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新闻的作文

关于新闻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受众心理需求;融合新闻;新闻写作

随着新闻理念从“传者本位”逐步转变为“受众本位”,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影响业界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怎样生产产品的重要因素。同一新闻内容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形式,以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衍生为融合新闻产品,受众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选择不同的新闻产品。在此条件下的新闻写作既要与各种传播方式相适应,更要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受众的心理需求诱导了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

美国传媒产业集团总裁默多克说,今天,内容正在被定义为满足当代受众需要。对此,传播学教父施拉姆还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受众使用媒体就如同到自助餐厅就餐,吃什么、吃多少都由受众根据自身喜好决定。媒介不可能将自己提供的信息、观点强加给受众迫使其接受,而只能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现阶段,受众的心理需求大致有娱乐休闲需求、信息知晓需求、研究思考需求、平等参与需求四种。

娱乐休闲需求是受众最普遍也是基本的心理需求。基于这种心理,受众要求新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轻松活泼,能够满足茶余饭后的消遣休闲。信息知晓需求是受众娱乐休闲需求的发展。受众要求新闻能够满足其对日常生活信息的关注、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知情以及自己兴趣和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需要等。通过获取上述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研究思考需求和平等参与需求是受众需求的最高层次。研究思考需求是指受众将新闻事件本身及新闻传播的方法等作为研究对象,继而引发受众关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等更深层次思考,从而将新闻传播的核心理念从大众传媒领域引申到政治学、文化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从而增强新闻的民生含量。按照传播学理论,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反馈是构成传播活动的五要素。平等参与需求是受众在主体意识增强后,对新闻传播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受众积极与信息传播者进行反馈互动,并新的信息,以此获得平等的舆论话语权。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受众在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印象将影响其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随着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出现,受众在媒介选择上产生了差异化。这种情况下,传播的大众化已经向分众化和小众化转变。可以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受众心理需求的纷呈性导致了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

新闻写作应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指出:“不论传播技术和现代媒体如何发展,传统新闻学的那些核心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据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1]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新闻写作要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与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相适应。

要树立融合新闻的写作理念: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融合新闻生产模式已初具形式。目前融合新闻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中心主任Andrew Nn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媒介加速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产生融合新闻。而且,融合新闻传播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超越“融合”界定,转变成一种自主运转、流程规范、操作专业齐备的新闻生产模式,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主流。融合新闻出现的意义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它为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受众带来了多种媒体信息的聚合、重组和反复利用的方便性;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新闻信息的传输、变得更为精彩纷呈,为受众使用更个性化的方式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认为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字写作能力,而是能够在同一信息操作平台上,针对日益细化的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传播方式的新闻特点,对新闻事件进行恰当表现,具备事实展示的差异化、跨媒体的写作能力。

要在新闻写作艺术特色上不断创新:

在“融合新闻”写作理念指导下,新闻写作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写作思维、写作文种、写作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不断创新。

新闻写作思维方法创新。实现融合新闻写作首先要了解不同传播方式的传播优势,分析、找准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再从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创新新闻写作的文种、技法,确定写作力度、写作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闻内容。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以开放性的思维与受众互动和交流。

新闻写作文种的创新。受众在通过手机上网、QQ空间、邮件、论坛、微博等渠道参与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新语言、新文种。这些新语言、新文种已经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因而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写作文种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写作语言也更丰富。如能恰当地运用,就能够让新闻产品更富有个性化,有效地缩短大众媒介与受众的距离,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

新闻写作资源内涵发掘创新。“融合新闻”生产模式下,新闻写作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产出适合不同受众口味的新闻产品,最关键的就是要对新闻资源不断深入开掘。深入开掘新闻写作资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视角对纷繁的信息源的多维价值体系进行探索和思考。其外观形式表现为新闻写作着眼点的选择、写作载体的取舍、相关材料的补证、事件叙事的顺序结构等。通过深度开掘,将新闻产品构筑成短时迅速信息传递、综合表现事态进程,纵深报道隐含于新闻事件内部的故事,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

新闻写作表现形式创新。“融媒时代”由于不同媒体对新闻写作的需求差异化,增大了新闻写作的多重复杂性,对新闻写作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写作已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单纯的文字表述、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而是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于一体的全方位运用技术,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示新闻内容的写作活动,从而使枯燥的新闻兴趣化、多样化。

新闻写作应引导受众心理需求,避免媚俗化

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吸引受众,引导舆论。因此作为新闻产品的生产环节,新闻写作既要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更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就是以责任媒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公正性使受众对传播的观点和情感产生顺从和认同,进而内化为受众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就会在媒体引导下不断提升。新闻写作引导受众心理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人格化地走进人的心灵。“所谓传播的人格化就意味着把机器的传播者变为人的传播者。这个‘人’是传媒的代言人,而在受众的感觉里,他就是他本人,他在表达着他自己,他说的是从他的思维情感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受众感觉着他内心的波澜,从而自己的内心也掀起波澜。”[3]唯有这样,受众与传播者才能精神与精神相融、心灵与心灵相通。

同时,新闻写作也要避免媚俗化。“融媒时代”,以市场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迅速占据新闻传播阵地,以搞笑、娱乐、恶炒为宗旨的世俗文化形成了一种廉价的视觉轰动效应。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凡是能博得眼球的东西都成了新闻报道竞相追逐的热点,造成了媚俗化甚至虚假的新闻写作。这种新闻写作媚俗化势必大大削弱新闻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从而失去引领受众心理的基础和力量。

(本文为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合新闻”传播与和谐辽宁文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1088)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

[3]曹茹、高玉新.立足受众心理 满足受众需求[J].新闻三昧,2000(6).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3篇

广告是报刊生存发展的前提

邹韬奋从“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角度论述了这个问题。所谓事业性,指报刊适应时代的需要,推动国家民族进步的历史使命。所谓商业性,主要指报刊的广告经营,“不得不打算盘,不得不赚钱”。邹韬奋认为:报纸为了经济自主地生存,不得不有相当的广告收入。所以他自接办《生活》周刊之后,一直重视广告业务的经营。

从1929年第5卷第1期起,《生活》周刊由4开小报改为16开本杂志,在广告类别上,以前书籍广告的“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小到火柴,大到电器,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每期广告的条数和面积也随之迅速增加。据统计,第5卷第1~4期每期有广告30多条,约占每期总面积的1/3。而第6卷第2~4期每期广告已增至50多条之多,约占每期总面积的40%。广告收入已成为《生活》周刊重要的经济来源,为该刊“事业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对于因销数激增而广告涌进所得的收入,邹韬奋主要用于提高刊物质量、提高作者稿酬、改善工作人员待遇和用于读者回信。这就保证了报刊越办越出色,正如他自己所说:“《生活》周刊之所以能发展到后来的规模,其中固然有着很多的因素,但是可以尽量运用本刊自身在经济上的收入,尽量运用这收入于自身事业的扩充与充实,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①

邹韬奋的这个观点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大力促进广告业的发展,无论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只有深入开展广告经营活动,才能解除媒体的生存危机,进而推动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

邹韬奋认为:只顾广告的商业性而对于文化食粮的内容不加注意,那也是自杀政策。因此,广告内容也必须真实、健康。正如他在主编《生活日报》时所说:“有些广告是含有欺骗性质的,有些广告提倡迷信,或伤风败俗,报纸为了广告费的收入,加以刊登,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要负重大责任。本报是代表民众利益的报纸,所以对于广告的刊登,要有它的严格限制。凡是骗人害人的广告,一概拒绝刊登。换句话说,本报对于所登载的广告,也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向读者负责的。”②将广告置于新闻、言论同等的地位,同样采取负责的态度,这是邹韬奋先生关于报刊广告的一个基本观点。

早在他编辑《生活》周刊时,对于广告就“限制非常严,略有迹近妨碍道德的广告不登,略有迹近招摇的广告不登,花柳病药的广告不登,迹近滑头生的广告不登,有国货代用品的外国货广告不登”。③邹韬奋还针对当时报刊过于商业化,大肆刊登内容不健康的广告提出严厉批评:“尤其可怪的是竟将特刊的地位当广告卖,大发行其‘淋病专号’,满纸‘包茎之害’、‘淋病自疗速愈法’,替‘包茎专家’大做广告,替‘花柳病专家’大吹牛,‘一经着手,无不病根悉除’,‘方法之新颖,手段之老到,可谓无出其右’,于每篇文字下面还要用‘编者按’的字样,大为江湖医生推广营业,好像报馆所要的就只是钱,别的都可不负责任。在这方面真打破了各国报纸的新纪录!为全世界著名报纸所不及!”④

广告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代广告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广告实践中,经常有各种违法违规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房地产等广告,出现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媒体上,究其原因,广告者没有把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邹韬奋的广告思想告诉我们,媒体应当有自己的管理制度,要通过制度规范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虚假违法广告。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传媒业的行业自律建设,以及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自律水平和道德水平,自觉保证广告内容的真实和健康。

广告版面安排应当合理

邹韬奋认为,在版面上,新闻、言论、广告要各得其所,配置合理。他指出:把广告的地位划定,勿使广告割裂新闻,而结果却能使新闻和广告俱保持美观。他要求《生活日报》在新闻下面登性质相类似的广告,使眉目分明,从而使读者极易寻觅。事实上,《生活日报》从1936年6月7日在香港创刊,至7月31日自动停刊,共出版55天,其中,每天12版的有7天,出8版时,广告约为2版,不论是出8版还是12版,有几个共同情况:一是头版没有广告;二是没有整版的大广告;三是广告一般在版面的角边或底部;四是有些广告排在与内文内容相近的版面,如学校招生广告排在文教新闻版。

邹韬奋还提倡小广告,反对大广告,广告条数多、面积小一直是他所主编的刊物的一个特色。《生活》周刊每期都有五六十条广告,分布于各版之中,每条广告面积不过几平方英寸,整版的大广告基本上每期只有一版。他每期都把广告进行分类,性质相同的广告登在一处,这样,眉目分明,便于读者寻找。他对分类广告的收费也给予了特别规定,如奢侈品收费较日用品高,婚丧收费也较谋事为高。他还要求刊登的广告不能割裂刊物内容,必须要与各版的版式风格相统一。在社论及重要新闻版下,从不登广告,以彰显刊物的严肃性和作为时事评论在舆论上的权威性。在那些政治性稍弱的版面,如“信箱”、“杂文”、“名著小说”中,广告则较多,但各版广告一般在每版下部1/2、左1/3处,位置相对固定,以达到提高广告阅读率、配合版面格式的效果。

邹韬奋关于广告版面安排的观点,对于现代广告的经营管理启迪颇深。一方面,广告应适度,报刊不能总是整版整版地刊登广告,广播和电视也不能整天整天地播发广告。另一方面,广告要适宜,不能出现在它不应该出现的地方。正因为这样,现在一些国家级媒体,联合发表申明,拒绝刊发整版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也规定,每套节目每天播放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完整性,除在节目自然段的间歇外,不得随意插播广告。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自行组织的广告,不得随意切换原广告,不得以游动字幕、叠加字幕等形式播放广告。这就较好地突出了新闻(节目)本身,而不是以广告代替新闻(节目),或以广告冲击新闻(节目)。

广告必须体现报刊宗旨

邹韬奋认为,报刊广告必须体现报刊的宗旨。他在论及《生活日报》的广告时,指出:在广告的登载及选择上,《生活日报》要显出它的特色。报纸上面登载广告,不应该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该同时顾及多数读者的利益。这里说的特色,与他常用的宗旨、方针、动机、目的、使命等词汇,含义近似。他一贯注重办报宗旨,从1926年10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后,每创办一种报刊或每逢关键时刻,他都要旗帜鲜明地宣布办报宗旨。报刊各方面的工作都以实现自己的宗旨为出发点和归宿。广告必须遵循和体现宗旨,而且广告收益必须用来实现报刊的社会效益。

邹韬奋的这个观点,剔除其历史局限性,对现代广告管理也是很有帮助的。一方面,报纸杂志的广告应当与其办报、办刊的宗旨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广告应当与其频道定位保持一致。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正确的。不同的报、刊、台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如果刊登的广告与这些报、刊、台的定位不一致,不仅浪费了媒介资源,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广告效果也肯定不会好。反过来,如果广告与媒介定位是一致的,广告的到达率就会高,广告效果就会好,广告主也就会追加投入,媒介因此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广告需要专业人才

办好报刊广告,需要有得力的广告专业人才,邹韬奋对此深有体会。如在《生活》周刊工作的徐伯昕,多才多艺,能拉广告,又会制作广告,还在工作中广结善缘,义务为客户设计广告。这样就与广大客户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真诚合作的朋友式关系。《生活》周刊社由此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客户群,有着稳定的长期广告。遇着要出特号,需要增加广告的时候,只要徐伯昕夹着一个大皮包,在各处巡回奔一趟,便能满载而归。总之,在广告工作方面,也要“严守人才主义”,⑤重用那种有真才实学又专心办事业的人――这也是邹韬奋关于报刊广告的一个基本观点,徐伯昕正是体现这个观点的榜样。

邹韬奋的这种观点告诉我们:传媒广告活动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没有徐伯昕,很难成就《生活》周刊的广告奇迹。在传媒技术极大发展、传媒数量极大丰富的今天,仅靠一两个徐伯昕,显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广告业人才培养教育机制,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广告专业人才。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广告教育的专业建设。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优化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二要建设广告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不同类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级广告专家;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有条件的广告企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实践基地。三要健全广告专业人员职业水平评价体系。着力开展广告从业人员素养教育、职业教育,有序推进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广告人才信息共享,促进人才合法、有序流动;结合广告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国际广告人才的引进力度。[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JD39);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资助课题(0801011A)]

注 释:

①邹韬奋:《韬奋全集》(第7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②④穆欣:《韬奋新闻工作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第28页。

③邹韬奋:《韬奋全集》(第9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8页。

⑤邹韬奋:《正在积极筹备中的》,载《生活》周刊第7卷第13期,1932年4月2日。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4篇

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公共新闻”理论,而中国当下的民生新闻却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类型,二者虽有差异,但都是以贴近民众为出发立足点。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东方时空》,开创了平民化新闻节目的先河,渐渐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平民化风潮。2002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横空出事,央视新闻频道随即在第二年开播。2003年,电视新闻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以新闻传播为主导――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中国电视向大众传媒本质回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平民化,平民化理念的践行,使平民百姓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主角,由此也使新闻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国内各地的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占领了相当比例的收视份额,引领了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此类节以其在地域性与题材上的贴近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收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在地面频道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而民生类新闻又划分为好多种类,主流的方向类型大致包含突发新闻、舆论监督、市井报道以及生活服务类新闻等几大方面。我所选择的拍摄题材大致可归为生活服务类,而此类节目的特征又可划分如下:1平民生活,关注民生,更加贴近生活。2提供生活讯息,便利民众。3立足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真善美。一档优秀的民生类节目,总是能够敏锐的扑捉到当下生活中人们最贴切的需求,而作为生活服务类的民生新闻电视节目更应当紧紧抓住时下人们所需的内容进行深入发掘报道。

2选题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新闻选材上的本土化、平民化,主要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关注的范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价值取向上的民众接近性)这是民生类新闻选题的必要元素,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从这个方面来说,桂花也可以说是象征着杭州,而杭州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打造桂花的文化品牌,是近几年杭州市政府努力的方向。通过对于杭州桂花盛开的消息报道,主要传达给观众以下几个讯息:①杭城桂花开放,市民都非常喜爱赏桂。通过对于桂花盛开地点的介绍为市民提供旅行节假的好去处。②通过对于桂花历史品种等介绍,迎合有兴趣了解桂花的人兴趣。③加大桂花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古人关于桂花的诗句、杭州传统桂花节)使人们关注桂花。

3节目核心内容与结构设想

《杭城桂花》这则消息的核心内容是杭州植物园的桂花已经进入第二次盛花期,引来了众多游人的观赏,通过对于游客的采访体现民众对于桂花的喜爱,通过对于工作人员的采访和画外音解说词的讲解,使民众更加的了解桂花。从结构上来讲,可以从空间上来进行,由植物园进至桂花林,再由桂花林中拍摄前来赏桂的游客,最后再缩至桂花。

4.节目创作实施方案(时间安排)

Ⅰ前期准备、拍摄

①确定拍摄题材内容,搜集关于桂花的各种资料查找拍摄桂花地点,现场踩点

②构思整个流程脚本和主持人现场出镜文案脚本,选择主持人并与其沟通

③提前联系要采访的相关人员并订好采访时间、地点

④准备详细拍摄文案脚本,并制定应急第二套方案

Ⅱ后期剪辑

筛选素材,将拍摄过程中的废镜头去掉

按照事先的文案脚本通过剪辑软件大致剪辑成一个完整的消息

通过录音等手段填补画外音解说词

通过解说词长短精简镜头使片子,实现第二次剪辑

通过字幕软件做新闻条

5节目创作文案(节目文稿、解说词、分镜头本等)

文稿: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主持人出镜介绍时间地点,画面呈现桂花林盛开状况配画外音解说,市民赏桂,采访游客感受,工作人员深度解析,结尾

主持人现场出镜介绍人物地点,接下来通过镜头和画外音的形式将桂花的外表以及文人墨客对其的评价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紧接着主持人出镜介绍前去植物园赏桂的游客情况后加画外音解说词补充

解说词:出镜记者解说词:进入9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上,都会让人感觉到阵阵秋意,而一阵阵弥漫在空气中的桂花飘香更是沁人心脾,眼下本市各大公园桂花逐渐进入了盛花期,可谓香气浓郁,引来众多游人观赏,而我现在位于的满觉陇景区,正值杭州传统桂花节的开幕,飘香浓郁的桂花引来众多游人观赏。解说词:还没走进公园,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清香,放眼望去,成片的桂花林在紫薇园中盛开。在古代,桂花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瑶树静当严序来,千花杀后有花开。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是古人对于桂花的描绘。出镜记者解说词:我现在位于满觉陇的桂花节展区,这里每天接待的游客都达到三千人左右,节假日可以达到五千人左右。解说词:因为爱着桂花,杭州市民以及众多外地游客踩着露珠来到园中赏桂,记者观察到,今天虽然不是周末,但前来赏桂的游客依然众多。从工作人员那里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的第一期桂花已经开过,现在盛开的是第二期桂花,由于受天气影响,今年同往年相比更加有利于桂花的生长

桂花林中,闲庭信步,品味桂花的芳香,感受秋天的到来,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出行秋游的不错选择――本台记者报道

分镜头本(节选)

镜头号景别内容解说词说明备注

1中景主持人出镜进入9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上,都会让人感觉到阵阵秋意,而一阵阵弥漫在空气中的桂花飘香更是沁人心脾,眼下本市各大公园桂花逐渐进入了盛花期,可谓香气浓郁,引来众多游人观赏,而我现在位于的满觉陇景区,正值杭州传统桂花节的开幕,飘香浓郁的桂花引来众多游人观赏。体现主持人所在的时间地点固定机位

2全景桂花林还没走进公园,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清香,放眼望去,成片的桂花林在紫薇园中盛开。介绍植物园大体面貌摇拍

3特写桂花在古代,桂花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瑶树静当严序来,千花杀后有花开。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是古人对于桂花的描绘。声画对位,体现古诗中古人对于桂花的清香淡雅的赞赏

使用前后景深表现手法

4中景主持人出镜我现在位于满觉陇的桂花节展区,这里每天接待的游客都达到三千人左右,节假日可以达到五千人左右。先固定镜头拍主持人,主持词讲完后镜头摇到整个桂花园

5全景游人赏桂因为爱着桂花,杭州市民以及众多外地游客踩着露珠来到园中赏桂,记者观察到,今天虽然不是周末,但前来赏桂的游客依然众多。声画对位,体现游人众多的镜头

6中景、特写桂花从工作人员那里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的第一期桂花已经开过,现在盛开的是第二期桂花,由于受天气影响,今年同往年相比更加有利于桂花的生长

7中景游客采访游客采访采用固定机位

8中景工作人员采访采用惯例斜侧45度机位拍摄

9特写、中景桂花桂花林中,闲庭信步,品味桂花的芳香

10全景桂花树、游人感受秋天的到来,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出行秋游的不错选择,――本台记者报道

与片头首尾呼应结尾的创意设计,游人虽然已经恋恋不舍的拿着相机离开,但桂花依然在开放

6 反思与总结(节目风格、受众定位;视听语言的表达;不足与可改进之处等)

这档节目的风格总体给人感觉是充满文化气息的,桂花,自古以来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在拍摄前期,通过资料的查询找到了很多相关古代赞誉桂花的诗句并运用与片中,这就给这则消息增加了不少韵味,同时这也决定了它的观众定位是要有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平素养的群体,之所以确定这样的风格定位是经过之前拍摄时的踩点观察前来赏桂的人群素养后才决定的。

在拍摄之前,导师和同学在准备会上提到了一点要求,桂花在现实中是充满了香气的,而我们的镜头下的桂花也应该是让观众恰似能够闻到那股香气一般,此类详细的内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桂花拍好才能吸引住观众,所以本人在拍摄之初大量搜集了以往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此类消息的拍摄手法,通过反复观摩研究,在视听语言方面,此类节目的拍摄中通常采用景深变换来突出所拍摄主体的美感,在次序上,通常采用全景,中景,特写的顺序进行呈现,除此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光线因素来进行拍摄。

由于是第一次做此类消息,所以难免存在不足,下面提出不足以及修正方案:①事先没有提前给出镜主持人新闻稿,导致其在较短的时间里匆匆上阵,造成表达不流畅。改正:选好主持人出镜之后与主持人认真沟通出镜要求并提前提供稿件令其熟悉。②第二段采访话筒声音受损,这是事先没有检查机器所造成的结果,因为这段出镜不可避免,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改正:做到录前检查机器录后现场再检查一遍。③现场采访观众由于经验欠缺,机位有所游动。改正:注重机器的稳定性。④现场采访工作人员机位放置不佳。改正:吸取教训,下次按照惯例斜侧45度放置机器。⑤在现场采访时,由于经验欠佳,好几条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拍摄进去,造成遗憾。改正:培养敏锐的现场观察力。⑥现场采访民众游客准备策略不足,失败多次,损失有代表性的采访群体。改正:注重沟通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拍摄。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5篇

笔者借用潘文的“共能”“异能”术语,表达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笔者赞同潘文提出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以“共能”为主、以“异能”为辅的作文教学观,但对“共能”“异能”的内容认定不同于潘文。笔者认为:中小学作文教学所要培养的“共能”,不仅仅是议论类文体的写作能力,还应包括记叙类文体与说明类文体乃至常见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所要培养的“异能”,可以因人而异——擅长记叙类文体者可培养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方面的写作能力,擅长说明类文体者可培养说明书、解说词、科普小品等方面的写作能力,擅长议论类文体者可培养随笔、杂文、社会评论等方面的写作能力;“共能”是“异能”的基础与前提,“共能”缺少基本的构成要素,就不能为“异能”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前提。

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化繁为简的真文体

为突出其培养“议论体式”写作的“共能”观,潘文将记叙文、说明文排除在“共能”之外,并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了“伪文体”定性:“学生按部就班学的这些‘文体’还不是‘真文体’,非但不是‘共能’,而且还是‘伪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相沿成习专用于教学、考试的虚拟文体,是一些‘四不像’文体——‘伪文体’。……在真实写作中,没有哪一种文章体式称为记叙文,只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散文、小说等特点不一的叙事体式,记叙文与其中的哪一种都不靠谱。……说明文、议论文也是如此,与真实写作的哪一种体式都不同:说明文不是说明书、介绍信、解说词、科普小品中的某一种,议论文也不是随笔、杂文、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社会评论、论文(按:“论文”与“思想评论”等是属种关系,似不能并列)中的某一种。这就使学生学了12年的语文、写作,绕了一大圈,到头来什么实际的写作体式也没学会。……显然,‘伪能’是严重违背教学规律的。”潘文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定性为“伪文体”的理由分别是:没有哪一种文章体式称为记叙文,只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散文等叙事体式;没有哪一种文章体式称为说明文,只有说明书、介绍信、解说词、科普小品等说明体式;没有哪一种文章体式称为议论文,只有随笔、杂文、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社会评论等议论体式。我觉得,这些理由不成立,因为:相对于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散文等,记叙文是上位概念;相对于说明书、介绍信、解说词、科普小品等,说明文是上位概念;相对于随笔、杂文、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社会评论等,议论文是上位概念。上位概念各包含若干下位概念,这正如“马”包含“白马”“黑马”等,我们不能据此认定“白马非马”抑或“黑马非马”。

“叙事体式”及“议论体式”是潘文使用的术语,“说明体式”是笔者依据潘文用法仿拟的术语;既然“叙事体式”、“议论体式”的说法成立,那么,“说明体式”的说法也成立。这三种说法成立,毫无疑问,它们使用的依据是表达方式:叙事体式文章主要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说明体式的文章主要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议论体式的文章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既然可按表达方式将文体分为叙事体式、说明体式、议论体式,那么,将文体按表达方式分为表达简洁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有何不可?想必,表达方式的说法还成立吧。而如果成立,按表达方式划分出来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就成立;而如果不成立,按表达方式划分出来的叙事体式、说明体式、议论体式也不成立。在笔者看来,所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与记叙体式、说明体式、议论体式以及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的内涵外延差不多,而使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比另外的叫法更简洁方便。何况,这样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再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等也都使用这些术语来指称和区分文体。记叙文是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散文等叙事体式的概括指称,是其上位概念;说明文是说明书、介绍信、解说词、科普小品等说明体式的概括指称,是其上位概念;议论文是随笔、杂文、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社会评论等议论体式的概括指称,是其上位概念。总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不是“伪文体”,而是化繁为简的真文体。

潘文关于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伪文体”不能培养写作能力的说法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术语长期使用,大纲及教科书非但未将其看作“伪文体”,而且还长时间将这些文体安排为写作训练的内容。试想:我们国家现在还算有一批一般意义上的人才或者写作人才吧,而他们不正是用这些“伪文体”、按这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吗?因为,据笔者所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并未抛弃这些文体训练而另搞一套。虽然不排除这些人才出学校后会自己进修提高,但恐怕不能认定他们全都将学校所学抛弃不用而另起炉灶,相反可以肯定,正是学校所学为他们进修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构成“共能”的基本要素

既然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不是伪文体而是化繁为简的真文体,既然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最为基本的、比较全面的写作能力有作用且舍此别无它途,那么,这些文体必然是构成“共能”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进行这些文体的写作训练必然是培养“共能”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因为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而打基础是需要打下这些写作基础的。潘新和教授认为,“一个人可以拙于叙事,但不能不精于议论”“(《写作教学应以议论文为重点——试论写作教学的文体次序》,《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注意:潘教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是“议论文”),因而主张中学生作文最应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潘教授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与主张自有其合理性,因为学生能写好议论文的确是件大好事。但笔者认为,“精于议论”还不够,“拙于叙事”更不行,中学生作文最好是“各体都会”,实用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能比较熟练地写作,文艺类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指剧本)等也能略会一二,因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而打基础的阶段是需要打下各种基础的。如果中小学只将议论文写作作为“共能”训练,他们也就没有练习记叙文、说明文的机会,也就缺少写作记叙文、说明文的能力,也就缺少构成“共能”的基本要素。况且,三种能力互相促进,如记叙中要议论、说明,议论中要记叙、说明,说明中要记叙、议论,而只练一种,效果未必会好。再说,“共能”是“异能”的基础,“异能”以“共能”为前提,不具备记叙、说明、议论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培养和发展更高档次的展现特长的“异能”。

三、作文教学要由易到难、由简而繁有序进行

作文训练是否有序?如果有序,是怎样的序?对这些问题,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在笔者的印象中,长时间以来,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及安排是:小学高年级进行简单的看图写话(说明性质)及记人记事(记叙性质)练习,初一着重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初二着重进行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初三着重进行议论文的写作练习,高一着重进行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如人物通讯、报告文学)写作练习,高二着重进新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写作练习(如科普小品、试验报告),高三着重进行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如思想评论、社会评论)写作练习。从这些安排可以看出,大纲及教材是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作为“共能”要求的,也大致体现了由叙到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序”。大纲及教材经专家编写而成,其要求及安排想必不是轻率之举,肯定有其充分依据。现在的课程标准及各种教材与先前的要求和做法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有序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易到繁难、由记叙到议论,要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都要求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等能力,有的还要求写简单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并非只将议论文体作“共能”写作训练。当然,大纲拟定及教材编写是科学,而科学没有穷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或许都做得不够科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写作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必须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不能写,肯定不能写这些文体类别下的复杂的东西。比如:简单的记人记事都不会,肯定不能写调查报告、人物通讯、人物传记;简单的看图写话都不会,肯定不能写说明书、实验报考、科普小品;简单的一事一议都不会,肯定不能写思想评论、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说记叙文不是真文体,而要求学生写“真文体”人物通讯,学生肯定不知道人物通讯为何物;同理,如果你说议论文不是真文体,而要求学生写“真文体”思想评论,学生肯定不知道思想评论为何物。能写人物通讯、科普小品、思想评论等那是“异能”,而“异能”的写作及培养要以“共能”为基础为前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文教学不仅要由简到繁,而且要化繁为简,而使用化繁为简的术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十分必要。

四、在疯狂应试的氛围中不应只重议论文体

多年来,中高考作文都允许“自选文体”且考材料作文,这一做法导致极为严重的新问题出现。一方面,多年允许“自选文体”使教学大多不搞文体训练。允许“自选文体”本来是极富人性化的举措,其初衷是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写作空间,让各类考生都能发挥特长。但“自选”是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而目前已演变为“弊”多于“利”。多年允许“自选文体”使教学“熟悉”了中高考作文的“规律”:会写一种文体就可对付(捞个不错的分数),擅长一种文体就可“优胜”(获取高分满分)!这种“一招鲜,吃遍天”,不必担忧“文体变天”的心理,必然会导致教学急功近利,不愿“浪费时间”去搞扎实的文体训练。试想:既然有直奔目标的“捷径”,谁愿走迂回曲折的“弯路”?既然有省时省力的“好事”,谁愿做费时费力的“坏事”?另一方面,多年考材料作文使学生作文大多为议论文。材料作文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合理性。材料作文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猜题押题,也具有设置情境、激活思维的作用。但材料也是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相对于无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材料话题作文、材料命题作文、材料自拟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大得多,它要求读懂材料,在材料的含义及范围内立意;否则离题。为避免离题,学生往往使用议论语言点明材料的含义,选择议论文体表达自己的立意,而不大用相对含蓄的记叙文体。因为记叙文体表达不够直接,往往写了相当多的篇幅还没有表达出吻合材料含义的意思,甚至所叙述的故事完全偏离材料含义,导致离题。无论是考试作文还是平时作文,符合题意是“基础等级”最基本的要求,作文一旦离题,即便内容充实、构思严谨、语言通畅,得分也都只能在及格分以下。故平时作文,只要是材料作文且允许“自选文体”,学生一般都写议论文。但即便如此,每次考试(月考、周考),总会有相当多的离题作文,且离题者未必只是差生,常常有年级前10名之内的优生。专家们对这一情况未必了解,但一线教师对此感受深刻。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汉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一、新媒体运营的涵义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谓是高频率词汇,但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的统称。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其他媒体的发展则为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是新媒体的核心。因此,新媒体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和技术性。而新媒体运营,则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媒体运营通过以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要自媒体平台,为大众推送丰富的文学阅读、创意广告、视频,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全面的文化素材、创意的广告文案等,抓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大众获取资讯、日常阅读、消费导向的重要手段。

二、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运营人才主要指能够完成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大众或“粉丝”提供优质、有高度吸引力的传播性内容的人才。余红教授的调研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笔者从智联招聘搜索有关“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招聘信息,综合2017年7月招聘信息,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各大岗位需求达525人,而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北京则达13798人。通过整理相关招聘信息,本文将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位类别和职位类型进行分类。职位类别:文本制作与编辑;视频制作与编辑;客户维护;数据分析;技术维护;活动推广。职位类型:专员;编辑;助理;主管;总监;经理;策划。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整理,见表1。根据以上表格显示,“文本制作型”新媒体人才需求最多,占到33.9%。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虽在部分内容中具有“新闻”属性,但目前大多数内容制作以转变为信息或资讯为主。新媒体运营人才从过去面向新闻受众的“新闻采编”岗位走向面向新媒体用户的“内容制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制作的内容被关注、阅读乃至转发,就需要深谙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制作内容。大致来讲,内容制作型人才主要为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提供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较好文字撰写功底,同时拥有较强的文案策划能力的人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低

秉承着传播文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依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等传统教程。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多元化人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限制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化。传统教材使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再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对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课题研究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当下,颇有经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出生于新媒体发展不够完善的时代,自身对新媒体不具有敏感度。并且,以往传承的理论思想,依旧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起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感受能力、融合能力,阻碍了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毫无创新特色。故而,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照本宣科,或将课本知识通过PPT或视频放映出来,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改变和发展。这不仅与学生心理需求形成冲突,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思维逻辑的拓展。

(三)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根据近年来汉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事业单位汉语言专业岗位需求同样呈下降趋势。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出路较广,文秘、广告策划、编辑、记者、公务员、教师等岗位均有大量就业选择,但课程设计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出现脱轨等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低,兴趣低。同时,该类岗位的替代性强,譬如,编辑、记者、广告策划均存在极大的竞争。本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岗位发展,导致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级社会岗位对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文科专业造成压力。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向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

随着新媒体运营的发展,编辑、策划等岗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类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探究,对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该类岗位存在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入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出路。

(二)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相关课程有高度兴趣

对福建省几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学生达5000人,在回答我们提出的“是否对新媒体运营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时,9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新媒体运营已成为当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企业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宣传、企业客户的维护等,都离不开专业的文案编辑与策划。学生们认为若是能够在校期间有该方面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树立更高的信心,形成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运营的编辑与策划重视创意,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

(三)国家教育研究的支持与推广

2014年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简称“新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协作平台。“新盟”将广泛吸纳全国各高等院校新媒体相关系所、专业、方向的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人员加入,共同推进中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85所高等院校、95个院系的230位教师加入“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

五、面向新媒体运营扩展专业科目建议

(一)立足专业,探求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更为人所重视,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应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下,树立新的目标,应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确保汉语言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二)设立新媒体专业课程,实现产业对接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延续传统的写作教学基础之上,增设“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等新媒体专业课程,将二者融合,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写作文化,而且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专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性,而是多向性。自媒体运营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对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大众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革新。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偏向于文学理论方面,教学方式也偏向于文本解读、照本宣科的原始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必要途径,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基础,则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市场的发展及变化,从而掌握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发展动态。通过运营公众平台,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大众及“粉丝”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化分析,从而能够使其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该专业的学生开拓创新。

(四)重视网络,发挥创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信息对大众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使大众都有抒发自我、满足自我的途径,新媒体“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传播性”等特点使信息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大众通过搜索引擎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精确式搜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来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2]赵子忠.行胜于言———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J].中国传媒科技,2014(3):14-15.

[3]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4]王文丽.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的思考———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4):98-101.

[5]王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探析———以《新媒体可视化》课程为例[J].新闻传播,2014(17):50.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新媒介语境;纪录片;意识;传统;国际品牌

从2012年5月到2014年6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相继推出了两季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但记录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文化,也深层挖掘了中国文化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态,一时间成为了中外观众与广大纪录片创作者所关注热议的焦点。这部纪录片从中华美食文化中所侧面反映的人们对文化家园的建构与巩固、对社会发展与民情动态的生动再现,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在新媒介语境下纪录片创作所诠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价值,它是借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对文化传统的真实回归。

一、基于文化传统的创作艺术反哺

《舌尖上的中国》除将传统中华美食文化体现得色味俱佳以外,还真正回溯和探究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两季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创作者看来,《舌尖》所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化自觉思想的高度概括,它已经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的艺术化象征。

可以说,基于文化传统的艺术创作反哺是该部纪录片创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它利用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将最本质的中国饮食文化还原出来,并追根溯源,它也是当前纪录片创作所希望表达的表征上的文化自觉生动化,这在纷繁喧嚣的现代工业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上,创作人将纪录片《森林之歌》的创作经验有效迁移至本作品中,用艺术化与平民化相结合的的视域来展现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在艺术与自然中的反哺过程。

在《舌尖》中,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气息也是相当浓郁的,所以纪录片在基于文化自觉角度的创作过程中也拥有了现代审思的眼光,明确这些鲜明地理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元素体验,这也是《舌尖》能够吸引全国各地观众收看的主要原因。在文化自觉中,这就是一种借助新媒介语境来回溯和凝视珍贵故土情怀与乡音的艺术灵感再现。例如在安徽徽州制作毛豆腐的姐妹之家、在漠河每年年末以渔捕为传统习俗信仰的老渔民、秦岭制造槐花蜜的养蜂夫妇、将厦门乡土味道带过海峡两岸的思乡老者、返乡制作雷山鱼酱的打工夫妇,他们都用自己对美食的理解来诠释着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供人们去审思,并对文化进行再建构。这些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文化的、动态的素材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叙事依托、传达着以艺术化影像世界中人类活动的生动景象,这就是文化自觉在《舌尖》中的有效体现[1]。

二、基于国际品牌的文化自觉塑造

纪录片是一种思想表达方式,它在某些方面与语言一样具有着类似的功能性,体现着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思想知识传播功能。《舌尖》通过人们内心深处所蕴藏那种对食物、对生活的认知转化,细腻镌刻着关于美食的每一个故事,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流变。它不仅仅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积淀,也是在追求着海外华侨以及港澳同胞质朴却真实的思乡情感。所以我们说,《舌尖》在创作过程中是存在跨文化自觉性的,它通过新媒介语境来表达这种跨文化自觉内涵及语境,用对田野、五味、厨房、时间等等元素的影像演绎来阐释基于视听饮食的意象美学,生成不同的情感诉求与价值判断。应该说,《舌尖》中创作者对影像、对文化自觉的表达是非线性的,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纪录片叙事空间的约束限制,给予了《舌尖》更更富的文化底蕴内涵,使得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内涵被得以进一步加深,构建了基于新媒介语境的、具有强大隐喻功能的影像符码。

对于《舌尖》的创作而言,新媒介语境就是在全媒体发展下具有代表性的媒介生态语言,它应该基于纪录片创作的媒介生态语境基础上,做到对创新性纪录片语言及文化的提炼整合。在《舌尖》中就巧妙的运用到了国际化与中国化相互融合的艺术创作语境与视点,建构起了让所有国人都能理解的多维艺术空间,找准了纪录片叙事的完美平衡点,有效将中国文化中所蕴藏的自觉价值内核与审美意识达成共识,并以多元化的、有益的美食美学加以润色和彰显,利用快节奏的剪辑与纪录片情节化、故事化作为推动力,再配合专业化的解说与音乐渲染效果,《舌尖》基于文化自觉艺术表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就完全显现出来,也为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树立了具有普遍意义与价值判断标准的具体审美形态[2]。

总结: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在社会中地位的深刻认识,《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优秀的、宣扬中华美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纪录片,它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自觉性是具有历史责任担当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价值观的一次华丽渲染,也是对新媒介语境下国家文化自觉意识的深层次体味。

参考文献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第8篇

1.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2.中职英语教育和高职英语教育的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3.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4.中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本质生活化回归 

5.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6.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7.浅谈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8.中职英语口语焦虑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9.信息技术结合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10.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探索 

12.中职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实现 

13.向课堂游戏要效率——也谈如何增强中职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14.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浅析 

15.“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初探 

16.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展

17.中职英语评价模式述评  

18.“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19.探讨中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本质生活化回归 

20.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 

21.微课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视角

22.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中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索 

24.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

25.基于有效性理念下的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实践——以Unit 9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课教学为例

26.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

27.浅谈微课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28.中职英语教育的反思性教学 

29.多元智能评价观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0.支架式教学及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让文化教学唱响中职英语课堂 

32.对中职英语德育教育几点实践性认识 

33.赛、教、改三位一体——中职英语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

34.多模态理论认识及其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35.中职英语教师有效性培训的策略 

36.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探究 

37.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教学初探 

38.中职英语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之评价范例

39.中职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40.中职英语情境教学探析 

41.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2.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之我见

4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44.中职英语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的定位和设计 

45.中职英语口语焦虑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46.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验 

47.《中职英语》教材与PETS教程的比较

48.微课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及设计分析

49.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50.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51.论中职英语整体性教学设计 

52.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53.TAFE模式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54.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55.文本再构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6.中职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探究与实践

57.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英语有效教学刍议

58.中职英语核心词汇教学的实践研究  

59.浅谈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0.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

61.浅谈中职英语教学

62.中职英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63.中职英语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

64.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中职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65.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思路研究 

66.论英语技能大赛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67.中职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的探讨 

68.浅谈中职英语课程改革  

69.新常态下中职英语教学定位与改革探索

70.构建中职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71.探索“互助合作+策略构建”式中职英语作文评析课

72.谈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73.浅议生本教育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74.合作学习理论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75.打造有生命的课堂——改善中职英语课堂氛围的几项措施

76.中职英语实用性发展的思考

77.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78.中职英语教材编改浅谈 

79.中职英语的激发式教学 

80.关于中职英语激发式教学的探讨 

81.浅谈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2.浅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83.关于中职英语教学情感因素的实证研究 

84.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

85.从职业能力培养看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中职英语教学的推动

86.中职英语新闻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探究

87.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索

88.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与研究策略

89.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90.基于分层教学的中职英语教学的探索

91.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92.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析 

93.浅析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4.“四位一体”创新中职英语实用性教学

95.浅析暗示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论中职英语阅读能力训练

97.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探微

98.基于ADDIE模型的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99.“微课”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设计

100.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中职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101.关于中职英语教学困境的思考

102.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103.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104.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105.浅谈中职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106.中职英语教学实用化的若干思考 

107.分层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108.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09.差异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10.走进选择性课堂,感知英语魅力——基于拼图教学法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111.论英语技能大赛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112.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3.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启示

114.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分析

115.中职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116.就业导向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117.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策略

118.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深度结合之问题及对策

119.浅谈信息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120.中职英语教育和高职英语教育的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121.浅谈实现中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22.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123.中职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  

124.让学生出口成章——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125.以“戏”激学,以“戏”促学——中职英语游戏化教学的探究

126.以就业为导向 探寻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之路 

127.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28.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129.英语课堂中口语技能的教授——以中职英语教学为例 

130.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策略 

131.濒危的中职英语之探讨  

132.基于ODAA模式下的中职英语第二课堂开发与建设

133.中职英语词汇快乐教学法初探

134.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中职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135.合作探究,评改结合——中职英语作文讲评课改革探索

136.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中职英语作业设计 

137.分析抛锚式教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138.试论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39.浅谈中职英语作业的创新设计 

140.翻转课堂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1.新课改下中职英语选修课中的视听教学实践与思考

142.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143.中职英语抛锚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44.新时期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145.多措并举,巧妙布置中职英语作业

146.多模态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47.中职英语学困生情感因素的调查研究

148.中职英语教材“学材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