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1篇

在第一次的学习过程中,我一下子就被袁莉老师的亲切、真诚和热情所深深感染。尽管袁老师早已年过半百,但是仍然很有精神。未曾见过如此有特色的场景:老师会主动和每一个学习者亲切握手,微笑着和他们问好,那天袁老师算是让我开了眼界。是她的真诚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地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主动和别人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由此认识了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袁老师的报告也是讲得有声有色,语言朴实却不失诙谐幽默,不仅能运用典型事例、结合自己实际,还能寓教于乐,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游戏、智力题。那一次袁老师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下午。

因为参加工作没几年,所以对少先队工作我还是比较生疏的。邬绮霞老师的关于少先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座,让我了解了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主要任务、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基本知识,以及作为一个专业辅导员应具备的四个基本要求,并且懂得了少先队的一些常规工作应该如何去开展。特别是讲到少先队组织、队员、队干部标志的时候,邬老师能现身说法,让我明白了当实际生活中遇到学生把红领巾放在口袋里,或者随手往脖子上一套时,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学生。

怎样才是一个称职的辅导员?爱心、积极的上进心、良好的品质和渊博的知

识,这就是一名优秀辅导员的必备条件。正像顾玉娟老师所说的那样:作为辅导员,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是参谋,是公仆,是向导,是卫士,我们应“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顾老师关于“创建快乐中队,共建和谐家园”的讲座中指出:在活动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才是第一位的。顾老师的“十要”公约中,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辅导员的工作责任重大,地位重要,任重而道远。她以自身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激励赞赏学生的重要性,作为辅导员应教会孩子们会学习、会生存、会做人、会做事。我们应科学、艺术、人性的教育学生,教育他们以博大的胸怀,乐观、开朗的看待一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2篇

“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Ice Bucket Challenge),最早兴起于美国,后来借助社交网络和名人们的影响力逐渐风靡全球。此项活动要求:“参加者需要将一个水桶中的冰块及水倒在自己头上,并且将整个过程拍成影片,上传至社交网络;参加者在完成挑战的同时,另可最多点名三人要求其效仿此行为;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要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或者两者都做。”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大众关注“渐冻人”(医学名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并为之支援献力。该活动一经发起,便受到很多名人的广泛参与和热烈追捧,使其活动规模和影响也在不断地接力传播中逐渐扩大,最终漂洋过海,使其成为了一场世界级的慈善路演,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这一活动的组织及传播经验,给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活动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教学设计“感同身受”——事例设计贴近生活,过程设计注重体验。“冰桶挑战”之所以迅速风靡,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名人的推广及宣传,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它让人通过一种获得类似感受的活动让人“感同身受”了。当人们在这样一种感受下,自然会从自身感受自发地产生一种思考和自觉,更加真切自愿地为活动推广和宣传。

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而言,其实这种“感同身受”更为重要。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讲,其所涉及内容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并且一些内容本来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可能由于大部分学生虽然也有听过、见过一些社会现象,或参与过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的活动,但平时却没有注意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过一些问题,因此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来讲,我们就要多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例、一些现象、一些活动人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发生的小事中体悟道理,深化知识理解。同样,为了让学生加深体会,我们也可以把一些社会中存在的现象或一些存在但他们平时很少参与或很少注意的活动,通过“精炼提纯”,打造“微缩型”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参与,从而“感同身受”,切实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从而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内容,并在以后更好地运用于生活。

2.课堂实施“分组竞争”一一全体学生分组结对,课堂表现积分奖罚。“冰桶挑战”之所以能够迅速吸引一些名人参与并大范围被其他人关注和参与,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冰桶挑战”给人设置了一个“挑战”,这种挑战的实质实际是一种自我的突破与竞争。设置了悬念,从而激发起了人们的自我突破竞争欲望以及在自己突破后给自己“点名人”一种竞争的欲望,从而让这个活动在“熟人竞争”不服输的欲望推动下,参与热情高涨,推动活动越来越发展壮大。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对改善人们以往印象为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克服以往全体学生“各为个体”的现象,要焕发出学生之间的竞争欲望。为此我们可以把全体学生分组结对,然后在每节课的实施组织过程中设置一定挑战,从而来加强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分组竞争”,我们进行一定的课堂表现积分累计,定期清算,奖罚分明,让学生在竞争中、奖罚中激发学习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这种分组,根据课堂表现,设置一定奖罚措施,定期实行清算的课堂实施办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奖罚的竞争中增强课堂参与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种奖罚分明的竞争中,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3.课堂问答“点名联动”——回答遇困点名求援,“熟人”联动协作提高。“冰桶挑战”不仅唤起了我们对于渐冻人的同情和理解,让我们逐渐关注起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同时这种利用熟人间的“点名联动”的方式,也将这个活动推向了。囿于熟人间“难以推辞”,不仅让这个活动生根发芽,规模不断扩大,一些熟人间的相互互动,也让这个活动的深度进一步拓展,让人深入对其了解和关注。新课改的理念讲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材改版更加生活化、易于学生自主理解和探究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则显得更为紧迫和需要。以往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倾向于教师一个人完成“点名回答”的任务,并且有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后,我们又会自己点名叫另外的学生回答,这往往会是一种“命令式”的问答过程,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发挥他们的自觉主动性,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不利。如果我们能够逐渐改变我们以往那种“命令式”的问答形式,而是当教师提问学生,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或不够完整时,让这位学生点名其组内或他组内任意一个人进行回答,回答后并进行相应的“积分加减”这种尝试,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集体概念,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协助学习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将课堂更好地还给学生。

4.课堂结尾“收获分享”一一教师点睛归纳,学生分享“阔界强能”。在“冰桶挑战”的这项活动中,每一个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把自己参与挑战的视频公布出去,与其他人分享。我们看到分享挑战视频的过程不仅起到了确认参与活动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一些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在一些参与者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同参与者千姿百态的过程,这使得挑战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也让人们的参与体验得到了交流和一些思考成果的互换,大大丰富了冰桶挑战的意义和内涵。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3篇

2000年12月3日,由国家教育部基教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实验区负责人。会议交流了实验工作启动情况,研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和咨询委员会主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应邀专程来到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工作。董处长在听取了中心负责人所做的有关中心工作的详细汇报之后,对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出版系列中小学教师指导用书、创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开通“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承担国家教育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开发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中心日后的工作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当谈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时,董处长强调说,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刊物,对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很有帮助。他嘱咐工作人员,办这本刊物,定位要准,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及时报道各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及时刊载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好的案例、好的经验总结等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人员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2000年10月25日―28日,《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于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参加人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及分管、负责本地区或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共约500人。与会人员就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就如何进行小组心理辅导问题,做了现场“工作坊”。国家教委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全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好师资培训工作。

2000年11月17日―19日,“江苏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华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土化、现代化的观点。他进一步强调说,人的素质不可能靠国外引进,人的素质要靠培养教育。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新华书店和北京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心理素质培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全国各省新华书店负责人会聚一堂,共同商讨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的宣传发行工作。《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学读物,它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对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很有启发。该套丛书自2000年开始由福建省新华书店负责总,在各省新华书店的支持下,发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就是为了及时交流各地发行情况,以备日后更好地宣传而召开的。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商培养;政治教学;优化功能

如何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并达到政治课的教育目的,这是长期困扰政治课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在当今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特别政治课,表现尤甚。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学生觉得学政治没用。本文力图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情商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政治课的有用性,从而乐于学习;同时,通过渗透情商培养,优化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重视情商培养是达成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情商又称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有时为了与智商(IQ)相对应,又叫做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引入后,被我国学者深入浅出地表达为五个因素: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哈佛EQ/情商设计》指出:“情商较高的人,多数是社交能力较强,性格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容易投入,正直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为丰富但不愈矩,自处和处人都恰到好处。”情商作为非智力因素,反映了情绪、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对成功的巨大影响。有学者认为,一个人学业或事业的成功,智商占15%,情商占85%。良好的情商素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重视情商培养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情商是人的特质,忽视情商就是忽视了人。当今的职业教育比较重视智商的教学与评价,却忽视了情商,忽视了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热情,不能适应职业学校生源素质变化的实际。近年来,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未能升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其中更大部分来自城市近郊、农村甚至相对边远落后地区。他们中不少人处于苦闷、彷徨、自卑的心态之中,无心向学,行为自律性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们,让他们重拾信心,以使其将来能奋起、搏击沧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力求做到贴近学生,深入浅出;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感受,启发他们独立观察、思考和感悟人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情商素质的培育,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可以说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成功之道。

渗透情商培养,优化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一)情商培养和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目的互相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育目的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政治课是情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只要摒弃空洞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引入生动活泼的情商教育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和有用性,学生定能乐于学习。

引入情商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情商的概念和情商培养的途径,把教育内容孤立为某章节的教学,而是把情商培养渗透在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情商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在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法制和公民道德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才能达到目的。情商培养可以渗透在以下的《思想政治教程》教学内容当中。

例如,在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学中关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符合客观实际”、“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努力培养奉献精神”等内容就是进行“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等情商素质培养的教育载体。反之,“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等情商素质培养,也是达成上述政治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所以,两者互为目的,互为载体,互为途径,互相渗透。关键是教育者要树立起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理念,善于运用政治课内容对情商培养和政治课教学目的互相渗透,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样的政治课教学也会让学生感到以人为本,学生越容易体验到学习的有用性,就越会焕发出学习热忱。

(二)在形式上进行情商培养,在体验中达成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以情商培养为切入点,在感悟中达成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学生对学习政治课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是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多采用“填鸭式”的说教模式。因此,以情商培养为切入点,突出以人为本,教育意图潜移默化,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优化政治课堂教育的有效途径。

政治课的重要教学目的就是力求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着力情商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来达成政治课的教育目的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情绪控制、自我意识、人际沟通等情商培育内容作为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内容紧贴学生的言行实际,特别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从而达到学生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对此,学生容易理解,乐意接受。“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以自我意识、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激励等情商培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道路的矛盾性,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如何实现教学目的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创设和运用“案例链接”、“资料卡片”等教学资源来讲事实,摆道理;通过创设“议一议”、“想一想”的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人生的道理,努力克服刻板的说教。例如,运用以下几种提高学生热忱度和有助于体验“成就感”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热情正视别人、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练习爽朗地笑、学会赞扬自己、养成当众发言的习惯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感悟达到教育目的,起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综合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情商培养为切入点,常常达到一般德育训导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参考了《哈佛EQ/情商设计》提出的“自我激励与激励他人”的做法,结合实际总结出我的教学投入原则:如牢记所教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注意个人形象,令学生喜欢教师;要喜欢“后进生”,使学生重拾信心;巧妙予以表扬,使学生增强成功感……我经常对学生讲一句话:“彼,人也,余,人也,彼能是,而吾乃不能是耶?”对学生激励很大。

创设适合情商培养的教学新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达成政治课的教育目的情商培育和政治教育互相渗透,决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根本的做法就是摒弃灌输说教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教学。例如,近年在职业教育中被普遍推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好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主题及教学条件进行设计,其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实训式等多种形式,其要旨是必须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搭建合作学习的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生动的教学形式,使其在明辨是非的学习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体验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同时,在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在当众发言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在辩论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以“小品演绎法”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以平时观察到的各类正反面的事例为素材演练小品;以“情境演绎法”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组织学生模拟小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问答实践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引入情商培养的理念,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政治课的课堂教育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优化政治课教学的功能。

参考文献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5篇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45分钟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高中生的责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其教育目标旨在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懂得为他人、为生存的环境负责,为世界的发展着想。而高中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就决定了在其课程教育中进行责任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中政治课教育过程中贯穿责任教育,对学生的成才及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在课堂教学求知中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历来重视学生的责任教育。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大力培养我国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求知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可取得责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较好地提高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的课程内容是实行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中政治教师要实现在课堂教学求知中实现责任教育的目标,就要充分利用好高中政治的课程教材内容,善于分析教材、因材施教,善于把其中的责任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责任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找准教材责任教育因素与学生责任教育的契合点,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开篇第一单元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内容,可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进而形成学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理性的绿色环保的消费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可适时引入“中国游客在德国旅行时在餐馆因点菜过多吃不完而被罚款”等这样的事例,紧密结合当前中国正在掀起反对浪费之风的形势,通过生活实际丰富课程教材内容,通过社会生活与教材教学的互补,使学生意识到:金钱是自己的,资源是社会的,从而在教学求知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只要教师善于做“有心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就可以挖掘出很多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学求知中对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二、把政治教学延伸至家庭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促进社会责任形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场所。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庭也应付起该负的责任。把政治教学延伸至家庭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促进社会责任形成。把学校的政治教育延伸至家庭教育,要把作为监护人的父母等家庭成员应履行相关的教育职责与学校的责任教育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巩固学校政治课的责任教育效果,还可达到深化学校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把学校的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可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感激生养自己的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培养学生对父母对家庭应有的责任,进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另外,家庭作为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三维育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接轨的重要纽带,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责任教育的成效。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向家庭教育延伸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从而促使学生健康的社会责任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师与家庭在学生责任教育上的对接,促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教育要求保持一致,避免责任教育目标的“双重性”,避免家庭教育削弱学校责任教育效果。高中政治教师要注意教予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力戒溺爱和包揽孩子一切的错误的育子观念。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为父母分忧的责任意识,可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可通过家务劳动的生活生活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意识到自己对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应负起怎样的责任,真正懂得在家体贴父母、在校努力学习、尊敬老师是一种责任,增强内在的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把政治课延伸至家庭教育,有利于把学生对教师的责任感与对家庭的责任感融为一体,并在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这种责任意识逐渐转变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达成我们的社会责任教育目标。

三、把政治教育延伸至社会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高中政治课的责任教育、家庭的责任教育是为形成学生社会责任服务的,它来之社会,最终要能服务于社会,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与生命力。把高中政治的责任教育延伸至社会教育,有利于促使高中政治课的责任教育、家庭的责任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升华,最终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对教师、对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提升到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如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假期限学校可布置学生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社区,搭建起学生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解决问题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努力学习、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提高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这不仅仅需要学校内部政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政治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有效配合,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支持,把高中政治课教育延伸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可形成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更有利于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世保:《责任教育研究与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7篇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中学 孙金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一、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张扬,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不断深化与优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政治课实效,朝着素质教育目标大步踏进。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因此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育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努力探索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探究的教学模式。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意见,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阳春三月看人大》这一目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然后设置有关的问题情境:1、你认为上述角色中,哪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哪些人不具备选举的资格?为什么?2、如果你当选为人大代表,你准备在人大会议上,提出哪些关于关系民生的提案?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创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政议政的意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了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而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往往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和创新动机的激发。

二、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小布什”,“伊拉克战争”都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不过有的很幸运被挖掘出来了,有的很可惜被扼杀在摇篮中,这个“凶手”很可能就是我们老师自己。正如曾经听过青岛市教科所翟所长所说:“误人子弟不是知识上的错误,而是在于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残害孩子的天性”。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通常不鼓励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办法,甚至反对和压制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将学生教的没问题了,那就是成功了。而美国认为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出,那就是成功了。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是要去尝试一下,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支持。所以我们应精心地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创设智力上有挑战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四、注重课内外实践,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杨振宇教授指出:"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新能力就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创造无不是努力实践的结果。16岁的爱因斯坦能够想象到光会出现什么结果,并不是偶然的,这与他从小就接触社会、细心观察事物分不开的。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第8篇

依标施教,即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一个课题让教师施教,另一种是定一个课程目标让教师施教。前者是用课标去解读现行教材,较为常见。除补充一些材料,该形式采用的课程资源基本出自现行教材,且基本按照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后者依据课程目标由教师自己组织教材,其显著特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对现行教材进行处理(幅度大),且常常不按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现行教材只是其达成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甚至可以完全不采用现行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基本程序如下:

显而易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揭示了依标施教的实质:很好地架构了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途径。当然,其前提是准确解读课程标准,而关键是科学研究学情。

一、前提:准确解读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必须予以准确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教学特点;科学研读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每一条细则,微观上把握学科教学要求;逐字逐句研读课程内容,明确哪些是针对学生为主体的行为目标的规定性要求或者说是刚性要求,哪些是针对教师教学活动建议的指导性要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落脚点又在哪里。具体应处理好以下两大关系。

1.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先有课程标准,而后才有教材。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具体需要,对现行教材进行重组,甚至自己编写教材。但教材毕竟是专家的精心之作,而教师受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日常工作精力等因素的牵制,要重组或者重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科学取舍,补充其他的课程资源,整合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中,关于“耕海牧鱼”教材提供了日本案例,关于“水上都市”教材提供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案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本地教师完全可以在“耕海牧鱼”教学中引导补充本地资源,如探究“象山的渔业生产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水上都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的形成、发展、特色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与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相比,本地案例更为学生所熟悉,效果当然会更好。

又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中的“人口与人种”,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但教材只提供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两幅图以及关于“截止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人口密度的概念”“三大人种在皮肤、头发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外貌方面的区别”等一些文字材料。为此,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补充“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世界人口迁徙图”, 与现行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的静态特征相比较,它们的动态特征更符合课程标准“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的要求,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地图上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对世界人口与人种产生历史和空间上的全面认识,从而自然地理解了“为什么黑色人种除了集中在非洲,不少也生活在美洲和大洋州”的原因:奴隶贸易导致人口迁徙。

2.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

课程标准是纲,是课程目标,自然成为确立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即指课程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也等同于课程目标,可以是一册(册教学目标)、一章(章教学目标)、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或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此时等同于课时目标);课时目标仅指一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指向最明确、结果最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目标要通过三年甚至更长的教学才能达成,所以教师要学会科学分解。

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一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是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实现的,我们在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初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接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到最后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又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这一课程目标可以分解成:描述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概况;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所分解的四项内容就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与达成的教学目标。

二、关键:科学研究学情

【课例1】课标2-4-3:引用典型事例,说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A教师解读课标后,分析了自己所授班级的学情,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中“古代科技的典范”中的“指南针和印刷术两个科技发明”的内容,将“火药”和“棉纺技术”安排在另外的课时,同时拓展了关于iPhone的最新成果,比如导航、手机报等作用。由于A教师将教学内容定在了该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非常好,最终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同样的内容目标,B教师则大胆地选择了科技领域里农业方面的发明,以“跨越时空谈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为课题,以农业生产工具及农耕技术在我国各时代的演变为线索,重组了《历史与社会》八上中的有关内容,并引入了相关课外知识,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在不同时代(远古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的演变基础上,分析它们是如何给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应该说B教师专业技能扎实,教学方式多样,力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但由于脱离了学生的学情——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互动不足,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新课程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只有根据学情组织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达成目标。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将教学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才能有效确定教学起点。

【课例2】 课标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C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中的第86-87页有关“张骞出使西域”以及第99-101页有关“丝绸之路”等内容,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了与此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重组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了相关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设计以“张骞其人”—“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为线索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张骞这一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利用大量的考古发现、中外历史文献对丝绸之路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绸之路在沟通亚欧两大洲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张骞出使西域事件对历史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教学内容传授恰当、灵活,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D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中的第78-81页“秦朝一统”内容。教学设计先以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统一后采取措施加强统治”—“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嬴政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如何统一六国及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疆域等方面所采取的巩固措施,从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嬴政其人及其实施的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学目标达成度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