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文章欣赏

经典文章欣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典文章欣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1篇

2、敬爱的各位老师

3、亲爱的同学们

4、大家下午好

(一起):一一班诵读展示现在开始

5、五千年的历史

6、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7、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

8、是文化长河中亮丽的浪花

9、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10、诵读千古美文

11、传承千古文明

12、下面 请欣赏古诗诵读《静夜思》

13、无论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14、还是如诗如画的秋天

15、大自然都赠给我们美丽的风景

16、让我们走进大自然 去看蓝天白云 去听小鸟鸣唱

17、妈妈的慈爱与温暖

18、老师的体贴和关怀

19、浓浓的亲情和友爱

20、让我们慢慢去品尝 去回味

21、金色的童年 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22、校园内外 我们诵读经典

23、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好好学习。

24、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25、下面 请欣赏《三字经》节选

26、诵读经典 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身上传承

27、诵读经典 让民族的文化在我们身上传递

28、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

29、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作品;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叫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作品诵读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诗文中蕴含着包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指引,而且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仅深深的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

3.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有着灵巧的修饰、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字等特点的好文章的诵读中,学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词汇量,逐渐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语感,慢慢地将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转为己用,在语感的培养中积累了语言,提升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实施

(一)制订诵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学生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稍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渗透情感,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思想引领指明方向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立体化地设计活动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之中获得文学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将情感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诵读活动中精心选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感悟、思考与提高。例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可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诵读内容,如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同时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文学经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孩子来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实施高效的、科学的文学经典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力倡导文学经典教育教学, 有效地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所谓“读‘经典’的书, 听‘经典’的课, 做一个有根的人”, 这也许就是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真谛吧。

参考文献

[1]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2011(10).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3篇

笔者认为提倡经典阅读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开小口,挖深井。一方面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大学生很难有大量的时间集中阅读经典,另一方面,开出一系列的阅读清单也会吓跑不少大学生读者。图书馆人不如因地制宜,从大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激活已学经典,从已知经典中发现闪光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经典不断加以发扬光大,或许能将大学生阅读中呈荒漠化的经典阅读变成一片绿洲。图书馆人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从而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不断疗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痼疾。因此经典阅读与欣赏就必须要注重融合,注重创新,而要融合与创新,首先在于激活读者的知识存储。激活就是在阅读欣赏中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又坚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互动中运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教师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循循善诱,层层点拨,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实践证明,点拨、激活是可以利用多种阅读艺术,或曰点石成金,或曰画龙点睛,或曰触类旁通,或曰独辟蹊径,不一而足。教师要营造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在教与学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夯实基础,总结提高,以求融会贯通,从而掌握基本规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而且提升了文艺欣赏水平,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了全面的基础。具体探索如下:

1变教化为点化,助学生点石成金

经典阅读与欣赏忌通过说教来显示文学的教化功力,如执意去做,结果必定背道而驰。即生硬地通过作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或游离作品之外进行说教,都是不可取的。而纯文学阅读脱离当今时代与社会,一味地追求咬文嚼字,也同样不可取。现在学生知识面宽,头脑灵活,敏感性强,就必须营造外在的学习氛围,因势利导,进行点拨激活,在师生之间沟通,能够不经意地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与上进心。启明书友会开展经典阅读,其中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上与年轻的体育老师产生了矛盾,满脸委屈地向我倾诉。我就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一周后名著《西游记》阅读后讨论:师:《西游记》最讨读者喜欢的是谁?为什么?众生(异口同声):孙悟空。他天不怕,地不怕,脑子活,本领大。师:孙悟空的本领哪里来的?生:须菩提祖师教的。师:孙悟空是怎样向须菩提祖师学艺的?生:须菩提祖师讲了几种长生不老之法,而孙悟空不甘平庸,惹得须菩提祖师很生气,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关上中门背着手生气地走了,孙悟空不顾别人的嘲笑,聪明地想到了须菩提祖师是在考验他的悟性,原来打他三下的含义是暗示他三更天去学艺,关上中门背着手意思是要他走后门。师:这证明你们有悟性。但你们知道孙悟空如何学艺的?生:说不清。师:孙悟空很聪明,可他学艺也得十年。有七年是打基础,有了悟性,才引起师傅的注意,后来又学了三年。你们看到孙悟空学有所成这个结果,忽视了他打基础,培养悟性的过程,他是七年积累,三年提高。没有积累就没有提高,就不会有创新,就不会有大家心目中的孙悟空。它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捷径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急功近利。须菩提祖师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孙悟空的选择,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注重营造外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就能变教化为点化,化腐朽为神奇。该班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有的甚至还与老师之间产生了不愉快,通过引导,启明书友会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感悟不断升华,经典作品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诉求,这就是经典阅读中的激活,这就是欣赏中的点石成金。

2化感性为理性,让学生画龙点睛

经典阅读要求在阅读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提升。在阅读与欣赏中,通过阅读指导给学生具体作品上的点化,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将知识激活。在欣赏《荷塘月色》时,通过指导,学生读后感觉意味深长,意犹未尽,有学生竟然玩味文字的味道。问:老师,《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却一字未提月光,可是却让人觉得这只能是月光下的荷塘,这是为什么呢?师:你们各抒己见,求得答案。众生:朱自清文学功底深厚,又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朱自清有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师:大家开始体味到了文章的妙处了。这个问题可以用唐代诗歌理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含蓄》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们能领会这话的意思吗?众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笑)是用衬托方法,不直接写事物的本身……在经典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不少学生都认为蔺相如智勇双全,能顾全大局,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而廉颇作为一个“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名将能负荆请罪,实属难得。在讨论中我觉得蔺相如的“勇”是“智者之勇”,而廉颇的表现是“勇者之智”,我们在阅读中欣赏他们的精彩表现,我们也分析出廉颇蔺相如之争的症结所在。廉颇需要疗愈的是心中对蔺相如的出身低贱,重军功而轻外交谋略的心理痼疾。蔺相如以宽广的胸襟作了退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情操彻底疗愈了廉颇的心理痼疾,也给我们以深沉的思考:赵国有了文能治国的蔺相如与武能安邦的廉颇,国力自然提升了一大截,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秦国能奈赵国何?通过点化,学生的认识得到了质的飞跃。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理解抽象的文学理论,这样来调控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培养兴趣,然后主动提出问题。教师问有所指,含而不露;学生则急于解惑,渴求根源。这就是经典阅读中的激活,这就是欣赏中的画龙点睛。

3转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触类旁通

经典阅读与欣赏不仅仅是阅读目的的集中体现,而阅读疗愈的内容主要由学生在阅读中消化,即“功夫在诗外”。学生阅读《劝学》,教师点拨。师:请就“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的“利足”在古今作品中举出例子。生:历史上有许多飞人。比如夸父追日啦,《水浒》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师:我也来说一个民间传说。关羽骑着赤兔马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周仓跟随。关羽想周仓天天跑来跑去太辛苦了,想给周仓买匹千里马,却未能如愿,只好挑了一匹日行八百的骏马。三天下来,周仓急了,这样下去岂不是要耽误关羽的行程吗?第四天周仓要关羽尽管纵马扬鞭,他保证跟上。于是关羽策马飞奔,而周仓却将马的四蹄捆起来,用枪挑在肩上,甩开大步,追上关羽,周仓可算一个“利足”了吧。生:(笑)十足的“利足”!翌日《劝学》阅读与欣赏。很多学生已经成诵,。课下辅导课。生:老师,能不能再讲讲“利足”?师:好吧,再讲一个。“《说岳全传》中讲岳飞一次在打败金兵后带张保奉诏回京,途中收留了企图打劫他和的王横,并让张保与王横和自己的胯下骏马赛跑,结果张保跑到马头的位置,王横跑到马尾的位置,从此岳飞身边就有了‘马前张保,马后王横’,这两个人也是‘利足’。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抗金豪情使王横也由拦路打劫的小人最终成为抗金的英雄。”……以上是《劝学》阅读与欣赏的片段,包括阅读指导、集中点拨、延伸补充,但其中都贯彻了一个“激活”法。即以自主阅读为主,老师点拨欣赏为辅,学生与老师相辅相成,注重阅读欣赏的融会贯通,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拓宽了经典阅读欣与赏的内容。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哲学、历史、地理、神话、宗教等等熔于一炉,教学生以方法,给学生以启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灵也在师生交流中感受了震撼,受到了涤荡。这就是阅读中的激活,这就是欣赏中触类旁通。

4任思想穿越时空,引学生独辟蹊径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4篇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足够我们学习、借鉴与欣赏。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让语文课沾上形式主义的色彩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只追求“时髦”、“时尚”、“新鲜”,而应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那么,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在现有的文化范畴中,渗透“经典文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教师要注“长流水”

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内涵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经典名篇,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简捷的桥梁,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这既庄严又神圣的重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有“长流水”来洗涤、渗入、引导学生。

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有许多许多,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语文教师要潜心学习、流水长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有所教”、“能所教”。

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中就选用了许多精辟的经典文章,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能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深入其中、真情流露,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文素养、个人内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文化熏陶,课堂要有“大语文”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在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传授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共鸣与提高。课文教材所选择的优秀作品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精选出来的千锤百炼的珍品。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注重汲取经典精美的语言,用严整而灵活的形式将深刻丰富的哲理传授给学生,这样定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增长文化知识,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欣赏能力,得到文化熏陶。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知识需求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汲取知识的需要,因此语文学习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在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有广阔的天地发展语言,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后,便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三、拓展思维,德文共进,学生要与“经典同行”

经典文化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学习经典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全方位修身养性,正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享有一个快乐的经典人生。

我认识到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就是从一位同事孩子的表现受到启发开始的。这个孩子从三岁起妈妈就让他背诵古代的《三字经》、《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由浅入深地涉及。

在一年级时,孩子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一面:识字量比同龄孩子多出许多倍,自己已经可以查着字典读《三国演义》了;课堂回答问题想象力极为丰富,有许多奇思妙想令老师惊喜;因大量背诵文言文,自然而然明白了许多古代文字的含义,学习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甚至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自己的文章并加上译文了……所有这些都让我惊叹并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学生们是不是也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精髓呢?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不断渗透经典文学的精华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我们要通过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学的熏陶渐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学识、良好的道德品行,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博于学,明于思,笃于实,志于人”。

四、升华经典,全面开花,语文要持“本色发展”

经典文化的教学仅仅持一班之力、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校的重视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充分挖掘了“中和”文化的内涵,倡导“中和”精神,“儒雅”的校园文化在一花、一石、一路中随处可见。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学前到五年级,经典名篇涉及全面;学习经典的活动层出不穷,“书香味”、“书卷气”萦绕在老师的身边,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了学校做坚实的后盾,教师传授经典文化的劲头更足了。

我在教学过程中,除重视经典文化的渗透,还加入了许多经典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经典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学以致用。如我多次组织美文诵读、古诗古文诵读比赛,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与肯定,也达到了我组织活动的目的――让语文教学更具有“文”的气息,提高学生对经典美文的理解、兴趣,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获得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让“经典”的意义得到升华。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悦读经典 书香校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79-02

中华文化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她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经典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尤其紧迫和必要。孩子们从小诵读经典,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耳濡目染,定将受益终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并有责任把经典文化传承下去,让经典芬芳孩子的童年,让经典滋养孩子的灵魂。从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校努力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系列活动,2012年9月,我校继续深化与推进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将我校的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程常态化、特色化,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受经典文化,尽情汲取圣贤智慧。

一、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欣赏、了解我国的传统精粹,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做一位知行合一的阳光少年,自2012年起,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布置上力求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好经典文化宣传教育,让学生能更多地与经典文化进行亲密接触。我们的校园不但建了经典教育先贤墙,组建了“经典绵远 幸福校园”系列宣传画,还从学校经典教育的“五名活动”出发,设计制作了我国的经典十大名画、十大名曲、十大名著等文化墙,洗手池的文字提示牌、走廊的读书标志牌等。在我校的公布栏上,可以看到用诗文、国画、书法、剪纸装点好的宣传栏,宣传栏里有孩子们的手抄报,各式各样的绘画与书法作品。从校门口到教学楼,孩子一走进校门,就如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阳光之中。不仅如此,我校并以经典人物为班级命名,每一个班级的教室四周设有关于经典文化的名言名句,并设有一个关于经典文化的图书角,课间时,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目,充分做到让学生以书为友,以书作伴,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在我校,处处可以听到琅琅书声,阵阵笑声,感受到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悦读经典,让孩子们在先贤的智慧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铸造健康人格。

二、设立大课间三分钟经典诵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校设立了每天一节“大课间三分钟经典诵读”。除了每天早上8:10到8:20是早读时间,和星期三下午2:10到2:20是午读时间,我校还利用大课间,进行诵读古诗和诗文的积累。每天大课间,每个孩子横成排,竖成列,精神抖数的站在操场上,在小主持人的带领下,清晰有节奏的诵读孔子关于交友、学习等名句。琅琅诵读声,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就这样,孩子们利用好在校的每一分钟,进行经典诗文背诵、比赛等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通过反复的经典吟诵、演讲、接龙、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强化记忆,促进自身经典诵读的积累。同时,并利用经典诵读课进行经典“学习成果展示”,老师引导学生以 “诵读”、“表演”、“手抄报”、创作经典诵读图画等多种形式来演绎经典诗文,在全校范围内发动更多学生加入诵读经典行列。

三、创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相关校园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大力推进并深化经典文化教育,落实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的实施,我校创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相关校园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平台,让孩子们在“书声琅琅、歌声飘飘、笑声阵阵”中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魅力。如“经典文化诵读个人pk赛”、“经典诵读状元pk赛”、“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名句默写大赛”、“硬笔书法作业展”、“电影欣赏”、“诗歌作品征集”、“美文诵读大赛”、“剪纸”、“诗歌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走进经典的热情,让孩子在诵读中感受经典文化的智慧。

四、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我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广东本土特色,编写了一套学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其中,一年级以广东经典儿歌为中心;二年级以广东经典童谣为中心;三、四年级为广东经典短诗为中心;五年级为广东经典词、长诗为中心;而六年级则以广东经典长诗、古风和散文为中心。内容极具广东特色,以启蒙养德、陶冶情操。

五、定期召开“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实施”阶段性工作经验交流会

善于反思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我校定期召开“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实施”阶段性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学校实施“悦读经典 幸福校园”工程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与交流。除了各班级根据自身实施情况进行汇报,还特邀天河区在经典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兄弟学校优秀教师对经典教育做出介绍。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用理论与实践武装,提高教师实施经典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就这样,我校全体教师一步一个脚印,细致而深入的推进我校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的实施。

自我校实施中华文化经典教育以来,我们学校的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变得更阳光了,待人谦和,孝敬长辈,文明有礼。作为一个典型了城乡结合部学校,听着孩子们整齐的朗诵“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看着孩子们自信而懂事的笑脸,全新的校园,全新的开始,家长们都连连称赞。天河区教育局局领导给予了我校更多的鼓励与肯定,而《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电视台、新浪网等媒体也争相报道我校经典文化教育实施的相关活动。

孩子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变得更加阳光、自信;教师在经典活动中变得更加敬业、有爱心;家长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更相信孩子,相信学校,共同打造了“书声琅琅、歌声飘飘、笑声阵阵”的幸福校园。

参考文献:

[1]高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02期

[2]张静.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分组实验[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3]张小梅.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1期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发挥魅力 经典美文 创新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

一、前言

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政策,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始终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对汉字、词语等有所理解和掌握,还要在语言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都会使得学生认为自己责任重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添加入经典美文的元素往往可以使得学生适当地放松心情,认真感受语文教学带来的乐趣。让高中生在寻找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发现美,在欣赏经典美文的过程中感受美,在将经典美文应用到写作的过程中创造美,在向其他同学、朋友讲述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印证美。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打破高中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热爱对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以及运用,发挥出语文教学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学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学会使经典美文的魅力得到极大地发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中渗透的灵动,感受作品中展现的魅力,创造心目中对美和经典的诠释,证明经典美文的魅力。利用经典美文在课堂中发挥的极大魅力,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打造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师生优秀品质的养成。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品,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更多的经典美文。第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对经典美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更加放松身心,全身投入到对经典美文的体会当中,感受每个字词带来的美,让学生们带有紧张的高中学习氛围能够得到稍许放松,帮助高中生们放松身心,这样将更有利于高中生对其他学习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第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等正确地将经典美文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具有文学色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运用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经典美文的影响下,高中生良好的气质也会得到更好地培养。第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高中生讲述自己所熟知或喜爱的经典美文片段,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经典美文带来的乐趣。在相互讲述、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经典美文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将会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会对语文更加喜爱,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在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美文的重要性

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始终都对课业压力重大的高中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述,那么学生将会对高中语文产生反感心理,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必须创造出更为新颖、科学、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即可更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都会一直听从老师的讲述、分析,然而在应用经典美文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得到了真正地体现。语文不仅是一个提升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经典美文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会对经典美文的体会、欣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会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也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善于将经典美文应用于写作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中,高中生更能够将自己的语言加以修饰,使得言语更加谨慎,充满美的色彩,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素养。经典美文的应用使得高中生进入到美的世界中,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要领,促进自己良好素质的养成,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经典美文的魅力,使得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高中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学艺术的形成,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素养,提高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更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在高中生的整体气质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总之,发挥经典美文的魅力,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接近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亚娜,白红.经典美文写作方法探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7.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7篇

一、 “影视图片”晒一晒

(一) “影视阅读”演示

现在已有不少名著被搬上了银幕或荧屏,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可组织学生在同堂阅读课上观看影片或电视剧片段,再设计相关的学法指导活动,通过层层渲染,吸引学生读文本。如教学《景阳冈》,学生只从字面了解武松的英勇无畏,对武松的形象还不是很清晰、深刻,教师通过播放《武松打虎》视频,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勇,并适时引导剧情的发展:武松是一个打虎英雄,为什么最后落草为寇上梁山呢?学生对武松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阅读名著《水浒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影视”为引子,发挥其情境性、激趣性、形象性等作用,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影视阅读”这一生动的形式,使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受到感染,就有兴趣去欣赏文本,领悟文本。

(二) “图片绣像”展示

语文教材上几乎每篇经典文章都配有插图,因此可用“图片展示”“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草船借箭》,笔者抓住《三国人物绣像》的图片资源,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猜认,并简要交流,看看涉及各人物的精彩故事,作者又是怎样来描述的? 端详图像,观察他们的衣着、神情、外貌,想象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图片绣像涵盖的内容富有弹性和意蕴,很多地方值得挖掘和赏析,教学时引导学生欣赏图像画面,选择适宜角度进行相关讨论与思考,利用图片绣像发挥其图画示意和隐喻的功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二、 “描绘故事”读一读

(一) 教师引领质疑读

平时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自己阅读,有时不妨换种方式,由教师娓娓道来,学生静静倾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教师的读并非简单地、照本宣科地读,学生的听也并非机械被动地听,读得越精,思得越深。例如,师生阅读《爱的教育》,教师可边读边引导:(1)书中主人公安利柯,他父亲经常勉励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2)书中写了许多小主人公,他们的家庭环境、品性习惯不同,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闪光点?(3)书中有很多使人感动的地方,它们为什么能使人感动呢?教师一边读,一边让学生做一些猜想。读听的同时师生共同走进故事,与书中的人物交谈、对话。师生一起享受阅读过程。有的学生为了更快地知道故事的发展,就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二) 同学轮流探问读

在教师引领质疑读的同时,可在生生之间展开读。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精彩的故事做好阅读的准备。比如在读《爱的教育》时,同学们又选取《少年笔耕》《铁匠的儿子》《卡隆的母亲》等故事阅读,并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叙利奥是个怎样的男孩?文中的老师、同学、同学的妈妈是怎样安慰卡隆的?学生交流的问题不一定非得难倒同伴,但必须引起倾听者的思考,避免无效倾听。各小组读完之后,根据表现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故事会。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轮回的故事描绘竞赛!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或者初读时提出一些问题,重读时再提出另外一些问题,作为阅读的目标或辨识的头绪。提问可以涉及名著的各个方面,情节、结构、语言、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意境等等。的确,在阅读中提问和质疑,不仅是阅读的一种良好习惯,同时也推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 “批注内省”写一写

在同堂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不动笔墨不读书”入手,引导学生以做批注的形式来阅读,让学生把阅读时的感悟,归纳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阅读中理解,同时留下深层次的思考。

(一) 依“榜样示范”写

历代文人中一直有人对名著进行评点。比如金圣叹评点过《水浒传》,毛宗岗评点过《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过《红楼梦》。这些评点中,有许多出彩的批注。我们可以用这些评点作为范例引领学生,同时渗透标注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批注。比如,“圈点”用一套规定的符号,关键词语下加着重符号,在重要语句下标上记号等等。所谓“批注”,就是对精彩部分作评点。评词语的精妙,评句子的优美,悟语段的独特感受等等。圈点批注的过程是读、思、悟交融与反思的过程。边读书边动笔,对每个故事留下思维痕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阅读状况就会从最初的“水过地皮湿”发展到“圈点钩画”动笔墨地读。

(二) 依“自我体悟”写

对于高段学生而言,他们对名著中描写的精彩点、读者与作者思想情感的共鸣点或冲突点、语句含义的深刻点与精辟点等已有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批注点的悟性,引导学生把独特的感受记录下来,把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标出来,这样可促进学生养成对经典名著深度阅读的习惯,时间久了,能不断地读出感受,兴趣自然产生。例如阅读《三国演义》,边读边引导评议批注:这一章回主要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我最欣赏的语句有哪些?摘抄几句。旨在形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我最感兴趣的情节是什么?我最欣赏的人是谁?写写理由。旨在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生做批注,教师必须有批改和反馈才有效果。但教师当堂完成这么多问题的批改有一定难度,可分小组抓住重点批,比如,第一组侧重批阅第一小题,第二组侧重批阅第二小题,依次类推,批阅中针对问题及时修改,发现闪光点给予肯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实践后,就自然掌握了方法。写作资源一旦开发与利用,可批注的内涵与外延就更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人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原著中的空白点,重构人物角色,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语言,在写作的方法技巧上做文章。有时候可运用同堂阅读的经历和体验,应运而生一些写作的话题,如《我们一起品三国》《话说木牛流马》《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等,总之这样的方法选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个性阅读的成果,使名著阅读的效能达到最优化。

四、 “丰富活动”赛一赛

为了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充满愉悦的氛围中阅读,我们开展“撰写颁奖词、诵读大比拼、故事擂台赛、成语接龙、名人奇闻讨论”等阅读竞赛活动。情辞恳切的“颁奖词”表达对名著赞誉和理解的升华。“诵读大比拼”让名著鲜活起来,“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让你走进人物的心灵……这些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他们含英咀华,在相互竞赛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在阅读中不断充盈和内化。

经典文章欣赏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经典美文鉴赏 写作能力

经典美文鉴赏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思考,从而使读者产生不同的艺术思维的过程,也可以说,美文鉴赏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读者将美文视为一件艺术品,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与思考,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美文鉴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更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中教学中经典文学鉴赏的意义

经典文学鉴赏以经典的诗文为主要的鉴赏对象,这些诗文中往往包含着较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同时更包含了我国古老的文化精华,因此,对于经典诗文的鉴赏也成为现代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经典诗文的鉴赏,能够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欲望,这样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通过对经典诗文的鉴赏,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对社会和人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充满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为学生的心灵健康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对于经典美文有着较大的兴趣,他们乐于阅读和记忆,希望通过经典美文的鉴赏功能的实现,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并且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经典美文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上,对于教材中的字段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却因此而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多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习作,只是简单地布置写作作业和修改,却完全没有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写作教学,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写作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高中生在写作能力方面都偏低。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的内容。从美文鉴赏的角度来说,其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融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主动写作的能力。通过对经典美文的鉴赏,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便能更好地运用情感,将自己的情感通过写作全面地表达出来。而教师也需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挖掘生活中包含的各种情感价值,并且鼓励学生运用到写作中,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二,在进行美文鉴赏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开展演讲等形式的活动,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将会大幅度提升。只有将学生的意愿放在首位,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语言也就自然变得通顺和流畅,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