摆脱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旧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制约:“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和友谊,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和友谊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劳动生产,它一方面生产出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又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人的社会关系网,这种社会关系才是人的本质内容。因此马克思一再强调必须在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中把握人,要把人理解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此,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就为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进一步阐释奠定了基础。

马恩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动机,是要回击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在他们的文章《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施蒂纳评论者》中所阐述的观点。不仅如此,日本哲学家广松涉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恩的思想由原先的异化论逻辑转向物象化论逻辑的重要转折;在这一转折的过程中,马恩构建起以物象化理论为基础的唯物史观。所谓“物象化”,根据广松涉的理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以物的关系、性质、形态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事态”。同时,广松涉还强调这里所说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一种认知上的关系,而是实践的关系。这是马恩对于“社会关系”机制的完善,他们不再以异化逻辑看待人的自我异化,而是以物象化的视角,透过以“物性”形式来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的关系性(社会性)本质。马恩这一思想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等人思想的批判的前提之上的,所以,要了解马恩的理论首先得从他们对这些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着手。

二、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鲍威尔坚守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观点,而施蒂纳以“唯一者”为人的根本。虽然两者表述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所认为的人都只是抽象化的“概念”而已。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或“概念”的做法必然会切断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解释和改造世界对他们来说只能在思想中完成。换言之,马恩认为德国哲学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错误规定,毕竟只有人才能够解释和改造世界。由此马恩展开了对以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鲍威尔在对“人”的理解上提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意识”,它是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延续。鲍威尔认为,“自我意识”是认识人的出发点,因为没有任何外物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因此鲍威尔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认为费尔巴哈把握到的人是丧失精神本质的人,对人的认识应当从自我观念出发。对鲍威尔来说,“自我意识对实体的胜利,不仅对欧洲的均势,而且对俄勒冈问题的整个未来发展都有极重大的影响。”

然而,马恩认为,鲍威尔的观点只是对黑格尔思想的延续和依赖,并没有提出新的东西。鲍威尔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立场,并站在思辨的基地企图解决思辨的矛盾,所以马恩说鲍威尔“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不言而喻,用这两个已变得毫无意义和毫无内容的抽象,他就能够变各式各样的戏法,而对现实的人及其各种关系则一无所知。”

“唯一者”是施蒂纳哲学的核心。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对“人”作了详尽研究。施蒂纳认为,“人”的概念是可以与存在相分离的,同样地人的本质也可以与现象分离,所以现实的人是非人。那么,如何获得真正的人呢?施蒂纳提出只要把“人”的观念从头脑中挤出去,就可以解决概念和存在、本质和现象对立的矛盾。然而,马恩认为施蒂纳所认为的对立和矛盾是由他自身思辨的缺陷造成的,是他以观念统治现实的思维习惯考察人的必然后果,所以施蒂纳才会提出靠自我的觉悟来消解对立,试图以观念的转换获得现实的自由。但在马恩看来,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并非抽象的、被孤立化的个体,人类要取得自由最终还得取决于现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施蒂纳的进步之处在于,他看到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问题。当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揭示神与人的奥秘时,施蒂纳就发现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只是“神”的别名,与“神”一样的虚幻。施蒂纳指出,费尔巴哈提出的作为类本质的“人”其实只是“理念”而已,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实际存在的只有“个人”。“当施蒂纳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摒弃了起码是《基督教的本质》里的‘人’时,他是对的……只要‘人’的基础不是经验的人,那么他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形象。”施蒂纳的这一发现无疑给马恩带来冲击,但也为他们摆脱费尔巴哈思想的制约,超越人本主义,开始关注现实的个人提供了契机。然而,施蒂纳提出的抽象个人仍在社会形态之外,舍弃了一切社会关系,这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存在的人”没什么两样,因此马恩总结出真正的人应当“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马恩构建的这一出发点正是他们决心扬弃异化论历史观的开始。在注意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基础上,马恩将“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把人融入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建立起以物象化理论为基础的“人”。

三、构建“物象化”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批判,完成了从“异化”逻辑向“物象化”视域的更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已经开始将考察人的视角从个体与类的关系转换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再作为类的存在,而是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以“物象的形式”而存在。

与先前观点相比,马恩对人的认识不再使用“人——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模式,而是将视角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说就是:“哲学家们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而且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用‘人’来代替过去每一个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它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来代替先前阶段的个人并赋予先前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的本末倒置的做法,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由此可见,马恩发现了以往异化论的自我异化、自我复归方法的根本缺陷,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及生产劳动时,马恩都以现实的物质生产来代替“异化劳动”,并始终以物质生产活动为立足点。同时马恩还看到,即使用现实中的个人来替换本质的人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社会不是单个人的相加,而是“诸个人相互联系的诸关联、诸关系的总和。”这样一来,马恩就将人按照“对自然的且相互的、生态系的、基始得关系性”加以重新规定,把人定位于历史的诸关系中。由此物象化的世界观得以展开。

所谓“物象化”的人,就是处在历史的现实的关系态中的人。我们很难察觉到这种关系态,因为诸关系往往不是以真实形式原原本本地表象出来,而是以被物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的性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社会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常常将物相中的“关系”错认为物本身。从物象化角度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存在,从表面上看人拥有实体性的形象,然而其本质深藏于背后的各种生产、生活关系之中。没有社会生产、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历史与现实的复杂交错,就没有真正的人的本质。

在物象化理论中,马恩为我们揭示出“物象”形式背后的实质“关系”,并且这些关系不单局限于生产领域,甚至包含人的意识、精神,需要把它们从根本上当做“关系”来理解。通过从“关系”的角度构建起“物象化”的“人”,马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视界,这对我们认识人的本质以及整个人类历史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第56页)[M].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50.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1961:40,83.

[4][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0,79,218.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7篇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开始批判“哲学家”,把自己不是作为新“哲学家”而是作为非“哲学家”和“哲学家”相对立。可见,1845年以后,马克思已经自觉离开了“哲学的基地”。当“思辨终止”,马克思这种“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了。从此,他彻底清算了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进入了“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开始采取科学立场,这种立场绝不意味着进入科学主义,达致科学霸权,“用科学准则衡度每件事,然后宣布其他形式无意义”,而是强调马克思“真正的实证科学”相对于作为非科学“在场”的旧哲学的科学性。具体说来,首先,马克思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肯定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即它认为“感性世界”在人的活动中不断生成发展,辩证运动。其次,马克思同时又批判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因为“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生成现实世界的只是人的精神活动,其中的辩证发展不过是精神运动的环节。最后,马克思认为要消解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为此应当走进“新唯物主义”,把从“天国”出发彻底“倒过来”转而“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正是由于把黑格尔抽象的辩证法彻底“倒过来”,马克思开始真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其人化自然观也迅速跃迁到了科学人化自然观。其一,他遵循“倒过来”的辩证法,“从物质实践出发”,不是形而上学否定而是辩证否定了自己从前的“哲学”人化自然观,保留了其中阐述的自然界是“通过工业”或实践形成的合理思想。毋庸置疑,“从前的哲学信仰”时期的“哲学”人化自然观有一定的局限,但它除了糟粕,也有精华。马克思“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关于人化自然的自我意识正是“保存”了这些精华并以此为“阶梯”跃迁到了科学人化自然观。关于这一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篇就批判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意味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感性世界仅仅只是自然存在或者自然感性,是既成的、先在的东西。马克思既然断定这一点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也就表明他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相区别,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先在的、既成的,而是生成的。另外,从马克思批判时使用的“只是”一词来看,他并没有否定“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坚持的唯物主义也即现实世界不是抽象的对象,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此,在马克思的视阈中,人现实生活的世界决不是由人的精神活动生成的,因为从“无”不能生出“有”,它只能是一个人通过自己能动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被人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其二,通过彻底地把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倒过来”,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批判克服了旧哲学的缺点。

第一,阐发了其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相互融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确实,只要进入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就先验地假设人有抽象的“类本质”,极力张扬人道主义历史观,这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运动史一样都“是倒立着的”,因此“必须把它倒过来”。而通过把“倒立着的”东西再“倒过来”,马克思不再从抽象的思辨出发,用先验的原则去生搬硬套现实,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表明尽管人和动物的区别点非常多,例如人有意识,信仰宗教,动物没有意识,更谈不上信仰宗教,因此,可以根据意识和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是,马克思还是看到了意识等本身却是需要由人的劳动、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的东西,它们“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所以,马克思并不赞成有意识与宗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因而仅仅“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并没有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只有“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的生产劳动才真正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生产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说生产劳动把人自己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就是说是实践把人自己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这表明实践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质也即人的本质。同时,关于人自己生成的人化的自然界,因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是其“主要缺点”,所以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相对立,马克思认为应该把人化的自然“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也即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这样,由于实践是人的本质,因此当马克思肯定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时,人化自然也就是人的本质。因而作为“感性世界”,人化自然并不在人自身之外,它就是人自身的本质性存在。可见,在“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一方面表达的就是他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看法,就是自然观;另一方面也是阐发他关于人自身的意见也即历史观。换言之,此时马克思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已经相互融合在一起。

第二,马克思也考察了人化自然的异化及其克服。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异化观,尽管“断言自己已经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也用了一些世俗化的范畴如“类本质”“人”等,但它“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本质上都是黑格尔精神辩证法的变种。为此在科学人化自然观中马克思把它“倒过来”,开始“从物质实践出发”,从历史考察中去抽象“一般运动形式”来论述人化自然的异化。他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因此,在强制性分工存在的条件下,受这种分工制约的以人的实践活动“在场”的人化自然对人来说也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为此,人化自然的这种异化与“哲学”人本主义视阈中的“类特性”无关。首先,它只是人们物质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表征着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存在方式。在这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中,它就表现着人的特定本质,因而现实中的人并不是非人,而只是呈现特定本质的特定的人。其次,人化自然异化的客观根源不仅在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而且在于“自然形成的”分工,在于私有制,因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再次,由于分工或私有制是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与进步的一定水平相联系,因此,人化自然的异化不是永恒的现象,它“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就会消灭,即“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此,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不必再为争取必需品而争斗的人们之间就会建立起普遍的交往,因而“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这样,私有制就会被扬弃,进而人化自然也因为强制性分工的消亡而转变为人们能够充分驾驭的力量,即克服自己的异化状态。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历史性及其价值选择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唯物主义 马克思 理论成果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下转第207页)(上接第203页)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