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西湖的诗

关于西湖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西湖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1篇

这还真不是特例――古往今来,那些诗人、作家、文艺分子都是这样干的。

扬州是个好地方

中国的城市,像西安、南京这样的几朝古都,时人往往评价为有帝王气,却不是温柔乡的所在,可以出将入相,没法偎红倚翠,不是个享受生活的地方。

要说古代文人心中首选的安居城市,多半就是扬州了。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到了唐朝,又有“扬一益二”的新口号。当时的中国,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首当其冲,人口聚集,商业鼎盛。

但奠定扬州最宜居城市地位的,还是唐代那几位大诗人的吹捧。那时的诗人写出来的诗要被歌妓传唱。有个“旗亭赌唱”的典故,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大诗人去旗亭找歌妓唱曲,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了,谁的诗唱得最多,谁就是最优秀的诗人。所以,跟如今的民谣歌手相似,诗人一旦写好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要火。

关于扬州,最早也最出名的诗,当属李白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只字不提扬州如何好,如何繁华,却尽得风流――在最美的时候,应该去最好的地方。

扬州有多好,还是杜牧比较清楚。早年间他来扬州给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当秘书,公务之余,常常私服外出,饮酒宴游。杜牧出身世家,本有贵公子习气,来到扬州正是如鱼得水。牛僧孺不太放心,还专门派兵三十人暗中保护。而沉迷于花街柳巷的杜牧从未察觉,可见他当年玩得有多开心,他只关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些年少轻狂,后来就化为了那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贾岛就是慕名而来。他到扬州,写了首诗很有意思:“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大意就是听说大家都往扬州跑,但怎么街上都看不见人呢?莫非都上迷楼去玩了?所谓迷楼,就是隋炀帝当年在扬州修的豪华宫殿,寻欢作乐之所。

宣城的追星族

大诗人李白,爱旅游,也爱追星。他是南朝诗人谢眺的粉丝,因为谢眺曾在宣城做过两年的太守,李白便也追随着偶像的足迹到了宣城。在宣城,李白登谢I楼,写下了著名的“抽刀嗨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前后七次来宣城,写了不少好诗,给宣城做了不少形象广告。比如宣城的杜鹃花,李白看见了就写出“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好句子。后来他又登谢x楼怀念偶像,写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名句,简直要把宣城的风景吹上天。还有北郊的敬亭山,也因为他那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名扬大江南北,李白的粉丝竞相慕名而来。

李白来宣城,本为追星,但万万没想到,他也成了后人追星的对象。李白的偶像效应,就这么转化成宣城的旅游效应。更好玩的是,当时竟然还有人懂得利用李白做旅游营销。

宣城附近的泾县名士汪伦给李白写信,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这一下子打动了李白,他欣然前往。结果去了就被坑,汪伦告诉他,“桃花”其实是潭水的名字,“万家”其实是酒家姓氏,根本没那么夸张。

虽然受骗,但汪伦热情款待李白,李白的心情也好得很,他在桃花潭边住了十多日。临走那天,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李白很感动,诗兴大发,写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让汪伦出了名,也让宣城这个桃花潭,从一个既无特色又无关注度的小众冷门景点,摇身一变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饮酒、聚会、怀古之圣地。

杭州引发的战争

杭州的名气,来得稍晚一些。虽然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写了不少好诗,还极力称赞西湖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但杭州的真正繁荣,还是要等到宋朝时中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尤其是南宋迁都杭州之后。

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漂泊半生,也是一路走一路吹。比如去黄州,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相比李白,他更爱吃,在黄州他戏作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到了惠州,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来过两次杭州,先是当通判,后来当知州。跟白居易一样,他给杭州做了不少好事,疏浚了西湖,也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名句。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2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是一首诗,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诗中的丰富情感却是从冬天的浓浓诗意里酝酿出来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蜡梅是诗意中的一景。蜡梅中有开黄花的,有开红花的,黄的热烈,红的奔放。不管开黄花的,还是开红花的,她们都是冬日里的绝唱。蜡梅的香气淡淡的,幽幽的,没有牡丹的富贵之气,也无郁金香的邀宠之味。真不知如何夸赞这香气了,也许朱自清先生那句“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再恰当不过了。香气是蜡梅的品德,颜色是蜡梅的情操,然而真正铸就其灵魂的是她傲寒独立、“且教桃李闹春风”的坚强与高洁。不畏严寒是蜡梅的本性,只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在腊月一枝独放的用意。她不想与桃李争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只有诗人才知道她的内心。

雪也是冬日里不朽的意象。今年的雪下得格外大,诗意在白雪的世界里也就格外浓。“骚人搁笔费评章”的梅雪之争没有分出高下。我不是骚人,只是在寻觅雪的诗意罢了。虽然都是雪,不过也分为南北两派。北方的雪总是透着北方汉子的血性。“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都是名篇中关于北方雪的描写。当然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北方雪的血性。鲁迅先生说雪是有战斗精神的,“是死去的雨,是雨的精魂”。南国的雪便温柔了许多,也多了些诗情画意。“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西湖的雪是那样灵动飘逸,宛然一个妙龄少女,令多情的人无限遐想。

家乡的雪格外特别。我的家乡就全国而言,在南方;就南方而言,在北面。所以,家乡的雪既不乏南雪的诗情画意,又不乏北雪的战斗精神。家乡人在雪的潜移默化下,也就具备了雪的品格。国难当头,爱国志士辈出,雪的血性表现出来。雪也见证过家乡文人的凄美爱情。雪后初晴,水绘园中的香樟树发出一阵沙沙的声音,不知是才子的诗情化作,还是佳人的眼泪使之动容。

冬天里梅雪的诗情浓浓的,正孕育着充满诗意的春天。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巧于设计;适当点拨;合理拓展;尊重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69-2

一、巧于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诗意

一位老师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步骤,朗读、释题、了解作者、理解句意、体会感情,然后按部就班引领学生亦步亦趋学习。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难以引人入胜,相反引人入睡。古诗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贴标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渗透了,学生就能感悟。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另一位老师在学生自由诵读基础上,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到一池的荷花荷叶)哪些句诗描写了荷花、荷叶?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古诗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在不露痕迹中导入对古诗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的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找准切入口,切入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充分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美景后,问学生你会情不禁地赞叹什么?诗人又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什么呢?引入第一二行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学习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

理解整首诗的诗意后,问学生学到这儿学完了吗?老师巧妙地引出课题,继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喜欢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对于这样的引导学生学得专注、投入。方智范老师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恰当点拨,夯实文字理解运用,想象情境

有专家统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直是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古诗的教学也应重视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依据文本理解字、词在诗中的确切意思,不能仅不停留在字典上的意思,要把字典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会联系诗句理解,会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通过“无穷”、“接天”感受到荷叶多后。继而又让学生体会碧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由于之前受“多”的影响,学生一下子没有什么反应,教师顺学而导,提示学生,除了碧绿还有什么样的绿?深绿、粉绿、嫩绿、绿油油……体会满池的荷叶,绿得幽、绿得美、绿得让人心醉。在有陌生感的语言处,要引领学生驻足涵咏品味。在体会到荷花的“别样红”和怎会“别样红”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句,体会诗句的对仗美。紧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看到的情境。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直接感受最强的时期,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满池荷花荷叶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弥漫浓浓的语文味,夯实了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了“言——意——言”学习、理解、运用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拓展,教材为本把握好度,深入文本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学一首诗,课堂的容量太小了。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根据诗的内容、情感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

学生感悟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后,教师告知学生诗人杨万里一生酷爱荷花,写了几十首描写荷花的诗,是全方位描写荷花的高手。然后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一句写的是荷花、荷叶,一句描写的是小荷,描写的对象不同。还有呢?学生静思。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小荷的?荷花、荷叶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到细节描写和整体描写。描写的方法不同。学习语言,不仅要了解写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学会运用语言。

四时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教师图文结合把其它三季的景致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到西湖春有“苏堤春晓莺啼柳”,秋有“秋霞夕照雷峰塔”,冬有“冬寒不眠断桥雪”,你喜欢哪个季节的西湖?为什么?作者呢?切回文本的学习,感受作者更喜欢盛夏的西湖。

当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后,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古时交通不便,一别后很难知道何时再相见,诗人把浓浓的离别情融在了诗里。让学生背一些送别的诗句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内容、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四、诵读记诵,尊重个性促进交流,体会意蕴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4篇

一、 诗性东方的纪实力量

任何一种媒介形式在其制作、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一个区域的文化融合,打上该地区文化的印记。纪录片作为纪录客观世界的影像媒介,所呈现的对象世界,作者的价值观和美学风格或多或少都会带上文化的烙印,而这种文化印记所传递的影像价值,是值得被关注和挖掘的。

东方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视觉文化的自然诗性。“中国古人的艺术观念体现了主体的生命意识,在古人眼里,天地万物是宇宙间最大的艺术。”[1]诗性与纪实的结合是西湖国际影展在影像美学上尝试思考人类在自然天地之间的生存境况、思考人类在文明发展中的传承意义、思考东方诗性与纪实影像共生的可能性。在剧情片创作领域,带有东方文化灵韵的影像建立了独特的表达与审美体系,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侯孝贤,将气韵悠长、内敛含蓄的影像语言在世界电影版图上描绘了一幅东方画卷,这种带有东方诗性的视听语言内蕴贯穿在侯孝贤导演多种不同题材的影片中,在东方文化浸染下,导演通过影像媒介,思索时代的变迁、社会与人的处境。在纪录片领域,这种诗性创作的手法并不少见。默片时期的纪录片,通过画面影像的张力,追求诗意的美感。如伊文思的纪录片《雨》,通过一系列优美的画面表现出了一场暴雨富于造型美的景象,宛若一幅印象派画卷。不仅如此,诗意各种类型的纪录片流派中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北方的那努克》中,长镜头所捕捉到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强大的生命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返璞、率真与动人,都是纪录片最具诗意的元素。同样,在《持摄影机的人》这样具有先锋意识的经典纪录片,充满了艺术化的探索“它的一端可以通向物质的纪实,另一端则可以通过蒙太奇沟通人的心灵、人的想象……”[2]真实电影流派,更是将纪录片美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对主客体问题全新的探索,将诗意作为一个更为宽泛宏观的精神内核。华语纪录片中也有一些创作呈现出这样的风格倾向,如陈晓卿导演的《龙脊》,在叙事的同时兼顾影像的诗意风格,呈现出散文诗般的纪录影像。影片围绕广西山区龙脊的人迁,勾勒出一个小山村的生生不息,在纪录片的时间叙述与形式的节奏韵律之间找到了平衡。

可以说,诗意是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研究都值得关注的议题,纪录片的表现性特质在今天这个视觉文化快速发展、艺术形式更为多元化的时代尤为重要。而中国文化思想中独特的诗性思维方式,强烈的生命意识,都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重新观照艺术的重要溯源。如何去重新发现、塑造纪录影像中的东方性,是影展重要的文化使命。

二、 新媒体时代下的多元创新

创新首先体现在艺术手法上,在媒介形式更加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创作有了更丰富的形式选择。在创作形式上吸收更多来自其他媒介的表达方式,让纪录片有了更宽泛的影像格局呈F,立足于“非虚构”这一大前提,结合剧情片、动画、绘画、互动媒体等创作手法,纪录片的面貌有了极大的突破与创新。纪录片在这样的创新中不断拓展着自身的可能性,重构影像样式的边界与内涵。西湖国际纪录片影展将这种多元创新的媒介融合作为重要的视野立足,展现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个国际化的具有当代意识的影展所应具备的创造力与包容度。

放眼当代国际上的纪录片创作,会惊喜地发现,纪录片的创作形式趋于多元化,涌现很多拓宽纪录片疆域的词汇,比如“动画纪录片”“纪录剧情片”等,尽管理论界对这些新的名词还存有争议,但创作总是会走在概念的前面,用其前瞻性与鲜活性带给观众全新的影像体验。如“搬演”的形式,“挑战现实主义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纪录片趋向于‘绝对客观’的表达手法,采用多种风格化的手法:只用少量的实拍素材、使用演员对采访内容进行表演、拍摄主体介入等等。”[3]尽管搬演并不是纪录片常用的表现方式,但它对历史的还原、对事件的再现都给予了影像更大的表现张力。在各大电影节上屡获奖项的迈克・摩尔,其影片中大量的搬演、蒙太奇手法都为自己的实用主义纪录片建立了旗帜鲜明的立场。同样,在央视出品的系列纪录剧情片《迷徒》中,在叙事、造型美术、后期技术等方面,颠覆了纪录片的概念边界。另外,在关于“动画纪录片”的讨论中,看到的是动画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积极的相融,比较极致的案例是影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通过个体的经历,对“客观”历史事件进行追问,全片都是动画手法,只在影片最后出现了一些纪实的画面,画面风格也较为抽象和风格化,对纪录片“非虚构”属性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纵观纪录片发展史,能深切体会到形式的拓展对影像本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向其他表现形式汲取养分时,纪录片自身才会彰显出新的活力,与时代的视听特质契合,焕发更强的活力,吸引年轻的创作者投入其中并以纪录片独特的魅力覆盖更广的受众群体。而这也是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对纪录片创作生态所持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传播方式上,新技术支持下的媒体形态,为影展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在平台搭建、理念输出到影片展映等重要环节使用心的媒介传播方式,在传播效率、受众精确度和互动性上都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影展所包含的六大活动单元频道以不同的传播形式呈现:在视觉设计上跨界与造型设计学科,建立接轨国际的审美高度;在纪录影片的推介传播输出上,使用影院展映、开幕闭幕式的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等方式推介具有有影响力和口碑声誉的年度纪录片新作;通过大型圆桌会议学术探讨搭建纪录片学术高地,输出影展核心的艺术审美与理念;举行纪录片创作工作坊、微课等形式,培养年轻的创作新势力;影展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更为影展提供更宽泛的媒介呈现可能。

西湖国际影展旨在从创作创新和传播创新两个层面,建立一个国际影展的视野、格局与责任,在一个文化快速消费的时代,为纪录片艺术提供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平台。

三、 回归本体的影像诉求

纪录影像再现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影像制作者用独特的方式让世界的方方面面变得可见可闻,这一纪录片的现实属性是不可动摇的本质所在,即“非虚构”的本体属性。影像文化特质、形式的探索都不能改变“纪录片通过再现现实从而与世界建立联系……”[4]这种再现时代、社会、他人的影像方式,是纪录片魅力和力量所在,因此,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坚持回归纪录影像的本体诉求,这一点从此次电影节的两大主题中即可洞见。

将“事・情”作为第一个主题,直指纪录片的本质,纪录片展示了显示现实世界的表象,提供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描绘,即“事”。纪录片的“及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传统影像手段还是前文提到的创新手法,都应当指向这一信念基础。尽管从广义上而言,哲学与科学都无法抵达真正的“真实”,纪录片的真实也必然会与环境、伦理与意识形态等发生关联,因而作为一个为艺术实践者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的影展,所追求的是更为落地的真实,即其素材拍摄和编排上非虚构的特质。“纪录片从美学上说必须要纪实,纪实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行为,一种人对世界所具有的某种态度的行为,而不是这一行为的结果。”[5]这也是“事”丰富的内涵所在:在对事的客观呈现中承载纪录片核心的价值观。其次,纪录片也传达了创作者的内在表达,这些对事的评论、描述或召唤引领观众去体验“事”背后的“情”。如果说人的认知与情感是抽象的半透明的东西,那么任何一个艺术媒介都是让其显形的载体,纪录片也不例外。通过“情”,纪录片对历史的思辨性、对人与自身处境的反思,对社会政治环境的批判,对自然环境的书写表达得以建立与传达。电影节的第二个主题为“开门・见山”。这个主题不仅呼应了影展所根植的东方语境,传递出一种山水人文的诗性意境,同时也指涉纪录影像的本体,再次突出了“及物”这一概念。从表面上看,开门即见山,纪录电影的摄影机就是一道门,打开这扇门见山见世界。通过这样的主题凝练,影展试图让观者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能够能多地深入作品内部,对真实提出更高层面的思索。可以说,以纪实的纯粹指向表达的丰富,是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在主题上对影像本体回归的坚持。

在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节的策划中,通过东方语境的诗性表达、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格局与纪录影像本体的回归三大导则,实现大会以“探索纪录本体、树立青年实验、高举人民之心、打造东方品质”的宗旨。在影像形式不断发展,传播平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血液,感染时代的痕迹,而这样的创新不仅会给予纪录影像更年轻的生命力,也会唤醒纪录影像本体属性,以独特的魅力纪录新的时代以感染人的心`。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5.

[3]周佳鹂.“动画纪录片”外文文献概述与反思[J].中国电视,2013(8):68.

[4](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0.

[5]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52.

【作者简介】刘智海,男,浙江永嘉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策划与传播、影视创作与理论

研究。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5篇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都是作者思想、经历的真实抒写,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但是,古诗的时代背景距今天是那么遥远,对于现代的成年人来说,要想对其做到深入细致的了解恐怕都有点难度,更何况对于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来说,这就更为困难。然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作者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又太过苍白与机械。如果我们能以小故事的形式将作者与写诗的时代背景讲给学生,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比如学习《七步诗》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在本诗中“豆子”就是作者曹植,“豆萁”就是曹植的哥哥曹丕,“煮豆燃豆萁”就是象征着兄弟相残,那么学生恐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都是一个母亲生下来的兄弟,为什么会相互残杀呢?”如此,学生就难免一头雾水,进而影响对诗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讲课前应先给学生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的故事:曹操在做宰相时,因为曹植从小比曹丕聪明伶俐,于是,曹操就特别喜爱曹植,而不太喜欢曹丕,而且也一直就想着立曹植为太子,以承继王位。但是,曹后,曹丕却做了皇帝,但他嫉妒弟弟曹植的聪明才智,且怕有朝一日曹植影响了他的王位,所以就想方设法要杀曹植,以免后患。但平白无故地杀了弟弟,又恐天下人笑话,所以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要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首诗,但在诗中不能出现“兄弟”的字样,不然就杀了他。于是,曹植就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沉思,在七步之内作出了这首流传古今、脍炙人口《七步诗》。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诗中的深刻含义,容易感受到这诗中浸透着作者的满腔悲愤与无奈,容易体会到这诗是作者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与呐喊。

二、用古诗的“美”阐释古诗的特点与意义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有许多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既写景又写意的诗,这些诗大多言简意丰,凝炼跳跃,“美”不胜收。它们的“美”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美。语美指的是在古诗中,常常运用一些诸如夸张、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进行灵动地再现。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这些诗句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让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2.形美。形美指的是形式美和形象美。比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三组诗句,两两一组,平仄相押,词性相对,形式工整,特别是诗句中的“兰芽”“沙路”“明月”“清风”“戏蝶”“娇莺”“惊鹊”“鸣蝉”等形象迷人,充分显示了形式和形象的美。3.意美。意美指的是古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进而形成艺术境界的美。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在这样的诗中,往往会选取一些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者最有意义的场景,或者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怀,并以此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4.音美。音美指的是古诗中的押韵和节奏。古诗都讲究押韵和节奏,从而显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能使人产生一种音乐的美感。正是古诗中的这些“美”,将古诗的特点和意义诠释得十分到位。

三、用多种形式引导想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70-1

一、课堂教学实录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地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初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说话。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老师非常佩服你们。你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二、教学反思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兴趣 激情 课堂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的确,经常有老师抱怨:在课堂上,你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或惩罚,或批评,但最终导致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最后教学效果越来越差。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堂课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在导入情境的渲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课文的学习作了铺垫。又比如我在教学《端午日》一文时,我这样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老师今天也想带大家一块去旅游。咱们要去神秘的湘西,而且还要在那里过节呢!知道过的是什么节吗?(板书课题)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到的导游是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先生(板书作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以上的导语可以适时地牵引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快速走进文本之中。

二、上课充满激情,营造良好气氛

不少教育家在谈到课堂教学艺术时都提到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满腔热情并能把自己的热情化作一种强大的感召力,然后充分利用这种感召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进入你设计的情境中。在教学《窗》时,我先播放低沉音乐《神秘》,和着音乐,用低沉的语调导入:同学们,房间因为有了窗口才透进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口才看到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形、无形的窗口。今天我们打开窗,却要听到的是一段美丽的谎言。同学们都很好奇,整堂课全神贯注。在教学《黄河颂》时,我富有激情的示范朗读课文,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让他们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激发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不爱听讲,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许多老师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讲台下沉默一片。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或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在上《花的话》这篇童话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我让学生们自制道具,自排自演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模仿各种花的神态、语言、动作,课堂气氛达到了,个个都跃跃欲试,每位同学都主动参加到课堂中来了,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又如在上《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模仿湖南卫视台的《背后的故事》,记者采访文中主人公……杜小康,以访谈的形式讲述杜小康的经历,从而让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让其为你的精彩而倾倒,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从导语的设计,氛围的营造,情绪的调动,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枯燥”为“乐趣”,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 透视名师课堂管理,《上课时要充满激情》,2007,(3).

[2] 邱道学. 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中学语文教学》,2005,(2).

关于西湖的诗范文第8篇

1、“中秋”叫法的来历。这个是有古籍考据的。《周礼》中有《礼记·月令》篇,内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在这里,仲,即中,取自中间的意思,并没有说明具体是哪一天,大概意思是月中之时,刚好满月,月亮明亮又圆润,普照大地,正是合家团聚的好时候,而未免孤苦老人无所依靠,地方的县、道政府调查户口,登记高龄老人,在这时候给给老人粥喝。

2、来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这一个说法的依据是《礼记》上记载的“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在这里,夕月的意思就是祭月亮,也就是说,春秋时,已经有了关于月亮的祭祀活动,中秋应该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或活动。

3、起源于农业活动。古代人们时代耕种劳作,对于瓜果、农作物的收获欢欣鼓舞,而“秋”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正是“庄稼成熟”。所谓中秋,正是八月的中间,作物陆续成熟,农民们祭拜谢天,中秋也因此成了一种习俗。

4、此外,关于中秋还有一个野说。据说在隋末,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中秋的起源也就多了这样一个奇谈。中秋演变:风俗的不断更迭增加,寓意不变,形式演进中秋的说法及节礼,从诞生之时起就一直延续,关于祝福和感恩的寓意不变,内容形式多有演进。

5、唐代时,中秋开始盛行赏月的风俗。在之前,对于月亮,人们也多是望和看,指导唐代时,才有了赏月这种观赏性的活动,人们对月宴饮,而那些对着月而起的思绪,则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诗篇,被我们时代传颂,并发现原来从古到今,人们关于思念的主题从未变过。

6、中秋真正成为一个隆重的节日,是从宋代开始的。这个时期,中秋赏月的主角从之前的文人墨客转向了大众,一般百姓也会参加。人们聚众而坐,亲朋相聚,或是邻里相聚,一起对着月亮观赏,一边聊天,过中秋开始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

7、到了明清时期,中秋开始正式寓意着团圆,并有了明确的日期。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中秋节在此时也开始被称作“团圆节”。而《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也将中秋节期间亲友间的团聚展示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