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语庖丁解牛

成语庖丁解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成语庖丁解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1篇

2、出处:成语最先出自《庄子·让王》中: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例句:平时所过的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哪里还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4、近义词:顾此失彼、掣襟露肘、掣襟肘见、疲于奔命、寅吃卯粮;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2篇

【狼】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引狼入室、声名狼藉、杯盘狼藉、狐疑不决

【兽】困兽犹斗、如鸟兽散、人面兽心、飞禽走兽、珍禽异兽、衣冠禽兽、洪水猛兽、狼吞虎咽、鹿死谁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猫鼠同眠、黔驴技穷、一丘之貉、管中窥豹

【鱼虫】金蝉脱壳、蝇头微利、花飞蝶舞、螳臂挡车、鱼跃鸟飞、如鱼得水、独占鳌头、井底之蛙、瓮中捉鳖、虾兵蟹将、鹬蚌相争、沉鱼落雁、缘木求鱼、蜻蜓点水

2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的寓意 引狼入室—— 喻招来灾难;心猿意马—— 喻三心二意

鱼目混珠—— 喻以假乱真;兔死狐悲—— 喻同类悲伤

老骥伏枥—— 喻年老志高;引蛇出洞—— 喻骗人离开

马到成功—— 喻大功告成;引狼入室—— 喻招来的灾难

心猿意马—— 喻三心二意;马到成功—— 喻大功告成

兔死狐悲—— 喻同类悲伤;鱼目混珠—— 喻以假乱真

老骥伏枥—— 喻年老志高;狐虎之威—— 喻虚张声势

螳臂挡车—— 喻自不量力;调虎离山—— 喻骗人离开

狐假虎威—— 喻混淆是非;狼狈为奸—— 喻勾结作恶

庖丁解牛—— 喻谙熟事物;盲人摸象—— 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蛛丝马迹—— 喻可寻迹象;鹤立鸡群—— 喻比人突出

鞍前马后—— 喻甘为效劳;逐鹿中原—— 喻在中原争夺天下

鸦雀无声—— 喻非常寂静;招兵买马—— 喻扩充人力

3 故事类的成语 1、寓言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

2、历史成语故事:

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卧薪尝胆、四面楚歌、指鹿为马、大器晚成

3、神话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攀龙附凤、屠龙之技、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3篇

一、坚持两个原则,体现考纲精神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即按照原文次序,对号入座,字字落实,不讲大概意思;所谓意译,就是在忠实于原文大意的前提下,根据语境,灵活翻译和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考纲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例: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译文一)我听到庖丁的话,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译文二)我听到庖丁的话,从中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

译文一和译文二的区别在于对句末“焉”的翻译。这里“焉”既是句末语气词,又是指示代词,其作用相当于“于是”,指代的是“得养生”的来源。译文一意译时忽略了“焉”表指示的作用,仅译为单纯的句末语气词。译文二通过直译“焉”的指代意味得到了落实。

二、掌握六种方法,避免盲目乱译

1.保留法

就是对纪时用语、度量衡用语和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一律照抄,同时保留原句的句法结构、语言风格和感彩。

例1: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加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人名、古地名和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例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代。(《资治通鉴》)

(译文一)孙权祖孙三代都在江东地区割据。(译文二)孙权割据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三代。

原句旨在强调孙权家族割据的时间长,根基稳固,陈述重点是“已历三代”。译文一改变了原句语序和句法结构,其时已改变了原句的意味。译文二比较忠实于原句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

2.删除法

有些文言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倒装句的标志词以及一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说法,翻译时可删去。

例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之”为衬字,可以删去不译。

例2:敬诺。年几何矣?(《触龙见赵太后》)

句中“敬”表示太后对触龙的尊敬,翻译时可以不译。

3.补充法

补出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1)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来。

例: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句中“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充完整。

(2)词类发生活用后,必须根据活用后的特点补出有关内容。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鄙”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必须补上表动作状态的“把……当作”。

4.替换法

即用今天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一些特定称谓。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或短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作为成语或熟语使用,但这些词在古汉语中并不是凝固形式,其原始意义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并不一样。因此翻译时不能把它们作为现代汉语的成语或熟语直接转引,而应用它们本来的意义替换。

(2)替换有些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或者不用的词。

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

“流火”是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描绘。“火”指“大火星”,在七月就偏西向下移动。由于“流火”的说法已很少有人能懂,因此翻译时应把它描述性地替换为“大火星向西偏了”。

(3)借代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普遍,翻译时一般应替换成所称代的对象。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句中“黄发”代称年老头发花白的人,“垂髫”指头发披垂的儿童。这是用人物的特征代人物的借代手法。翻译时应译作“老老少少”。

5.调序法

即调整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使它们符合原文的内在逻辑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把谓语和宾语调整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为“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此外还有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6.切割法

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为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翻译时应用切割法。

例: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

句中“拼搏”在这里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拼”和“搏”组成的,翻译时应切割开来译为“拼一拼,搏得”的意思。

三、落实四个步骤,确保翻译质量

(1)辨析。翻译前,首先要辨别分析所译句子殊的语法现象。可以在草稿纸上抄写原句进行详细的圈点勾划。

(2)拆分。把翻译的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拆分。然后按上面介绍的方法灵活准确地翻译。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4篇

(一)看图复述,据图背诵。图画总是以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呈现生活内容,这刚好可以弥补文言文与实际生活距离大的不足。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可出示五幅图:第一幅题曰“问妻”,画着刚刚起床的邹忌照着桌子上的镜子,问正在替他整理衣服(此细节表明与妻子关系的亲昵,体现文中的“私”字)的妻子,显示出字幕“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答话也用字幕显示。第二幅“问妾”,画中之妾最好能显出“畏我”的神态。第三幅“问客”,第四幅“自省”,第五幅“巧谏”。要求学生对着画把故事情节复述、翻译出来。最后,还可对着画进行背诵。画面内容教师可自行设计,最好能显示文章的情节层次,突出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画的题目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概括自拟。

画的内容不限于人物与情节。如教《触龙说赵太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绘制出郑、晋、秦的方位、形势图,请一位学生上台充当烛之武,对着黑板上挂着的自己绘制的图作形势分析,说谏秦师。

(二)配置翻译,展开对话。文言文和现当代许多情文并茂的文章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饱含着作者的爱恨情仇。只是因为文字的隔阂,才使社会生活淡化。因此,活化文章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很多老师让学生演课本剧,其用意便在于此。但演课本剧耗时大,参与者有限。可对此加以变通,由前后两桌同学搭档,给主角配置翻译,展开对话。如《触龙说赵太后》以对话为主,而且对话中显个性,对话中显口才。可安排前后桌四位同学搭档,一人饰演触龙,一人饰演赵太后,用课文原文对话,他们的同桌分别充当他们的翻译。于是在充分的背诵,准备好台词后,触龙一瘸一拐地从教室门口走进,他的身后,跟着他的同桌翻译。而教室里,赵太后正“盛气揖之”,她的身旁,有位侍女正在给她打着扇子。可别小看这侍女,必要时,她还要充当太后的翻译呢。于是,一场好戏正在开演……

这种方法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再现出当时的场景。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背诵、翻译、对话训练,可谓能较好地融背、译、说、演于一炉。

(三)翻译“接龙”,优胜劣汰。文言文不翻译不行,老师从头到尾译,不仅自己累,学生听着也累。请同学翻译,请到的只是几个学生,面不广、兴趣

也不高。可引入竞争机制,让每小组翻译“接龙”,一个同学翻译一句,一小组按座位次序挨个来。只要有一位同学翻译错,就将该组淘汰出局。这种方法,可激发同学的“斗志”,他们往往为了整组的利益,而充分做好翻译的准备,因为不知道自己轮到的是哪一句,因此,得把每一句都弄得很准确,他们查资料,问同学,问老师,忙的不亦乐乎。有时,也可进行“挑错”比赛,由老师翻译,在重要的字词上故意出错,让学生找出老师翻译错误的地方,哪一组找的错误最多最准,哪一组取胜。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专心听的能力,同时也可督促他们充分预习。

(四)发挥想像,读写结合。想象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象力有关。学习一些故事、寓言性质的短小的文言文,如庄子的《秋水》《庖丁解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文章等,可以不事先告诉是哪篇文章,先出示蔡治忠的漫画,掩盖掉所有的文字,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对话,自编一个故事。然后再出示蔡治忠为画面配上的对白和文字,最后才出现原文。这样倒个个,到最后才揭出谜底,既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又能在对比中引起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加深印象。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5篇

词语命名历史传承文化时尚所有的词语都有一个名称获得的问题。词源学即是应运而生的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学科。探讨词语的命名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溯源过程,人们的文化观念会渗透到词语命名过程中。

一、汉语专有名词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

地名是精神文化的结果,反映了人类认识活动的共同规律,地名反映民族文化特征,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不同时代文化特征。

例如,中国县市地名中含有“安”字的占38条:如安化、安庆、泰安、延安等,这些地名中大都表现出求平安,保太平的意愿。有的还表现出了一些特定历史朝代的政治现状。有一些地名清楚地体现出当时统治者的征服、顺化、臣化的意志。如招远县、开远市、宁远县、清远市、抚远县,“招”“开”“宁”“清”“抚”与“远”都构成动宾关系。前面的五个动词可看作是朝廷的统治意愿与行政权力,后面的“远”则指偏远地区,上面五个县市都位于古时边远地区,远离政治中心。

人名也是富于文化意蕴的一种词汇专名现象。对从古至今的人名,可以分析出其人、其实、其学的意蕴。例如,旧时当为孩子取名“狗剩”时,体现出家长心中的道教文化意识,即以贱为贵。同样,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也是为了达到平衡,以合于“道”。

店铺命名体现出行业特色,发财心理,时尚文化。如眼镜店用“明丽”“大光明”等、药店用“维康”“平安”等、求发财用“兴隆”“昌运”等、用“沃尔玛”“麦德龙”等最新潮的店名,体现更高层次的时尚追求。

二、汉语赋予词语命称时体现形象优先心理

汉民族思维有着重形象,重具体的特点,这种思维特点也体现在词语命名上。在创造一个新词时表现出浓郁的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如“活菩萨”指心肠慈善,待人宽和。“轻于鸿毛”指死得不值得。“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拳头”产品指产品质量过硬。“摸石子过河”指边干边摸索。“踢皮球”指互相推诿。“红眼病”指嫉妒等。

三、“月令”语义溯源:《礼记·月令》解读

“月令“是指:我国农耕文化语境中的关键词。《现代汉语辞典》:“月令”条云:农历每个月的气候的物侯。但“令”作为词根,并无“气候”和“物侯”之义。

《辞源》(修订本)“月令”下曰《礼记》篇名。作为周公所作,实为秦汉间人抄合《吕化春秋》十二纪的首章,收入《礼记》,题曰《月令》。记述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

古代还存在丰富的“月令”体裁的文献。“月令”体裁当萌芽于前文字时期,它伴随着远古人类在采集,狩猎与农耕生活中对自然现象观察,辨识和思考而产生作为珍贵的口传知识指导先民的生活。当华夏民族进入文明时代,“月令”被少数掌握着书写权力,为统治者服务的人书写下来,其内容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渐渐丰富与完备,是“王者”治理天下所依据的政治文献。《礼记·月令》是“月令”体裁的代表,记载天子在一年各月不同的自然条件所的政令。在早期文本里,“月令”的语义为天子“每月当的政令”。

四、汉语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

汉语成语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轨迹,千百年来不胫而走。许多成语出自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的笔下,从“哀鸿遍野”到“指鹿为马”,从“笔走龙蛇”到“水落石出”,这些成语有诗的韵律、词的韵律,又有散文的传神、小说或戏剧的精深。许多成语正在向人们叙述着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从“按兵不动”到“投鞭断流”,从“四面楚歌”到“神机妙算”。这些历史故事孕育而成的成语,越过时光长河,富载历史文化信息,使我们可以以史为镜,能知兴替。许多成语饱含生活的哲理,是无数先哲前贤对于人生感受的精辟概括和高度总结。从“塞翁失马”到“朝三暮四”,从“庖丁解牛”到“邯郸学步”,这些成语永远让我们汲取智慧和力量。许多成语妙趣横生,极富幽默,又寓教于乐,令人醒悟。从“二桃杀三士”到“此地无银三百两”,从“风马牛不相及”到“驴唇不对马嘴”。这些成语似谆谆教诲,激发人们去思考,启迪智慧。

五、英语词语命名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

语言是一个抽象的表征系统。语言不仅可以用来交际,还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进行思维活动。这两个功能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同的语言具有本质的相同特征。英语词语命名中同样存在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例如,英语“frontier”一词含义为“前沿”“边缘”,到了18世纪其新的含义为“美国西部边远地区”。众所周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列强先后到达美洲大陆,并瓜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后来英国建立了新英格兰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殖民地人于1775年奋起反抗,进行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国土主要位于东部。那么西部则被视为边远地区。因此“frontier”一词被赋予“美国西部边远地区”。现在美国西部已经步入现代化时代,那么“frontier”一词现在则解释为:“尤指20世纪前美国西部边远地区”。“minister”这个词指部长、大臣的含义。按照词源的解释,“minster”为“小官员”,而部长、大臣被人们理解为“大官”。原来“minister”的原始含义是指与皇帝相对而言。和皇帝相比“minister”自然是“小官员”。还有“netizen”一词意为“网民”。是由“net”“网”的含义加上“citizen”“公民”的含义合成的一个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每天我们都会看到新的词汇应运而生。

任何语言无论汉语还是英语,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汉英词语命名中人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这才是研究语言与语言规律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4

[2]杨雅丽.《礼记》语言学与文化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新英汉词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5]当代美国英语学习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6]成晓光.西方语言哲学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6篇

语境分析法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都是通过具体的语境设置的,尽管该实词可能有多个义项,但放在特定语境中就只有其中一个义项是恰当的。因此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所考文言实词的含义。加点词的解释正确与否,其根本的标准就是:放在句子中能否与所在语境一致,能否准确表达上下文的含意。比如:

2012江苏卷第5题B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益”在古汉语中有“有利”之意,也有“增加”之意。联系此句前有“夏人犯边”的信息,夏人之兵多骑兵,可见朝廷急需扩充骑兵队伍,此处的“益”应解释为“增加、扩充”。

2012全国大纲卷第8题A项“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此项所在的语境所要传达的意思是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冲上前去,被飞箭射中左胁。他发怒没有拔箭,奋力大喊,擒获了敌人才停下来。所以,“冒”的解释应为“迎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其实,《国歌》中“冒着敌人的炮火”中的“冒”即是此意,成语还有“顶风冒雪”。

2012辽宁卷第4题D项“何乃横得重名”。

横:强行

此项相关的语境为“弟嵩尝醉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此句的“横”,从上下文看,应为“无缘无故”之意,表现了嵩对顗“得重名”的不满和不解。选项把“横”解释为“强行”之意,从文中找不出顗强行“得重名”的依据,有违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2012湖南卷第5题C项“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劫”有三种解释:① 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 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 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没有品行的人,诡诈奸伪,对人凶暴忌恨。一旦他有了时机,便会凭借权势威逼、胁迫,强行夺取)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的“劫”不能解释为“劫持”,而应该解释为“威逼,胁迫”。

2012安徽卷第4题D项“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根据具体语境“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来看,应是人们“推测、估量”许曾裕将来能被朝廷任用,而不是“打算”。

2012北京卷第6题B项“景淳竟死”。

竟:居然。

此项中的“竟”应该解释为“最终、终究”。“竟”在古汉语中有表意外的“居然、竟然”之意。但联系前后文,景淳进入李疑家时已“得疾”,后来“疾滋甚”,最终死亡应该并不意外,所以试题中把“竟”解释为“居然”不对。其实“竟”解释为“最终、终究”在名句中也有运用,比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代入检验法

将所给义项代入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即为正确,否则为不正确。

2012江西卷第10题B项“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此句的意思是遇到前来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犒劳他们并且劝慰释放他们回家。“劳”若作“烦劳”解,代入原句就不通。

2012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D项“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阙”,有一项意义为缺失,而缺失在整个句中是准确的。察官缺失,即察官这个职位空缺,朝廷大多数官员认为应该属于萧燧担任。试题解释为“失职”,既不符合句意,也不符合“阙”字的义项。

2012重庆卷第8题A项“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

将“部署”代入原句解释不通,原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随即代替同知王公率领所管辖的民兵昼夜兼行。因此,“部”的解释应为“管辖”。

联想推断法

回忆课内的例句加以辨析,或是联系名句、现代汉语词语(特别是成语)进行合理推测。

2012山东卷第9题A项“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此句中的“躬”应该解释为“亲自”。与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躬”意思相同。再比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陇亩之中”。成语也有“反躬自问”、“躬逢其盛”等。

2012浙江卷第16题B项“而又辱之”。

辱:辜负。

此项把“辱”解释为“辜负”,置于语境不通。结合前文看,整句话的意思是“第二次来信我还是没回复,您更应该断交,但是承蒙您又给我写信”,句中的“辱”是谦词,表“承蒙”之意。其实,“辱”当“承蒙”讲,在课本中学过,《报任安书》中“囊者辱赐书”的“辱”就是谦词,当“承蒙”讲。

2012湖北卷第9题C项“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就”,是动词,靠近、接近义。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荆轲刺秦王》“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荀子《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中“就”字知识的迁移。成语中还有“行将就木”。

2012天津卷第9题A项“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

“意”,应该解释为“意料、料想”。《鸿门宴》中有“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语法分析推断法

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义。比如:

2012广东卷第5题C项“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此句中“举”的理解要联系“工”字,从前文可知“工”为“工程”,故“推举”与“工程”从语法上来说不能搭配,不能说推举工程,而应该是兴修工程,兴起、发动工程。

词类活用推断法

2012福建卷第2题D项“履苍莽中”。

履:鞋子。

“履”本义为“鞋子”,但在本句中活用为动词“踏”,引申为“践踩、走过”,与成语“如履薄冰”中“履”的用法相同。其实,“履”作动词用,教材中也有不少例子,比如《庖丁解牛》中的“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等。

2012四川卷第8题A项“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鄙:以为羞耻。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故事元素;课程开发;课程事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9-0016-03

【作者简介】施萍一,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01),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教学能手。

四年前我参加无锡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执教孙友田的《月光启蒙》,那是一堂给予我宝贵教学启蒙的课。给予孙友田文学启蒙的,却是不识字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吟的歌谣、讲的故事、猜的谜语。更重要的是他白天矿上工作,晚上灯下写诗,母亲的启蒙为他植下积极生活的精神良种。蓦地一个念头:语文故事多,让语文教学成为故事课程,让儿童与教师在课程光辉中经历体验,共同建构,获得语文思想和精神的启蒙与孕育。这抹课程光辉,我和老师们喜欢称之为“小橘灯”故事课程。

“小橘灯”故事课程,以正式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积极创设活泼生动的故事情境,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作用,致力于给师生创造全新的课程空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互作用不断生成建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关键事件,逐步推进课程的开发、创生、实施。四年来,“小橘灯”温暖明洁的灯光,照亮我和老师们的语文课程之路。

一、“故事元素”在儿童心田“串串生”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大量故事文体课文,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在各册教材中占据一定比例和地位,其他文体如诗歌、散文,叙述方式也大多体现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性。文后,不时出现“分角色读故事”“讲这个故事”“复述故事”等练习要求,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与能力目标。赖以落地生根的土壤,无疑就是语文课堂这块主阵地。

自然界一切实在物体最简单的组成部分是元素,那么能力一定也是由能力元素构成,故事能力则由“故事元素”构成。哲学中把元素看作是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故事元素”具体可指故事能力构成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看作儿童所要形成的故事能力的全景式表现形式。

“小橘灯”故事课程的课堂主要操作策略,从故事文体或故事性内容中分解出“故事元素”,使之通过课程力量重新改组、融合,重构为儿童的故事能力,即课文中的“故事元素”先分解,后重构为儿童能力核心中的“故事元素”。这一过程,是将故事“解码”,再重新“编码”,使儿童内部语言系统中“自生故事”;这一过程,语文从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动态的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苏教版三下《揠苗助长》一课,正是“小橘灯”故事课程创造性地实践分解和重构“故事元素”的一个研究课例。分解,或者说解码,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需着力在其关键的纹理、筋络间,才能不失其原始的精神和味道。在课程研究中,我对这则中国古代寓言的故事元素做如下分解:整体框架为“巴望”“拔苗”“枯死”,指向心态、方法、结果,具体表现为人物的“所想”“所做”“所说”,“所想”可以再进一步分解,聚焦到更为具体的“天天”“十分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等词。这个分解的过程,与庖丁解牛不同,对于儿童来说,这个过程更像是将一整只闹钟拆成了一个个零件,整个过程中,迫不及待地,有探索未知的激动;游戏一般地,时不时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和激情。

当一个个“故事元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就需要溯流而上进行重构。如果说“分解”是由整体到部分,此刻则由部分到整体,但并非搭积木,而需将所有拆下来的零件按顺序来装,这就是故事基本的条理、顺序;也并非只是将闹钟还原,可以设计,创造一只自己觉得最理想、最喜欢的闹钟,这就是对故事的丰富和补充,比如对关键词展开想象,去揣摩人物的样子、当时当地的情景。这个重构的过程,与还原闹钟不同,对于儿童来说,他可以按照原样,将闹钟组装起来,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法则,组装一只新的闹钟。

“小橘灯”故事课程的意义不止于此,它提倡“课堂上学讲一个故事,课堂外练讲一串故事”的理念,更提倡带领学生从“故事树”走进“故事林”的教学实践。比如在“小橘灯”故事课程实施中,我们提倡课堂上讲一则寓言故事,课外就要试着讲五个寓言故事,课堂上讲一个《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的名著故事,课外就要练讲六个“三国”故事,三个“水浒”故事,三个“西游记”故事,就要能介绍五个故事人物等,当然,具体的数量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而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事课程的实施,让语文教学视野更开阔,让语文课堂更有生长感。

“长故事”,长的不仅是讲故事的能力,随着“故事元素”的“意”的积累,必然要走向“言”的生长――故事的仿写和创编。“小橘灯”故事课程实施中,我们还进行“读写结合点”的研究。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鸟语》这篇课文时,我结合“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这一句,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图编故事的言语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中鸟的各种情态,学着课文中的“我”去猜想和想象,编讲有趣的故事,学生一方面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成为鸟儿“知音”的丰富体验,另一方面也切切实实地得到了语文能力的实践练习。还有,通过“你落到了我的小桌上,你是怎么一步步挨近我的?”(苏教版四上《珍珠鸟》),“惊起一滩鸥鹭是怎样的情景?”(苏教版六下《如梦令》),“最喜小儿无赖,你看到小儿在做什么?”(苏教版五上《清平乐 村居》)等提问,抓准语言“空白点”,把握住教学的最佳时机使之成为“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对话、练笔,往往会给课堂带来一种“鲶鱼效应”,让课堂里的言语实践活动产生一种“活性”。

“小橘灯”故事课程视野下的课堂,以编讲、讲演为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创设了生动交互式的故事学习情境,即兴生成,灵活生动,师生之间“短兵相接”,思维碰撞,“故事元素”在儿童心田“串串生”。与此同时,师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生着课程。

二、“故事花朵”在活动中泼辣辣地开放

2011年,我分管学校语文教学,在故事课程启发下开创了小浪花阅读文化节,每年都隆重举行校园“十佳故事大王”评选。几年来,活动课程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以其丰富性和灵活性成为故事课程的有力补充。

故事更多了。每次讲故事,我和老师们精心策划,有时确定适宜的主题,“童话故事”“读书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都曾在“小橘灯”故事课程开过花。有时我们甚至会帮学生布置表演大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演故事,《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半截蜡烛》等课文故事、《今天我当升旗手》等校园小说故事,都曾在“小橘灯”故事课程里精彩亮相。故事课程让我和老师们、学生们都成了“有故事的人”,这真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乐事。

故事自己写。我们曾以“校园里的植物”为题,全校师生共同创编故事。在故事里,有的学生把学校变成了长满植物的“绿色学校”,有的写出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更令人称奇的是,竟有学生在创编的故事中写道:“我在学校旧屋找到‘时光门’,从六年级重返一年级!”教师们也饱含着对校园的深情厚谊,用文字编织理想中的校园教育生活,我也灵感涌来,让班级里的学生担任故事的主角,创编了一个有趣的校园故事。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意味着师生与课程共融共生的价值、规范、情感、生活乃至生命产生了密切联结。

故事不断长。“小橘灯”故事课程有个“小浪花”文学社团,几年来,我们邀请了曹文轩、梅子涵、黄蓓佳、汤素兰、周锐、晓玲叮当等知名“大作家”与“小浪花”亲切见面。我们把“作家进校园”作为故事课程独特资源,作家们带来的震撼心灵的故事总是会满足大家热切的期待,与此同时,他们也常常会乐意帮我们完成“特殊任务”,比如邀请黄蓓佳观看学生表演《今天我当升旗手》情景剧,为小演员们做点评;邀请汤素兰走进班级,和学生一起阅读《笨狼的故事》;邀请晓玲叮当为故事创作获奖选手颁奖;曹文轩老师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授予我们“中国阅读基地”铜牌,梅子涵老师跟学生家长互动,居然还诞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不言而喻,教师和学生是故事课程开发者,他们全程参与,去实现课程目标和计划,也自然地形成着课程实施的标准、规范和程序等。外请的作家们,带来的创作经历和人生智慧,以及俯身与教师和儿童亲切互动,则是对课程由内而外、由此及彼、由浅而深的独特开发与引领。

成语庖丁解牛范文第8篇

关键词:激情;创新;语言美;教师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81-01

如果你采访一下现在的高中生,问他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他们肯定会说喜欢热情似火的老师。我们要想赢得课堂,就需要永远怀有一颗童心,它是激情的保证。有激情才会有热情,始终以好奇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文学的世界,时时刻刻都是鲜活的。

汉宝德说"二十一世纪是美感的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感是一种竞争力"。日常课堂教学的美感展示来自于教师的语言美。我们借助它触动着学生心灵最隐蔽的角落。教师课堂用语是否具有美感,对于授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学学演讲,领会诗文朗诵的一般技巧。一首诗歌,深情的诵读带给学生的震撼要远远大于枯燥的讲解。

1.中学语文所选课文,无一不具美的特性

美丽的自然风光足以让我们悠然神往,人物崇高的品质让我们见贤思齐,深湛的哲理睿思启发我们探幽烛微……美文需要激情诠释,需要有诗一样的语言烘托。如果教学中处处追求精准,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血淋淋的分割开来,让人读来毫无美感可言,失去庄子要表达的近乎神韵般的高超技能,失去文字的美感。古文的春秋笔法,古诗的含蓄精炼,都需要学习者通过联想想象、涵咏品味,否则怎能觉出它的妙处?

语音、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必须精细;但是,在诗歌鉴赏、文章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倡导适度模糊,这也是必须的。人为化整为零,重支离破碎分析,轻模糊理论运用,重纯知识性的讲授记忆,轻整体的感悟理解,都会大大妨碍学生语言直觉感受能力的发展,最终导致语文教学的肤浅化和功利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过分追求精准性解释,必然会削弱学生对诗文整体的把握,造成他们形象思维的萎缩,审美感觉的钝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并不是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实施教学的过程,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进行引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把握住了这一点,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才会是在"教"与"学"中成就发展的主题。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从知识层面讲,学生无法和教师"相提并论",因此,我们不能总以教师的理解来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如此,作文教学如此。如在《雪》的教学中,对"南国的雪"和"北国的雪",对"雪"这一意象的理解,学生可能只停留在具象的"雪"的层面,而要深入到"雪"的抽象理解中,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就不能太过强求,非得让学生一定要知道、理解、掌握什么。如果从阅读理解的层面上看,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就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待,而要提倡个性化的理解,形成从个体观点到达成共识的理解观。

其次,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兴趣的支撑,甚至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我们还忽视了一点,只有兴趣尚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要在兴趣得到激发的同时让兴趣得到保持的基础上,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源动力,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成为活力的课堂。就作文教学为例,在语文教材中,无非就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教学中,教师多以教材为尊,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模式让作文写作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苦恼。为何教师就不能让学生从生活 的点滴说起,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让写作成为"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快乐之事呢?教条主义只会让学生的兴趣被消磨,只会让学生的创新精神被磨灭,而个性化的、自主的、基于生活的、活泼的写作才会让学生的兴趣倍增,"我写我快乐"的作文才会更有情,才会更有趣,才会更有创造性。

3.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杰出的乐师总是十分讲究节奏和旋律的美,以此抓住听众的心,使之驻足凝神,屏气入境。教师也应象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节,使课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教学节奏是愉快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过快,否则感觉不到乐趣,也不能过慢,否则断断续续,学生感觉不到完美,又要抑扬顿挫,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以此紧扣学生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