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生产力。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其发展文化产业的特定
优势。
就目前发展的状况而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已经成熟,但自身的发展水平还很低。
一、文化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确提出在五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的增长。
“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文化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经过经济学家的研究,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我们能够生产的文化产品,拥有的文化品牌,特别是拥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那么我们的文化产业总量将大于国内城乡居民实际的文化需求空间;反之,我们将连自己的文化市场份额都被其他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景区替代。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多年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一直以文化遗产、优美的风景来吸引广大的游客。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以去年为例,避暑山庄共接待游客人数 98,6345人,实现经济收入1.086亿元。平均下来每个游客人均消费为110.1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的是景区门票这种单一的经济来源。缺乏经济活力与竞
争力。
(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景区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与景区相结合,可以将景区活化起来,使景区变得更有生命力,使景区成为有特色、有内涵的景区。从而在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
(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就目前而言,景区的收入来源单一,要实现经济的增长,每迈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文化产业覆盖面较广,投入小而回报大,被誉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景区经济效益的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曾经谈到“虽然很多文化事业单位不愿提及,但实际上经费问题也是使他们主动走上文化产业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这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如果福利不改善,待遇不提高,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整个景区的发展也变得死气沉沉。发展文化产业是景区实现经济增长的
捷径。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景区的职责所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被世界所关注。当今社会,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文化产业也提出了新的期望和新的要求。避暑山庄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载体,承担着守护、传承、教育和发展的责任。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我们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好古代文化遗产同时,世界文化遗产肩负着推动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我们的景区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又好在哪里,为什么能被认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向大众传播的东西。我们需要文化产品作为载体,生动、物化的传播景区蕴含的深厚文化,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先进者的经验
虽然振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多年,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在景区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中,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和中国的故宫是东西方的不同代表。虽然所处区域、文化都不尽相同,但二者都同时引用了资本运作文化产业。使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
价值。
就故宫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发展中的体制问题、品牌之争、人才缺乏、资金困窘都是其要面临的严峻问题。据悉,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都作为一个由政府投入的全民所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而发展文化产业则是企业行为,不同于单纯的事业管理。为发展文化产业,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变革的阵痛。机构上,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成立了经营管理处,作为专门的机构管理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体制上,故宫博物院实行事业、产业部门划清,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力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条线各自独立的模式进行管理。现在,服务处更名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经营运作。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服务中心的运作几乎是无成本运作,盈利是必
然的。
目前,“故宫”和“紫禁城”两个商标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列入驰名商标名册表。经营者认为只有把品牌创建起来,才能把文化产业做起来。解决人才难题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故宫服务中心自己投资,聘用故宫专业人员研发旅游纪念品;二是依靠社会力量,与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合作来研发文化
产品。
在资金方面故宫主要的商业合作模式都是由企业出资,故宫博物院以品牌或人才技术入股。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而在日本、香港及上海建设的迪士尼乐园的投资模式均为:当地政府或当地企业占有过半数股份,迪士尼公司持有其余股份,双方按投资比例分担投资风险的运营模式。迪士尼乐园周围的相关产业也都纷纷转变为服务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避暑山庄发展文化产业的趋势和方向
1.文化产品突出特色
对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而言,我们拥有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就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本。利用这样的资本吸纳资金投资,利用我们本身具有的文化,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借鉴故宫的成功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把握事业与产业,传统与现代,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
道路。
按照商品类别和客流分布,重新对整个山庄和外庙进行规划布局,对环境和服务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逐步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礼品店。将电子销售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在服务公众的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文物遗产保护与文化产品经营的关系,做好以文化产品为特色的服务。深度挖掘蕴藏丰富清代皇家文化元素,为产品研发创造条件。通过广为博采,推陈出新,吸收现代高科技生产加工技术,开发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经典文化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消费和需求,实现对游客的
服务。
我们应采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借鉴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开发本着文化资源使用以我为主,吸收社会力量为我所用,产品生产打样由我审核,产品知识产权归我所有的宗旨,不断探索适合山庄发展的文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道路。
2.合理安排融资方式
资金来源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方面的融资方式,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即银行定期贷款或政府扶持,而权益性融资包括风险投资及寻找合伙人的方式。
在权益性投资方面,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职工变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持股人。在盈利后股息的分红代替单位的福利,这样既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使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将景区的发展当做自己的事情。在寻找合伙人的方面我们应尽量与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合作,规避产业发展的
风险。
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分为以盈利为核心的经营性和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的两大部分。在建立文化保护方式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应互补的市场经营性文化产业,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要掌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根,发展是枝干,经济效益就是果树上结满的累累果实。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文化创意方面的发展,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抓住创意这个源头不放松,适度超前的推出新产品。让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之前,这样我们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
作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学家来说,李劼人先生的这部作品以故乡四川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小说中对于妇女的描写就非常有特色。当时巴蜀地区道德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观念的淡薄为四川女性的种种“出轨”创造了社会环境,形成了女子们的“川辣子”气。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现实。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镇,就有很多同样不守规矩的小掌柜娘,她们也并未遭到过多的道德谴责。蔡大嫂当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谈不上个性解放、妇女独立的命题,但是,正因为有了蔡大嫂这样的大胆叛逆的女子,才能在这沉寂的川西坝搅出波澜,正因为有了这反抗的气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
又比如:小说在环境的勾画上,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绘的赶场、东大街花灯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行话的使用,更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但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影响到小说宽广的时代视野。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先生对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而这一切又说明李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成都。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情感,会变成什么?一个野兽吗。老师说,我们之所以是一撇一捺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脑子里有感动,有良知。而不像一个野人一样,什么都不懂,也就是,什么情感都没有。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1在一天晚上,运进宠物店的车子越开越快,天非常冷,我是一个可怜的黑色小狗。从小就被拐卖,“哎呀”车子的门突然无意中打开了,但我却一不小心被车子的颤抖滚到了门前。我坚持不住了,死死地抓住门,伙伴也帮助我,可我现在已经很疲劳了,只好松开了手,掉进了一片阴森森的森林里……
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经亮了,我想:我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呢?我走着走着,这里树木茂盛,还有许多小动物呢!我终于想起来原来这是森林,我昨天不小心掉到这里来了,今天我虽然精神抖擞,可我还是很害怕,不知该干什么,我看见那里有一条小河,想跑过去洗个澡,就这样我迫不及待的向小河冲去。“啊”,我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陷阱里,这个陷阱很深,我摔伤了,我也不知所措,心想:摔伤了该怎么爬上来呢?直到了晚上,几阵冷风吹过,一个老人走了过来看了看我。“嗡嗡”我好奇的叫了几声,他把我救了上来,还帮我取名叫做了“达文勒”,他不止救了我,还把我放生了。我再次被抛入孤独之中,我本以为那个老人会收养我,可是……算了,我今天晚上也只好睡在草坪上了。
第二天到了,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知,为了让我生活变得更愉快些,我只好自己去散散步,我从远处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在求救,我赶紧走过去,到了那里我看见救了我的那位老人,正在被一个野狼追杀,我奋不顾身的冲过去和狼拼搏,我扑到狼身后,狼来了个大转身又向我咬来,我抢先一步咬住狼的脖子把狼咬死了。
我的救命恩人把我抱在了怀里,他泪水直流,我也大哭起来,我们的泪结合到了一起,这是多么幸运多么的幸福呀,就这样老人和我一直生活在一起。
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2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都珍藏着属于自己最美好的情感,都拥有着和那几种情感有关满溢而出的回忆。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暖意融融的回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好好珍惜。
亲情如汤,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因为家人为我们付出很多,把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哺育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春华秋实,寒暑易节。随着我们的成长,家人也慢慢地变得苍老。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我的存在,父母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这么快地变老了?爸爸也就不用那么辛苦,背井离乡地辛苦挣钱。他们为了我四处奔波,每当我回到家时,总是看不见爸爸的身影。每次问妈妈:“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呢?”妈妈总会对我说快了。不甘心的我站在家门口倚门等候爸爸的归来,可是怎么等都没等回来。后来才知道:爸爸直到凌晨一点的时候才回来。
记得有一次,爸爸外出打工,结果不小心弄伤了脚。这件事至今我都没忘,也不能忘,因为那种痛楚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我经历过手腕扭伤,那种感受你们无法体会,更何况爸爸伤得那么重。直到现在他的脚趾头都有铁丝,但他却忍着痛,面带微笑着对我说:“没事的别哭了,再哭都不是小美女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因为这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伟大的亲情。
友情如茶,我们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朋友之间的友情很珍贵。我初中时有几位志趣相投的好闺蜜,她们都对我特别好,我们经常在一起打闹嬉戏,从来不会因为琐琐碎碎的事情而拌嘴吵架。因为我们都很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的友情很珍贵,尤其是闺蜜之间的感情更应当好好珍惜,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同龄人能够像她们对你这么好。
我想:友情就是那种可以毫无顾忌地对彼此都能说出心里的小秘密。我喜欢初中时候虽然有些懵懂无知,却又真心以对希的我们,望我们的友情能够更上一层楼,永远都是能够为彼此做出任何事的那种闺蜜。
至于有些遥不可及的爱情,现在的我还无从说起。
这就是我内心深处最珍惜的那几种情感:亲情,希望我们能够为家人付出真心,对家人时时关心。友谊有酸甜苦辣,希望我们之间能够一直都能亲密无间。希望我们珍惜眼前,把握当下。
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3对于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古文化,我一直觉得很神秘,也很感兴趣。中国带给世界的震撼太多,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要形容中国文化,我要用这句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其中,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而其他三国早已消失殆尽。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中国吸引人的地方。
上古时期,中国有这几种主要文化:汉字的创造,这恐怕是最深远的文化之一了。禅让制,奴隶制的一系列变化,无一不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及至夏商周这个“青铜时代”,这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高峰,这在世界文化的长廊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接下来的时代,我认为是一个史诗般的,最伟大的时代。正是这一时期诞生的文化,对以下的几千年及至现代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代,是诸子百家的舞台,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并且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他所宣扬的“仁爱”“礼乐”“六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思想为以后的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不仅只是孔子,还有其他许多诸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兵家的孙武;纵横家的苏秦、张仪等,有的争锋相对激烈碰撞,有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后世文化的形成来说,春秋战国时代无疑举足轻重。
反观现代人,似乎已经摒弃了大部分优良传统文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现代,这句话轻如鸿毛。多少官员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如果一日不查,祸害一日不消,而“官官相护”却得到了极大的利用,这难道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讽刺吗?还有一些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文化一问三不知,而对韩国之类的文化却头头是道,似乎忘记了韩国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里的“端午祭”还是我们中国的东西。
我热爱古代文化,尤其热爱中国的古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能生活在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而感到庆幸,感到自豪。
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4今天,房间中被孤独围绕着,我坐在写字台前,双手端在脸庞下面,背靠着椅子,一切都被寂寞渲染了,或者,说,寂寞蔓延……
一个人的寂寞,幽幽小径伴随,我走出房门,走在小径上,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着绿色的世界,眼神会情不自禁的向任何一处看去,一切切,都让人觉得太美妙、太美妙……
一棵棵大树矗立眼前,木身上发出幽幽的木香,是否岁月在它的树干上,刻了两道深深地印记,是否年轮转过后又将停止?谁又会知道呢?当一片叶子落入土地,又化为腐殖质,滋润着另一片叶子,我欣赏大树,更欣赏大树叶子的这种精神与品质。
再落入草地,花儿的芳香作为大自然哺育它的回报,一片花丛,花儿竞相开放,花瓣上,还留着早晨露珠无情被太阳蒸发的点点痕迹,叶子上精致的细纹,泛起一个世界的点点改变。
花丛旁边的小溪,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泛起点点光泽,它流淌的方向与流淌时的声音,落入耳畔,让人赞赏、欢呼、鼓掌。
前方矗立着一座山,背景为湛蓝天空,苍苍云海,白云轻轻飘向前去,他却一动不动,保持着自己惯有的严峻态度,让人有时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岁月悠悠,世界上事物一点点的改变,月亮由圆变弯,黑夜变成朝阳,就这样一直一直替换着,当自己步入白发暮年时刻,有股后悔之情,再也来不及了……
我们是新世纪的孩子,我们是祖国未来的骄傲,如果我们不努力,何谈骄傲?深深入人心的或许是,世界一切事物的启发,又或许是,一次不经意的想象……
情感的作文初中600字5刚踏入青春期的我,变得十分敏感,有时候短短的数日之中会有多种情绪的产生并且变化莫测,就同一个迷。
在昨天,我的内心还异常的沉重,即便温暖的阳光洒在树上,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小朋友在树下快活的玩耍,我却觉得这美好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踏着沉重的步子,用尽可能慢的速度朝家走去,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妈妈不在家!我想着来一场倾盆大雨来映衬我此刻悲伤的心情,可是天空却明媚得有点刺眼,对我好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我推开沉重的门,发现家里没有人,心中不由得窃喜,就连脚步都变得轻盈了。“呯!”是门被用力推开的声音,这也是怒火即将爆发的声响。我想逃离厨房,可是妈妈堵在了门口。她盯着我,如同审讯犯人的法官,“你这次数学考试多少分?”我弱弱的说:“64分。”她瞪着我好一会儿,隐忍着内心的怒火与失望转身离开,边走边说:“哼!我看你就愚不可及。”我咬着唇,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快速把饭塞进嘴里,还没咽下就冲进卧室。把自己摔到床上,用被子盖住头才敢哭出来。在房间里听到妈妈在与他人打电话,言语中满是对我平日里的不满和此次考试成绩的失望。我痛苦的抓着头发,捂住耳朵,却无法改变此次因为粗心考试失利的事实。此时我讨厌这个妈妈,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能在我失败的时候给我鼓励,激励我前行,而不是将我的缺点暴露于他人,对我满是嘲讽与数落。我含泪睡去,心中对明天充满未知与恐惧。
第二天清晨,如往常一般吃过妈妈做的营养早餐,我以为妈妈会如昨天一般表达对我的失望,结果妈妈却如同换了一个人,或许她也总算冷静下来,接受了平素表现优秀的我偶尔犯下一些小错误。她平静的让我拿出试卷,快速的浏览错题,然后与我一起分析,还时不时夹着一些玩笑言语。妈妈跟我都释怀大笑。这样的妈妈让我轻松与愉悦,此时的她是可亲、可爱、可敬的妈妈。
一、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责任目标圆满并超额完成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责任目标共14项。具体目标和完成情况如下:
1、全年计划组织文化下乡活动30天次。实际完成30天次,占年任务的100%;
2、全年计划组织大型文化活动8次。实际完成11次,占年任务的137%;
3、全年送戏下乡任务130场次。实际完成141场次,占年任务的1*%;
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5000场。实际完成5260场次,占年任务的105%;
5、全年计划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活动3次,文化经营业主培训2次。实际完成“扫黄打非”集中活动6次,组织文化经营业主培训4次,分别占年任务的200%;
6、北阳平遗址群的规划、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方面。3月5日,*已由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我市文物开发保护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7、全年创作的音乐、美术、摄影、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6篇。实际完成6篇,占年任务的100%;
8、依法管理全市文化市场,确保我市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加强文物保护,确保库存文物和田野文物安全无事故。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狠抓责任落实,保证了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库存文物安全无事故;
9、完成国有土地租金缴纳任务。我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确保了此项工作完成率达100%;
10、按月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污水处理费缴纳任务。该项工作完成率达100%;
11、计划生育“四率”达到100%。我们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完成率均达到了100%;
12、通过文化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13、认真做好了兰—郑—长输油管道工程的服务协调工作;
14、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催查、催办和信息等重要工作。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年”活动。自全市开展“廉政建设年”活动以来,在市廉建办的统一领导下,市文化局党组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加强领导,严格程序,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推动此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学习吕书记重要讲话;局党组成立了文化系统“廉政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了文化系统“廉政建设年”活动方案,逐项目、逐内容、逐环节进行了部署安排。二是大力宣传发动。为推动我局“廉政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我们从深入宣传发动入手,强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制作“弘扬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等宣传标语;利用宣传橱窗开辟了“廉政建设年”活动政务公开栏;以“*文化网”为阵地,专门设立了“阳光行政”栏目,对规定的内容和项目全部予以网上公开,使文化管理工作达到权力清晰、职责明确、流程规范。三是注重素质教育。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健全了领导班子廉政档案,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廉政建设知识测试,坚持上好廉政党课,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率先垂范,先后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3次,分别就“怎样当好领导干部”,“怎样当好正职领导”,“怎样当好副职领导”进行了深入讲解。四是注重创新途径。以“廉洁勤政”为重点,把“树立机关良好形象,狠抓单位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制作了宣传橱窗,对各项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和执法人员状况进行公示,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考评、卫生环境、办公程序、考勤考核、财产管理、文印登记、档案建设、门卫看护、车辆停放、会议秩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团结、严谨、敏锐、实效、敬业、公正、诚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二)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奋力实现大跨越”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意见,编制了学习计划,确保了大讨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我局通过网站公开单位电话、邮箱,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跟踪报道大讨论活动的动态情况,认真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组织职工填写《解放思想大讨论调查问卷》;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文化工作大局和“五破五立”、“五查五看”的工作要求,对照自身的职责分工,通过“职工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法,广开言路,深刻查摆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专题会等,组织干部职工认真传达局下发的实施方案,学习和掌握活动内容,领会精神,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并针对查找出的影响我局整体工作的有关思想观念、思路措施、工作作风、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条分析并汇总,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狠抓落实。市文化馆、图书馆、铸鼎原文管所等二级机构组织单位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认真调研,书写并递交了科学、详实、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针对自身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整改提高,推动文化系统大讨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按照活动安排,我们还积极开展工作百日“大接访、大下访、大包案、大解决”活动。局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安排,设立了领导接访日,抽调6位同志,深入阳店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大下访”,组织各二级机构对单位内部的隐患进行系统排查,及时消除了隐患,维护了全系统大局的稳定。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全力服务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我们把市文化活动中心的“三馆一院”建设,作为今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市北区指挥部认真做好设施内部设计论证、档案资料整理、项目申请、业务技术指导等。目前,市文化馆、影剧院、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成,图书馆、科技馆的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11月28日,我市博物馆陈列大纲论证会在函谷大酒店召开,省、市文博专家到会对我市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并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
二是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精神要求,积极与市委组织部衔接,筛选确定了85个示范点,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共享共建。通过积极努力,已争取到了市财政配套资金24.5万元,并与上级配套资金一起上划省文化厅。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中标单位签订了供货合同,年底前安装调试完毕。
三是强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我们坚持以建设豫西文化长廊为载体,以农村基层文化大院、社区文化辅导站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为切入点,先后在涧东区、涧西区各设立了1个社区文化辅导站,配备专业文化辅导员7名。举办了全市文化专干培训班,培训文化专干20余人次。开展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查活动,澄清了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底子,建立完善了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以310国道沿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新建成了故县镇盘东村,尹庄镇尹庄村、前店村和官庄村,焦村镇乡观村、东村和坪村,函谷关镇孟村村和梁村村,城关镇五龙村等10个标准高、设施全的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认真排查,我们筛选确定并向上申报农家书屋25个,着力拓展基层文化网络阵地。通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戏剧振兴工程成效显著
蒲剧是我省的稀有剧种,*蒲剧团是我市唯一一个国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今年年初,我们下大力气对瘫痪一年的蒲剧团进行了整顿重组:一是在剧团内部组织演职员工积极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理顺情绪,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服装道具,更新了演出设施,充实了硬件设备,使演出质量和舞台效果大幅提升。三是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调整利益分配关系,使曾经流失于外地的一批优秀演员重新回团上班,提高了剧团的演出实力。四是新排大型剧目《狸猫换太子》(连二本)、现代戏《罪孽》等三部大戏,恢复了《反西梁》、《表花》、《取头》、《杀庙》等原有经典剧目,极大地丰富了演出内容。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演出质量直线上升。今年,共组织戏剧演出366场次,所到之处观众好评如潮,获赠锦旗20余面。我市实施蒲剧振兴工程的成功经验,分别被《中国文化报》、《三门峡日报》、《金城*》等新闻媒体刊登,*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题报道,剧团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空前提高。
(三)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亮点突出
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群众所办的十大实事之一,主要采取政府出钱、群众看戏(看电影)、文化局运作的操作模式。为把此项工作办好办实,我们分别成立了市送戏、送电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管理机制,加大了投资力度,完善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演出档次。其中在电影放映方面,购置了40部农村专用电影拷贝、30部备用拷贝,组建了18支专业放映队,充分满足影队的放映需求。针对我市农村地域广、村镇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放映与分散放映相结合的方式,对镇村相对集中的地区,由电影公司组织车辆和放映队,分4个区域集中放映,实现每晚每区安排放映3—5个村目标。对偏远和交通不便的行政村实行影队包干责任制,确保放映活动一村不漏,一场不缺。全年累计放映电影5260场,达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规定要求。
(四)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全面铺开我们按照全省文化系统创建方案要求,成立了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加强对此项工作领导。制定实施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对局机关环境进行了整修,刷新了墙壁、楼杆,对供水管道进行了整体维护,改造了供电线路,安装了走廊照明灯。实行机关卫生区域轮流值日制度,强化督查,优化了环境。重视宣传发动,利用宣传橱窗、会议、文化网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动态,营造舆论氛围。制定实施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组织人员到市地矿局、林业局进行参观,学习先进经验。认真搜集整理各项资料,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档案。结合政风行风评议活动,面向社会开展文明执法承诺服务,提升了文化部门良好形象。通过不懈努力,我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全面铺开,为迎接省里验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在对田野文物的巡查保护工作上,我们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为契机,制作文物普法宣传标语,张贴文物普查宣传画报,开展文物法规咨询活动,先后8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全市17个乡镇(区),共普野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新发现31处;建立文物保护单位业务文物保护小组30个,发展业务文物保护员170名。按照普查时间进度安排,目前我市寺河、大王、阳店、川口、尹庄5个乡镇的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在馆藏文物上,我们一方面开展经常性的文物安全教育,邀请专家老师授课,组织专业知识测评,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不断完善内部设施。自筹资金对单位内部用电线路和展厅风化损失严重的部分进行整修,保证了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
二是积极主动做好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年10月,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上级暂定为不列入首批申遗名单后,我们针对审议专家提出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大量的钻探和发掘,发现了汉代古道路基,确认了函谷关战国城池走向、范围及面积。并在鸡鸣台、瞻紫台及东西两个瞭望台下发现了大量夯土层。在此基础上,20*年2月,我们又邀请国内有关文物机构专家学者,召开了秦函谷关考古调查汇报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秦函谷关应被列入丝绸之路各遗产点名单。20*年5月,在洛阳召开的全国申遗工作反馈会上,国家申遗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再次提议,将*函谷关列入申遗名单。我们根据省、市文物局通知要求,重新启动申遗工作。6月上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根友,市政府副市长冯俊珍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亲赴郑州向省里递交申遗规划、文物本体保护规划和文物修复方案,使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迈入了正常化轨道。8月下旬,我们邀请中国建筑设计院规划专家,对函谷关景区及周边十多个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联的遗迹、遗物点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其地理环境、文物构造和分布状况,为下一步规划提供科学、翔实的资料依据。11月21日,省丝绸之路申遗专家、省文物局外事交流合作处处长陈炎堂深入我市,对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为我市下一步申遗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是积极搞好重点工程建设的文物勘探工作。我们认真搞好国家电网背靠背二期、西气东输二期、兰—郑—长输油管道和郑西高速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及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的钻探调查,配合三门峡文研所抢救性发掘古墓24座,收回出土文物73件。完成我市大中型基本建设工程钻探项目43个,钻探面积65.7万平方米。
四是积极做好铸鼎原文物的调查和宣传力度。一方面做好铸鼎原遗址群的调查了解。5月份先后2次组织业务人员,分别对蚩尤山和荆山进行考古调查,确认了该地区的文物考古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多种展览活动,加大对铸鼎原地区50处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宣传力度,充实“北阳平遗址群考古成果展示厅”版面内容,吸引了有关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多次参观考察,使其成为社会各界熟悉铸鼎原、了解*文物的平台。3月5日,耗时两年搜集整理的《北阳平遗址群·西坡遗址规划》被国家文物局研究通过,为我市西坡遗址今后的保护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一是认真抓好节庆和广场文化活动。我们配合市委宣传部,认真做好“金城之光”春节晚会的节目编排,协助焦村镇完成元宵节期间“金鼠旺春”大型社火表演。5至10月份,我们参与指导了市委宣传部大型赈灾义演,以及市交通局、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3个单位举办的19场“金城之夜”广场文化活动。为营造城市开发建设浓厚的文化氛围,10月上旬,我们诚邀山西省临汾蒲剧院、河南省豫剧二团等国内知名剧团,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建设工地义演23场,在全市引起强烈轰动。
二是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和书香文化。利用双节、老子诞辰纪念、传统古庙会、双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大型书画展、书画联谊、有奖灯谜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推介活动,扩大文化工作的社会影响。3月份,我们在函谷关举办了书画展,共展出作品400余幅,并组织书画作者6人、剪纸艺人10人进行现场表演,真正把优良的民间传统技艺带到农民群众当中,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4.23”全民读书日之际,我们组织和引导全市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了“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竞赛活动,涌现出了市实验中学、市一中、市一小、市实验小学等全民阅读先进集体。同时,长期开展图书借阅、下乡追集服务活动,全年先后接待读者3.6万人次,流通7.2万册次,开展“送书下乡免费展读”活动45天次,展出图书1000余册,杂志300余册,接待读者8000余人。
(七)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一年来,我们围绕“科学决策、繁荣发展、规范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法规培训。我们始终把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培养作为重点来抓,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亮证执法、持证上岗;积极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文化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取得了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资格证。先后举办网吧、印刷、图书经营业主培训会,印发《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培训资料》,强化经营业主的依法经营意识;配合“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展出文化法规政策宣传版面30余块次。二是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从3月中旬到10月下旬,我们先后在音像市场、图书销售市场、印刷复制市场开展6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活动,出动执法人员89次,查处盗版音像制品631盘,收缴盗版图书5212本,对6家印刷复制经营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立案查处了市黄河印刷厂印制含基督教标识广告宣传单,对市五高使用盗版教辅“高考一本通”案件进行处罚。三是做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关证照的审批和年检。共换发《文化网络经营许可证》73件,《娱乐经营许可证》15件、《出版物发行许可证》检证36件,《印刷经营许可证》换证34件,办结率达100%。四是强化对网吧经营的整治和监管。通过开展“春季行动”、“零点行动”、“奥运安保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治理网吧未成年人进出、等级不规范和超时经营行为。全年共检查网吧60次,依法处理违规网吧60家次,处理群众举报网吧违规案10起,结案率达100%。四是加强文化市场综合监督体系建设。7月份,我们投资50余万元与市网通公司联合建设了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区43家网吧安装摄像监控设备。9月24日,三门峡市政法委组织六县市政法、通信系统负责人,深入我市网吧监控中心,现场交流和推广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为强化社会监督,11月份我们聘请文化执法社会监督员16名,积极参加市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栏目,细心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八)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台阶。一是积极搞好函谷关老子文化园建设规划。我们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数字技术研究所对我市函谷关老子文化园进行规划,拿出了总体规划和核心区详细规划,为下一步开发建设函谷关老子文化园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加大投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面对文化产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我市各乡镇、各部门制定科学、翔实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广泛引进技术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故县镇河西村加快汉山旅游开发步伐,投资800多万元,制定了汉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硬化进山道路3公里,修建人行步道5公里,筛选确定旅游景点30余处,建成了休闲宾馆,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入住。今年“五一”、“十一”期间接待游人5000余人次。焦村镇女郎山景区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人行步道、观光水库、漂流渡槽、旅游公厕、地质博物馆等设施,吸引城郊及周边群众纷纷前来观光旅游。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发动经济能人兴办了具有浓厚文化品位的万菌苑、神泉山庄、信达生态园、风情苑等5处休闲文化园,全年文化产业经营收入达120余万元。朱阳镇立足资源优势,一方面强力打造“虢州砚”优势品牌,广泛吸纳祖传艺人,强化技术研发,推动“虢州砚”产品走俏市场,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另一方面围绕当地丰富资源,举办了首届“核桃文化节”,并通过积极努力,被上级命名为红色革命老区、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使该镇成为继革命传统教育、天然休闲观光旅游和商贸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大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焦村镇杨家村的灵芝盆景不断引进先进工艺,积极参加各类型推介活动,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知名度,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三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导扶持产业经济实体走上市场化发展轨道。在市文化局和尹庄镇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剪纸民间艺术家郭丽萍创办了艺苑民间艺术传承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我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营企业。该公司集人员培训、手工制作、贴画装裱、工艺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采取“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拉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公司整体实力。该公司出品的《千古雄关道家之源》、《紫气东来》等大型剪纸作品,在国家农民艺术展览馆、中央美术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组织的展览中均获一等奖。四是西闫乡、五亩乡群众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各投资上千万元,新上凯乐、凯越两个彩色印刷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凯乐公司于3月份被中央党校、中央文献出版社《红旗飘飘》编辑部确定为总承印单位,总印数100万册,金额达6000万元,从而一举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印刷企业龙头行列。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业务能力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还不能充分胜任当前文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音乐艺术;吴歌;绣;题材;曲调;特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如《绣荷包》、《绣花鞋》、《绣肚兜》、《绣香包》、《绣汗巾》等。《绣荷包》名称在我国南北广泛应用,无锡《绣荷包》歌词有1到12绣;上海《绣荷包》和福建永安市及浦城县、顺昌县《绣荷包》,歌词有1到10绣;江西景德镇市和南丰县《十绣荷包》及南丰县和乐安县《十绣》,歌词有1到10绣。荷包是女子送给心上人的爱情信物,她们把自己美好憧憬和深切情意都寄托其中。她们的绣制伴随着美好的愿望吟唱,歌词多反映男女爱情。南北“绣”题材民歌的内容有所不同,曲调风格也差异较大。如云南弥渡《绣荷包》委婉清秀,五声羽调式;四川《绣荷包》高亢活泼,六声宫调式;山西《绣荷包》明快热情,五声商调式;山东苍山《绣荷包》质朴纯真,六声徵调式;江苏无锡《绣荷包》具有江南水乡风韵优美抒情,五声宫调,等。委婉清丽、含蓄缠绵是“吴歌”的音调特色。吴文化是水的文化,稻作文明和舟楫文化孕育了“吴歌”。“吴歌”指吴地民间歌曲,吴地指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吴歌”即出于或流传于今之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安徽南部的民间歌曲。“吴歌”歌词上有短歌和长篇叙事歌之分,音乐上分为徒歌和弦歌。徒歌是无伴奏的乡间清唱,弦歌是有伴奏的小调。
古代“吴歌”因口传心授性和记谱法原因,传自今日有歌词又见曲谱者很少。现在看到的有歌词又有曲谱的“吴歌”,是明清以来田野工作者及学者收集、整理出版的作品。本文依“吴歌”“绣”题材内容为切入点,研究它的曲调特色,为“吴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作出努力。
张仲樵译谱的《绣荷包》。是带曲谱《绣荷包》的早期记载,五声羽调式,歌词描写女子绣荷包的心理。全国“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笔者在分析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和《苏州民间歌曲集成》(拟出版)后发现,“吴歌”中“绣”题材的民歌有表现少女思慕和期盼之情、咏唱历史故事和民间风俗内容两类;采用“数序体”和“时序体”两种,主要有以下作品:
一、江苏省
1、小调《绣荷包》(一),《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无锡市,第815页。
2、小调《绣荷包》(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无锡市,第816-817页。
3、小调《姐在高楼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江阴市,第817页。
4、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溧阳市,第993页。
5、小调《绣荷包》,《苏州民间歌曲集成》,太仓市。
歌词上:《绣荷包》(一)和《姐在高楼绣荷包》述说爱情;《绣荷包》(二)述说自然和风俗,“这首《绣荷包》……它在十绣之后又加了十一月和十二月,变成了‘数序’和‘时序’结合体”;《十绣》歌颂生活;《绣荷包》述说神话故事和生活。
曲调上:无锡市《绣荷包》(一)采用五声B宫调。6句落音分别为sol―la―re―sol―re―do;第5句变化再现第3句,最后1句表现坚定的决心,旋律干脆只有2小节;宫到角音的下行六度跳和上行五度跳为其特色。无锡市《绣荷包》(二)采用五声C宫调,3句落音分别为sol―la―do;该曲调比《绣荷包》(一)更委婉。江阴市《姐在高楼绣荷包》采用五声c宫调,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do―sol―sol―do―do,曲调采用“码头调”或“剪靛花”。漂阳市《十绣》采用五声G微调和“套尾重复”发展旋律,5句落音分别为re―do―re―re―sol。太仓市《绣荷包》采用六声C徵调,众人唱的句子旋律不变同领唱采用变奏的句子交替出现,领唱采用变奏的句子落音为sol―fa―fa―fa―sol。
二、上海市
1、小调《十只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松江县,1963年,第539页。
2、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松江县,1952年,第540页。
3、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上海市区,1955年,第543页。
4、小调《绣龙麟》,《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第565页,松江县,1978年。
5、花灯调《十买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金山县,1978年,第616页。
歌词上:除《绣龙麟》述说爱情,其他都为10绣,述说自然、人文和风俗。
曲调上:松江县《十只荷包》2大句的落音la―re,六声D商调。松江县《绣荷包》八绣同四绣的曲调和九绣同三绣的曲调同尾变头,十绣同四绣的曲调相同;最后曲调变化重复了十绣的曲调,六声D商调和六声A羽调交替。上海市区《绣荷包》八绣同四绣的曲调基本相同,九绣同三绣曲调同尾变头;十绣同四绣的曲调相同,后面曲调对十绣的曲调进行了四次重复或变化重复;六声E商调。松江县《绣龙麟》4句落音为re―sol―sol―sol,六声E徵调;羽到徵音的上行七度跳为其曲调特色。金山县《十买十绣》2段,第二段变化重复第一段;五声C宫调;3句的落音为mi―do―do,第三句同尾变头重复第二句的曲调。
三、浙江省
1、山歌《绣香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衢州市,第234页。
2、山歌《绣牡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舟山市,第267-268页。
3、小调《绣兜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安吉县,第425页。
4、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安吉县,第428页。
5、马灯《绣花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奉化市,第440-441页。
6、马灯《绣肚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奉化市,第441页。
歌词上:《绣香包》和《绣兜兜》述说爱情;《十绣》述说历史人物和风俗;《绣牡丹》述说风俗故事、赞美劳动成果;《绣花绷》述说劳动生活;《绣肚兜》为绣动物。
曲调上:衢州市《绣香包》五声E徵调,4句落音为re―sol―do―sol。舟山市《绣牡丹》各段的结束音为角,有对比三段的旋律组成;七声D角调。安吉县《绣兜兜》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re―do―sol―sol―soI,补充采用“套尾重复”加固终止,五声F徵调。安吉县《十绣》五声F徵调,3句落音为dn―la―sol;第1句采用严格重复发展旋律,第2句第3句开头旋律变化重复第1句开头旋律。奉化市《绣花绷》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do―sol―la―mi―mi,补充采用“套尾重复”加固终止;五
声D角调。奉化市《绣肚兜》4句落音为sol―la―mi―mi,五声D角调。
四、江西省(赣东北民歌)
1、山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景德镇市,第389页。
2、山歌《十绣荷包》(交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南丰县,第454页。
3、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景德镇市,第490页。
4、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德兴县,第501页。
5、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玉山县,第502页。
6、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南丰县,第549页。
7、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乐安县,第564页。
8、灯歌《戒烟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婺源县,第582页。
歌词上:乐安县《十绣》述说历史故事;《戒烟歌》劝男子爱惜身体;其他都述说爱情。
曲调上:景德镇市《十绣荷包》4句落音为do―sol―do―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角到微音的六度大跳是其旋律特色;五声F徵调。南丰县《十绣荷包》4句落音都为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旋律具有对答性,五声F徵调。南丰县《十绣》3句落音为la―sol―la,五声F羽调。乐安县《十绣》2句落音都为sol,旋律具有对答性,五声G徵调。婺源县《戒烟歌》4句落音为do―sol―do―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六声D微调,si到sol音的上行六度大跳是其曲调特色。景德镇市《绣花鞋》3句落音为sol―do―sol,五声D微调。德兴县《绣花鞋》3句落音为sol―mi―sol,五声G徵调。玉山县《绣花鞋》4句落音都为sol,第4句严格重复第2句,第3句“套尾重复”第1句,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五声E徵调。
五、福建省
(一)闽西北民歌
1、唱诗念歌《绣只荷包送情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明溪县,第1002页。
2、唱诗念歌《绣荷包》(一)(二)(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永安市,第1006―1007页。
3、唱诗念歌《十绣罗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尤溪县,第1010页。
歌词上:都为述说爱情。
曲调上:永安市《绣荷包》(一)6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五声C羽调。永安市《绣荷包》(二)2句落音都为la,五声A羽调。永安市《绣荷包》(三)五声E羽调,6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明溪县《绣只荷包送情郎》2句落音都为la,B羽调,全曲只用了Ia―do―re三个音,2句曲调为“套尾重复”。尤溪县《十绣罗鞋》七声E微调,4句落音都为sol,每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
(二)闽北民歌
1、小调《绣汗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建阳县,第1106页。
2、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武夷山市,第1123页。
3、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浦城县,第1138页。
4、唱诗念歌《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顺昌县,第1170页。
5、唱诗念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邵武市,第1172页。
6、唱诗念歌《绣汗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光泽县,第1177页。
7、唱诗念歌《十买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政和县,第1192页。
歌词上:《绣荷包》和《十绣荷包》述说爱情,其他述说历史和风俗。
曲调上:建阳县《绣汗巾》E角调,全曲只用了mi―do―sol三个音,第2句变化重复第1句。武夷山市《十绣》五声A微调,2句落音为la―sol,第2句与第1句呼应和对比。浦城县《绣荷包》2句落音都为sol,五声C微调,第2句与第1句呼应和对比。顺昌县《绣荷包》2句落音都为la,五声D羽调,第2句与第1句呼应。邵武市《十绣荷包》4句落音都为do,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旋律具有对答性,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B宫调。光泽县《绣汗巾》2句落音都为mi,四声C角调,第2句是第1句旋律的装饰变化。政和县《十买十绣》有12句,旋律采用五声F角和B羽调式转换。旋律用变奏和模仿手法发展。
笔者对“吴歌”“绣”题材36首歌曲曲谱进行梳理和研究后发现,小调类19首约占52.8%;唱诗念歌类9首占25%;山歌类4首约占11.1%;灯调类4首约占11.1%。江苏5首小调,上海4首小调1首花灯调;浙江小调、山歌、马灯各两首,共6首;江西赣东北小调5首、山歌2首、灯歌1首;福建省闽西北只有唱诗念歌类5首,闽北唱诗念歌类4首、小调类3首。浙江省“绣”题材歌曲大跳旋律在五度范围内,喜欢用徵和角调式。闽西北民歌喜欢用羽调式,曲调的发展采用变化重复、对比或呼应手法。闽西北还喜欢用“套尾重复”和变奏手法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闽北民歌曲调简洁、朴实。
“吴歌”“绣”题材的曲调常用汉族五声调式,次为带有“si”音的六声调式,很少用带有“fa”音和七声调式;常用徵调式,宫和羽次之,商和角再次之(浙江省奉化市《绣花绷》《绣肚兜》和舟山市《绣牡丹》采用角调式);大跳音程较少,大跳音程前后旋律必用反向委婉级进加以平衡;依大跳为界,跳前旋律音程小幅度委婉起伏,跳后旋律音程也是小幅度起伏的旋法是其一大特点;偶尔出现的大跳乐汇,通常向上跳的乐汇出现的概率多,向下跳的乐汇出现的概率少;旋律的大跳通常为四度下行和五度上行跳,羽到徵音上行七度跳和宫到角音上下六度跳;角到角音上行八度跳,宫到羽音和徵到角音上下三度进行。
“吴歌”“绣”题材的旋律线,常强调“徵角”和“宫羽”之间的小三度进行;颤音不仅幅度小而且快而细,大多为单颤音,双颤音以上较少;小三度倚音和滑音比颤音多;纤巧繁细的润腔装饰通常在唱腔的字前用上下滑音或倚音;这些润腔与润饰音多呈级进关系,多不超出三度;倚音多用单倚音,小三度的倚音和滑音较多运用。
“吴歌”中“绣”题材曲调的结构大多为乐段,超过乐段的结构一般为后面结构是前面乐段的变化重复或变奏:乐段结构往往采用两句和四句或两句和四句加补充曲式。
南北“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它们歌词内容有表现男女爱情和咏唱历史故事及民间风俗内容两类。“吴歌”清而婉,越歌长而激。吴越相距不远,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相近。而民歌的音乐风格却不相同。吴越如此,中国南北民歌音乐风格的差异更是如此。“吴歌”以柔带韧,“软、糯、甜、媚”,有别于北方民歌的热烈奔放、率直坦荡。“吴歌”中“绣”题材曲调的特色,具有吴地地缘和人文上的烙印。“吴歌”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它如涓涓流水,清新亮丽,一波三折,柔韧而含情脉脉。柔和娇两种美感本是长江音乐文化的本质共性,但这种风格美感在苏州周边表现得最明显。“吴歌”中“绣”题材歌曲,是“吴歌”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吴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是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准备将吴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入21世纪,苏州在“吴歌”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加大了政策和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和《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历史赋予我们把“吴歌”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发扬光大的职责。该文通过展示了“吴歌”这一古老体裁中“绣”题材民歌的曲调特色,也折射出它在当代的影响和生命力,同时也使读者感到“吴歌”丰富的内涵和无穷魅力。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在加班加点建设县文化图书大厦的同时,采取实地检查、随时抽查等方式,抓好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县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器材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县镇村文化广场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通过开展督促检查和业务培训活动,加强对文化器材、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监管;为13个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阅览桌、书柜、液晶电视等设备,申报了76个村、2个社区文化活动器材和16个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县文化图书大厦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建成镇综合文化站17个,管理规范、借阅正常的农家书屋达到80%以上,新建示范农家书屋2个。认真开展我县首次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评出达标站8个。
(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针对县文化图书大厦尚未建成的特殊原因,及时筹措资金,对文化馆办公楼进行了维修,给图书馆租赁了免费开放场所,按要求新购图书2000余册。文化馆、图书馆克服业务用房紧张等困难,及时公示免费开放项目、开放时间及服务方式,积极为广大市民服好务;各镇利用文化站(室)、文化广场,认真开展舞蹈培训、广场舞、健身操、科技讲座、锣鼓培训和书报刊借阅等活动。为提高免费开放工作整体水平,我们还下发了《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文化活动室免费开放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对镇文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成立工作组,对全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多次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对整改结果再次抽查,有效提高了免费开放整体水平。全县“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累计服务人次24.8万人,较去年增长20%以上;创建羌族羊皮鼓舞表演、“书香”读书学会等群众欢迎的品牌服务项目20个。
(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先后到各社区、移民安置点、敬老院放映数字电影149场,在嘉陵广场举办迎新春文艺展演活动13场,组织摄影、书画艺术家为群众义务赠写春联2100多幅、送书画100多张。县新华书店、图书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图书进军营、社区、下乡活动,县文化馆开展“走在春风里”文化下乡巡回演出10场次。各镇、村围绕春节、三八、艺术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80余场,各社区文艺团队开展广场文艺演出120余场。同时,我们还举办了第三届省农民文化节我县分会场活动、迎春茶话会、“迎新春社区文艺汇演”、“魅力”社区文艺展演周、庆祝建党92周年文艺演出、县八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等活动,配合全市扶贫开发推进会、日报优秀通讯员培训会,举办了彰显地域特色的文艺晚会。成立了“书香”读书学会、青年艺术中心、交谊舞协会等4个群团组织,协助召开了“首届省阅读文化节活动”座谈会,举办了留守儿童书画大赛,、交谊舞协会来我县进行了联谊活动。同时还举办镇村文化工作者、民间文艺骨干培训班4期,组建秧歌队、合唱队、演出队、舞蹈健身队各4支,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文艺演出、培训等活动。
(四)积极创作文艺作品。设立了50万元的文学艺术创作扶持奖励专项资金,制定了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整理出了一批优秀山歌小调,新发现了一批民间歌手,创编了《新人美茶香》、《请喝一碗罐罐茶》、《表席》等地域特色文艺节目10个,县电视台《故道名城》栏目中制作了民歌专集,历史剧《姜太妃传奇》已完成初稿。
(五)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积极推进。成立了羌文化研究会,抽调7名同志专门从事羌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等工作;成立了《县羌族民俗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邀请对羌文化有一定研究的部门领导担任编委会委员,下发了关于征集羌族民俗文化丛书编纂资料的通知,对全县的羌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摸底,对羊皮鼓舞等部分名录实施了活态传承。目前正在进行羌族羊皮鼓舞组稿工作。今年4月,我们陪同县委主要领导,前往北川、茂县、映秀等地,对羌文化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对接交流。围绕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规划,向省文化厅申报《羌族民俗文化传承演艺广场》等6个项目,总投资3.43亿元。
(六)非遗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了县非遗保护中心,落实了编制和人员,为开展非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挖掘、整理和积极申报,《罐罐茶传统手工技艺》成功申报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成了传承人、传习场所的考察工作,对2个罐罐茶传习场所、1个羌族羊皮鼓舞培训基地进行了命名和挂牌,目前正在筹备羊皮鼓舞申报国家非遗名录有关工作。围绕第八个世界文化遗产日,采取播放专题片、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非遗保护法,集中展示我县非遗工作成果。
(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与县统计、经合等部门配合,对全县文化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筛选出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先后帮助他们包装文化产业项目4个,上报资金1.13亿元。代政府草拟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新发展文化企业8家,今年全县文化产业值4578万元,较上年增加30%。
(八)文化市场规范运作。通过不懈努力,市编办同意成立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为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一年来,我们共举办法规宣传、培训3次,开展专项治理整顿4次,检查经营单位287家,立案处罚5起。聘请网吧义务监督员38名,查缴销毁涉嫌赌博的电子游戏机65台,查缴地面卫星接收设施120余套。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3次,收缴非法出版物300余件。受理行政许可56件,办结率100%。党政机关推广和使用正版软件正在加紧安装。
二、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全面提升广电综合水平
(一)常规宣传重点突出。围绕全县“两会”、“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履职承诺、打造百亿工业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节点和中心工作,先后在“两台”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办了《十精神在》、《数字2012》、《民生新看点》、《欢乐过大年》、《履职承诺三公开》、《委员提案面对面》、《重点项目追踪》、《我爱我家创卫进行时》等栏目,集中报道了全县各级各部门调结构、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奋力建设陕南强县的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示记者编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果,开设了《幸福新农村》、《小康路上》、《劳模在身边》、《凡人善举》、《道德广场》等栏目,从点到面真实地反映了全县各级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好办法和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与县交通、林业、卫生、教体等部门联合开办了《交通在线》、《美丽》、《医院风景线》、《教育》等新闻栏目,重点关注全县实施交通大发展、建设生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果。
(二)特色宣传内容丰富。利用新建成的电视演播室和新设备,邀请县上领导、行业带头人、先进模范做客演播室、直播间,解读党的十精神,畅谈全县改革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深入挖掘羊皮鼓舞、山歌等地域文化,拍摄制作了具有浓厚羌族韵味的电视专题片《浑金璞玉羊皮鼓》、《山歌催得山花开》,开办了《罐罐茶剧场》,成功拍摄了《山城的笑颜》、《永远的短信》两部方言微型电视剧。在电视台增加了《请您欣赏》和《温馨提示》栏目,全方位、多频次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建设成果。广播电台进一步完善了节目设置,增加直播节目时段,直播和自采节目达到75%。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频道连线直播专辑一个小时。
(三)对外宣传稳中有进。进一步完善外宣工作奖惩考核机制,和下属部门签订了对外宣传上稿责任书,按月考核通报;加强与省市广播电视台的沟通联系,邀请省市台资深电视人来台里授课辅导,提高记者编辑新闻采访水平。1至11月份,在市电台发稿1290条、省电台发稿163条、中广发稿8条,在市电视台播发新闻417条、省电视台发稿36条、央视发稿5条。
(四)宣传管理扎实有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县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精神,规范领导活动报道,减少会议报道,实现重点宣传栏目化;进一步细化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程序和监审责任,充实收听收看评论员队伍,实现了宣传播出零事故。截止11月底,我们共制作播出《新闻》242期、《新闻纵横》247期、《县区要闻》专集10期,采访播出《今日》50期、《兴州聚焦》35期;同时,有7件作品荣获2012年度“广播电视奖”、2件作品荣获2012年度“人大新闻奖”。
(五)事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250场,占全年任务的102.46%。安装“户户通”设备13816套,安装率达到100%,开通率达到98%,维修“户户通”设备1400余套;发展有线数字电视1500户。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机制,全年未发生任何播出安全事故。
三、认真开展工作,推动文物旅游不断发展
文物工作方面,加强文物安全与保护工作,与有关村(社区)的文保小组代表和群众文保员签订责任书,落实了基层文保工作责任,完成了县级文保单位立碑和四至界桩安装工作,认真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完成了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楼、白水江江神庙和南山塔的申报工作,组织参加了全市讲解员培训,委托西安宝合设计咨询公司编制了《灵岩寺文物保护规划》。完成了南天门、南北展室、凉亭等设施的屋面维修,宿办楼正在加紧施工,邀请省文保中心专家开始设计编制灵岩寺布展陈列方案,全国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旅游工作方面,由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公司承担的《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汉水北源”乡村休闲带概念规划》和《八渡河流域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概念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组织30多家涉游企业、单位开展了“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对《旅游法》等旅游法规进行了深入宣传。认真编写招商引资项目,利用西洽会、陕甘川旅游年会等重要会展,广泛进行旅游产品宣传推介。配合央视“百山百川行”摄制组开展了旅游宣传片拍摄工作,配合省旅游局“微游”活动组开展了采风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业务联系,精心包装文物旅游建设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为文物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结合假日旅游质量安全大检查,做好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宾馆)等旅游单位的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对全县农家乐进行了调查摸底,按照省级标准积极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垭河村现已通过省市初验,新评星级农家乐15户,推荐四星级农家乐2户。积极同林业、中药等部门单位商讨,共同筹划我县旅游节会活动。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水上景观河堤项目,游客接待中心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景区旅游道路绿化工程,景区五龙广场和核桃坪管理区等内部设施完善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全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收入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5%。
四、加强效能建设,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落实好学习教育、公务接待、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挂牌上岗、去向公示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围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镇村、镇村开展帮扶、调研工作,给村、村解决玉米籽种300斤,举办烤烟、袋料香菇技术培训活动5场次,慰问贫困户23户,配送档案柜2个,解决文化站建设缺口资金3万元,发放慰问金5000元。圆满完成了12件议案、提案和建议案办理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公职人员婚丧喜请等宴请情况周报等制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全系统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与不足:一是缺乏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缓慢;二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三是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展示不够;四是旅游产业发展迟缓。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针对问题,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
五、2014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2014年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文化惠民工程、“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打造、新闻舆论宣传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明建设新局面。到2014年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免费开放水平明显提升,文化精品不断推出,文化产业值增加29%,新闻舆论氛围更加浓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一是抓阵地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两馆一站一室一屋”规范化建设,创新考核机制和管理办法,提高免费开放水平。文化图书大厦力争年内投入使用。二是抓活动开展。积极支持各类民间文艺活动,以广场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镇村文化、民间文化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和协会,深入开展“书香”、“送文化下基层”等文化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示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深入开展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传习场所和传承人建设。加大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和文化旅游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精心策划我县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用,积极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努力培育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立足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规划,精心策划、包装、储备和争跑文化发展项目。
4.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创作扶持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反映历史文化、山水、特色民俗的文艺精品和文学作品,推出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提升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一、青海与基本情况对比
(一)青海的地理区位更具优势
虽然青海与都地处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但是青海的地理区位相对而言更具优势,首先青海古时便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是联系西亚的重要交通枢纽的所在地。其次,青海位于之东北方向,北方地区通往的铁路、公路必经过青海,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青藏跌路。青海省会城市西宁距离西北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兰州仅仅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最后,青海的平均海拔要低于,自然条件优于。
(二)青海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优于
青海的总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远远多于,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与对比而言,青海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由此可见青海的经济较为发达,经济优势明显。
二、青海与文化资源对比
首先,在高端文化资源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拥有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这就使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比青海高了一个档次,使在全国和国际上更具有吸引力。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为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进行产业化开发的融合性好,可行性高。青海虽然以美丽的青海湖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之一,但是却不是世界自然遗产,在官方地位和认知程度上都不及布达拉宫。作为中国著名体育赛事之一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近两年来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作为人为策划的赛事在文化底蕴上仍显不足,青海也没有充分利用环湖赛提升自身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其次,从文化资源总体方面来看,的人文和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旅游景点上,由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为人文景观,而青海的旅游景点大多为自然景观,因此,的文化资源在总体上要比青海丰富。进一步来讲,在文化产业运作的难度上,人文景观要比自然景观容易很多,特别是要策划运作出一流的文化产业项目,自然景观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
最后,青海和仍然在走以民族旅游和民族歌舞表演为主的初级文化产业发展道路,青海和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靠旅游一条腿走路,难以将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严重缺乏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产业化运作文化产业项目的思路和魄力。
三、青海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现在阶段从经济因素来看,青海文化产业的总体水平远远高于,综合占比值比高出了近一倍,不论是分指标评价,还是综合指标评价,青海省都高出很多。但是,远远落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青海和文化产业30多个省级行政区中居于最后两位。
四、影响青海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其他因素对比
(一)在政治和政策层面上,青海的文化产业处于劣势
作为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又地处边疆,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而相较之下,青海东部虽然自古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在和平年代青海如此重要的地位就要打上相当大的折扣,政治地位更是不及。于是,国家在政策上对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在经济上的扶持力度也很大,甚至在舆论和媒体关注度上给予优待,媒体关注度绝对在全国其他地方前列。这些来自国家的支持,使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无疑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落后于青海,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二)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思路上,文化产业的定位和思路较为清晰、简单、易行
由于的民族绝大多数是藏族,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是全力开发藏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歌舞表演、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清晰、简单、明确。而青海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的制定所面对的问题就较为复杂了,虽然青海的藏族和回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产业在产业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抗衡,如果着力发展回族文化产业也无法与宁夏相竞争。因此,青海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是其准确、快速、合理发展的关键,也是其所面临的关键难题。如果在定位和思路上走错一步,青海文化产业必定停滞不前,甚至满盘皆输。
(三)在地域“特色名片”的认知上,的“特色名片”更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全国范围来讲,人们一提到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是青海湖。两者最大的本质不同在于布达拉宫是人文景观,而青海湖是自然景观,恰恰人文景观才是文化产业的较为接近核心的内容。的布达拉宫是具有藏族和藏传佛教风格的著名建筑,完全可以以布达拉宫为核心吸引力,对外拓展藏族民俗旅游、藏族歌舞表演、藏族艺术品等项目和产品的市场,将省域“特色名片”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完美融合。
然而,青海湖作为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的融合程度就相对较弱,核心地位不强,将其作为“特色名片”与当地文化产业资源相融合的难度较大。
(四)在文学艺术创作上,更受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的青睐
作为历史悠久的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宗教传统和生活风俗极为独特,在地理位置上又偏安一隅,历史上很少与外界联系,自古以来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文学和艺术工作者被的神秘色彩所吸引,采用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和大胆的想象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出现了一批如《藏獒》、《藏地密码》、《传奇》、《伏藏》、《鬼吹灯之昆仑神宫》等叫好又叫座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很可观,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虽然这些作品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并不能完全展现的真实风貌,但是却“无心插柳柳成阴”地为作了精彩的免费宣传,使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神秘也愈加神秘,越来越有吸引力,文化产业不费吹灰之力便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然而对比之下,与青海相关的知名文学艺术作品就实在是凤毛麟角了,似乎青海缺乏某种深受文学和艺术工作者所青睐的吸引力。思来想去,与青海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影响最大、知名度较高。可是,青海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借上《可可西里》的东风,来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扩大青海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即使是青海昆仑玉被08年奥运会所看重,做成了奖牌,也只是炒高了昆仑玉的价格,昆仑玉也仍在云南翡翠和新疆和田玉两大名玉的盛名压制之下。青海及其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也并没有扩大多少,甚至有些人只知《可可西里》和昆仑玉,却不知它们与青海密切相关。
五、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增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现在,虽然青海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但是也仅仅比一个省份高,而西部地区的新疆、宁夏、云南、广西、内蒙古等省份的文化产业产值要远远高于青海,青海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已经处于落后水平。即使是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大力发掘内在潜力,也极有可能在几年之内赶上青海。而且在现阶段,的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是青海所不及的。因此,青海必须增加文化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认清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并强化规划执行力
青海应注重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的发掘,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扬青海土族文化、热贡文化之所长,避其藏族、回族文化之所短,突出文化产业的差异和特色,定位于开发具有浓郁青海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时,切实搞好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重点支持文化产业高端,如文化创意、内容产业、文学原创等,这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要作为重点来支持和发展。科学规划的同时还应注意决不可以让文化产业只用少数民族旅游这一条腿走路,注重文化产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青海还应强化文化产业规划的执行力,建立并形成快速反应的有效的规划执行推进机制,形成市场化的文化产业项目市场选择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三)把握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及其策划工作
只有市场需要,才能体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青海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转化,如何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机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因此,必须采用有效地专业指导,适当的政策支持,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的转化,形成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上的项目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储备一批项目,规划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
(四)把握机遇,打造区域“特色名片”,提高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区域知名度的提高,传播力度的增大,对提高本区域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青海没有很好的把握《可可西里》和昆仑玉成为奥运奖牌的机遇,但是应当吸取教训,做好准备,把握好下次机遇。即使是现在青海也可以利用两者的余波效应,搭上扩大青海知名度的末班车。可以在《可可西里》音像制品里附赠青海人文风光的纪念册,当然纪念册里必须要包含可可西里的介绍图片,甚至可以让陆川导演作为青海环境保护的形象代言人。向奥运冠军赠送昆仑玉艺术品,利用昆仑玉制作奥运奖牌的复制品,或者组织奥运冠军“游青海,赏美玉”活动,借以提高青海和昆仑玉的知名度。
努力扩大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影响,将其打造成青海的“特色名片”,策划“外国车手眼中的青海”摄影活动,将摄影作品精选制作成摄影集,赠送给外国车手,借此提高青海的国际知名度。
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提高青海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
(五)以政府为主导,切实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放开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该允许各种所有制投资者进入。政府应有开明的心态,放眼未来,不与投资商计较眼前得失,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初期“第一推动力”作用;政府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贷款垫息、贴息;政府对文化产业项目在项目选址、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政府政策透明,营造一个市场开放、信息对称的环境,尽可能为文化产业投资者和文化产业项目降低行政费用。
(六)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
文化产业需要创新,是因为文化产业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而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短期目标必须是放弃庸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长远目标必须是支持人才培养,培养充足的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必须强调的是短期目标是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的基础,留不住人才就很难培养出人才,所以必须务实、开明、宽容,以人才为本,留住所需要的人才,否则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王雅男,毛阳海,贺晶晶.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对策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顾江主.文化产业规划案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蔡尚伟主.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思屈,李涛编.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昱,毕艳君,刘景华,马生林.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之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