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火把节的由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1篇

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关于星回节的起源,其说法各不相同:纳西族是为纪念一位保护人间五谷丰收而牺牲的天将;傈僳族是为欢迎诸葛亮南征而点燃火把前去驱散前进路上的瘴气,赶走猛兽;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彝族支系撒尼人则是为庆贺撒尼英雄用羊角火烧死欺压撒尼人的魔王。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白族的传说是,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酉长,发觉酉长的妻子河南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河南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祖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河南在祭夫时,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申自尽。河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河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

一说南诏王皮逻阁邀约五诏首领聚会,邓淡诏首领之妻慈善夫人劝夫勿往,不听,乃以铁馈套于夫臂,皮逻阁火烧松明楼,五诏首领皆被焚死,慈善寻铁馈得夫尸以归。皮逻阁闻其贤,欲妻之。慈善礼葬其夫后,闭城自尽,故滇人于是日燃火炬以吊之。

一说很久以前,天上凶神斯热阿比,奉天王安天古兹之命,来到彝族民间派粮派款,收租催税,敲榨勒索,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大家推选一位叫阿提拉巴的英雄,同凶神作战九天九夜,杀死了凶神,为民除了害。天王闻讯大怒,就下“天虫”吃庄稼,妄图把人们饿死。时值彝历“虎丹”时节,洋芋结薯,养麦开花,包谷“背儿”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见彝家的庄稼就要毁于一旦,此时大家又聚集在山头开会,商量高举火把,烧死“天虫”的对策。于是彝族的男女老少,人人举火把烧"天虫"。火把举了三天三夜,烧死了大部分“天虫”,保护了庄家,夺取了丰收。少部分“天虫”躲进了庄稼地,为了预防它们再次遗害于民,每年"虎丹"时节,彝族人民就高举火把,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节。

火把节的来历,在白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各民族中,还有许多传说。而上述火烧松明楼一说最为普遍。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农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申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第三天是火把节的,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在不少彝族地区,还举行赛马、斗牛、摔饺、射箭、拔河、打秋千等活动。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2篇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年这个时候,吃元宵,赏灯会,看烟火,已经是必备节目了。那么你知道元宵节的起源由来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元宵节的起源由来简介2021”,欢迎阅读与借鉴!

什么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中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3篇

元宵节的手抄报宣传内容一: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手抄报宣传内容二:元宵节的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的手抄报宣传内容三:元宵节的小故事

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皮影相思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后人做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破镜重圆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燃灯七盏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双喜临门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元宵节的手抄报宣传内容四:元宵节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手抄报宣传内容五: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彝人风情 彝人文化 写实艺术

彝人风情与彝人文化,曾经是笔者心中的一个十分不解的疑惑。笔者曾经对彝人民族非常地陌生,以为那不过是一个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然而在二十余年前,笔者无意之间跋涉蜀南各地,偶然到达了那个神秘的彝族群居之地――凉山,被那个曾经以为神秘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所吸引。开始了不懈而又执著地彝人民族风情和文化的探秘。那个曾经与世隔绝的民族本貌。逐渐在笔者的画作中得以一次次展现。而每一个有关彝人风情与文化的画作发表。都与笔者深入彝人群居地的实地考察和写生体验密不可分。随着大小凉山的开发建设,曾经闭塞的彝人群居的西南险地被东西南北的便捷的交通所贯连。笔者始能与那些殊途同往的探秘者一样,得以实现对彝人历史和现实生活从小心窥视到大胆饱览的跨越。

彝人风情的形成自成体系,他们不信上帝,唯信自然,认为他们是雪的十二支生化物之一,但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又表现出尚黑、爱水、崇鹰、敬火、善舞、好歌等诸多民族特征。在反复诵读其族人史诗《勒俄》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与接受了那看似自相矛盾的多重民族性格和风情特征,更了解到了彝人民族文化内部发展的多样性形成的由来。

与其他的民族一样,彝人民族在展现同一性的同时,也同时展现出其自身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征,成为构成我国民族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部分,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多态性的形成与发展。

于是,笔者的多次有关彝人风情和文化的画作,在一次次破解《勒俄》史诗的收获中变换解读的角度,在一次次参与毕摩祭司和苏尼巫师主持的盛大节日的念诗颂经中揣摩这个曾经神秘莫测的民族形成的由来。扩大收集彝人风情的视野,加长探究彝人群体文化的深度。在与群居的彝人家庭成员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一次次产生企望将这个神秘而又朴素的彝人风情与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于国人和世人面前的激情和冲动。与彝人的每一次接触,在随身携带的画笔和镜头的记录下,都发自内心地感悟到彝人风情和文化的内在美。这种只有亲身体验才可以感悟到的内在美,完全可以通过美术艺术的形式展现于世人。

我们曾经误解和忽视了这个与中华民族大家庭有血缘亲情关系的民族,笔者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向国人和世界展现她的存在、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其自身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价值。

对比同行们对于其他民族风情和文化展现的艺术表现手法,笔者对于如何真实表现和再现彝人风情与文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大量的素描题材与速写资料和人物对话笔记中,对画面构图、人物形象与造型选择、色彩色系、人物与环境的比对强度、画面韵律与节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过反复地筛选、思考和选择。

正因为彝人民族鲜明的个性,才使其民族风情与文化特征有别于其他民族,在其艺术表现方法上,所有的创作都必须在尊重彝人信仰和民族尊严的基础上,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兼具的形式表现,以写实主义的表达手法真实地概括和再现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征,以张扬其独特而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及其民族风情与文化内涵。于是,群居和崇尚自然成为笔者所有题材的必然背景,在此基础上,特意选取了尚黑、爱水、崇鹰、敬火、善舞、好歌等六大主题。分别予以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成主题的中心旋律。

在尚黑篇章中,黑山、黑水、黑衣在凝重的色彩对比下,黑土地成为彝人生活的依赖和世代繁衍的载体。在突出黝黑瘦削的彝人外在形象的同时,又通过夸大的眼神与面纹。纯朴的嘴唇和粗糙的劳动的手等细节描绘。使黝黑的皮肤象征彝人体魄的健康和彝人审美的取向,彰显彝人朴实无华而又丰富的内在的心境世界。

在爱水篇章中,高峻叠嶂的山峦与长满绿色植物的大地总是以水为纽带,或蜿蜒曲折,或波涛汹涌,或风平浪静,浑然一体,显示出彝人民族对于水的依恋。始终将水和谐地统一于纯真的大自然下,表现彝人的生养靠水的滋养和浸润,发自内心地对乳汁一样的水充满着深情。此外,通过水的或强或弱的刻画。衬托出彝人身上绚丽多彩的个性鲜明的民族服装的多样性图案和变化万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

在崇鹰篇章中,无论是建筑物上鹰的装饰。还是蓝天下翱翔的鹫鹰。都予以浓墨重彩地刻画。无论是高傲视物还是怜惜大地生灵的鹰的神态。都力图使其与大地万物的冷暖与喜怒哀乐气氛有机地统一,寓意画面上与现实生活中的彝人永远都视鹰为他们民族的图腾,彝人就是鹰的后子,在他们的生活信仰中充满了对鹰的敬畏、崇拜和依赖。

在敬火的篇章中,由远处大凉山蜿蜒而连绵不断的无数火把渐次增大,汇集于画面中心的火堆,以火为中心,让暖色的火焰及其映照在彝人脸上的光彩,在冷灰色的刻意模糊的黑天空、黑衣、黑地和黑色动物的烘托下,刻画出彝人敬仰火的真情,渲染出彝人在火把节上动情和欣快的喜庆气氛。与火形成强烈呼应的是沸腾的斗牛场景,那些凝神专注的彝人的各种形象姿态和无畏神勇的猛牛在冲刺瞬间的神情,将火把节充满刚阳之气的宏大场景气氛推向了,将整个场面引向了那画面中心的刚阳之火,展现出彝人群体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动员力。

在善舞的篇章中,抓住锅庄舞(达体舞)的瞬间,以青绿色的草地、黑蒙蒙的远山的大自然为背景,在人物造型上通过细腻地笔触,在表现舒展和豪放的舞态的同时,又将彝人身着的那些多姿多彩的彝族服装有机地柔和在一起,刻画出彝人怀着喜悦的心情,纵情宣泄那与生俱来的豁达、豪爽的天性。通过律动的技法,那极富感染力的舞姿,表达出彝人那自信、自足、无忧无虑的天人合一的顺从自然的善舞本能和禀赋。

在好歌篇章中,将彝人借助口弦琴、芦笙等特有的民族乐器,以千姿百态的口型放声歌唱,或通过特型描绘。或通过虚化手法,将彝人毫不做作地抒发内心情感的现实场面再现于众人的眼前,希冀表现出彝人不仅在情感上可以通过已有自创文字表达的同时。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善于通过优美的歌唱来表达更高境界的内心世界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真实表达彝人风情和文化的手法上,必须根据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采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兼具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表现形式,来刻画与描述彝人风采。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于彝族历史和文化形成进行过不解的研究和彝学传播,但基于当前国人乃至世界对于彝人风情和文化的十分局限甚至偏颇的了解,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深入地到彝人民族生活与居住的地方作仔细的田野调查考证,并对彝人文化与历史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理论归纳,任何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都不适宜于表达现实中的彝人风情和彝人文化,那会将彝人的真实的风情与文化扭曲、引发对于彝人民族的更大的偏见和误解,甚至践踏彝人民族的尊严和信仰。因此,只有写实主义的手法,才是目前相对适合于展现彝人风采的可信、可行的唯一手法。

笔者在诸多反映和表达彝人风情与文化的作品中,也注意到作品在真实表达朴素的彝人风貌及其文化内涵方面,过于写实而不加工提炼的纯粹现实主义描述题材。或许会使作品成为表达彝人现实生活与生态社会的一部摄影意义的平庸作品,因此,笔者在企望真实表达彝人风情与文化的同时,也注留意其他民族对于彝人民族的文化渗透。通过看似不经意的个别胶鞋、羽绒服和印有英文符号的道具的出现,暗示或者寓意彝人民族虽然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历史封闭,但她依然是一个不断进取且有包容文明社会、对外族进步成果持宽容态度的豁达的民族。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旅游宣传资料 文化 翻译方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中国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地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中国观光旅游。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13,24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1%。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特别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些省、市和地区也早已把旅游业定为本地重点产业,旅游景点的收入成为当地经济及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国游客,我国很多旅游景点都提供各式各样的英文服务,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游宣传资料供外国友人阅读,或建立相关的英文旅游网站方便外国游客查询,有的景点还提供英文导游服务,等等。这是一个顺应时势的举措和进步,不仅可以使外国友人的旅游时光变得方便、舒适、温馨,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我国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细研读这些英文旅游宣传手册和资料等,我们会发现这些英文翻译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意识到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观光旅游,其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游山玩水,其中还必然会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必然会遇到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一些不尽如人意、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翻译不仅会导致外国游客错误的理解及误会,有时还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形象及其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避免这类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译方法,达到准确传递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特点

1.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

“旅游业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陈白颖,2003:55)。旅游自始至终都与民族特色、、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紧紧相扣,息息相关。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因而它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撰写者强调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韵味。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这些对于海外游客来说无疑是陌生的,这其中存在的风土人情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观光旅游。笔者以丽江古城为例,简要分析旅游宣传资料中的一些普遍特点。

例如在丽江古城旅游网的宣传资料中,连续使用了丽江古城、纳西东巴、龙腾古城、火把节、放河灯、古城木府等作为标题。这些词句在中国游客看来是一目了然、清新明了。它们从历史称谓、民族风俗等方面反映了云南丽江丰富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与人文背景。例如“东巴文化”、“火把节”、“放河灯”这些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独有的民俗与文化特点。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龙”的概念对外国人来说已不是那么陌生了,很多老外都已熟悉并接受了“龙”这个代表繁荣、吉祥、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词。“龙腾古城”生动地显示出这座丽江古城的朝气蓬勃,凸显了浓浓的中国味。此外,就连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特意加上了古城两个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例如古城时尚、古城街景,就连最时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称作“古城泡吧的柔软时光”。可见,文化信息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当翻译者遇到此类情况是要特别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2.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美感。

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在丽江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同样有着充分的体现。在此让我们再来看一段玉龙雪山的简介: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而且随四时的更换,阴晴的变化,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雪山乍隐乍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白云横腰一围,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里,群峰如洗,闪烁着晶莹的银光。……”

这段介绍虽短,中国游客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充分展示出了中华语言的优美与丰富,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几点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第一,中文的文章喜欢引经据典,引用古代的诗词歌赋。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原本用来描述琵琶女的美丽与羞涩的神态。这里却用来表现出玉龙雪山如仙境般壮丽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讲都特别喜欢引用诗词歌赋来增加文章的美感。旅游宣传资料也是如此,引用诗词歌赋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旅游宣传资料经常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法。例如这整篇玉龙雪山的宣传资料大量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时而……时而……”,这不仅使文章朗朗上口,增强了整句话的气势,更是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玉龙雪山的扣人心弦的美,使得它更具有神秘的魅力。从旅游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能体会到中华语言独特的风格及韵味,然而这些语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译过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这段文字文笔优美,引经据典,却让译者一下子无从下手,为了将宣传资料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达到旅游资料宣传的目的,译者必须采用省略、意译乃至重写等多种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二、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

学者陈刚指出:“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陈刚,2004:59)

翻译旅游宣传资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译者需顾及多方面,既要准确地表现旅游资料的原汁原味,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实于原文,体现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内涵,又要兼顾市场的需要。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

作为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旅游资料原文的含义。因为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的众多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作为译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准确,这是正确翻译的前提。下面笔者着重探讨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旅游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直译可以保持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原汁原味,让外国友人直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风采。例如,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就可以译成dragon boat racing。虽然中国文化中的龙和西方文化中龙的含义差距很大,但是随时全球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老外也早已了解了中国龙的生机勃勃、吉祥的含义,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用直译,直接把“龙舟”翻译成“dragon boat”完全没有问题。再如“香山”直译为“the Fragrant Hills”;“蛋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egg”,这些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含义,又通俗易懂,使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但是直译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宣传资料中比比皆是,有些文化特性是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的,因此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充。

2.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法。

音译意译相结合也是常见的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之一。

例如“华清池”。华清池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古老的历史和著名的温泉闻名于世。在这里“华清”两个字可以用音译,但是“池”这个字如果把它简单地直译成pool或者pond,那样不仅流于形式上的一般,也丧失了华清池内容上的特点,只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该景点没什么特别之处。这里根据华清池的实际特色及功能,略作变动,翻译成“hot spring”。“Huaqing Hot Spring”既能体现出其本身内在的含义,又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求,让人联想到了温泉的惬意和舒适,让游客感到心驰神往。

再以雍和宫为例,“雍和宫”译为the Yonghegong Lama Buddhist Temple。

雍和宫原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后改为行宫,故名雍和宫,再几经变迁改为喇嘛庙,最终被确认为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其英文名字时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两个字,将其音译。至于“宫”如直译应为“palace”,然而究其历史它早已被接纳和定位为佛教寺院,因此译者根据其历史及宗教定位将其译为“Lama Buddhist Temple”,让外国游客比较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其包含的真正含义及背后悠久的中华文化,达到了准确传递旅游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注释法。

“注释法是一种最重要的补偿性翻译方法”,译者通常可以通过注释法处理译语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用于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郑声滔,郑声衡,2010:94)。因此注释法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当涉及有关历史朝代等问题时,注释法也是个非常有用的翻译方法。例如西汉可以被译成Western Han Dynasty(206B.C.-A.D.25),宋朝可以被译成Song Dynasty(A.D.960-1279)。这样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称,又让外国游客对其具体时间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又如,当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时,注释法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例,元宵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农历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译成“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农历的计时与公历的不同经常会让他们感到困惑,笔者认为在其后稍加注释例如写明“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这样会让外国友人对其大致的时间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节为例,中国有些地方端午节有悬挂钟馗像的古老习俗,然而仅仅将钟馗按其音译为“Zhong Kui”,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如略加注释“a ghost that can exorcise” 则能让他们了解到这项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同样的例子在饮食菜肴翻译中比比皆是。饮食文化一向是旅游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国的美食文化闻名世界。在翻译一些传统食品时也可以运用注释法。例如粽子可以译成Zong Zi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腊八粥则可以译成Laba porridge(rice porridge with nut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4.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复的词句、华丽的辞藻或者诗词歌赋等,让译文更加接近读者,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达到传达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会引用一些诗词以达到丰富内容的目的。以某旅游景点介绍端午节的内容为例,“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端午饮雄黄酒是我国传统习俗,这篇旅游宣传资料引用了清朝李静山的诗,然而这句是非常难翻译的,且不说无法简单地说清“樱桃”、“桑葚”、“菖蒲”等词与端午节的关系,如强行翻译不仅表达不出原诗的韵味,而且使译文变得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认为这句诗词可以完成省略,该资料将其简单地翻译成“It is a very popular practice to drink this kind of Chinese liquor seasoned with realgar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就很不错。

此外一些增译法、替代法乃至重写法等都可以根据旅游宣传资料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应用。

外国友人来中国观光旅游,不仅是游览河流山川、风景名胜,更是希望领略和体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民族韵味。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特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要达到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我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白颖.旅游英语及其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55-57.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李丹.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延边党校学报,2013.29(3):102-104.

[4]吕和发,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2008 (1) : 30-33 .

[5]魏琼.论注释性翻译与解释性翻译[J].考试周刊,2011.65:27-28.

[6]吴冰,李宪生,陈鑫柏,等.大学英语口译(汉英)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郑声滔,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94-97.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6篇

十大传统节日第10位:喝粥祛病腊八节

腊八节是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日。旧时,家家户户这一天都要喝粥。腊八节喝粥的传统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时期的颛顼氏的3个儿子因为没能继承帝位,死后就变成了恶鬼,专门出来吓唬孩子。一时间,很多小孩都得了病。后来神农氏告诉人们,这些恶鬼不怕天不怕地,就怕红豆和花生。只要小孩喝了红豆和花生熬成的粥,病自然就好了。人们按照神农氏的吩咐去做,果然是“粥到病除”。从此以后,人们就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豆、花生熬粥来祛疫去病。这样就形成了腊八节喝粥的传统。

小编点评:

乌啦啦:腊八节的出现和喝粥传统的形成与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农民靠天吃饭,遇上不好的年景,家中往往会青黄不接。到了冬天,很多人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于是,人们就要把家里剩余的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粥,以勉强度日。

同时,古代的医学科技也不发达,五谷杂粮粥营养丰富,可以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效果。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个节日也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十大传统节日第10位:腊八节。传奇指数:5。重要指数:5。综合评定:5。

十大传统节日第9位:“忠孝两全”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具体日期是冬至之后的第105天。古时候,家家户户到寒食节这一天都不生明火,只吃冷食。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义士介子推。

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掉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充饥,救了晋文公一命。晋文公归国为君后,介子推携老母亲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愿为官,就继续和老母亲躲藏在深山里。无奈之下,晋文公令手下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出来。不幸的是,介子推和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了一棵大树下。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位义士,规定全国在介子推死难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要吃冷食。这一天就成了后来的寒食节。

小编点评:

如 风:这个节日应该与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有关。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火有时候又给人们造成了伤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中有神灵,要祭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要熄灭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这一天,被称为禁火节,后来逐渐转化为寒食节。唐代之后,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成为一个节日。除少数地区之外,这个节日逐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消失了。

十大传统节日第10位:寒食节。传奇指数:7。重要指数:5。综合评定:6。

十大传统节日第8位:插柳踏青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祭奠先人的节日。相传,当年大禹奉天命治水,治理天下洪水30年,始终没有起色,后来他知道这是因为一只恶龙作祟。为平息水患,大禹只身与恶龙恶斗49日,终于在四月初五那天将它镇压在华山之下。此时,多日阴沉的天空开始变得晴朗起来,大地上的水渐渐退入了河道,平原和沟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于是,人们纷纷从高处来到平原踏青,尽情领略春天的气息。人们祭祀祖先,表达对在水患中失去生命的亲人的思念。人们栽种柳树,表达对为治水作出巨大贡献的大禹的尊敬。从此,踏青、祭祖、插柳就成了清明节的传统。

小编点评:

拓 北:清明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商代的文献中就开始出现了清明节的记载。清明节的本意是,天气从四月初五开始变得温和了,大地即将返青。今天,清明节又被赋予了多元化的时代意义。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维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十大传统节日第8位:清明节。传奇指数:5。重要指数:8.5。综合评定:6.75。

十大传统节日第7位:登高远眺重阳节

远古时,汝河边住着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由于瘟魔作怪,他失去了家人,变成了孤儿。为了能除掉瘟魔,他拜入仙门,苦练了一身除妖魔的好本领。师傅告诉他,瘟魔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要出来作怪。于是,桓景回到家乡,按照师傅的要求,让父老乡亲们准备好茱萸叶和酒,躲避到附近的一座山上。他独自一人在村中等待。瘟魔来后,受到茱萸叶和酒的影响不敢登山,转而攻击在村中等待的桓景,最终被桓景一剑斩杀。此后,父老乡亲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为了纪念桓景的功业,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叶、喝酒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小编点评:

拓 北:古代的阴阳五行说认为“九”是阳的极数,九月初九就是“重阳之日”。重阳节这一天已近晚秋,天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也是人们选择重阳节这一天登高远眺的原因。同样,由于天气变冷导致疾病高发,而登山锻炼、插茱萸叶、饮酒也是人们防止疾病的有效方法,于是重阳节这一节日就被延续了下来。时至今日,重阳节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我国的“老人节”。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回到家里和老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十大传统节日第7位:重阳节。传奇指数:5。重要指数:9。综合评定:7。

十大传统节日第6位:屈原沉江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忠君爱国,但却屡遭陷害,最终国破家亡。于是,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由于屈原广为楚国人民爱戴,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来到汨罗江上捞救。打捞的人很多,一时间江面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遗憾的是,那天恰逢下雨,百姓们一直寻找至洞庭湖,都没有找到屈原的踪迹。为了不让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百姓们纷纷向江中投入粽子,好让鱼虾吃饱。还有人把雄黄酒倒入江中,目的是让鱼虾“喝醉”。最终,人们还是没能找到屈原的遗体。但是,划船、吃粽子和喝雄黄酒的传统却被保留了下来。划船后来演变为赛龙舟,直到今天,端午节赛龙舟在我国南方依然很受欢迎。

小编点评:

溜 溜:农历五月初五正值仲夏,上古劳动人民认为它是一个属“阴”的日子。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出门晒太阳避邪,因此有“躲五”的说法。后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躲五”变成了“端午”,这一天也成了一个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目前已经作为保护对象收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大传统节日第6位:端午节。传奇指数:10。重要指数:6。综合评定:8。

十大传统节日第5位:有情相聚七夕节

为人忠厚的牛郎在一只老黄牛的帮助下,偷了织女的无缝天衣。于是,朴实的织女下嫁牛郎为妻。正当小两口恩爱无比的时候,威严的王母娘娘无情地拆散了他们。玉簪一划,于是两人天河永隔。“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其影响力不低于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朴素追求。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称为“鹊桥会”。这一天也成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古代,未婚的姑娘们要在这一天比赛织锦、刺绣,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七巧节”。

小编点评:

如 风:每年的农历七月,正是天文观测最好的时节。夏夜的星空,到处是璀璨的星辰。银河两侧这两颗最亮的星星,引起了古人的无限遐想,于是人们创造出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宋朝以后,宗法礼教的约束逐渐加强,这个节日的影响力不断减弱。直到近年,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七夕节才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成为一个重要节日。

十大传统节日第5位:七夕节。传奇指数:10。重要指数:7。综合评定:8.5。

十大传统节日第4位:万家灯火元宵节

传说在远古时期,世间的凶禽猛兽很多,它们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后来,人们就想尽各种办法去除掉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立即传旨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和牲畜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老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坏了。这时有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都赞同老人的意见,于是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界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便以为人间燃烧的是熊熊火焰,心中大快。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财产。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小编点评:

拓 北:还有一种说法:元宵佳节闹花灯。这来自远古时代的火把节。火是古人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所以人们便设立专门的节日进行祭祀,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为灯节,还加入了吃元宵的传统。元宵节是传统春节系列节日的最后一个。闹完花灯,新的一轮生产就开始了。

十大传统节日第4位:元宵节。传奇指数:9。重要指数:9。综合评定:9。

十大传统节日第3位:“贿赂”灶神过“小年”

相传小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据说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驻了一位监督员,专门考察各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各家进行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王爷再回来继续监督各家的作为。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祭灶,此外还要专门“贿赂”他:用一块年糕粘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说自己家的好事。因此,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蒸年糕、放鞭炮、吃饺子。

小编点评:

乌啦啦:小年是春节系列节日的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就要投入紧张的“忙年”过程中。祭灶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素愿望。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小年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吃饺子、吃年糕自然是传统项目啦。

十大传统节日第3位:过小年。传奇指数:9。重要指数:10。综合评定:9.5。

十大传统节日第2位:团团圆圆中秋节

射日英雄后羿得到了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禁不住诱惑,偷吃了仙药,于是飞到月亮上去,成了神仙。然而,月宫里冷冷清清,只有她一个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孤独寂寞之际,嫦娥开始怀念人间的生活。于是她托梦告诉后羿说:“在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时候,你用面粉作饼,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八月十五这天,嫦娥真的从面饼中走出来,夫妻二人高兴地团圆在一起。第二天早上,后羿发现,前一天晚上的嫦娥只是一个面人而已。从此,民间开始流行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小编点评:

溜 溜: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是春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嫦娥为自己的一时好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月宫孤寂,难怪在广告片里她想“跳槽”。善良的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月亮上阴影的观察,又创造出吴刚这个砍伐桂树的人和她做伴。但是,这并没有消减嫦娥的“凡心”,因为对她来说,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十大传统节日第2位:中秋节。传奇指数:10。重要指数:9.5。综合评定:9.75。

十大传统节日第1位:欢欢喜喜过大“年”

正月初一过大年。“年”是什么呢?传说它是一只常年深居海底的怪兽,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戕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子里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一位智者发现了年的弱点: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他用贴红纸、放爆竹的方式把“年”赶回了老家,给乡里乡亲带来了平安。从此以后,家家户户就效仿他的样子开始过“年”。从此“年”兽再也没有得逞过……

小编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