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诵读手抄报

经典诵读手抄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1篇

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

2、使广大师生借优秀诗文诵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二、指导思想: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决定举办"首届校园师生读书节"活动,活动旨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活动主题与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与书同行,收获林小满园书香

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

让读书成为习惯;

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人文林小。

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

四、活动时间:

20*年10月----11月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日常活动安排

1、组建班级图书角,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并借助此活动,继续建立完善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在读书节期间,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也在交换图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意识。

2、开展"征集名言,制作书签"活动(老师和学生)把优美的名言制作漂亮的书签,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每班推荐5张,评比展示,并将一些优秀的书签由学校统一汇集成册。任课教师每人上交一个)

3、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今后每期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

4、开展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发动三年级以上学生出一份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介绍读书格言、摘抄名篇名段、抒发读书感受等)展评活动。(每班推荐5幅手抄报作品参加学校展评。)

5、在师生中举办一次征文比赛。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读书心得感想都可以)

6、一、二、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成语积累“大闯关”(成语接龙、巧填成语、词义配对、查字典比赛等)、朗诵比赛等。(这项活动班主任要安排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本届读书节不参与比赛,将在下次读书节中进行,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认真整理,同时也要求学生养成收集的好习惯)

7、在四、五、六年级中举办“古诗积累”大赛。通过背诵或默写优秀古诗词、古代经典名篇等,(这项活动班主任要安排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本届读书节不参与比赛,将在下次读书节中进行,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认真整理,同时也要求学生养成收集的好习惯,届时学校将评出"古诗积累小能手")

(二)展示阶段

1、集体美文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班参加人数不少于30人,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采用领读、分读、齐读等形式,时间5分钟左右。选择好的文章或诗歌,利用晨读、活动课等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好文章的意境美。届时学校组织“集体美文诵读”比赛。

2、读书成果活动展示:每班一张展台,展示内容可包括:读后感,读书卡,读书小报,成语绘画,诗配画,个人班级作文集,剪报,社会实践作业,书签,摘抄精华,字画作品,课本剧剧本,读书笔记等。

3、表彰活动

(1)评选“个人最佳书签奖”;

(2)评选“个人优秀读书手抄报奖”;

(3)评选"好书伴我成长"最佳征文奖(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2篇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方向,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相整合,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创造经典人生,目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机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组员由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大队部和教师代表组成。专门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各班分别由班主任和校本科任教师负责指导诵读。

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更好地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1.利用文化走廊宣传国学经典。为了使经典诵读收到实效,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育人环境入手,在校园中营造了诵读活动阵地,建设了“国学经典诵读、传统美德、校园文化展板”,我们在四号楼的三个楼层的走廊里建设了几十个国学专版,精选了《弟子规》和《三字经》部分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感受到润物无声的国学经典文化熏陶。

2.利用班级板报宣传国学经典。全校每个班级利用班级后面的黑板做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学经典板报,让学生感受到国学文化氛围。

3.利用学生手抄报宣传国学经典。学生手抄报的内容有国学、古诗词经典名句,传统美德格言、图画、剪纸等,有的班级把它悬挂在班级的墙壁上,可谓是校园处处是教室,学生处处可诵读。这样,不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诵读经典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方便了学生的诵读和记忆。

三、开发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

2007年,我校的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及各年级骨干教师在工作之余,齐心协作,查阅了大量经典古诗文,选编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读本》,在选材过程中,我们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年段编写的原则,编写了这套校本教材。2007年10月,正式编印完成,投入使用。

这套教材共分为三册:上、中、下,每册均分为诵读和选读两部分。上册和中册主要以古诗诵读精选为主,供一至三年级学生使用;下册主要以经典古诗词、文言文为主,还选编《四大名著》《论语》等经典篇章,供四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两册的选读部分为《弟子规》《增广贤文》《三字经》等内容。每册的诵读内容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选读部分内容以了解为主、理解记忆为辅。

2012年,根据师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又对校本教材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和二次印刷,现在的教材内容更精确、更完整、实用性更强。

四、建章立制、落实载体、丰富形式、真抓实干

为了将国学经典诵读落在实处,我们建立了六个保障机制:(1)定时间,每天早上7:30-7:50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天天如此,雷打不动,并且将校本课每周一课时纳入课时当中,(在我们的课表中有体现各位领导可以查看),从时间上予以保障;(2)定人员,每堂课有校本教师专人负责,师生共读,从教学人员上予以保障;(3)定内容,以校本教材为主,杜绝诵读内容的随意性,从内容上予以保障;(4)提供经费,提供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们刚派出四位教师去上海学习)从经费上予以保障;(5)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五、经过广大教师的长期努力,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2007年以来,我校的经典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如今已融入学校的机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3篇

5月12日上午,xx小学在操场上举办了隆重的首届校园“悦读启智慧,书香满校园”的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大队辅导员王xx读了本次读书节活动计划,介绍了xx小学将在读书节期间将举行的各项活动安排。

陈四一校长为启动仪式做了动员讲话并向全体教师发出了倡议。他表示,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首届读书节启动仪式,目的就是要通过倡导读书,营造一种人人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内在文化素质。并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二、要做到持之以恒。三、要经常参加读书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铭记在心,做勤奋的读书人。

活动第二项:学生代表宣读了读书节倡议书。听了倡议书,让我们感受到依小学生与好书为伴、提升文化涵养的态度和信心。

活动第三项:师生经典诵读,在教师代表汪敦前、耿凡老师领读之后,各年级按顺序集体诵读,最后全体师生诵读《少年中国说》。

活动第四项:各班派代表接受学校赠书。最后,副校长叶明凤为读书节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和任务:要求每班本周内建立班级图书角,选好图书管理员,管理好班级书籍;

每班本周内出一期以“悦读启智慧 书香满校园”为主题的板报,周五学校组织相关人员拍摄评比;

每位同学制作一份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纸张要求8开素描纸或彩色卡纸,下周五每班选送10份,交给美术学科吴晓燕老师,学校将出一册手抄报选集,出一期手抄报展板;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诵读;欣赏;仿写;实践活动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新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大力倡导学生学古诗,读古诗,背古诗,正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丰厚文化底蕴,涵养健全人格。

一、“诵”——诵读经典,浸润经典

1、校本教材为经典诵读铺路搭桥

要顺利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就要先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我校组织骨干教师倾力编写了一套《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教材,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兼及古今中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中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自然精妙的古韵联对、富含哲理的名言古文,还有情趣盎然的童谣童诗、清新隽永的现代诗歌散文……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欣赏,每首古诗词后面都附有注释、译文、赏析和插图。

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有所创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年级分为6册,按文化主题分单元进行编排,且单元主题力求与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主题相联系。例如,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化主题为“童年的足迹”,校本教材中则相应编入“童年足迹”组诗(包括崔道融的《溪居即事》、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及《舟过安仁》)。这样,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把校本教材中的篇目作为拓展材料,从而使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采用“古诗连璧”的教学方式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此外,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也有利于学校实施统一的考核和评价,检验古诗文诵读开展的效果。

2、校园环境为经典诵读营造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充分利用壁画、展牌、黑板报等平台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在操场北侧整面墙上,我们悬挂了13幅古色古香的经典劝学诗展牌;厕所外墙上则书有《三字经》片段和《新编三字经》;大门口电子屏上打出了“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等标语。校园里矗立着几块展牌,用来展示学生的各种作品:诗配画、赠诗卡、诗词手抄报、主题征文……教室的黑板报和墙报也都设置了“经典诵读”园地,引导孩子们亲近经典。

3、吟诵美读为经典诵读增添乐趣

每天的早读20分钟,是我校法定的诵读时间。每周的语文活动课,各个班级也常常创造性地开展诗词诵读活动:读、讲、唱、演、赛……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经典诗文演绎得有声有色。老师们还善于“挤”出点滴时间,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诵读。如有的班开设了“课前一首诗”,不让预备铃后的短短两分钟闲过;有的班放学时朗诵诗词走出校门,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美丽风景。

经典是美的,但这种美不会主动呈现出来,需要我们带领孩子去激活它、唤醒它。我校老师尤为重视诵读技巧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和节奏,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在诵读方式上也有所创新,除了常用的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配乐读、合作读等方式,还有以下种种方式:

拍手诵读:两个人面对面边拍手边诵读,如唱歌谣;

击节诵读:个人拍手诵读,节奏可快可慢,富有变化;

接力诵读:一人一句轮流诵读,做到衔接流畅;

表演诵读:诵读时加上动作表演,既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增添了趣味性;

伴奏诵读:有别于配乐读,是要与乐曲的节奏合拍,如同说唱;

古诗诵唱:演唱诗词歌曲,或选熟悉的曲调配上诗词演唱。

以上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交替使用,可以让学生们百读不厌,乐此不疲。熟读自然成诵。

4、多彩活动为经典诵读助推加力

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各班会自主开展一些诵读比赛,如举行“诗词牌”、“玩转‘诗词宝桶’”、成语诗句接龙比赛等等。我校每年都举行班级古诗文诵读成果展示。各班同学精心选择诵读主题及篇目,进行独具匠心的编排,通过灵活多样、饶有童趣的诵唱方式,展示自己的风采,抒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有的班级还邀请家长参与,玩起了“看表演猜诗”之类的互动游戏,更是乐在其中。经过评比,我们对优秀班级予以表彰。这些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生成更大的动力。

二、“赏”——欣赏经典,享受经典

诵读经典要融入生活。我们大力倡导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诵读活动,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唤醒经典,享受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老师们引导学生欣赏诗文之美、享受诵读之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办报:以办古诗文手抄报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后搜集经典古诗文及相关文章,包括诗人简介、诗文赏析、诗人轶事、诗词知识等。高年级可以进行专题阅读和欣赏,如“诗人与酒”、“月到中秋”、“剑舞唐诗”等等。

绘画:以诗配画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写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歌改写成其他文体;开展经典诵读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己诵读收获和个性风采的舞台。

游戏:课间结合跳皮筋、托球背诗等游戏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达到诵读积累的同时收获健康和快乐。

歌舞:利用一些节日举办集体歌咏活动或诗词歌曲演唱会,让学生一展亮丽的歌喉和动人的舞姿。

三、“写”——仿写经典,践行经典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专家、教师对经典古诗文诵读作过研究,但大多是关注诵读、积累层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则证明了仿写诗词的可行性。引导学生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纵情挥洒才思,这是我校老师做的新尝试。

1、 诗词格律玩中学

    古典诗词讲究格律,这是仿写的难点。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们并没有在诗词格律上做太多要求,而是 抛开一些束缚,让孩子们放胆提笔。然而,押韵、对仗等基本的格律还是应该让孩子们掌握的,否则何以成诗?我们在中年级经常开展接压韵词(句)、对对子的语文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一些技巧,为以后的诗词仿写打下基础。

2、诗社博客勤交流

有的班级在老师的引导下创建了诗社或文学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写实践活动。师生之间常常交流,推敲玩味,反复修改,学生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有的班级还创建了博客,为学生搭建起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5、校园诗报展风采

    我校创办了校园诗歌报《诗心童趣》,专门发表学生的诗文创作,报道学校的特色活动。“诗心童趣”诗歌报为孩子们开创了一片辽阔天地,也成为展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扇小小窗口。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一、多种形式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国学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在诵读中探索,在诵读中感悟和理解,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1.有节奏地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教学中,第二种停顿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以便更好地进行诵读。如教学《学弈》一课,在初读时要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画出小节线后,学生懂得怎样停顿,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了。

2.配乐诵读。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在诵读教学中,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把朗读者融入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朗读者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教学《学弈》一课时,选择古筝曲子来配乐诵读,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朗读,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与听者的想象空间,最终达到理解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教学目的。

3.摇头晃脑地读。古代诗文讲求韵律,富有音乐感,诗人读诗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摇头晃脑,进入诗境。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摇头晃脑地诵读,不仅能把握诗词的节奏,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既读得非常投入,又能感悟诗文的韵律美和内涵美,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

4.表演诵读。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经典诗词的内容往往是通过小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经典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就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经典诗词。如表演《学弈》中两个弟子学习的情景,当乌鸦飞过时、当树叶飘落时、当叫卖声响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而另一人心猿意马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明白两个人由于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的道理,进而理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也能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深化学生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故事启发理解,感悟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关键在“诵”,过程在“趣”。国学经典中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在故事中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经典故事,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如教学《弟子规・出则悌》一课时,通过给学生介绍历史上很多孝悌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故事。如讲唐朝李绩的故事,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一样的大官员,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可在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李绩的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是老人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孝悌的精神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三、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国学经典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意蕴高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1.运用经典,明辨是非。教学《弟子规信》时,通过创设情景剧“小红和小明”,让学生判断,他们中谁对谁错?错在哪?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失信的事?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自己与朋友、父母、同学等相处时是否做到“信”来谈感受?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

让经典走进生活,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运用经典,充实习作。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后,会在习作中引用经典名句来充实习作,突出习作的主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生的习作片段:

①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导他。

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来到瀑布下,仰望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瀑布,我不禁想起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把学到的国学经典诗词运用到习作中修辞语句,不但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还使文章显得更生动,语言更亮丽,体现出学生具有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

四、有效拓展,展示国学经典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 古诗文 诵读

一、细心讲解,引发兴趣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虽然学生对于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但同时认为其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毫无用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伊始,便应该从诗词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并通过对诗人在写作当下心理、环境等的介绍分析,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做情感铺垫。此后,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这一环节虽传统却必不可少,因为小学生的古典文学积累较少,水平不高,对一些诗词中的惯用手法及意象未能准确把握,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做到字字能落实。因此,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古诗文素养,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内外兼修,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

二、创造意境,展现古诗感染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充分说明了古诗中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学生读懂诗词大意,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在身临其境、身闻其声、身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蟑,忽然闭口立。”描绘的是骑牛唱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意境。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通过想象,加深了学生诗境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反复诵读,理解吸收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0首。此外,《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在确定感情基调后,把握节奏,抑扬顿挫,如此一来,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

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因此,古诗的诵读应在综合朗读、反馈和思考的过程中如春风化雨般慢慢渗透,在不知不觉间将经典词句转化、吸收,在使用时信手拈来,不必临渴掘井。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创造性地引用古诗文来表达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其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四、课外延伸,提升素养

随着家长对孩子学龄前教育的重视,多数学生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但往往不知其意。这说明在孩子们中间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具有可行性。因此,除课堂教学外,经典诵读还必须向课外延伸。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课外诵读中收到实效,就必须教会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同时,为检验课外诵读效果,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古诗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

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诗句,写简单的赏析文章,写读后感等,这种边读边写的诵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写诵读感想。

3.编赏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古诗文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经典诵读,而且会动手动脑。每个学期,我都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课外诵读活动中,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古诗中“春的脚步”》《难忘送别》《乘上诗歌的翅膀》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诵读读目标,同时也便于我有针对性的指导。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7篇

一、 国墨书香,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因此我校在环境教育这方面精心构思,让国学的点点滴滴渗透于学校的每个角落和教学实践之中,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点。

(一)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能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学校充分利用楼层长廊做文章,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经典古诗文、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二十四孝图、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和学生自己制作的诗文配画、书法、国画、剪纸等作品。书写漂亮的古诗文,吸引着学生们的脚步,这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围墙是一条“传统文化长廊”,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上具有重大贡献、重大影响的人物和文化精粹、传统节日等,可谓“上下五千年,浓缩这一廊”。这百米“传统文化长廊”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每逢课间,学生们三三两两驻足观摩、讨论,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古人精神鼓舞自己刻苦学习。

(二) 让每一个橱窗能宣传,可欣赏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都是宣传“课堂”和展示学校特色的主要阵地。在校门口最显眼的宣传栏里,我们向大家展示的是国学启蒙特色教育掠影和“诵读之星”排行榜,操场东侧的四个橱窗是“国学小书院”的活动展示阵地,教学楼通道的三层橱窗分别展示学生的书法、国画、诗配画作品。我们充分利用好橱窗,增强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的感染力,使橱窗成为展示学生素质特长的有效载体。

(三) 让每一个教室求创新,展个性

教室环境是教育孩子的又一重要阵地,我们力求体现班级特色。每个班都以古代诗人来命名,并以此诗人为专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从中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领悟诗人的精神品质。班级中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来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在如此浓郁的国学氛围中,学生们有的轻声朗读,有的模仿字体,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 让每一种资源可利用,显特色

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园环境资源彰显我们的国学特色。校门正对面以书本形状展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字样的雕塑,教学楼和综合楼之间的花坛正中心的一块巨石上镶嵌着“博学博爱”的金色大字,花坛葡萄架下(我们称之为对诗廊),悬挂古诗词名句供学生们课余对诗,校园的上下课铃声播放古典优雅的古筝演奏曲……在这充满古诗意韵的书香校园里,国学经典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 多种载体,开展典雅的国学活动

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国学启蒙教育为基础,积极探索有效途径,通过“读经典”“听经典”“看经典”“写经典”“讲经典”“唱经典”“画经典”“评经典”八条渠道,让学生感受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素养。

读——我们利用早自修、课前、诵读课、课后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晨读、路读、夜读。诵读形式多样,或轮诵,或配乐朗诵,或游戏中背诵,使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每当晨读钟声响起时,我们的学生在国旗下齐诵中华古诗文,每当经典上课乐曲铃声响起时,我们的学生会自觉进入教室背起古诗文,每当下课路过古诗文长廊时,我们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着中华古代美文。

听——利用午间时间,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古诗文,供学生欣赏;开设“国学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朗诵、赏析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教师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古诗文诵读作品,让学生聆听、模仿,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看——通过文化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电子屏幕每天以滚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每周一诗”;教室黑板的一角开设“每日一句”栏目,学生上课前总要先读一读、看一看栏目中的古诗词名句。就这样,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写——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还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儿童诗,通过“紫竹园诗会”、手抄报、广播台推荐发表等,给学生们提供抒写生活、抒写感受的舞台,激发学生们创作文学的爱好和欲望,发现培养一批“小文人”“小作家”。

讲——让学生交流体会,辨明道理,利用“班会课”开设古诗文论坛、讲成语故事、举行古诗接龙赛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国学底蕴的舞台。

唱——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等古诗词歌曲,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去唱古诗文,或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或在游戏中编成歌谣,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

三、 身正为范,打造儒雅的教师队伍

要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面对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还必须具备民族文化的素养,如国画、武术、剪纸等艺术。我校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将国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校本研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研讨、实践活动研讨、诵读效果研讨等等,形式有公开课教学、论文交流、汇报演出、竞赛评比等。学校不仅请专家来进行指导,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为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鼓励每位教师练毛笔字,背古诗文,参加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古诗文朗诵比赛。

四、 学文约礼,培养文雅的少年君子

经典诵读手抄报范文第8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有趣有味”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我校风貌。举办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诗歌朗诵暨文艺汇演’国际六一儿童节。通过开展庆祝“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

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节日。同时,也为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