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草原的诗

关于草原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1篇

――主持人:宋晓杰

秋阳直立,把云的影子洒在草地上。牦牛把夜晚的刍草吞进去,跟上一个时代的步伐。

碧透蓝天,间或有几只大鹰闯入,把粗犷与阔大推向远方。

明媚河流,挟沸腾与豪迈,藏雄浑与悲壮,弯曲地向前。

蓝色草原。蓝色光芒。一万年的灵魂凿空,也比不上此刻的野语。

野花烂漫。野花摇曳。野花在细风中掠去。悄行的步履渐近金黄,渐远历史的遗痕。

还有冷风,悲抚枯草,向着毙亡的躯体长呼,长呼原野的生命和草根,长呼心源的火。

纵驰的马匹,有王的背景,有青铜之思,有马鞭响过的痕迹,叩在草原的深处。

采的女人呢?已从帐篷裸现,鲜艳,窈窕,长发披肩,当阳光和秋天融为一体,融为草原另一幅彩图。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艾青;诗歌;色彩运用;感情

艾青是现当代诗坛上的杰出代表, 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巨匠。他的诗不仅在内容上始终抒写民族、时代的博大情怀, 是人民的歌手, 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出了卓越的创造, 特别是大量的形象与意象的精心营构, 不拘一格、自由挥洒的诗歌形式, 融朴素与华美为一体的语言表达等, 形成一种情绪饱满、形象鲜明、深沉而热烈的风格。关于艾青诗歌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与形象的创造, 已是评论者早已论述的了, 这里仅就构成其诗歌形象并成为其形式特色的重要因素―― 色彩的描写来作一番较为具体的分析, 从色彩的角度来看艾青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 古今中外, 对色彩的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现象。因为, 大千世界, 自然万物, 无不具有形状、色彩, 对于它们的感受与表现自然也就离不开其外在的形色特征。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可以直接展示物象的色彩, 而文学作品则借助文字符号, 通过读者的想象, 可以在美的色彩世界中感受美的愉悦。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绿丛中红一点”、“桃含可怜紫, 柳发断肠青”等古诗名句就是以色彩为主要感情特征的。 在艾青的笔下, 无论是主题的孕育、形象的构成、情感的内涵、语言的表达, 无不与对色彩的观察与描绘紧密相联。可以说,如此重视并大量运用色彩语汇进行诗歌创作的现代诗家唯艾青一人。以丰富、细致的色彩描写构成鲜明的画面, 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这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从美术学和情感两方面对艾青诗歌的特点进行浅析。

一、从美术学的角度来分析

艾青原是一位画家, 的铁窗囚禁剥夺了他的作画权, 他转而借助文学来传达思想情感。但他画家的惯于感受和涂抹色彩的特有禀赋还是充分显露出来,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说诗画结合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一大要理, 那么艾青则对之作出了新的阐释与提升。

看看《向太阳》中第二小节:

早安呵/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早安呵/你来自城外的/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

早安呵/你打扫着马路的/穿着红色背心的清道夫

早安呵/你提了篮子/第一个到菜场去的/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

我相信/昨夜/你们决不像我一样/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

被无止的恶梦所纠缠/你们都比我睡得好啊!

这其中对于颜色的选取显得独特。画面本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从一个无色的画面直接转换到一个全彩的画面就显得让人的眼睛接受不了。并且还会在总体感官上造成一种混乱和不自然。艾青这一点做得很好(相比于其他的诗人――颜色从意象身上被剥离),他只是选取了很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用颜色来体现诗歌思想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袖子”,“菜贩的满筐绿色”,“清道夫的红色背心”,“棕色皮肤的主妇”――全部是单一的纯色的并列,这是印象派绘画中的又一个典型特色。这里面白色与绿色是单色调,也是光色。而红色与棕色是深色和暗色调。而且关键是色彩的堆砌,这中间的过渡是巧妙的――白,绿,红,棕。没有一个巨大的落差。

还有一种极为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色阶的变换和融合,在深色中发现光芒。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还是来看个例子:《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关键就在这里:黄土下面紫色的灵魂。这两种颜色本来都是暗淡的色调,但是在这样的一种组合后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发现了隐隐的光在文字的下面萌生。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那么黄色又可以将这样一种组合打破,同时黄色自己也能成为光点。那么这个时候整体的色彩就变得丰富并且具有光明的成分,而且这种光芒仍然是一个坚强的过程。

二、从色彩所代表的不同感情来看

在艾青的诗歌中,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阶层和感情也截然不同。纵观艾青的全部诗歌创作, 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明朗、积极的情感往往用黄、红、蓝、绿来形容, 忧郁、消极的情感一般与灰、黑、土、紫色相对应。诗人以灰色系即:灰、灰黄、灰白、黑等暗色调来表现土地、旷野、北方、道路、穷苦人的脸及衣服等

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眷恋之情。如《旷野》:“一条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 暗赭,与焦茶的混合啊……”, 这灰蒙蒙的旷野与乌暗的田亩、黑色的石碑、褐色的山坡以及笼罩一切的灰白而混浊的雾, 组成一幅贫瘠、荒芜、废墟般的画面, 它不是诗人对北方土地的自然写真, 而是整体性象征, 是祖国饱受侵略、生灵涂炭的不幸命运在诗人忧郁的眼中的映照。

又如《北方》:“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村庄呀, 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灰暗的天幕下⋯⋯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同样以灰、黑、土等灰暗的色彩渲染北方农村的破败与诗人的忧郁。

明朗、积极的情感往往用黄、红、蓝、绿来形容,如《生命》中“楮黄的健康”、“蓝色的静脉”、“跃动的鲜红”等,通过这些鲜艳的颜色来表达新生生命所带来的希望,和敢于与黑暗作斗争的精神。而这鲜红色的生命也暗示着在抗日民族中广大民众的觉醒与奋起, 暗示着诗人对民族前途的乐观和信心。

三、色彩与感情的结合

艾青的诗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写色彩或表达情感,还将色彩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结合得天衣无缝。以《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为例: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艾青的主色调是一种浑浊、阴郁的冷色:紫色,灰色,铁黑的天与地;;“土黄、暗褐与焦茶色的混合“的旷野,”褐色的阴暗的山坡“(《旷野》)。在这些色彩的涂抹中,我们感到的是诗情画意的结合,是人深沉的感情蕴含在油画般的形象描绘之中。

《大堰河我的保姆》里写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写“长了青苔的石椅”,写大堰河的具体的劳作,都呈现出一种油画的色彩,写马赛城街道的“摆荡”,货车的“颤仆”,市场上的“喧声”,太阳的“混沌”,像“弃妇之批发般的煤烟”,像“肺结核病患者的灰色痰似的”“装货的麻袋”――无不给人一种明晰的立体感,同时也仿佛使人看到了那流动其间的血:带着温暖,带着爱憎,带着生命力的诗的血。

又以《生命》为例,它是对生命的呼唤, 是对民族新生的渴望。诗人通过人体的色彩特征, 化抽象的“生命”为“新鲜的红色”, 并以灰白为衬托,“赭黄的健康”则代表着中华民族, 这样的表达比起直白的抒情可谓新颖而又亲切, 具体而又概括, 具有别样的美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色彩描写是艾青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是他诗歌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把造型艺术的主要手段――色彩作为有独特功能的语言符号, 使之传情达意。他把天地间丰富绚烂的颜色化为美丽的诗花, 用“燃烧的笔”“蘸着燃烧的颜色” 谱写成光辉的“彩色的诗”。

参考文献:

[1]郭竹平、王婷.《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2]《艾青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3篇

渐渐远去的的这个夏天雨水比往年多,许多地方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即便是水这样一种柔软的物质,在想象里面,与尖锐丝毫不相干似的,却拥有巨大的破坏力,那是大自然的不可蔑视。其余的炎热潮湿的日子,依然未能够逃脱宿命而又充满变数。直到后来,一寸一寸到来的秋天挽着秋色和辽阔高远一道而来,一丝的凉意就能击败一片暑热,天空一下子空旷了许多;叫人联想到草原,联想到草原上有几匹马低头吃草偶尔抬头观望,沉默,不语,这情景是何等心旷神怡啊。在夏天就要离开的时侯,若是再有雨,就有了季节的推手,让时令的更替嬗变变得有些匆忙。这时候,季节之间仿佛有了些许不舍。

秋天,短暂。但,一切来得及想。

当院子里最先知秋的落叶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它们三片五片在角落里聚拢,仿佛在耳语着什么;树的枝叶杈桠间渐渐也有了几分寂寞,透露出更多的天空。这时的天空比远去的夏季辽阔、深远、幽静。微风伴着些许凉意,经过植物与水面而来的空气下载了季节的信息。脚步很轻的,秋浓了。对于北方来说,这个季节是最美的,完全可以用绚烂来形容它。“香山红叶”是这一个季节的象征,叫人首先能想到它。它尽情地描绘着秋天的气象,释放秋天的情怀,吟唱着秋天的歌。那密集的褐红色的意味,冲淡了夏天逝去的季节更替的伤感,有了些暖意。气温一定是宜人的,衣服可以穿的不多不少,分量也合适;是啊。难当的酷热退却了,冬日的严寒也还未到来,空气中满是果实成熟的味道,甜的味道,此刻正是人与自然最容易相处的时候。

古诗中有太多关于秋天的诗句,许多浓郁着悲秋的意味,“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悲天悯人也好,天性敏感也好,也许正是这些伤感体现着文人骚客的气质吧。我喜欢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这样的诗句,相对朴素干净,简单到禅意。悲也好,喜也罢,所有的都会过去,你望着窗外,看见光线在它能抵达的事物上游曳,这时时光正在流逝,季节已在更迭,悄然无声的。

秋天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但却很短暂。如此它凭添了几分珍贵。正如那些美好的事物也难得久留一样,不经意间就远去了。有一段话说的非常美非常伤感: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4篇

苏格拉底的麦穗

麦穗生长在苏格拉底麦田里

齐刷刷踮起脚跟的麦穗

毛茸茸的笑被阳光镀上响亮的金黄

没有一株麦穗是为了承受失败而种

你要我深入麦田,你说

这里有我最满意的麦穗

哦,H爱的苏格拉底

我听到麦穗在麦田诵读春天的欢乐

或悲伤诗。

我这游荡人间的闲人

愿意在你智慧之光的引领下逐一物色

心花怒放的麦穗

心事重重的麦穗

我看到怀揣生命密码的麦穗在我走进的瞬间

沉默。被寻找的渴念驱使我预感到

那终将属于我的麦穗不会因为我的迟到

而萎缩

而倾向死亡

我推开青春的麦穗

我推开暮晚的麦穗

恰恰这一株正当其时的麦穗顶到了我的额头

我认出了那忍受我并测量着我的麦穗,唯一

的麦穗。

我终于来到了寻找的尽头当我荒芜的躯体

像麦穗一样挺拔。

车前子的诗

磨着本地石头

好像菜市场里的鸡,

凤凰狂吃菠菜;

有教养的人开始害羞,

当宠物是天国陨石。

抱着自己后腿,

马在睡觉,也很害羞,

尘埃进入耳朵:

“鼠辈进入洞穴。”

(当宠物是天国陨石,

陨石是这里小麦――

麦穗摇曳,宇宙在一只狗脑中,

磨着本地石头。

泥泞

女诗人在巴黎喊“世界万岁”。

除夕夜,我们上了声色政治

一课,有人敲蛋高唱,有人

涂鸦,有人通过朋友圈联系,

有人借听课笔记。有人涂鸦,

在墙头出现一个戴着游泳帽

的大法官,他投资拍纪录片。

我在第六层被拦腰折断之地,

裂口的青草很意外,

然后欢迎我――

回到畜生状态,形成陨石坑和积水潭的车辙,

日出之前明亮、泥泞的碎片,

喊“宇宙万岁”。

黄玲君的诗

死亡游戏

小时候,孩子们常在一起玩

死亡游戏。好奇心让他们尝试

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

高处往下掉落,模拟枪声中

倒地。放纵最初的创造力

作为自己的上帝

当然,总会在意愿里成功

复活。通过游戏,孩子

内心得以宣泄。长大后

潜意识重复,那曾经的

游戏。方式略有不同

或者,用意念去生一场病

逃避暂临的困境,但有时

会遗忘自己的角色扮演

忘记可以用意愿使这场疾病痊愈

做梦的人

晚餐时,一位小说家说

世上存在两种人――

睡觉的人和做梦的人

他接着说,这不是重要的

问题是――黑夜所带来的

不安全感

小说家给出了答案――

逃出去!去天边!

他开始撰写剧本,省略爱情

把镜头直接推向孩子的脸

只是忘记了,重复的时光

一个问题会以不同的面貌

重复出现,无可回避的命运

这也是必修的功课

吉木狼格的诗

西昌的月亮

如果我说西昌的月亮

像一个

正人君子会骂我流氓

如果我说西昌的月亮

像一个流氓,人们会笑我胡说

皓月当空的时候

我站在(坐着也行)

月光下看一本书

连标点符号都清晰可见

西昌的月亮什么也不像

它只是很大

爱情和马

草原上只有马

它们吃草,和奔跑

阳光灿烂

这快乐的表达,激起了我的不满

而阳光确实灿烂

我躺在草原上,制造虚构的悲哀

让目光把自己送到天上

马不会,马在草原深处

和奔跑

我躺着(在天上)

必然孤单

除非灵魂随一阵风

朝马群扑去

我在只有马的地方

幻想爱情

当一匹母马朝我走来

说不定我会羞怯

蓝蓝的诗

野葵花

野葵花到了秋天就要被

砍下头颅。

打她身边走过的人会突然

回来。天色已近黄昏,

她的脸,随夕阳化为

金色的烟尘,

连同整个无边无际的夏天。

穿越谁?穿越荞麦花的天边?

为忧伤所掩盖的旧事,我

替谁又死了一次?

不真实的野葵花。不真实的

歌声。

扎疼我胸膛的秋风的毒刺。

肉体的桥

幻想之后,人啊

你将什么也无法创造

你将看到一个人的思索

宁静和光芒就是影子的生活

在奇迹尚未发生之前

杨树就是杨树

就是秋天光秃秃直立的词语

因为幻想它有肉体的桥

温暖,而且它的歌声的笔

造出柔软的嘴唇

它只是微笑:当它面对

人类的全部的忙碌与喧嚣

林珊的诗

哦,山中

我还是愿意写一写

山门前的石狮子,佛堂里的诵经声

七月的流云,八月的大雨

我还是愿意一次次

在黑夜里触摸满天繁星

在秋风中与受伤的麋鹿交换眼神

在山中,落花是落花

鸟鸣是鸟鸣

偶尔还会有一两滴露水

悄悄钻进我的衣领

我决定去看望她

途经的路上,翻过几片寂静的松林

穿过一条汩汩的小河

就到了她的家

她在灶膛前忙碌

没叫我留下,也没让我离开

她没有问起她爱过的任何人

没问起我的母亲,兄弟,或是姐妹

她只说后山的板栗就要熟了

新栽的葡萄又抽出了嫩芽

起风了,我站在翻滚的暮色里

抬头看到空空的房梁

忽然泪如雨下

刘畅的诗

黑胶唱片

两个齿尖

密纹中颤动

在我和你的颤动中

总有一刻,时间陷入静止

你通向我密纹深处的声音

让我足尖的舞蹈在床单上化为幻影

头颅埋在水中

长发像水中的密纹唱片

也在颤动不止

自画像

她笑声里有小城镇的声音

她天生是应和的

附着你甜腻不清的需用刀刃

刮下的麦芽糖粘着你

她天生在床上的

有时起身为你准备食物

熨烫衣衫

她需要抚摸才能驯服于你

她用写诗抵抗疾病、衰老和

心中不息的闪电

睡觉时

她揉自己的

右边的比左边的小一点

左边的比右边的大一点

第二天醒来后

她揉自己的,还是这样

吕德安的诗

少女踩过冰冻的草坪

少女踩过冰冻的草坪

细微的脆裂声传入体内

那不是蛇的咝咝声

而是雪缝里仿佛有知觉的草

发出水晶般的喊叫

她停住了。而某些东西

确实镜子般碎裂了

正如那少女就要跌倒时

所震惊和预感的――

哟上帝,时光流逝,在你

轻妙的足迹中,那少女

晶莹剔透,她思量着

如何踩过,而我们一旦注视她

就能喊出你的全部名字

沉默

沉默。有时候我找到他背后

在深处,拾起他的石头

沉默,有时候我是发生在其中的

一件事,继续拾取他的石头

基于我对时光的认识

我深信黑暗只是一片喧哗

找不到嘴唇的语言

像爱,像雪――

沉默是否就是这样一种黑暗

在他的阴影下,我尝试着说话

或者,我终于能拾起那块石头

远远地扔出他的肩头

鸣钟的诗

有雾的早晨

天上的一些事物飞得累了

要停下来歇一歇

仿佛窥见了我们的困惑

[去必经的道路

可能的方向

带来更多的迷途

我们在路上

却在寻找路

没有更多的可能性

道路还是那条

岁月艰难

我们惟有接受它的磨砺

表达

我在想,一个哑巴

是如何用自己的语言

来表达爱情的

是不是像露水

慢慢地积蓄在树枝上

变成叶子或者花瓣

同样的声音

但绝不相同的语调

如果是我

我选择走过的每一个树枝

都向你倾斜

田暖的诗

在两个梦境之间

我不会活得太长,但允许我请求上苍

再给我一些时间

把一个孩子养到如花绽放

把思来想去的一直爱到灰烬

错过的就永远都错过了

恨过的已沉进寂静,枯木抽着新芽

走在未来的路上

未来是曾经留下的影子,和期待

为什么一度想到死,还想到活着

在两个梦境之间

灵魂被宠护在肉身的贝壳里

是支离破碎,还是光灿如珍珠

这一生我都在努力做节约时间的事

但虚度,发呆,绝望,劳碌如车裂……

一切就这样安排了,一个天生气血不足的人

只等最后的时刻,扑面而来

我隐在这样的剧场里,不忍直视的部分

就在悲剧里躲避起来,慢慢消化无法救赎的黑

阳光的花青素正在释放

慢而美的镜头……让人想哭

杨庆祥的诗

春夜独饮不醉

有多久未听见甜言蜜语了

有多久未同饮一杯酒

不同饮一江水也很久很久了

青山隔得远

清风隔得更远

有多久未用一个平底锅

煎一只同心的蛋

有多久忘记了甜

就是被秘密咬了一口

明月离得远

明天更在明月外

我脸上的山水你还记得多少

当我一口饮下萧条的春夜

有多少人独自走过多少花独自开放

于是哭起来

于是很多人哭起来

很多人很多人

很多人哭我们的爱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爱

有泪的人真美啊

我有时真想大哭一场

然后心如磐石

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

就可以死了

张小美的诗

斑马

你出现时

斑马也出现了。

它在窗外的草丛中踱步

缓慢,危险

身上的黑白条外套醒目

下午很安静,茶壶里的水

发出嘶嘶的声音,冒着白汽,

在你与我之间

制造紧张感。

我记得你脸上滑稽的纹路

越来越大

向我俯身

那是幻觉,你悄声告诉我。

关于斑马

它身上背负的两种对峙

和S时消失的可能

多年后真的消失了。

冬日清晨

中感觉到你

掀开棉被,轻手轻脚起床,

又过一会儿,卫生间灯亮了,

里面传来洗漱声,

每天清晨,无论你弄出的动静多小

都会让我醒来。

四周寂静。

或许鸟在窗外鸣叫

或许邻居的汽车

已在引擎声中跑上了霜冻的大路

出门之前

你在我的棉被上

又加了一层被子。

我闭着眼睛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5篇

“快救救我吧,我快不行了,可爱的天使”,曾几何时,我听到了来自地球母亲的呼唤,带着迷茫,带着疑惑,轻轻地聆听母亲的心声,悔恨、心痛纠缠着我,禁不住,我落泪了……。

母亲美丽的容颜在我们的摧残中有了岁月的痕迹,变的沧桑而憔悴。曾几何时,原本清新透明的空气开始有了颜色,有了味道,房上的烟囱给城市染上了灰黑的颜色;曾几何时,不见了绿树婆娑,辽阔碧绿的草原出现了片片黄斑,不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森林已鸟兽绝迹,取而代之的是黄沙漫漫的死寂;曾几何时,满地飘飞的塑料袋在人们面前肆无忌惮的张牙舞爪,原本清澈的小河变得浑浊不堪,毫无生机。

没有了“日捉泥鳅晚钓蟹”的童年乐趣,失去了“荷塘月色听蛙鸣”的诗情画意。当儿时捉蛐蛐的那片翠绿草地变成不毛之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白光时;当我因想找回童年的那片蔚蓝天空而倍感无奈时,我怅然。

难道真的要等到漫天飞沙,头上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时候,我们才悔不当初吗?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天天去欣赏“大漠孤烟直”的“美”景吗?不,决不能等到那一刻,为了他,为了你,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一滴水、种一棵小树,收集一节废旧电池……

我们是地球母亲的呼唤的天使,我们是托起明天太阳的使者,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带者沉重的心情,我把目光伸向远方,肩上似乎沉甸甸的。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我快步走向教室,搜出了那篇关于环保的宣传稿……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6篇

一、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的属性的集中表现,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等方面。音乐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而通过文化,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去体验一种音乐,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人类通过自己的音乐与自己的文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一)音乐与社会生活中音乐的紧密联系

社会生活中的音乐,是学生音乐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社会音乐活动,体验生活中音乐的乐趣,并运用音乐方式同他人进行交流及情感沟通,体验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音乐与艺术学科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的特点。只是抓住贯穿各类艺术的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就能整合成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等等。

(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也是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料;如体育,可以运用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的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如语文,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烘托意境;如史地,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歌曲和乐曲,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音乐课中相关文化的作用

音乐课中,要通过音乐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体验人类蓄含与音乐中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从而增添学生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个性。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东西。我认为,充分利用音乐相关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生活中,大量的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实用音乐、背景音乐同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对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是中小学音乐课学习的主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向主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丰富课堂内容。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各类艺术有机结合,构成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课型。通过其他艺术手段,艺术媒介,形成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音乐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创新教学形式。

音乐课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例,同样也可以把音乐与数学、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整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

三、如何在中学音乐课中适度地渗透相关文化

(一)在音乐课中渗透相关文化要进紧紧围绕音乐主题进行。

音乐教师担任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教的是音乐,而非文学、也非历史、更非地理,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音乐”这一主题,渗透相关文化是音乐为中心的文化,渗透这些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从而在此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文化。

在上欣赏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我对音乐与相关化的内在联系感受非常深刻.因为学生都是海滨长大的孩子,没有去过草原,没有亲自领略草原的美丽,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拟作品的背景,我收集了关于草原的相关资料.风光片等,并为学生讲述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豪爽好客的生活特性,配合音像,以旅游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并教会学生简单的蒙语,如;你好\欢迎等等.同时,收集一些关于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等等是学生进入了音、画、诗的特定氛围。完全陶醉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带给心灵的震撼,触摸音乐的灵魂,从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深切地感受音乐。得到情感和心哩上的满足的重要性。

(二)在音乐课上渗透相关文化不能喧宾夺主

我们已经知道;在音乐课中,相关文化是渗透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体验、理解。但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具有不定性,它不是其他文化可以替代的,有相通之处。它只是与相关文化有相通之处。所以,音乐的文化拓展要适度。在音乐课上,我们必须坚守以音乐为本体的阵地,其他所有的综合都是从音乐出发,再最终回到音乐中去;在渗透相关文化时,不要派生出与主题音乐无关的知识。

着名中学高级音乐教师李存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渗透得恰到好处,既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的目的,又没让相关文化在课上喧宾夺主;还让人感到音乐克中,渗透相关文化又具有其他教学 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他的欣赏课《组歌》时,李存老师只是设计了几段简明的导言贯穿贯穿在要欣赏的歌曲之间。其中一段导言是这样的;“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它与太阳的直线距离最短。对于外界来说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魅力不尽来自于雪山、高原、宽谷和湖湓,也不仅来自那些靠人类目前的智慧尚不能完全认识的传说,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那梦幻的宗教色彩。”这段导言虽然不长,但它传达的人文、地理文化,配上《青藏高原》、《走进》的动人旋律,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三)走出把音乐课的综合化变成综合课的误区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7篇

清晨,太阳刚刚从绚丽的朝霞中跳出来,我便乘上了去科尔沁草原的客车。客车飞快的行驶着,我的心境也伴着即将要驶进草原的客车而豁然开朗。客车沿着302国道飞快的掠过省界,进入了内蒙古地区。前方就是科尔沁草原的腹地安盟乌兰浩特市。这个坐落于美丽的洮儿河畔,风光旖旎的草原城市,就是兴安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车子穿过高楼林立、街市繁荣繁荣的城区,我们要去拜谒一下全蒙古人所崇敬的祖先神,成吉思汗,第一站就是成吉思汗庙。乌兰浩特市果然不仅是一个瑰丽的草原城市,也不负山水林城的美誉。城外沃野风情,阡陌纵横,一排排防风固沙林网从我们眼前飞快的遁去,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庙于罕见之巅出现在视野。这是个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庙宇,从正面看是“山”字型。在大漠,成吉思汗的威名可谓家喻户晓,“一代天骄”金戈铁马征战一生的骄人战绩,为世世代代的蒙古族人民所传颂。刚一入山门,腾飞九霄的八马神骏雕像伫立眼前。一个被称之为“胜利之神”、“东方巨人”、“蒙古圣祖”的成吉思汗,所有溢美之词都无法与其纵横沙海、所向披靡的雄才胆略及留下的旷世英名相匹配。白驹过隙八百年,八匹神骏带我回到了那流沙般的岁月……

沿着山门至正殿的台阶拾阶而上,步入正殿,中央高2.8米的成吉思汗青铜坐像,凛然的霸气扑面而来。正殿当中,有16根红漆明柱,四周绘着反映成吉思汗战绩的精美图案及成吉思汗箴言。两侧偏殿绘有自铁木真诞生起至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可汗国的经典战绩史实。三座大殿由穿廊连在一起,偏殿内还陈列着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的复制品。据说还有几件是成吉思汗当年用过的马鞍和宝剑。导游员用他生动的语言、深情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幅画的背景及历史意义。我独自细细观看那些已经蒙上岁月锈迹的古物,在这座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建筑里,你能从来朝拜的蒙族人们那虔诚的脸上,读到开疆扩域的英雄的含义;你会从发人深思的箴言里读到英雄的胸怀与心底;你会从欧亚版图延伸国界和那一幅幅精致的画面里读到翱翔天宇的圣鹰的雄姿……英雄的启示对男人总难免是雄才大略、坚韧刚毅、运筹帷幄,其实草原上的的各族人民共同携手建设美丽的家园,是对开疆扩域的祖先最好的礼祭。出殿后站在罕山之巅,乌兰浩特市尽收眼底。这座草原城市正以马背民族势不可挡的气势,如这正午的阳光热腾腾的建设和发展着。下山的时候,几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半山腰成吉思汗扬刀策马的雕像前留影纪念,甚至好些人的手里已经购买了蒙族腰刀。是啊。我们不仅要带回一张“来此一游”的纪念凭证,还要带回马背民族的精气神。对草原的理解,对蒙族人民的理解从这儿开始了。

民俗风光旅游已经是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成吉思汗庙出来后,直奔察尔森草原度假村。当地政府为加强旅游业的发展,通往旅游景点都设了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我们的车向北驶出乌兰浩特市30多公里,察尔森水库波光粼粼的库面便映入了眼帘。蓝天、白云、绿草、清水加上漫山遍野的次生林,这座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草原上。

车子绕过水库向东北岸的度假村疾驶。快了,快了,我无论如何遏制不住的好奇心和贪婪的双眼终于触到了连绵起伏的大草原!心在瞬间融化,草原!你肯定梦想过这样的地方:绿色从脚下边铺展,近景是鲜花点缀的草地,你高举的双手充分展开自己的胸膛,心中跳动无数感慨。清风从臂下穿过,远处是疏朗的树木,一群散步的牛羊和那由远而近、由近渐远的马蹄声……这不是梦,这是我眼中的草原,那绿,生动而清爽;这是我踏上的草原。那阔,豪迈而深情;这就是藏在我梦里的草原,真实,亲切而自然。刚刚还沉迷于冷兵器时代,称雄欧亚大陆的少数民族的深沉遗韵,此时此刻全部化作了对生命自然的体贴。我想起一位诗人说过:“辽阔、草地、星空、奔马,这些词汇只存在真正的草原,那里是生命的源头,那里有真正的泥土的芬芳。”如毡的草海,如星的鲜花,如歌的云阵和如实的心境。正向席慕容的诗中所写:“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醉了,醉了,还没喝那迎宾的奶酒已然醉了!

蒙古族素有待人好客的传统美德,草原人民则以粗犷豪放、胸怀坦荡、诚实热情而著称。他们的最高礼节是敬哈达。下车以后,年长的前辈们都簇拥到前面,接受蒙古族姑娘献的哈达和那高举过头的迎宾酒。”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愿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愿我们心心相印,友谊长久“。这首民歌唱出了蒙古族人民赤诚的待客之道。迎宾仪式过后,我们被请进了蒙古包。记得小时候收集各地民居邮票,唯独缺少的就是蒙古包。今天,我真的坐在这里面了。这种建筑结构确实别具风格,橡子和柳木杆在整个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厚厚的羊毛毡上铺着羊毛地毯,里面摆了三张方桌。我们大家围着桌子盘腿而坐。桌子上摆着切成小块的馕,还有小碗的新鲜奶油、炒季子粉,奶豆腐等一些奶食品。很快,蒙古族姑娘就为每个人的面前斟上了奶茶。大家用目光互相鼓励着小品了一口,略微有一点膻味,加上荠子米,奶油、糖之后,竟然品出一点咖啡的味道,奶香很浓。我们大家看着桌子上的食品,面面相窥,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莽撞的将奶豆腐掺到奶茶里,我想品出的味道应该是“独具特色”。极为来过草原的同行。很内行的将奶油、荠子米等一应物什都少不一的搅拌在一起,我品一勺尝了尝,浓浓的奶油的味道,加上偶尔嚼到嘴里的脆脆的荠子米,很像是小时候我爱吃的甜品――沾满芝麻的糖稀。入乡随俗,我们都知道,着乳香飘飘的奶茶里盛满了蒙古人民的心意。

阳光透过半撩开羊毡的天窗直射进来,刚好照在我坐的位置,毡房里因为齐聚了这二、三十位人而温度聚升。兴奋,激动加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感到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本真的幸福,一种微醉的气氛流动的毡房里。等到大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上来时,我真的觉得饿了,手抓肉,是生活在草原的各族人民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我看邻桌的人有的已学着当地人的饮食风格,用手抓着带骨的肉块吃了起来。有点遗憾的是衣服穿得太不整齐,不然吃着大块肉,喝着大碗酒,然后再将油腻的手在身上抹一抹,是不是更有大漠民族的豪情和洒脱?我们这一桌女性居多,腼腆和矜持使大家如淑女般端坐,男士们主动请缨用刀将肉切成小块,即使是小块,于我们平时吃肉的习惯也可谓“大”矣。蘸着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等调至好的酱,放一块在嘴里,果然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我禁不住多吃了几块。席间,又陆续上了很多当地的特色饮食,烤羊腿的味道是最美的,褐红的色泽,酥烂的肉,醇香的味道。他们告诉我,这是用绵羊带骨后腿肉配葱花,芹菜烤制而成的。交杯换盏间,我们又一次接受了蒙族姑娘敬献的美酒。我也学着大家的模样,用指尖蘸点敬天地神,然后一饮而尽,火辣辣的味道立刻酥遍全身。等到乐队的蒙古族小伙和姑娘到来时,大家都已醉意盎然。

小伙子身着民族服装,将手放在胸前,深深的鞠过一礼,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要听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那是我啊……”每次听腾格尔的歌,都能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生命的深处掘突奔腾。小伙子将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草原上的人们都有这样辽阔宽广的音域,一如草原的辽阔无际和牧人宽广的胸怀。蒙古族音乐长调以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而著称,短短则节奏明快,节拍固定,不论高昂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表现着蒙古民族质朴、爽朗、热情、奔放的性格。一曲《天堂》让大家发自肺腑的赞叹:“太美了!这是一个让人惊喜迭出的民族,小伙子的歌声还在草原上回荡。那一直站在身后,身穿长袍,腰带束出一款仟腰,脚蹬马靴的姑娘站了出来,她要唱《青藏高原》!看上去消瘦的她不知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将高音区唱上去,那可是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可是,她的嗓音一亮,大家又一次掌声如雷,模仿的痕迹有一些,但还是惟妙惟肖。《蒙古人》、《祝酒歌》、《草原之夜》等等这些富有浓郁草原风情的音乐终于唤起了人性本身未被污染的最原始的,最本质、最淳朴的真、善和美。我们这批人里,大部分都与共和国同龄,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听着他们忘情的唱着那些经典的老歌,酒浓、歌浓、情更浓;酒醉、歌醉、情更醉。伴着醉意,已有人翩翩起舞。以舞步轻捷久负盛名的蒙古族舞蹈,在我们伴着醉意的演绎里,也透着一点粗犷的健康气质。我最喜欢听的马头琴终于姗姗登场,那个十五岁的蒙族男孩,以他娴熟的技法,将辽阔低沉、悠扬动听的草原旋律送到每个人的心中。我的目光随着他的指尖移动,心思却随着音乐轻轻在草原上飞扬。我想到了“怀抱”母亲的怀抱,那是多么遥远而古老的感受……马头琴还在吟唱……

带着被奶酒染的绯红的脸庞,踏出毡房,太阳已不似来时那般毒辣,草原上流动着徐徐微风。早有摄影爱好者们频频按动快门,将自然天成的美景收入胶片。大家疏散在草原上,或作或立,或凝目远眺,或并肩而行。远处欢悦的笑声引我驻足回首,原来有人笨拙的跃上了一匹不驯的马,几经颠簸,险些摔下马来,引来笑声一片。天空和白云低的似乎垂手可得,最让我惊奇的居然能在草原的大地上看到白云的倒影。同来的几个年轻人,要我也穿上蒙古族的服装留个影,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我知道,蒙古族姑娘的表情应该是明朗多一些,开心的笑声里,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背景:大草原。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小学语文

曾经,我为了追求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声、光、电统统搬进课堂,使课堂成了眩目震耳的“声像视听室”。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优美的语段、精彩的表达未指导,却使用电教手段造势,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多彩的景物展览;首先欣赏秋天田野的美丽景色图片,接着用幻灯片一张张出示图片及介绍“葡萄、橘子、苹果等等各种水果,然后欣赏“仙子”动人的舞姿。一节课下来,学生全部的时间都付诸应接不暇的听与看,根本没有精力去感受文章中的字、词的精确使用,句子、段落的独特表达。如此广用媒体“满堂灌”的课堂,学生收获的到底是什么?

曾经,我们为了贪求课堂“精彩”,为了刻意体现学科整合,只要学的内容能与思品、社会、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想关联,就毫无选择地将其内容搬进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听过一位教师上一年级下册《画家乡》,还没有接触课文,就让学生动手画自己的家乡;一位教师教二年级上册《回声》,整节课给学生做回声实验,讲回声原理;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从化石的概念讲到环境的保护。语文课堂是“丰富”了,学科间似乎实现了融合,可语文的东西没了,语文味道没来,这样的语文灌输意义何在?

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恰逢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标》的确立让我欣喜不已。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的研讨交流,平时的自我学习中,我都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今年,我有幸参加了11月18日、19日在博乐市第三小学举办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听了两位专家的课,给我阳春白雪,春风化雨之感。在课后的讲座研讨过程中,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课标》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特别是两位老师着重提到的“语用点”给我深深地启发。那么怎样在课堂中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要求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以诵读积累范文语言为前提。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其中第一学段阅读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古诗词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时,为达成“熟读成诵”这一目标,我就特意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以课本上的这两首古诗为起点,以故事为引线,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我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当中,让学生在背诵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最终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情趣。

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片断:“同学们,这两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两幅秋景图,写得真美。你们知道吗?古人们大多是用诗来表达他们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关于古人写诗,还有很多故事呢?我给大家讲两个,好不好?”“好──”于是,我尽量用儿童语言给学生们讲了两个关于古诗的佳话,一是《骑驴推敲》,一是《王安石炼字》。学生们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却个个兴趣盎然,都嚷着、喊着再讲一个。我把话题一转,“老师还有好多关于古人写诗的故事呢,以后,慢慢给大家讲。现在我有个想法,先和大家说说。”“快说啊,老师。”“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说,你要读熟了很多诗,要是看到很美的景色,你就是不会写诗,也能通过背诵别人写的诗把那景色描绘出来了。咱们试一试吧?”“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田野里玩,王俊龙呀,就看到树上橘子绿绿的,橙子黄黄的,挂在枝头,高兴地说:‘真美啊,这个时节出来玩真是好时候,我要做首诗。嗯……嗯……’他嗯了半天也做不出来,谁来帮他?”“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孩子们高声的齐声背诵。我立刻赞扬:“孩子们,你们太棒了!看,你们不会写诗也会吟诗了吧。从刚才我们讲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古人为了写诗,费尽了心思,写出的诗句才流传千古的。我们一是为了不会写诗也会吟,二是为了古人写诗那么不容易,我们多背些诗好不好?”“好──”“那我们就约定好了,咱们一起每周背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到时候啊互相检查。”“好!”同学们信心百倍地喊。

二、熟悉范文语言形式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

语文教学要重视词语的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依据文本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且能够依据例子发现词语的正确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的意思,熟悉和掌握各类常用句式和修辞手法。要注意文章怎样前后照应,怎样开头结尾......

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出蒙汉情深这一情感?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来体会。这段中连续运用几个“飞”字,“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欢呼着,飞驰着”“车跟着马飞过小丘”。抓住“飞”字,通过前后联系、对比,引导发现,开始我们的车是“走”的,现在是“飞”了,由此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急切心情,进一步体会到蒙汉民族的情谊。透过三个“飞”字,学生就能触摸到文章的情脉,引领学生结合文章的意脉和作者的情脉,通过着力理解感悟“飞”多次重复使用的动词,从而领悟作者巧妙运用动词传情达意的方法和奥妙,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运用范文语言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