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虽然愚公那种精神十分可贵,为了子孙后代方便外出,竟想到了移山。

可是愚公他想过没有,他如果真的把两座大山移走了,山上的飞鸟、野兽到哪儿安身呢?愚公这样做,那简直是自私自利,他自己一家需要方便出行,可是动物们也需要一个家呀!

还有,愚公对他的邻居说 :“我自己有儿子,儿子再有儿子,儿子的儿子再生儿子, 子孙后代一代一代地去挖,总有一天能把山挖掉。”愚公这么说, 他也不想想,他的子孙后代全都挖山去了,那山未挖完,恐怕他的子子孙孙都已经饿死了,再说了,他儿子孙子恐怕没他那么傻,说不定,等他一死,就不挖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山海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成书于西汉以前,书中内容涉及远古传说及夏、商、周等各个时期;今本《山海经》的格局,主要是由西汉时的刘歆奠定的。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在谈到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的时候,通常都说是四大科学发明或者四大科技发明。实际上,这四大发明尽管非常伟大,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科学,而只是技术。由于我们的祖先没有刨根问底地去研究这些技术背后的规律,因此不但没有发展成为化学、电磁学、地球物理、自动化等科学学科,就连当时先进的技术在后来也逐渐被西方超越。

北京大学的晓毅教授最近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时,引用了一个美国科学家对于中国古代没有研究科学的后果的评论(2012年6月8日《文汇报》),这说明美国人很清楚中国为什么落后,当然也很清楚他们的发展方向。里面有段话是这样说的:1883年,美国科学家罗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有几句话非常刺激。他说,“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当其他国家在竞赛中领先时,我们国家(美国)能满足于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的面包屑,并因为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富裕吗?不要忘记,面包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

李约瑟难题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也比西方发达,但却在人类认识宇宙的七次飞跃中都无所作为。在理论方面,中国古代的天文发展成了占星术,但是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在技术方面,中国古代的天文主要是服务于农业,但是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因此就有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并被引申为如下形式:“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技术都远远比西方发达,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直到今天都一直很多,对此,我也有一些个人看法。

我曾经听过一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到底是早晨还是中午太阳距离我们近,肯定只有一个答案,但是这个故事没有得到这个答案就结束了,而且这个答案中国人始终也没有得到。至于故事里面谈到的现象,本来是严肃的地球大气科学、光学、测量学等科学问题,但是两千多年以来,在中国一直没有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反而作为孔子的笑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的例子。

TIPS

我的意思不是现在中国人仍然不理解这个问题。我想说明的是,直到西方科学传到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没有认真地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苏定强院士在给本文作者的信中指出,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的戴文赛先生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

“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在中国则是更加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成语: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皮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气、日、月、星宿和地为什么不塌,都是严肃的地球大气科学、天文学、力学和地球科学等科学问题,但是两千多年以来在中国仅仅作为嘲笑“不切实际”之人的笑料而广为流传,并没有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是一个以自圆其说代替刨根问底,以实用主义代替追求真理的例子。

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是不是还在不断地发生着类似上面这两个寓言故事的事情:以诡辩或者自圆其说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或者以实用主义代替追求真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实用倾向对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是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严重缺乏科学精神的主要原因。

TIPS

苏定强院士在给本文作者的信中对有关“辩日”问题做了精彩的评论,现摘编如下:“中国古代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年,如果量一下太阳的角直径就会知道,水平方向早晨和中午相同(微小的差别古代人是量不出的),垂直方向早晨的角直径小一点(太阳升起时是扁的),也就是太阳早晨的视面积比中午小一点,得到的结论应是太阳早晨远,然后就会联想到,看起来早晨近(大)是视觉错误。但太阳早晨的视面积比中午的小得不多,不至于引起早晨比中午凉那么多,于是会猜想地面可能存在大气,大气会吸光,早晨凉主要是阳光穿过大气的路径长,太阳形状扁很可能也是大气造成的,会得到好几个科学结果和猜想。如果更进一步,一年四季频繁地测太阳角直径,就会发现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甚至得到运行时相同时间扫过相同面积,如果这种测量在开普勒之前,那就对于地球(一颗行星)而言,我们比开普勒更早得到了开普勒第一和第二定律,有了这样的结果就很容易推广到其他行星。”

中国并不缺乏思想家,也不缺乏对整个宇宙的思考。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的关系,并不重视探索统治自然和宇宙的规律,更不重视研究可以实证的规律。中国的传统思想家满足于形成一套可以自洽的思想体系,而不重视思想体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应用,以及预言新现象。因此这些思想体系不能、也没有被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基本的科学理念,也就是任何现象都受基本规律的制约。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技术曾经领先世界,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过辉煌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农学、药学、天文学、数学等都曾经世界领先,但是在这些方面强调的是实用性,都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一些实用的知识,而没有对这些知识做出进一步的理性和系统的整理和抽象概括,不曾探索内在规律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因此中国古代科学发展落后,或者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技术极端强调实用性。但是实用性眼光不够远大,设定的发展空间极小,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需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和西方所开创的科学体系完全不同:不以实用为目的,为追求规律而追求规律,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而科学革命最终(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这在天文学以及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都得到了清楚和生动的展示。但是中国在历次科学或者技术革命中都无所作为,甚至是受害者。尽管清朝时中国的GDP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仍然没有避免大清王朝的衰亡,并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多世纪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没有刨根问底的惨痛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现在中国的科学落后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前面讨论的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应该是一个关键原因,而整个社会的状况则和教育密不可分。任何一个社会在某方面的状况总是由该方面的最杰出人才所代表的。比如众所周知,美国现在是国际上科学和技术创新都最先进的国家,技术创新的代表人物就是家喻户晓的盖茨和乔布斯,而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科学创新的代表人物(当然很多诺贝尔奖也授予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比如光纤通信、CCD、全息、综合孔径、激光等重大技术)。中国在科学方面的落后就表现在没有科学大师,而这必然是学校的教育出了问题,因此就有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言尽意 文学创作 表达者 接受者

在人类文学创作与发展的进程中,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西方文学评论家们争论探讨的话题,在中国先秦到宋代的历史进程中,对言与意的关系的争论散见于文学理论家的论述之中,历经着横向上的辩论和纵向上的发展。而西方的诠释学等观点的提出,同样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为学者们所重视。

言尽意这一命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内部规律之一,孔子在将自己的知识与德行传授给学生时深有感慨地说:“辞达而已矣。”(《论语·阳货》)开启了后世对言尽意问题的广泛探讨,影响深远。然而意为何物?言尽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和表现呢?既然意是无所谓大小轻重的东西,那我们衡量言是否尽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由此可见,意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言尽意”或者“言不尽意”。本篇论文试图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阐发言尽意的观点。即言尽意是指通过准确恰当的言的引导,读者根据其自身的经验阅历在言基础上进行的丰富想象而形成的意,与作者之意想通与契合,可谓言尽意矣。

一、言的启发性

为了说明在文学创作中言可以达到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相通的效果,我们必须给予肯定的前提便是语言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启发的作用。

孔子评论《诗经》时认为诗的作用之一是“兴”,这里的“兴”解释为“启发、鼓舞和感染,即所谓‘感发志意’(朱熹注)”。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视文学启发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量,能启发人的情感和意志。《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的产生基于人类对客观事物和心灵意志描述的需要。著名分析美学家、新批评派的开山祖师理查兹(Richards)在他的名著《文学批评原理》中区别了语言的两种用途。一种是“提供资料”的科学语言,另一种是“表现情感”的诗歌语言。他说:“一个陈述可以为了指涉是真还是假。这是语言的科学用途(Scientific use of language)。但陈述也可能为了它引出的指涉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而被使用,这是语言的情感的用途(emotive use of language)。这个区别一旦被明确把握,就是简单明了的。我们或是因为词语有助于指涉而使用词语,或者是为了与词语相伴随的情感和态度而使用它们。”①我们所讨论的文学创作中运用的言自然是诗歌语言,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最本质的不同便是诗歌语言可以激发人的想象与情感,读者在诗歌语言的引导下会对作者的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此基础上悟到某种与作者想通的境界,即意。语言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只只是一对一二对二的关系,而是由一引申到多的效果。由此可见,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之所以达到言尽意的效果,关键前提在于言作为媒介的启发性和感染性。

庄子提出一种借用寓言比拟来描绘“道”之本体,认识语言背后之意的方法,诸如北冥有鱼、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等等。《庄子》三十三篇几乎每篇都用精彩的语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意。庄子是开创“言不尽意论”的重要人物,他认为言不可尽意,因而采用比喻和寓言的形式来表达意。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庄子所追求的尽意终究还是没有离开言的沟通和启发作用。寓言故事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借助于语言本身的启发作用并且基于自身的充分的想象力,达到庄子期望表达的意的意境,乃言尽意矣。庄子一方面认为言不尽意,一方面又用寓言故事来尽意,而寓言故事的言又是包含于言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说法不免有些牵强。

二、准确恰当的言

语言是作为人类传情达意的工具而产生的,语言起到启发感染效果的前提必须是创作主体运用了准确恰当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读者与作者之意相通的目的,即言尽意。明代的方孝孺有这样一段描写来形容畅快淋漓的语言表达: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趋,裂山转石。襄陵盪壑,鼓之如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榖,迴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②

“言尽意”论在陆机的《文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在文中首先提到的便是“构思”的问题。陆机谈到了主体的修养,要求审美主体要同时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的学识和阅历。要既能“颐情志与典坟”,又能“瞻万物以思纷”,同时还要有能“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情感体验。只要具备了这样的艺术积累,才能为更好地表意打下基础。为了达到“曲尽其妙”的表达效果,陆机还提出创作主体需要在“选义考辞”方面下文章。不管是表意还是称物,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文辞即言上。“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扣,怀响者毕弹”,这句话涉及到了创作规律和技巧的问题,如果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来选择事义和词句就能更好地进行谋篇布局,为意义的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抱景者咸扣,怀响者毕弹”一句更是表达了陆机对经过这样的“按部就班”后得到的义、辞的信任。陆机的《文赋》在文辞、技巧和文体等方面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先河。陆机和欧阳建的对言尽意的信任是对魏晋时期言不尽意论的冲击,同时也是对言意关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历史上从中唐到北宋的语言学转向是学者们对于言尽意论的丰富和完善,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主旨思想是:文学创作者不应过于苛求于语言,而应在自身修养和文辞的表达方面下功夫,所谓的言不尽意归根结底是由于创作主体自身能力的不足。

恽敬的“辞达”理论较好地表达了他对“言尽意”的理解。他说:圣人之所谓达者,何哉?其心严而慎者,其辞端;其神暇而愉者,其辞和;其气颢然而行者,其辞大;其知通于微者,其辞无不至。言理之辞,如火之明,上下无不灼然,而迹不可求也;言情之辞,如土之坟壤咸泻,而无不可用也。此其本也。③这里恽敬把作者笔下的言与作者的心性和文学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辞达与否是由与作者的心、气、神、知决定的。也就是说,辞达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作者的能力问题,是作者的情感、意志、生活态度、知识修养等诸方面的能力的综合效应。

韩愈的古文理论包含了言能尽意的思想。韩愈高度评价了语言的作用:“言起于微,而为用且博,能不违于道,可化可怜,可告可训,以推于生物。”④在《答刘正夫书》中,他认为文章“无难易,惟其是尔”。⑤这里的“是”意为正确、合理,恰到好处,即达意精确。推而论之,言不能尽意,并非语言天生的不足,而是说话者择语不慎,用语不精,因此,文学创作的主体应该将精力放置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语言驾驭力上,而不该苛责于完备的言。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退之笔力,无施不可……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韵也……乃天下之至工也。欧阳修从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语言表达的看法:诗歌可以写任何事物,诗歌语言任什么内容都能表达好,关键在于诗人是不是雄文大手,即是否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

语意多歧义就成了嘲笑的对象。《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曰: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可笑者,亦其病也。例如有咏诗者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本谓好句难得耳。而说者云:此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人皆以为笑也。这些诗病之所以可笑,是因为语言缺乏精确性、个体性和差异性,而这些正是文学生命所在。要避免浅俗可笑,就必须做到“语工”,即表达的精确高妙。

三、读者到位的理解

我们所探讨的言尽意是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这个角度的。许多文学理论侧重于作者以及文本在文学活动中作用,而对读者的关注却明显不够。以作者为中心、文本决定一切的文学理论容易忽视读者的创造性和主观性。宣称文本是语言的产物,认为文本是自足的、封闭的、独立的,这样就使文本的多义性受制于文本结构,使文本落入语言的窠臼中。文本存在的意义更多在于读者在理解文本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或阅历来接受和创造的内容,读者对文学文本理解主观性就表现在对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引导、文本文学价值的实现以及意义的建构等方面,称为创造性阅读。读者对于作品文学意义的建构是将静态的文字符号转换为活的思想。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读者解析文本时必须是以文本为依托,围绕作品进行的,从而使其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合理性。阅读是读者解构、追溯文本、重新建构的过程。其中的追溯文本即与作者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对于一部作品的文学意义的建构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主体间互动的过程。

王摹诘“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⑥明李东阳认为,“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情感真挚,表达了千古离情别绪。使“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外”。这也就是说,以辞达意并非狭隘地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地之意,它是囊括了作者此时此地之意在内的、读者在阅读时又能够自由创造的、具有强大化生力和包容性的意义。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语境的问题,作者在创作时的情绪和思维在不自觉中将其他语境下的离别之绪包含在其中。李东阳在这里就是从审美创造和接受这两个角度言述言尽意的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将文本接受者对文本的想象和个性化也纳入到言尽意的实现过程中,无疑对言尽意论起到了重要的丰富发展作用。

“理无尽藏,非触类旁通则无以见。夫诗者,触类可通者也。触类可通,故言无不尽,引而伸之,其意愈进焉。”⑦刘开的这段话则明明白白地阐释了文本的接受者在达到言尽意效果中的作用。这里的“理”就是我们所指的“意”。由于言的启发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文本与自身的经验和生命阅历感悟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意境,这个意境与作者的意相通,则完成了言尽意的最后环节。

黄庭坚从接受主体的角度,以禅宗的教规作为切入点,论证了言尽意论。他提出,若是钝根人,即使亲自见到高僧大德,也无法获传菩提心印,因为他无法透过语言捕捉到说话者的意念。而后人中悟性高者,靠研读佛经和语录即可顿悟成佛。换言之,语录中的语言已经传达了前代大师的意,至于读者能否悟道,在于接受者的素质——所谓“根契”。

综上,言尽意的问题更多的是主观性的问题,言是否能尽意在于文学创作主体的语言驾驭力以及文本接受者的领悟力。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主观因素却因人与事的不同而时时发生改变,造成我们经常忽视表达者和接受者这两方面主观因素的作用,才常常将言不尽意归咎于言。

参考文献:

[1]The Principle of Literary Criticism,英文2版,伦敦,1926,第267-268页.

[2][明]方孝孺 《与舒君书》,《四部丛刊》明本《逊志斋集》卷十一.

[3]王镇远,邬国平.与纫之论文书[C].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唐]韩愈.择言解[M].

[5]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韩昌黎文集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 幼儿化 改编 运用

中国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的载体,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使孩子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行。但古典文学古奥深涩,其神韵往往是几层相互交织叠加的,对于四五岁的幼儿读者群来说,远远超出其能力。生硬诵读,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如何将古典著作带入幼儿的生活阅读教育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题材选择

首要原则是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题材上的选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幼儿熟悉的事物或者是他们能理解的事物,这些用以构成艺术形象的生活材料较能唤起幼儿有限的经验,对于幼儿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比较适合,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和诵读的兴趣。古典文学主要有以下类型的素材可供选择改编。

(一)选择古代诗歌及简单的题画诗,尤以咏物和叙事诗为佳。它们描述的对象、情节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形象突出鲜明,甚至在教师的某些提示下能做到可观可感。例如贺知章的《咏柳》对于柳树的形象给予惟妙惟肖的比喻描写,有十分浓厚的趣味。

(二)选择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谜语。例如《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诸如此类的谜语,题目就是谜题的答案,浅显形象的语言描述,教师可使用挂画等辅助手段,让幼儿结合游戏的形式积极参与。

(三)成语故事或古典文学中的典型片断。成语故事几乎取材于生活,而且一些简单的成语常常在生活中提及,幼儿对此有相当的表征经验。参考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内容(培养幼儿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都广泛涉及,是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素材最丰富的宝库。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三心二意等,富有情节性、趣味性,而且故事中的道理比较浅显,即使幼儿不能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也可以让幼儿享受阅读故事。与此类似,长篇古典文学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幼儿阅读,但是可以截取其中某一细微情节加以概括或扩展,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四)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相类似,而神话传说故事,典型的成功例子是《西游记》长篇故事,因为形象上的典型夸张、内容上的天马行空符合幼儿喜爱幻想的心理特点,这类题材很受幼儿欢迎,易于幼儿接受。

二、改编创作过程

选择了题材,就可以对已有的素材做幼儿化的艺术处理。如对题目的制定,结构的处理,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突出,以及艺术表达的处理等。

(一)题目的制定。郑板桥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但是诗,其他文体也是这样。适合幼儿文学的题目应该是直接单纯并且富有趣味性的,可以作比较夸张的修饰,也可以是对故事概括化的总结,例如李绅的《悯农》,一般出现在儿童读物中,常见题目为《锄禾》。

(二)结构安排。一般是针对有情节的故事扩展而言的。诗歌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就同样可以故事化,例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写成一个农民辛苦耕作的故事,并且在改编的结构重设上可以更随意。文学作品的结构上一般分为开头、展开及结尾。开头做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展开一般采取顺叙,但也有倒叙,还可以设一个简单的“包袱”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结尾处要巧妙,有意境,令人回味。

(三)艺术形象典型化处理。有些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是很突出,或者缺乏趣味性,要对内容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形象加以修饰夸张,使人物性格更鲜活,植物动物形象拟人化等。例如,可以把贺知章《咏柳》中的柳树或风儿拟人化,给《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和狐狸起名字等。

(四)艺术表达。文言文语言的改编,对教师的文字功底要求相对比较高。对语言浅显化、拓展化、形象化等处理是整个古典文学幼儿化改编的关键。具体语言要求正如儿童文学家朱庆坪所说的:“形象而有趣,浅显而美听。”例如《猪八戒吃西瓜》:“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一块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他捧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憋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虽然对话中猪八戒的话只是简单句式的重复,但是有音乐美的排列效果,而且充满趣味性,是相当适合幼儿的。

三、运用

改编好的作品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或生活的阅读活动中。当然也可以加上一些辅助手段,例如挂画、相片、玩偶等。其次,形式上也可以丰富。可以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例如《成语大观》。幼儿教师对经典文学的运用不必执著于文学价值的挖掘。经典文学的作用除了教育性以外,就是为幼儿提供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将其与幼儿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及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3]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儿童游乐设施 情感特征 文化传承 人文精神 设计原则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工业产品的设计文化中,它包括在特定时代、特定目标使用人群对产品本身的心理感受以及他们的普遍好恶观和内心的情感特征。近年来供儿童游乐的公共设施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住宅小区、超级市场和儿童乐园等公共场所中,而这种游乐设施的设计同样应与当今社会的历史环境、经济科学的发展状况、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文化因素对于儿童游乐设施的影响在于:产品设计的定位与创意要针对儿童,取向要有新世纪新时代的特征,要有这个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前后的20余年中,随着国际旅游文化的兴起,一种西方的儿童文化意识也随之引进中国。从白雪公主、米老鼠、美少女、花生人物等卡通人物形象,直到近年的史努比,特别是哈利·波特等形象都陆续、若隐若现地反映在我国儿童游乐设施的建设中,正在与我国传统神话故事、寓言中如孙悟空、嫦娥以及现代的少年人物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刘胡兰乃至小放牛、牧童、鸡毛信等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并驾齐驱。中国的文化以古老和朴素的内涵、清幽淡雅的形式展现在历史文明中,现今这种古老与朴素正面对着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与革新,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儿童游乐设施设计发展的前进方向。

1.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去指引、帮助和关爱。而我国儿童游戏活动环境的整体水平却较低,除了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内地的许多中小城市和农村基本上还停留在“沙坑+滑梯”的模式上,这种单一的游乐模式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应从一般简易的体育锻炼及童趣爱好向具有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主题性儿童游乐设施发展。

2.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的要素分析

(1)使用目标人群分析

儿童是游乐设施使用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心理很难揣摩,而且因家庭、地域、年龄的不同有所不同,个性和喜好也因人而异。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玩”不是目的,合理地设计儿童游乐设施的目的便是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并通过交流创造一种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设计中应当根据儿童的人体尺寸、动作尺寸、体重等决定产品的大小、构造和材料等。在视觉外观上要有新颖的形状与醒目的色彩,同时要有充分安全的构造结构。

(2)使用环境分析

①自然环境——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使用,能让儿童接触大自然,欣赏和游玩周边的自然景观。

②经济环境——消费者为中低收入家庭,户外的运动游乐设施应面向大众,能让普通收入家庭可以承受。

③技术环境——正确反映国内良好的制造及工艺水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层面。

④文化环境——这是要重点突出的设计元素,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素及审美情趣这些“神”融入到“物”中。

3.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的“合”则生原则

(1)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儿童通过游玩不仅能锻炼、娱乐,更能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既增长知识又愉悦身心。设计者在产品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风格,并非是在外观表面贴上几组中国传统的纹样,更不是将产品的装饰生硬地雕成类似雕塑小品的工艺装饰物,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同时要对中国文化中最使其振奋和敏感的形态概念化、抽象化,以一种现代的简洁和概括表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抽取最具代表性的语态或形态作为具体设计指导,这一点极为重要。

转贴于

天津的喻园,有许多反映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主题的游乐设施和雕塑,如“曹冲称象”“守株待兔”“铁杵磨针”“坐井观天”“司马光砸缸救友”等雕塑,还有上海广中公园中的园内树丛和花木之间,设置了七个中国古代寓言的雕塑,有从小教人学会谦让美德的“孔融让梨”,也有勉励勤奋练武的“闻鸡起舞”,还有讽刺冒牌行为的“滥竽充数”等,试想当孩子们对这些寓言故事和典故不甚理解的情况下,看到这些生动活泼的景象,必定兴趣盎然地心领神受。

(2)设计与传统神话的融合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是每个中国孩子感兴趣的文化内容,电视剧《西游记》更是暑假、寒假电视台必播的电视剧作品之一,这也正是《西》所反映的迎合儿童心理的成功的文化现象。香港的凤德公园就是以《西》剧为主题的公园,园内设置有花果山的水帘洞,它与水晶宫紧密相连作为入园后的第一景观,表现出以瀑布景观迎入水晶宫中,寓意水中游览的梦幻般的世界。此外还有“五指山”,它是高达10米左右的圆筒状设施,造型像人的五个手指,下部有尖状的门洞,可供人穿行。这些都是能令儿童留连忘返的很成功的游乐设施,它们能让儿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神话般的乐趣。

(3)设计与科学文化的融合

儿童游乐设施也是普及科学知识的一个良好渠道,如在香港新界的某科技儿童游乐场,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如半球状扶手椅、双钢管转动圈、锥型转盘、天线接收器、地球观摩器等来认识太空宇宙的初步概念。此外北京玉渊潭公园的科技探索园设置了一些物理儿童游乐设施,如魔眼、多面镜、抛物面、隧道滑梯、莫比乌斯圈等,使儿童通过游玩获得初步的物理学知识,启迪思维,这些设施受到家长和儿童的热烈欢迎。

4.儿童游乐设施的人文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儿童游乐设施设计文化与国际化的问题,其实每个国家的设计风格是独特的,这是由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我们不能脱离了当今的时代来谈传统和文化,我们应运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文化风格,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思维方式作为我们从事设计的前提。这样,使设计建立在一个时代上,自然也能达到与国际的相互沟通。

参考文献:

[1]卢世主,韩吉安,况宇翔.产品设计方法[M].江苏美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8.

[2]张剑.情趣的设计世界[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7.

[3]朱堂纯.儿童游乐设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7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讲究自然,防止生硬刻板。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素材。比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建筑、陶瓷等。要讲究“因势利导”,形成正确启蒙,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亲子教育,共塑儿童完美性格。

二、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演才能。

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阅读、游戏、学具操作、实验等来实现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4.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是近年来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叙述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讲故事、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质。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诵读,甚至是某些古诗的教学。这种讲述式教学不但让幼儿获取认知,启发心智,还实现了道德教育。[3]

三、学前儿童古典文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为根据确定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为以下几方面:古典文学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本文着重探讨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1.幼儿古诗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得到情怀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而丰富和厚实幼儿的文学积淀。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古诗他们都不能准确理解其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近期的发展和长远发展。从诗歌的形式上多选择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绝句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诵读和记忆。大班的幼儿可以学习一些律诗。从内容上来说,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如描写景、物的:《蜂》、《咏鹅》、《咏柳》、《风》、《梅花》、《望庐山瀑布》等;反映幼儿生活的:《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与季节相关的:《春晓》、《咏柳》、《清明》、《小池》、《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等。这些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画面清新、意境美妙、感染力强。当然,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之后,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悯农》的学习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观书有感》启示读书的重要性,让幼儿感知《赠汪伦》中朋友之间的友谊,《游子吟》中伟大的母爱,《示儿》中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幼儿在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记诵大量的古诗呢?对倾向于写景抒情的诗歌,可采用形象教学法,以画面作为教学背景,把幼儿带入情景中,同时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用声及画吸引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李绅《悯农》等诗歌,有明显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可以用故事法来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采用表演教学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2、幼儿经典诵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民族科学启蒙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我们失落了经典。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老先生对经典失落非常担忧,朱自清1941年曾写过一本《经典常谈》[4],在序中他提出“经典的废止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诵读经典开始,民族的核心价值须在经典的传承中得以体现。自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运动后,在全球华人地区掀起了“儿童读经”风潮。1998年北京成立了圣陶实验学校进行分层教学,以期实现“必有大木出于深林,可望绝学继于诸子”。诵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是学习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学习经典对幼儿思想启蒙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曾在论文《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5]中阐述过“蒙以养正圣功也”等意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涵养心性,培植道德;培养倾听,锻炼表达;感受韵味,提升美感。中国历来重视“蒙学”,提倡幼儿读经。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代表性的、历代广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掀起,蒙学读物相继出版,特别是2012年4月由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十余位古籍专家、古典文献学者精心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蒙学十三经》。传统的读经方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现在某些学堂甚至还要穿汉服,跪着诵读。所以有学者提出对儿童诵读经典的质疑,认为是违反科学的复古倒退“闹剧”。[6]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不容置否,主要在于教育方法问题。不能让幼儿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经典,不能一味遵守那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能违背教育的初衷,要立足于幼儿本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这三种方法在诵读经典中仍然可行并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情境法也很重要。

3.神话传说与幼儿教育

人类最早的故事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期待。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一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破时空的限制上天入地,神话传说是符合儿童思维的文学样式。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世界,神话传说是开启儿童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对世界的形成及自己的诞生充满着好奇,总有许多的为什么,给幼儿讲解“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就是用幼儿的眼光回答了幼儿的提问;给幼儿讲述远古祖先或英雄人物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有助于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机智灵活的品质。教师在讲述神话传说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的神话,对神魔鬼怪的描述要注意幼儿心理的承受力,不能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想象“宝莲灯”的样子和它的功能,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试着画一个宝莲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的神话传说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懂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4、寓言故事与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第8篇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资源时,往往有着个人的原则与喜好,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当代艺术精神的理解进行作品的创作:有艺术家借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的则对传统的发明创造或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当代艺术的重述;亦有艺术家选择传统的哲学思想或文化典故予以当代观念的表达,在此类作品中,艺术内容与思想的呈现方式不再直接,而是常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转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字与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而水墨和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通过当代艺术家的借用从而转换成新的观念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

艺术家谷文达通过借用传统水墨媒介及文字创作了以伪文字和错文字为基础的水墨画,以及借助水墨行为艺术和水墨装置艺术形成观念水墨艺术。谷文达在他的水墨作品中,对中国文字进行拆分与错写,其早期作品《畅神》便是通过把汉字形象进行拆分,以直观的形态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在谷文达的此类作品中,他通过现代主义的观念实现对传统水墨画的改造,作品中的文字已不是交流体系中的符号,而成为一种对文字形象借用后的抽象作品。在谷文达的另一代表作品《图腾与禁忌》中,作品内容组成运用了诸多美术字、漏字、错别字,从中不难看出其对汉字调侃与批判的意味。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也可明显地看到其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与转换,在其代表装置作品《天书》以及《新英文书法》水墨系列作品中,以中国汉字这一文化符号作为艺术表达语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将中国的汉字笔画结构进行拆分、重组,创作了大量无法解读的汉字笔画结构,并利用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进行最终的创作呈现。

事实上,以文字解构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新潮艺术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除了艺术家谷文达与,还有吴专山、邱志杰、黄永砯、王南溟等人,他们都曾利用文字这一中国特殊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从而表达对传统的怀疑、调侃、否定等态度。例如吴专山在1986年的作品《红色75%,黑色,白色5%》,其由70多幅按照标题比例安排的汉字画,作品中红、黑、白三种颜色占据不同比例,蕴含着幽默化的反讽意味。而在邱志杰的行为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中则引入了中国的书法经典作为艺术语言,在该作品中,《兰亭序》的文字内容仅作为一个表达载体,艺术家并非在强调文字的意义,而是通过书写过程表达对权威文化的一种反思。

在艺术家吕胜中的创作中借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85美术新潮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以剪纸小红人为基本表现符号,不仅体现了其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浓厚情感,更重要的是以此传达了中国传统美术在现代蜕变历程中的强大力度,并将这种力度推向世界。在吕胜中的作品中,剪纸小红人的样式符号极为常见,它们在造型上都是中轴对称的四肢展开、顶天立地的模样,表现出人类生命的力度与厚度。而吕胜中也正是从这样的民间文化素材入手,通过借用转换最终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图式。

二、发明创造与典型物质资源的借用。

瓷器、印刷术、火药、榫卯结构等是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太湖石、园林、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生活环境中的典型物质资源,这些发明创造及物质资源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当艺术家将中国这些传统的典型元素融入其创作时,其作品便成为古今、东西文化对话的创造性艺术语言。

运用传统发明创造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艺术家蔡国强以中国火药为载体的艺术实践。蔡国强常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火药进行规模宏大的爆破计划,并借此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圈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在蔡国强的作品中,火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传统、历史及文化积淀的一种结果。在蔡国强手中,火药被点燃、瞬间爆破与消失,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火药在画布或画纸上激燃后,留下格调淡雅、气韵生动的图案,这似乎与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火药在燃烧过程中,漫天烟火稍纵即逝,但留下的痕迹却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化含义,蔡国强以火药作为艺术演绎手段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述,同时也在国际范围内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在综合材料艺术家刘建华的创作中,中国传统的陶瓷是他擅用的表达媒介。陶瓷经刘建华的手,变成了易碎的榔头、抽象的墨滴、气质硬朗的现代化城市建筑、日常用品,甚至是材质柔韧而脆弱、具有东方古典意蕴的窗棂、枯骨、苇叶、纸、落叶。这些与陶瓷本身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作品,很容易让人对陶瓷产生出一种陌生感,进而也让观者关注到它一些被忽视的特性。除了火药及陶瓷,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建筑建造、家具制作的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节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其同样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亦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家傅中望的创作中,榫卯结构成为其艺术的表现方式,他将榫与卯之间相互穿插、联结、分离的关系同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及文化关系相对应,从而表达他对生命、世界和现实的艺术思考。

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除了借用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以中国古代建筑、园林、家具等为代表的传统生活资源亦是当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元素。其中,艺术家王天德在其作品《水墨菜单》中也在此方向上做出尝试,他运用中国古代的古典家具等物质资源,以真实的事物为媒介,将涂有铜粉、水墨的宣纸包裹在实体的器物上,完成了传统水墨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转换。艺术家希望通过将西方立体主义艺术手法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方式相融合,由此试图为中国古典水墨寻求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另外,艺术家展望的假山石

系列创作亦极具代表性。展望以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太湖石为原型,手工打造出光滑闪亮的不锈钢山石,这种不重意义、重视觉冲击的新图像,既似乌托邦的隐喻,又如现代化的镜像,深刻反思着中国当代文化如何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重塑传统的重要命题。

三、传统文化典故的再演绎。

在不少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典故、谚语等文化资源的借用同样较为常见。在当下文化艺术日趋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此类艺术创作不仅丰富了题材与内容,塑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拓宽了路径。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较为擅长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典故中寻求创作灵感及素材,其装置作品《紫气东来》《猴子捞月》

便是根据中国古代典故转化而来。作品《紫气东来》是对中国这一成语的巧妙运用,从中国文字中寻找与天气相关的云、水、雾等象形字样组成长约8米的紫气,采用磨砂化的有机玻璃并选择大、中、小三种造型来增强云气的质感,再通过对这些象形文字的恰当组合排列以表现云气的流动感,从而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虚实韵味及美好寓意在空间中的恰当转换。《猴子捞月》同样是对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转化,此件装置作品用中、英、法、俄、日等国家的不同文字,以及盲人所用的点字组成文字猴,而后用黑色颜料涂于木质的文字上进行组合悬挂,这种串联的方式与民间故事中的猴子捞月较为类似。而的这件作品也通过对文字的巧妙转换体现了中国民间故事的诙谐幽默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另外,近两年所创作的装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及《凤凰》同样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典故及神话传说存在一定关联。

在蔡国强的作品中,亦有不少以传统文化典故或神话故事为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的代表作。草船借箭是古代三国中的着名典故,原指借助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蔡国强的装置作品中,《草船借箭》象征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面对的文化境遇。船身中箭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文化输出与武力扩张,而借箭则代表了东方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与智取,插在船尾的小红旗似乎在告诉观者草船的身份,这是一种文化隐喻的典型体现,蔡国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融中国与西方社会对于文化的误读。如果说《草船借箭》展现了蔡国强的国际视野与格局,那么《愚公移山》

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锲而不舍的艺术信念的表达。蔡国强为了完成这件装置作品,从中国各大名山借来大卵石,聘请当地人合力搬下山,借用货船将石头运往世界各地展出,最后再返送回国内,石归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