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04.189

1饮食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况

1.1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饮食文化是指在食物制作、开发、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还包括食品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应该遵照的风俗习惯、传统思想和哲学理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的旅游事业相结合,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地的美景,还可以品尝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旅游,同时旅游者可以将独特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

1.2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2.1地方风味各异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按地理位置将中国的美食分为“菜系”,即:湘菜、粤菜、浙菜、闽菜、徽菜、川菜、鲁菜、苏菜。每一个菜系均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烹饪方法,可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美食体验。1.2.2讲究饮食的美感中国的饮食文化需要做到色、香、味、形俱全,食物不光味道要好,而且要注意色泽美和造型美,给品尝者美的感受,在美食烹饪过程中,注意选材、选料和刀功,利用不同的烹调技巧,制作出外观优美的食物。1.2.3酒文化和茶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分支,古诗词中对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关的记载,不同的酒文化和茶文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学艺术,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酒文化和茶文化可以推动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

2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特点

阜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阜阳饮食文化,阜阳特有的美食名扬全国,包括:枕头馍、格拉条、阜阳皮丝、插花牛肉汤、五花牛肉等都在国内小有名气。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的缩影,可以充分反映出地方文化的特点以及该地区的人文风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阜阳人民在保留原有饮食文化的同时,对阜阳的传统美食进行不断创新,弘扬本土美食,使阜阳饮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阜阳本土的美食有很多,为弘扬阜阳美食,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将阜有代表性的美食拍摄成宣传片《舌尖上的阜阳》,在宣传片中记录了一种颇受当地人喜爱的面食,根据当地人的发音翻译成“格拉条”。“格拉条”的面条不是很硬,比较有嚼劲,是本地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的一种特色小吃。“格拉条”的店铺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口大锅,一台千斤顶做的压面机,简单的桌椅。“格拉条”的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压面师傅将事前和好的面团放进压面机内,利用千斤顶压成面条,放入沸腾的开水锅内煮熟,在放入冷水里备用,根据顾客的需要,将煮好的面条和黄豆芽放入锅里烫一下,盛入碗内,加入芝麻酱、酱油、醋、盐、辣椒油等调味料,再配上榨菜和豆角粒,一碗具有特色的“格拉条”便完成了。阜阳的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鼓楼遗迹、西湖遗迹、文峰塔、魁星楼等名胜古迹,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阜阳当地饮食文化相结合,形成特有的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为了吸引大量观光者的到来,阜阳推出旅游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旅游者可以品尝到阜阳的本地美食,了解阜阳的饮食文化,从而了解阜阳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阜阳的旅游产业。阜阳还建设了许多美食一条街,美食街不单是一条街道,也是城市的名片,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街道,进行观光欣赏。加强阜阳饮食文化旅游宣传,可以将阜阳美食以宣传片的形式进行推广,还可以定期举行美食节,或将美食制作成礼盒,旅游者可以将美食带回家,使阜阳饮食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3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3.1政府重视,准确定位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首先要得到政府的重视,确定饮食文化旅游的定位,建立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部门,通过调查了解人们的需求,结合阜阳餐饮和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推广方案,政府应该给予扶持,不断扩大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资源。

3.2加强阜阳饮食文化建筑景观规划

阜阳保留了很多名胜古迹,政府可以对古城区进行布局规划,将具有时代特色的美食引入古城区内,规划出一个特色的建筑景观,游客在欣赏古建筑风光的同时,可以品尝到那个年代的美食,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游客还可以通过饮食文化,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阜阳这座城市,在古城区建筑现代化的景观,一方面为了使古今文化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避免名胜古迹遭到破坏。

3.3加大特色旅游饮食的开发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具有本地特色。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阜阳全市范围内的饮食文化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古代的特色饮食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还可以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在保留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改良,使阜阳饮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更加具有辨识度,在阜阳城市景点可以开展不同的饮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美食制作活动等,吸引游客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3.4重视市场营销,树立形象和品牌

品牌和形象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十分必要。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等方式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争取给人们留下“吃徽菜,到阜阳”的印象。对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简单归类,根据景区不同的特点,制定多条旅游线路,并将饮食文化融入其中,以宣传片的形式呈现给游客,供游客自主选择。

3.5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使游客保持良好的心情,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要为游客营造一个绿色消费的环境。阜阳政府应该对城市进行整体的规划,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城市绿化,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消费环境。食物的原材料可以使用绿色食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3.6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不断推广,从业人员需要具备高素质及专业化的知识,对阜阳饮食文化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掌握美学、民族学、养生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从业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要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推动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

4结论

阜阳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形成了众多具有阜阳特色的美食。阜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保留着很多名胜古迹,是休闲旅游的圣地。将阜阳的旅游业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可以使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饮食文化也可以传承下去,从而促进阜阳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玲,洪峰.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 交流 中日

中国因跨地域广,食物种类繁多,饮食文明源远流长,吃法更是层出不穷。笔者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吃过的食物却比较单调。前不久有幸看了央视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但展现出人们的生活喜好,更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因为所有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在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也被大自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饮食因地域关系与中国的饮食截然不同,主要以海鲜为主。本文以中日饮食当中较有特色的食物为视角,进行中日饮食文化的对比和交流。

一、中日饮食的地域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跨温带、热带、亚热带三个自然带;地形复杂多样,内陆面积广大,这就造成中国的食物取材广泛,风味众多。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所以日本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鲜海味 。

二、中日饮食的特点和习惯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有五大特点。

1.四季有别。中国大部分国土在季风气候区,四季明显,饮食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秋天排湿滋补,夏天清淡凉爽,春天健脾补阳,宜甘而温。

2.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花鸡”“鸿门宴”“东坡肉”等。

3.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4.医食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5.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常用的就是用萝卜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美感享受。

人们常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非常讲究“色、形、味”,主要有两个特点。

1.生鲜海味。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

2.清淡,精巧,简约。

三、中日饮食文化交流课堂实践活动

了解了以上中日饮食文化的各自特点后,我组织设计了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活动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品尝日本特色食物的同时,了解日本饮食文化,并结合中国饮食文化体会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说出自己的心得。活动分三个步骤。

1.准备阶段。我把此次活动的构想传达给主讲人,主讲人根据我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着手准备相关的资料和食物。我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属高职类,与师范类的学生相比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强,缺少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此次活动不但要讲、看结合,更要“吃”,只有这样才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活动的目的。主讲人了解到我的想法后表示赞同,根据设计理念、班级情况和自身情况搜集了很多中日美食的图片、视频,还查阅了大量中日饮食的资料,采购本地原味日本料理和中国传统食物,可以说准备得非常充分。

2.展示、实践阶段。主讲人从日本的标志性食物――寿司讲起,介绍了寿司的由来、种类、吃法,图文并茂,引得大家垂涎欲滴。趁此机会主讲人让大家品尝准备好的寿司,同时不忘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吃寿司的感受,引起大家的共鸣。主讲人接着介绍了日本的纳豆、点心、馒头、章鱼小丸子、生鱼片;中国的饺子、粽子、汤圆、月饼等,每介绍完一种食物就让大家品尝,共同分享吃过的感受。

3.总结阶段。本次活动非常圆满,主讲人丰富的饮食知识让在场的每个人折服;色彩斑斓的图片、引人入胜的视频、诱人的食物使现场气氛一度火爆。在此过程中,大家不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日饮食文化,懂得了尊重异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还增强了彼此的友谊。此次活动中学生展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在以往的课堂上难看到的,学生把自己对饮食文化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美味的食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日本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25-01

谈起饮食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吃"。不错,饮食文化中就包含着"吃",可"吃"并不能代表饮食文化,也不能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小小的"吃"字,绝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内容。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许多新鲜事物涌入国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现今社会,许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尝不同国家的食物,但真正了解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的人却不多。况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广泛地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努力给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

(1)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席间,好客的主人则会一再地给客人挟菜,热情之状溢于言表。而西方人和我们大有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里,并不习惯于给对方挟菜。周到的服务才是他们显示好客的方式。

(2)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他们是高纤维素,低脂低糖的食品。而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注意饮食健康。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一切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色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万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有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各国特色

法国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罗马省,称为外高卢。当时就有一些典雅和罗马的有名厨师来到这里,奠定了法国菜的基础。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嫩牛排及各种少司的制作方法等传到了法国,使法国菜更加丰富起来。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公元前2世纪后期,古罗马宫廷的膳房已形成庞大的队伍,并有很细的分工。厨师总管的身份与贵族大臣相同,烹调方法日臻完善,并发明了数十种制作方法。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在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餐饮;文化;融合

各民族饮食习惯、烹饪方式、舌尖偏好因其发展初期的地域位置、资源类别、耕作方式的不同,成年上万年逐步形成了固式格式,以民族标签的方式展示了民族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成为广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因自然环境、儒家思想、社会更替等因素形成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独特饮食习惯、烹饪技巧以及“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中,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在本土繁荣昌盛,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得以传承和国际推广。下文将以美国中餐馆为例,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发展及融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美国“大熔炉”的社会文化标签注定其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很难定义美国传统饮食特征,它被世界性的舶来品如意大利通心粉、印度咖喱饭、中国小吃、墨西哥辣椒、欧洲海鲜、泰式料理所包围。不过,民意测验显示还是中国菜名列前茅。据统计,仅在纽约,中餐馆就有5000多家[1]。

有关最早将富有中国饮食文化的中餐馆植根于美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但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反映了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华人移民史,也形成了海外中华文化的标识。华人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生活习惯、与华人移民一起落户美国。一个拥有300张座位的广州餐馆早在1849年就已在旧金山落脚[2]。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和19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以及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台,众多华人离开高收入的黄金矿,迫于生计开启了唐人街的雏形并开始从事低利润的餐饮、洗衣服务行业,相较萎靡的洗衣业,华裔餐饮业反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刘海铭教授在《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一文的数据足以证明:

对于早期的华人移民来讲,饮食文化与移民经历息息相关。自20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成为餐馆工人和老板。20世纪20年代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45, 614名已就业的华人中,有11,438人是厨师、侍者或餐馆操作工。在20世纪30年代, 旧金山有6%的华裔成年男子从事餐馆业, 而在东部沿海城市, 则高达20%~25%。至20世纪40年代末, 美国大陆有4300家中餐馆, 7%的美国人经常光顾中餐馆。十年后, 中餐馆的数量增加到4500家,1959年, 仅纽约就有大约750家中餐馆。更具有本质意义的统计数字是, 超过20%以上的美国人是中餐馆的常客。

这个时期,美国低收入阶层被华裔餐饮的物美价廉所吸引;同时,还为中餐馆浓郁的中国色彩叹为观止,“虽然唐人街的建筑物是西式的, 但是它的气氛却是中国的, 繁荣、热闹。街上悬着彩色的灯笼, 餐馆前面挂着丝制的三角形黄旗, 招牌上和旗子上都写着漂亮的中文字体。凉台上和窗前摆满了鲜花, 拖在后面的辫子, 以及熟悉而唠叨的广东方言――这就是当年旧金山唐人街的写照了。”[3]

随着中国的开放、移民质量的提升、饮食健康理念的出现以及美国对中国的了解等因素,华人餐饮逐渐向特色、中高端方向发展,一改以往廉价印象,经营灵活,形式多样,已由单一家庭式作坊走向多样,逐渐迎合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据美国《中餐通讯》报道:2005年10月,著名华裔电视烹饪秀主持人甄文达在亚洲食品展上演讲时透露,全美中餐馆数量达41350家,每年创造175亿美元营业额,每天替美国家庭提供250万份营养餐。最近资料统计,美国中餐馆数量业已超过5万家。美式中餐馆在美国每年销售额超过210亿美元。华人餐饮业多元发展,既有特色型餐馆,又有豪华型饭店,比如老布什酷爱的“北京饭店”烤鸭、克林顿喜爱的“美华”餐厅外卖;还有简单快捷的餐厅、小型外卖、饮食连锁店等,如满洲锅(Manchu Wok)、陈氏连锁(Leeann Chin)、起筷(Pick Up Stix)、熊猫快餐集团(Panda Express)、香港大家乐集团的China Inn、美国百盛餐饮集团与香港Favorite餐饮集团合资的Yan Can餐厅。这些餐饮要么装饰原汁原味,要么菜系丰富多采,要么原材料地道,并辅以中西结合的口味,不仅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提升了文化品位。至此,以“典雅、和谐、精致”为特征的中国餐饮文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餐饮的美国本土化――融合发展

中国餐饮自美国落户开始,为寻求发展都在为适应美国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而努力。中美饮食文化在此发展中不断撞击、磨合与互补,最终形成今天“中西合璧”的双赢局面。以“炒杂碎”为例,炒杂碎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上流菜肴,华人移民将它带到美国,因美国人不食动物内脏,便以鸡、牛肉等原料进行改良,后又因李鸿章访美,经华裔餐饮老板及猎奇的美国媒体的大肆宣传,一个时代的伪标签――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传统菜肴“炒杂碎”享誉全美,甚至还有美国大兵二战期间在上海要专门品尝炒杂碎的故事。据Andrew Coe在其《炒杂碎:中国食物在美国的文化史》中这样记载: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多产女作家,哈兰德也总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即使她已经83岁高领了。她写道:这么多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组成了美国人民,这样一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惯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多样性。尝试新的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也很愿意把这些菜品添加到我那张早早就已经广泛收集了各地美食的就餐列表当中去。我们很早就开始尝试和享受杂碎这种菜肴了,并且随着吃客人数的增加,我们想要在这道中国菜的做法上得到全部或是部分的指导,比如: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吃客们提供服务。[4]至此,一个有趣的“杂碎”文化现象随即出现,“杂碎”餐饮、“杂碎”夜店、“杂碎”歌曲,甚至百老汇大街出现与“杂碎”食物无关的高级社交酒吧,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个标识才逐步退出舞台。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式餐饮凭借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正在征服着美国人的味蕾,在美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墨西哥风味、意大利风味一道成为美国三大饮食风味。据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网文《华人的骄傲 数字话中餐――美国中餐发展150年历史回顾(三)》,美国有93%的成人吃过中餐,10-13岁的小孩中有39%喜爱中餐,只有9%喜爱美国菜。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华饮食企业一贯坚持“色、香、味、形、器”的哲学统一,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美的享受,中式烹饪在原材料的搭配和刀工上的讲究无疑是奢侈艺术品的创作;同时,为适应美国多元文化,中华餐饮本土化发展趋势显著,即融入美国“突出个性,注重自我”的食用原则和现代健康理念,同时,又吸纳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如俄罗斯罗宋菜、意大利面点、土耳其烘烤、印度咖喱、日式料理,创新烹调方式,中美饮食文化得以大融合。

三、总结

因饮食文化习性差异,中国餐饮在美国的发展经过排斥、崛起与融合发展的阶段,中国餐饮业要在未来的美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还需要在饮食文化推介上面做足功夫,并加强高科技的引入、机制的创新、企业文化挖掘以及海外华人团结的中国心。

参考文献:

[1]赵巧萍:美国华人餐饮业今昔谈[J].北京: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5期

[2]刘海铭著,李爱译: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J].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3月第1期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引言

中国人十分讲究饮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心理认同感。《礼记・礼运》有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明确的反应出中国先人对饮食文化的注重。如今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舌尖上的中国》这套纪录片通过大众传媒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广博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各国之间文化的碰撞渐趋激烈,成功引发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相较于文化、历史、地理维度去认识中国,美食应该是一条更加便捷的路径。

一、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粗放农业再到沿用至今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稳定且持久,饮食文化亦然。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地描写出中国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这种典型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饮食需求;又很好的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便于统治者管理。传统农业方面,农作物种类与家畜种类的增加、普及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现代农业方面,大规模的种植收割为烹饪美食提供了材料上的选择,其食材的丰富性、多元性更是直接助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渊源。

1.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开始萌芽。我国在三代时期,民间即存在崇鬼神、好祭祀,普遍悟守神圣、肃穆的祭祀之礼。甲骨文中多祭典之称原因亦在于此。在宗里的神也依人间做法,依其大小排定座次,然后供奉诸神以各种美食,食物的种类按神地位高低而有所不同。[1]尤以当时的楚国为例,饮食结构、烹调手法、盛食之器都颇为考究。

2.秦汉时期饮食文化开始形成。秦汉时期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能够形成的原因在于: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多元化的发展,直接助推食物种类的丰富与多元;烹饪水平和工艺有所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使得饮食器具的质地和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饮食市场和饮食行业开始兴盛;百姓安稳的生活提高了其对饮食文化水平的主观需求。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发展,民族关系较为和谐,科技文化有所发展,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均有效推动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

3.唐宋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到高峰。唐宋时期社会安定,伴随商品经济飞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得到发展。水稻、黍、稷、麦、菽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前代有所上升。唐代麦类作物的种植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王利华先生认为,至少在唐代后期中国北方麦子的种植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借此东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期主题的故事娓娓讲述机智的中国先民发挥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明各种面食、米食的烹饪方法。宋代大词人苏轼更进一步认为人生不止有仕途,更有诗和美食的远方。东坡先生认为吃猪肉也有所讲究,大笔一挥便又赋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即使是独领的文人墨客视角也慢慢发生转变,关注美食,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渐趋成熟。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与繁荣,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名特食品。在“自然的馈赠”这一的主题中,镜头下的人们是朴素的,她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竹笋便是一大菜肴,春笋冬笋各有特点,正如李渔认为竹笋“素宜白水,荤宜肥猪”[2],这是大自然对她们的馈赠;二是出现了更多专门记叙、总结地方饮食文化的专著[3],例如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风味多种多样。我国南北跨经度约50度,东西跨纬度约60度。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条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风俗、文化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味。例如西北方藏族人们喜食“青稞”,南方汉族人民则喜食“水稻”。我国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平原有利于稻谷的生长;而北方纬度高,气温低,且多山地高原则更适宜麦类作物的生长。这是中华饮食文化一大特点。

(二)讲究“味”“医”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第四主题“时间的味道”和第五主题“五味的调和”都讲究一个“味”字。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要与人的五种味觉“酸、甜、鲜、咸”区分开来。就“食”而言,它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食”讲究“色、香、味、形”四种属性,其核心是“味”。任何菜,人们只要认为味道美味就会接受;反之味道欠佳即会拒绝。“味”为第一感觉。[4]古代就有“炼丹”这一说法,可见自古我国就渴望能够得一长生不老之法,退而求其次也希望能够一直拥有强健的体魄,于是古代帝王或者王公贵族都会请德高望重的御医利用其医术觅得长生不老之法。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是极其愚钝的做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味”与“医”结合在了一起。《素问・宣明五馄二十三》中载:“五味所入:酸入肝,哭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5]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每一种味道都可以进入我们身体的某个部分,故讲究“味”与“医”相结合。

(三)注重烹饪的工艺技法。在《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这一主题中,讲述了厨师对火候的拿捏,佐料的配比和刀功的精准,这都应该概括到烹饪的工艺技法中去。刀锋上分毫的差异会影响舌尖、唇间上的敏锐感受。刀法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食材的厚度、宽度以及最后出锅收官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食物的鲜味。烹饪过程中,有刀口的原料受热会形成各种形态,十分美观。存在刀口的食材也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同时更加方便食材入味。正如《庖丁解牛》载“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烹饪的方法:中国的烹饪方法大致可分为热炒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煎、溻、贴、瓤、烧、焖、煨、h、扒、烩、烤、h、熏、烤、氽、炖、熬、煮、蒸、涮这几种形式。当然,最常见的便是炒、炸、烤、炖、煎。《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讲述了各个地方的美食以及不同的烹饪技法,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美食盛宴。由于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则烹饪的方法也颇有考究。在烹饪过程中,既要讲究食物味道也要讲究营养价值。则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工艺精美又要营养可口,只有两种都发挥到极致的程度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美食。

(四)越来越注重“食”“思”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不再是只是注重口感,而是更加倾向于其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北京烤鸭”蕴含着老北京的味道;更是有“石锅鱼”等一系列的特色美食不断出现。这种有特色、有创意、有思想的美食也受到了更多美食爱好者的追捧。至此,中华饮食不再是原始人那种简单粗暴的茹毛饮血,而是更有文化更有内涵的文化传承。

三、中华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助推经济政治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更带动了许多家乡美食产业的发展,为处在边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带来了美食旅游的发展契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寄托了中国思念情愫。“食”也寄托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比如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一道道简单的食物便寄托了人们内心的种种情感。中国人最热闹隆重的节日便是春节了,“团圆饭”是除夕夜最最隆重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丰盛的美食象征一种和谐美满,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美好的祝愿,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将美食与情感寄托在一起,用美食来表达情思的方式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方式;传统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最追求饮食情趣,如果有了较为罕见的美食,那便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例如坡还特地为此写下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美食对于那些文人雅士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美食是那些诗人的灵感来源,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来获取创作的灵感,追求其中的乐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不仅仅是在为我们介绍各地的美食,更是在为我们传播一种文化,一种在这片沃土上光为流传的饮食文化。这并不是只是让我能够暂时满足一下视觉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中寄托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留念与学习的东西,我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该主动承担一份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与研究,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带给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展示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优良品质;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形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用我们的文化感染着世界上的每个人,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陆绢.《农业文明与传统饮食文化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2(4):164-167.

[2]李渔.《闲情奇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398.

[3]《饮食文化:中华文化的味蕾》泸州日报/2011年/7月/25日/第002版 综合.

[4]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宣明五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8.

[5]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6篇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二、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三、总结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 对外交流 规范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27-01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的烹饪艺术别具一格,绚丽多姿。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中国特色菜肴名称的英文翻译却毫无规范。在中国一些饭店的菜单翻译中,存在一些滑稽可笑,甚至十分可怕的错误翻译的现象,使得外国人在点餐时一头雾水。如果继续任由这些问题发展,将会有损中国的形象,并且制约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因此,规范菜名的翻译方法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一、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存在的“病症”

(一)过于直白,忽略内涵

在对菜式进行翻译时,不难发现有些翻译过于直白,不但体现不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反而会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就谈不上将中国菜式发扬光大。如“麻婆豆腐”翻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一个满脸麻子的婆婆做的豆腐),“夫妻肺片”翻译成“A couple’s lung slice”(一对夫妻的肺被做成切片)。

这些莫名其妙的菜单翻译让中外食客哭笑不得,这不仅没有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反而产生更大的误解。

(二)一道菜肴有多种译法,没有统一标准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当的现象。不同的英语单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对同一个食品的译法就会千差万别,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例如,“汤圆”译成:pudding,rice dumpling,white ball。

(三)词义不对等,翻译模棱两可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有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对应的词来表示。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大致意思,而不能道出其具体细节。如“四喜丸子”:four happy meatballs(四个开心的肉丸子)。这样翻译会让外国人感到疑惑,丸子为什么会开心?肉丸子的肉是什么肉?再如“驴打滚”:a rolling donkey(一只打滚的驴),这道菜本身是一种甜食,具体食材以糯米粉、黏米粉为主,与驴肉毫无关系,这样翻译会让外国人理解为这是一道用驴肉做的菜。

二、针对“病症”,对症下药

通过对上述翻译菜谱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有关部门还没有意识到饮食翻译规范化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重要性,缺少统一管理。二是中华饮食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以致在翻译的过程中无法将菜肴的色、香、味、形完美地展现。同时,也正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应该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这样便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

(一)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多数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这样的翻译方法就可以让外国人直接了解主要材料是什么。

例如,“白灵菇扣鸭掌“被翻译为Mushrooms with duck webs。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式也较为多见,这种翻译方式简洁明了。例如,“火爆腰花”译成Sautéed pig kidney。还有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如“家常菜脆皮鸡”的标准英文名就是Crispy chicken。

(二)保留以人名地名的命名翻译方法也较为实用

在中餐菜品中,中餐菜肴中为体现地域特征或特色口味而以地名命名的菜肴很多,例如,“蒙古烤肉”为Menggu rosted meat、“北京炸酱面”则为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Beijing style。也有基于某道菜最初的制作者所采用的特殊烹饪方法或意外发现而命名的菜肴,如“东坡肉”Dong-Po pork。就是坡自己做的肉发放给难民们食用,为了纪念坡的义举,使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

(三)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有食品改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

例如,“饺子”就从原来的dumpling变成了Jiaozi,相似的还有“包子”Baozi、“豆腐”Tofu等。而无法直译或体现做法、原材料的,都采用了汉语拼音。如“佛跳墙”就音译成Fotiaoqiang,“豆汁儿”音译为Douzhir等,而且这些菜的后面还加注了主要的原料名称。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Kram 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 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7] 滕延江,王勇.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院报,200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