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真情的作文

关于真情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生活 创造力 作文评价

关于写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然而,据笔者调查了解,中学生作文中无病、矫揉造作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能真正抒发内心的真情。怎样帮助学生找回真情实感,并使之流露于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彰显“以人为本”思想

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摒弃以“考”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用“立意深刻”、“思想健康”等中考作文的标准指导学生写作,用中考的标准评价学生的习作,用成人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经验苛求学生。否则,空话、假话、套话必然会充斥学生的作文。这都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为了得高分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笔者认为学生在作文中,叙事写人要合乎生活常规,论事言理要合乎社会常理,抒情达意要合乎人之常情。这样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可读性。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真人真事,拒绝闭门造车、东拼西凑、胡编乱造。

抒写“真情实感”与写生活实际存在的“真人真事”并不矛盾。一方面“真情实感”就是指真事、真情、真理,另一方面“真情实感”还指“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认同“创造”的真实。“创造”的真实是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升华,它近似于生活真实,但却有更丰富的内涵,能够揭示生活的本质,体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理想追求。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求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作文中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空话、假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通过作文这件事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用心作文的品格。

二、践行生活作文思想,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的强弱,反映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推行生活作文模式,就是让作文与生活接轨,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从生活中获取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为实现这一目标,作文教学务必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为生活而写作,把写作看做是生活的需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在叶老的“生活作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融入自然,深入社会,观察五彩缤纷的自然现象,感悟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把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诉诸笔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捕捉到真实的素材,提高作文水平,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如在“三八”妇女节或母亲节来临之际,笔者策划并实施了为母亲洗脚的“温馨行动”,这次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爱心与积累作文素材的平台,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从学生的习作中可以看出,这次“温馨行动”的开展使学生从个人的亲身经历中获得了“个人的独特感受”,思维得到了发散,认识也有了提高,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笔者认为,不管是语言的丰富还是素材的积累,都可以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家庭扩展到社会。语文教师要积极践行叶圣陶“生活作文”理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目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稚嫩的笔触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把作文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犹如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并养成每日都动笔写话、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通过这样的途径促使学生的作文的习惯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作文、学做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作文与生活接轨,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获取真切体验,学生作文才会避免“假、大、空”的写作尴尬,步入“用我笔写我心,用我语抒我情”的写作境界——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三、发挥作文评价功能,鼓励学生抒写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一评价建议对改变长期以来中学生作文“闭门造车、假话连篇”的现象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作文评价的感情交流。教师要热情鼓励和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大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在评价作文时,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表示肯定和赞赏的态度。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不能板着冷冰冰的面孔,而应该用春风化雨一般的语言跟学生进行感情上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循循善诱、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导之以“写”。久而久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就会出现在学生作文中。在作文讲评课上,笔者常常动情地朗读诞生于学生笔下的情真意切的作文,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并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小作者高度的评价与激励。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顿悟与感受。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写作方法的积累。当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观察、体验、积累,不断地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文笔写出心灵上的真实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渐渐地喜欢写作,热爱写作,不断地写出富有真实感人的文章,写作能力也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2篇

作文可谓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生语文乃至人文素养的体现,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作文基础和语文素养将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可以说,几乎所有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写作文不是享受,简直就是受罪,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学生一听“作文”两字就眉头紧锁,但为了完成任务,就随便找《小学生优秀作文》参考抄袭,或者随意胡编乱造,作文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都是陈词滥调,让人读来无味,纯属应付。究其关键原因,小学生的作文与生活隔离,缺少生活气息,那只能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要让小学作文回归生活,叙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而不拘泥于写作技巧与模式,努力让小学生用作文表达生活,用生活实践作文,从而使小学生热爱作文,更热爱生活。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内涵解析

小学生活化作文,是指小学生写作要紧密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用生活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要包括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即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过程与生活相融,使得小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思考其实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小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过程,作文是小学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用文字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将从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和作文评价生活三部分加以阐述关于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源于生活,作文内容生活化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使学生没有生活内容可写,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是生活的延续,平时没有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来自大自然,可以来自校园生活,可以来自家庭生活,可以来自社会生活。大自然是美丽奇妙的百科全书,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生活素材,我们不能让小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室,而应鼓励他们走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用笔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校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读书活动、唱歌比赛、各种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把参与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便是佳作。如过完儿童节,有学生就写了《儿童节———我们自己的节日》;运动会结束后,有学生就写了《同学,加油!》;春游过后,有学生就写《今天真开心!》等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体验家庭生活中温馨快乐,表达孩子的真情实感。例如,母亲节那天,我会让学生亲自为母亲做一件事,然后写下来,第二天到学校交流。《我为妈妈洗脚》《我帮妈妈洗碗》等等,充分表达了孩子善良天真的童真,各个真情流露,体会母亲的辛苦,并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懂得了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作文素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比如周末可组织小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社区;可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可以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也可以去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结交朋友,互帮互助,参与社会生活,热爱生活,并把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出来,这些都是美文。因此,作文内容源于大自然、源于学校生活,源于家庭生活,源于社会生活,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感知,有体验,会表达,小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丰满有味。

(二)融入生活,作文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程度与教学的过程有关,如果作文教学的过程与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所以,在每次写作前,我都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作文情境,给学生以思考和启示。例如,针对现在小学生生日请客吃饭盛行的现状,我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分正方反方两队,让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辩论,双方学生积极参与、激烈争辩,热情高涨。辩论结束,我就让学生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作文,学生可谓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有力,且真情实感流露。因此,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我。喜欢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没了束缚,才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写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感悟,这样的作文可谓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生动形象。

(三)回归生活,作文评价生活化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文评价 小学语文 导学框架

导学框架提出教学动力源于“关注有效生成”,导学框架维系下的语文高效课也要落实这一理念。实践表明,在对小学生作文评价中,关注学生作文中的有效成分,肯定优势,能让每个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自信和前进的动力。同时,这也很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一、关注童心童趣

小学生的作文是“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童心纯洁,童言无忌,童真率直,童趣天真。评出童真与童趣要求教师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梦想,蹲下身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星星是发光的花朵”,“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听到了小草的心跳”,“太阳得了多动症,每天不停地从东边蹦到西边,又从西边蹦到东边”,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杰作。教师的评语要跟小学生的作文特点相吻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用笔说话,用心抒情,习作才能闪现出儿童的灵性。

二、关注真情实感

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一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师,有一件事我很想对您说,每当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批评我上课又开小差时,我心里是多么难受呀!我多么希望你以后不再这样啊! 其实我是很喜欢上您的课的,只是常常会听着听着就想起别的事而走神了。”像这样的作文,是学生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是读者,也是情感沟通的对象,所以应摒弃传统的说教角色,以热心读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用心交流,传递真情,表达实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他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甚至是日常行为得到良好的影响。

三、表达尊重

儿童是鲜活的个体,有血、有肉、有思想。他们的作文,描写的大多是自己熟悉的事物、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一位教师上完《坎井之蛙》后,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为题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看见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真美啊,它想,我该早一点儿出来。”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河里的小鱼和小虾纷纷游过来和青蛙做朋友。”甚至,一位从农村来的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又跳回井里了。”对于这些发言,有必要评价谁对谁错吗?只要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支持他们保持着表达的热情就可以了。

四、表达认同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赏识。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增强他们努力的信心。如教师布置了题为《我和祖国》的作文。有个淘气的男孩只写了一句:祖国是母鸡,我愿是一粒米。看着这只有一句话的作文,教师被感动了,仿佛一下悟出了一条真理: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认为, 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在这次交来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迷人!”更迷人的是从这天起,这个淘气的孩子彻底变了!

五、表达期待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评语中有针对性地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春天来了,公园里桃花、梨花、桂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老师这样给他写评语:“春天是美丽的,公园里更美丽,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写得多好呀!不过,你对花儿们开放的季节怕还有点不太熟悉吧,课下可以问一问老师、父母亲或查一下资料,你肯定能搞清楚的。别忘了有时间常常去欣赏大自然啊!”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或者文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教师要采用具体的、明确的、启发性的评语,提出了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关注作文中的“有效生成”,像春风化雨,天长日久,不仅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了寓教育于无痕的效果。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多一份爱心,会让我们的作文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效益提高。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子课题《导学框架维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研究》(批准号:XJK011KJJI060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叶黎明, 陶本一.作文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J] .课程.教材.教法,2006(8).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作文生活化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在现场切身体会了紧张有序的高考阅卷氛围。从6月11日到20日,连续10天高强度的评卷工作,尽管比较辛苦,但却让笔者了解了高考评卷流程、评分细则以及广东考生写作高考考场作文的现状。这次宝贵的经历促使笔者反思并努力去寻找更好的作文教学对策,以期能更有效地进行高考备考教学工作。在阅卷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备考工作?尽管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从考场应试和阅卷实际操作的角度看,笔者还是有着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仍应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2004年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广东也成为单独命题的省份。我们可以查阅一下这些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分别为2004年的话题作文“语言与沟通”、2005年的话题作文“纪念”、2006年的命题作文《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话题作文“传递”、2008年的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的话题作文“常识”、2010年的命题作文《与你为邻》、2011年的命题作文《回到原点》,而2012年的是关于生活时代的材料引“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2013年是关于富翁捐款材料引“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2014年关于老旧照片材料引“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广东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不断革除弊端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全面、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采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学生猜题。但话题作文出得多了,学生又常常“套作”(生搬硬套写作文),而新材料作文则能有效地弥补以往命题“限制过于宽泛”的缺陷,也能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不良的应试行为。所以从题型的选择上,2015年的作文题很有可能延用2013年及2014的命题类型。因此,我们在作文题型的备考的重心仍应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材料找准切入点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有别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前,就有材料作文这种题型了。新材料作文,虽然与旧材料作文一样,都提供材料,但新材料作文会提供多个可选择的角度,不限定文体。这样的新材料作文,不但不同于旧材料作文,而且保留了话题作文的优点,让考生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适合发挥自己写作个性的选择空间。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的写作角度的选择也是非常多的。考生可以从第一段文字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义选择角度,且从何处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如,从第一段文字可参考角度就有:(1)翻看黑白照片唤起美好的回忆,表达亲情、友情、爱情。(2)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3)黑白照片虽然很少,但情感却非常丰富。(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心灵却非常澄澈。(5)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感却不会老化。(6)黑白照片很少,留给人们美好回忆有限。(7)其他角度。虽然角度很多,但要注意的是,许多考生抓住材料中的两句话“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来写,却不联系照片或者科技,还有一些考生没有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情感认识)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联想,只写一面,如只写“科技的进步”或“一张照片的记忆”等,在构思立意中没有将两者的关系结合起来,不能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这就告诉我们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中心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另外,在角度的选择上,我们既可以从第一段文字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哪个方面你的素材积累多,或是哪个角度的内容更深刻、新颖、更突出就选哪个角度。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材料作文,在作文中要提及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但在文中不要照搬材料。

三、突出“作文生活化”,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关于慈善捐助的话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可以从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2014年以照片与我们的生活记录关系设题,在积累了两年“材料引”的范式基础上,命题有了更灵活的、更生活化的思考。这命题者虽只是提出了或者说展示给了考生一个生活的观察思考的角度,但强烈的时代感和对学生思考体验生活的引导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真分析2014年高考标杆作文的1号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58分)与2号文《用心观察与记录》(55分)以及同组老师给出的高分作文,发现这些文章虽没有巧妙的构思华丽辞藻,却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感情真挚,能够传达一份属于该考生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在向广大阅卷老师和考生传递一种写作理念:反对没有思想的套作,反对套用万能材料,反对从优秀高考作文中去模仿借用其精彩语言文段,反对没有真情实感的“假”“大”“空”“废”,打击封杀追求词藻华丽、一味堆砌优美文辞的“文化作文”。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参考评分细则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自己、生活、社会的“真挚情感”和“自我思考”,要引导学生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及写作内容,能够用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做到写真情,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来,就必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日常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多关注《新闻周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收集话题,及时仿效高考命题方式设置题目和题型,紧跟时代步伐。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校―家庭”这个小环境中找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积极利用现代丰富的网络、电视媒体,让学生的视角伸到现实社会,学会去深入分析社会现象及其本质,挖掘思想内涵,让学生做到井里也能观天。

以上是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阅卷后的一些心得体会,水平所限,提出的观点难免粗浅,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5篇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创新可以说是语文创新的重头戏。对学生而言,作文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严银华先生曾说:“在写作中,能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也就是创新能力——否则连作家也成了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发挥了自身的想象能力,那么便是有创新。

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也揉入了许多新的见解新的理念,作文教学开始逐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大胆地进行创新。学生的作文创新可以体现在文章的立意、选材、形式和语言四个层面,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围绕这四个方面的探索也就成了每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学生的作文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

从新课标实施的2001年以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大多经历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的过程,无论何种形式的作文,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近两年出现的选题作文已成为中考命题者的新宠,它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更多思考的空间,为学生的作文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全体语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中考作文,打破了新课标实施前记叙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些新颖的创新文体相继出炉,如戏剧、童话、寓言、书信、报告、新闻报道、招生简章、交往说明书等,令人大开眼界。题记、后记、引文、编者按、小标题、电影特写等结构形式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标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灵感,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写出了许许多多构思新颖奇特的作文。针对中考作文文体开放的特点,一些考生能够各尽其才,各显其长,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大胆创新。每年中考都会出现一批令人称道的满分作文。

在为这些优秀作文喝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内容充实,抒写真情实感的高分作文越来越少。许多作文说空话套话,甚至假话,有些学生为了赢得阅卷老师的同情,不惜编写一些诸如父母离异、父母双亡、自身残疾或家道中落的故事,严重违背了新课标中“写作要感情真挚”的目标。不错,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在思维、表达、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创新,但要注意正确引导,让学生了解写作时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文章,而应全神贯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去宣泄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只有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才能感动他人。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是否有真情实感,历来都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叶圣陶先生曾说:“只要内蕴的感情真而且深,自会写成很好的文学。”我们要牢记叶老的至理名言,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另外,中考作文中尽管有些作文形式新颖,但学生表达的价值观、情感观却令人担忧,如:面对见义勇为者不幸受伤、落水儿童溺水身亡、海外华人在国外被害、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菲律宾驱逐我渔民进入黄岩岛等事件,有些学生态度漠然,以为不关已事;有的更是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着实令人心惊。新课标鼓励学生的作文创新,但作文创新不能抛弃是非标准,作文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让学生学会做人,作文也是育人的手段之一,作文不能为作文而作文,应让学生关注人生,关注自我人格的修养。如果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是非观念错误,那么日后走向社会,舞起这把剑来,必将恶化社会风气,毒害人们身心。当前社会上有些没有一点点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良知的文人,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制造了大量精神垃圾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标下的作文创新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真实、真切、真诚地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察生活,颂扬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作文创新的价值,体现作文创新的意义。

总之,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增强了,涌现了一批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形式多样、文采飞扬的好作文,但也出现了一些说大话空话假话的作文,出现了一些思想不健康情感不积极的作文。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6篇

一、创设情境,激活作文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摆脱恐惧感,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

比如,有个同学写“掰手腕游戏”,只写了几句话:“我和林东掰手腕,我们手扳着手,毫不退让,这样持续了好久,我突然一用力,就把他的手腕扳下去了。”面对这样的写法,我对他进行了写作指导:先请他闭眼想想和林东同学掰手腕时的情境,再跟大家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感受怎么样;然后请林东和其他观看的同学也谈谈当时的情形和感受;最后,请该同学再修改自己的写法。后来,这位同学的习作是这样写的:“我咬紧牙关,憋着呼吸,几乎用尽了全部力气,使劲地把林东的手腕往下扳。林东也紧闭双唇,皱着眉头,脖颈绯红地使着劲,丝毫也不退让……‘啊,我赢了!我赢了!’我欢呼起来。”可见,通过提醒他回忆“掰手腕”的情景,使得生活情境再现,然后再就细微处一着墨,生活的精彩原态就跃然纸上了。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要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回归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想写啥就写啥。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在宽松、愉悦的生活场景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样,学生的习作就会充满生活气息,表达自然就情真意切了。

二、多角度观察生活,使选材生活化

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写作的基本功。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对所要描写的对象观察越清晰,文章就越能写得具体生动,越有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能找出一点令人心动的东西来,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是观察生活,寻找作文灵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去寻找创作灵感。如走向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都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甚至突发作文灵感。

二是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生活圈小、视野窄是造成学生作文内容浅显、无话可说的原因。所以教师要着力鼓励学生多与社会接触,这样既能满足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和增长知识的愿望,又能为他们的作文提供新鲜、丰富的素材,同时还有利于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其他场所、访问各界人士;也可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并在作文中让他们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如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我就带他们出去观察,在观察中获取素材,在观察中提高表达能力。有个学生在观察后这样写道: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寻找春天,我找到了。春天是穿着绿衣服的小姑娘,不信,你看……

三是指导观察,丰富作文内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有些学生开始写作文时像挤牙膏一样,无话可说,原因是脑中没有写作素材。因此,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用心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场面片段的描写。第一次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只有简单笼统的叙述,内容空洞。于是我就要求学生再次观察,进行第二次作文,并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议,要求观察后在班上交流心得:①在比赛中,运动员的神态、姿势、动作等有哪些共同或不同的特征?②哪位运动员特别引起你的注意,可能会想到些什么?③啦啦队员的表现怎样,赛场气氛如何?

通过以上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变换视角、点面结合、联系比较的方法,多维同步,细致观察,目的明确,任务具体。使学生终于有话可说了,作文内容也具体了。

三、贴近生活,训练形式多样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进行形式多样化的训练。

一是把作文“口头”化。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l练,如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切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以便为其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二是把作文“书信”化。即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学生对写信很感兴趣,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三是把作文“稿件”化。小学生最期盼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在报刊或广播中看到、听到自己的文章。我们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作文“稿件”化,积极鼓励学生写稿件。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小文学社”办《文学小报》,让学生自己动手编报纸杂志,发表自己的文章。此外,我还将学生优秀文章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和《小学生周报》《读写天地》等各类报纸、杂志上去发表。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课程;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初中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真情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二,应当在写作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第三,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第四,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的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抒发自己的感情,缓解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往往追求高分,追求稳妥,盲目的套用一些名言警句、空话套话,多采用排比等方式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虽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不会在语文考试中拉分,但是学生的个性也被埋没了,作文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新意可言,更别说抒发真情实感了。机械化的作文训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作文写作的兴趣,逐渐懒于动笔,懒于思考,写作文也是应付教师完成写作任务,使得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好习惯,比如鼓励学生写周记、日记,建议学生建立笔记本,专门记录优美的句子,在写作课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相互学习,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地、充满真情实感地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对写作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注重“导”的技巧手段和学生“作”的策略方法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在写作动机和写作情感,并将形成发展这种动机和情感作为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写作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现实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才能以小见大。文贵于情,而真情又来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四、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写作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写作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浅薄的。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写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为此,教师应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体验、思考,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与好书为伴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

五、改革作文的评价方式

以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作文评改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的一已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为此,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应采用“主动、积极”定性,对写作品质应采用“很好、好、还需要努力”等来定性,对写作的性格应采用“勇敢、顽强“等来定性。对学生各抒已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充分鼓励。同时加强对学生“多读、多记、多观察”等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重视对写作修改的评价,注重考察学生修改写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写作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价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在写作教学的园地里,将会融带刺的仙人掌和鲜丽的玫瑰同园,怯生的含羞草和耀眼的丽菊共圃。

六、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有文思枯竭的感受,感觉无从下笔,即使自己感觉这篇文章很简单,却也不知道从何写起,这就说明学生的脑子里缺乏写作素材,没有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没有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我的做法是:发动学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书是有了,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地去阅读呢?我鼓励学生一到教室就静静地在班中阅读,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总要拿出一点点时间,让看过书的学生给大家讲读后的感受。我还要求学生在书包里也装一本书,课间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总之,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关于真情的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真实作文;现状;原则;途径

一、真实作文的概念及其内涵

“真实作文”理论内涵的表述从古到今皆而有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中提到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这里其实就强调了“真实作文”的内涵。作文应是来源于真实的写作行为,是缘事而发的写作行为。真实的作文,不仅指写的内容的真实性,而且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真实的写作行为是什么呢?就是生活。这就是“写作生活化”这一理念的真谛。概而言之,真实作文就是写的是真人真事,述的是真情实感,并且能用于真实的交际活动的活动。

二、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我国小学习作教学不难发现,我们作文思想有太多的,题材有太多的顾忌,写法上有太多的框框。我们更多的关注的不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和思想的真实,而是文章结构的完整,立意选材的新颖,词汇的丰富,修辞的多样等等。

三、小学习作教学中真实作文的实施原则

1.从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思想性”、“政治性”为习作的价值取向的观念,代之以“人性”本真为价值取向,让学生做真实、自由、个性之人。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习作中所表现出的真实思想和真挚感情。首先,忠实于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正视生活的本原,品咂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中既有辛酸、无奈与悲怆,也有甜蜜、幸福与欢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多元形态,只有全方位感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才能保持纯真。其次,真诚对待生活。教师要避免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非此即彼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以此来进行“评估”或“匡正”生活,致使作文出现泡沫化的虚构。要允许学生通过朴素的生活逐渐生成价值理念、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升价值评判标准。

2.从形式上,注重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

作文是什么?是真实思想的传达,真实情感的宣泄,真实自我的释放。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使其完成一次真实的创造,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从而放飞个性,让心灵舒展,思想飞翔。

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留意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真实再现、真诚表现生活。所谓“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去看生活的原生态,不但要看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所谓“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导致虚假地作文和虚假地做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鲁迅先生的写作上的美学追求,即“有真意,去伪饰;少造作,勿卖弄”,真实、真诚地反映生活,表露自我。

3.从手法上,注重淡化作文痕迹和写作技巧

人们常说,最佳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作文教学应当是淡化作文痕迹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方法、技能和思想。所谓无痕化作文,就是不为作文而作文,也就是真实的写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实施无痕化作文教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淡化指导痕迹,走进学生心灵。另一方面要淡化写作技巧,走向自由表达。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表达自由,在作文练习中多让他们自选内容,自拟主题,自定体裁,自由拓展,自我评价。

四、真实作文的实施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行,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只要学生想写、敢写、能写,就要表扬,对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一个好片断等都要及时鼓励。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