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亲近大自然,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美和活的语言的源泉,也是理想的审美教育场所。大自然的淳朴、美好与诗意,可以激发孩子的爱美、求真、向善之心,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大自然广阔的怀抱里,孩子可以感受自由,释放性灵,利于养成健康的情绪情感模式。
对话大自然的基本原则
既然大自然如此神奇,家长朋友应该多让孩子与大自然对话。让孩子对话大自然时,有一些原则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顺应孩子的天性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首先要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追随和尊重孩子的兴趣,问问孩子喜欢到哪里参观、游玩,或是成人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孩子自由选择。照顾孩子的状态和反应,不勉强孩子。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境外游、亲子游,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大自然之旅的温暖与快乐。
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成人和孩子、孩子与大自然之间,都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松的对话关系,是没有压力的游戏状态,是纯粹的玩中学。当孩子对神秘的大自然发出惊叹时,家长更多的是陪伴、倾听,是与孩子一起分享其中的发现和乐趣,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或教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适当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或是鼓励孩子去观察、发现、探究,去寻找答案。
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体能
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孩子体能也有所不同。在选择游玩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时,要考虑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要量力而行。还有,不要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弄乱,还孩子充分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权利。
对话大自然,家长做什么
感受自然美,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蜜蜂飞翔的嗡嗡声、雨打芭蕉叶的啪啪声、夜莺银铃般的啼鸣、野外呼呼的风声、雨后庄稼的拔节声等等。在感受声音之美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这也是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欣赏大自然斑斓的色彩、观察大自然的形状、自由大胆地表现大自然之美,和孩子谈论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还可以带上绘画工具或是自然笔记本,进行现场的写生和记录,也很有乐趣和意义。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美的种子,鼓励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亲近大自然,丰富孩子的感知觉
大自然以生动、直观、具体的形象时刻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6岁之前是进行感觉教育的最佳时期,家长要多鼓励孩子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肢体动作的发展来认识这个世界。大自然的芬芳、色彩、声音、时令的变化、各种所见之物的属性,例如物体的大小、软硬、轻重和粗细等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而真切的印象。这些感性认识和经验,正是日后理性认识和智慧的最重要的基础。
开展自然游戏,释放孩子的能量
大自然是儿童释放天性的乐园。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孩子以游戏方式来感受大自然。例如:嬉雨,事先穿好雨鞋,带上雨伞,听雨打在伞面、树叶、屋顶上的声响,观赏雨点落至各处溅起的水花;玩雪,数雪花、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带领孩子滑雪;玩沙土游戏,堆小山、筑城堡、植树等,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玩风车、吹泡泡、追迷藏游戏等。这些自然游戏,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发展体能,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些童年的快乐幸福体验,会伴随孩子一生。
徒步旅行,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徒步旅行或是野营的方式,借助自然物,锻炼孩子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增强体能。玩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耐力。引导孩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讲解一些防护常识,同时也鼓励孩子积极面对行程中的困难,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
在大自然中,孩子更容易观察到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白天黑夜、月缺月圆、太阳星空等自然现象。这些现象会激发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大多会饶有兴趣地提出无数个问题。这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好时机,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少买些电子玩具,多买些常用的科学仪器。例如在英国,安装在房顶上的天文望远镜比比皆是,以便孩子探索星空,让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对浩大繁复的宇宙构成和来源进行深刻的思考。
敬畏大自然,萌发孩子的环保意识
在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与对话中,孩子不仅会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壮观,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会发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大自然所面临的危机。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和孩子谈论生态与环保问题,萌发孩子初步的环保意识,启发孩子做一个地球环保小卫士,不仅要热爱、敬畏大自然,还要保护大自然。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奇迹,懂得珍惜、尊重和爱护生命,对孩子进行生动的生命教育。
观察大自然,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听到的多是噪音,吸入肺叶的多是工业或交通废气。让孩子们亲眼观察田野如何向人类提供粮食、蔬菜和水果;森林如何向人类奉献木材和宝贵的新鲜空气;江河湖海如何向人类供应水源以及鱼虾等。如此一来,一种对大自然的巨大“感恩”之情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油然而生。
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炸、、物种快速的灭绝等,这一切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已成为全球迫在眉睫的、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把保护环境定位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后,保护自然环境与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所以保护环境及时国策也是国情教育、素质教育。
一、 亲近自然的概念
“亲近自然”也就是接近自然,与自然亲和之意。亲近自然教育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幼儿实践活动,家园合力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产生良好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二、 “亲近自然” 的家庭教育目标与方式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长不一定都是学教育的,因此幼儿园必须对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给与必要的指导。
(一)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智能发育和幼儿求知求解饿实际情况,可按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具体安排,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园完成和巩固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根据不同幼儿家庭实际情况多点发散,有所创新。
(二)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
1、建议或鼓励家长利用晚餐后散步、双休日郊游和节假日旅游等机会,带孩子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给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欣赏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秋季去看看飘落的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家长可引发出孩子的动手欲望,指导孩子用落叶剪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人物、动物等,了解大自然的景物千变万化,感受大千世界的无限情趣。
3、正确对待身边发现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爱护自然环境的活动,愿为保护自然环境出一份力。
(三、)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方法:
1、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进展和需求,不定期地召开家园会或利用网络资源,把幼儿园近期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清楚孩子在家生活期间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组织家长一起讨论各种可行的活动方案,指导家长如何参与、引导幼儿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而不是单纯到自然环境中走一走)。使家长在配合教育时,事前有计划,行动有目标,事后有效果。即使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也能随时给幼儿有益的指导。培养幼儿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家园配合,随时随地和持之以恒。
2、实践的指导这是亲近自然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亲身体验自然,才能从自然中吸取智慧和灵感,才能产生关爱自然的信念。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这远比课堂上教给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幼儿园对家长的要求是家长不必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全知全会,但必须充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孩子探知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并且与孩子一起讨论那些貌似幼稚的环境问题,也许在寻根究底的探讨求知过程中,还能让大人们的知识面得到提高。
3、在亲近自然活动中,孩子不仅能获得相当丰富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感受自然中积累知识经验。家长在带孩子出游时,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标本和资料,以形成孩子的“知识点”。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整理资料时,能引发孩子新的“求知欲望”,又会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新的环境教育命题。
三、 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步骤:
在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中,我们将目标分为以下3个层次: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
(一)首先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须注重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有带孩子去室外观察活动,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甚至是二对一、三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比较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让孩子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
(三)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标的。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形势大好,但并非没有怀疑。由于碳减排涉及国别责任和利益承担,对低碳经济的怀疑已政治化。一部分意见甚至认为,某些发达国家不乐于见到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赶超,于是找到了能够让自己继续占据优势的低碳经济,目的是抑制发展中国家。
这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后都有充分的反映。尽管会前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都作出郑重的碳减排承诺,但会中还是充满唇枪舌战,中美两国更公开交锋,以至闹出外交纠纷。会终则以名为“注意到……”的一“纸”协议仓促收场,让原本寄予厚望的人们心灰意冷。会后的外交战也没有停止,比如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就公开指责中国“劫持”气候大会。
至于气候变化,怀疑的幽灵更是如影随形。最主要不是怀疑气候是否在变暖,而是怀疑气候变暖是不是因为人类活动,如美国气候物理学者S・弗雷德・辛格就提出:气候变暖只是1500年(±500年)气候周期中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迄今为止,关于气候变化最权威的结论来自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的第四份评估报告,但也没有一举歼灭怀疑的幽灵,而只是提出人为导致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但近来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包括“邮件门”及IPCC报告存在的事实误差甚至错误,令IPCC本身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风雨飘摇。
2009年冬以来,数十年不遇的寒潮袭击整个北半球,让气候变暖更是蒙上阴影。一些权威专家指出,变暖已经停止,近来的酷寒仅只是变冷的开始,地球正迎来一个“小冰河期”。英国《每日邮报》还提到:根据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近106万平方公里,增幅达26%,这一点是大力倡议防止气候变暖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的。
纯粹从自然科学讲,气候变化是不是人类活动引起,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确切的答案,不只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超级复杂的巨系统。而且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也极其复杂。但低碳经济的命运真的就掐在气候变暖的手里吗?
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原因在温室效应,那咱们就控制温室效应,搞低碳经济,让空气从此有市有价。这当然不错,但远远不够,因为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远不只空气,包括食物、健康,恋爱和良辰美景在内,全部“基础设施”都是大自然所提供,价格何在?不能哪里冒火,就哪里估个价吧!
略举一例,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农作物,为数十亿人供给主食。但在20世纪70年代,一种由褐飞虱携带的“矮绿病毒”在亚洲流行,严重威胁水稻的生存,某些年份甚至让全亚洲1/4的水稻颗粒无收。科学家们一度无计可施,后来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帮助下成功过关,该所收集大约8000种不同的水稻种子,其中一种野生水稻能抵御矮绿病毒,得到相应的基因嫁接后,作物水稻转危为安。要是当时没有这一种非作物野生水稻,地球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可能已破坏殆尽。是不是应该给个价?这只是大自然所提供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之一宝,这样的宝,大自然珍藏无数。
气候变化只是一根导火索,它真正向人类提出的问题是:大自然价值几何?鉴于碳交易、碳价格和碳资产已是事实,问题可以转换为:包括碳资产在内,全部的自然资产应该作价多少?
这在古代不是个问题,不管哪一个地方、哪一种文化、哪一种宗教,总体上,古人都敬天拜地,甚至奉天地若神明。这实际上也就是把大自然视为无与伦比的最高价值,民间有句话:“天旱三年,太阳也是个宝。”充分反映出对大自然的尊重乃至敬畏。
但近代以来,尤其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大生产和科技的兴起,人们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对大自然的态度发生转变。不仅不再构成最高价值的源头,而恰恰是需要改造的对象,成了负价值。这鲜明反映在文艺复兴及至启蒙时代几乎全部西方思想家的认识中,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一句话可能最具代表性:对大自然的否定是人类通往幸福之路。
但充分的证据表明,这属于那一代人的无知与狂妄。现代科技远较文艺复兴及启蒙时达,但美国农业与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9年的一份题为《生物多样性的益处》的报告中明确写道:“人类自身无法生产食物,是别的物种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食物。农业生产的本质,是利用无数的动植物物种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认定往往不是先从正面,更多的是先从反面,是危机倒逼才豁然有悟,甚军在失去后才恍然大悟。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人类才慢慢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大自然就默默地为人类免费提供服务,包括净化空气和水、减少旱涝灾害、保持水土并增加土壤肥力、降解有机废物、为农作物徊天然植被授粉、播撒植物种子、促进营养物的循环、抑制大部分害虫的繁殖、维持生物多样性……值多少钱呢?
有学者作过估算,最后结论是自然生态服务总价达30万亿姜元,超过全世界当年的收入总和。这肯定不是一个准确的计算,而只会是一个严重的低估。但的确有意义,能让人反省大自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而不只是盯住人类自己创造的那一点目前可能还不知道正负的GDP。
20世纪90年代,美国亿万富翁爱德华・巴斯曾启动一个叫“生物圈2号”的实验。所谓“生物圈号”,即美国亚利桑耶州奥拉克尔沙漠中一栋造价高达2亿美元的发光建筑,与外界隔绝,有山有水有光有空气有昼夜有生命,是完全模拟大自然的人造大自然,所以称“生物圈2号”。实验目的是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殖民进行开拓性实验,可能也包含这样的意思:万一将来地球毁于一旦,人类还可以有一艘自己的太空“诺亚方舟”。
但不幸的是,问题接二连三,氧气含量严重下降,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含量急剧上升,淡水严重污染,授粉昆虫灭绝一意味着农业无以为继。1993年9月26日,8位科学家悻悻步出,“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投资2亿美元,尚不足以满足8个人的基本生存,可今天的地球是高朋满座近70亿,基本生存全赖大自然一手所托,值多少钱呢?
仅人类可见的宇宙中,而且只是恒星的数量,就比地球上的全部沙砾总和还要大,高达700万亿亿颗。如此浩瀚无垠,让不少的科学家和天好者浮想联翩:地球的兄弟在哪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真正的类地宜居行星。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Glrese 581C”,虽然它本身和大气层的具体成分还不得而知,但却被寄予“第二地球”的希望,因为Gliese 581C与地球环境相似,尤其表面温度相当。
可即便Glhese 581C真的完全符合宜居行星的全部条件,对人类来说,也是不现实的,远在20.5光年之外呀,就是乘坐当前最快的宇宙飞船,也需要50亿年才能到站。就是以光速飞过去,也需要“区区”20年。谁人敢飞这个天?说地球是宇宙中的唯一,可能很多人会不相信:称地球是人类的唯一,这应该没什么可怀疑,值多少钱?
这就是人类的愚昧,在未对自然资产作价的前提下,却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开发和改造。逻辑上最致命的问题还在于:全局利益未知,局部利益咋知?大自然的整体价格未定,局部资产的价格又是怎么来的呢?人类是不是一直站在地上揪着自己的头发要住天空中升呢?
[关键词]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11-02
工业文明后人类借用科技的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力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由自然的奴隶逐步转变为去主宰自然,随意进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地位。可是与此同时,人类遭到了自然界的猛烈报复,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当人类面临全球生态与环境恶化时,如何应对危机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课题。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正确应对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我们重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建立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基础,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具有客观存在性。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P24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着生活和生产资料,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自然界是人类基础的这个前提。
(二)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1]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能超越自然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我们只能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而不能通过劳动去占有自然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去促进人类发展的前提。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类尽管具备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的这种能力,但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存,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只有在尊重客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我们才能以一种正确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去促进人类和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与统一。
二、关于自然生产力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自然生产力,尊重自然界的地位和价值。马克思给自然生产力的定义是:“不需要任何代价的”,“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自然资源”。[3]如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森林、矿藏、各种动植物等。可见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由此可以看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思想让我们对生产力理论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地只发展和重视社会生产力,应当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让两者和谐地发展,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除了人与自然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外,我们还能体会到他们在人与自然互动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可见,人对自然的依赖不是一时的、局部的,而是永恒的、全面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自然界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主张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人类在开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尽到保护大自然的义务,不能单纯地为了人类的发展,去违背自然界规律,而进行野蛮式的开发与破坏。
(二)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我们运用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才能节约资源,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的利用,减少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更好地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当代我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坏境问题已经越出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主要存在着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主要问题。所以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显得迫切而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更好地应对、解决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
五、如何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一)以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价值观,不能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与经济增长,不能把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而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在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自然生产力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
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一种生态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化的工业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全民行动,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员,都有义务去保护自然界的生态与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4]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发展观念,将生态文明与农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更多地去鼓励农民植树,改善自然环境,而不是把他们推到破坏环境而获取利益的旧路上去。
(四)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政策,因为他们只有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五)政府体制改革
“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惟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5]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而这就要做到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六)进一步健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只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地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七)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问题,所以我们要了解解决生态环境的先进技术,积极地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生态文明,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利。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石,我们只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代我国国情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探求的兴趣
活动在《美丽的秋天》图片展示中拉开序幕。一张张美丽的秋天风景照一出来,学生一阵阵的惊讶,“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啊,原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孩子们的惊叫声还未停,头戴花环、身穿漂亮花裙的“秋姑娘”随着《野》的优美音乐翩翩起舞。孩子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纷纷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伴随着的是啧啧的称赞声。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秋色,孩子们陶醉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同学们,秋姑姑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你是从哪些事物中感觉到的?”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发言。有的说,是看到感觉到的;有的说,是看到树叶黄了感觉到的。这时我提出: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来找秋天。在散文朗诵《小公园的秋天》过后,我问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去找秋天?”学生有的说公园,有的说花园,有的说校园,有的说山上,还有的说田野。我又问学生:“在公园里,在校园里,在山上,在田野里,你可以通过哪些事物来找到秋天的足迹?”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我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田野里的稻子、麦子、棉花,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花坛、树木、小朋友,天空中的大雁、燕子等来找到秋天的足迹。学生非常感兴趣,好奇心被激发了,调查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我又提问:“我们在找到秋天以后,怎样把这些这些秋天的足迹记录下来?”学生发言,可以用画把美丽的秋色画下来;用摄象机、照片把湖光山色拍下来;用录音把动听的鸟叫声录下来;用文章把美丽的景色写下来;用歌声把美丽的秋色唱出来;做树叶标本把秋色留下来。“除了以上说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办法来找到秋天?”学生说,还可以收集一些描绘秋天风光的图画,我启发他们,除了图画,还可以收集邮票、火花、糖果纸及照片,甚至可以上网查寻有关资料。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投入到《找秋天》活动中去。学生在图片展示、舞蹈激情、诗歌感染中激发了探求大自然的兴趣,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知道了怎样去找秋天,这样就为第二阶段的观察活动打下了基础。
在亲身实践探索中体验秋天的美丽
这次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实践体验,充满了新奇和困难,况且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次活动能否成功,我们很是担忧,他们毕竟只有一年级啊!为了保证这次活动圆满成功,我趁开家长会的时机,特地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利用休息时间,一定要带着孩子出去,到公园去逛逛,到山上去走走,到田野上去看看,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对秋天的一份真实的感性认识。家长们都表示配合。我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所找到的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之后,我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个别几个学生因为父母忙,没有出去,只观察了校园、自己家的院子,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观察实践,大部分学生观察了青龙山、北安广场、定海公园等,还有的学生还观察了田野,收获很大,学生通过找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也知道了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对秋天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认识,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汇报总结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找秋天》观察活动结束,我就组织了一次汇报总结课。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收获一一向同学们展示。不少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用稚嫩的笔画了下来,他们纷纷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眼里的秋天;也有不少学生用夹带着拼音的文字记下了美丽的秋天,如竺立群小朋友写道:“秋天,桂花、都开了,很美的色彩;秋天的风是那样的芳香;太阳出来了,还是那么的红,那么的亮,但是火辣辣的光焰已被秋风冲凉了;小道上的树叶,从绿变黄、发红,那是秋风涂的色……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还有小朋友用照片拍下了草坪上的小草、山坡上的野花、公园里的。最有趣的是袁未纬小朋友,自己编了一段舞蹈来表现秋天的美景。虽然他们的文字还显得那样的稚嫩,他们的舞姿也谈不上优美,但是,一段文字,一个舞姿,一朵野花,一片小草,分明流露着他们心中的喜悦,流露着他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流露着他们体验到的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亲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秋色,亲历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体验到了探索的成功与快乐,这是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通过这次实践体验,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独自开展调查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的精神,这些将对学生终身受益。
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季节教育;自主探索;秋天的奥秘;亲近自然
G612
一、幼儿园季节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自出生以来,四季的变化就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其成长。伴随着四季的变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成为幼儿需要体验的重要生活。而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提到:“如果说真实的资料是种子,日后能长成知识及智慧,那么感性的情绪和印象便是这些种子生长所必须的沃土。童年时光正是培育沃土的时机。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一切圣贤的教导。”[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教育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者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善于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自然四季的变更可以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季节为线索,围绕季节性主题来组织教学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秋天的奥秘”教学探索
“秋天的奥秘”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感受秋天,了解秋天,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围绕“发现秋天――感受秋天――探索秋天的奥秘”三个环节展开。
我们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湿地公园作为“秋天的奥秘”教学活动的场所。华南农业大学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6亩,常年被绿草覆盖,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湖泊。园中春天的紫荆花,夏天的凤凰花,秋天的山茶树果,冬天的暖阳无一体现着四季的更替。本次实践活动由三名教师带领28名中班幼儿一起前往湿地公园开展。在去公园的路上,教师观察到幼儿们已经开始了讨论,“老师,我发现秋天了,因为我看到有树叶黄了”;“我知道,秋天时我们要穿长袖”;“我想这可能不是秋天,树叶没有掉下来”;“我觉得秋天可能是一位姑娘,因为我感觉到风很舒服”;“老师,秋天还有鸟,我听到鸟叫声了”……
师生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幼儿们围绕着树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生1:老师,有很多树叶。
生2:看,我的湟镀下来了。
老师小声地问:树叶怎么会飘下来呢?那是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吗?
生3:肯定是,要不树叶怎么会掉。
生4:不是,你看,还有很多树叶没有掉!秋姑娘还没来。
那个被否认的孩子有些挫败,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老师。
师:那你还可以寻找一下其他的东西证明秋姑娘真的来了吗?
生3:老师,我找到了!秋姑娘真的来了!我看到了已经有橘子长出来了,妈妈告诉过我橘子是秋天才会长出来的。
生5:老师,这里的小草没有上个星期那么好看了,是不是秋姑娘来了的原因啊?
生6:老师,山茶花树上有果子。
教师还要求幼儿把观察到的秋天景物画下来,以提高他们观察与记录能力。同时,教师在草地上播放《小树叶》的歌曲,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幼儿们在欢快的曲子下,轻哼着歌,看着树叶飘落,吹着秋风,感受着秋天的美。更重要的是,幼儿们还借机认识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这片叶子是三角形的”;“这个叶子的叶脉像鱼骨”;“这个叶子的叶脉像螃蟹的脚”;“为什么这片叶子是红色的”……
这时,有个幼儿发现了一棵大树底下有蚂蚁,蚂蚁正在搬家。幼儿们开始对蚂蚁充满了兴趣,一个个地蹲下来在那里观察。“看,蚂蚁!它们在搬家”;“几只蚂蚁抬了东西出来”;“我知道,蚂蚁中有个大王!它是指挥所有蚂蚁的”;“很多个蚂蚁才能搬起东西”;“蚂蚁也会吃面包,我见过”;“蚂蚁会咬人吗”“为什么蚂蚁秋天还出来”
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蚂蚁秋天的时候不出来呢?”
生7:因为秋天来了,太冷了,蚂蚁没有衣服穿。
生8:你说得有道理,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看到蚂蚁搬家呢?
生9:因为他们要准备食物啊,要不的话他们会饿死的。
可以看到,幼儿的回答是自身探究的结果,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会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秋天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师还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家的路线,提出一系列问题促进幼儿思考:“蚂蚁是怎样搬家的呢”、“蚂蚁是怎么给同伴传递信息的呢”、“蚂蚁是如何选择它们的家”、“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幼儿们的回答总是出其不意,但是教师的作用在于倾听、解释、引导幼儿们自主探索与思考。
三、启示
在此教学探索中,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秋天,感受秋天,自主探索“秋天的奥秘”。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们对秋天产生了多重理解,秋天是落叶的季节,秋天是气温下降要穿长袖的季节,秋天是小鸟出没的季节,秋天还是蚂蚁搬家的季节。季节教育本质上是自然教育。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老师,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它既可以向孩子展示伟大的规律,又可以使孩子的身体休整,让孩子充满灵气。”[2]幼儿是自然之子,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他们有着天赋的能力与鸟儿对话,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正因为这样,每一个季节的更替,在幼儿头脑中都会呈现出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幼儿在自然中探索,能发展其思维能力以及观察的能力。他们通过聆听、触摸、眼观等方式,让大自然的植物、鸟料昆虫等事物在脑海投下影像,不仅对大自然有了感知,还培养了他们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因此,幼儿欣赏季节变化是感知自然变化的重要内容,而幼儿园开展的季节教育正是通过促使幼儿观察、比较、分析、探究来培养其探索自然奥秘的能力,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而且,幼儿园在开展季节教育时还要重视幼儿的亲身感知,从幼儿身边的生活中选择适合幼儿的自然教育资源,从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发掘有效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5-106.
新一轮科学基础课程改革超越了以往那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学活动的实施和探索,本学期我结合小学五年级科学课《土壤中有什么》一课进行了一次自主拓展性探究的尝试。
二、具体措施
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在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凭借一双双慧眼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在身心放飞中获得新知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其养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一)学习内容:
1、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学生利用假期野外郊游踏青的时候,去小树林、田野等可供学生自由取土的地方,运用感官和简便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一些土壤的知识。
2、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学生将课外的观察做好记录、整理,带回土壤样本,教师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学生进行选择性研究,并做好记录。
(二)实施要求:
注重观察,同时注重动手、动脑。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探究,通过观察体悟、实验验证、交流探讨实现知识的整合。
三、精彩回放
镜头A: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利用假期休息,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有的到公园,有的到绿化带,……,认真观察、搜集与土壤相关的信息,他们带回的发现真不少:
我的观察发现:
干土――颜色浅,摸上去很硬的,闻闻看有草的气味。
湿土――颜色很深,摸一摸有点软,有些还粘在手上,还有点臭。
发现一个死了的小虫子、几条很小的蚯蚓、有树叶、草、枯掉的花瓣、小石头、泡沫、破报纸……
地面上的土壤很干,挖深些有点湿了
……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学生们兴趣盎然,既开心又充实,在不断观察、收集、询问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悄悄播下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种子。读着孩子们略带稚嫩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寻寻觅觅的脚步,听到他们叽叽喳喳探究的声响。这样做既“解放儿童的身体,让他们能看,能说,能想,能做,又把儿童的眼睛解放出来,让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陶行知语)大自然是一所大课堂,在大自然中畅游的孩子们,自然会看到教室这个小课堂中看不到的无限风光。
镜头B: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上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如盛水的烧杯、玻璃棒、纸、细筛子、放大镜等,学生取出自己采集的土样。这时我并未满足学生跃跃欲试想动手的心,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土壤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
土壤里有些什么?
植物为什么离不开土壤?
土壤里全都是土吗?
为什么干的土和湿的土颜色不一样?
为什么湿的土有点臭臭的?
土壤里有空气吗?
用手碾土粒,为什么刺刺的,有点扎手?
……
我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哪些问题通过学生口头回答就能解决,哪些问题不宜在课上解决,最后确定了本课能用实验研究的题目:
土壤里有没有空气?
干土和湿土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土壤中的大颗粒和小颗粒都是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打算研究的题目、选用什么材料、制定实验方法的步骤。
……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地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始于问题,而提出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研究价值的分析、归类,又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科学探究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它不等同于纯粹的玩,而是有选择、有意义地“玩”。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避免了学生进行盲目的无效探究。
镜头C:伟大的发现
“老师,土壤放在水中冒泡泡了,有空气,有空气!”
“杯子底的一些土有点滑滑的,还粘手。”
“烧过的土壤颜色边浅了,还有难闻的气味。”
……
只有当探究不再局限于固定、单一的模式,学生的视野不再拘泥于“课堂”这方小小的天地,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四、学生反馈
学生如是说:
五(1)班的沈依菁:“在公园观察土壤时,我发现花坛中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我回家后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原来土壤越肥沃,颜色会越深,喜欢种花的爷爷还告诉我,有些植物喜欢较肥沃的土壤,有些植物土壤太肥反而不利于它生长。通过研究土壤我不仅认识了土壤,还学到了些种植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五(5)班的沈嘉奕说:“上科学真带劲儿。我们既能玩,又能学到不少知识,
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气和千姿百态,太高兴了。”
五(3)班的严峻奕说:“我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的土壤中有许多塑料袋、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垃圾,报上说这些都是不会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到人类健康。这让我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来重视环境保护,毕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
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听着他们快乐的心声,我知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让他们亲近自然、亲历探究比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更有意义。
五、一些感悟
1、活动是主要形式。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而,在教学《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为学生准备好土壤,让他们在课上展开研究,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到实地考察土壤,学生们看、闻、摸,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记录着自己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现;带着问题,他们在实验室里倾心研究,用全部的热忱感受着土壤的生命气息。就这样,原本熟视无睹的土壤在孩子们眼中又有了许多新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2、学生是核心。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应当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组织要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无论课外观察、课内探究都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题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得知识:有关于土壤的、关于环保的、关于植物的……
我喜欢小动物,平时看电视时也很喜欢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人与自然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人与自然观后心得1奶奶带我去宁波美术馆观看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览。
走进展览大厅,我首先来到“恐龙化石”展区。那里陈列着许多恐龙化石,有雷龙、剑龙、霸王龙,还有马门溪龙。我最喜欢的是剑龙,据资料显示,它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恐龙,背上长着板状的骨头,尾巴尖端有长刺,样子可威武啦!(将恐龙的特点介绍得十分清楚。)还有高大的雷龙,十个我加在一起,还没它高呢!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恐龙蛋的化石。
接着,我又走进“人体”展区。这里摆放的有4-6个月大的婴儿标本,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曾经也是这副模样。我还看到许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血管、神经数也数不清,人体有206块骨头……
通过这次观看展览活动,我学到很多新知识,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全文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看得出,你写得很认真。
人与自然观后心得2人与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和大自然相依相存,谁也不能缺少。
我看过一幅讽刺漫画,主人公正在举着斧头疯狂地砍伐树木,啄木鸟站在他的肩上,愤怒地啄他的木头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漫画中的“虫”实际上指的是砍伐树木的人的愚昧、自私、贪婪……这幅漫画充分讽刺了乱砍伐树木的人,讽刺他们的愚蠢,因为我们深知:破坏大自然,就是在伤害自己。
就拿1998年的那场洪水来说,人们贪婪地砍伐树木,造成了洪水来袭,顿时,哭声、叫喊声响彻天空。人们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愚蠢的人类啊,为了一点小利益就去破坏大自然,难道你们不知道伤害大自然就是在伤害自己吗?就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说的这句话一样:“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是啊,人类不是大地的支配者,人类要善待大地就像善待自己的母亲那样,去爱护它、保护它,因为大地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啊,不要让贪婪蒙蔽了原本纯洁的心灵,让我们去热爱大地、保护大地吧!
人与自然观后心得3今年寒假里,我看了许多电视节目。有纪录片,有动画片,也有新闻,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与自然》这个节目了。
《人与自然》很搞笑,大部分讲的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领,他们也就是靠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人与自然》是不是很有意思?它让我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更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一层认识。看过《人与自然》,我知道了这大千世界里,除了我们人类,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它们都有着各自不一样的本领和不一样的生活习性,让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奥妙。《人与自然》不仅仅是我饱了眼福,同时也让我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让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人与自然观后心得4寒假这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会收看《人与自然》这个节目。这个节目主要讲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事情,我觉得很有意义,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未来的地球”那一集。
这集主要讲的是我们人类因为太贪图享受,大量污染环境,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每年都有冰层融化并倒塌,厚冰迅速融化、森林燃烧起了熊熊大火等可怕的。而人类却依然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反而污染排放有增无减。如果再这样下去,大多科学家认为,到20--年时,海平面就会升高2米。以前一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二十年一遇;沿海城市会不断遭受洪水;许多城市会变为海下城市;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也就是35华氏度。我们的地球变成这样,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吧!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反之如果破坏它,那么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举人之劳,就可以使们受益,使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舒适,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少坐车,多走路,珍惜资源,受护树木,是我们分内的事,也是爱护环境必做的事。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小鸟在树头欢快的歌唱,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最后,我呼吁大家,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做个好公民,做个好学生吧!
人与自然观后心得5今天下午,我和爷爷兴致勃勃地去美术馆观看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览)。
一来到美术馆,我们就走到二楼,买好票,服务员给我们一人一张答题的纸,就向展示厅走去。哇,最大的恐龙竟然不是霸王龙,而是“井研马门溪龙”,它身长有26米,体重竟有60多吨,以植物为食,生活在一亿六千万年前。更奇怪的就是“鹦鹉嘴龙”最大的身长只有两米左右,嘴巴长得像鹦鹉的嘴巴,有“小不点”之称……
还有三维立体电影,里面的龙卷风把我吓得都快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