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和远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和远方范文第1篇

6月9日,全国多数省份的高考已宣告结束,但部分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当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此外,目前四川、河南、湖南等多地相继公布了高考放榜时间。(新华网 6月9日)

高考是学子们的盛事,某种意义上也算学子们的一种“节日”,一份特殊的成人礼。随着今年高考的落幕,一批学子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面对这个节点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要高考结束的释然放松、有等待成绩的焦灼不安,有对象牙塔的美好憧憬,也有对未来的茫然无措。但节点毕竟不是终点,经历过之后就会懂得,在人生道路上高考只是小小的一关,所以,在短暂的停歇和放松之后,学子们还应当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高考成绩,继续赶路,用青春的不懈奋斗一路耕耘,迎接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高考是广大学子走向大学的必经之路,而什么样的大学,或者说能不能考上大学,也似乎决定了众多学子今后的命运,许多寒门学子都把改变命运的机会寄托于高考。多年来,高考也渐成一种文化现象,而它的重要性在社会各界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种共识,由此催生的高考经济也是火到不行。

诗和远方范文第2篇

1、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想哭又想笑的味道。因为是你,最终都汇成诗与远方的味道。

2、头顶月亮,一丝忧伤,影子长长,微风荡漾,林荫道上,树叶莎响,转身回望,诗与远方,那是故乡。

3、书中有日月山河,有生活的琐碎苟且,也有梦里的诗与远方,有醇香的酒,有动人的故事,但凡尘世间的一切人事,都在书里化作一朵文字的花,你若用心品,芬香自然来。

4、再见,我的大学,再见,我的青春,希望未来有诗与远方。

(来源:文章屋网 )

诗和远方范文第3篇

春末夏初,惠风和畅;繁华锦簇,山水旖旎。又到了一年中放下琐碎的日常生活,旅游外出追寻诗和远方的时节。然而,外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旅行前是否需要买一份旅游保险值得考虑。

保险理财师提醒大家,相比普通的意外险,旅游意外险更具针对性,增加了包括航班延误、行李、证件丢失及紧急救援服务等保障。可根据旅游时间和投保人年龄进行投保。

到底需不需要购买旅行保险呢?据调查,截至2013年底,只有20%的中国游客购买了旅游险,还有部分人拒绝购买。记者为此咨询保险理财师,根据其建议,一一解答反对者心中的困惑。

困惑一:旅行团已经买过保险了,还需要买旅游险吗?

做了五年导游的卢小姐告诉记者,旅游险包括旅行意外险和旅行社责任险两种。旅行社责任险是带有强制性的保险,是指因旅行社的原因造成的游客损失,由旅行社承担责任,保险公司赔偿。卢小姐强调,旅行社责任险属于过错责任险,赔付的前提是责任方或过错方必须是旅行社,并且保险的额度通常会很低。如果游客因为外界或个人的原因受到损害,旅行社无须承担责任。所以一定要确定旅行社买的险种是旅游意外险还是旅行社责任险,如果只是购买了旅行社责任险,建议最好再补一份旅游意外险。

困惑二:旅游保险理赔可行吗?

实际上旅游保险的理赔和其他险种的理赔流程差不多,只要收集齐所需的理赔材料,递交给保险公司,理赔一点都不复杂。所以平时一定要保存好票据,以免丢失了理赔的证据。

困惑三:平常买过保险了,旅行还需要再买保险吗?

旅行期间遇到意外状况的几率比平时要高得多,即使平时买过保险,保险理财师建议根据旅行行程的特点,再追加一些短期旅游险作为补充。目前市面上的旅游保险一般都是保费低、保额高,设计上结合了旅行的特点,是日常险种不能代替的。

保险理财师称,旅游险责任全面、保障高,成功地满足了各类游客在旅游期间降低风险的需求,是游客旅游安全的良好保障。那么如何购买适合的旅游险呢?掌握以下三个步骤就可以了。

第一步:根据旅行时间、地点及旅行活动特点确定合适自身情况的险种

确定旅行时间、地点及旅行活动特点,根据旅途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需要投保的险种。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投保时间不能短于旅行时间,如果旅行时间有变更,一定记得及时更改投保时间。

建议游客购买“旅行意外险(境内或境外)+特殊保险(自选)”。如果没有特殊活动的计划,购买旅行意外险就差不多了。旅行意外险一般包括个人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旅行延误、个人财务保障、紧急救援等服务,几乎包含一般游客的保险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旅行计划,考虑是否追加特殊保险险种。

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可以满足不同保险需求的旅游保险产品,调查发现,平安保险可供保险的特殊险种有:驴友旅游意外险、境内自驾游意外保险、高原反应意外保险、境外旅游海滨水上运动保险等,几乎囊括了大多数旅行者外出可能遇到的意外保障。保障时间都在15天以内,保费不超过30元。

第二步:对比同类旅游保险产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游客可以在保险公司柜台办理投保,目前保险公司都开通了网上投保业务,可以直接在网上自助下单。还可以登录第三方保险网站进行对比投保,如优保网、淘宝网。建议大家在投保前多作对比,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王女士年龄30岁,打算在国内旅行5天,欲购买一份旅游意外险。记者在淘宝网搜寻适合的旅游保险,几经比较后,得出两个保费接近、涵盖面最广的保险产品,将包含的保障项目列出表格,以作对照。

两个保险产品的保险项目有所不同,游客可以左右对照项目名称和保额,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方案。

第三步:看清合同条约,厘清保单责任

诗和远方范文第4篇

见到这样一位老人,虽然他就近在眼前,我却有了诗与远方的感触,仿佛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独自拥有着诗与远方,我想,他一定是位有故事的人。

我紧走几步,与老人并肩而行,老人眼神一瞥,微微有些惊奇,但很快便对我微微一笑。我一边调整步伐,与老人的步伐一致,一边斟酌着语言,想着该如何与老人攀谈。

不料,老人竟先开了口:“小伙子,你是想问我为什么走起路来劲头这么足是吗?”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大爷,您说得没错,我看您在这公园里显得特别与众不同,感觉您好像和我们这些俗人不大一样,所以走得跟您近了一些。”

老人大笑起来,说:“我可是一介俗人,我今年七十一岁,一辈子走南闯北,上个月才回到家乡这个小县城,身边没什么朋友,就自己跟自己较劲呗。每天到这公园里走上几圈,看看景物观观人,希望自己能早日融入这里的生活嘛。”

听了老人的话,我却仍然觉得有些不明白:“大爷,您想融入这里,就应当跟这里的人保持一样的生活状态才对啊,为什么还这么风风火火地跟大家不踩在同一个步点上?”

听了我的话,老人停下脚步,转头看了我一眼,说:“看不出来啊,小伙子,你挺有想法的。说实话吧,我这个人习惯了东奔西走,年轻时却也是个文艺青年,用你们现在的话说,我是个向往诗与远方的人。现在,我身体老了,可是心还不老,我要在公园这方寸之地走出属于诗与远方的状态,这样,我的心才不会老嘛。”

我恍然大悟,向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说:“您说得真好,一个人不能囿心于方寸之地,否则就会很快老去的,虽然身在此处,但是心还是要怀抱远方才好,只要心怀诗与远方,再寻常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风景。不过,我觉得您说得有一点错误,您不仅过去是个文艺青年,现在也是个文艺青年啊,而且,在我们这些俗人眼里,您就是诗与远方啊!”

诗和远方范文第5篇

无论是背诗、读诗、写诗,其意终不在诗歌,而意在用诗歌涵养生活,激活人们诗意的追求,留住“诗与远方”。因为――

留住“诗与远方”,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体”,再到浩瀚的唐诗,还有宋词……形成了文字典雅、内涵隽永、风格独特、形式多样的审美和文化意象,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和震撼力,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想象,也是与众不同的文化瑰宝。当下的我们,注重现代文化发展,也要将诗歌的写法、诗歌的品味等传统,进行认真吸纳和借鉴,借此,让创作诗词也能成为现代人的文化技能,让鉴赏诗歌成为重要的精神追求,最后让精致而厚重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手里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

留住“诗与远方”,能提升文明和道德品味。诗歌用简短的词句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崇德向善、敬畏纯真、珍惜友谊、善待亲情的精神追求;展示了他们品格高洁、坚守正直、服膺大道、追寻真理的君子情怀。古诗词o今人指出: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和环境中,都要将对道义和纯真的坚守,摆放到重要位置,成为一个心怀天下、努力担当、拼搏自强的人。

留住“诗与远方”,能留住生活美、生态美和热爱生活的心。古人的生活和我们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可是,看看他们的诗歌,就算是有烦恼,也都被诗意的文字给消解了,连普通的惜别都充满深情,连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了生机与活力的代言者,提醒每一个人,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让平凡生活和诗情画意有效连接,让简单的生活细节释放出饱满的文化韵味,给社会传递更多温暖与爱、希望和力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言:“诗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表达方式。它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信仰着他们共同坚守的人类命运。”

诗和远方范文第6篇

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要过的人生。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在我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诗在远方,也在生活。倘若诗可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等级,那么其已不能称为艺术。在我看来,艺术在于令人体会生活的美感,又能使人眺望远方,勾起人生的憧憬。艺术从未有等级之分,其价值也因人而异。

诗的意义,在于教会我们诗意地生活。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这是《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梭罗大概也赞成的吧。

Carpe diem或许是死亡诗社的中心思想,然而活在当下并不是那么容易地做到。既然选择了诗的生活,那么也要接受诗的抑扬顿挫。基廷教授选择了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注定更容易引火上身;尼尔选择了《仲夏夜之梦》,也意味着父亲的愤怒和反对。可是,一个是笑着离开的,一个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尼尔的死,部分原因在于基廷教授,然而也不能怪罪于教授。基廷教授解放了学生们的思想,因此学生们开始站到讲台上,换个角度去看生活。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及时行乐的度,接受得了诗的跌宕。大多数人过着一种平静的绝望生活,他们心中的歌和他们一起埋入坟墓。

诗和远方范文第7篇

大概是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件事,又或者是因为胃里不舒服,早晨时间刚过六点,就再也没有了睡意。大概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实在瞌睡了,白天也可以睡会吧。所以,就任由自己醒来了。

之前,一直都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诗和远方。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心里应该装着梦想,装着即将出发的远方,装着太多美好的东西。可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真实的生活,那么的现实,你睡上一觉醒来,早早的就没了睡意,也只是因为心里装了几件没洗的脏衣服罢了。

曾经总想着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和浪漫的。我们应该记得每一个节日,然后精心的安排好每一个节日的庆祝,让生活过的充满仪式感。

后来,也终于明白了,网上说的那句,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会发现,原来诗和远方的路费很贵,外面精彩世界的门票很贵,哪怕生活的一些节日仪式感,你也会觉得很贵。

是啊,活过半生,你突然发现,好像除了自己,生活中所有自己想要的那些,都很贵。所以,你不得不回到现实的生活。告诉自己,今天,可能你的生活中没有什么诗与远方,有的只是没有洗的脏衣服,有的只是还没收拾的家务活,有的只是一日三餐的锅碗瓢盆。

曾经总觉得把生活看成这些特别真实的穿衣吃饭,洗衣服做饭,你会觉得生活特别的无趣。现在也终于明白,不管有趣也好,无趣也罢,你现在真正生活的,那些每天柴米油盐,脏衣服家务活的日子,才是你真真切切过的生活。如今想的那些,也许只能被称之为幻想罢了。

诗和远方范文第8篇

――题记

书,阅读,像是我生命的全部。如果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似乎一讲出口就会变味。也许太复杂,其实又很简单。从表面上看,我只是坐在椅子上捧着一本书罢了,但书一入我的眼,就如诗意的情调浸入空气,让我灵魂已随书飘向远方,让弱小的自己获得一丝丝勇气,一点点智慧。

读书,可以仿古品文,点一香炉,煮一壶茶。在“瑞脑销金兽”与“檐溜煮胡茶”的诗境中,轻翻书卷,恍惚间时光倒流:你轻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雨点“滴答”声与脚步“踢踏”声连成一片;又在晴柔的日光下,听那雎鸠的互鸣,坐于小舟中,伏身摘取荇菜;却又在巴山夜雨时,哀伤地坐于窗前,望向漆黑的夜空,让雨水洗刷心中的悲伤。当檀香散尽,茶杯见底时,蓦然回醒,心儿宛若被一眼甘泉洗濯,宁静、愉悦、哀愁,泛着涟漪;心儿像极一块蓝水晶,沉静、澄清、空灵,泛着纯净的光。在空气里,始终弥漫着记忆里的淡淡馨香,似乎又从炉中徐徐散开,迷蒙着时空。这便是诗境,这便是诗意,笼着一缕飘不散的迷烟,抹着一笔浓重的情思,让心变得敏感,让生活不再单调。

读书,亦可随心而游,在书中,时空不再是阻碍。吟余光中先生的“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淅淅沥沥雨点似乎就撒落在我心上,灵魂依附在风雨中,回到了老家。一栋不大不小的平房,倾斜的房檐上一片片灰瓦闪着湿润的光,年幼的我站在门口望着门外的雨,雨线像一条条银丝,连接着天空与大地,像分别已久的母女热情地相拥。“下雨了呢,出不去玩了。”年幼的我失望地说。外婆朝我笑着说:“待在家里又不坏,你可以看看门外的菜园,不一定非得进菜园。你看那些苗儿们正喝水呢。”是噢,门外的小菜园,流溢着一地碧玉的色彩。雨滴滑过叶片,像染了色一般,闪着绿光润入土中。一切尘埃都在雨中被清洗,让万物重展它们初生时的皮肤,像油彩一般艳丽。家中那盛雨水的大瓷缸,欢乐地迎着这些来自天空的雨宝宝,泛起阵阵波纹,荡开一朵朵水花。平日黝黑沉静的水缸变得有所心动般,似随着雨滴的每次滑落而轻颤,似我的灵魂一般深深地感到雨中万籁的宁静。水缸里岁月的积淀,雨滴对大地的思念,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此时,我阅读的不再是一本书,我阅读着大地,阅读着生命。这或许就是远方的真谛吧。

远方,是那遥远的故园,是那深邃的心灵,是那生命的思索。书带我走,带我思考。我的心回到家乡,品味生命的美丽,让我不再浑浑噩噩沉迷于各种利欲、庸俗、大流之中。

在俗世中坚守着自己的一小片净地,并愿意为此而孤独。在书中,在寂静中,寻找诗,寻找远方,让内心变得愈加强大,以文人的精神与外界的喧嚣抗衡,迸发出火光。

(指导老师: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