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科技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国科技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17日在此间说,中科院要形成促进原始科学创新的根本机制,大力发展战略高技术,树立“创新跨越、引领未来、竞争合作、增值循环”的新的科技发展观。路甬祥在中科院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科技发展再也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模仿与跟踪,而必须具有实现跨越发展的胆识和魄力,增强做原始性科学创新、做世界一流技术创新与集成的信心和勇气。”他说,原始科学创新的动力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促进原始科学创新的根本机制在于优先领域,鼓励学科交叉,选择优秀人才和团队,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评价原始科学创新的根本标准,在于其在科学史中的地位,在于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他说,战略高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战略高技术创新必须面对全球的竞争和技术前沿,加强关键技术与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并及时实现工程化、社会化和规模产业化。

    他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是中科院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要调整现有布局和组织结构,学科内要加强整合,学科间要加强交叉与渗透。中科院要抓住世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重大方向,建立新的研究单元,组织新的重大项目。

    他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的投入是最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之一,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劳动者、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高效的成果转移与价值实现体系将支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宋代;科技;原因

宋代是一个历史上素称“积贫积弱”的时代,但为什么宋朝科技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发展会如此繁荣?

就科技实力而言,宋代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是较繁荣的时期。宋史名家漆侠先生曾经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鉴于唐末武人跋扈于政治军事之鉴,从杯酒释兵权之后就开始实行“以文治国”的政策,这就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以及政治自由的时期,因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批科技人才的涌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此外,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就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实行各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科技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宋代科技的发展更有赖于文化方面的因素,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政策

首先,“宋朝皇帝力图‘用文德致治’,因此右文政策成为宋政权的一项重大国策。”(1)帝王对文化发展的提倡、印刷术的发展普及,使得宋朝的读书之风尚聚兴。这一风尚,使社会的文化素质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次,朝廷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成为各类人才发挥专长、学习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宋朝廷对科技人才的待遇在中国史上属于比较高的水平,正是这种利于科技发展的“右文政策”、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朝廷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使得科技人才的产生、发展有了一个空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

二、科举选官

大多数学者多认为宋朝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雕版印刷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宋朝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何忠礼在《科举与宋代社会》一书中提到:“这些看法,就总体而论当然不无道理,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而又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科举制度对当时上层建筑其他部分,尤其是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2)

科举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宋代的科举制度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废除了一切荐举制度的残余,并且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在不讲门第、只问成绩的宋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科举制度的刺激下,宋代的读书人数急剧增加,书籍刊布流传日益广泛,推动了宋代文化的普及以及学术的的繁荣,促进了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此外,科举制度的广泛应用为平民晋身上层社会打开了一条通道,使得相对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自己的才学一跃成为士大夫阶级,透过科举而形成的士大夫阶级,是一个同时拥有政治权力、经济优势、学术文化素养的新兴族群,优势条件的结合促使这个时代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普遍发达的时代。

在这样的社会等级状况之下,科技人才的地位便开始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而上升,不再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卑群,他们有的入仕为官,跻身于上层社会乃至统治阶级;有的潜心钻研,在专业上大有成就。《宋史・方技传》中有载:“史序,字正伦,京兆人。善推步历算,太平兴国中,补司天学生。太宗亲较试,擢为主簿。稍迁监丞,赐绯鱼,隶翰林天文院”,“修《仪天历》上之,又尝纂天文历书为十二卷以献,改殿中丞,赐金紫,俄权监事。景德二年迁权知少监,大中祥符初即真”,“序缜密慎职,在监三十年,未尝有过,众赖称之”。(3)这样,如史序般的科技人才,便得以从社会低层逐渐地得到重用,跻身于上层社会,得到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

三、教育制度

朝廷格外重视兴办教育,招揽和培育各类人才。为适应科举制度的发展,宋朝廷大力发展教育,出现了“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4)的气象。从中央到州县都兴办有学校,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等,也有隶属于各政府机构的学校。宋朝的官学,规模空前壮大,政府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和广文馆,以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在这些教育机构中,有算学、医学等,以培养专门的科技人才。宋仁宗时,下诏州、县办学,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教育机构的建立、教育制度的完善等都成为宋代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

宋代的科技人才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科技史上的新辉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便是这一时期科技辉煌的强有力的佐证。在三大发明的基础上,宋代的中国还为世界带来了一系列其他的重要发明,它们比欧洲的经济技术的发展至少要早几百年。

宋朝的科技发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宋朝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以后的农业、手工业、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5)

参考资料:

[1]脱脱,阿鲁图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卢嘉锡总主编,杜石然分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注释:

(1)卢嘉锡总主编,杜石然分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5.

(2)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7.

(3)脱脱,阿鲁图等.宋史・方技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503.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观;以人为本;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6-02科技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整体发展观。科技发展观不是就科技谈科技,而是将科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囿于国情的原因,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缺乏有机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的教师更多地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观是这种客观现实的抽象,是20多年科技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提炼,是将科技与经济社会整合思考的理性升华。对高校而言,它体现的整体思维不仅仅表现为课题的研究或技术成果转化,更多地表现为广大教师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走势,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知识

产业、振兴高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职责。科技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发展观。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地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个系统将逐步走向紊乱。党的以来的对外开放,是从科技领域起步,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与国际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交错格局是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科技发展观要求我们看中国看世界、看世界看中国,市场空缺什么?为什么空缺?社会空缺什么?如产品种类,世界上目前生产的50万种产品中国仅能生产60%;如产耗与产出之比,中国2003年GDP总量占世界比例不到4%,却消耗世界30%的钢材和50%的水泥;如此大的消费之所以没有起到对经济应起的刺激,不是消费者缺乏意愿而是提供者缺乏能力。这一切问题,从根子上还是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要维护对外开放的良好局面,提高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的主动性,加强中国对外国的吸引力,不能靠“摊大饼”,不能靠“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是要在新的科技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个根本转变,那就是依托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思维方法。

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发展机会均等。发达国家必然利用资本与技术优势,加速攫取资源、人才和财富。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低成本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受发展水平制约,往往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在具备条件的重要产业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国科技界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创新为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始终瞄准国家目标,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科技发展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科技活动不仅是科技团体的行为,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创新跨越”既是时代对我国科技界的要求,也是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现代科学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走“竞争合作”之路。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科技创新将无法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合作,而且需要科技人员与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需要科技界、高校和其他领域的人士和机构的合作。

“持续发展”指科技创新应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持续性”表征了创新工作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要求尊重他人的科学首创,要求创新工作需要前瞻布局并持之以恒,最终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创新成果。“发展性”表征了科技工作的方向性和阶段性,要建立一种能够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同时,将科技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找到新课题,获得大发展。要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科技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要结合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深入分析国家需求,分析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寻找差距和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方向选择上,要紧扣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以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为目标,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在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度建设上,要以资源配置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新的科技发展观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指导我们实现宏伟大业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王伟林.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科技工业的发展[J].与现实,2007(1):188-189.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一、中国古代科技兴盛的原因

在明清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遥遥领先世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后,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家统一是主流,也促进了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交流和发展。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与封建皇权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扶持与推广。总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2.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就是为适应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例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3.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教育开始是由官府垄断。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从此私学兴起;后来汉武帝时就已经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4.文化传承。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有利条件。总之,继承前代科技成果,又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源泉。

5.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明清以前的统治者大多能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样有助于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

6.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7.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创造的结果。

总之,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潮流。

二、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没有孕育成近代科学,我认为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结果:

1.政治上: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不断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上更加腐朽黑暗,这使得我国的资本主义也难以产生和发展,这时候封建社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时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2.经济上,一方面在明朝中后期,我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发展缓慢,而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这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也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另一方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3.思想文化上,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政策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中国把儒学作为官方哲学,特别是明清时期,把四书五经作为教材讲授,不允许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清朝大搞文学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样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在这种文化高压的环境下,知识分子只顾埋在故纸堆里,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这些都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导致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片空白,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4.对外关系上,明清时期,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关上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统治者排斥和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知识,这严重阻碍了科技在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科技渐渐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5.中国古代科技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古代科技工作者长期停留在对生产经验的总结上;对外观察,只停留在直观知识上,不能自觉地应用实验手段来探究事物的本质。这样一来,技术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同时只重视应用而轻视对理论的研究,这些都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6.中国古代教育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在平时教学中,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采取的是私塾教育,这既不利于科技文化的交流,也不利于科学间的相互融合,更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7篇

1.1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史的特殊性

首先,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科学技术的某一历史显著特点,我们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它是确定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重要依据,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每一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我们就不能够为确定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提供依据。其次,在进行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时,我们应该充分地考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不断改进相关的生产技术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它相对于社会史中的其他因素而言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要进行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我们就要对近代中国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行了解,为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提供更多明显的依据。最后,要进行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我们还应该了解中国近代相关的文化史、经济史以及政治史。

1.2参考传统科学的相关成果

我们在进行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时,不能够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孤立,因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传统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和前提的。传统科学技术对近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而传统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更是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密切关系,才能够确定出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

1.3结合世界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我们在进行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的确定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世界科学技术对我国的影响。因为世界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特点,然后再进一步分析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在接受世界科技洗礼之后的发展状态和特点。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方法

2.1确定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上限

我们要确定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就必须参照我国传统的科技发展情况,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必须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转折点。而就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来说,1582年是对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一年,这一年实现了由中国古代科技向中国近代科技的转变,使中国的科学技术真正走向了世界科技潮流之中。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还并不能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17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没有像欧洲的科技革命一样对社会的各阶层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像欧洲科学革命那样去注重发展数学和物理学科。新的科学知识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和宫廷中传播,其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

2.2确定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下限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上限是明确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分界,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下限则是中国近代科技到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分界时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时间下限的确定要联系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向现代科学技术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完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体制化是指中国的社会事业形成相应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由职业的科学家形成具有共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以往的科学家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具有共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这种研究科学的社会大环境特别不适合做科学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而由职业的科学家形成具有共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则大大地改善了这一大局面,可以说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重大的事件。第二,科学活动的功能、价值被社会所承认。这一点对于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社会对科学活动的功能、价值的承认能够大大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科学技术建立了与社会其他部分的协调关系并保持自身的自主性。

三、结语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第8篇

通过对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促进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情报;服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4-0077-03

1 前 言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是隶属于地方科技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工作是为地方经济和科技工作提供科技情报服务,在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发挥“尖兵、耳目和参谋”的作用,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努力探索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展的新路子,是摆在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判断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建立了第一批科技情报机构,主要是中央部委和省级科技情报机构。如我国第一家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1956年成立,标志着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开始。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科技情报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各地纷纷成立了科技情报机构,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也应运而生。地市级科技情报机构成立以后,我国科技情报队伍迅速壮大。三十多年来,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有过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徘徊和探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总体运行显现以下4个特点。

2.1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已成为提高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服务手段的主要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工作日益呈现出平台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由分散式的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向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转移。[1]26目前各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积极参加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积极开发建设地方特色科技资源数据库,为社会提供开放、有效和及时的科技信息服务。如,广西14个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积极参与由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牵头建立的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立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的服务联盟和“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大厅,实现了广西科技情报机构的整合与纵向联动;桂林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与桂林理工大学等5家单位联合建立了桂林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桂林地区的工程技术领域科技文献资源,通过自主研发、集成、整合与引进的方式,自主开发和建设具有知识产权的自建特色数据库建库系统,实现桂林地区高校图书馆、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公共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为开展技术创新服务提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通过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外的科技服务能力迅速提升。

2.2 传统的情报研究业务得到恢复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建之初,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主要业务。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一些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改为科技信息研究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办各种各样的经营实体,开展创收活动,情报研究业务开始淡化。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知识经济、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情报工作也不断深化,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对业务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传统的情报研究业务迅速得到恢复,成为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重点发展的业务。[2]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大力开展科技发展动态、科技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热点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工作,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如,近几年来,桂林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工作重点,开展了10多项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桂林市重点产业、企业调查》《桂林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调研》等15个专题调研报告,完成了《桂林产业科技发展报告》的编撰工作,为政府制定《桂林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

2.3 科技情报服务对象由政府向企业延伸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对科技创新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适应企业信息资源需求增加的需要,科技情报服务对象也从政府扩大到企业,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广西14个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自合并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和持续下达科研项目,实施“生产力促进中心示范城市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等项目,促进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与生产力有效结合,积极为企业包装、策划科技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转移升级;积极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协助企业制订和实施专利战略方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科技情报服务已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推手,这种“1+1>2”的服务模式的优势迅速显现出来。

2.4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成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延伸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