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凉山普格:在火把节的诞生地过火把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凉山普格:在火把节的诞生地过火把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彝族的地方就有火把节,但火把节的诞生地在哪儿?我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甚至许多彝族同胞也不见得知道。

地处攀西开发腹心地带的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居民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几年前,经过专家学者认证,普格县日都迪散就是彝族人民的第一个火把节场地,彝族的传统火把节就发源于此。于是,“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称号就被四川凉山普格县取得,普格人得知这期待已久的喜讯,纷纷奔走相告,举杯欢庆。

据当地人介绍,作为彝族最为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原本只为驱虫除害、祈求丰收,但经过世世代代的演绎,如今的火把节早已被新的意义所取代,相当于彝族同胞的“春节”。

2004年,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又给予它“中国十大民族节”的殊荣。普格火把节现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文化旅游火把节、三届彝历年节庆活动,彝族民间文艺“朵洛荷”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与盛大聚会

火把节的前一天下午(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传说中最原汁原味的火把节),我提前来到了这个大凉山里的小县城。

普格县城和西部大多数小县城相似,只有一条主干道,吃住玩都集中在这条路上。照例逛了一下农贸市场,第一次触摸到我迷恋已久的“察尔瓦”,它是彝族特有的厚披毡,用羊毛制成,带有长长、密密的穗子,充满神秘古朴的美,隐约还透露出风尘仆仆的江湖侠气。

早晨七点多从县城出发,乘汽车一路上行,大多是兜兜转转的山路。快到火把场(普格县的西洛片区)的时候,便可看到三

三两两的人群穿着彝族的服饰往山上走去,从前交通不发达,那些住在偏远山坳里的村民就是这样一大早徒步几个小时赶往火把场的。我们到达的时候,现场人还很少,倒是摆摊做小吃生意的人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早到的好处是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呈现在眼前的、天然古老的火把场日都迪散的全貌,它躲在大山里,中间是一块经过简单修葺的椭圆形平地,四周看台是高低错落的纯天然山石和土坡。这儿没有广告牌,没有彩旗,几乎看不到游客,外地人也很少。这是彝族人自己的盛会。

接近中午的时候,人潮渐渐涌入了每座山头,活动开始了。

开场是精彩的“朵洛荷”表演。这是火把节的经典项目,年轻的姑娘们身穿绚丽多彩的节日盛装,打着黄伞,互相牵着头巾,边走边唱,在场上串连成长长的队伍,其间不断变换着队形。

几分钟的热场表演过后,据当地人说,是最被期待的重头戏斗牛,也是活动进入高潮的时刻。我一开始并不觉得精彩,斗的过程相对静止,瞬间的动感并不强烈,两牛相持不让的时候,就那么顶着、僵着,互不退让,可以持续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看了几轮下来终于明白,斗牛最激动人心、最有趣味的时刻,是在分出胜负的那一刻,斗不赢的牛突然拔腿就往外跑,几乎每次都冲上看台。于是人群骚动,慌不择路,远处身处危险范围之外的人们则嬉笑起哄。这就是看斗牛的乐趣,虽然多少有一点危险,但是好在牛只想逃命,不会故意去伤人。

除了斗牛,还有斗羊,斗羊的过程则和斗牛完全不同,充满着瞬间的爆发力。只见两羊相对而立,慢慢后退数米,沉默片刻,突然间快速冲向对方,“嘭”一声闷响,脑门相撞,如此反复数次,额头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甚是惨烈,如果没有人阻止,它们还会一直斗下去。终于见识到羊的脾气有多厉害,原来所谓的牛脾气根本不算什么,羊脾气才是真的倔,破釜沉舟一条道走到黑,这确实是羊的本性,看来人们都误解了。

除了动物们激烈的比赛,彝族火把节还被称为“眼睛的节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一个令人大饱眼福的传统项目――选美。而我则把这项活动看成是汇集各种彝族服饰的大型展览,如饥似渴地想把它们都印入脑海中。选美不仅比的是气质、样貌,还要考验对服装色彩和细节的搭配,此中各有千秋,就看各人对美的理解和把握了。千万不要以为民族服饰都是一整件直接套上就行,那些只是表演或拍照用的简化仿制品。彝族的服饰分为上百个支系,各支系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纷繁复杂,细节丰富多样,是其民族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的一天,我的眼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视觉的享受,彝族火把节果然名不虚传!一段旅途能够让人怀念,往往不只因为风景,更重要的是贴近当地的生活,了解别处的人文风俗,这次的普格西洛火把节之行,如此地道、丰富、回味无穷。

独特的“回音”

弹琵琶的人都知道王惠然作曲的《彝族舞曲》,济南前卫歌舞团著名柳琴、琵琶演奏家王惠然曾经告诉我,这是他在1965年创作的琵琵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的《海菜腔》和《烟盒舞》。这首曲子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它还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其实彝族有七百多万人口、一百多个分支, 王惠然创作的《彝族舞曲》主要表现的是云南彝族的民间音乐素材。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不仅表现在天文、地理、历史和哲学的理论

中,还表现在文学、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中。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还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凉山彝族民间歌曲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族习惯和语言特征等原因,在演唱上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南部地区的民歌高亢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

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

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副口弦,随时可以演奏。

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吹奏时以手指拨动簧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能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域较宽的曲调。月琴多受中青年男子喜爱,这里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五十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就曾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演奏分不开。民间舞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凉山民间歌曲主要有“耶”、“荷”、“尔”、“佐”、“昌”“格”等。“耶”即高腔,流行于较开阔地带的布拖、普格等地区;“荷”即平腔,指一般歌唱能震撼山谷,产生回音的意思,彝族人民称这种回音为“罗荷”,即山间歌。

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体”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八十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

在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一起舞蹈,亲如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特色景点

神姿仙态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被专家称为“螺髻五绝”。境内还有被誉为“西南第一泉”的普格温泉,具有南国塞外牧歌情调的海口风光,美妙的探幽胜地玛瑙洞等众多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和古石刻、岩画、碑文等文物古迹。

美食

辣子鲫鱼:此菜香、麻、辣、烫、鲜各味皆备,鲫鱼食用完后,还可在其原汤里加入粉条、白菜等,风味独特,是当地泸滨饭店自创菜品。

椒麻鹅:该菜选用西昌本地优质大白鹅,配以清淡爽口的椒麻味,成菜具有咸、麻、鲜香、味性不烈、刺激性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