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1篇

一、习惯的悲哀――“低层高密度”复习课现状

【镜头一】刚刚宣布完本次期末免试名单后的课间:“小A好厉害啊,语文可以免考!”“是啊!是啊!语文免考最划算了!”“就是!语文的复习量最大!考试时写的字也是最多的!”“语文免考了,那真是太轻松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小A的艳羡。

【镜头二】期末复习阶段的语文办公室内:“唉!讲得我口干舌燥,可还是有人不听,根本不想复习嘛!”“这些复习卷,什么时候才能改完啊!”“真希望明天就考试,也别复习了!”“复不复习,就这样啦!”老师们嘴上虽在抱怨,可手中的红笔一刻也未懈怠,认真地批改着每一道题,因为―会儿他们还将走进教室一一讲评。

又到期末复习时,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复习课无外乎是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加之一个又一个的专项训练……这种大容量的灌输,对学生来说,味同嚼蜡。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更没劲,这样“低层高密度”的复习课该终止了。

二、 有氧慢生活――让复习课“低层高密度”走向“高层低密度”

1. 复习的柔软时光

(1) 切问而近思。读书时,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读薄的过程就是总结归纳的过程,就是形成自己复习文化的过程。“切问而近思”就是多提问题,勤于思考而独立思考。复习课上的思考不同于平常,要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整理、归类,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使原先在学生头脑里简单的知识经积累和重建,最后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所以,请在背诵前停一停,给记忆加油,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进行“清点”和“链接”。

(2) 生态悠游堂。在“高层低密度”的复习课堂上,学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是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课堂,学生专注热烈地讨论,教师平等参与合作显出了生机;这是真正开放的课堂,放开时间、放开空间、放开内容、放开问题、放开方法、放开过程、放开思想,学生再也不是受控制的,而是主动参与的;这是民主的课堂,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富有创造力的课堂,课堂里孕育着创造。

语文复习的柔软时光里,让我们一起有氧慢生活。不仅要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巩固中得到深化、拓展,更要立足大语文观,放眼长远,教给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观察力、分析力等思维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复习课的微整形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低密度的状态下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掌握复习的自。就让我们给复习课来次微整形,以这种低密度的生态小动作,提升它的新鲜度。

(1) 微竞争――竞争机制,夯实基础。学生们喜欢参与各种形式的比赛,更喜欢在比赛中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竞争中获得荣誉和赞美。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我们采取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赛制。以团队促个体,让每个孩子都行动起来。记忆对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然而在复习阶段背诵、记忆是不可或缺的,那就给“记忆”来个微整形,借游戏的魔力,把它变得可爱一点。此法主要运用于古诗、成语、读读背背的复习中,小小的“微竞争”一方面调动了自主复习团队合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了。

(2) 微平台――点滴智慧,资源共享。每一节课的复习,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新的认知,新的感悟,也有新的问题产生。教室的墙壁是大家的交流平台,不大的墙面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智慧果。每天晨会都有小主持人总结平台里的信息:某一个多音字的组词、某一个课文人物的形象分析、某一个让自己得意的复习方法。通过“微平台”,每一个小小的收获、小小的思考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共享。

(3) 微循环――一句赞美,一份希望。赞美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除了老师的赞美外。我还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并细心地将平时较少与大家互动交流的同学分配到各个组。每一次的复习活动结束后,都让他们在小组内轮流称赞别人,也接受别人的赞美。有针对性的鼓励,给予了孩子无限的原动力。

(4) 微电影――复习光影,别样精彩。原本让孩子们自己的复习故事自编自导自演,拍成微电影,纯属自娱自乐,缓解一下复习阶段的压力。远没想到孩子们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他们以练习中出现的赞美白衣天使的成语为主线,创编了《校医赵老师》情景剧;

他们结合《三顾茅庐》,开展了一场关于《三国人物谁最可爱》的讨论会;

他们采访同学,搜集语文考试中的小陋习――错别字、漏题、标点错误、习作偏题、答题不规范等等,以广而告之的小品形式提醒大家;感谢手机摄像功能的强大与便捷,一部部微电影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从采风到编剧,从排练到拍摄,从观众到演员,每一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真切地体验着、感受着、收获着,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2篇

老师:宋朝周敦颐通过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莲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更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我们不仅要爱莲,感受它的高洁品质,还应该用自己的纯洁品质去爱怜别人。这次活动我们要学会从爱莲到爱怜。

一、且歌且吟赏爱莲

老师: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莲是一朵奇葩,它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等品质。杨万里曾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美莲花,李白更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莲花的诗句呢?

王晨晖:老师,我知道宋朝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新荷初出水面,嫩绿的叶子似睡眼般未开,一只小小的蜻蜓已飞停在上头。融情入景,妙趣横生。

老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分析也很透彻,还有诗句中的动词“露”“立”,化静为动,化动为静,二者不仅互相点缀且相映成趣。

杨柳:老师,我知道南北朝民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首诗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如“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清如水”说其情纯洁如清水,这使诗歌显得含蓄委婉。

老师:你的点评很有见地,这首诗多用叠字“莲”,表达了缠绵悱恻之意。

王凯月:我知道南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一):“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碧波荡漾,红莲妖娆,诗人由此想到才子佳人心意相通,许愿有情人永结同心。

老师:你的认识很深刻呀,诗人以独有的眼光,赋予了莲神秘的情感内涵,实际上是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历程的憧憬。这是诗的深层含义。

二、七嘴八舌谈爱怜

老师: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过上了美好富裕的生活。但物质生活上去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下降了。不少家庭淡漠了亲情,不少朋友淡化了友情,不少地方冷漠了真情。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杨刚:我知道,是人们的思想变化了,注重享受了,关心自己多了,爱怜别人少了。

老师:对!当前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古人那崇高的精神已很难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寡情。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做呢?

贾祺祺: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作品,用他们高尚的精神来激励我们,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

张志恒: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奉献,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真心打动身边的人,激励他们做好事,做好人。

张秀杰:我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的事,必须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提倡传统教育,用真善美来教育人,激起人们内心真挚的情感。

老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提升个人素质,从自我做起,并去感染周围的人,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对爱的传播。

三、成语故事说爱莲

老师:在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与莲花有关的成语、故事,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并简要说说它的出处或内容吗?

陈胜楠:藕断丝连。出自唐朝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意思是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石燕红:三寸金莲。这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陋习有关。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为铁莲,四寸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

胡冉冉:并蒂莲的传说:古籍中记载,有一对年轻情侣,山盟海誓,订立了白头偕老之约。但因家中阻力太大,好事难成,二人就相抱投水殉情。后来池塘莲花盛开,红裳绿盖,一水皆香,所开的花竟全是并蒂莲,人们认为这是青年情侣的精魂所化。从此,并蒂莲便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一直为人们传扬歌颂。

四、歌曲格言话爱怜

老师:当前各地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铺天盖地,给人们的生活、生命带来许多灾难。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团结起来,去支援他们,帮助他们,用我们的真心换取他们的幸福。请说出几个关于“爱怜”的歌曲、名言警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赵影: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词作者金明连夜写出了《有爱就有一切》,来安慰灾区人民,团结起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齐梦君: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音乐人郭亮创作并制作的抗震救灾公益歌曲《我们心在一起》在北京公开义演,羽泉、谭晶等众多演艺界新老艺人齐聚一堂,共唱这首歌,为灾区人民募捐。

段璐敏: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爱是不知足的。有了幸福,还想极乐园;有了极乐园,还想天堂。”他告诫我们:人要知足,要知足常乐,否则欲望多了,会害人害己。

邓秀杰:伟大的说过:“互敬、互爱、互学、互助、互让、互谅、互慰、互勉。”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国家,都应该有这种美好的品质,社会才会更安定,更和谐。

五、总结语

老师:我们不仅要懂得关爱自然中的莲花,更应该用真心去爱怜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只有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这种理想才能实现。

写作手把手

【片段导入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技法点睛】

作者把荷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动静相结合的手法,都使所描绘的景物更加形象逼真。叠词的修饰不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也使景物显得更加动人可爱。作者在客观描绘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带上了自己的主观色彩。

【仿写片段】

1.喜欢莲,喜欢它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梦里,挥散不去,除了它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它的俏丽还是它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面对这些花中佳丽,我就像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王跃

2.莲花的妖娆,总令我惊叹造物者的神奇,居然可以雕琢出如此完美的作品。静静地,我伫立于荷塘,欣赏她的美丽,去感受她那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生命力。

纵使历尽秋末残阳,寒冬蛰伏,她还是那样傲然挺立,不畏寒风。莲花从不计较名利,不出风头,总是那样默默地奉献;从来都坚强自立,被称为花之君子。

也许,莲的美丽令人欣慰,但莲的坚强却让人赫然一惊。我敬佩你,太阳为你自豪,小草为你微笑,时间为你记住熠熠的光辉。让心灵飞舞吧!让世界充满你的光彩!

――王鑫

【练笔小结】

两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物抒情。作者都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抓住了莲的特点加以描绘,并赋予莲以人的高贵品质,最后都抒发了对莲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片段导入二】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鲁迅《藤野先生》

【技法点睛】

选段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藤野先生对“我”深深的爱怜之情。藤野先生害怕异国学生学不会,就检查讲义,修改、订正讲义,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真挚的爱。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怀,表现出一位教师的治学严谨、循循善诱。

【仿写片段】

1.当关爱成为一种乐趣的时候,你的生活便会充满无限的快乐。洪战辉在大学求学时依然照顾着自己的妹妹,虽然很辛苦,但他认为妹妹的笑声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丛飞是一百多个小孩的“爸爸”,在病魔缠身时他关注的依然是千里之外的那些孩子。虽然自己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他认为能够看到孩子们上学的身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用一双关爱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看生活,你的生命也会平添光彩。

――刘莹莹

2.邻居有困难时,更是鼎力相助。有一次,王大爷生病没钱住院,我母亲把我预交的学费先垫上了,让我着急了两天。为此我还与母亲大吵了一架,赌气去上的学。后来,母亲又给我借来了钱,亲自送到学校里,向我的老师说明了情况,交上了学费。我的老师还当着全班的面大加赞扬了我的母亲。唉,我好羞愧呀!

母亲从来都是这样,坚持不懈,用善心爱意去尊老爱幼,去对待每一个人。我真为母亲的优秀品质而感动,我真为拥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赵梦凡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59-01

1.营造阅读的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所谓硬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比如:提供图书阅览室,内藏足够的可供阅读的图书,配置足够容纳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这些标语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好读书,读好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那么什么是软环境呢?软环境就是教师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

比如,教师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赞同和肯定。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总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字典通"成为我对这些同学的昵称。其次,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轻松的阅读。所谓轻松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总有一些老师,但凡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就会伴有诸如读书笔记、阅读训练题、阅读小练笔等一系列阅读作业,让学生望而生畏。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兴趣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低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比较少,对阅读本来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提出太多的阅读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是记忆力优于理解力,明确了这一特点,教师更应该降低理解的要求,不求一步到位。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读书经验也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儿童记忆力处于全盛时期,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广泛读书,多积累。只要学生愿意读书,无论他们的收获是大是小,教师都要给予大力的表扬。

2.搜集名言,鼓舞学生的阅读热情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可胜数,它们就像撒落在文学百花园中的颗颗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它们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催进器,是指导阅读方法的导航灯。

双休日,我都会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每到星期一早自修,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可谓是妙语连珠:"书善犹药也!""书是我最初的故乡。"……我还引导学生谈认识,如学生甲说:"我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我扑在书上就像饿汉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中知道了高尔基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童年》的作者,除了他苦难经历外,更主要是因为他对书的酷爱。"学生乙说:"臧克家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我想今后我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会结识许多不说话的好朋友,他们时刻提醒我正直做人……"

在搜集读书名言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读书的好处,大大鼓舞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3.榜样示范引导读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4篇

心理学家认为: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合理的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是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语言组织有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乐学、会学、善学。

一、锤炼语言的意义

1.锤炼语言的准确性,能够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准确性是是指教学语言的准确无误,它的思想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它的表现形式又要符合思想内容。具体地说就,教学语言必须表现正确的立场观点,所用的材料必须切实可靠,在语法、逻辑、修辞上没有错误。比如下面的句子,在语法上就是错误的,教师稍不注意就会把病句教给学生。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

“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而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但是你都必须按时到校。”

2.锤炼语言的简洁性,能够使学生排除干扰,提高效率。鲁迅先生概括得非常精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尽量作到“三避”,即: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冗长、倒装的句子;避免使用非大众化的成语和俗语。否则,听起来一大串,给人留下的却只是模糊的印象。所以,运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语言要干净、利落。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必须表达清楚。还有一句话已经说完,又要重复几遍,以为这是强调重点,相反,这种强调不但不会收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反而会冲淡要点。

3.锤炼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让课堂生机勃勃。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中的评价性语言要具有激励性,老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助燃课剂,能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上一阶梯攀登。“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老师觉得,你长大了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别泄气!还有机会等你!”——如此生动、亲切的语言,学生听了以后怎么不会被深深感染?怎会不受激励呢?课堂效率怎么会不高呢?

4.锤炼语言的艺术性,用幽默的语句,打破课堂中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就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

支玉恒老师在上公开课《第一场雪》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指定学生朗读雪后美景一段,并微笑着说:“看看谁的朗读能带着大家进入美丽的雪景中。”学生朗读完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时,支老师诙谐地说:“他把我们带进去没有?”

学生小声回答:“没有。”

“只是把我们带到边上,是不是?”

学生和听课老师一齐笑了起来。支老师接着用鼓励的语气提出:“谁能再试一试?把大家带进去。”

另一个学生又站起来朗诵,比较之下,还不如第一个同学。此时,下面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紧张不安,不知道支老师怎样应付这样的尴尬场面,全场寂静。

只见支老师神色泰然,风趣地开了一句玩笑:“哦,他不但没有把我们领进去,反而又将我们领了出来。”

霎时,严肃、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当学生的表现不理想时,特别是公开课,老师难免紧张、尴尬,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急躁、发火,必然导致课堂僵场,不用说,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差。老师机智幽默的语言会扭转乾坤,让课堂愉快,轻松,和谐地进行,达到最佳效果。

二、如何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首先要不断学习。学好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过好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听广播,看电视,听观摩课,还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多读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善于从我国古典诗文中汲取语言的精华,多积累增强文化底蕴,教学时才会信手拈来,那样自己的教学语言才会大放异彩。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07-01

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灵魂。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社会,一个人越早开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小学生懂得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开始了解知识,可能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一部分想法,通过肢体语言或者其他,但是并不代表他们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可能他们通过与大人的交流了解了一些知识,但是,那也只是少部分,是有局限性和约束性的,所以小学生想要了解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能通过自身主动阅读。小学生想要学好其他学科也只能在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因为就算你看懂了图形,知道数学公式、定理,但是你不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是不可能写出正确的符合题意的答案的;同时阅读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没有素材的文章也不会是好的作品;小学期间,学生认识的字,了解的知识十分的少,所以阅读更多的书籍能够更好的辅助学生的学习。所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关键就是培养出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这也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法他们的阅读兴趣。下面笔者就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几种形式:

1.把教学内容融情于景。小学期间,学生处于儿童时间,对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不会约束自己认真去做,所以这时教师应该要了解到学生的心理,把教学内容更加兴趣化,例如:在讲解《春晓》这首诗前,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春天万物生长,鸟语花香,蝴蝶纷飞的视频,然后视频播放完后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吗?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肯定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然后在学生兴趣浓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讲解春天的万物复苏,花儿开放了,树儿长出了嫩芽,你们想知道古代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看看古代的春天又是怎么样的?这样学生学习的兴头肯定会高昂。让学生爱上阅读,自然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2.情景式教学。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学习一些词语或成语时,老师可以穿插一些相关联的语言故事,辅助学生的理解,或者是让学生自己上台来表演,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广泛开展阅读活动

众所周知,小学期间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是不强的,而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来督促学生阅读书籍,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开展阅读活动,比如说,可以在班级内通过朗诵比赛、征文活动、语文知识问答比赛等,这样,学生只能通过更加广泛的阅读来为自己充电,这样阅读的多了,积累的多了,阅读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也可以鼓励在班内开展兴趣小组,如美文小组、诗歌小组、语言故事小组等等,并且答应同学积极参与的可以减少家庭作业量;还可以在班级内,充分利用班内环境,在黑板上抄写或者粘贴学生喜欢的诗歌、美文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对其中的内容产生兴趣,并且组建讨论小组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

四、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

仅仅靠书本上的内容和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不够的,而且总是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同样的文章和诗歌,看同一个故事,学生容易对阅读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文章,可以给学生承诺,在自习课上,如果学生能够背诵出已经学习的课文,就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而且每周安排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并时常赞美学生热爱阅读是个好习惯。

五、教师应该多让学生独自阅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的只能是一个指导性的角色,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所以阅读也一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自阅读课文,自己总结文章的主旨,学习生字词,并且学生自己找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能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独自阅读的能力。

六、注重小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6篇

一、水之“字”韵

师:“水”是一个善变的精灵,它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字与水关系密切,它们是水的兄弟姐妹,是水的变形变化吗?

师:打开预习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课前思考。注意每个人只说三个汉字,给别人补充的机会,不要重复。

生:雨、雪、海。

生:洋、浪、池。

生:潮、沟、潭。

师:哪个“tán”?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潭”字。

师:好一个“潭”字!

(板书“潭”)

生:江、河、湖。

……

师:很棒!看来大家对“水”字还是颇有研究啊。请看屏幕,老师这里也带来一些“水”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师逐个出示,生齐读。)

师:有没有发现这20个字,从字形上看,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行4个字,都是雨字头,“雨”就是水变成的。

生:第二至第五行,都有三点水,“氵”就表示与水有关系。

师:哦,雨字头、三点水的字是和“水”字密切相关呀!

二、水之“词”韵

师:“水”还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汉字,汉语中有许多字,愿意和水紧紧拥抱,组成新词。你知道有哪些成语与水关系密切吗?请你选出预习单中的三条成语,和大家交流。

生:水平如镜、水天一色、山清水秀。

生:水到渠成、山穷水尽、千山万水。

……

师:实在太多,说不完呀!请看屏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一起读一读,注意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猜。)

生:(齐)水落石出、水天一色、水到渠成。

师: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生:“水”字在开头,第一个字就是“水”。

生:(齐)细水长流、滴水穿石、鱼水情深。

师:这一行有什么发现?

生:“水”都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上。

师:你们猜猜看,第三行词语的特点是――

生:(齐)第三个字是“水”。

师:是不是呢?请看屏幕,齐读――

生:(齐)山清水秀、镜花水月、风行水上。

师:果真!应该还有一行词语吧,“水”在――

生:(齐)第四个字。

生:(齐)青山绿水、行云流水、源头活水。

师:四行“水”字成语读完了,那有没有第五行呢?

生:(齐)没有!

(有一个学生说“有”)

师:我欣赏你的与众不同。你说“有”,那会是什么样的词语呢?

生:成语中没有“水”这个字,但意思和“水”有关系。

师:嗯,很有道理!请举个例子。

生:五湖四海。

(生顿悟)

师:让我们为他独辟蹊径

的思考,点个大大的赞!

(师出示第五行)

生:(齐)汹涌澎湃、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师:这么多与“水”相关的成语,我们要好好积累下来。

三、水之“诗”韵

师:古往今来,水一直是诗人文人的钟爱,他们为水写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诗句与水关系密切吗?选择一句经典的,和大家交流。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与“水”相关的诗句,这里的诗句中“水”都是有色彩的。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议。)

生:(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师:诗中的“水”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生:(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

师:什么颜色?

生:白色。

生:(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师:颜色?

生:碧绿色。

生:(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师:水的颜色是――

生:银色。

生:白银色。

生:(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师:这句中水的颜色,你看清了吗?

生:红色。

师:再读读,还看到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从哪儿读出“绿色”来的呢?

生:“瑟瑟”就是碧绿色的意思。

师:掌声为她点赞!嗯,一江之水,怎么会有红绿两种颜色之分呢?

(生沉默)

师:请看屏幕上的画面,谁看明白了?

(生思考)

生: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江

水是红色的,还有一半江水

阳光照不到,看起来就是碧绿

色的。

师:原来,夕阳西下,被霞光映照着的半江水面是通红的,而没有照到的这半江水面,就呈现出青绿色的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奇景,让我们吟诵诗句记住它!

四、水之“文”韵

师:“水”不仅流动在诗词中,也流淌在古文里。接下来,请大家捧起课前预习过的小古文《小石潭记》,先大声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古文,另一位同学对应着读译文,一段一段读。我们一边理解,一边思考: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有什么特点,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对应朗读,理解思考。)

生:这个小石潭“水尤清

冽”。文中第一自然段中间就写着“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师板书:潭水清)

师:除了这句话在直接写

“潭水清”,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这个特点呢?

生: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潭水清”。你看,鱼儿在潭水中,就像在空气中游动一样,这水已经清到了完全可以忽略了,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

生:从下一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也可以读出“潭水清”。不仅可以看到水中鱼的一举一动,甚至连鱼儿在阳光下的影子留在石底上,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清清楚楚。

生:从“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中,我读出了“潭水清”。水中的石头,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一清二楚。

生:从“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中,我读出了“潭水清”。你想,隔着这么好的竹林,传来这么清脆的水声,这儿的水怎么能不清澈呢?

生: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中,我也读出了“潭水清”。四周不仅有竹林隔着,还有绿树环抱,中间的潭水一定是被层层过滤了的!

师:发现了吗,这竹、石、树、鱼和“水”之间有什么关系呀?

生:水是中心,其他都是用来衬托水之清澈的。

师:是的,竹、石、树、鱼,从不同的角度,衬托出这一潭清水,这是一种“侧面描写”。难怪这篇《小石潭记》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再次朗读欣赏这篇奇文!

(生配乐朗读)

五、水之“笔”韵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水”的字、词、诗、文,是不是觉得这“水”灵动而可爱。其实,水不但流淌在文字中,也流淌在我们身旁。请看屏幕――这是“水平如镜的湖水”,你曾看到过;这是“波涛汹涌的海水”,你曾拥抱过;这是“欢腾奔流的溪水”,你曾抚摸过。

(师出示三幅画,第四幅留白。)

师:这第四幅画面,就是你们课前每个人准备的照片――“水的记忆”。请拿出来,观察图片,抓住特点,诗词文言,自由表达,让水流动在纸上。

师:怎么样,写100字的片段,有没有困难?

(生凝思)

师:若有困难,请看一位同学带来的照片――珍珠泉。再来读读由这幅照片写成的一段文字。

(师出示作品:泉小,水清,似一面绿镜。有鱼数十尾,各有姿态色彩,或红如烈火,或黑如浓墨,或金如霞光,或五彩杂染。泉眼在上,碧水下落,细水长流,如一小瀑,气势虽不宏伟,雅致却胜江河。丛林环抱,曲径通幽,唯有流水之音。泉旁坐之,悦耳悦目,不觉沉醉其间,流连忘返。――黄敏之)

(师指名朗读,生欣赏品味。)

师:怎么样,读了别人的文字,你是否跃跃欲试了?快拿起笔来,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

(生练笔,师巡视。)

师:请停笔,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所写的“水的记忆”,注意学会欣赏。

生:(朗读)那记忆中的海,记忆中的天,似乎成为一体。淡蓝色与青绿色奇妙地结合,水天一色,幽蓝沉静。那朵朵浪花,奔腾着、跳跃着,朝我们涌来。我一惊,往后退了几步,海水在我面前温柔地站住了,几秒后又渐渐退去。过了几分钟,新一波潮水,又像一匹奔腾的千里马一样,呼啸着,汹涌而来,再一次在我面前停下了脚步,缓缓地,温柔而谦卑地退去。

师:这是海水的记忆,你欣赏她的哪些文字?

生:海水像一匹奔腾的千

里马,比喻很形象。

生:海水温柔而谦卑地退

去,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很生动。

生:她先写海的颜色,再写海的动态,这样很有层次感。

……

师:欣赏别人的文字,也是一种学习。潘玺羽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这段“海的记忆”,有色彩,有动态,有比喻,有拟人,写得棒!掌声祝贺!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个片段。

生:(朗读)青山环抱,碧水中流,“桂林山水甲天下”此言不虚。漓江之水平如镜,春风拂,水鸟掠,清波涟漪荡漾开。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江水澄净,纵深尤绿,拨水觉清冽。四周青山倒影,映入水中,宛如画卷,真可谓“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近岸,层峦叠嶂,树木葱茏,丛丛翠竹似凤尾。岸边多卵石,有芦花摇,碧白一片,分外幽深。江上柔波散,游船点点浮。人景合一,水天一色,竟欲乘风归去,仿佛飘飘欲仙,正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生惊叹)

师:从你们瞪大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惊讶、疑惑,这是季嘉滢自己写的吗?我证明,刚才10分钟,她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真有点不可思议!请问在这段精彩的“漓江之水”中,你最欣赏哪些文字呢?

生:“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两个比喻,一个“似”,一个“如”,又生动,又有变化。

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巧妙地引用王安石的词《桂枝香》,我们刚刚背诵过的。

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个结尾画龙点睛,实在太妙了!

生:除了直接写漓江之水,她还借青山、树木、翠竹、卵石、芦花等,衬托水的清澈碧绿。

……

师:我们的才女季嘉滢这段“漓江之水”,可谓妙笔生花,读来叹为观止!漓江之水,从照片中,真的流到了她的笔端啦!同学们,只要你再仔细观察图片,细致推敲文字,相信你笔下的水,也会这样流动起来。让我们再次拿起笔,向别人学习,修改好片段。

(生专心修改)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7篇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众说纷纭。“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对儿童而言,首先是要诱发他们课外阅读的欲望,我的做法是: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想象力强,求知欲旺盛。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有人说一本好书足以培养孩子终身的阅读兴趣。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都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也可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进行类似唱儿歌、猜谜语、演故事、说笑话、画成语、赛诗会等丰富的语文活动。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搭建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同时还提高了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营造阅读氛围

在一个优雅的氛围里,人的言谈举止也会不由自主地优雅起来。要想让孩子喜欢阅读,自主阅读,有效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

(1)设立班级图书角

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是一个很老土的办法了,很多家长反映,给孩子买了许多书,可他就是不爱看。而一旦让每个孩子从家中带来一两本课外书成立一个“角”后,情况就迥然不同了。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丰富了孩子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的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孩子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

(2)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在语文课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怎样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如每节课开头5分钟可进行古诗、三字经的诵读;每周用一节早读课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介等活动。

(3)渲染、烘托阅读舆论

平时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力表扬爱读书的孩子,当有孩子在造句、说话、回答问题时引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经典词句时,更要抓住不放,大加赞美,要让孩子知道,课外阅读不但能增加知识,更能让自己彰显魅力。在开家长会时,不要错过向家长介绍阅读的重要性、指导方法科学性的完美机会,要力争转变家长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培养观念,赢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和孩子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鼓励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好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一起成长进步。

三、掌握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对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培养孩子耐心、尽心、静心、精心地阅读态度。

其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易做的阅读方法。孩子一开始课外阅读,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

(1)圈圈画画。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等等。

(2)剪剪贴贴。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课的导入是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科学也是艺术。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如何把握好英语教学精读课的导入,成为如何上好一堂精读课的一个关键环节。文章正是针对高校英语学习现状和可采用的精读课导入方法进行的探讨。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各门学科中,都有教师对导入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过探讨。不同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国的高校英语教学有它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因此,在如何导入高校英语课堂的问题上,也应该有独特的认识。只有充分把握好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导入到课文的过渡。

一、高校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自主自立能力较强的群体,无论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别于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大都作为不得不学的一门主课。为了进入重点中学或者重点大学,英语的分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这漫长的“不得不学”英语的十二年里,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为考试而学习英语的习惯。不论是否爱好英语,为了考试,都要努力学好英语。在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阶段,很多学生都被英语成绩差严重地打击了自尊心,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憎恶的情绪。而到了大学,没有月考的检测,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显得非常茫然。有的学生把学英语的目的定为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还有的学生由于学校没有硬性的要求,只希望过了每学期期末考试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领域与英语无关,干脆放弃英语学习。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学习目的,使大学英语教学变得异常艰难。

中小学的教师普遍采用应对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一套应对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他们习惯依赖老师,习惯被老师管教和束缚,习惯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测试。进入大学后,独立的学习环境和自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学生会质疑教师不针对四六级考试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这也为高校教师设计课程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入设计

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拾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重建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显得非常重要。

(一)导入设计的多样性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针对大学生缺乏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导入设计上多做英语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文章。努力让学生们意识到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其重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参考方法如下:

1.诗歌、英文成语的导入。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的导入中,笔者尝试了以Robert Frost这一美国自然诗人的诗歌“Nothing Gold Can Stay”进行导入。诗歌韵律的美好,诗歌意境的幽深,以及作者对自然的热爱都用很多学生所厌恶和反感的英语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欣赏完优美的诗歌之后,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文字产生了新的看法,而在这个时候,再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诗人赞美过的自然美景被破坏后的情形,就更加能够激发他们了解文章内容的兴趣。当然诗歌并不是高校教师可以选择的唯一导入的方式。也可以尝试针对课文相关内容补充相应的英语成语和习语。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Concious Americans”课文中有这样一句:“If you are not moving ahead,you are falling behind.”这句话在中文可以解释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笔者在导入时介绍了一些励志的关联成语给学生,通过中英文释义的对比,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效果。

2.背景知识、小故事的导入。

教师可在导入过程中对相关现象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比如在“Studying Abroad”的导入过程中,笔者就中外留学历史和发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的兴趣完全被陌生的知识所吸引,从而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或者可以就某一个相关话题,讲述一个英文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既练习了听力,又提起了兴趣。

3.多媒体的导入。

在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革新的时期,多媒体也成了导入设计的宠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重新认识英语学习。例如,在学习“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阿甘正传》的片段,让学生对“山姆大叔”这一美国文化标志有了最直观的认识。既节约了教师口授的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看完经典美剧《阿甘正传》的兴趣。

(二)导入设计的自主性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由于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充分,所以如何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教师的必修课。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茫然,教师在导入设计方面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推荐方法如下:

1.提前设计问题。

教师可以在上个单元结束的时候,给学生设计好下一个单元将要导入话题的相关问题。在下一个单元的导入时,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重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Charlie Chaplin”之前,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关于卓别林的相关资料,设计问题如:卓别林的主要作品、卓别林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等。

2.讲故事,说新闻。

教师可以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针对下单元可能出现的话题准备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新闻。在下一次的新课导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故事,讲讲自己听见看见的时事新闻。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主观学习欲望。比如,在“As His Name Is,So Is He”的导入中,笔者让学生陈述关于自己名字的小故事,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高校英语精读导入设计的误区

(一)时间误区

受一些教学论文和传统教学研究书籍的引导,很多教师认为导入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为佳。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时间方面的误区。5分钟不足以展开任何一个话题的讨论,也不足以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中国学生本身就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仍循规蹈矩地照本宣科,学生将失去最后一扇可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窗口。而实际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也不可能在中间过程对英语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所以导入可以说是一个学生呼吸新鲜空气的绿地。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调整导入这部分的时间。只有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教师的授课才能有效果。

(二)内容误区

很多教师认为导入应对症下药,与本课内容不相关的绝对不能作为导入的内容。笔者认为相关与不相关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大学生是头脑最活跃、走在时代前端的群体。如果导入的内容总是陈词滥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为他们提供可吸收的信息,将无法起到导入应有的艺术效果。况且目前各个大学所使用的教材很多都存在知识信息陈旧的问题,如果仅仅围绕课本题材进行导入,教师自己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三)手段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高校都有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模式被认为落后和过时。多媒体在导入过程中是可以起到直观和生动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手段不可取,传统教学方式甚至比多媒体教学更人性化,更便于交流。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应能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完成导入环节为最佳。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学生群体。高校教师应针对高校英语独特的学习现状采用相对应的导入方法。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可以培养学习方法,导入可以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养。作为教学环节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和正确的认识。教学有法,但是教学无定法。只要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任何方法和手段都可以被尝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