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1篇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作为主持人你准备好主持词了没有?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1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我们见面了。这时候人们纷纷展开纪念活动,比如说:“包棕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些,你们一定想知道我去那里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妈妈昨天约好一起去北流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妈妈在做早餐,我就赶紧过去跟她说话。

“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好吧,问什么问题。”

“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嗯……对了,今天好像是端午节。

“完全正确。

“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可以,问吧。”

“今天去那里?”

“嗯……对了,去北流看望爷爷和奶奶。”

“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

“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的六一礼物《淘气包马小跳》了。

过了几分钟,妈妈煮好了早餐了,我赶紧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妈妈说:“真是色、香、味惧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妈妈说:“到十点钟我们按时出发!”

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2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各位观众,各位朋友:

齐: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将在~~~~~,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首先,我们对各位领导的出席和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女: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他们是――(略……)

男:在浩淼如烟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男:今天,我们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通过唤起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让中华的雄魂如黄钟大吕,再一次在辽阔的华夏大地敲响!

女:透过历史的烽烟,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从远古走来,从滔滔的汨罗江走来。走到我们中间,走进我们心海

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古色古香的端午节。~~小学“浓浓端午香,悠悠中国情”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场的嘉宾,——每天在校门口保卫我们安全的武警叔叔! (武警上台)

大家热烈欢迎!首先献上我们少先队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 (献完后)

大家可能对武警比较陌生,我们请武警叔叔给我们介绍一下: (武警介绍),

听完武警叔叔的介绍,我们对他们有了新的了解,同学们还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吗?请举手,好请那位同学??? (同学提问,武警回答,互动)

谢谢同学提问,谢谢武警叔叔的精彩介绍。请武警叔叔到座位上休息,谢谢。

同学们,端午节就要来了,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好请那位同学。

大家说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但是屈原的爱国事迹最深入人心,下面请欣赏同学们带来古诗朗诵

——《离骚》

(朗诵完后),

谢谢同学们的朗诵,提到屈原没有人不会被他的爱国事迹感动,下面让我们看看21世纪小学生眼中的屈原,请欣赏五年级一班同学带来的原创表演剧,《穿越时空看屈原》,有请!(表演完后)

万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 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同学回答)

那你们会包粽子吗?(不会,) 那我们就来学一下吧!请看大屏幕!

你们学会了吗?是否想亲手来包粽子?那就让我们动起来吧! (包粽子)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识。借此佳节,我们用诗歌演绎着青春、生命、和爱。盼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盼望,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富强。

今天的端午活动到此结束。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4(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本届经典诵读活动有来自初一到初三师生的6个节目在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合:现在开始!

(二)串词

女: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初三年级组教师带来的朗诵《颂屈原》

男: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朗诵,《颂屈原》表达了对祖国江河的热爱,是啊,长江黄河像东方巨龙奔腾向海,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尽管有时激越,有时铿锵;有时徘徊,有时忧伤。但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一年级学生朗诵《长江之歌》《黄河颂》。

女: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我们有请初一年级组教师为大家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男:经典的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精英,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启蒙的国学经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二年级学生朗诵《三字经》《弟子规》

男:《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再次回味了国学启蒙经典的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也是不朽的篇章,诵读古诗词,如同与古代先贤对话,体味其中的至纯至美。在这里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之气,也有浅笑低回的阴柔之美,请欣赏初二年级组教师经典诗词连诵。

男: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文化香火的传递者。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用炽情与信念铸就不朽的民族长城,接下来请欣赏初三年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三)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诵读的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女: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中华经典诵读”汇演到此结束。

端午节主题活动主持词5开场语:

男: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女: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男:各位尊贵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女:欢迎大家来到中东演出广场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

男: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举行端午节联欢活动,对您的参与,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女:再隔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在此,祝大家 齐:端阳节快乐!

男: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用欢乐的歌乐,

女:优美的舞姿,

男:经典的诵读,

女:有趣的民俗活动,

男:来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女:“粽情端午 欢喜中东 文化汇演”现在开始!

结束语:

女:又是一年端午节,粽香飘飘!

男:又是一个纪念日,汨罗汤汤!

女: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男:认真过好每一天!

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各位观众,各位朋友:

女:“粽情端午 欢喜中东 文化汇演”到此结束。

男:我们明年再见!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2篇

可是,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为了更好的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下的尝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文化内涵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每册书中,都安排了不少于七篇的优秀经典文言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二、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教室布置:在班内建设文化长廊,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近,学习传统文化

(2)精心设计导入情节: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荔枝图序》时,我为学生展示了苏轼的《惠州一绝》里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学生追问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喜爱荔枝的兴趣下,抓住契机自然地导入新课,在好奇心的驱使学生有进一步领略了古文的魅力。

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活动中

(1) 诵读积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七年级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国学经典诵读》,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搜集成语故事,古代名人轶事……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钟情传统文化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追寻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节日

从当今世界的教育趋势来看,各国都很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我国,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年来,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尤其是在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大中学校园内。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人发现,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与语文教学结合,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时间一长,师生均感“中华文化,妙不可言。”下面我谈点粗浅的体会:

1 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日,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玫瑰卖的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却显得冷落了。

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又告诉他们,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塞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寄托情怀,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去讲,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所以他们上的兴趣盎然。既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加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传统节日的同时,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加强了学生对传统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这样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俗语,古典文学知识在课堂上的渗透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的描写。学完此课,我在做课堂总结时这样说:“同学们,在如此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下,掩藏的是一颗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崇高心灵。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一秒钟后学生齐声高答‘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题目:“从书中的彩图和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大胡子’是他脸部特征中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印象,可以说他是个美髯公,其实我国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大名鼎鼎的美髯公,你们知道是谁吗?因为是初中生,很多同学的阅读量有限,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这些古典文学知识,这时我再告诉他们有《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还有《水浒传》里的朱仝。

3 古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3.1 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悲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爱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集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书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势,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4篇

1.读下面一段话,请依据拼音把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括号中。(12分)

chà

dào

大路的( )(

)口上有一个村寨,这里

liáo  liàng

hóng  yàn

山歌(

)(

),流传着一个(

)(

)书

的美好故事。每当夕阳西下,牧童短笛声声,(

yān

měi

wèi

)袅袅,巧手的主妇正在煮着(

)(

)的

rán

肉羹……好一派宁静(

)(

)的山乡风光。

2.选择填空(只写序号)。(4分)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翻天覆地 去粗取精 扬长辟短 优胜劣汰

B 莫名其妙 连绵不绝 各抒己见 久负盛名

C 栩栩如生 行云流水 身临奇境 一丝不苟

D 南腔北调 前仆后继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我多么愿望与他永远不分离呀!

B百部优秀影视片重现了英雄风采。

C李夏很兴致地发问道:“噢?说说看。”

D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3)没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B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日初出大如车盖。

D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4)使用关联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海马是一种马,还是一种鱼?

B 无论她多忙,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

C 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不但在全世界出名,而且在中国也很有名。

D之所以我被深深的陶醉,是因为节目太精彩了。

二、语汇积累 (22分)

1.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面对四季交替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感受时,你胸中会涌动哪些美妙的词语或诗句?请至少写出8个四字词语或诗句。(8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音不同义”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如某学校教室黑板上方写了这样四个同音字,“敬”“静”“净”“竞”。请你写出师生想表达怎样的意思。(4分)

“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成语、歇后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关于成语、歇后语你积累的一定不错吧! (10分)

(1)“四面楚歌”说的是项羽的故事 “煮豆燃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遇到白费功夫、空欢喜的时候,人们常说“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___”。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特长,王老师说我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诗凭着凝练的语言表达着真挚的感情。当我们忆起母爱,报答母亲的深恩时,会自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古诗句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4分)

文段一

[材料一]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材料二]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你阅读的情况填空。(9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体来看,它们都是____________,并且用了同一个___________,所描写的对象都是______。但词的思想内涵不同。陆游词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在读陆游咏梅词后,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__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

2.读了这两首诗词,请你结合诗词意境,描绘出一幅梅花图来,并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心境。(3分)

文段二

那年那天那首小诗

那年我十三岁。早上,我在妈妈的目光注视下,撕掉了昨天的日历,然后面对妈妈噘起了嘴。妈妈并不明白这一天对我的意义,仍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我只好失望地走出家门。

我朝热闹的公园走去,边走边在心里写着一首忧伤的小诗:

一朵离枝的小花

被风吹出花园……

在公园里,我躲在亭柱后面,眼泪汪汪地盯着儿童游乐场。一队队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花朵”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尽情地享受着“六一”节的欢乐。我的心继续作我的小诗:

……在这小花的节日

一个角落

一个被鞭打的梦幻……

一位叔叔走向我,关心地看着我。我低下头又扬起头,看游乐场。我听见叔叔自言自语地说:“花朵的节日!”“不是我的!”我说。叔叔笑了笑问:“你在思索这个节日吗?”我点了点头。叔叔说:“你思索着的时候,这节日便真正属于你了!”我不太懂,但觉出叔叔很了解我,便对他讲述了自己因家贫而辍学的故事,还说出了我心里未写完的小诗。叔叔沉思了良久,问道:“冬天有花吗?”我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叔叔递给我一张名片,笑着说:“把诗改好寄给我。”然后就匆匆地走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琢磨着叔叔的话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呆坐在床边看今天的日历。我走近妈妈,妈妈一把搂住我说:“妈对不起你!”我偎紧妈妈问:“冬天有花吗?”妈妈声泪俱下地说:

“有……有……你的名字不就叫小梅吗?”我也忍不住哭了。那天我终于改好了那首小诗:

一朵枝头的小花

始领报春的风寒

这也是节日

一种清冷的思索

会融进不远的春暖

我将改好的诗寄给那位编辑叔叔,它成了我第一首发表的诗作。后来,我成了作家。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仍难忘当年那首小诗并想对每一位少年朋友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境地只要能昂起头来思索奋进成功就一定在你的前面

1.填空。

“噘”是个( )结构的字,如果不认识它,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首先查( )旁,再数( )画。(3分)

2.在作者的小诗中“一个被鞭打的梦幻”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写出你读了这一段话的体会。(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小女孩前后写的诗比较一下,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至少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实践(28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写话。(2分)

费俊龙、聂海胜叔叔乘坐着“神舟六号”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凯旋而归,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1)工人日报记者说:“以美好的姿态去拥抱蓝天,去享受自由飞翔的快乐,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梦想。”

(2)天津钢管公司工会主席张福林说:“看着神舟六号快速升空的潇洒英姿,胸中涌动的自豪感也节节上升。”

(3)红其拉甫海关关长刘苏静说:“我们在共享快乐。”

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好的祝福让人身心愉悦,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恰当的祝愿,你愿意试试吗。(6分)

⑴节日期间,你想对坚守工作岗位的叔叔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天妈妈生日,你想对妈妈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奶奶生病住院了,你会怎么祝福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作。(20分)

从下面的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1)你有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你向往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请你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想法。

(2)在魔法学校学习的哈利・波特,最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想体验一下在中国过节的乐趣。小朋友,你们家乡是怎样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哪些经历体验最有意思?请写一封信告诉哈利・波特,向他发出邀请。

要求: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用假名或“××”代替。字数在400~500。

小学毕业复习数学综合

评价题(三)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22%)

1. 1又3分之一, 3.03 2. 4, 6, 12.5, 1

3. 1/5,3/5,3/10,3/5,4. 1295330000, 13

5.长方形,三角形6. 19457. 1478. 0.36

9. 9810. 898 11. 第二盏灯亮,2 12. 2991421

二、慧眼辨真假(8%)

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对 8.对

三、请精挑细选(10%)

1.B2.A 3.C 4.B 5.C 6.D

四、计算小天地

1.略

2. 9 8又4分之3 10 2

3. 5.5 8 38 19.2

五、观察与思考

1. 0.785平方厘米

2.以AB为轴113.04cm3 以BC为轴56.52cm3

以AB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体积大. 大56.52立方厘米

3. 285厘米 2355平方厘米

六、数学与生活(24%)

1. 黑色12块 白色20块

2. 744平方厘米4个

3. 200米 4.买团体票 需要220元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 综合性学习活动 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给孩子学习语文带来另一片新天地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瞪大双眸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教学《三打白骨精》后,让学生讲讲《西游记》的故事;学习《牛郎织女》,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另外三个民间故事的内容。另外成语归类、古诗词积累、故事集锦等,都能进行这样的拓展训练,都能把学生的视线由课内引到课外,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教育理念。

二、放飞心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来设计和实施相关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很有必要了。如,三年级教材《跟踪台风的卫星》,学生对这个题目中的“台风”、“卫星”很好奇:什么样的风叫台风?它有多大的危害?卫星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用处?老师可以就这些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究。

三、张扬个性

我校借助爱国、感恩、诚信、学习、生活、惜时等十大主题,通过演讲课、课前演讲、班会演讲、国旗下演讲、广播演讲、活动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诚信、学习、生活、惜时等教育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胆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通过巡讲,通过点讲验收,通过口才之星、口才能手的评比,推动学生演讲的开展,也张扬了学生个性。

另外利用口语交际中的话题,如,小学生要不要看电视,小学生能不能上网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展辩论会也能锤炼学生的语言,还可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眺望窗外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把世界作为学生的教科书,让学生在非文本内容中学习、感悟。老师可以把语文课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社会,把书本知识融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

《桂花雨》一文通过回忆童年在家乡赏桂花、摇桂花、食桂花的趣事,表达热爱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你爱家乡什么(或家乡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对于灌南人,灌河是家乡河、母亲河,素有“苏北的黄浦江”之称。可以开展另一个综合实践课题《走近灌河》,并指导学生通过外出调查、采访,或上网搜集、文献资料查阅等,了解灌河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民情、习俗、传说、特产等。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形成子课题,然后帮助他们制订计划,准备摄影机、照相机、笔记本、笔、自行车等调查工具。根据计划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调查、社交、合作、运用、处理资料和信息等能力,培养团结协作、努力奋进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灌河、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热情。

五、穿越时空

如,《孔子游春》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情形。你对孔子了解多少呢?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及言论呢?这些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可以以“走近孔子”为主题,利用网络资源感受孔子。在教学《嫦娥奔月》时,可以开展综合实践课题《走进中秋节》。小孩子对中秋节的概念就是苏北农村所说的“八月半”,中午好好地吃一顿,晚上赏月、吃月饼。那么对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相关的诗词、风俗习惯等学生了解的不多。可以设计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板块,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资料,阅读收集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习俗、传说等,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还可以开展关于月亮的研究,把学生的视线又带到深邃的宇宙。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身体力行

关于端午节的诗古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过去的五千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传说,在传统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精,留下来的都是宝贵的财富,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观念等社会心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出去,就需要对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育人们要遵守伦理纲常,胸怀祖国,追求人生的真理和理想,进而为祖国文明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当代高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1对传统文化不了解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发现当代的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很了解,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的都是新鲜的事物,一些传统文化像是京剧、戏剧对学生反而没有什么吸引力,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由来并不了解,就像前一阵子轰动一时的“端午节”,明明是我们国家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节日,学生对于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在语文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书本上那一点点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而且在阅读、背诵中华古诗词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诗词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内涵并没有深入追究,不能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内涵,把学习传统文化当作是应付考试,自然也就不能发自内心地去认同传统文化,说明当代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地启示作用,再加上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崇洋的情绪特别严重,疯狂追捧外国的奢侈品或是国外的艺术文化,认为本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粗俗,就像很多学生对东北“二人转”、“扭秧歌”的传统文化存在误解,觉得这些传统文化登不上大雅之堂。

2.2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事实上,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在对语文学科进行教学规划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试教育上面,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成绩,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比较难以评估,导致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非常敷衍,学生如果对传统文化存在什么误解和疑虑需要寻找答案时,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解答,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往往也会影响到学生,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不愿意去深入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枯燥无趣,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最终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失败。

2.3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

现代电视剧、电影等影视文化作品常常将传统文化的东西改变得面目全非,而高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影视作品对学生的毒害非常严重,在没有细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就已先入为主地认为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是真的,像古代“封神榜传奇”中,明明是宣扬纣王无道,西岐姜子牙等正义之人揭竿而起,除恶扬善的故事,却在影视剧中被改编成妲己爱恋姜子牙,爱恋不得,进而祸国殃民的故事,与过去人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故事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这种恶搞式的改编,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使得高职语文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步履维艰,很难破除学生先入为主式的思想偏差,只能是慢慢地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点,由学校教育来负责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不是继续误导学生。

3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需要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怎么来的,比如说在高职语文的课堂中,加强对孔孟儒家文化的教育,可以每天为学生带来一个小故事,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短片,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故事,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一些民族小寨中去了解少数民族人民都是怎样生活的,从直观角度上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能够被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所吸引,也就是说,有些传统文化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环境背景熏陶的,假如学生对朝鲜族的民族舞蹈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朝鲜族聚集区进行参观考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朝鲜族民族舞蹈、朝鲜族服饰,甚至是对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会有更多的了解。

3.2提高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语文课堂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源头上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每节语文课的教学当中,或者是单独设立一门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并进一步在语文教育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语文教研组当中,重新设立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学小组,小组中的成员平时的工作就是设计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方案,准备一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继而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可以在高职语文教育的课堂上大放异彩。当然了,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首先作为教师自身就要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比如说高职语文课堂在鉴赏杜甫的诗词《春望》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更重要的要探索杜甫在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情景让杜甫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从杜甫诗词入手,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杜甫的爱国感情,同时在这段传统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也更能够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3.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由于各种电视剧及影视作品的影响,高职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教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并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教师应当相应地拓宽学生的求知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尽可能地回避那些错误的、恶俗的文化,远离那些严重误导学生的乱七八糟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还要教导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那些糟粕的传统文化必须摒弃,像是部分落后地区的“重男轻女”思想,就绝对应该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再有像是给死掉的人寻找“冥婚”配偶,买卖尸体的封建迷信文化一定要扼除,通过高职语文教育的方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反对错误的传统文化,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正确的榜样教育,像是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使用林则徐“”的故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操。

综上所述,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都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启心灵,明辨笃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可用人才。

作者:谢东华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瑜,刘兆君.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31).

[2]邝雪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