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雷锋的资料

关于雷锋的资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雷锋的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雷锋的资料范文第1篇

谎言,有善意的和恶意的,而我分辩不出哪是善意的?哪是恶意的?

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在课间操的时间里,老师利用低音广播系统向全校师生宣传雷锋的“钉子”精神,说要办一期关于学习雷锋精神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黑板报。放晚学后,我早早的回到家,要爸爸打开电脑,让我在网上查询关于雷锋精神的相关内容,挑选好后,把它保存了起来。让爸爸第二天在他公司里帮我大印出来。这样办黑板报就有资料了。我做完作业后已经快十点了。我刚撕了一张草稿纸,拿起笔,也没想要干什么。这时,妈妈进来了,说:“你爸爸说了明天要跟你打印去的,你怎么还在写呀?”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只好说:“我知道,我是来默写文言文的。”妈妈听后放心的走了。我刚提起笔正准备来默写时。突然想到黑板报的资料虽然有了,但是还有版面设计啊!于是我利用那张纸当黑板,提起笔设计起来了。不久,我设计完了,默写的事早抛到九霄云外了。当我刚设计完时,妈妈在客厅了问我;“默写完了没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有可能是条件反射吧!说:“默写完了。”妈妈要我拿给她看。我慌了,我没默写怎么办?妈妈真是杀了个措手不及啊!我灵机一动,把原来默写的草稿纸找了出来拿去给妈妈看,刚好是一本本子。妈妈看后说:“这是你默写的吗?我刚看见你是用一张纸写的,怎么一下子又变成本子了。你把那张纸拿来给我看,上面写的什么?”“我在上面写了几个蛮难写的字。”“拿来给我看。”我的心跳加速,只好利用拿纸的时间随手写了几个字,妈妈在外面喊着:“拿张纸用得着要这么长时间吗?”我没有理睬,接着写我的字。妈妈走了进来,看了看我书桌纸上写的字,说:“你明显是在骗我嘛。刚刚你是在纸上默写的,怎么一下子又变成本子了?”我往桌上一看,这才注意到我把字写在本子上了。哎!做假也做的这么没水平。哎!悲哦!妈妈生气的说:“你明显的是在骗我,告诉,你刚才在干嘛?告诉我啊?”妈妈胡乱的找了找,找到了我设计的黑板报的平面设计图,看了看,生气的走了。之后我看着设计图发呆......

不知道妈妈知不知道我那天在干嘛。有可能想到别的方面上去了吧!认为我在玩,或是......我说不出千言万语的解释,但只有一句话:妈妈,对不起。

这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意的谎言呢?

关于雷锋的资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113-03

随着网络不断向教育教学领域渗透,网络环境下的各学科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着力研究如何让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为音乐教学所用,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变枯燥的学习为快乐地畅游知识海洋。

常规的音乐教学很难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化学习。不管学生的个体需求如何,只能按照教师设计的统一的路子或听或唱。因此,就出现了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上很难实施因材施教。而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灵活性和自主性:针对同一首歌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翻阅资料、点击窗口,灵活调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依靠教师设计的单一的线式教学来学习。自主性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控制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步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如何评价学习成果,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下面笔者以小学音乐《学雷锋》为例,简要说明如何运用Frontpage平台来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音乐课有很多课型,在这里笔者主要以学习歌曲的综合课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生点击课题进入《学雷锋》这一课的学案界面,出现了学习任务、教师导航、歌曲学习、协作平台、相关资料、自我测评六个菜单。学生选择“学习任务”进入。屏幕显示“学习任务”为: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学雷锋吗?人们不仅在行动上学雷锋,小歌手们还要歌唱《学雷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一起学习歌曲《学雷锋》,比一比,谁能成为最佳小歌手吧!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明确了今天的任务,另一方面对完成这项任务充满兴趣,带着真实、具体的任务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师导航,掌握方法

学生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心情很兴奋,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但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需要教师导航,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方法指导是导航,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这一课的方法导航中,经过讨论确定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其一是“最佳小歌手对你说”。这里主要是从歌手的素质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让学生了解和知道什么样的小歌手才是最佳小歌手。其二是“歌曲《学雷锋》对你说”。主要是从歌曲的背景、情绪、演唱提示的角度告诉学生要想唱好这首歌,必须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怎样表现歌曲才能更好,等等。其三是“学习小博士对你说”。这是从怎样学习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网上资源去了解雷锋;要做最佳小歌手,建议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学习这首歌曲(例如:有的学生识谱能力较强,可先学谱后学词,而有的学生识谱能力较弱,那就可以先唱词再识谱。)等方面去指导。这样,学生明确了任务,又得到了方法的指导,就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相互协作来完成任务了。

三、自主学习,独立探究

通过阅读“教师导航”,学生已经很明确了要想做个出色的小歌手,就要认真学习。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歌曲学习”中有“MTV欣赏”、“范唱欣赏”、“歌曲伴奏”、“歌谱学唱”、“音乐乐园”、“演唱提示”。需要说明的是,“MTV欣赏”主要是通过对歌曲情景的再现,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制作。一是把现有的MTV作品或是录像片放到网页上(如歌曲《嘀里嘀里》)。二是根据歌曲表现的内容从有关的录像片中寻找合适的片断剪辑起来,通过Authorware配上范唱,下面配上歌词,做成课件的形式,链接到网页上。如:《过新年》就是用的这方法,效果非常好。还有就是歌曲所表现的内容现有的录像资料中很难找到,简单的歌曲可通过FLASH做成动画,如:《小雨沙沙》,复杂的可根据歌曲内容画成若干幅画,再配上范唱和歌词,效果也很好(当然如果能用FLASH来做是最好了),如:《学雷锋》笔者就是用的此法。

而在“范唱欣赏”中,屏幕显示的是整首歌曲的歌谱和歌词。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了歌曲可以反复播放,并且可以做到想听哪一句,鼠标一点就可以听到哪一句。这样,学生遇到难点句,就可以反复播唱这一句。在“歌谱学唱”中也可以实现这一点。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相关资料”里边,链接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关于歌唱方面和乐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其二是很多关于雷锋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都是经过教师认真筛选的和歌曲紧密相关的资料。如:雷锋的生平、雷锋的短片、少先队员学雷锋的小故事和有关雷锋的歌曲,等等。学生面对它,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把握歌曲,并通过歌曲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网上协作学习

这个环节既可以独立存在,又贯穿在学生的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网上协作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进行网上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协商、交流和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促进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有所长,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在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很重要,而有的学生更注重情感的表现,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互相接纳、赞赏、互助。他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见解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更好地理解歌曲,对歌曲的表现手法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网上探索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看法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师生交流、生生协作(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解答,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网上测评

经过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网上协作学习,学生都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在“自我测评”中进行了测试并提交。“自我测评”包括“我的收获”、“我的感想”两个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歌曲的理解一般都是教师请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其他学生听。而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我的收获、我的感想”里畅所欲言,而且可以随时调看其他学生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集体的沟通中来,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六、分组展示

音乐教学有其特殊性,具有直观性和现场生成性的特点。因此,所有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自始至终通过网络来实现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评选最佳小歌手和小组成果的展示,就让学生走下网络进行表演。有的小组采用了一人独唱,其他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形式,有的小组采用了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有的小组采用了齐唱的形式,有的小组还编配了优美的舞蹈动作。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各自的表演再评价,同时,进一步地学会评价他人,欣赏他人,通过这种自评、他评、师评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和品质,培养学生欣赏别人的习惯,学生在这种评价过程中也得到了交流。

在进行课后讨论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基础好的学生说:我不但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更多的乐理知识和有关雷锋叔叔的事迹,学得很尽兴。基础薄弱的学生说我不需要精神紧张地跟着集体学习,对不会的句子我可以反复听唱,完成学习任务,我体验到了从没有过的轻松。

当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音乐教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其不足之处。其一,网络教学对环境的要求高;其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一般适合在中高年级应用;其三,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学的路子来设计,而不是把教师教学的路子转移到网络环境中,克隆成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四,教师设计的学案要尽量是超文体、非线性的,以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之,当网络走进我们的课堂,怎样用、怎样用好、怎样用出最大的效益,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思考。特别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去开创网络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新模式、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嘉格伦主编.网络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张新卫,黄庆达,张咏梅主编.网络环境下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关于雷锋的资料范文第3篇

钱梦龙作为语文“导读”的大师,从来没停止过对课堂“问答”艺术的探讨。他说:哪位老师不愿在课堂上“巧问”“巧答”呢?至于在具体操作中能否做得好,全靠教师本人的“功夫”和灵活性了。②下面,就让我们来赏析他在课堂上充满智慧的“问答”艺术。

一、妙趣横生的“曲问”

钱梦龙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讲,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③这个巧,表现在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难易程度把握准确、有较强的启发性等方面。“曲问”作为“巧问”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受钱梦龙推崇。

“曲问”是钱梦龙相对于“直问”创建的一个提问术语。钱梦龙主张提问宜“曲”。“曲问”相对于“直问”。“直问”,就是直来直去,一味正面硬攻,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所谓“曲问”,即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折绕地提出另一个或另几个问题的提问。通过采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④

1.“通俗浅显”的“曲问”

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按“曲问”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不仅角度较新,而且都有一定的难度。经常这样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很有好处。

2.“节外生枝”的“曲问”

教读《论雷峰塔的倒掉》,钱梦龙提出了一个似乎与理解课文全然“不搭界”的问题:“听说杭州人民正在建议重修雷峰塔,如果鲁迅健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理由是什么?”学生的发言很踊跃,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有的认为鲁迅会反对,因为雷峰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有的认为鲁迅会赞成,因为现在重建的雷峰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钱老师料到学生会这样说,于是稍加点拨:“难道雷峰塔非有什么象征意义不可吗?“学生一下子开了窍,有个男学生起来说:“鲁迅在文章里把雷峰塔作为封建势力的象征,不过是借题发挥;现在重建,那是跟鲁迅的文章毫不相干的,至于鲁迅会反对还是赞成,我们谁也回答不了,因为我们不是鲁迅。”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文章“借题发挥”的特点,由此钱老师进一步点明:理解本文的“借题发挥”手法,是读懂本文进而欣赏鲁迅杂文艺术的一把钥匙……

同学们顿时领悟:老师提出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原来问在此而意在彼,是别有一番用意的。他们不仅为找到了读懂文章的“钥匙”而高兴,而且为发现了老师的这一点“秘密”而感到满意。

3.“稀奇古怪”的“曲问”

“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的都是食物吗?无论说是或不是,都要讲出理由来”。一上课,钱梦龙就提出了这么个怪问题。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因为前一天,同学们已经按要求自读了说明文《食物从何处来》,已经记住了食物的定义,如果直问:“什么叫食物”?学生就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但现在钱老师的问题“拐了个弯”,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运用食物的定义对具体事物作出判断,因此不仅要求记住定义,而且要求真正的理解。这种“有想头”的问题,必然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暂时的“冷场”,正是学生的思维正在紧张运转的一种信号。果然,稍过了一会儿,学生都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凉水不是食物,因为它只能参与躯体的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不具备食物的两个条件;其它东西都是食物。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对食物的本质特点已经有所理解,这是进一步学习食物的来源的基础。

这里的曲问与“食物的定义是什么”这一直问相比,两者认知的目的相同,但学生的情绪反应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除了提问的方法不同,还因为提问中创设的情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4.“有意曲解”的“曲问”

钱梦龙善于结合教材信息宕开去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考进一步深化。例如,教《愚公移山》,在学生齐声朗读了最后一段,掌握了容易弄错的字词,明白了本段的意思之后,钱先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既然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了,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样故意“曲解”教材,把认知的盲点摆在学生面前,自然创设了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情境。

二、矛盾对立的“逆问”

钱梦龙认为:“能否利用矛盾,是问题有没有启发性的关键。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⑤这种以反问正,以贬问褒的提问方法,钱老师称之为“逆问”。

1.以反问正的“逆问”

在矛盾的对立面逆问。问答之间,彼此似乎背道而驰,而实则是反面入手,吊人胃口,激发思维,以求正面解答。

例如,钱梦龙教《石壕吏》一诗时,着意把学生引入矛盾的对立面发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于是学生纷纷从诗里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得出观点:诗人在这首诗中同情谁,憎恶谁,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虽然没有站出来说话,但沉郁的诗风中所流露出的济世情怀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课例可以说是“逆问”的典型例子。“逆问”往往能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思维火花的碰撞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2.“以贬问褒”的“逆问”

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在矛盾处发问,意在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解读文本。

教读《多收了三五斗》时,钱梦龙问学生:“万盛米行的先生对农民说话是有气无力、鄙夷不屑的,而万源祥等几家商店的伙计却不惜工本地叫着‘乡亲’,同是在一条街上做生意的,为什么态度这样不同?”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透过表面现象,找到两种不同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米行先生的态度恶劣,反映了米行老板利用粮食丰收的时机垄断粮食市场,残酷剥削农民的本质,而农民的日趋贫困又造成了农村市场的萧条,使万源祥等商店的伙计不得不格外卖力地推销他们平时销不出去的商品。两种态度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农民破产的社会现实。

钱梦龙借剪辑课文中两个不同的镜头,启发学生比较思考。这样的提问,创设了凸现教材重点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钱梦龙妙趣横生的“曲问”艺术,使语文课堂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要求的:“提问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思考,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现成的真理硬塞给学生。”

三、机敏聪睿的“答问”

钱梦龙“导读”智慧艺术中的“答问”,不是简单的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接解释,或曲折表示,或问题反弹,或略加点拨,或步步诱导,⑥机敏聪睿,充满智慧。

1.直接解释

“直接解释”,即教师抓住所提问题的实质予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这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答疑方法,钱梦龙并没有一味回避。

例如,《变色龙》一课开头有“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一句,学生不解,问为什么这样写,老师解释说:上帝创造的世界应该是幸福的、美好的,可是当时的社会美好吗?幸福吗?不美好,也不幸福。所以这里用讽刺的手法,是一种反语。教师的直接解释,能使学生直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答案,加快课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缺点是学生缺乏思考的余地,所以课堂上虽很有使用的必要,但的确不能频繁使用。

2.曲折表示

“曲折表示”,即“曲示”。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作直接的正面回答,而是运用比喻、引用、假设等艺术化手法曲折巧妙地表示出来。

例如,《谈骨气》这一课,当学生在“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这一问题上争执不下,希望老师表态时,钱老师说:“看来,同学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上。我不想当裁判,只想提供一点资料,究竟谁是谁非,请同学们自己拿主意。”不失时机地提供了鲁迅两篇文章里提到的“中国人”的例子,然后说:“鲁迅的文章中用到了三个‘中国人’,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三者所指的对象是一样的吗?然后再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上,看能不能取得一点共识。”同学们通过讨论,达成了共识:“我们在用‘中国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前面不加任何表示限制的词语,既可以指全体中国人,也可以指某一部分中国人。”进而对刚才的问题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

3.问题反弹

“问题反弹”,即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反弹回去,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例如,《谈骨气》这个案例中有两个细节:在第一节的课堂谈论中,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有一个问题,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如果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安排,为什么?”钱老师却笑着说:“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回答?第二节课上,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人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我认为,与其举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实例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请大家发表高见。”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学生本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但老师却根本没有回答,而是反弹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这看似未经意的一招,好像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反映的却是钱梦龙一贯主张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不会再一味依赖老师,独自思考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而只有思考过的东西,才能真正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框架,完成认知自我建构的任务。这与那种“好为人师”,处处越俎代庖,不断剥夺学生思考权、回答权的做法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4.略加点拨

“略加点拨”,即教师不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在关键处稍作指点,开启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钱梦龙讲《故乡》一课时,有个学生问:“课文中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位叫许广平的夫人吗?老师对这一问题没有予以直接回答,只点出:文艺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据此,学生用推理证明《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当然是小说。从而悟出《故乡》中的“我”不是“鲁迅”,是作品中的一个形象。

5.步步诱导

“步步诱导”,指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一学生提出本文“写得有些杂乱”,钱梦龙就问同学们:“你们说呢?“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人同意这种看法。老师对另一个同学说:“我刚才好像听到你说‘不杂乱’,能起来讲讲吗?”这个学生说:“我想鲁迅写文章是不会乱来的。”老师笑了:“不能把这个作为理由,而要用课文本身来说明。”学生回答:“文章写的都是关于雷峰塔倒掉的事。”老师提醒:“能说得具体些吗?”学生继续道:“写《白蛇传》的故事,写吃螃蟹这些事,都和雷锋塔倒掉的问题有关。”老师肯定了两位意见相反的同学的看法,然后说:“这篇文章看起来是有些‘杂’,但是‘杂’而不‘乱’。这种文体就叫‘杂文’。”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认识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杂文。

钱梦龙充满智慧的“问答”艺术,是名师教学艺术中的珍品,弥足珍贵,它值得一线教师认真学习和借鉴。

――――――――

注释

①吴伟昌:《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5期。

②⑥窦爱君:《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8月版第100、99页。

③许书明、钱梦龙:《课堂提问,何妨“拐个弯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