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三峡的诗句

关于三峡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三峡文化;内涵;探究

三峡文化,是以三峡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位置优势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认同性和归趋性的文化体系,即三峡地区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要研究三峡文化,必须先认识和把握其内涵。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神奇的山水文化

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峰的万里长江跌落四川盆地后即呈巨龙腾飞之势,一泻千里,切开巫山山脉,形成了壮丽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各擅其美,瞿塘峡以雄伟险峻闻名,巫峡以秀丽幽深著称,西陵峡则以险奇峻美取胜。三峡不仅有极具观赏价值的山水文化,而且有饱含科学价值的山水文化,如西陵峡陡山沱岩层,是世界上震旦纪、奥陶纪岩层最典型的剖面之一。奉节的天坑和地缝、世界上最大的岩溶竖井云阳“龙缸”、中国最大的溶洞利川腾龙洞等,无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二、悠长的史前文化

三峡文化始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峡地区是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遗址的重要地区之一,重庆巫山大庙龙骨坡的“ 巫山人”,时代距今约万年以上,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湖北长阳大堰钟家湾的距今约200万年的“ 长阳人”化石,是长江流域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数百处之多,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科学发掘和精心研究,揭示了在时间、区域、文化内涵等方面不无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古代文化的不同类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谱系,即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由此可见,三峡地区是史前时期原始先民生存劳作的重要地区,是长江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三峡地区是古代巴人生活的主要地区,公元前8世纪左右,今川东和重庆一带出现了巴国。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 巴始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江州即今重庆市区,垫江即今合川,平都即今丰都,枳即今涪陵。自先秦至唐宋,今三峡西南部曾先后分布着濮族和僚族,其椎髻、凿齿、着通裙、织斑布、住干栏、击铜鼓、行崖葬等民俗文化,也极具研究价值。宋代以下,巴、濮、僚人大多融入汉族,只有居于今湘鄂渝黔交界山区如清江、澧水中上游等地的巴人,因山高水险、森林密布、地形幽闭,仍保留着古老的民族习俗,成为近代土家族的先民。此外,三峡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苗族、瑶族和侗族等,同土家族一样,他们的文化也各有特色。

四、丰富多彩的民生文化

民生文化主要指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文化。桑蚕丝帛文化是三峡地区服饰文化的特色。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教民种桑养蚕,巢丝织帛,是中国桑蚕生产的发明者。当地流传一首《竹枝词》(奉节白帝城碑刻)也有“蚕乡家家板屋连,缧车低就树阴圆”的诗句。史载夏禹在涂山举行盟会时,“ 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可见当时巴人就以丝帛作为贡品。时至今日,三峡地区人们在婚丧嫁娶中仍以丝帛作为最珍贵的礼品。鱼盐茶橘文化是三峡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三峡人们傍水而居,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如长阳香炉石等夏商周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鱼钩、网坠、鱼猎敲砸器具等。三峡地区自古为食盐重要产地,《水经注・江水》、《华阳国志・巴志》均谓三峡乃至川东是盐业的兴盛之地。《后汉书》引《世本》关于盐水女神劝廪君不要离开时说:“ 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其实,神女以“盐水女神”名之,本身就说明盐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崇高的地位。三峡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产茶地区,据称巴王向周武王进奉的贡品就有“ 丹漆茶蜜”。茶作为一种饮料被广泛饮用,始于汉代巴蜀地区。茶从野生到家植,从引用鲜叶到精细加工,是三峡人民的巨大贡献。

五、神秘的宗教文化

远古时期的三峡先民尚处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阶段,思维朦胧,认知有限,对宇宙万物因无法理解而产生种种神秘之感。于是,他们便想方设法寻找自己所熟悉的神祗来庇佑自己,从而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宗教崇拜对象,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鬼神崇拜。三峡先民视土地为地神,有祭土地神、祭秧母神、给果树喂年饭和下定钱、惊蛰射虫等习俗。三峡地区的一些形状奇特的山峰和岩石,如神女峰、马归山、黄牛岩和石宝峰等,被幻想成为某种自然神灵而被披上神秘的原始宗教外衣。三峡古时因航道曲折、江水湍急、暗礁丛生,先民只好把自己的安危寄托于神灵,从而有了航船过峡前祭水神和龙王的宗教习俗,不仅留下了镇江寺祭坛、黄牛庙等祭水遗迹,而且编织出天生桥、仙人桥、九龙奔江、下牢溪、夜明珠、流来观、白龙井等与水相关的神话传说。鬼神崇拜在三峡地区颇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丰都鬼城。鬼城看似渲染的是“ 阴曹地府”鬼魅的生活情景,却具有惩恶扬善的警世功能。

参考文献:

[1]彭万廷,屈定富,巴楚文化研究[Z]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项目《三峡移民文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SKT12。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于星星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星星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诗句全文如下: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秋夕》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诗句全文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翻译】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诗句全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嫦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诗句全文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

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小星》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中,其诗句全文如下: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

《西江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其诗句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观沧海》第六句,其诗句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鹊桥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观。其诗句全文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翻译】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舟夜书所见》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查慎行。其诗句全文如下: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渔家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诗句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过零丁洋》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诗句全文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江楼夕望招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诗句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闺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诗句全文如下: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翻译】

月落星稀眼看东方就要发亮,一夜未睡孤灯还摇曳着昏光。披起衣服走到门前急切探看,恼恨那报喜的鹊声把人欺谎。

《滕王阁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诗句全文如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旅夜书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诗句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贼平后送人北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其诗句全文如下: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温如。其诗句全文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长安秋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赵嘏。其诗句全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

灰蒙蒙的云雾夹带着寒意天刚刚亮,宫殿四周开始呈现出深秋的景色。稀疏的晨星伴随着从边塞上横空而来的大雁,凭楼眺望忽闻笛声引起无限乡愁。篱笆旁紫色艳丽的欲开未开,十分静谧,池沼里莲花花瓣已凋谢。故乡鲈鱼正鲜美而我却不归去,又是何苦戴着南方的冠冕学楚囚。

《阁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诗句全文如下: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夜夜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约。其诗句全文如下: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译文】

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银河与北斗星都是在无知无情的空自流转,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不管天寒地冻,依然踏起织机,织起布来。泪流不止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听着鸡鸣声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哥舒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西鄙人。其诗句全文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译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很高;哥舒翰夜带宝刀勇猛守边。至今吐蕃族的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题金陵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其诗句全文如下: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译文】

镇江附近的金陵渡口,静静地坐落着一幢小楼,夜宿的远行人,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无穷无尽的乡愁。明月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尽,隔岸几点灯火闪烁,照亮的可能是对岸的瓜州。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其诗句全文如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短歌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曹操。其诗句全文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河记述;写意;长江;黄河;湘水

I206.2

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环境关怀中,古人对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水经撰写传统,《尚书・禹贡》《山海经・五藏山经》《山海经・海内东经・附篇》《水经》《水经注》以及《水道提纲》等皆为这一传统的具体体现,对此学界研讨之声不乏。与这种基于理性层面的记述方式不同,另有一种别样的记录江河的传统,这里姑且称之为“写意”。流水既可以被严谨书写,上升为“经”,也可以被审美观照,行之于诗,在古人对河流认知、探索以及渐次亲近的过程中,写意与撰经同等重要,并行不悖。当撰写水经的传统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时,写意江河似乎也不应当被忽视,值得我们返顾一论。本文试在唐诗语境下,以横贯大陆西东的长江、穿越中原腹地的黄河和地处中南一隅的湘水为例,展现唐代诗歌中充满着文人情怀的江河印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流水,性情不同,趣味也不同,此非一个“乐”字可了,品读唐诗意象,见此情形多矣。能够进入唐代诗人眼帘的江河并不多,文学意象较为丰富的大水脉只有长江、黄河、渭水、汉水、湘水等,他如辽河、珠江或闽江,彼时尚远在多数诗人的视线之外。河流大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在诗歌世界里,其灵性、其精神往往通过多个意象体现出来。意象让河流变得诗意,河流因意象而丰富厚重;江河意象的形成固然与其水之清浊缓急、流之长短曲直有关,但主要还是历史文化背景使然。

一、长江:一脉水流,两重遗恨

唐诗中与长江有关的意象很多,如江水、江岸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其中涵义最为丰富和隽永的是江水意象。流动是水的特性,逝者如斯,但在诗人眼中,流走的不仅是水,更是水上所载之舟与舟上济渡之人,而那人,又是刚刚道过珍重依依惜别渐行渐远的至爱友朋。所以,江水意象之内涵与世间情事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便是离恨。水边多别离,非独长江如此,但在唐人笔下,江水着墨最多因而也最为突出。一脉水流咏出两重离恨,仿佛世间所有的离愁别绪,都融进那无语东流的江水中了。首先,诗人以江水喻永恒,恒长但无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数句道出了永恒宇宙与无常人世的强烈对比,永远的江月、恒长的江水把这种对比推向极致,诗人的感伤喟叹在诗行间显现无遗。这是江水意象喻指的第一重离恨――死生之离、终极之恨。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水永远东去,而人类纵然绵长永久,个体生命在存留瞬间之后,却不得不匆匆舍下亲朋故旧、辞别所依所恋,永远地消失离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江水相比,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世间的死生之离日复一日无休止地上演,对应着江水年复一年表情似霜地流过。只要这一幕无情的对比仍在,诗人的离恨便永远不可能消解,这一层别离,留给读者的是关于生命深邃的哲理性的关怀。非但生命如此,历史的风云变幻、朝代的昔更今替在江水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天地一刹。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战场》云:“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吴公台为南朝古迹,位于扬州江都县西北。诗人登古台而“惆怅南朝”,托古咏怀,发思古之幽情;人事已往,惟馀旧垒古台,只有那江水,昔也东流,今也东流,江潮起落,日日如此,任凭诗人洒落再多的惆怅感伤,也留不住它匆匆的步履。

其次,诗人托离情于江水,诉不尽别愁,这是江水意象在唐诗中喻指的第二重离恨――情感之离、久别之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老友与诗人辞别,乘舟东下,诗人久立黄鹤楼头,向舟行方向眺望。他掠过江面上点点帆影,目光惟聚老友所乘之舟,直至孤帆消失在碧空尽处。其时正当百花争艳的阳春三月,长江之上必是舳舻相属、万里连樯,何以仅见“孤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孤帆”者,实乃诗人彼时唯一用心凝神之处,伤别、惜别,千般不舍都在此二字中了。诗歌至此,情意已见,但高明的诗人于诗尾巧用江水意象,再吟七字,将诗意伸足。舟帆行出视线之外,诗人的情感却并未因之戛然而止,那兀自东去的江水,不正似诗人满腔的依依惜别之情,追随着友人离去的步伐,滔滔汩汩流向天边、言虽尽而意无穷。明人唐汝询言:“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1]632诚是。托离情于江水,无江水意象入诗,诗人的言外之意恐怕得不到如此完美充分的体现。这种寓无尽之别情于无边之长江、赋抽象之思绪于具象之流水的写法在唐诗中可谓俯拾即是,伴随着“无情”的恒长,唐诗中不时响起一声声喟叹。上引张若虚诗句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下吟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情在此由自然之景转向了人间之情,这一转变的巧妙实现,得力于有情江月与无情流水的互衬,孤月年年执着守候、江水却日日兀自流走的意境描写与世间男女“郎无情妾有意”的无奈何其相似、足可比照。江水是恒长的,但这恒长中带着大自然的冷漠与无情,任凭人世的聚散离合一番番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且汩汩流淌、滔滔东去。他如韦承庆《南行别弟》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李商隐《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云:“迭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所抒情怀皆属此类。

唐诗中的长江,既有上述鲜明的江水意象,也有夹峙江水的两岸意象,后者主要集中于三峡地区,如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诸意象中,属猿啼着文人之色较多,因而文学意味也更浓。此意象常见于江上行舟诗中,所谓“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2]388,举凡游子客愁、失意怅怀、舟人漂泊、生计多艰之悲全由“猿啼”二字起,而这数种悲感,又皆自“别离”而来――客愁因离乡起,失意因去国起,漂泊因辞亲起。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1748这使人听罢泣下沾裳的泪,其实质依旧是离恨泪。因此,猿啼意象在唐诗中的使用,给江水又平添了一层离恨。借猿啼写离思客愁的诗例极多,如僧贯休《三峡闻猿》云:“历历数猿声,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马戴《巴江夜猿》云:“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露滴古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二诗表面上只写猿啼而不言客愁,但不言愁非无愁,实无须径言也,所谓“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者,均是愁苦离恨极深之语。可见“猿啼”或“猿鸣”在长江行水诗中是一个诗意的符号,有“闻猿”、有“夜猿”,有“啼”、有“听”,则“离”、“思”、“愁”、“苦”等情感自见,而诸语皆不必明白道出也。刘禹锡的《竹枝词》似乎是个例外,诗云:“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末二句说愁人自愁,愁肠自断,干猿啼何事?诚然,清猿晨啼,其声本无所谓喜,亦无所谓悲,但愁人若非自悲,又怎能听出悲来?此诗感情深沉,一反常语,也一反常意,离思恨意明明因闻猿而生,却偏说不是此声悲。品其诗味,究其实质,岂非反语正意?因了猿啼又撇开猿啼,其间愁肠百结,比正用猿啼意象更增十倍。

江水可代永恒的自然,反衬出人世之短暂,又可代离愁,喻其不舍,谓其难止。永恒出自无情,感伤缘于短暂。诗人以有情写无情,以无情衬有情,死生之离也好,情感之离也罢,两重恨都从无情中来;而无论流水,或是猿啼,又都在有情之中。江水,原只是一脉长流蜿蜒,却如此生动地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个语码,任其撷入诗行表情达意,唐之诗人赋予长江者,何其多情而生动!

二、黄河:天水豪迈,难求一清

黄河以其奔腾的气势、不羁的性情入唐诗,而唐人笔写黄河者,又以李白最为特出。举凡河水一泻千里之壮阔、撼山动地之咆哮、横空出世之超迈、落天走海之豪放,都能在李白笔下找到非凡的描摹,河水的自然意象因之在唐诗中定格。

著名的《将进酒》开篇即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唐人心目中,黄河之水好似从天而降。这种对河源的有趣认识和诗性定位大概出于两方面缘由:一是古人认为“河出昆仑”,而昆仑连带着天庭西王母的各种传说,陌生与不知导致了神秘和猜测;二是河水自高原冲落,沿途经过龙羊峡、黑三峡、青铜峡、晋陕、崤函等多个峡谷,坡降极大,水流湍激,其势威、其情壮,恰好比银河自九天陡然坠落。当然,河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诗人瑰奇的想象、夸张的语词足以写尽黄河源远流长似从天降、万里雷鸣东走大海的非凡气势。同样以精彩绝伦的诗笔描摹河水之壮阔宏大的还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谷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这是李白在华山之巅看到的黄河。河水源长,像一根细丝自天际逶迤而来;然甫出龙门,山开地阔,便豁然奔放一泻千里,洪波滚滚直冲西岳。山阻水势,但见河水咆哮着,劈山开道,奔腾入海,声如雷霆,壮若被激;河面上浪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绚丽斑斓。李白笔落惊天,仅此数句便将河水的神韵――不可遏制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气势、怒涛卷起的色彩、生命跳荡的动感刻画了出来。“气势”是河水的性格,也是其自然意象在诗国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所指。笔写这一意象者,还有骆宾王《晚渡黄河》之“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王之涣《凉州词》之“黄河远上白云间”、孟郊《泛黄河》之“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羽飞作风,惊龙喷为波”、温庭筠《拂舞词》之“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等等。就唐诗中描写河水气势的作品言,不论阶段抑或风格,与李白咏河诗句相较,皆可谓内容无出其外、成就无出其上。

河水入诗,不独在自然意象,亦在社会意象,此其与长江不同之处。自然意象以气势胜,社会意象以悲凉或深沉胜。唐时,黄河上游陇西至河套一带实为胡汉之间的界河,乃边塞所在,渡河即出塞,渡河者多为与胡人作战的将士或边地幕府文人。从这一意义上说,河水又与戍边、边战有关,并进而与边关之思、征人之恨等情愫结下了不解之缘。王昌龄《旅望》云:“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首句“白花原”一作“白草原”,当以后者为是。《(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六・绥德州清涧县”条载:“白草原,在县东百三十里,黄河岸侧。”[4]诗歌之作地既明,则“望京师”、“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云云,其情其景,皆有了着落。唐汝询评曰:“京师辽远,边土萧条,彼马首而东者谁乎?大都皆狄虏也。此出塞之初,周览边庭之景象如此。”[1]648唐氏所解或未可尽信,然昌龄之诗意显豁:河水奔流无尽,可诗人并不想彰显其落天入海永不停息的力量,而是借此抒写渡河者的孤独、寂寞和一眼望不到头的乡关之思、盼归之怨。河水在这首诗中呈现出的是与上一意象完全不同的面貌,不见声之洪势之壮,而是绵长不绝的离恨和凄苦。又有柳中庸《征怨》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王偃《明君词》云:“北望单于日半斜,昭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诗语不仅明确表达了黄河两岸胡汉相隔之意,而且在河水中融入了背井离乡渡河出塞者无尽的幽怨泪,烙进了浓重而悲凉的历史感。

作为社会意象的河水,还有着深沉的政治蕴含。河水在流经黄土高原时裹挟了大量泥沙,所以,“清湛”二字与河水无缘,早在战国时期,“浊河”便是黄河的名称。黄河中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大都沉积在下游,下游河床因此不断淤高,水患严重威胁着下游民生的安宁和祥和。于是,决溢、改道、泛滥、治沙与河水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如影随形。古人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所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人寿促而河清迟,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河水清流,几乎没有可能。河水总是浑浊的,浊时常有清时难,由此,联想到政治清明的难求难遇,“海晏河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君主圣明、天下太平的象征,一如传说中的天下大治即有凤凰朝仪。于是,雄浑奔放的河水因为“圣人出则黄河清”的政治期待而拥有了严肃的政治意义,“临河俟清”或“河清喻治”成为它最常见的社会意象,其诗歌抒写特点是只重意象内涵而无须临河望河,实其意而虚其水,上引李白诗句“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便是“临河俟清”意象径直的表白。有不少唐诗直接喻盛世为河清加以正面颂扬,如张说《东都宴》云:“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杜甫《洗兵马》云:“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颂。”薛逢《九日曲池游眺》云:“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这些诗句逢盛世而咏河清,用朴素的语言极好地诠释了河水“河清喻治”的意象内涵。“河清”在诗人笔下,或用于开启全篇,导引出如泉诗思;或用于总括全诗,使诗意戛然而止。它代表的是盛世、治世、太平和一统,是诗人热烈洋溢的歌咏、激情满怀的颂扬。河水在这类诗中,失却了它雷霆万钧不可阻挡的气势,但拥有了深邃的历史政治内涵。

哲学家认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在诗意的河流之上,人们可以无数次地往返。可以这么说,河流既是自然景观,故而催生了撰经的记述传统;也是文化景观,由此触发了写意的传录方式。从新文化地理的角度看,文化景观不是一个客观“现实”,一个可以在世界的“某处”被发现的“现实”,而是多重现实的并存,意象的河流即是一例。唐人踏进不同的江河,犹如跨入不同的诗意领域,由此引发的感触和诗兴也全然不同:伫立江岸或泛舟江上时,诗人就进入了多愁而有情的水上意象空间;相反,面对着自天际逶迤而来、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无论济渡还是远眺,诗人总免不了因其壮美而感发吟哦,又在浊河岸上浮想期盼河清海晏。而远在江、河之南的湘水,其水体之清绝、传说之凄美,加上多重的历史元素和南来北往的失意士子,给这一文化景观增添了一抹悲怨而又超然的色彩。我们通过水经撰述,可以阅读到不同水系、不同河段在不同地形、不同季节的流淌,字里行间的目移让我们认知江河的自然特性;而当我们解读了唐诗中的流水意象,熟悉了江河诗性的奔流,就能临水而神思,远隔万水千山悠远时空,在唐人笔底诗意的流水中徜徉,和它们情感共鸣。写意之河与撰经之河的不同,或即在此。

参考文献:

[1]唐汝询,选释.王振汉,点校.唐诗解[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牛肃.纪闻“巴峡人”//太平广记:卷328(“鬼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按《艺文类聚》卷7、《太平御览》卷53所引稍异。

[4]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曹寅.全唐诗:卷175[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六)//曹寅.全唐诗:卷184[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陈羽.湘妃怨//曹寅.全唐诗:卷34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卢仝.有所思//曹寅.全唐诗:卷38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裴夷直.赠美人琴弦//曹寅.全唐诗:卷51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贯休.善哉行//曹寅.全唐诗:卷82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陶翰.南楚怀古//曹寅.全唐诗:卷14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李群玉.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曹寅.全唐诗:卷56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黄滔.灵均//曹寅.全唐诗:卷70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孟郊.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曹寅.全唐诗:卷372[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柳宗元.渔翁//曹寅.全唐诗:卷35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李中.览友人卷//曹寅.全唐诗:卷749[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1]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曹寅.全唐诗:卷815.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曹寅.全唐诗:卷147[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秦韬玉.长安书怀//曹寅.全唐诗:卷670[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贯休.偶作因怀山中道侣//曹寅.全唐诗:卷83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4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快速地总体了解课文内容,可运用互联网搜索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集,这对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纲自主搜索、了解、感受作者的主旨情感,感知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感下完成这篇作品的,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观潮》一课时,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掌握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写《观潮》,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奇景。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从4个方面写观潮。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所以学生很容易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或是大致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学深学透。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信息技术课件或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接着讲怎样看云识天气。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演示说明,只是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课文内容是不容易理清课文思路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与教材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向沙漠进军》这样的课文时,这一类课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会记住一些死知识,人文教育不能很好地体现。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又如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三峡有着充满诱惑的美丽风景,假如教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只是被动的欣赏美丽的画面。为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段、图片,自己制作成动画或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赏析三峡,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注重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其课文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课文。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融于一体,形成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再现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领悟教学内容,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的主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如果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对诗歌内容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又如教学《春》一课时,在讲授新课前,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4幅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春天美景的全文朗读录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春色和著名播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有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绝妙。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多年来,由于学校财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课外读物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初中尤为严重。校校通工程的开通,信息技术的运用,网上书库的普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校校通工程的开通,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很方便地在每周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学校网络教室开放的时间(学生每班每周3次每次1小时),进入学校网上图书室,搜索阅读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传统图书,查阅教辅资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课文前进行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引导学生网上搜索中国近代史有关和日俄战争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写作背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开辟“语文吧”,在网站上创建讨论组和与课内相关联的“QQ群主题”,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撰写发表小论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也可以定期更换语文基本知识的专题,指导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如在教学《藤野先生》《白杨礼赞》等课文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搜索相关的资料和动画视频信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探索和拓展知识面,网上阅读,相互交流,拓展阅读时空,优化阅读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 涂晔.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 宋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5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5篇

摘要:古诗富有涵养,极具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适于大声诵读与细细品悟。不过,观察眼下的古诗教学,用时不多,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一个角度出发,简略谈谈强化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语言凝炼,含义深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本人在此抛砖引玉,就一些小学古诗教学的具体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好材料。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

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消沉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呈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即可心领神会。

二、入情入境,体验情感

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辉。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意地教古诗,细细领略古诗的韵味。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描绘出而生活中又有的声音动态想像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把学过的《村居》诵一诵、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再现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诗歌《瀑布》,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磅礴雄伟的气势呢?在学生欣赏意境、感受美景时,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时,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

四、抓住关键,再现意境

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内在的“情”(意)与外界的景物(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诗人往往依靠它蕴蓄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感情,以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教学古诗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深刻含义。要做到这一点,再现诗歌的意境是个关键。怎样再现诗歌的意境呢?这应从分析景物入手,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意境中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开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使形象充满了感情,意境也自然生辉,读来流利酣畅、潇洒自在、欢情满纸。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融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五、见缝插针,大量读诵

低年级的学生大量诵读古诗,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而且古诗中关于思想、理想、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左右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启迪儿童想象,净化童心。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6篇

我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中国经济史实际状况的,要数伊懋可(Mark Elven)教授。他曾长期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任教,后来转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20年前我去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恰逢他也从澳洲来牛津访问,我们有过深入的学术流。伊教授提出过一个“高度均衡陷阱”的理论,被很多中国经济史学家采纳。他认为,中国传统经济在宋代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传统经济的框架内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到了明代和清代,技术进步停止了,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剩余,生产的增长仅仅够上人口的增长,亩产量和人均产值都处于停滞状态。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增加投入,以刺激技术进步。由于增长停滞,没有剩余,不可能增加投入,于是技术没有进步,只能造成生产继续停滞。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所谓的“高度均衡陷阱”,仅仅依靠中国经济自身力量已经不可能跳出这个陷阱。进入近代以后,外来技术和外来资本刺激了中国经济,使它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外来影响仍然很有限,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外国投资只有中国人均5.7美元,而且除了沿海沿江地区,广大内地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所以中国经济从总体上说,仍未跳出“高度均衡陷阱”,仍然处于不发展状态。

按照伊懋可的理论,中国经济真正跳出“高度均衡陷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事实上,也是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才推动了第一波的发展浪潮。以开放促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自我循环,行政控制下的自我满足,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了作用,进而推动了技术进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证实了跳出“高度均衡陷阱”所带来的经济活力。

当前中国经济又面临新的发展困境,破解难题的办法仍然要从跳出“陷阱”的角度去寻找。扩大开放,倒逼改革,进而以技术进步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我想这也是从近现代经济史中可以获取的教益。

伊懋可关于中国经济史还提出了第二个“陷阱”的理论,他认为水利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陷阱,故称为“水利陷阱”。他说,中国缺乏水资源,河流多泥沙,降雨量分布不均,森林植被少,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禀赋。所以历来是前朝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水利设施,后代不得不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修这些低水平的水利设施,或兴修新的水利工程。这样,即使有社会剩余,也会被消耗殆尽,无法形成技术进步所必须的社会积累。伊懋可在自己提出的这个理论面前,表现出的是宿命和保守。他甚至认为,现在还看不到中国跳出这个陷阱的办法。

在跳出第一个“陷阱”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剧烈变化,由此招来自然的严厉报复。年年兴修水利,年年遭遇水旱灾害。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多少前无古人的旷世杰作,却无法匹敌全球气候的灾害性变化。这似乎应验了“水利陷阱”的说法。并且,由这个理论引伸开去,我们又看到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还是森林植被极佳的区域,甚至秦汉时期塞外风光还可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来描绘。但是现在,荒漠化、沙尘暴成为整个华北、西北地区的威胁。现在连雨水充沛的云贵地区也常曝干旱和石漠化的新闻。今年的长三角和整个南方广大区域高温酷暑,旱情十分严重,而北方则大雨滂沱,水涝成灾。至于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触目惊心,全球性的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大范围的雾霾影响,水体污染,食品安全危机四伏。人类的生存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因此如果把“水利陷阱”的概念作合理的放大,应该称为“生态陷阱”。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7篇

一、教学中的困惑

1.情节冲淡,师生缺乏沉静

“散文没有小说似的幻想和情节,缺乏戏剧的戏剧性,也不像诗歌一样,专事抒情,穷求韵律。”情节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对文字有深厚感悟的人才会去涵泳隐藏在冲淡情节下的情感,所以学生一遇到散文连称啧啧。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等文都是淡而有致,而学生厌于这种淡就无法抵达那份“致”了,更不用说思辨性极强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拿来主义》这类文本了。如何能使师生沉静,有效进入文本内部,这是散文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2.材料松散,阅读缺乏思路

散文文体核心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月居中天,众星拱之。如果在解读过程中没能揪住这个“月”,那么对文本的阅读多是低效或者盲目的行为,学生容易一头扎进纷繁的素材之中,文本的阅读兴趣骤减。如劳伦斯的《鸟啼》,如果没能扣住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这个主旨,那么读者看到的只是风景;《拿来主义》中如果不能掌握先破后立的章法就会文思断裂。如何透过材料理思路,寻草灰蛇线,抓文眼是散文教学又一个困惑。

3.语言优美,教学缺乏言传

散文语言是构建文本的最直接手段,品味和咀嚼语言是散文教学的固定重点。而这种语言醇厚的优美使读者氤氲在文采之中,对文字传递的情感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落入如诗歌过度解读就是破坏意境的窘境,在文本和学生之间牵线的教师大多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是将深深的主观情感嵌入无比华丽的辞藻之中,《荷塘月色》景色之后情感难以表达,学生缺少教师适可而止的启发诱导,此类美文有时会消解对主旨的引导抵达。

4.疲于应试,解读缺乏体悟

散文阅读教学基本上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进行,从语言、结构和意境等角度入手展开。散文的主旨大都可以纳入某个母题,譬如亲情、乡情;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生命的感悟,对宇宙的思索等等,但有些内容不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所能体悟的。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表现的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学生根本没有这么厚重的感悟。《前方》从人类离家到精神归宿的抒写也同样具有奥义。教师至多划些字词,对个别句子作一知半解式的讲解,体悟完全缺席。

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如文体自由,取材广泛导致教学内容模糊,信息时代学生接受快捷,教学低效等沉疴,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可行性

对有效教学可行性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这个话题的价值所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语文课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散文教学也包含其中。关于有效教学很多同行作了不懈地探究,如从阅读教学内容目标与内容统一、学科、教材结构化等三方面确定维度;也有对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从教学内容、美育视角和阅读心理入手提出了若干实施策略;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等内容为本文思考铺垫了道路。所谓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教学如何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去收获最大化的成果值得思索。

三、有效教学的对策

有效教学的对策是在教学目标之下,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情,选择使用高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巧的一种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遵循这种策略,能自然找寻到“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蹊径。下面拟从四个“点”来刍议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对策。

1.把握文本,点燃学生兴奋点

有的放矢说的是我们解读前要对文体特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散文以语言为材料,以结构为容器,以主旨为支撑架构全文,吃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点燃读者和文本之间共鸣的情感之火是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色彩”,文中的景、事都是作者情感的延伸,把握了这一点读者和文本就易融合。那么怎样点燃情感这个兴奋点呢?从文艺心理学而言,读者期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首先导课上要下工夫,如上《十八岁和其他》可事先布置学生的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然后在课堂上挑选几封信作为导课,课堂一开始将情感位势调整到相等水平,学生容易被教师吸引快速投入角色。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机会,创设情境以感染学生。在上《我心归去》时,文中有几处夸张的细节描写,“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作者渲染的寂寞、孤独与空虚学生可能感觉不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孤独寂寞时会怎样,本来有距离的情感在切身体会中拉近了距离。最后也可以用文本中最能打动人的语句渲染,世上最伟大的情感当属悲悯情怀,讲《安妮日记》时,教师可选择1943年7月26日星期一这则日记让学生用心朗读,体会在空袭中的战栗。有情感共鸣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借助情感这一媒介就能顺利达到对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三个层级性目标,即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抓住文眼,架构文本的支点

“文以意为先”,散文形而神不散的特点决定散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眼的重要性,纲举目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那么对于散文文本的支点就是这个纲,文眼或者中心思想。架构好这个支点,如磁石般可以吸附散落隐藏的铁砂,散文文本阅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直奔主题。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前提下寻找文眼,“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而这种不宁静的内心具体阐释就是朱自清写的情感,借助对荷塘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藏在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此为核心的材料辐射如小径漫步所见、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和想象江南采莲等内容全由这份情感串联。又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的情感支点是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丰富这份情感的是几幅温暖的图画: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散文支点时,不妨给学生一些指导,现成的文眼往往在文首或段首,如要求归纳的则要多练,掌握潜在规律,达到“白云回望合”的境界,给学生一些自信和期待,班杜拉的效能期待理论认为,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并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作更大程度的努力,众里寻个支点即这样。

3.穿透语言,凸显深潜的盲点

日本学者浜田正秀认为:“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散文文本的语言更富含作者的精神指征。“散文是一种有洁癖的文体。”作家赵瑜认为,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应该具备五个条件的第一个就是语言的要求,散文语言要求有诗性,这足以涵盖散文语言的优美洗练、质朴自然。语言是散文文本的外表,涉及到阅读观感,语言的好能使读者对文本一见钟情,但更多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穿越语言的丛林达到符合认知规律的有效性教学,从阅读心理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三个过程来看,第二阶段的“心理建构”就需要解读作品语言。如何穿透语言的壁垒抵达核心,首先得抓住诗话语言,即平时所说的优美语句,这样也契合高考考纲中对重要语句理解能力的培养。诗话语言包括优美的用词、诗句的引用和妙用修辞的句子。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时可以紧扣一些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诉诸视觉同时也录下了风雨的声响,“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富有听觉的刺激力;《乡土情结》中众多引用的诗句;《荷塘月色》中“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其次解读有哲理性的句子,《斑纹》中“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说出了面对恶必须以牙还牙的真理,《我的四季》《直面苦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也不乏哲理性语句。其它还有一些陌生化处理的句子、中心句、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等等也是解读对象。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及运用语言就印证了这一点,散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从某个层面说就是“学习语言”。

4.有的放矢,找准突破的切点

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第8篇

所谓“3+1”的阅读训练,就是在阅读一首诗歌时,在思考形象、语言、技巧的同时,要考虑感情。具体说来就是:形象+感情;语言+感情;技巧+感情。

一.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示例

下面以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来体会一下“3+1”的阅读训练方法。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阅读鉴赏“醉别江楼橘柚香”

形象与感情:江边;高楼;橘柚飘香。在靠江的高楼上设饯行宴,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眼前的景物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暗含离别后物是人非,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技巧与感情:乐景哀情。

语言与感情:“醉”字,借酒浇愁,暗示着“酒深情亦深”“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深情。

(二)阅读鉴赏“江风引雨入舟凉”

形象与感情:江面;风;雨;舟;行人。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气候已变,人的心情亦跟着变化。

技巧与感情: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吟咏。

语言与感情:“引”字与“入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凉”字最能表现离愁,“凉”写秋风秋雨的“凉”意,是身体的感觉,同时又是心理的感受。

(三)阅读鉴赏“忆君遥在潇湘月”

形象与感情:潇湘;月。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凄清。

技巧与感情:想象(虚写)。因为孤寂与愁苦,行人恐难成眠。

语言与感情:在叙写离别场景后,用一“忆”字,虚构分别后朋友月夜泊舟中。

(四)阅读鉴赏“愁听清猿梦里长”

形象与感情:猿啼;梦境。朋友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技巧与感情:想象(虚写)。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语言与感情:“愁”直接点明感情;“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运用以上“3+1”模式解读《送魏二》后,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八九不离十。

二.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原理

(一)诗歌阅读鉴赏“3+1”中“1”指的是感情

鲁迅先生认为诗歌有两种来源,一是原始劳动,一是原始宗教。不论是先民在劳作中,还是在对神明的顶礼膜拜中产生的诗,都离不开人的感情抒发。劳作中的愉快和痛苦,面对神明的恐惧和敬畏,都是先民发之为声的直接动因。

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就是诗歌产生的本源。正如德国格罗塞所言:“诗歌唤起一切人类的同一的感情,诗歌到最后创出了一种持续的心情。”古今中外的哲人对诗歌的看法都强调了感情。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与外国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基本上是抒情,而外国的诗歌大多是叙事诗。既然如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每一首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首先考虑必然是感情。

(二)诗歌阅读鉴赏“3+1”中“3”用意也在感情

1.形象是诗人抒情特有的方式

诗人的职责在于抒情,但诗人不能空洞地抒情,他必须把心中的感情通过富有一定感染力的审美形式抒发出来。正如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所说:“诗歌是赋予形象的思维。”有了这些形象,诗歌才有美的境界,才能产生艺术魅力。

诗歌的形象可以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类。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哪种形象都有各自的基本特征,都寄托着诗人的苦乐悲喜。诗歌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也都寄托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景物形象的类型有景物(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诗中的景物必然要浸染作者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既形象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李煜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起的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2.语言是诗歌的物质外壳

不论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中介,诗人们要创造出美的诗歌,就必须首先在语言上下功夫。

高考诗歌语言类题目有三类:炼字、炼句和语言风格。炼字、炼句两类是高考的重点,无论是哪一类,都要在把握语境含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或蕴涵的情感。一首诗,语言给我们提供了最直观的印象,我们从诗人们的炼字造意方面就能体会到诗人们的辛酸、无奈与快乐、欣慰,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诗人语言的精妙,我们才能读懂诗歌,进而理解诗人们的喜怒哀乐!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技巧是诗歌感情的物质形式

技巧对表现感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技巧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表达技巧,它是个广义的概念,可以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藏、表现力更强,从而鲜明地突出情感。

古人十分重视技巧的运用。《诗经》的主要手法是“赋、比、兴”三种。三种表现手法目的都指向感情,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抒情传统的写实取向一样,“赋比兴”的传统,一直是中国诗歌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楚辞》更是屈原愤激情感的表达,它辞藻华美,对偶精巧,并杂有大量的“兮”字,以更丰富多变地抒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声声慢》的首句,一连使用了十四个叠字,一下子就点化了整首词感伤凄惨的基调,不仅如此,它还活画了诗人怅然若失、无所事事和百无聊赖的孤苦心情。

三.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一)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最好安排在复习的第二阶段

诗歌阅读鉴赏训练第一阶段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建构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此方面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建构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网络:各种复习资料都有详细讲解,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脚踏实地地分块按点认真复习。第二步,按诗歌内容分类指导:每类诗歌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其形象、感情及采用的技巧都会有区别,比如“怀人思乡诗”的诗歌,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特有的一些意象有: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等。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二)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应整合到相关的程式中

一般来说,做一首诗歌鉴赏的题目需要四步。

第一步:浏览。就是在拿到一首诗歌时,先要读一遍,如果把一首诗比作一个活生生的美丽的少女,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最鲜明的容貌、体态等表面印象。在诗歌美丽外表的诱惑下,我们再去探求她深刻的本质。

第二步:细读。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我们对诗歌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答题的效果。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读正文。这一步最重要,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就应在这一程式中体现出来。读每一句都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即:形象+感情;语言+感情;技巧+感情。在思考这几个方面问题时,还要有所侧重,这是因为从结构章法的角度来看,诗歌的绝句、律诗的前两句、四句往往写景,后两句、四句常常抒情(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的要侧重于分析景,写情的要重点关注情。

第三步:读题。这一步要求我们要琢磨题干,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了题干的暗示信息就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

第四步:答题。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收获的一步,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按要求写出答案,要遵循“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