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1篇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U -0文献标识码:A

中西建筑文化的本身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历史性,但是从宏观上来讲,整个西方建筑具有共通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一 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二 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四 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

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柏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杨锋,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1 引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却没能留下关于中国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理论著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建筑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壮丽的史书,而中国有详细记载甚至仍然保存的许许多多伟大的建筑,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建筑文化不仅源远流长、高深醇厚,而且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理论,其中所包含的建筑哲学理论及其空间与形体的构图方法,在世界建筑史上均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简要地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并对其如何进行现代转型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2 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

2.1 人文主义精神的鲜明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本质就是一种人本文化与人伦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人本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每一个角落。而建筑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载体,自然也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精神。

2.2 文化底蕴高深醇厚

中国古代建筑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文化礼制伦理观念的影响,比如宫殿、帝王陵墓、宗教建筑以及城市规划等等,基本上都是极富中国特色、独树一帜的建筑类型,尤其以肃穆的气氛和隆重的规模而闻名,可谓举世瞩目,而其在建筑群体组合以及单体数理构图比例等方面的技巧和构思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2.3 追求“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先民们从对自然的敬畏到与大自然产生亲和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使先民们在对四时交替及气候变换格外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

3 中国建筑文化现代转型探析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与文明进程面前,在我国辉煌灿烂的建筑文化及其传统精神面前,怎样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价值进行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之能够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一脉相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我国建筑师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3.1 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

象征和隐喻是古今中外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传统建筑中的象征和隐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意识,表现出对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等的象征意义。我国当代有一些基于建筑本体的象征与隐喻建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3.2 建筑文化的传统再现

传统再现是指通过保护或重建有特殊地位的建筑,仿建具有特定文化氛围的街区,对原有文化结构极易维护,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加以强化或简化处理,突出形式特征,从形式上营造一种视觉上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同时通过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乡土文脉相结合,巧妙地将民族化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的设施融为一体。

3.3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作为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我国目前总共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建筑相比,这些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是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诸如藏族佛教建筑,维吾尔族、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傣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等等,都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其代表性杰作已成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灿烂的中华建筑。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进行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之与现代文明能够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得现代的中国建筑不仅富有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特色,而且又能够折射出现代文明的璀璨光辉。因此,我们应当在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讨,逐渐积累和沉淀出灵光与精华,勇敢地在中国建筑设计的道路上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海. 浅谈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 [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韩朝晖.王悦. “现代建筑”的地方化和地方建筑的“现代化”――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思考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01).

[3]班琼.戴慧. 浅析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体现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

[4]袁志准. 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文化嬗变与社会转型 [J].艺术百家,2007(06).

[5]付本臣.梅洪元. 海外建筑师与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J]. 城市建筑,2006(04).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建筑创新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也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和争取建筑艺术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

(1)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艺术则是人类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程序感和对称均衡的层次。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董事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抬梁式和穿斗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构件、符号、装饰、色彩丰富多彩。在我国流传下来宏伟的古建筑数不胜数。如战国和秦时期建造的万里长城,明清时期建造的北京故宫,还有汉唐时期建造的西安钟楼等等数不胜数,而被人破坏的精美绝伦的建筑除了历代宫室,还有亲带建造的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2)传统建筑的哲理观。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卓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它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和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与环境、生态、地貌等均是共生的。建筑是环境的科学与艺术。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求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所以,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就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将其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相适应的精华发扬光大,以指导我们的认识,创作和实践。(3)传统建筑的审美艺术。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这种理想没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定的对象,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中国建筑艺术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染。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

二、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代中国建筑要跟贴近中国人自己的生活。同时要当面的现代化,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用于现代建筑中,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运用于创作中。弘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要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2)不断创新,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万物皆流,建筑也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建筑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新时代的建筑就应当反映出我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这一新的民族精神风貌。新建筑的制作应当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片面追求建筑物外在形式的华丽和气派。中国当代建筑应该扬长避短,善于吸纳世界先进的建筑科学,广泛借鉴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敢于创新,设计出无愧于先贤对得起子孙的作品,发扬中国的建筑艺术,传承中华文明。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别美丽的一枝,随着中国一步步坚实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愈来愈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建筑文化的要求,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实现建筑创作的民族之路。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字:佛教;古代建筑;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种多样,包括宫殿、住宅、祭祀等,建筑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其作用和用途也各有不同。佛教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使得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佛教建筑层出不穷,而且建筑形式各有特色,例如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等。佛教建筑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传递,而且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风貌和艺术风格,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来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佛教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佛教建筑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代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奥的佛教思想通过现实的佛教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透过这些佛教建筑可以学习和体验到佛教的文明,而佛教的建筑艺术也推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佛教主要是通过以下具体的建筑形式进行传承的:

1、佛塔。中国古代的佛塔是体现佛教思想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依照佛塔不同的建筑材料,佛塔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例如木塔、金属塔、琉璃塔、砖塔等。按照形状划分,佛塔可以分为密檐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等。不同的佛塔的用途也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形态的佛塔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也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佛塔是由地宫、基座、塔身以及塔刹组合而成,主要是方形或八角形,塔的层数为单数,一方面寓意佛教僧人终生不娶,另一方面认为单数吉利,所以佛塔一般为三、五、七层等,而其中的七层塔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的由来。早期的佛塔是作为坟墓而建,后来又经过历史的变迁,佛塔被作为佛教的一大象征,不仅是为了显示佛教的功德,而且是对佛教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些佛事活动也经常在佛塔处进行,用于祈福、祭祀、礼拜等等,例如开封的铁色琉璃砖塔、玉泉寺铁塔、大雁塔等。

2、佛教石窟。石窟是佛教早期的建筑形式,在崖壁上开凿,主要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供以前的佛教僧人参禅打坐,因为石窟中冬暖夏凉,适合僧人们禅定。二是存放僧人的骨灰,僧人死后要进行火化,而他们的骨灰就存放在石窟之中。三是在石窟中建造佛像,供人们参拜。佛教石窟中比较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此外还有一些菩萨道场,例如大慈恩寺、香积寺、兴教寺等。

3、寺院。佛教的寺院林立,有的隐居山林,有的深居闹市,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佛教的寺院一般采用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建设的分布格局,大型的寺院一般都包括大殿、佛阁、配殿、莲池、佛塔等建筑,其中大殿为主建筑,佛塔的地位已经退居其次。寺院的殿堂之间是以小四合院的形式出现,既能够相互分隔开来又可以相互贯通,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其中典型的寺院有北京的隆福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嵩山的少林寺等。

二、佛教对古代建筑形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1、佛教在萌芽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早在汉代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因为佛教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传统的宗教观念并没有形成,佛教领域也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并没有出现佛教建筑,直到洛阳白马寺的建造,才开始了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是仿照中国古代的建筑建造的白马寺,但是却体现了当时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在白马寺塔居寺的四周建设殿房,体现了印度的佛教建筑中塔寺并重的理念,所以佛教刚传入中国,主要以模仿为主,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中国建筑特色。

2、佛教在兴盛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经常发生战乱,人们生活贫困,佛教所追求的大慈大悲和超脱之道得到了民众的强烈认同,佛教因此而大肆兴盛起来。随着印度以及大月氏的僧众不断地涌入中国,佛教思想和文化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和发展,而寄托佛教思想的佛教建筑也开始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建筑主要是模仿印度和犍陀罗建筑风格,例如之后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在早期,佛教建筑以建造佛塔为主,周围配以僧房,是当时印度佛教经常使用的建造模式。接下来多层楼阁式的佛塔兴盛起来,并被普遍的运用到佛教寺院当中。密檐式佛塔也逐渐流行起来,自此不断地进行创新,又出现了多种建造佛塔的形式。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是立足传统的建筑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接纳和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佛教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

3、佛教在成熟阶段对古代建筑的影响。隋唐之后是佛教建筑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开始体现中国建筑特色的时期。佛教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形成比较健全和系统的管理制度,加上国家政治实现了统一,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佛教出现了很多的宗派,例如密宗、禅宗、华严宗等,儒释道由分列并行到融合统一,使得佛教的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佛教建筑体现了古代国家的统治思想,开始形成以中国古代宫殿为基础的建筑理念,传统的以佛塔为建筑中心的佛教建筑开始向以佛教的宗教艺术和民族传统习俗不断地相互融合,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建筑艺术不断的发展起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三、结语

佛教的兴盛伴随着佛教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征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佛教建筑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不断丰富的进程,而且还证明中国古代国家擅于吸收和融合外来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佛教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力,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赞赏。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造物艺术;文化;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50-01

前言

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一、 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中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二、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一)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这都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三)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四) 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中国古代建筑,就单座房屋而言,形体变化并不太丰富,主要靠庭院空间的衬托取得所欲达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平面上纵深 发展所形成的建筑群与庭院空间变化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且流布范围极广,虽杂收外来影响,但却保持了独立的结构体系,且已积淀为一个独特的艺术系统,蕴含了极强的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好好体味。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6篇

1984年,法国建筑师夏邦杰第一次来到中国,后来,他形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像鲜花盛开一样”,虽然不发达,却充满活力。从此,这位法国人爱上了这个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他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到访中国各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出身艺术家、同时也是商人的夏邦杰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他索性每个月都到中国停留一个星期,将夏邦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拓展到中国各大城市。

如今,夏邦杰已成为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国建筑师代表。他的合伙人兼设计总监安东尼(Antonio Frausto)也加入到中国建筑变革的巨大浪潮中。因继承和延续了夏邦杰建筑思想的精髓,安东尼对二十一世纪城市的遗产保护和建筑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二十几年前初到中国的夏邦杰一样,安东尼惊讶于中国既拥有灿烂的古老文化,同时又具有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城市记忆的纽带

热道:夏邦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世界各地的城市遗产保护,您眼中的城市遗产是怎样的概念?城市遗产保护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和您的团队在具体的项目操作中,遵循怎样的思路?

安东尼:所谓遗产首先是跟一个地区地域里所有的文化传统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地区的遗产都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是每个地区的人民生活追求的一种载体。与此同时,遗产的保护在一座城市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应成为城市的包袱。任何地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遗产政策的制定都不应该是死板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应体现出灵活性,有一定的尺度。

当我们到一个我们所不认识的地区参观的时候,所有的遗产都会告诉我们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当一个地区的遗产保存完好的时候,就可以让人看到这个地区的历史,跟今天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对比,才能让人知道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今天,以及未来将会往哪里走。所以,遗产是联系一座城市记忆的纽带。我们在成都非常欣喜地看到了诸如宽窄巷子这样的项目,它们重新激活了那些原本古旧的文物遗产,让后者有现代生命力,与我们当下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除了宽窄巷子这样的名宅遗产,城市里还有很多工业遗产,比如我们在上海正在做一个国棉厂的改造项目,纺织集团想要把它改造成一个国际时尚中心,以后上海的时装周都会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这个地方,已经不再生产纺织布料了,但我们将工厂原址重新设计规划,而建成后的新项目又体现的是上海的现代产业――时装业,这样的改造项目实现了产业转变,同时依然体现了这个地方文化命脉的延续。

热道:欧洲人如何看待一座城市的遗产?在城市遗产保护方面,欧洲城市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

安东尼:在欧洲,因为二十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欧洲人对历史传承对遗产保护如此重视,跟战争曾经带来的毁灭有关。尤其是一座城市被战争摧毁后,人们会特别想要把战争夺去的历史找回来,所以欧洲人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那些被战争毁掉的东西重新建起来。这个话题因此显得特别沉重,欧洲人对历史的东西如此热爱,他们拥有一种集体的怀旧心理。

另一个层面是,虽然整个欧洲在大的文化维度上是一致的,但每个国家因语言、习俗等不同,又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每个国家为了体现出和别国的差异性,就必须把各自的历史留住。另外,欧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老城区,住到了郊外。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又发现,市中心被忽略了。于是人们又开始重新集中到市中心,市中心密度重新加大,需要对市中心原有的建筑设施进行改造,让其重新适应现代社会的运转功能。

中国人的神奇双手

热道:夏邦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少数几个不同建筑风格可以共存的国家。您如何看待这句话?对比欧洲,中国城市及其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有着怎样的特征?

安东尼:首先我完全同意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地方。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度,同时中国人又在不停地追逐新事物,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永远不会满足。在中国,不但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存在,而且有不同尺度的建筑共存。而且很多城市,不同区域的密集度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的生活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段,生活节奏很快,但稍微往外走,就会发现一些非常安静、闲适的地方。

在欧洲,很多设计师都会抱怨,政策制定者对于新建筑理念不够开放,不够开明,总是延续过去。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很多人都说像博物馆一样,一切都已经完美无瑕,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再加进去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走,因为每一件东西都是珍品。所以设计师会感觉到无事可做。而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设计师想做一件事情,立马就可以实现。这个速度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座城市变样,在欧洲,则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小小的变化。

热道:我们知道,美国是融合文化最成功的代表,目前,文化融合的趋势已经深入到建筑领域,在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方面,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如何才能完美结合而显得不突兀?

安东尼:美国这个国家原来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历史非常短暂的国家,在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土著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它的国家文化是完全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的。到后来,人们开始共同去寻找一种构建新生活的价值观,于是有了民主、自由、奋进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所以,美国的建筑文化自然也体现了这样的融合理念。

具体到建筑行业,要做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就要让人感受到既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又要是一座绝对现代的建筑。同时又要能够吸引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要是一座世界性的建筑。因此,首先要深刻感知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不是说一座房子的外在形质是中国风的,它就会受到认可。

热道:作为一名对中国建筑颇有研究的建筑师,您眼中的中国建筑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建筑令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安东尼: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建筑一些最基本的特征,比如尺度、外观和设计理念都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许多中国建筑的外观看上去都很威严,而里面往往是另一个世界。当人们来到一座中国建筑的大门口时,很难想象建筑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进去后,才会发现是另外一个天地。这是我发现的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

中国建筑的这种特征,其中有很多奥秘,包含了很高的技术含量。中国的传统技工拥有很独特的技能,往往能在修房子的时候想到一些很奇妙的解决方案。建筑设计要与工匠的技能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修建的过程中,会不停的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候要不断地想出一些方案来解决它。这些方案不仅要实用,还必须要有创造性,要足够美观。

中国人可以用他们的双手创作出许多东西,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欧洲的手工业只能做一些很细小的东西,其它大部分东西都要用机器才能做出来,因为欧洲人觉得手工做的东西都是不坚固的,是容易坏掉的。但是中国人可以用双手做出那些看上去非常坚固的建筑雕塑,这就是中国的财富。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建一座可以将中国人手工价值最大化的建筑。

历史与当下无缝连接

热道:以旧变新是城市遗产保护的核心命题,对比中国和西方,如何在不改变古老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达到创新的效果?

安东尼:要更新一个旧的建筑,首先要对其非常了解,它用的什么材质,使用的什么系统,手工方面是如何完成的,等等。我们通常发现,在古建筑里,会使用一些天然的材料,这些天然的材料在西方被认为是贵族化的东西。在欧洲,通常是用大的石材,在中国,通常是用木材。在更新的过程中,这些过去的材质是一定要保留下来的,同时要将满足现代化生活舒适度的功能性元素融合进去,比如加入隔热系统、净化系统、更好的卫生条件、音响效果等等。同时,还要在变新的过程中与城市本身进行无缝连接。

热道:成都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中国的古建筑与周边建筑看上去很不协调,而国外尤其是欧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成都在古街区改造上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安东尼:虽然我只在成都待了两天,但我感觉成都是一个很亲切的地方,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它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虽然这座城市街道很严密,但与此同时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绿化,让人觉得是一个能够透气的地方。

成都的宽窄巷子,我认为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一块区域与外面的现代化生活形成一个过渡和延展,让整个城市有一个连续性,而不仅仅是圈一块地,弄一个仿古街区,外面停满了汽车,大家蜂拥而至,到这里来消闲,像迪士尼乐园似的。应该让这里成为城市很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7篇

内容简介: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全书共计36卷分为5个部分: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

2、《中国建筑史》由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编写。

内容简介: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3、《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是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春生。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美学建筑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中西方建筑,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并行的艺术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其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

1 宗法文化和教权文化

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中国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观、祠庙等,但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

而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它只有建造得宏大华丽,才配供奉伟大的神;神庙又是神人相通的地方,只有修建得巍峨壮观,才能讨得神的欢心,领受神的福佑,得到神的启迪。因此,在神的面前,人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西方人往往会花上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

因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这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显著的差异。

2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在诸多影响建筑发展的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人合一”就是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合法与永恒。其在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一,远古的祭坛,明堂、坛庙,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建筑功能是创造与“天”对话的场所,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二,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三,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与天同构的目标。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分显示出华夏之民重宏观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2]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中国古代颇具魅力的风水理论的源头活水。

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的,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督教神学。教会是社会的中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建筑艺术,以致产生突出建筑本体、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欧洲古典建筑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西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3 中庸和平与崇力竞争

中庸,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的一端,但对失于偏颇。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无论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天下大同与个人本位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万物的融合。因此,中国的建筑观认为:一座单体的建筑物,或一个单独的建筑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既是一个更大的空间组群中的具有自身特定地位的一分子, 又是天地宇宙之间整体空间秩序中的一分子,任何一个建筑个体或群体的对于白身特定地位的愈越,或对于整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能被允许的,于是中国的单体建筑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整体形象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却缺乏革命性的变化和创造。

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西方单体建筑的造型具有“原创力”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包括宗教建筑,虽然在型制上有一定的约束精神上存在共同的追求;纵观各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教堂,很少有立面处理和整体形象上雷同的建筑。 [3]

5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借助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直觉性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物,重分析论证。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 ”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甚至于象园林绿化,经过人工剪修,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4]。

无论是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从建筑的文化内涵上,中西古代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各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等等,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观念相互融合的结果。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观念,民族自身特色与世界国际风格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完全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在利用世界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兼顾到传统建筑的思想精华,从而达到它们之间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中西建筑的发展必须注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

参考文献:

[1]潘西古.《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