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月亮的神话

关于月亮的神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1篇

白天过去,黑夜到来,在那晴朗的夜空之中,总少不了那一轮明亮的月亮,静静悬浮在半空之中,柔和地向大地上挥洒着那一缕缕皎白的月光,也许月亮没有太阳那样的明亮、耀眼,也没有地球那样的多彩与丰富,但是它却依旧有着一番仅属于自己的风趣与韵味,而月亮也在不断地陪着我成长。

小时候,便已不止一次听过关于亮的诗歌,童谣了。那时,正是我于“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的童谣声之中进入梦乡的时候,也正是月亮开始出现于我的生活之中的时候。当时,我最喜欢干的事情,便是在夏天的夜晚,拿着一片西瓜,坐在奶奶家的门口,一边啃着西瓜,一边看着那一轮唯美的月亮被周围众多星星拱月地围在中间入神,而大人们也常坐在门口,就着那一轮明月嗑着瓜子聊着天,直到半夜才回屋入睡,奶奶家的门口,已肃然成为了儿时我赏月的最好的地方,再加上奶奶为我讲的那些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的神话故事。在我那小小的心灵之中,月亮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轻盈的面纱,令我有点儿感到一股遥不可及的神秘。于是在赏月时,我已不再是单纯的发呆了,而是十分幼稚地想:月亮上是怎样的呢?嫦娥又是长得什么样,好看吗?……而月亮却只是一直静静地悬在空中一动不动,此时我突然注意到月亮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月亮由于这些黑斑点点缀,仿佛在笑着看着我们。长大之后我要当一位宇航员!我看着正笑着看我的月亮在心中坚定地说道。

长大了一点儿,儿时那月亮的面纱已几乎被我掀起。我知道了:嫦娥、广寒宫、玉兔、吴刚……都是认为编造出来的,由于这层面纱的掀起,月亮的神秘感已于我的成长周之中慢慢地消失,而那夏天关于奶奶家门口赏月的热情与喜爱也在上小学的过程之中逐渐地淡化、淡化以至于消失。那关于月亮的童谣早已消失,而我当宇航员的理想,也因一次事故而破灭,但月亮还是在窗外的空中看着我入睡,虽窗帘已是半掩。那时,月亮几乎离开了我的生活,却只有在中秋节时,吃着月饼,与家人在阳台上随意地观望一下月亮,重温一会儿儿时所听的神话故事,我已经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为了学子,而月亮依然是那月亮,还是这样的恬静,还是那样唯美地挂在半空之中,却没有当时那样特殊的感觉了。正印证了一句话:有的事物,你不知道比知道了更好。也许今后,当我将月亮看清之时,月亮对我已毫无意义可言了吧?

而如今,我已全然掀起了那层儿时的面纱,将月亮的真面目露了出来,但却没有如当时所想的那样一般,月亮并没有离开我的生活。而我却越发对月亮有了好奇心,而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也对月亮有了一股情怀,但我还没有大诗人李白那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境界与情怀,在我的眼中,月亮只不过是由太阳光反射于星球上,从而看起来明亮的星体,但是在夜晚之时,无论在何时何处,我再看月亮时,都会在心中涌起一阵想对那轮月亮感叹一番的欲望。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愁善感”吧?而月亮悬在空中,也为我对儿时的追忆形成了一个“线索”,看着月亮,随着自己脑海中的思绪与时光缓缓地倒退,想着当时那个傻傻的我,傻傻地边吃西瓜边看月亮,想着当时那些令我万分着迷的神话故事……月亮还是月亮千百年如一日挂在空中,但冥冥中的那段时光,当年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已无法回来,那段时光已无法拾起,只得靠回忆来重新品味那段已不属于我的时光。如今当我抬起头看那夜空时,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是静静地而又甜美地悬在半空之中,被天上的繁星们簇拥着,它在空中不断地投下那缕缕皎白的月光,又在空中凝视着我,对着我笑。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2篇

中国著名十大上古神话女神

1.女娲

女娲这个有着娲皇、女阴别名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创造人类社会建立婚姻制度、熔炼彩石补苍天、留下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并抟土造人的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也是开世造物,被民间广泛流传并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2.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这个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是以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的身份出现在神话中,也是有着西王母、西灵圣母、瑶池金母别名的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也有些人认为这个位居女仙之首的女神也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

3.羲和

羲和这个来源于远古神话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是从最初的日母经过不断研发发展而来的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中国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还以羲和命名。

4.常羲

常羲又被称为常仪,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生育月亮的女神,也是生了十二个月亮,与日御同为帝俊之妻,制定时历,出自《山海经》中的上古神话体系中的女神,生出的十二个月亮,也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

5.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这个以玄鸟为象征的中国上古神话时代的女神,是以传授兵法的女神为身份,并有着创兵法、主战争、诛妖魔、救危难成就,在民俗信仰中具有较为崇高显赫的地位,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中的上古女神。

6.嫦娥

嫦娥这个有着常娥、素娥别称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在商朝的卦书《归藏》中记载着,完整故事则记载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东汉时期则确定了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

7.后土

后土这位有着共工氏之子身份的中国上古神话里的中央之神,是早期在左传、礼记、淮南子等书籍中有着相关记载,性别尚未明确,在汉代后才开始确定为女神,掌阴阳育万物的大地之母。

8.女魃

女魃这个有着天女这个身份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女,也是在《山海经》一书中有着相关记载,女魃帮助黄帝阻止大雨,最终帮助皇帝赢得战争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并与旱魃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

9.嫘

嫘又被称为嫘祖、累祖,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出生在西陵的西陵氏之女,轩辕皇帝的元妃,并因其发明了养蚕技术,还被称为嫘祖始蚕,并育有玄嚣和昌意二子,在山海经一书中还被写作雷祖。

10.巫山神女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3篇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月亮的了解,渐渐的对那些神话不再痴迷,但月亮依然在我心中魅力不减,依旧夜夜发出皎洁的光,照亮了黑夜。

月亮,一颗美丽的冰行星,在和地球擦过时,被地球吸引,有了轨道,在科学家们探测月球时,发现月表有一部分是重金属,然而行星的核是重金属组成的。刚才提到月球是冰行星,在被地球吸引时,表面开裂,水倾斜而出,导致地球的“诺亚洪水”,后来月核填补了此开裂,月球从此无核。再有,月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说明月球内部有大量空气存在。但这一理论有待深入考察。

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有一块块黑色的斑块,人们说那是嫦娥在飞舞,其实那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那不过是月表上的山峰,月亮上十分荒凉,那里根本没有生物,因为那里不适合生物生活。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4篇

知识社会学有一观点:“现实”,其实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客观存在,而是在相当程度上由人的主观作用“建构”出的。“知识”和“学科”乃至“古典”,也是“建构”的产物,是通过人们的话语实践而由特定社会所生产出来的。(参看二书: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chor Books,1957及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st,Routledge,1994)

什么事物都有一个来龙去脉,对某一事物来龙去脉的清楚洞悉,是把握该事物的关键。福柯把这个简单的道理应用在对某些司空见惯的概念语词的分析上,创立了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知识社会学和20世纪后期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80年代中期以来,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逐步译介到我国,对我国理论界的影响可以说也是与日俱增。很可惜,在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界,虽然也有关于新方法之利弊的种种讨论,有重写文学史的种种尝试,但是多数人似乎对这位法国思想家并不了解,也不太想去了解。的确,古典文学研究者面临的课题很多,需要读的经典、考据、校勘、注疏之类的古书都读不过来,哪里还会有闲情逸致去光顾爱出风头的当代外国人的时髦理论呢?

知识社会学和话语分析在何种意义上为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所需要,尝试用话语分析来反思一下“古典文学”或“国学”这几个看家饭碗的概念,或许能够明确一些。

首先,现代汉语中的“古典”和“文学”这两个词都有各自的外来背景。先看“古典”。

“典”是随时代和空间而发生变化的,英文中Canon一词,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经典、典范,台湾学界又译为“典律”。围绕着“典”的设定标准问题,当代西方文论有相当热烈的讨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出版《西方的典律》一部大书,选出26人作为西方文学经典作家,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文豪莎士比亚、但丁、乔叟、蒙田、弥尔顿、歌德等,也有批评家萨缪尔.约翰逊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布卢姆在序言里说,既然“典”是人为建构的,当然也是可以解构和重构的。“如果人们认为不必要有这些东西,很容易找到武器去毁掉它们。” (The Weston Canon ,New York: Harcourt & Brace,1994,p.4.) 这种做法表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典”之标准,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不同时段都有自己的“典”之标准和谈论“典”的特殊话语背景。试回想一下,我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如何先后把“人民性”、“阶级斗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批儒评法”、“评《水浒》批宋江”等不同名目作为“典”的判断尺度,就不难理解“典”是如何随着话语的转换而不断得到重构(recanonize)的。意识形态氛围对知识生产的制约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古典是同现代相对的概念,所以,古典文学是同现代文学相对应而划分的。但是,如果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随着时代的突变而不复存在,现代文学与当代之间的隔阂远远大于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别时,原来所称的“现代”也就成了古典。换言之,假如我们承认某些学者的判断,20世纪文学理论的成就超过了文学本身,或者承认“文学已死亡”,那么整个的文学都已成为逝去的古典了。研究文学也自然成了研究古典。

文学死亡与文学时代终结的另一层意义是,在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作用下,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象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与此相应,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象肥皂剧、网上互动文本等新的文艺形式,是否也应看作文学?如果也算,那么文学的边界就难以划定,至少传统定义的文学就不再有效,必然面对消亡。

古典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有其意义上的相对性,而文学和国学作为学科性的概念同样也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性。既然古典文学研究被看成国学研究的一部分,那也不妨将二者联系起来做一点话语分析。近代西学东渐以来,“鉴西看中”或“援西释中”已经成为每一代学人无法逃避的宿命。但很多人不以为然,特别是那些出于民族防卫心态而坚守国学壁垒的人。今天仍有不少学者反对拿来西方的理论应用于本土的文学研究。但是试问一下,离开了西方知识分类与术语体系的纯粹“国学”如今还存在吗?即使我们出于主观的愿望想让它存活下来并同外来的学术相抗衡,其客观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当我们说到“文学”,难道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来划分的文学,而是我国史书“文苑传”中的文学吗?当你打开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看到中国文学发端于古代神话的章节时,你是否想到,在20世纪以前我们中国人还不知道“神话”这个概念,更不用说什么“中国神话”了。同样,我们所说的史诗、悲剧、喜剧、小说,无一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概念。只要翻一下《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你就不难明白古汉语中的“小说”与今日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是怎样的不同了。“国”的想象共同体(对“国”的话语分析请参拙文《山海经神话政治地理观》,《民族艺术》99年3期)已然向世界开放了,附着于一“国”的“学”又怎能封闭不变呢?如果我们再深入一层追问如下问题,国学倡导者们在“国”的幻象背后的乃至文化沙文主义也就可以由隐到显了:为什么产生于公元前后流传至今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会被排斥在“国学”和各种“中国文学史”之外呢?洋洋数百万言的鸿篇巨制不能算在我国的“古典文学”概念之内,是不是概念本身就有问题呢?

还有一组相对的范畴是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过去我们的“古典文学”和“国学”只包括记录为文本的作品,这是老概念的又一个盲视点。限于篇幅不展开谈了。

二、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全球化的时代,它与以往时代的区别很值得人文学者深思。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改换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且还要改换传统的价值观和心态。特别是对待异文化的那种习惯性的自我中心和党同伐异心态。怎样才能实现这种转变呢?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贡献了跨文化阐释方法与文化相对主义原则的一门学科,也就是率先从全球化视野审视各种地方知识,并由此而建构文化理论的学科——人类学,可以提供有效的启发。首先,人类学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对“文化他者”的中性态度,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把“他者”作为反观自身的镜子,把在自己文化中早已熟知的却又习焉不察的东西加以“陌生化”。

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呢?蚁布思说:“如果我们自觉的参与到一种以上的文化中去,就有可能对创造力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这也会使我们领悟到,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其武断性和局限性。”(《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从另一方面看,每一种文化传统,又都有其独异性和自足性的一面,具有人类学者所说的“地方性知识”的不可替代、不可通约的价值。而正如本土社会成员看不到自己社会的文化特征,不能把握其地方性知识的不可通约价值,有待于外来的人类学家的田野发现。

福柯的一位法国学友,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写过一部书《差异与重复》,其第6章题为“他者理论”。 德勒兹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人类学关于“文化他者”的看法。特别是他提出的一个公式:“他者=一种可能的世界”。(C.V.Boundas编 《德勒兹读本》英文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1页。) 同以前的存在主义公式“他人即地狱”相比,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在容忍差异、尊崇他者方面的巨大跨越是显而易见的。按照德勒兹的这个他者公式,人类若想要在未来更多的保留生存方式的多样可能性,那就毫无疑问地应当从根本上改变在前全球化时代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党同伐异心态,开始把学习如何容忍差异、尊重差异,理解他者和欣赏他者作为地球村公民的一项必修课。然而,从攻乎异端到容忍差异,从党同伐异到欣赏他者,这种认识上、情感上和心态上转变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其阻力和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本土的人文研究者能否打破坐井观天式的学术眼界、画地为牢式的知识结构,关键在于自己的反思能力。

下文以一个具体的文学案例来说明,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如何从与封闭的知识传统相适应的单一的训诂考据,发展到比较文学的方法,又从一对一式的比较发展到与知识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多参照和通观性的跨文化阐释。

三、从传统训诂到跨文化阐释的三重证据法

从学术传统看,我国的人文学在方法论上主要以诗文评和训诂考据校勘两大线索为主。20世纪西学东渐背景下,学者们参照西学反观自身,对我国人文学术的这两大线索持不同看法,出现厚此薄彼的倾向(参看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具体而言,就是轻视诗文评的方法,因为它发端于直觉和感悟,无法有效地与西方的“科学”范式接轨;看中考据学的方法,因为它通过经验材料和逻辑分析的“实事求是”宗旨与西方的实证科学相通。这种厚此薄彼的结果,是以传统诗话词话为代表的诗文评方法的全面衰微(各种名目繁多的《鉴赏词典》似乎是它的回光返照),和训诂考据传统的发展与变化。笔者以为,从文化相对主义眼光看,西方的“科学”范式只是文化多样性中的一种,以此为普遍标准去衡量或统一所有的文化,难免遮蔽有特殊价值的“地方性知识”, 压抑“文化他者”自身存活与发展的多样可能。对“科学”万能的迷信随着“赛先生”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的霸权确立,早已被人们习以为常,不加反思。而直觉感悟的诗文评方式正是被以实证为尺度的“科学”霸权所压抑,才濒临绝境的。现在西方人对其“科学”的迷信已打破(参看霍根《科学的终结》,中译本,远方出版社1997),这有助于我们反思“赛先生”的两面性,重估诗文评方法的合理性。下面仅说明训诂考据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变化方向。

(一)《天问》注释史上的争议①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阙利惟何,而顾菟在腹?”几句,是对远古流传下来的月亮神话发问。由于年代久,那时的神话具体内容已经不可详知,所以后代学者对《天问》的理解和注释就成了两千年来的难题。自汉代以来注释家大多认为菟即兔。王逸《楚辞章句》说:“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朱熹反对把“顾”释为“顾望”,认为顾菟是一种兔子的专名。王夫之认为,月中并没有兔子,有的只是像兔子形状的暗影,正是这种暗影使本来又圆又亮的月亮在体形和光明上都受了亏损。屈原写这两句的意思是用比喻规谏那些包容小人自损其明的人:你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以上各家解说,尽管有分歧,但在月兔这点上是一致的。20世纪闻一多写《天问释天》(《清华学报》第9卷3、4期,1934年)要推翻旧说:月中兽不是兔,亦非兔形暗影,而是蛤蟆!作者用了大量的语言学,训诂学上的证据,列举理由11条,考证“顾菟”不是兔而是“蟾蜍”,并认为月中有蛤蟆的神话早在战国时就存在。自此以后,学者多采闻一多说。汤炳正也以训诂材料为据,提出“菟”为虎说。这样,月兽之争从两种发展的三种,争论基本在训诂学的圈子里进行,是非难辨。

(二)二重证据与比较文学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画的发现,使兔子与蛤蟆之争再度兴起。根据这幅在地下沉睡两千年的古画造形,一轮红日上有只黑乌鸦,一弯新月之上有一只大蛤蟆和一只小兔子。长沙本为楚国故地,也就是屈原生活的地区。帛画中神话题材的年代也同屈原相去不远,人们自然会把画中所描绘的月亮神话同《天问》的相关内容相联系,对以往注释上的争议重新考察。这正是由考古发现的第二重证据给传统训诂考据方法带来的重要变化。

与此同时,海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月兔传说是从印度输入的。钟敬文先生发表《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一文,维护闻一多的月蟾说,同时驳斥外来说:“因为印度传说带有深厚的佛家说教色彩。中国早期关于月兔的说法,却不见有这种痕迹。”“产生在中国纪元前的月兔神话,为什么一定是从印度输入的呢?”稍后,季羡林发表《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正面反驳闻一多的“蟾蜍”说,肯定传统的月兔说,并也认为是从印度输入,因为印度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吠陀》就有月兔神话。(《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第120-136页)

两人在月兔神话来源上的观点针锋相对。月兔神话是土产还是外国进口呢?按照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原则,需要找出“事实联系”,方能判定两个文化之间的文学交往关系。虽然公元前的中印典籍中都分别提到了对方国家的名称,如《山海经》称印度为“天毒 ”,印度史诗中称中国为“支那”。另一公元前的印度古书《治国安邦术》还提到“支那产的丝”,可是要使输入说成立,应找出文学交往的具体途径和证据。在没有交往的场合下,不同国度也完全可能产生相似的神话传说,这是非输入说立论的基点。

从月兔月蟾月虎的争论,发展到月兔神话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争论,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在方法上已经历重大变化。二重证据的应用和比较视野的引入,都使国学的封闭格局被打破,研究者的思路和心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用外国的、文化他者的东西,来说明本土的东西,开始被部分人接受,当然也引发了不少怀疑和反对。

伊荣方《月中兔探源》(《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第3期)一文,从月与兔的周期性变化的吻合点来解释月兔神话的类比理由,把问题引向月与兔关联产生的神话思维基础的层面:兔子生理上的特点是:后约一个月(29天)产小兔,产兔后马上能进行,再过一个月又能生产。兔的这些特点与月的晦盈周期相一致。关于月兔观念产生的时间,他以为远远早于屈原,理由是5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有猎兔之习,“中国人对兔的观察认识至少在5万年前就已开始”。虽未直接反驳月兔神话外来说,但是说5万年前山顶洞人已有对兔的观察,显然要把这一神话“专利”发明权落实在本土。不足的是,无法证明有猎兔行为人就有月兔观念;而且5万年前的人也不宜看成“中国人”,那时“中国”尚不存在。

至于月兔与月蟾的神话想象之根据孰先孰后,兔、蟾、虎三说的训诂是否可靠,仅从训诂学考据学本身无法判定;仅从中印文学的对比看,也还不能获得全景性的总体关照。

(三)三重证据与跨文化阐释

马王堆出土的帛画表明,月中兔与月中蟾未必是对立的,二者可以并存。跨文化的考察还可看到,月兔与月蟾观念都不是哪个文化的专利,而是世界性的。月虎说则相对罕见。“对于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兔子或玉兔代表人化了的动物英雄。我们想起了美国黑人中“兔子哥”的故事,它与非洲西部的兔子英雄神话一模一样。在北美印第安人的神话中,玉兔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例如在易洛魁人中,大兔子就是一个“伟大的自然神”,一种了不起的精神实体。或者兔子本身就是月亮,或者它的祖母就是月亮。”(哈婷《月亮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7页)从这个事实看,一旦把眼界从《天问》的注释史拓展开来,国别文学的问题就成了比较文化的问题。某些神话观念和原型的发生是不受民族和地域限制的,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在没有“事实联系”的情况下,不能证明美洲印第安人的月兔观念来自印度,同样也难以证明《天问》的月兔说传自印度。同月兔一样,月蟾或月蛙观念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非常普遍。

关于蛙或蟾的神话象征意蕴,瑟洛特(J.E.Cirlot)《象征词典》(p.114—115)是这样介绍的:青蛙代表着土元素向水元素的转换,或者是水元素向土元素的转换。这种和自然生殖力的联系是从它的水陆两栖特征引申而来的,由于同样的理由,青蛙也成了月亮的动物(a lunar animal),有许多传说讲到月亮上有一只青蛙,它还出现在种种求雨仪式上。在古埃及,青蛙是赫瑞忒(Herit)女神的标志,她帮助伊西丝女神为奥西里斯举行复活仪式。因而小蛙出现在泛滥之前几天的尼罗河上被认为是丰殖的预兆。按照布拉瓦斯基的看法,蛙是与创造和再生观念相关的主要的一种生物。这不只因为它是两栖动物,而且因为它有着规则的变形周期(这是所有的月亮动物的特征)。荣格在此之外还提出他的见解说,在解剖学特征方面,蛙在所有的冷血动物中是最象人的一种。因此,民间传说中常常有王子变形为青蛙的母题。

那么,蛙蟾类变形动物是在什么时代、怎样进入神话思想的呢?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的年代界限,考察的重要线索只能到书面文学出现以前的史前考古中去找。吉巴塔丝所著《女神的语言》一书,对此很有帮助。她考察了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数万年间的考古文物中的造型和图象,得出有关“女神文明”的论点,该文明由于覆盖空间广大,持续时间久远,形成了在整个欧亚大陆通用的象征语言,表现为各种常见的象征生命赐予、死亡处置和再生复活的原型意象。后者也就是月亮“死则又育”功能的体现,其中的一种象征模式被称为“再生性的子宫”(regenerative uterus),分别以动物形象或拟人化形象出现。象征再生性子宫功能的动物形象是以下8种:牛头,鱼,蛙,蟾蜍,豪猪,龟,蜥蜴,野兔。象征同一功能的拟人化形象则主要是鱼人、蛙人和猪人3种。(M.Gimbutas, 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 Sanfrancisco :Happer & Row,1989,p.328.)由于蛙、蟾蜍和蛙人意象在此模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尽管它们与野兔的意象同时作为再生的象征而进入神话想象的世界,但是数量方面的优势在考古材料中还相当明显。仅从吉巴塔丝《女神的语言》和《古欧洲的女神与男神:6500-3500BC》等书例举的图象资料看,蛙蟾之类的造形要比兔的形象普遍得多。对照中国考古学近年的发现,情况也是相似的。诸如半坡彩陶和马家窑陶器上的蛙纹与蟾蜍造形,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兔的形象则相对少见。

关于女神文明及其象征语言产生的原因,包括吉姆巴塔丝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有相当成熟的看法。一般认为,女性特有的生育功能和月经现象是使史前人类产生惊奇感、神秘感,进而导致敬畏和崇拜的主因。当代的比较神话学家鲁贝尔在她的《包玻女神的变形:女人性能量的神话》一书中指出:“女阴是旧石器时代的女性能量和再生能力的一种象征。其时间从公元前3万年开始,它冲破各种压抑的界限,作为一种意象遗留后世。艾纹.汤普森注意到,“女阴的这种神奇的特质似乎主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想象力。但是女阴又是巫术性的伤口,它每月有一次流血,并能自我愈合。由于它流血的节奏与月亏相同步,因而,它不是生理学的表现,而是宇宙论的表现。月亮死则又育,女人流血但是不死,当她有10个月不流血时,她便生出新的生命。据此不难想象,旧石器时代的人是怎样敬畏女性;而女性的神秘又怎样奠定了宗教宇宙观的基础。”(W. M. Lubell, The Metamorphosis of Baub Myths of Woman ’s Sexual Ener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1994,p.6-7.)对女性神秘性的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敬畏和崇拜,贯穿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从史前进入农业文明,女神信仰时代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神格,除了地母神,就是月女神。而蛙、蟾、鱼、龟、蛇、兔、蜥蜴等女神的动物化身形象也流传后世,只是它们的原始象征意蕴逐渐变得复杂和模糊了。信仰和巫术性的色彩日渐消退,文学性和装饰性则日渐增强。

从跨文化的大视野回到古籍《天问》注疏的争端,我们还会偏执地在训诂学的小圈子里打转,做非此即彼的判断么?就连嫦娥和不死药之类月神话的象征物之由来,也变得易于理解了。晚唐诗人陆龟蒙在他的诗意幻想中把月中的兔与蟾两种原型意象巧妙结合为一,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6篇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7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及地月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2.学习利用图书馆、书店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取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3.阅读背诵有关月亮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和欣赏能力。

4.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对资料的综合能力。

活动设想:

1.布置学生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资料,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有关月亮的起源、传说、诗词和图片等资料,装入档案袋。

2.教师检查并帮助个别学生整理资料,用一课时。活动内容分作五章进行,由学生自由选做,导入、总结由教师进行。

3.本次活动用三课时完成,活动中由一名学生扮演月亮并主持整个活动过程。

4.活动结束,学生总结心得体会,写在《成长活动记录卡》相关的栏目中,再由本组评分,家长评价,最后上交由教师评价。

活动重点:搜集有关资料,整理装入档案袋。

活动难点:准确讲解、朗读、背诵相关内容。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指导

由《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导入本课的题目: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布置、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学唱歌曲《月亮船》,课下继续学唱,并给学生印发参考书上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成果展示

教师导入:茫茫的宇宙中,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朋友。自古以来,月亮就曾给人类带来许多美好的幻想,也曾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现在就让我们—起去欣赏、品味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有请今天的主人公月亮上场。

主持人月亮上场。

第一章:追溯月亮起源

月亮:我是月球,是人类的近邻和朋友。现在请大家来追溯月球的起源,也就是说,“我”是怎样在宇宙中形成的呢?

三名同学陆续登台介绍:地球分裂说、俘获说、同源说。

月亮:这三名小科学家的论述各有其道理,但“我”究竟是如何起源的,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希望各位同学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去探求“我”的起源,给“我”一个科学准确的结论。

第二章:讲讲传说故事

月亮:自古以来,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讲一讲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吴刚砍月桂树和老妇纺线)

第三章:吟咏月亮诗词

月亮:请你以诗人的身份吟咏关于月亮的诗词,让我们一同到古典文学中感受月亮的美丽、皎洁和情怀吧!

同学们分别以唐代诗人王昌龄、李白和宋代词人苏轼等人的身份吟诵。

第四章: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月亮:月亮文化在文人的笔下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更能让我们大开眼界,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下面拿出你手中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让我们共同倾听有关月亮与地球的知识。

同学讲解:月相变化、潮汐现象、月球概况、月食、中秋节的由来、月饼的由来、月亮别称等有关知识。

第五章:畅想未来

月亮:历史给我们启迪,未来给我们召唤,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共同去畅想心中的未来。(同学们各抒已见)

第六章:歌唱月亮歌曲

月亮:月亮文化的确丰富多彩,无穷无尽,让我们乘坐月亮船去邀游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实现我们美丽的梦想。(全班齐唱《月亮船》)

教师总结:月亮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所讲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大家可以在课下交流与探讨。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到大家动手能力很强,资料搜集较为全面,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加强与提高,个别同学搜集资料的情况不够好,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你们的动手能力,增长知识才能,更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习,若干年后,在探索宇宙太空的科学家的行列中,能有你的足迹。同学们课下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写在《成长活动记录卡》上。

第三课时:评价体会

学生填写《成长活动记录卡》,总结学习心得及改良方法,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课后家长评价,小组互相交流。

通过这次综合活动课,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这体现在学生积极搜集查找资料,有的同学资料搜集得很全面,不但有详实的有关月亮的地理资料,还积累了很丰富的有关诗词资料。有的学生在网上下载图片,有的学生到书店摘录资料,还有的学生将查到的图片进行复印归类,在准备期间积极踊跃地把已查到的资料拿给老师翻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关于月亮的神话范文第8篇

1、静谧的天空里镶嵌着无数钻石般的星星,把乡村的夜景存托的更美丽、更迷人了。呵,我伴着悠扬的蝉声,枕着柔和的月光,静静的睡着了……

2、看那由七颗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好似一把勺子,我真想把它从天上取下,尝尝用它盛着的银河水,甜不甜,好不好喝。

3、突然,那深邃辽远的宝石蓝的天空上,绽出了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划出一条弧形的漂亮的轨道,拖曳着一条极灿烂的光束,恰似一条美丽的长翎,向着无穷的广袤里悠然而逝,是恢恢天宇上的无数星斗为之喧哗……

4、银闪闪的小星星一颗比一颗明亮,就像一个个小精灵,顽皮地眨着眼。在稚气地注视着人间,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讲述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它们把光泽挥洒向大地,不管是光泽鲜艳的,还是光泽暗淡的。

5、多美的小星星啊!夜深了,周围的一切都静悄悄的, 唯独那满天的星星还在深情地眨着眼睛。星星不仅晶莹美丽,而且还可以辨别方向。它不像阳光那么刺眼,也不像月光那样清澈,而是明亮的,给多少迷路的人带来安慰和期望啊!

6、小星星忽闪着一双聪颖的眼睛,挂在夜空中,好比那些飞得高高的萤火虫,在那万人瞩目的银河里提着小灯笼游荡。满空的星星像在天宇上镶嵌的小宝石,密密麻麻,把点点滴滴的星光交织在一起,点缀着黯淡无光的夜空,衬托着皎洁的月亮,把梦幻般的光洒向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诱发人们探索的欲望,使人不知不觉进入童话般的世界。

7、抬起了头看那星星,每几颗星星用线一起串连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图形。于是把那些星星画了下来,细细品味,越看越有滋味。

8、每一个人都是一颗灿烂的星,而且每一颗星都不同,每一颗星都很独特,各有各的天赋,因此每一颗星都很耀眼、吸引人。

9、满天的星星,像黑夜里无数眨动的眼睛,像一颗颗光闪闪、亮晶晶的夜明珠。而天空则像无边的海洋,海面上闪着点点银光。

10、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个个都是“调皮鬼”,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蒙着眼睛捉迷藏。月亮姐姐还给小星星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它们一个个竖着耳朵听,眨着一双双机灵的小眼睛,多认真呀!

11、看到了小星星,我想到了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我真想用这一把勺子喝一口银河里的水,尝尝甜不甜,好不好喝。我还想到了牛郎织女,你知道吗?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就会在鹊桥上见面。我还知道一句关于小星星的谚语,那就是:“星星频眨眼,下雨定不远”。还有一句是,“天上星星跳,地上雨水到”。

12、我观察着这片星空,在想为什么这个星夜会这么美,原来,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千万万颗高挂的星星,才组成了奇丽的夜景。

13、夜空中有皎洁的明月、闪烁的星星。洁白的月亮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对象。月亮实在美丽,但是你想想,如果灰暗的天空,只有月亮挂在上面,其实,那样的夜空也不会好看,所以“星星”的存在,就是要帮月亮一起来点缀夜空,而每个星星都知道自己的使命,因此,每到夜晚都努力的闪烁,如今的夜晚,才会变得如此的美丽。

14、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一闪一闪的。有时,天灰蒙蒙,星星就若隐若现的释放着那微弱的光芒。夜色中,大地一片漆黑,星星的亮光微不足道。星星,便去请来了月亮姐姐帮忙。大地不再漆黑,但还是黑暗的!

15、满天的小星斗,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虽然不如太阳那么辉煌,也不如月亮那样清澈,但它们梦幻般的光洒到了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诱发着人们探索的欲望。

16、天空是一块幕布,星星和月亮就是装饰这块幕布的花纹。瞧,这边的北斗七星组成了一个勺子,多奇特啊;看,那北极星在群星中是最耀眼的最亮的一颗星,多么像灯塔上的灯啊;望,那迢迢的牵牛星和皎皎的织女星正隔河相望呢;赏,那明亮的月亮,不就是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吗?

17、星星像萤火虫,因为星星会发出像萤火虫一样的光,还像宝石,闪闪发光,还像一双可爱、明亮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还像路灯在天空中给人们指路、照明。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好像一颗颗小珍珠。远看一颗颗星星发着黄光,像一块块玉。

18、夜空因星星而美丽,世界是因理想而成功的,夜空数不清的星星,代表着世界无数的理想,星星越多,夜空越美丽,“理想”如果可以坚持下去,百折不挠,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实现的理想越多,世界不是越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