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齐桓公得宁戚

齐桓公得宁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齐桓公得宁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齐桓公得宁戚范文第1篇

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皁: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後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溲马勃:

亦作“牛溲马渤”。①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②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鱼: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甕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谓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因形容长久盼望

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服牛乘马:

役使牛马驾车

割鸡焉用牛刀:

谓处理小事何用礼乐。后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鸡,也写作“鸡”

归马放牛:

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复乘用。”

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呼牛呼马:

亦作“呼牛作马”。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呼牛呼马”、“呼牛作马”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瘠牛偾豚:

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於豚上,其畏不死。”杜预注:“偾,仆也。”孔颖达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虽瘠者,谓鲁以晋为无德轻之,故以瘦牛自喻。”

瘠牛羸豚:

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民族或国家

茧丝牛毛:

形容细密

茧丝牛毛:

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牵牛下井:

喻使不出力

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敲牛宰马:

谓宰杀牲畜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犁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

齐桓公得宁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生死观;生;死

中图分类号:B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38-02

一、尊生重死的生死态度

孔子对待生死的基本态度是尊重生命、重视死亡。他看重生命,认为生命是珍贵而不可再生的,人应当把握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但他也不避讳死亡,认为这是现实人生的终点,是人的最终归宿,应当谨慎处之。

(一)重人之“生”

中华民族有珍爱生命的传统,医术《十问》中就有记载尧舜之对话,尧问于舜,天下万物谁最可贵,舜答曰:生最贵,即认为生命乃是万事万物中最为珍贵和有价值的。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明确的重生观念。孔子珍视自身生命,病重时,子路为他祈祷,子曰“丘之祷久矣”,“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论语·乡党》)对不了解的药不敢试服。他也常感叹生命短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的生命时间探究人生大道。孔子不仅重视己身,对他人生命孔子也同等视之,《论语·乡党》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只在乎是否有人受伤,而不关心自己财物是否有损失。春秋时代一般不以活人殉葬为然,而孔子却批判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从来不曾如此咒骂人,可见其对轻视他人性命之人的愤恨和不满。在治理政事上,孔子注重休养生息,“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杀戮,告于季康子“子为政,焉用杀?”,亦认为不可“以不教之民战”,这等于糟蹋生命。“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孔子所小心慎重的三样事情中,有两样都关乎性命,无论是战争还是疾病都可使人性命受到威胁,此等大事不可不谨慎处之。

(二)重丧哀死

1.“有始必有终矣”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论语·颜渊》),“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第二十六》),他认为生死乃人生必须经历的,人的生死是个自然过程,和四时运行、百物生长一样,因而人对于生死的态度也应该是自然达观的。孔子不仅认识到这一点,且身体力行于此,当被困于陈、蔡,断粮七日之时仍坚守其道,说“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当他感到自己将死之时仍处之泰然,只是感叹“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孔子家语·终记解第四十》)担心他的治世之道不能被后人采用。孔子不仅以己身正视死亡,还谆谆教诲弟子对待生死要豁然,不必过分忧虑生死之事,他说:“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列子·天瑞》)。

2.“大哉乎死也!”

孔子重死,可从其对丧礼和祭祀的重视看出,他明确说办丧事和祭鬼神如同人吃饭一样重要,“所重:民、食、丧、祭。”对丧葬祭祀之礼论说详尽。但是孔子表示丧葬之礼只是表面形式问题,他更加重视的是人内心情感的真挚与否。他说“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服之丧,施及万邦”(《孔子家语·论礼第二十七》)没有穿丧服而内心至哀的丧礼会引得他人同情一同悲伤,没有穿丧服而充满真挚哀痛的德行可以抚育万邦。“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这才是丧礼之本。所以举办丧事,“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举行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由此可见,孔子重丧葬祭祀之礼亦是希望人们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逐渐认识到其本质在于对待事物的内在心理因素,正如朱熹所注“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

二、生死认知

在孔子看来,天地无穷,生死有时,人的生命在无穷的天地之间不过是白驹过隙,生命如此短暂,若“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都不是通晓大道之人。历来学者多认为孔子对于死是略显避讳之态,即使论及死也多从生之角度加以论说,但这都由其重生重现世的理论基点所决定的。然而综观有关孔子的言论与著述,他并无忽视或完全不论及死。相反,他认为生死是息息相关的,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死之于生,一往一反”,人往往“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有生有死才构成完整的生命。

(一)由生知死

孔子曾说:“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大戴礼·礼察》),在孔子看来,生死鬼神之事都是“将然”,是重大而深奥的,是现世之人无法预测与解答的。因此,我们应将目光置于现实人生之上。孔子所讲的“生”既意指人之初生,也涵盖人之生活,他认为即使穷尽一生若能清楚生命之源始,明白生存之道已属不易,哪里有闲暇去妄测死后之事。因此他讲“未知生,焉知死?”这一方面是在告诫弟子应重视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则已指出明白生的意义才能懂得死。孔子在回答子贡死者是否有知的问题时也是只考虑他的回答对现实的影响,若答死者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怕影响生者的正常生活,若答死者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怕影响现实生活的伦理纲常。孔子并无考虑死者有知无知,因为“此非今之急,后自知之”,这不是现世之人所急欲了解的事,参透了生命之意自会了解死。由此可见,孔子对生死的理解都是着眼于生。

(二)生死取舍

生死在孔子那里是有衡量和考度的,身为君子,应当“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孔子家语·屈节解》),屈节是因为心中有所期待,是为了等待时机,是为了在适当的境遇中使自身的力量发挥达到最大。召忽与管仲皆为公子纠之近臣,纠死,召忽随主自裁,管仲却易主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孔子对二者的评价是“召忽者,人臣之才也,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天下,夫何为不死哉?管子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说苑·善说》)一死,一生;一个人臣之才,一个诸侯之相;一个名闻天下,一个功于天下。二者同为仁人,但明显可见,孔子更推崇管仲之仁行。召忽之死,美名集于一身,管仲忍辱而生,利天下人。由此可见,孔子在生死取舍之间注重的是群体意义,何者能使更广泛的群体受益则更推崇何者。

三、生死超越

生死处于人生之两端,是人走完生命历程所必经之两点。孔子重生却没有贪生而怕死,有时面对生反而要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孔子重死却不允许离生而轻舍性命,有时选择死未必能成就人生价值。孔子已把生死看成一体,是相互统一而非相互对立的。其对生死的从容坦然之态已超越了生死。孔子认识到人不可能在肉体上得到永生,但可以在精神上追求不朽,于有限的自然生命之中挖掘无限的精神价值,在精神领域内达到永恒。

(一)生死坦然

孔子认识到生死在天,但并无就此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他说:“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说苑·敬慎》)。存亡祸福都是取决于人自身,即使是天灾地祸也无法改变。这就是说,人自身具有能动性,生命虽是有限的,但能动性是无穷的,人可以发挥无穷的能动性于有限的生命中推动历史的前进,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发展。人也正是通过对现实自我与世界的改变与发展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在生活中有乐而不疲的追求,行为处事被他人和社会认可,人就会获得充实感和存在感,就无心顾及死亡是否临近。孔子说“生无所息”,人生在世便需时时刻刻努力,没有可息之时可息之所,惟死后才是可息之时,惟坟才是可息之所。由此,孔子把死转化为人劳碌一生唯一可以放下重担停滞脚步的时候,人对死亡的恐惧也随之淡然。“孔子认为人们在生活中有理想,有追求,无比充实,生命便嵌上了神圣的光环,人们执著地生活,便能忘怀‘死亡’将要来到,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从而超越死亡。”

(二)超越生死

1.“名”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何为“死而不朽”展开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则以为不然,他认为这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在他看来,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唐人孔颖达对德、功、言有其解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春秋左传正义》)。其实都旨在追求某种身后不朽之名。而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圣人贤士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满足的独特形式。孔子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个“名”就是对立德、立功、立言的概括。孔子希望人生能够成就圣人修为,并将个人的修身之道和处世之道弘扬普及开来,以己身作为世人典范,这就是立德;于危难之中救国,于治世之中辅国,对国家和社会有超于常人的贡献,这就是立功;有文著于世,有思想学说开诸家之新,这就是立言。“立德、立功、立言"都可以使个体突破自身生命的限制,以自身超与常人的贡献而在社会群体中获得永恒和不朽。

2.精神超越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道”是孔子所关怀的终极对象,仁是从伦理道德意义方面来阐释道的具体内容。在孔子看来,生命固然珍贵,但仁道比生命更加宝贵。君子一生都应当践行仁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是君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君子行“仁”,固而不易,但在思“仁”,践“仁”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与“仁”为一却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生存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若能为“仁”舍身,则更是一种荣耀,是为实现个人信仰达到的最高状态,这是精神上的超越,已无关乎生死。孔子以道德价值高于生命超越死亡,实现精神的超越。孔子亦否定死亡的终极性,但不是从人死后还能复活或灵魂在彼岸世界永生方面来加以否定,而是从“天人合一”、精神无限的角度来加以否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