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1篇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柱石脚下潮有雨。

咸物返潮天将雨。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扑地烟,雨连天。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燕子低飞要落雨。

鸡进笼晚兆阴雨。

青蛙叫,大雨到。

泥鳅静,天气晴。

泥鳅跳,雨来到。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密,雨滴滴。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东风急,备斗笠。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2篇

图瓦人,即《新疆图志》中所载的“乌梁海”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居深山密林,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喀纳斯地区是中国图瓦人惟一的聚居地。关于图瓦的来历,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士兵繁衍的后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五百年前从现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一带迁移过来的,布尔津县文物至今保存着1918年时的中国中央政府颁发给他们的“乌梁海左翼左旗札萨克”银印。图瓦人多穿蒙古长袍、长靴;居住的木屋用松木垒砌,有尖尖的斜顶。主要食物是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用奶茶和奶酒;在一年一度的“敖包节”,图瓦人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他们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每年举行祭山、祭天、祭湖、祭树、祭火、祭敖包等宗教祭祀仪式;淳朴、善良、豪爽是图瓦人比较鲜明的性格特征。

在《图瓦之书》中,图瓦人的生活被置于“游牧”这一古老文化背景中,地域气息浓郁。游牧文化所包含的大地文化意味――人畜随季节迁徒,逐水草而居的现实境况,古往今来一直是西部高地游牧民族的生命运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经历了很多年的磨砺,已呈现出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文化特质。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以写实手法表达一个地方时,用“文化”这一特殊体系来支撑全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富有独特意味了。

作者从容、自然地表达了图瓦人的文化状态:“栅栏内外”、“明亮的器具”、“传奇六种”、“烟尘腾起”、“坡上舞者”、“游牧者的身姿”,分别把图瓦人的居住、生活、历史、地理环境、游牧生活等细化,从而找到沉淀在其中的人的生存品质和精神反应。图瓦人盖房子前先修栅栏,栅栏使一家人在房子盖好前已具有一个独立世界。所以,栅栏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重的分量。图瓦人目前仍多使用古老传统器具,苏尔、扇镰、奶桶、斧子等等,仍散发着古老悠久的气息,让使用者保持沉迷而冷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腾升的烟尘、人对水的禁忌心理等等,显示出人们心灵中对大自然的敬仰,对自己的要求和对生命精神的依赖。

数字使图瓦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兴趣盎然。他们往往能够应用数字将自己的生活加以转换,他们从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了“另一种事实的存在”,然后,用自己的嘴巴说出来。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3篇

我国是物候知识出现得非常早、知识积累得非常丰富的国家,而且很早就出现物候历,用来指导生产和生活。物候现象被称为“大自然的语言”,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仍旧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 物候知识的积累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华辽阔的土地上。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的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枯等自然现象,与自身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使成为中华先民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个观察和认识的过程中,也就逐渐萌发出物候知识的嫩芽。当然,最初的这些物候知识是与天文、气象等知识掺杂在一起的。

自然界有三个重要的时间周期――年、月、日。太阳的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的规律,给中华先民的极深的感受,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早认识了“日”的周期。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个十分明显和意义重大的天象。在长期观察和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以后,人们认识到了“月”的周期。而对“年”的认识,则要比认识“日”、“月”困难得多。但是,这个周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先民们对这一周期的认识,是与对物候现象的长期现象观察紧密相候的。人们正是从草木枯荣、动物迁徙、河冻河开等等的周期现象中,逐步探索到一年的长度。由此,人们便开始按照物候现象来安排生产生活,进入到所谓“花木管时令,鸟鸣知农时”的“物候授时”时代。

人们对物候知识掌握的情况,在先秦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尚书・尧典》记载了鸟兽毛皮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如仲春,鸟兽孽生;仲夏,鸟兽肢毛变稀;仲秋毛皮逐渐丰盛;仲冬,鸟兽长出细毛来御寒。《诗经・豳风・七月》,是《诗经》中较长的一首诗,用八章写了“农夫”一家一年的劳动。诗中记载了许多物候现象。如第二章“春扫载阳,有鸣仓庚(黄鹂)”;第3章,“七月鸣(伯劳鸟)”;第4章“四月秀@(药材远志)”,“五月鸣蜩(蝉)”,第5章“五月斯螽(一种像蝗虫的昆虫)动股,六月莎鸡(纺织娘)振羽”接下来用四句来写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檐下),九月在户(门内),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第6章“六月食郁(郁李,一种野果)及(野葡萄)”,“七月烹葵(葵菜)及菽(豆类)”“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可以说,《七月》就是一首最早的有关物候学的诗歌。

每逢一定节气的日子观测和记录物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每逢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记载物候和天气的传统了。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十二纪》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孟、仲、季,也就是按十二个月记载天象、物候和其他政事。如“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意思就是说,初春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夏天那样的天气,风雨不按时来,草木会早干枯,国家就惶恐不安了。这样的认识是有意义的。

对物候的观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逐渐趋向系统,形成后世流行的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最早见于汉代《逸周书・时训解》。它以五天为一候,一年约三百六十天,共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人把物候研究引向系统化、定量化的意图。

古代物候观测的第一手资料,现在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目前所能看到的时间最早、而且又有一定内容的实测记录,是南宋吕祖谦所写的《庚子・辛丑日记》。吕祖谦,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浙江金华人。他在逝世前两年,居家患病期间每天都记日记,内容包括他所留心观察到的物候。日记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初一日到七月二十八日,记有腊梅、樱桃、杏、桃、紫荆、李、海棠、犁、蔷薇、蜀葵、萱草、莲、芙蓉、菊等二十多种植物开花和第一次听到春禽、秋虫鸣叫的时间。这份物候资料非常宝贵,是世界最早的凭实际观测获得的记录。

北宋科学家沈括对于物候与高度、纬度、植物品种、栽培技术的关系都进行了研究,并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下了他的科学见解。他说,由于“地势高下之不同”,在平原地区“三月花者”到了山区则“四月花”。他十分欣赏白居易的名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这指出了物候的“常理”。又说南岭地方的草“凌冬不雕”,而汾河流域的树木“望球先陨”,这是因为“地气之不同”。他分析水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的原因是水稻本身的“物性之不同也”。更重要的是,他解释了栽培作物的物候除受自然因素制约外,人的因素也就是栽培技术也起很大作用。他说由于“人力之不同”,“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见解,指出提高栽培技术可以使作物早熟增产。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同时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物候材料。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迁注意观察各地物候,批评了当时的历书中所记载的七十二候是抄袭古代的“月令”,早已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适用了。他在《广阳杂记》中说,各地的七十二候“各各不同”,“如岭南之梅十月已开,湖南桃李十二月已烂漫”,因此他建议在“南北诸方”都要详记物候,并且要把这种记录“传之后世”。这样“天地相应之变迁,可以求其微矣”。意思是说,这样便可以探求大自然的规律了。刘献迁的宝贵意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 物候历

根据物候变化来推测时间、季节,安排生产和生活,这种历法就是物候历。物候历是中华先民最早使用的历法,最初是以世代口口相传的形式存在着。最早用文字记载物候的资料,目前还难以认定。但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四方风与四时祭祀关系的记载,反映了殷商人对分至四节及对应物候现象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编制和应用成文的物候历最早的国家。这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载物候的著作《夏小正》可以得到证实。

《夏小正》相传是夏代的历书。其中记载有人们观察天象和物候决定农时季节的知识。虽然《夏小正》的成书年代,学术界说法不完全相同,但从文字和内容来看,它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书,而且包含有更早时代的资料。

《夏小正》全书不到四百字,文辞古朴简练。虽然用字不多,但内容相当丰富。它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物候、天象和农事。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说明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十分注意收集物候资料,并且按月记载下来,作为适时安排农业生产的依据。《夏小正》是我国早期为便利农业生产而记下的物候历,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夏小正》所记物候的具体内容,可以正月为例表述如下:

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响; 鱼陟负冰;囿有见韭;田鼠出;獭献鱼;鹰则为鸠;柳;梅杏s桃则华;缇缟;鸡桴粥。

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

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

农纬厥来;农率均田;采芸。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夏小正》中的正月相当于现在的二月。这时春回大地,按书中所记:

第一段记物候:冬眠的虫苏醒了;大雁向北方飞去;野鸡振翅鸣叫,“椤钡囊馑际敲叫;水温上升,鱼从水下向上游动,水面还有薄冰;园子里的韭菜又长出来了;田鼠出穴活动;水獭捕鱼,鱼多的吃不了,竟弃置在水边;鹰变为鸠(鹰和鸠都是候鸟,来去有一定的时期,这时,鹰去鸠来,当时的人们误以为鹰变成鸠了);柳树生出花序;梅、杏和山桃都开花了;缟(一种莎草)已经结实(缇是橘红色,莎草已经生出花序,缟的花序和实相似,当时的人们误以为结实);鸡又开始产卵,桴粥即孵育。

第二段记气象:时而和风春来,虽然还有寒意,却能清融冻土。

第三段记天象:天空又看到鞠星了;黄昏的时候,参宿在南;北斗七星的斗柄向下。

第四段记农事活动:修整耕具,整理疆界,规定一个奴隶要为奴隶主耕多少田;采摘芸菜(供祭祀用)。

以上只是全书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明,远在三千年前,我国的物候观测内容已经很丰富了。而且,记载中物候与农事并列,反映了我国物候知识的发展,从开始起,就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十二纪》基本沿袭了《夏小正》的体例,而且记载物候的部分也主要来自《夏小正》。汉代出现的《礼记・月令》和《淮南子・时则训》也都是因为有物候内容而著称的,不过它们和《吕氏春秋》所记载的物候几乎完全相同。

汉代《逸周书・时训解》是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来记述的,这是我国物候历的一个很大的改进。到了公元五世纪的北魏,这种有七十二候的物候历被载入国家的历法之中,以后历代大都如此。

物候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农事历,正因为物候在农业生产上能比较确切地起指示作用,所以我国农民千百年来一直喜欢用物候来掌握农时。这从我国古代农书中可以得到证明。农书中讲到耕地、播种等的适宜时间,一般都以自然界的物候为准。例如,西汉著名的农书《汜胜之书》,记载陕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时说,对“轻土弱土”(轻松的土地)要在“杏始华荣”(杏花开始繁盛)的时候耕一遍,看到“杏花落”的时候再耕一遍;记豆类的播种时间说,大豆在“三月榆荚时”(榆树结翅果的时候)有雨可在高地上种,小豆则应该在“椹黑时”(桑椹熟到发黑的时候)有雨中下。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讲种谷(粟),首先要掌握“天时”才能“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就“劳而无获”了。因此,他十分重视农时,常把作物播种的时期分为上、中、下三期。如种谷,在“杨生种者为上时”,“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但不能晚于“枣叶生桑花落”的时候,那是“下时”。其他古农书中,如东汉崔的《四民月令》、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都有关于物候的记述。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王祯的《农书》中,独创性的绘制了一张《授时指掌治法之图》,把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与星躔、季节、物候、农业生产程序,灵活而紧凑地联成一体。他把“农家月令”的要点全部集中在一张图中,明确、方便、非常实用。他的首创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叹赏的绝妙构思。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4篇

一、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拓展思路,挖掘功能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

2、拓展教材,激活教材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孩子们生在农家,对农作物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不像城里的孩子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的表面。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更多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

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三、积极挖掘社会课程资源

1、着力实践,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 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之情

作为农村中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收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因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

如在学完一些风景名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乡村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维吾尔人;生态意识;环境伦理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四《赤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记载,多桑蒙古史》(伊朗)志费尼所着世界征服者史》引证:维吾尔人祖先居住的土拉河与色楞格河交汇的地方,并排长着两颗大树。一天,树中冒出一个土丘,一道亮光从天而降,照在土丘上。从此,土丘慢慢长大了。维吾尔人怀着敬畏虔诚的心情走进时,听到一种象唱歌一样美妙悦耳的声音,而且总有一道天光照射在土丘周围。后来,土丘裂开了,中间有5个帐篷似的内室,每间室内都坐着一个孩子。部落首领们以为他们是神,都来顶礼膜拜:当风吹拂到孩子身上,他们变得强壮起来开始走动。终于,他们走出了石室,被交给乳母照管,同时,人们举行种种崇拜的典礼。他们断了奶,能够说话,马上就询问他们的父母,人们把这两棵树指给他们看,他们走进树中像孝子对待父母一样跪拜,对生长这两棵树的土地,也表示恭敬和尊敬。这时,两颗树突然出声:“品德高贵的孩子们,常来此走动,克尽为子道。愿你们长命百岁,名垂千古!”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着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因古代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在古代民问歌谣和书面作品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一首民间诗:“小鸟从你处逃掉.燕子停栖在我这儿。百灵鸟甜甜啼叫.雄与雌并飞相合”。尢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第四章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天衣世界又穿上新装。春天的和风搞走了严冬,明媚的春天又调好了幸福之弦”。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6篇

当代世界趋势多元化发展,文化多样性众多,然而无论时代怎样更替与变迁,民族的凝聚力依旧来自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的根本。中国传统节令画,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绘画品种,它蕴藏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体现。

在插画日趋繁荣的同时,表现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风格与创意不断涌现,对插画语言的极力挖掘,也对主题与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寻找更有价值与文化内涵的主题,成为插画创作的总体趋势。

文化与情感碰撞的新表达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节气是因季节与时令变化对农作生产的指导,由此衍生出了非常丰富的生产仪式、民俗传统、饮食文化、谚语歌谣、传说等节日文化。如今,由于插画广泛渗透到商业、人们生活,并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新一代年轻人。在插画影响的优势基础上,挖掘插画表达方式。浅析传统插画,怎样让插画拥有独特的视角和魅力?

主题表达

关于节气的插画创作研究,节气时令直接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插画创作也是种对农业对大自然的直接关注和了解,农业、自然也是节气插画创作的元素。将繁杂的节气文字内容以种直观,浅显,综合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在欣赏,审视插画作品的过程更加舒适、容易记住二十四节气,这种插画创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文化知识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由空间

艺术创作离不开自然的物象,更加离不开想象。在作品创作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灵感来源,我们应该在自己精神领域虚幻想象,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等常见空间表现形式,因此在画面形象造型角度、位置安排等都十分自由灵活。同时,这种“自由空间”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将心中体验感悟到的微妙情感,与脑海中不经意间浮现的梦、记忆等虚幻形象表达出来,使人产生天马行空的感觉。

驰骋想象

中国传统节令画,在节气、童趣、线描三个元素上进行情感添加变形方式,画出吸引人的画作。在全局线描的基础上,进而在细节上塑造精彩之处,如我国民间装饰画常有“花中套景”。艺人们在大花的造型上不满足,而又在大花上添加一些风景元素,使得整个大花套风景丰富了画面,突破了单调感。以插画中的节气氛围为背景加入民俗活动游戏的元素,例如:节气雨水在民俗游戏的活动中以孩童作为主要对象,对其进行分解组合,使画面更具有联系性、图案画、平面夸张化、工艺化的特征。在细节丰富上采取点,线,面的形态使得形象构成有层次感或秩序美感,使得人们的审美情感得以激发。

二十四节气插画创作,大胆的体现了创作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表现,可以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里,毫不拘泥的探索,大胆地运用审美规律,更加注重个性的培养。

新意构图

深究节气文化特征和内涵,根据其民俗由来、地域情况、风俗习惯、娱乐活动,着重在节气民俗文化与娱乐游戏。

创作过程中,插画考虑画面的内涵深意,也必须思考如何表达画面的美感和视觉效果。一幅好的插画在构图视觉上会有突出性,为了更好地凸显插画的表现力,常常采用夸张的构图来增强画面的形式意味,为此我查阅很多书籍。

夸张视角

创作画面上,夸张构图和内容表达同样重要,介于两者联系。首先,对创作元素的内涵了解与熟知,对“节气“文化的探究,研读经典民俗传统。

从整个画面构图形式上考虑全局,进步到创作细节,一些技法和表达不能一直守住一种方式,要做到整体、细节、局部也需要有醒目精彩之处。

聚散开合

画面的聚散开合是一幅画作需考虑的基本问题,这是探究插画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这些着手看出,绘画在构图谋划上,犹如排兵布阵一般,画面的主宾,疏密,浓淡,虚实等关系,无不需要精心安排。创作中,线条作为画面艺术疏密的表达,这是为了表现画面形式感、艺术感、进行实践创新的重要手段,这是个构图立形的过程。

在平面画面中,安排画面,使达到有意境,形式饱满,甚至有虚灵的境界,全在于章法布局得体巧妙,其中我们会有矛盾,在矛盾和灵感激发中前进。为了突出线描“节气”与“童趣”主要元素的氛围感,画面大面积物体形象采用线描。

白描装饰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7篇

1.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实践表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时要亲自参与计划,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精神。

2.丰富学生的阅历和情感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自身的综合,又是语文向课外,向其他学科延伸。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时要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去亲眼目睹大自然的神奇和社会的丰富多彩。这些形象化的感受是语文课本中无法感受到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在教朱自清《背影》时,我为了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笔下浓浓的父子情深。布置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庭中同样温馨的画面,并用自己的笔把这感人画面记录下来。通过活动,有学生说夏天父亲坐在他旁边为他驱赶蚊子的,有说父亲为他煮早饭的,有说父亲为他挟菜的。他们通过自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中父爱的理解,也能写出自己亲身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之情。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写作必须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生活体验写出来的内容才真实感人。就不会有学生在写《我的同桌》时出现:“新学年开学后,班级来了一位新同学,老师安排他和我同桌,日子久了我们的友情也越来越好,后来他不小心打破了我的心爱的花瓶,我们的友谊破裂了。最后因为他要去出国,他送给我一个新的花瓶。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友谊之深”,这类脱离了生活实际的作文。

一、依据教材挖掘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现在的农村学生大多数性格外向,崇拜明星、韩剧,对生活充满热情,向往能有舞台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对学习普遍感到苦与累,对课堂听课热情不高,但参加活动的热情普遍开涨。语文学科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开展话剧表演、演讲、诗歌朗诵等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人物形像。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把课文改写成话剧,直接让学生来进行表演,学生的热情参与,整节课课堂笑声不断,讨论人物性格水到渠成。教师只是成为了这节课的组织者。在上《威尼斯商人》时,直接利用多媒体,把《威尼斯商人》的话剧直接搬上影屏,直观再现了课本中的人物,夏洛克的刻毒、贪婪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

2.由语文课向课外生活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这种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只是经过编者选入课文的典型代表篇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的许多的问题和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经过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认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无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这时,需要教师正确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去观察、访问、调查寻找答案。在教初中语文八年上册《生物入侵者》时,通过课本解读,学生虽然对生物入侵的现象有所了解,但还是停留在片面的理解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走进自然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自己身边有没有生物入侵的现象。通过调查和家长的配合,学生发现原来自己每天在田野中看到的“非洲蜗牛”、“福寿螺”都是生物入侵者。也亲眼目睹了“非洲蜗牛”、“福寿螺”对于水稻产量生产和贝类养殖造成具大的危害。教师根据学生调查后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生物入侵现象无不惊叹与震惊。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的文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学生获得的知识已不再单纯地来源于课堂,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已不再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如:教师介绍作家、作品时,有些内容学生了解的信息比教师讲得还多,教师讲授时已不再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应在考虑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从学校图书馆、报纸、广播、网络等地方得到的信息,及时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类。如:把收集到的图片按主题分为“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神奇的植物”等类型。把语言文字分为“景物类”、“人物类”、“事件类”等类型。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评议,让学生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探究性精神,将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怎样利用地方资源丰富农村孩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考虑实践活动时应该关心的问题。我校位于仙游榜头,自古以来仙游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称,有蔡襄、李耕等历史名人,有中国工农一0八团的革命诞生地麦斜岩名胜古迹、有闻名全国的“仿古家具之都”。这些丰富的地方资源不亚于其他地方的名胜古迹,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提供场所。如:让学生走进仿古家具工厂对某一工艺品进行综合实践,学生亲眼目睹了工人细心工作的场景和家乡红木传统工艺的生产流程,听到了木材机器独有轰鸣声,闻到了红木散发出的清香,摸到了红木家具的细腻与光滑,体验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样的体验是难得的生活素材,是一切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也为学生的艺术追求打开一扇窗。还可以让学生采集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向学生家长了解有关于天气的民间谚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发挥地方的优越条件,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2.挖掘农村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傣族;民间谚语;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 R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b)-0177-04

[Abstract] Folk proverbs in Dai nationality are all-inclusive. Medical knowledge and medicine culture are among them. The thesis mainly elucidates dietary, environment, epidemic prevention, herb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re, from which the unique and practical health care in Dai nationality can be reflected. The splendid knowledge and culture in Dai nationality can be seen as well.

[Key words] Dai nationality; Proverbs; Regimen; Health care

谚语“树无害虫长得茂,人无疾病全家乐”“健康的穷人比多病的富人幸福”,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健康和幸福的渴望。而要获得和保持健康就要注重养生和保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傣族民众积淀了丰厚的养生文化和丰富的实践方法,在民间有着深厚的认知基础。

1 饮食与养生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傣族民众形成了特有的饮食体系和饮食习惯,这在养生保健与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饮食体系

傣族多居住在湿热的河谷低海拔地区,出产优质稻米。从谚语“甑子里有糯米饭,太阳落山心不慌”“十块毫崩,顶不上一团糯米饭”“锅桩石愈烧愈硬,糯米饭愈揉愈软”就可以看出糯米饭是傣族民众钟爱的主食。除了糯米饭,糯米加工成的食品也在傣族地区深受欢迎。“毫崩变大靠火烤,牛皮变泡靠油炸”“冷油炸不泡牛皮,冷火烤不泡毫崩”,这两句谚语里提到的“毫崩”就是用糯米制成的粑粑,有甜咸两种口味。糯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能,常食对身体有益处。傣族人制作和盛放糯米饭的方式非常讲究和有特点,就如谚语所说“傣家煮饭不一定用锅,傣家做菜不一定用火”。傣家竹筒饭闻名四海,将米和水装入竹筒内架起火来烧,熟后即剥而可食,糯米香、竹香融于一体,香甜可口。最好的烧制竹筒饭的竹子是云南珍贵稀有的竹种香糯竹,它含有人体必需的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有的香竹黄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自然保健功效[1-4]。除了竹筒,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芭蕉~也是盛饭的器皿,平日下地干活或出门办事,用芭蕉叶包一团糯米饭,里面塞上辣椒、酱、酸菜之类的,饭菜就都有了,揣怀里或放包里,饿了的时候直接打开来吃也不需要碗筷。芭蕉叶在傣族地区可谓就地取材,非常方便,而且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民间认为还可以预防瘟疫。一支竹筒饭或一包糯米饭,取材生态、环保,携带方便且营养价值高,蕴含了傣家人的生活智慧与保健意识。

谚语说“傣和鱼不分家,再穷也有鱼干巴”“无鱼难咽饭,有鱼百样菜”“鱼是鳝鱼甜,肉是狗肉香”“江鳅耳边有毒箭,吃起来却很香”。因为多居住在溪流河边,获取的水产品非常丰富。鱼类资源不仅满足了人的味蕾而且因为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在补养身体方面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水里面的植物资源也被傣家人充分发掘和利用成为盘中美食、保健菜肴。谚语云“青苔好吃难捞起,鳝鱼可口不易捉”“澜沧江的青苔,勐腊街的酸笋”“水深青苔绿,浪急苔丝细”。青苔是傣族特有的美味。当三、四月又长又绿的青丝长成,人们便带着小筐到江流、池塘来采集。傣语称附生在江河中鹅卵石上的青苔为“改”,生长在湖中、鱼塘中的青苔为“捣”,这两种青苔营养丰富,口感最佳,可以煮、蒸、烤还可以制作成干的青苔片。因为它们长于清流之下,不受污染,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防治疟疾,对消化不良、肺炎、气管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堪称天然绿色保健食物[3-6]。

谚语“一绿就是菜,一动就是肉”说的是傣族人爱吃、会吃。田间地头的野菜和令外人难以接受的奇异动物都可能出现在傣家人的餐桌上,成为大自然赐予的保健秘方。傣家人食用的蔬菜多为野菜,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常吃山茅野菜,身体健康不长癌”。这些具有保健价值的野菜在谚语中有大量的反映:“冬吃帕吃短,夏吃葱姜汤”中“帕吃短”指的是“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民众多喜欢食用,同时还被广泛运用在医学中,是兼具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菜。“左手一把蕨蕨菜,右手一篓小鱼虾;山中的宝任我采,水里的肉任我拿”“蕨菜美名龙爪菜,七箩八箩不愁卖”“山箐边的龙爪菜,箐沟里的小鱼虾”,蕨菜味美,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虽微苦但具有清热解毒、润肠的药效。“雨后进山,一挑竹笋一筐菌”,傣族地区竹林茂盛,食用竹笋非常普遍,酸笋、苦笋等笋类食物都是傣家人的特色佳肴。竹笋味道鲜美,开胃健脾,富含纤维素有利于通肠排便,长期食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木耳香菌遍雨淋,只怕脚懒手不勤”,山中菌类丰富,采摘方便,以木耳为代表的山珍味道鲜美、滋补身体[7-9]。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人们喜欢食用昆虫并认为别具风味。谚语云“野猪觅笋跑山箐,女人打菌寻蚁堆”,这句话里就含有傣族特色食品酸蚂蚁、蚂蚁蛋。蚂蚁和蚂蚁蛋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天然食品,其保健和药物功能也不断地得到检验和印证[10-11]。

谚语说“青茶越嫩味越浓,米酒越陈气越醇”“不吃糯米饭不是傣家人,不会喝米酒不是男子汉”,米酒和茶是傣家重要的饮品。傣族人善种稻也善于用谷米酿酒,用糯米酿制的烧酒香醇甘甜,能解渴消暑、解乏提神、促进血液循环、滋润肌肤。傣族聚居地西双版纳是野生茶树栽培的发源地,普洱茶是其特产。傣族家家有茶罐人人会喝茶。茶有消食、解毒、提神的功效,长期饮用能起到延缓衰老、防病抗病的保健作用。

1.2 饮食调味与搭配

傣族饮食的口味以酸、辣为主。如谚语所表述的“酸叽叽菜胜过熟剁生”“多吃辣椒伤肠胃,不吃辣椒菜无味”。喜食酸辣是与傣族生活的环境、气候有关的。炎热潮湿的环境里,酸味食品能健脾开胃、消暑解热、促进食欲。还因为傣族人多进食糯米饭,尤其是外带的糯米饭冷了以后变硬更不利于消化,多吃酸食有益于消化。出于对酸食的偏爱,傣家人制作出许多带酸味的食品,如酸笋、酸菜、酸鱼、酸牛肉等。“酸笋煮鸡,不笑心也喜”“酸笋煮黄牛肉,美味胜过烤鸡”,以酸性食品搭配肉类,酸解油腻助消化,成为傣族饮食的一大特色[1-3]。辣则具有发散、活血,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潮湿的环境里多发风湿病,傣家人认为多吃辣可以除湿祛风。

傣族人爱吃烤制食品,谚语对此表述非常多:“竹楼上烤肉,满寨子飘香”“趁热吃烤鱼味道鲜,趁酒醉跳舞脚步圆”“烤鱼要快,烤肉要慢”。但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常吃香香炒炒,脸上水色不好”,常吃香燥食物对身体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吃得相对科学、健康,傣家人很讲究烧烤时各种调料、饮品的搭配与调和。首先是辅料和佐料的选择,“不栽香茅草,难做火烤鱼”,香茅草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的香料,含有天然的柠檬香味,有和胃通气、消毒、杀菌的作用。除了香茅草,大芫荽、荆芥、 薄荷、花椒、香菜等都是傣味烧烤的佐料[2,4,11],都具有祛风除湿、发散解表的功能。其次是饮品的搭配,吃烧烤时配以柠檬汁、酸木瓜水等酸味饮料[12],化解油腻,清热解毒。

1.3 饮食习惯与禁忌

傣族人在日常生活中还非常注重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见好吃的,想有两个胃,抬三个碗”“一顿猛吃猛胀,十顿只得喝汤”“吃饭只要七分饱,喝水别像水牛下箐沟”“少喝米酒壮筋骨,贪杯卯牢活见鬼”,这批评的是不知节制、暴饮暴食的行为[13]。《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14],吃得太多会损伤人的肠胃,时间长了还会产生疾病。而“嚼不细伤胃,咽太快呛喉” “饥时狼吞虎咽,肠胃留下后患”又说的是饮食过快、过急也会造成消化和肠道方面的疾患。“冷不吃,凉不咽,睡觉香又甜”“热汤刚出锅,莫要抢着喝”,饮食的冷热也要适度。《灵枢・师传》指出“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14]。饮食过热或过凉都对身体无益,太热会灼伤食道和胃,太凉则伤牙齿和肠胃。“偏食者厌弃的食物,就是他最好的补药”“拣嘴病多,爱哭泪多”,挑食会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对健康无益。“生病怪嘴馋”“吃啥莫告诉忌嘴的病者,有啥莫通知贪财的匪贼”,告诫人们生病服药期间如果不遵医嘱,不守禁忌,任性食会加重病情。

2 环境与养生

人的健康、寿命和环境关系密切。正如谚语所说“水土好,疾病少”,基于此认识,傣家人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和居所环境。

2.1 生态环境

傣家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生存与保持健康的基础,因此对自然环境非常看重和爱护[15]。谚语有这样的表述:“森林是气候的梳子,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森林是大地之肺,大地是万物之母”“有森林才会有水,有水才会有田地,有田地才会有粮食,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傣家人深切认识到森林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的功能,植树造林就是造福自身。“热带河谷森林密,砍了树木猴不聚”“林好鸟自投,鸟多林更稠”,保护森林植被既为动物守住了饮食、栖息、繁衍的场所,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自古逐水而居,傣家人自然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美需要有叶,地肥需要有水”“水库装满水,不怕田张嘴”。并懂得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能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如谚语所云“水满塘,谷满仓,修沟就是修谷仓”“水源头解便,害了沿河一大片”。

2.2 居所环境

“燕子做窝用烂泥,傣族盖房用竹子”“竹筏不怕浪打,竹楼不怕水淹”,傣家民居竹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架空养家畜或放置生产工具,有利于防潮湿、避虫兽。用有缝隙的竹笆做楼板和墙,便于通风和透气,前廊开敞光线好,保证了充足的日照[16-18]。这样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的竹楼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居所的需求。此外,傣家人还追求生活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在庭院内栽植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谚语所描绘的“寨子是大果园,楼院是小果园,浓荫下面才住人”“惜土如金种三层,椰子、槟榔空中园,酸角、芒果窗边园,花生菠萝地上园”“竹楼前后瓜果香,防风防火又遮凉”“窗前种果,晒台栽花,椰子槟榔围篱笆”,绿色、优美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有利于颐养性情,保持身心舒畅。

3 卫生防疫

傣族民众对保持清洁卫生是防治疾病的基础这一认识由来已久,并积累了丰富的卫生防疫经验。

3.1 居室卫生

谚语“寨子常打扫,人康畜兴旺”“无事勤扫院,强如进药店”“别满地吐唾沫,别满屋丢烂衣裳”,教人要经常洒扫,保证室内外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炎热潮湿的环境里,蚊虫本来就较多,肮脏的地方更容易滋生蚊蝇和细菌,“别看蚊子小,疟疾一来全寨倒”“消灭蚊虱蚤,疾病自然少”,苍蝇、蚊子、跳蚤等都是疟疾、乙脑等疾病传染的媒介物,消灭害虫是控制发病源头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在生活细节中进行防疫消杀工作,就如谚语所告诫的“宁可织布缝蚊帐,不必花钱请摩雅”“睡觉懒得挂蚊帐,生病急坏爹和娘”。

3.2 饮食卫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傣族人非常强调饮食卫生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意义。因为气候炎热,傣家人喜好生冷。“傣家楼房不缺竹子,傣家的名菜不缺剁生”“剁生头碗菜,男人个个爱”“麂子肉剁生,醉哑男人口”。“剁生”是生食名菜,肉类、蔬菜配以调料都可以剁碎、捣烂食用[3]。但吃生肉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险,因此,傣族人在认识到“条虫不怕剁生细,就怕沸水煮透肉”的卫生知识后就改用熟肉制作熟剁生。肉食要煮熟才能食用,水也要煮沸才能饮用,谚语“涨水烫病魔,喝了体健康”强调的就是不喝生水。生水一是太过寒凉,二是如果被蚊虫、灰尘杂物等污染后直接饮用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蔬菜多洗洗,疾病不找你”“生菜不洗蘸喃咪,不到半夜找摩雅”“若要全家不生病,锅碗瓢勺洗干净”,食材和器皿也要保持清洁卫生,带有污染物的蔬菜和饮食用具会将细菌带入人体并可能因此染上疾病。“舍不得吃,变酸更吃不得”“吃饭只能八成饱,喝茶莫喝过夜茶”,吃过夜、过期的已经变质的饮食会引起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水源头解便,害了沿河一大片”,如果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也会引发肠道疾病,要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就要保护水源,清除污染源。“不洗手不配吃抓饭,不浴身不能上帕垫”,傣族人习惯用手捏饭吃,因此也特别强调个人卫生,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3.3 个人清洁卫生

谚语“人爱干净,病魔远离”,强调了个人的清洁卫生在防病抗病中的意义。保持个人清洁就要常洗澡,“住房要勤打扫,人要勤洗澡”“洗澡为身体清洁,除垢为皮肤健康”,洗澡不仅可以去除污垢,还在炎热的天气里起到降温解暑、清爽神志的作用。此外,还要勤换衣洗衣,“要想干净勤洗澡,要想常新勤更衣”“洗衣不洗澡,臭气不会跑”。在洗浴方面,傣族人有自己的天然洁净去污材料,谚语“想要头发美,柠檬汁加淘米水”“椰汁洗发,白发变黑发”“椰子油洗头,秀发黑又柔”就透露了傣族人美发、护发的秘诀。柠檬汁有杀菌作用,淘米水富含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帮助头发生长、黑亮[19]。椰子油则可以预防头发分叉,防止头皮屑并保护头皮。谚语中还有对洗浴方面的忠告,如“不要在三月下河,不要在十月串姑娘”,傣历三月是冷季,天气冷河水较凉,没有养成冷水浴习惯的人下河洗澡容易生病。“不流动的水别洗头洗澡”“沼泽里洗澡,先把棺材找”,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不流动的充满污染物的水里洗浴对健康自然是有危害的。

4 民间草药和土方

4.1 利用民间草药防病治病

傣族居住的地区生长繁殖着很多种类的热带植物。人们在对这些分布广泛采集方便的植物长期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具有防病治病的药效。这些药物资源最终成为傣族医药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如谚语所云“出门便是草,草中有百药”“傣家的田坎坐下都有药”“头顶香蕉脚踩菠萝,一屁股坐下三棵药”。人们充分相信和肯定草药的药用价值,“百病自有百草药”“草药草药,根根棵棵驱病魔”。因此,民间有着丰富的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经验,如“饱肚的藤山药,消食的鸡素果”“向车梅子根,治胃病断根”。

4.2 运用民间土方医疗保健

除了采草药防病治病,民间还有许多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且效果奇特的土方。如“米酒生姜炖大头鱼,偏正头痛可治愈”“米酒生姜猪脑髓,隔水炖食治头疼”,大头鱼和猪脑髓都有益脑髓的功效,用以治疗头痛、头晕目眩、神经衰弱。“烟酒熬夜声嘶哑,橄榄竹叶煨绿茶”,橄榄清热解毒利咽,竹叶有清心凉肺的功效,绿茶则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三者混合煨制的饮品能清热、消炎,缓解咽喉不适。“香茅草水清凉剂,洗在身上痱子退”,香茅草含天然柠檬香味,用熬煮后的水洗浴能润湿皮肤,消毒、杀菌。“娃娃周身长痱子,黄瓜屁股擦能止”,黄瓜具有除热、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黄瓜擦拭身体能起到消痛、止痒,缓解痱子症状的作用。“香木瓜熬汤,产妇喝了奶不干”,人们普遍认为木瓜酶对乳腺发育有帮助,食木瓜还有增加乳汁的效果。这些民间疗法使用的原料多是生活中常见之物,取之方便,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用药或少用药就能防病、治病这表现出傣族民众的极高智慧,也彰显了傣医药的强大生命力。

5 结语

傣族民间谚语以轻松、生动的形式向普通百姓呈现了祖辈在与生活、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所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是傣族优秀的保健知识和养生文化的传播载体,值得引起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能使它们成为医学科学的补充,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亚朝.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4(5):54-58.

[2] 赵玲,张林屏.环境伦理视角下的傣族食品与健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2):39-47.

[3] 高徽南.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饮食文化及其审美特征[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4):14-17.

[4] 岩香宰.西双版纳傣族饮食文化[J].今日民族,2014(1):20-22.

[5] 王文光,姜丹.傣族的饮食文化及其功能[J].民族艺术研究,2006(3):34-39.

[6] 李雁丹,覃基煊,彭江云.浅谈傣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6):2-3.

[7] 徐梅,吴永贵.浅论傣医药文化的“药食同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2(2):67,70.

[8] 杨云波.浅议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6):199-201.

[9] 赵青.西双版纳傣族竹文化浅说[J].青春岁月,2014(10):460-461.

[10] 伍琼华.傣族医药与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6):53-56.

[11] 王婧,张超.傣族饮食中的傣医养生观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1(11):74-75.

[12] 潘玉梅,刘宏茂,许再富.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饮料植物利用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6):653-664.

[13] 蒋力生.中医饮食养生要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 12(6):27-34.

[14] 黄帝内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14-215,716-717.

[15] 曾海燕,彭友良,黄之镨,等.从傣族文化与普洱茶的关系看环境、资源与人文的和谐发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2(2):61-63.

[16] 段家_.浅析傣族村寨中的生态文化[J].红河学院学报,2007,5(3):25-27.

[17] 付声晖.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文化背景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24-25.

[18] 李伟,冯红卫,陈伯平.傣族民居价值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4):63-65.

[19] 邹惠莲,饶华.关于傣医在预防保健方面的初步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0(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