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 陈琳)
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 蒋济)
二、《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三、《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四、《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个二爷的蓝点颏——又哨起来了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关键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歇后语
中国分类号:B84
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分析歇后语,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什么是歇后语?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歇后语为今歇后语,不同于古歇后语(藏词中的藏尾),即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直接说出一个事物, 像谜语里的"谜面"; 后一部分像"谜底", 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 间歇之后的部分有时不说出, 让人猜想它的含义, 所以叫歇后语, 可分为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我们所熟知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应该吃粽子,赏月,所以出现一些歇后语,我们不会产生心里上的别扭,如: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一盒来一盒去,上下有缘,然而当出现这样的一些歇后语:八月十五吃饺子;八月十五吃粽子;八月十五过端阳;八月十五吃年饭;八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看灯笼等,我们会觉得挂羊头卖狗肉,乱七八糟或者叫意此言彼.我们拿出一个例子来分析,"八月十五吃粽子",只有端午节才吃粽子,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所以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或者说晚了.所以当外界客观事物与人们大脑中己贮存的关于该事物的信念发生冲突时,不完形感同样会激发。在心理学中, 把人们对有关事物的信念或组织信息的方式称为"图式"。人们头脑中对不同的客体均存在着对应的图式, 如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社会事件图式等。研究显示,人们对当前的信息的输入, 总是以其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加以解释。如果没有合适的图式, 则会出现认知失衡, 这种失衡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紧张甚至压迫感, 失衡强度越大, 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衡的动机也越强烈, 这动机驱使人们采取相应行动, 直至形成个新的图式去解释这一信息。所以:
八月十五吃饺子--破了常规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着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看灯笼--晚了大半年
又如:当在歇后语中,间歇之后的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由于歇后语来自人民群众的口语, 用群众熟悉的事物设比取喻或作引,所以即便省略,读者也能思而得之,品出"味中之味".举一个例子,我与同学聊闲聊中,我打趣地对他说:"你这个人,虽然有点自命不凡,过度自信,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你的脑袋瓜的确很好使,呵呵呵。"同学回了一句:"你也是."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又回了一句:"关公喝酒,红透半边天。""关公喝酒,红透半边天,这是什么意思?"我心里嘀咕着,忽然有一句歇后语"关公喝酒--不知脸红"在我脑海里闪现,显然他在嘲笑我,如果我没有读出来,说不定还真以为他在夸我.看到"关公喝酒",我会想到"不知脸红",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解释,当给出我们间歇后,由于人的心理存在着一种"完形压强",对歇后语的理解, 可由前部分推理联想, 即便不能完全准确理解, 结合语境也能解其大意。即当一个不完全的形状呈现于读者眼前时,在人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激烈地活动,极力改变这种形状,使之恢复为完整、和谐的形状,从而达到内在的心理平衡。
格式塔心理学派用异质同构性原理来解释自然与心灵相沟通的现象。他们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表现,都具有力的结构,像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与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与退让等等基调,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譬如,春天河边(物理世界)与人的"感叹"(心理世界),虽然是不同质的,但它们的力的结构是相同的,即都属于"上升"的类型,因此,"春天河边"与"感叹"就是异质同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产生了"春天河边--富有诗(湿)意"的美好谐音歇后语,给人以审美的,并且合情合理。再如黄鼠狼鸡拜年(物理世界)与人的"假好心"(心理世界),虽然是不同质的,但其力的结构则是同型同构的(都是由高到低)。这样,当黄鼠狼鸡拜年呈现在人的面前,它的力的结构就通过视觉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皮层,这就与人的神经系统中所固有的悲哀的力的结构接通,而达到了同型契合,就这可达到格式塔心理学所畅言的"异质同构"之境。
歇后语后面歇后语可"藏"亦可不"藏", 现今使用时多数不"藏"。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事物的性质是由整体决定的,而不是各个部分性质的相加。它反对元素分析,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笔者认为,像:竹篮打水--一场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芝麻开花--节节高 孔子搬家--竟是书(输) 狗叫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挨一个愿打等等,我们都能知道歇后语完整的含义,所以对理解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运用中也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一些歇后语,因为读者对知识的缺乏,可能使本应达到的效果并未达到,比如:刘禹锡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所以笔者认为歇后语现今多数不"藏",也是有合乎道理的。
参考文献:
[1]吴开兵,康健. "藏词"与"歇后语"辨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黄曙光.从"格式塔"整体性原理看古诗《天净沙・秋思》的翻译[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朱 彦.格式塔心理学与文学欣赏[j].现代语文,2008
关键词:猪,狗习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1]. 英汉双语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两种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在长时间的语言演变中,两种语言都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语。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英汉双语有关动物的习语不胜枚举。在动物词中,猪和狗这两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更是被频繁地应用于各种习语中,用以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比喻。这与中英两国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重大的关系。在翻译中遇到有关动物词的习语,应在巧妙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同时,体会其文化内涵,对比其文化差异,译文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2. “猪” “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内涵比较
猪狗两种动物在汉语均有贬义色彩,但以“猪”和“狗”进行设喻的习语在英汉双语中却表现出不同的涵义,这是因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文化差异有生活习俗差异、经济生活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审美观念差异和宗教神话差异等因素。其中,对猪和狗两种动物的不同联想主要是由于审美观念差异和生活习俗差异引起的。论文参考网。
2.1 “猪”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2.1.1. 猪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猪”的含义十分丰富,褒贬皆有。猪是古人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猪历来就是农家之宝,老百姓常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猪”却代表懒惰、肮脏、贪婪和愚笨。因此,汉语中有关猪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蠢猪、猪脑、懒得像头猪、肥得像头猪。以《西游记》中猪八戒为形象的习语更多,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扮新娘——好歹不像;猪八戒唱大戏——尽说大话;猪八戒招亲——无人应等。
2.1.2. 狗
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动物,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一不小心还要落入人们的餐盘。对于狗,人们有很多联想,因此,有关狗的汉语习语有很多,而这些习语无一不带有贬义色彩,如:狗血喷头,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屁不通等。
2.2.猪与狗在英语国家文化中的内涵
2.2.1. pig,swine,hog和sow
英语里pig则有生性肮脏、贪吃懒惰的文化内涵。可用pig比喻a greedy, 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在两种文化对比中,猪的用途是一样的,主要都是把它当做一种食物来源。虽然英语文化中对于猪也有类似汉语对其的释义,但相对于汉语中猪的诸多习语,英语中用pig,swine, hog和sow来设喻的习语相对较少,也多为贬义色彩,如eatlike a pig(贪婪地大吃大喝), make a pig of oneself(大吃大喝、狼吞虎咽),pigs in clover(行为卑鄙或粗鲁的有钱人),what do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buy a pig in a poke(未经过目而买下的上当之货)[2]
2.2.2. dog
在西方人们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食狗肉很反感。[3] 狗对于英国人乃至欧洲人来说都是生活的伴侣和忠实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动物。相比于中华文化中狗的卑劣形象,狗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谓很高。因此,狗在英语习语中,一般都带有积极或中性意义。反映在习语中,英语对狗的比喻也多为褒义或中性,如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头头),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另一方面,与狗有关的英语习语又不完全是褒义的,有些习语根据狗的特性来设喻,这时习语多含中性色彩,如war dog(老兵),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 dogs days(三伏天)等。还有些用狗设喻的英语习语则是贬义的,如yellow dog(胆小鬼), in thedoghouse(失宠,受冷遇), treat somebody like adog(把某人不当人看)等。
3. 涉及“猪”与“狗”的汉英习语互译策略
虽然只涉及到了两个关于动物的字,在翻译时我们却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想象,表达不同内涵的习语,切不可望文生义,在翻译时尤其要注意理解其文化内涵,采取不同翻译策略。
3.1直译法
直译是翻译习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仍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
pigit像猪一般生活
An old dog willlearn no new tricks./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
A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lion. 死狮不如活狗。
Barkingdogs seldom bite. 吠犬不咬人。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like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
狗仗人势A dog bites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position; like a dog counting on its master’sbacking
狗吠非主The dog barks at a man who is not its master.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
3.2 借用法
汉语和英语中,有一些习语具有对应关系,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一致,意义和修辞色彩也基本相同。在英译汉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
throw a pearl before theswine 对牛弹琴
a dog in the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
give sb. a pigof his own sow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You can’t make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The dog thatfetches will carry.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The dogsbark, but the caravan goes on. 说者自说,做者自做。
The scolded dogfears cold water.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Give a dog abad name and hang him./A staff is quickly found to beat a dog with.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狗杂种 son of bitch
狗急跳墙 Tread on a worm and it will turn.
狗吃屎,狼吃人。Bred in the bone will not go out of the flesh.
狗噬不食 It is not even fit for the kennel.
狗改不了吃屎。 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spot.
挂羊头,卖狗肉。 Cry up wine and sellvinegar.
父亲骂他说'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滚出去!'
His father scolded, 'You have the heart of a beast.Get out!'
3.3 意译法
汉语中的“狗”大多带贬义,直译不能使英语文化中的读者理解其含义,如标题中引用的成语“猪狗不如”,如果直译成worse than a cur or aswine,有可能会使西方读者不明白其含义。如果在翻译中用直译无法使原汉语谚语的意思表达贴切明白,而且不能找到相符的英语谚语来搭配,则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4]。把这种规则扩展到习语范畴同样适用。当直译法无法表达出原文含义,译入语又没有对应表达时,意译就成为了第一选择。否则,读者会不知所言。由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浓厚贬义色彩,许多习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关联想,汉译英时,多采用意译。
狗胆包天 monstrousaudacity
狗苟蝇营 seek personalgain shamelessly
狗屁不通 nonsense,undreadable rubbish, meretrash
狗偷鼠窃 a petty theft
狗头军师 agood-for-nothing adviser
狗尾续貂 make anunworthy continuation of a great work
狗血喷头 pour out aflood of invective against sb.; curse someone very thoroughly
狗眼看人低 be a bloodysnob; look down upon everybody else
猪狗不如(狗彘不若) a worthless fellow
狐群狗党(猪朋狗友) a gang ofscoundrels
狗皮膏药quack medicine
另外,一些英语习语给狗赋予了褒义色彩,或者因为生活习俗和审美差异等对猪和狗进行设喻,为了避免中国读者的误读,应使用意译法。论文参考网。如: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头头), war dog(老兵), yellow dog(胆小鬼), under dog(斗输了的狗), dog-eat-dog(人吃人), go to the dogs(堕落), wake up a sleeping dog(招惹是非), get the wrong pig by thetail (怪错了人,搞错了对象)等。
3.4 增译法
还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对其进行意译又会失去其原有的形象性。对于此种动物习语,可采用增译法。[5] 增译法即通过在直译后加注的方式,对习语中的比喻或表达形式在译文中作适当的调整,进行文化补偿,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狗屁头上长角 a dog’s headsprouting horns—be impossible
狗尾续貂a dog’s tail jopined to sable—a wretched sequel to a fine work
狗咬吕洞宾snarl and snap at Lv Dongbin(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 mythology)—wronga kind-heared person
狗仗人势like a dog threatening people on the strengthof his master’s power—be a bully with the backingof a poweful person
狗颠屁股 dog wagging itsbehind—be sycophantic/obsequious
4. 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加之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又极为显著,这就造成了只涉及两个不同的字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习语。这些习语在日常生活中尤为常见。论文参考网。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汉习语的翻译就要注意文化差异,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不同习语的特点和含义,结合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4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23
[3]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0
[4]司显柱,曾剑平等.汉译英教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05
[5]刘白. 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6)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